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生超重肥胖成因及运动干预措施探究

小学生超重肥胖成因及运动干预措施探究

121当代体育小学生超重肥胖成因及运动干预措施探究杨朝刚1 左小凤2社会虽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忽略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了超重肥胖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利用科学的方式去帮助小学生解决超重肥胖问题,目前膳食合理控制配合一定的运动是最为科学有效的减肥方式,那么如何让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运动和锻炼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1 小学生超重肥胖的成因1.1遗传原因造成的肥胖肥胖有着很强的遗传倾向,肥胖儿童的父母多数肥胖。

相关的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儿童肥胖几率达到了80%,如果父母一方较为肥胖,儿童肥胖几率为40%。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儿童出生时的体重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1.2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肥胖相关的调查显示,如果小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身心能够得到的健康发展,饮食习惯不好则可能容易导致肥胖。

不良饮食习惯包括了饮食速度快、饮食量过大等等,都可能会造成小学生的超重肥胖。

1.3环境原因造成的肥胖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工具的应用,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也逐渐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出现了肥胖的情况。

对于小学生来说也同样如此,上学放学都是车接车送,再加上学生们喜欢高热量的食品,最终导致了超重肥胖问题的出现。

1.4运动量不足造成的肥胖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健康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就是身体素质。

随着学习压力增大,小学生的运动量下降,使得热量无法得到消耗,最终导致脂肪的堆积。

1.5心理原因造成的肥胖通过调查显示,学习和精神压力也是导致学生出现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他们的焦虑、紧张和沮丧等情绪需要通过饮食来填补,过量饮食从而导致肥胖。

1.6思想观念原因造成的肥胖小学生出现超重肥胖状况与父母的观念以及家庭生活水平之间有着重要的关联。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对于健康概念的理解都在发生着改变。

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出现超重肥胖状况的小学生父母与未出现超重肥胖状况的小学生父母之间在对肥胖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差异,一些孩子的父母认为肥胖是健康的表现,表现出生活的富足,如果家长都抱有这种观念,那么孩子很难认识到超重肥胖的危害,所以对于父母的错误观念进行解决是非常重要的。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一)2024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一)2024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一)引言:青少年肥胖现象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深入探讨青少年肥胖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期为相关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正文:一、社会因素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1. 生活方式的转变,如饮食结构和运动习惯的改变2. 学术压力和家庭环境对饮食习惯和体育活动的影响3. 社交媒体和电子设备的普及带来的青少年久坐不动的问题4. 学校和社区缺乏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关注和教育二、生理因素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1. 青少年发育期的内分泌变化对体重控制产生的影响2. 遗传和基因因素在青少年肥胖中的作用3. 青少年食物偏好和食量控制难以掌控的问题4. 青少年缺乏专业的健康指导和管理三、心理因素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1. 学业和社交压力对青少年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2. 青少年情绪饮食和压力性暴饮暴食的问题3. 自尊和自我形象问题对饮食行为和体重控制的影响4. 青少年对身体形象的不满意和社会对体型的刻板印象对肥胖问题的影响四、家庭因素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1. 家庭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对青少年的影响2. 家庭环境对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的支持程度3. 家长对孩子体重问题的认知和管理方式4. 家庭对媒体和电子设备的使用限制和指导五、预防和干预措施1. 加强学校和社区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2. 提供专业的健康管理和指导,包括饮食和运动方面的指导3. 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减少久坐不动的时间4.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食物选择意识5. 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共同改变家庭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提供对青少年的全方位支持和引导总结:青少年肥胖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生理、心理和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和采取多层面的干预措施,我们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预防研究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预防研究

儿童肥胖发病原因及预防研究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当今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儿童和青少年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儿童肥胖会对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更容易患上多种慢性病。

那么,造成儿童肥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儿童肥胖呢?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儿童的饮食习惯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快餐餐厅、方便食品等便捷食品盛行的时代里,儿童食用这些食品的越来越多,因此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影响,使孩子长时间经常处在饱满状态下。

2.过度的电子产品使用儿童喜欢进行室内活动,尤其喜欢电子产品,这意味着孩子们花费的时间远比以前长,日常运动量就会减少。

这会导致许多孩子体能较差,而不是肌肉活动,也会使孩子感到疲劳和不活泼。

3.遗传和内分泌异常儿童肥胖也与遗传和内分泌异常有关。

家族史中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有肥胖症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肥胖的孩子。

