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新版《红楼梦》评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
大156
摘要: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从选角、开拍到播出,一直是大众关注的话题。

在这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红楼梦》再一次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本文通过解味文本《红楼梦》、电视剧新版《红楼梦》的改编、新版《红楼梦》引发的思考三方面对新版《红楼梦》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电视剧;新版;红楼梦
前言
关于重拍《红楼梦》, 除了众多网民的热烈讨论之外, 学界也不乏热情和高见。

早在2002年5月众多专家学者、导演以及传媒人士就聚集在一起, 就《红楼梦》电视剧重拍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正如作者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笔者认为如果要真正客观地评价一部影视作品的优劣我们仍需从文本出发,而对于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这部经典来说尤甚。

一、解味文本《红楼梦》
悲剧往往被视为正剧,因其相较喜剧而言更具深刻的主旨意蕴。

读者在欣赏这部“红楼悲剧”时,理想的状态是能够从悲剧中跳出来,领悟到蕴含其中的人生意义。

“《红楼梦》的悲剧性并不在于贵族之家衰亡的悲剧,也不简单在于贾宝玉、林黛玉两人的爱情悲剧,而是在于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必然要被毁灭的悲剧。

”[1]“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还是想补天,想补封建制度的天,但是《红楼梦》里写的却是封建家族的衰落,可以说是曹雪芹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发生的矛盾。

”[2]毛泽东关于曹雪芹世界观和创作方法发生矛盾的分析,很容易让人们想起1888年4月恩格斯评论巴尔扎克的话:“他就看出了他所心爱的贵族的必然衰落而描写了他们不配有更好的命运……这一切我认为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

”[3]
《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内蕴恰好印证了优秀古典文学家世界观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发生矛盾这一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观点。

“与其说《红楼梦》是对所谓封建社会的一曲挽歌,不如说是对假、恶、丑的一道檄文。

”[4]同时曹雪芹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在太虚幻境,宝玉饮的茶叫‘千红一窟(哭)’喝的酒叫‘万艳同杯(悲)’为千万的女子,为世上所有女性的命运而恸哭、悲伤。

这是曹雪芹在中华大文化的背景之下,深刻思考了我们所有的历史、文化的漫长经历后的结晶之作。

”[5]在文化意义上的经典之作也是《红楼梦》不同于一般作品的艺术成就之一,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与丰富的审美价值。

二、电视剧新版《红楼梦》的改编
关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改编,许多学人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在考量前人的观点基础上,笔者在剧情设计、音乐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综合论述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贡献与不足。

剧情设计方面,新版《红楼梦》第十三集黛玉葬花有层次地推进剧情,无论人、景、音乐、氛围,人物对白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特别是宝黛相见时的那一段对白情绪准确,内心活动丰富,再加之女高音的背景音乐烘托,把这场戏的艺术效果推向了极致。

再看旧版《红楼梦》的这场戏,人物一登场就是悲情音乐,和着那歌声,黛玉一脸悲苦,观花,葬花,潸然泪下,最后见了宝玉只一声:呸!便扭身离开,弄得宝玉楞楞地站到那里不知所措。

比较旧版《红楼梦》的这一场戏则比较简单和直白了些,况且景,花,特技处理,画面拍摄,美轮美奂的氛围,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等,新版《红楼梦》还是更胜一筹的。

人物塑造方面,很多人质疑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宝黛钗”三位主要角色的饰演者过于年轻化,但是我们回归原著就会发现三位主演的年龄符合《红楼梦》原著。

在演员的选择和角色的表演上首先就给人予真实感。

少年宝玉的扮演者于小彤曾在电影《梅兰芳》里饰演小梅兰芳,他所演绎的心境与状态,这是生活阅历较为丰富的成年演员所难以达到的。

尤其是他在听完别人
呼唤不论是长辈或是丫鬟后的那一声“哎”既表现了孩子的天
真又表现了其无志混世的性格。

宝钗的理性稚气和知识通达,使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大家小闺秀。

黛玉、探春等角色也都赋予了不同性格的大家小闺秀,也是可以细细品赏的。

音乐设计方面,新版《红楼梦》不只首次将120回的红楼梦展示给观众,还重现了失传百年的昆曲,这方面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不可否认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配乐与八七版相比,缺少的是与原著神韵的契合。

八七版《红楼梦》中除了原著中那部分有史可考的音乐,最能代表这部剧作,及与原著相契合的音乐,应该是王立平先生创作的片头曲《红楼梦》序曲及十二首《红楼梦》歌曲了。

最具代表性的如《好了歌》是电视剧中第一首出现的歌曲。

在电视剧中一开始用到这首歌曲就是对全剧最后结尾作一个前期的提示和总结。

其音乐真正传神的表达出了《红楼梦》的意蕴及形上品格。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在剧情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在原著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与超越的贡献,但是在音乐方面仍有不足,缺少与原著意蕴相契合。

三、新版《红楼梦》引发的思考
对于文学经典而言,大众传媒的市场力量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使经典地位更牢固;用得不好,会把“经典”变得畅销且“庸俗”甚至“恶俗”。

大众传媒具有以往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比拟的威力,在文学经典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表现在大众媒介能使作品超越时间和空间,拥有更多的受众。

名著的影视改编,同样也是改编者的一次理解与表现名著美学风格的活动。

正如李少红导演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所言“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名著的翻拍是为了加深人们对原著的理解和关注,使这部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的文化品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改编源于原著又不一定拘泥于原著,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使用汉语言文字写成的文学名著,属于语言艺术。

后人将其改编为影视剧,是把语言转换成了图像,即语言艺术变成了视觉艺术。

文本为图像提供了形上品格,图像活现了文本的审美神韵。

重拍电视剧《红楼梦》作为一种对经典文本的再阐释,是新时代对审美传统的要求。

鲍德里亚在其著作《消费社会》中认为在消费社会里,人们在消费物品“实用价值”本身之外,更在意商品意义的消费,物品的意义将决定消费的商品价值。

因为“消费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消费与意义紧密粘连,在消费中含有意义、意义寄身于消费、在消费中交流意义的社会。

”[6]他的观点给我们看待美提供了另一种维度:美是作为一种普遍的价值存在于人的艺术实践中的,但由于人们消费其意义胜过消费物品本身,此时消费一种“美”,彼时消费另一种“美”。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虽然存在一些方面不足之处,但它使大众接触到了美的力量;我们不能否认重拍《红楼梦》的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既是对经典提供新的阐释维度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故对《红楼梦》的改编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结语
经典的价值在于传承,大众传媒可以使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扩散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新兴媒介,更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介在传播途径上的限制,废除了传统媒介在传播活动中长期存在的等级制度。

在此种情境下,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与传媒的相辅相成便也是顺理成章的。

注释:
[1]叶朗.《红楼梦》的意蕴[J].民主,2006,(5).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3.[4]周汝昌.评说四大名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8:68.
[5] 姜耕玉.红楼梦意境探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127-128.[6]杨斌.消费文化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美术[J].美术观察2000(5).作者简介:
方玉营,出生于1987年6月,女,民族:满族,籍贯: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09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论。

电视剧新版《红楼梦》评述
方玉营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文艺评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