人权与主权孰高:北京四学者当堂激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权与主权孰高:北京四学者当堂激辩

克里米亚的事有各种各样评论,有人说这是人权问题,是克里米亚人民要自我公决;有人说这是主权问题。有意思的是普京在俄国杜马说,“我们是为了当地人的人权,美国当年入侵科索沃是同样理由,为什么美国人能做,我们不能做?”克里米亚的俄裔人有没有权利决定分离,和乌克兰的主权是什么关系?老高按:如果我没有记错,“人权与主权孰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公共话题的,在那之前,只是在专业领域内部有一些讨论。后来是在科索沃问题成为热点之后,争论就剧烈起来了——记得新世纪来临前夕,我与一位来美国拍系列电视专题片的同窗好友就发生了激烈争辩。此前我一直误以为我们成长背景差不多的同代人,观点应该大体一致,那次才醒悟,在这个问题上很难谈拢,谁也说服不了谁。

主张“人权高于主权”和主张“主权高于人权”,这两方面的文章都发表了不少,前者比较接近“普世价值”,在中国一些倾向自由民主的报刊和海外中文报刊上,数量更多;后者比较具有“中国特色”,在一些中共官方掌控的媒体上,更为常见。但都是隔空交战,几乎没有当堂辩论的。

今年“五四”,北京《东方历史评论》却组织了一场辩论,请主张“人权高于主权”的清华两位教授秦晖、许章润,

与主张“主权高于人权”的人大两位教授王义桅、王文,在严格的辩论规则之下交锋。据主持人说,这种“林肯—道德拉斯辩论”的方式,在中国还是首次。是否“首次”我不知道,但可以看到,主办者对双方确实是给予同等机会(不过,最后给显然倾向于“人权高于主权”的马勇教授发言评论的机会,于是显得超过了后者的分量)。

文中有一点,我看了觉得值得当今参与讨论的人借鉴:这种话题,难免越辩越带情绪——学者也是人么!而在我们现实生活和网络上,我们看到各种对政治动机和目的的追问,例如,前者难免被人骂作“带路党”,后者难免被讥为“五毛党”——我早就写过博客文章,反对这类臆测和“诛心之论”,呼吁在讨论中摒弃这种种毫无根据的称呼,以免毒化讨论气氛。

这场辩论的主持人王维嘉就行使了主持人的权力,像这一段:

王维嘉:大家看到双方已经开始亮剑了,我要对许教授做一点评论,许教授用了几个词:“混淆视听”、“偷梁换柱”,这是我们今天所能容忍的用词边界——因为在辩论中,我们不能做动机质疑,所以“居心何在”这类词,我建议这样的话不要用。

许章润:我主要是反对,林肯—道格拉斯辩论里用了比这个更厉害的词。

王维嘉:您已经违规了,因为时间结束,您没有说话的机会,请各位嘉宾只能在我允许你们说话时说话。在我们这儿学会遵守规则要有一个学习过程,但我还要坚持:今天的辩论不质疑动机,严格遵守规定。

这个长篇辩论整理稿的文字有若干缺憾,有个别文句甚至难以索解,甚至在我看来,有的地方可能与论者的本意满拧。在个别地方,在我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用括号补充了几个字,或者稍加说明。另外,我觉得,辩论规则的限制还是过于严格了些(实际上就是时间限制得太紧),以致于双方的阐述和反驳,都未能充分尽意展开。

虽然这一整理稿并沒有专门写到听众的反映,但是从偶尔提到的“掌声”“笑声”,我感觉,似乎听众更多地倾向于“人权高于主权”论者——各位网友,您看呢?秦晖、许章润、王义桅、王文:激辩人权与主权

《东方历史评论》5月3日-4日,《东方历史评论》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东方历史日”活动。活动融合影像放映、思想论坛、公益项目、艺术展览等。

5月4日的东方历史年会举行了一场关于人权与主权的激辩:这两个概念的边界是什么?如何理性地思考与平衡?有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适用一切情况?我们面对怎样的具体问题?参与激辩的嘉宾包括: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秦晖教授;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章润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王义桅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文。王维嘉:大家下午好!我叫王维嘉,是《东方历史评论》的编委之一,今天来主持最后一场辩论。

今天尝试一个新的结构化的辩论形式,这个辩论的形式叫“林肯—道德拉斯辩论”。1858年林肯和道格拉斯竞选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两个人就当时美国最重大的问题——奴隶制应不应该继续存在下去——进行了7场辩论。当然大家知道林肯希望废除奴隶制,道格拉斯认为奴隶制存在下去有其理由,所以他们约好在伊利诺伊州7个城镇进行7场辩论,每场辩论3个小时。辩论的格式由林肯制定下来,第一方做陈述,第二方做质疑,第一方再做回应。我们今天采取这样的方式,讨论什么问题?人权优先还是主权优先。这个问题很复杂,但相对来讲算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相对来说又可以说得清楚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做这样一场辩论?现在互联网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各种讨论,但很多讨论很情绪化,有些时候我们对问题的定义也不是很一致,甚至双方说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我们想要尝试一种比较严格的、逻辑清晰的辩论,非常理性,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进行。中国的今天有各种各样的思想,需要找到这样一种公共生活的新规则,逐渐开始理性的讨论。

今天讨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热场,用一些话题把问题引出来。第二阶段定义一下什么叫主权、什么叫人权?我做过一些研究,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想请双方嘉宾各自谈谈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第三个阶段是辩论环节,辩论之前会说一下辩论的规则。最后双方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请来了四位嘉宾。这是一个巧合——今天不是清华和人大的辩论,每个人代表自己各自的个人观点,和学校没有一点关系,就像我们三个人正好姓王,但(我)肯定不能偏袒姓王的,严守中立,我的任务是保持规则得到执行。

第一阶段有15分钟时间,双方嘉宾每个人大概有3分钟,每个人的时间有严格规定,也就是说还剩一分钟会举牌子提醒大家,时间到就是时间到,不给任何延长的机会。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克里米亚的事,对此媒体有各种各样的评论,有人说这是一个人权的问题,是克里米亚人民要自我公决;有人说这是一个主权的问题。有意思的是普京在俄国杜马议会上说,“我们是为了当地人的人权,美国当年入侵科索沃是同样的理由,为什么美国人能做,我们不能做。”这个问题重新提在我们面前,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克里米亚的俄裔人有没有权利决定(整个地区——老高加)离开,和乌克兰的主权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我想不清楚,所以今天想听听嘉宾的说法,从秦老师开始,不管是克里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