因此,家庭成员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孩子在怀孕时,也要注意产妇身体健康,注意调节儿童的饮食和日常运动量。

4.缺乏运动运动是保持健康的有效方式。

在儿童肥胖的问题中,缺乏运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过度的电子产品使用不得不使用,家长应鼓励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多参与体育活动、运动课程或健身俱乐部等等,以帮助孩子保持活跃,努力消耗掉多余的能量。

为了预防儿童肥胖,家长们需要采取措施。

教育孩子健康饮食、坚持日常运动,家长应该尽早对孩子饮食及其他生活方式进行管理和监察,建议家长们找到合适的方式,控制孩子的食量,向孩子灌输健康饮食的概念,并且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打开户外活动的新视野。

除此之外,各个国家的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帮助降低儿童肥胖率。

其中一些措施包括加强公共场所的健康食品的宣传,提高家长和教育者们的饮食和营养知识,鼓励孩子在学校和家庭内参与运动活动等等。

最后,家长们和社会各界人士应该明确肥胖问题的严重性,给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拥有健康的体态和健康的生活。

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预防与干预策略探讨

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预防与干预策略探讨

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预防与干预策略探讨在当今社会,儿童青少年肥胖症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运动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孩子面临着肥胖的困扰。

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预防与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现状及危害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据相关数据显示,部分地区儿童肥胖率甚至超过了 10%。

肥胖症会给孩子带来诸多健康问题,首先是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增加了患心脏病的风险。

其次,肥胖还会影响呼吸系统,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

此外,肥胖儿童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这对他们的胰腺功能和代谢调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骨骼方面,过重的体重会给关节带来过大的压力,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增加了患关节炎的可能性。

除了身体上的疾病,肥胖症还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身材的肥胖,孩子们可能会遭受同学的嘲笑和歧视,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未来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造成阻碍。

二、儿童青少年肥胖症的成因1、不良饮食习惯现代社会,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随处可见,孩子们往往难以抵挡这些美食的诱惑。

过多摄入油炸食品、快餐、饮料等高热量食物,而蔬菜、水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剩,从而引发肥胖。

2、缺乏运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孩子们的课余时间更多地被电视、电脑、手机等占据,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大幅减少。

缺乏运动使得能量消耗不足,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但需要明确的是,遗传因素并不是决定肥胖的唯一因素,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样重要。

儿童肥胖症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儿童肥胖症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儿童肥胖症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近年来,儿童肥胖问题愈发严重,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挑战。

儿童肥胖不仅会引发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探索儿童肥胖症的发病机制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儿童肥胖症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发现,儿童肥胖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家族聚集性。

家庭遗传因素对儿童肥胖症的发病风险起到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体重和体脂率往往与父母的身体形态和体质指标相关,如果家长本身存在肥胖问题,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面临肥胖的困扰。

家族性肥胖往往与基因突变或遗传缺陷有关,这些变异会导致基因表达的改变,从而影响新陈代谢和能量平衡。

除了遗传因素外,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是儿童肥胖症的重要发病机制。

在现代社会中,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供应成为了儿童日常餐桌的主要选择。

加之零食的诱惑,许多儿童养成了嗜吃零食的不良习惯,过剩的能量摄入成为肥胖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时,儿童缺乏运动也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产品的普及使得儿童远离户外活动,长时间玩手机、电视和游戏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消遣方式。

缺乏体育锻炼,能量消耗减少,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而引发肥胖。

针对儿童肥胖症的防治措施,既需要从个体层面,也需要从社会层面进行干预。

在个体层面,饮食与营养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教师应当加强对儿童的营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饮食观念和健康饮食习惯。

同时,饮食结构也需要得到调整,减少高糖、高脂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果和蛋白质的摄取量。

对于儿童的零食选择也应加以限制,选择低热量、高纤维的零食替代高糖高盐食品。

在社会层面,推动全民健康意识的普及同样至关重要。

政府、学校、社区等社会组织应当携手合作,加强运动和体育教育,提供更多机会让儿童参与体育活动。

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户外运动,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此外,社会应当加强对儿童肥胖症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关注儿童肥胖问题,形成社会共识,共同致力于儿童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儿童肥胖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儿童肥胖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儿童肥胖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研究近年来,儿童肥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据统计,我国5-17岁的儿童肥胖率已达到20%,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数据更是高达30%-40%。

儿童肥胖不仅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增加,还会引起其它各种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本文将探讨儿童肥胖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一、病因1、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儿童肥胖的主要病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儿童爱吃零食、快餐、高糖食品和高脂食品,这些食品往往含有过多的热量,摄入后易使身体积累过多的脂肪。

2、缺乏运动现代儿童的运动量越来越少。

长期宅在家中,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使儿童的体重增加。

3、睡眠质量不佳许多研究证明,儿童的睡眠时间与肥胖问题有关系。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易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失调,影响摄食控制,从而引起肥胖。

4、社会环境因素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加速,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高楼大厦、电视、电脑等设备成为了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些设备带来的方便也让儿童很容易沉迷其中,忽视了身体健康。

二、预防措施1、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家长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推广健康饮食。

每天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少吃高脂、高糖、高盐的食品,以及加工食品。

给孩子提供健康的食品选择,降低高热量和高糖分食品的摄入。

2、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于儿童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家长要鼓励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攀岩等。

孩子每天应当保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家长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和质量。

每晚睡眠时间8小时左右,睡眠环境也要保证安静和舒适。

4、改变不良生活及环境影响家长还应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环境影响来帮助孩子预防儿童肥胖。

例如减少电视和电脑游戏时间,改善家庭氛围和家庭饮食习惯,减少社会压力。

结论儿童肥胖问题已成为近年来我们所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预防儿童肥胖。

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

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

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青少年肥胖的问题日益突出。

肥胖不仅会给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也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交能力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机制以及目前的治疗策略。

一、发生机制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1. 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影响青少年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基因变异会导致青少年的食欲控制异常,从而增加体重。

例如,青少年中肥胖的亲属比例较高,且多个家庭成员都肥胖的情况也很常见。

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青少年肥胖的重要原因。

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运动量、睡眠时间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体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越来越不规律、高热量、高脂肪,同时学生们的身体活动量越来越小,而静态娱乐(如手机、电脑游戏)的时间却越来越长,这些都使得青少年肥胖的风险增加。

3. 精神因素青少年的精神状态也与肥胖风险相关。

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会导致青少年倾向于食用高热量的食物,从而增加体重。

此外,青少年的自尊心和社交能力也会受到肥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可能加剧其精神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二、治疗策略针对青少年肥胖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控制对于青少年肥胖,饮食控制是首要的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控制饮食,调整膳食结构,避免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同时增加蔬菜、水果、谷物等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能够有效降低体重,改善身体健康状态。

2. 运动治疗运动是肥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当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帮助减重,还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例如,有氧运动能够提高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的分解,有益于减肥效果的提高。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用于严重肥胖或减重效果不佳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包括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心血管抑制剂等。

但是,药物治疗副作用大,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心理干预由于青少年肥胖常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因此心理干预是治疗肥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预防 论文

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预防   论文
Keywords:primary school pupils obesity hazards; obesity; prevention of obesity of the pupils
一、小学生肥胖问题现状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父母越来越宠爱子女,无微不至地照顾子女,竭尽全力为子女提供丰厚优裕的物质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的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患有单纯性肥胖的小学生越来越多,现在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很多小学生的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危害
(一)生理
患有肥胖症的小学生往往会发生部分内分泌功能的变化,比如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性发育不良、青春期提前、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肥胖会导致具有降低血糖、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的胰岛素水平增高,并且导致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下降。长期如此,胰岛功能会因为超负荷工作而受损,会导致胰岛无法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从而引发糖尿病。
论文采用文件研究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原因,重点找出引起肥胖的各方面原因,从原因入手,得出预防肥胖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肥胖的危害;小学生肥胖的成因;小学生肥胖的预防
ABSTRACT
Obese children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obesity has become a problem that need to solve for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e and rapid improve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echnical level of China's economy, Chines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gradually improved, especially in the diet. Coupled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competition increasingly fierce, eating more and more students, sit more and more long, less and less activities.At the same time, it is easier for younger people to get obesity, which makes it more serious and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ind out root causes and precautions for obesity problem among pupils, parents and schools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better control weight, and reduce the severity of obesity problems of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以北京为例我国肥胖儿童青少年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

以北京为例我国肥胖儿童青少年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

以北京为例我国肥胖儿童青少年发展趋势及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肥胖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以北京为例,对我国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趋势及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及应对之策。

我们来看一下肥胖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持续攀升,尤其是在大城市,肥胖率更是高居不下。

以北京为例,相关调查显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已经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趋势的加剧,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那么,造成肥胖儿童青少年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呢?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成为人们的日常选择,而缺乏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孩子们长时间沉迷于肥甜食品和高热量饮料,导致摄入热量过多,却缺乏运动消耗,从而造成能量过剩,肥胖问题随之而来。

缺乏锻炼也是导致肥胖问题的重要原因。

随着互联网、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越来越少,长时间坐姿和眼睛盯着屏幕,运动量明显不足,导致体重过量。

家庭教育的不足也是儿童肥胖问题的原因之一。

一些父母在孩子的饮食习惯和运动情况上缺乏引导,纵容孩子堕落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了肥胖问题的不断恶化。

针对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严峻形势,北京市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积极应对这一问题。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孩子们的健康意识和饮食观念。

学校、社区、家庭是孩子们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饮食、科学饮食,引导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鼓励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政府和学校要建立健全体育设施,鼓励孩子们参与体育锻炼,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增强体质。

规范市场环境,杜绝不良食品广告、虚假宣传,保障孩子们的饮食安全。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研究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研究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研究目前全球有1.55亿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3000万~4000万儿童青少年肥胖。

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报道越来越多,其全球流行趋势已引起高度关注。

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2000年我国发达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呈全面流行趋势。

同时,国内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我国的青少年肥胖发展速度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还要快。

儿童青少年期体重超重和肥胖最严重的后果是到成年期的延续,发生于6~11岁和12~17岁的肥胖,分别有约55%和75%将持续到成年,而延续到成年的肥胖又与心血管疾病、非传染性疾病相互影响,从而加剧其发生与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发生的现状及流行趋势作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关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如何进一步研究超重、肥胖的成因进行探索。

1 我国目前推荐使用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评价标准WHO认为,身高别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最好指标,对于10~24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WHO则建议采用年龄-性别-BMI评价。

这一评定标准使用简单、方便,比较客观,也有利于世界各国间横向比较。

在欧美等国家使用较多。

我国无论采用“身高别体重法”或者“BMI方法”,7岁以上低年龄组肥胖的检出率都很高,并随着年龄增长,检出率明显下降。

2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现状研究进展自1975年起,我国有关部门已在不同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每间隔5~10 a进行1次体格发育抽样调查或监测评估。

2005年中国9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儿童实际生长水平正在接近或赶上一些发达国家,但也更明确地表明了我国儿童体格发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体重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身高增长幅度,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增高。

3次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变化提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超重与肥胖已进入全面增长期,我国7~22岁儿童青少年2010年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与1995年比,成倍乃至10倍以上的增加。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二)2024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二)2024

青少年肥胖现象调查研究报告(二)【引言概述】青少年肥胖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对青少年的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一现象,本报告继续展开青少年肥胖现象的调查研究,旨在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改善青少年健康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正文】一、青少年肥胖的危害1. 健康风险:青少年肥胖与慢性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

2. 心理影响:青少年肥胖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自卑、焦虑等。

3. 社会影响:肥胖青少年面临社交孤立与歧视,对未来教育机会和就业前景构成威胁。

二、肥胖原因的多元性1. 饮食习惯:青少年喜好高糖、高脂肪食物,膳食结构不均衡。

2. 运动缺乏:学业压力大,缺乏体育活动和运动锻炼时间。

3. 家庭环境:家庭饮食习惯不健康,缺乏家长引导与监督。

4. 生活方式:电子产品的普及使青少年过度沉迷于屏幕,缺乏户外活动时间。

5. 心理因素: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因素可能导致暴饮暴食。

三、青少年肥胖调查数据与趋势1. 全球范围:青少年肥胖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2. 国内情况:我国青少年肥胖率不断增高,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更为严重。

3. 区域差异:各省份之间存在显著的青少年肥胖率差异。

4. 社会因素影响: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城市化程度等与青少年肥胖率有一定关联。

5. 预测趋势:未来全球青少年肥胖率将继续上升,引发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四、缓解青少年肥胖的策略与措施1. 提倡健康饮食教育: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营养知识教育,推广健康饮食理念。

2. 增加体育锻炼机会:扩大学校体育活动时间,鼓励多样化的运动选择。

3. 家庭参与与引导:培养家庭共同参与健康饮食和运动的意识。

4. 创造健康环境: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鼓励户外活动。

5. 改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相关政策制定与宣传,建立社会支持机构。

【总结】青少年肥胖问题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引言青少年肥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

肥胖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还会带来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成因分析1.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青少年往往倾向于食用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如快餐、零食和糖果。

此外,他们也常常摄入过量的食物。

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缺乏体育锻炼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更多时间花在学习和娱乐活动上,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

缺乏体育锻炼不仅会影响代谢率,还会导致肌肉发育不足,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3. 不良生活习惯青少年普遍存在睡眠不足、沉迷于电子产品、长时间坐姿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不仅会增加饮食控制的难度,还会导致体重增加。

4. 基因和遗传因素有些青少年由于基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存储体内脂肪,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体内能量平衡的失调,引发青少年肥胖。

防治措施1. 健康饮食鼓励青少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均衡的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并限制饮料和零食的消费。

加强对青少年的营养教育,提高他们的饮食意识。

2. 推广体育锻炼学校和社区应该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如组织运动比赛、开设健身课程等。

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3.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鼓励青少年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坚持进行适度的运动。

避免长时间坐姿不动,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来活动一下身体。

4. 家庭的支持和监督家长应该充当榜样,建立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他们可以为家庭提供健康的食物选择,并进行合理的烹饪方式。

同时,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支持服务。

同时,建立更多的运动场所和设施,提供便利的体育锻炼环境。

关于青少年肥胖的研究

关于青少年肥胖的研究

关于青少年肥胖的研究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重,成为了影响孩子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中,青少年肥胖症患病率已经高达20%以上。

青少年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是非常突出的。

除了引起多种心脏疾病、高血压等常见疾病外,还可能引起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此外,青少年肥胖还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那么,为什么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呢?首先,现代生活方式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说,现在的孩子更喜欢玩电子游戏,看电视,上网等静止的活动,而不是运动或者参加户外活动。

其次,现代饮食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现代饮食习惯往往以高脂、高糖、高盐的食品为主,而这些食物不仅缺乏营养,还不利于身体健康。

此外,亲子教育也是影响青少年肥胖的一个因素。

在家庭中,父母往往习惯于以奖励或惩罚的方式来约束孩子。

比如,当孩子吃完了蔬菜就可以得到甜品的奖励,或者如果不好好吃饭就会被惩罚。

这样的方式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还会导致孩子无法掌控自己的饮食行为。

然而,如何解决青少年肥胖问题呢?首先,我们需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运动。

运动不仅有利于消耗孩子的能量,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增强孩子的体质。

家长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如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

其次,饮食习惯的改变也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为孩子制作健康、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给孩子喂食油炸食品、薯片等垃圾食品。

再次,家长应该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来要求孩子掌握饮食自我约束的能力。

家长可以以榜样的方式来影响孩子,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表扬等方式激励孩子培养好的饮食习惯。

在解决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帮助孩子摆脱肥胖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关心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青少年肥胖问题是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解决。

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问题,从而帮助孩子摆脱肥胖问题,健康成长。

我国儿童肥胖的现状与原因 论文

我国儿童肥胖的现状与原因 论文

我国儿童肥胖的现状与原因论文关键字:肥胖率早餐肥胖时间小时调查因素儿童孩子电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食品与卫生研究所近日公布了一份有关儿童肥胖的抽查结果,这份结果显示:儿童肥胖与环境和行为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此调查是在广州、上海、济南和哈尔滨四城市展开的,共有近万名4—16岁的孩子参与了此项调查。

男孩肥胖多于女孩,北方多于南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四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平均为12.1%和11.9%,男女儿童肥胖率分别为14.8%和9.3%,男孩肥胖危险性约为女孩的1.5倍。

儿童肥胖率在东北地区最高,达到13.2%,其次为华东地区,为12.2%,中南地区最低,也达到了10.2%,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地区饮食行为或生活习惯不同所致。

儿童肥胖率在经济收入较高的家庭中为12.8%,中等经济收入家庭为11.9%,而在低收入家庭中仅为11.6%,儿童肥胖率有随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

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越大。

不吃早餐造成肥胖调查表明,儿童饮食行为与肥胖有关,早餐食用频率与儿童肥胖率呈反比。

在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中,肥胖的比例高达18.6%,而每周吃2—4次早餐的儿童中肥胖的比例为13.5%,每周基本都吃早餐的儿童肥胖率为11.8%,经常不吃早餐的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性约为经常吃早餐儿童的1.7倍。

调查还发现,经常吃快餐的儿童肥胖的比例为13.9%,高出不吃快餐的儿童34个百分点。

这可能是因为许多快餐脂肪含量比较高且缺少纤维,若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能量和脂肪摄入的增加。

长时间看电视造成肥胖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与其肥胖发生率呈正比。

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1小时、1—2小时、2—3小时、>3小时的儿童其肥胖率分别为10.9%、11.8%、13.2%、15.1%,看电视时间长的儿童肥胖率显著高于看电视时间较短的儿童,儿童每天看电视每增加1小时,儿童肥胖发生率平均增加约1.5%。

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三、相关影响因素
1、饮食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高热量、高 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多。此外,饮食习惯的改变,如经常性吃快餐、喝含 糖饮料等,也是导致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原因。
三、相关影响因素
2、缺乏运动:科技的进步使得孩子们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电子设备上,而非积 极参与户外运动。缺乏足够的运动是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另一重要因素。
三、相关影响因素
3、不良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大,导致许多儿童和 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不规律,睡眠不足,缺乏足够的休息,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体重。
四、结论
四、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趋势正严重威胁到他们的健康。因此,我们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首先,公众应提高对超重和肥胖问题的认 识,了解其危害;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 动;最后,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
二、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儿童肥胖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上升,尤 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在一些西方国家,儿童肥胖率已经达 到30%甚至更高。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如中国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三、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影响 因素研究进展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儿童肥胖的流行 趋势
03
三、儿童肥胖的影响 因素
04 四、研究进展
05 五、结论与展望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儿童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 结构的改变,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日益严重。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 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其影响 因素进行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病学

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病学

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病学一、引言肥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的肥胖现象逐渐增加。

肥胖不仅对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还会导致许多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疾病和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流行病学数据,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二、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流行病学数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儿童青少年超过3400万人患有肥胖问题。

这一数字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发达国家,约有15%至30%的儿童青少年患有肥胖,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甚至高达30%至45%。

三、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原因1. 饮食习惯:儿童青少年过多食用高热量、高糖分和高脂肪的食物,如快餐、糖果和碳酸饮料。

2. 生活方式: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儿童青少年越来越少参与体育锻炼,更多时间用于久坐、玩电子游戏和上网。

3. 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包括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不健康的饮食模式和缺乏父母监督。

四、肥胖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1. 生理健康:肥胖会增加儿童青少年罹患许多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2. 心理健康:肥胖往往导致儿童青少年自尊心和自信心降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3. 社交影响:由于体型不同,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可能面临被同龄人孤立和歧视的问题,对社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五、防治策略1. 健康饮食:推广健康饮食教育,促使儿童青少年养成均衡膳食的习惯,减少高热量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

2. 积极运动:鼓励儿童青少年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

3.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环境和亲属教育,父母应当树立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关注孩子的生活方式。

4. 学校干预:学校应加强肥胖相关知识的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和机会,组织健康生活俱乐部等活动。

六、结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制定综合的防治策略,包括健康饮食、积极运动、家庭教育和学校干预等,可以减少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年轻一代的整体健康水平。

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对健康成长影响-毕业论文

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对健康成长影响-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小学生肥胖的原因及对健康成长影响有关专家指出,小胖墩儿的胆固醇和脂肪酸比体重正常的儿童要高,血脂也会偏高,容易引发一些“成年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等。

小胖墩儿抗病能力也比体重正常的孩子差。

小胖墩儿体内脂肪过多,耗氧量比正常孩子高出30%至40%,体内氧气“入不敷出”,因此孩子会无精打采,容易疲劳,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

调查表明,肥胖小学生大都存在学习困难的现象。

(一)肥胖形成的原因体内脂肪过多积聚,体重超过正常标准的20%时,即称为肥胖。

肥胖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有:遗传、生活方式、缺乏锻炼、医疗和药物的因素等。

遗传:父母中只要有一方是肥胖的,那儿童就有40%肥胖的机率,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则孩子就有80%肥胖的可能了。

生活方式: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快餐、酒宴、零食应有尽有。

甜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淀粉类食物、甜饮料,少食、不食蔬菜。

饭后不活动,食后即睡,进食次数少而过量,进食次数多而量少。

缺乏锻炼:优越的条件让孩子门失去了最基本的锻炼方式,爸爸妈妈可以用各种代步工具带孩子们去任何地方,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也减少了孩子们锻炼的机会。

电视更是罪魁祸首,据统计60%的儿童肥胖和每天超过5个小时的看电视有关。

运动不足、消耗减少、能量过多储存,造成肥胖。

医疗和药物因素:患有甲状腺、肾上腺、心脏和肺部等疾病也可以导致肥胖。

治疗这些疾病的类固醇药也可以导致肥胖。

(二)肥胖对人的危害我们中国人有“胖就是福”的观念,孩子只要能吃就是好的,儿童肥胖的情形越来越严重。

肥胖的原因虽然有很多种类,但吃多动少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因素。

当孩子的体重比按身高计算出的标准体重超出20%时,被视为超重,超出40%被认为严重超重。

超重儿童变成肥胖成人的可能性有多大?“小时候胖不是胖”的观念其实并不正确,人类血管内动物脂肪的沉淀自儿时就开始了,儿时胆固醇过高或血糖过高,成年以后很可能持续下去。

体育论文少年肥胖症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体育论文少年肥胖症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少年肥胖症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笔者认为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膳食不平衡、体力活动少、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失调。

肥胖会引起疾病,要使肥胖的儿童有健康的身体,主要策略是减肥。

减肥方法有:控制饮食、行为调整、体育锻炼等。

关键词:肥胖;减肥;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近年来,肥胖现象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迅速增加。

我国城市学龄前肥胖以%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学龄儿童肥胖检出率在1985至1995年间增加了2—3倍。

2000年的数据表明,城市学龄儿童少年肥胖的检出率在10%左右,有的大城市已达到20%。

肥胖在我国正在演变为一种突出的“流行病”。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问题工作的专家指出,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人们越来越胖这种趋势,正成为人类的一种灾难。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都证实,肥胖有损于健康,肥胖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危险远远高于体重正常的人。

另外,肥胖的儿童往往成为同伴取笑、捉弄的对象,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它的成因和应采取的对策。

一、发胖的成因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导致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

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双亲都肥胖的子女中有70%至80%会发生肥胖;父母双亲之一,特别是母亲肥胖的,子女中有40%会发胖;而父母双亲都不肥胖的,子女仅有7%肥胖。

(附表)某些指标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比较由此可见,遗传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2.膳食不平衡高脂肪、高糖以及精细加工的食物吃的太多,而蔬菜、水果、粗粮等吃的太少,有些孩子不吃早餐,而午饭和晚饭吃的过量,饭后不活动,食后即睡,进食次数少而过量,进食次数多而量少等,导致过多的能量转变为脂肪保存在体内,引起发胖。

3.体力活动少体力活动不同于平常所说的运动或锻炼,它主要包括三类活动:即工作或学习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家务劳动、业余体力活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家务劳动明显减少,洗衣服用洗衣机,用水时不用挑水也不用提水,要孩子帮忙干的体力活就没有了。

青少年肥胖因素及其对策的研究

青少年肥胖因素及其对策的研究

不仅关注城市青少年,还应关注 农村和贫困地区的青少年肥胖问 题。
开展长期追踪研究,以评估干预 措施对青少年肥胖的影响。
研究局限与挑战
数据收集
由于青少年肥胖的复杂性,收集完整、准 确的数据存在挑战。
多元文化因素
需要考虑文化、社会经济和地域差异对青 少年肥胖的影响。
缺乏标准化定义
目前尚未有统一的青少年肥胖定义,这给 研究带来一定的困扰。
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熬夜、缺乏睡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 生活习惯,容易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进而引发 肥胖。
缺乏运动
现代生活方式使青少年缺乏足够的运动,身体无 法得到足够的锻炼,容易造成肥胖。
心理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他们的体重。如压力 大、情绪不稳定、焦虑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他 们过度依赖食物来寻求安慰,从而引发肥胖。
青少年肥胖因素及其对策 的研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青少年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 • 青少年肥胖的对策及建议 • 研究展望与局限 • 参考文献与致谢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1
青少年肥胖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对青少 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2
肥胖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 病等,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
社会形象问题
肥胖青少年的社会形象可能受 到负面影响,影响其社会交往
和生活质量。
04
青少年肥胖的对策及建议
健康饮食指导及建议
均衡饮食
控制热量摄入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偏食或 挑食。
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过度进食和暴饮 暴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研究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
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及其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已成为世界
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住。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症状如不加以控制会持续到成年阶段,增加心血管、代谢系统疾病的风险。

本文就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进行综述,为更有效地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象提供参考。

1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
在过去的5年中,来自7个发展中国家报告[1]表明在5-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肥胖患病率(包括超重)>15%;其中墨西哥占41.8%,巴西占22.1%,印度占22%,阿根廷占19.3%。

此外,长期发展趋势也表明,在发展中国家肥胖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

在巴西1974年——1997年儿童肥胖率从4.1%上升到13.9%;在中国1991年——1997年儿童肥胖率从6.4%上升到7.7%;在印度从2003年3月——2005年6月儿童肥胖率从4.9%上升到6.6%。

美国的研究[2]显示在美国20个城市的3岁孩子的肥胖患病率为18%。

这项研究表明未婚父母和低收入家庭的儿童与传统家庭相比儿童肥胖的风险较高。

智利的研究[3]显示在2-5岁儿童肥胖的患病率16.4%。

与美国的研究相比智利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的患病率相对较低。

在智利进行的研究是大样本,但研究对象多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因此可能不能代表智力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整体水平。

来自意大利肥胖的研究[4]表明,儿童肥胖的患病率在16%。

研究同时也表明,在意大利2-6岁儿童与美国相比有一个类似的肥胖患病率,但与德国和英国相比肥胖患病率较高。

中国的研究[5],对中国北方和南方26个市县的城市和农村地区3.5岁-6.4岁的儿童262738人进行研究。

结果超重肥胖到达19390人,其中超重16738人,肥胖2652人,呈现出总体超重、肥胖的患病率为7.4%,低于新加坡华人年龄在24-72个月的儿童(11.5%)肥胖患病率。

这项研究以中国部分地区儿童为基础的研究,但它不能代表中国孩子的整体水平。

在我们的研究中更高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可能受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2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成因
对于儿童肥胖问题的成因,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医学专家和营养学家认为,儿童肥胖主要与后天的饮食、体育锻炼等有关。

印度的研究[6]表明,较高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青少年更易发生超重肥胖现象,这主要由于倾向于西方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食品的摄入,缺乏体力活动和增加看电视的时间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

此外,儿童肥胖还与遗传,产前因素和社会文化习俗有关。

青少年儿童肥胖与遗传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肥胖儿童常有家族史。

据有关研究[7]表明,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70%-80%为肥胖者;双亲之一(尤其是母亲)为肥胖者,子女中有40%为肥胖者;双亲均为非肥胖者,子女中只有10%-14%为肥胖者。

双生子研究表
明,单卵双生子无论是在同一家庭长大,或分开抚养,他们在体重方面的差异很小;二卵双生子成年后体重差异很大,有1/3二卵双生子成年后其体重相差多达6kg。

另外,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肥胖与心理压力大也很有关系。

有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及超重有关,父母文化程度低者孩子发生肥胖的危险性高于父母文化程度高者。

3小结
儿童青少年肥胖对成年期各种慢性非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都有
一定的影响。

儿童肥胖可增加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其带来的危害不可低估。

面对目前居高不下且逐年递增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全社会都要予以重视,深入研究其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从而提高整体国民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gupta n,shah p,nayyar s,etal.childhood obes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dian j pediatr,2013 mar,80 suppl 1:28-37.
[2]kimbro rt,brooks-gunn j,mclanahan s.racial and ethnic differentials i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3-year-old children.am j public health,2007,97:298-305.
[3]stanojevic s,kain j,uauy r.secular and seasonal trends in obesity in chilean preschool children,1996——2004.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8,47:339-43.
[4]maffeis c,consolaro a,cavarzere p,chini l,banzato c,grezzani a,et al.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2-to 6-year-old italian children.obesity(silver spring),2006,14:765-9.
[5]liu jm,ye r,li s,ren a,li z,liu y.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in chinese children.arch med res,2007,38:882-6.
[6]seth a,sharma r.childhood obesity.indian j pediatr,2012 dec 21.
[7]lobstein t,baur l,uauy r.obesity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a crisis in public health.obesity rev,2004,5(suppl 1):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