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杏华 浅析“碗桃”紫砂壶的古朴醇厚与自然甜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碗桃”紫砂壶的古朴醇厚与自然甜美
范杏华
(宜兴214221)
摘要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最“接地气”也是最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手工艺人根据客观自然与生活,打造出各种各样的紫砂壶作品。
此件“碗桃”紫砂壶既有着不同于其他紫砂壶的大气,又包含清新的自然之风。
本文将通过对它的分析来感受其古朴醇厚与自然甜美融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紫砂壶;桃;古朴;自然;
紫砂壶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陶制品之一,采用宜兴丁蜀地区的
紫砂泥制成,故也称“宜兴紫砂”。
紫砂壶诞生于明朝正德年间,已有约
五、六百余年的历史。
紫砂壶常能融其他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于一体,因
而能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性或文学性,包含着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人的审
美观念,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延续着紫砂壶的艺术生命,也延
续着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命脉。
自然是紫砂壶的重要艺术来源之一,那些具有艺术美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独特含义的动物或植物常出现在紫砂壶中的造型或装饰中,它们在紫砂壶中获得了全新的艺术生命,也为每一件紫砂壶增添了个性、奠定了主题。
此件“碗桃”紫砂壶(见图1)便采用了桃这种果实与传统容器“碗”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古朴醇厚与自然甜美相融合的艺术气质,使得碗与桃这两种人们比较常见的事物在结合中带来新意,在继承中完成了一次创新。
“碗”这种容器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这是中国人日常必备的器皿,此壶壶身便仿造碗的造型制成,其造型更近似于饮茶时所用的茶碗。
壶身整体呈圆柱体,上下几乎等宽,顶部边缘一圈向外扩,形成宽大的沿,并与壶两侧的线条形成对比。
壶两侧线条至底部形成平底,转角圆润。
底部设有圆形底座,使壶身整体更加高挑典雅,也使“碗”的形象更加鲜明,首先在造型上表现主题。
这一壶身像是茶碗的形状,既有着圆器的不露锋芒、内敛秀气,又具有方器的线条明晰、挺秀明快之感,体现出紫砂壶圆器“方圆兼得”的艺术特色。
壶盖置于壶身内侧,更显壶身边缘的宽厚。
微微鼓起的圆形壶盖上是造型独特的壶钮,也正是此壶“桃”艺术主题的呈现。
这一部分所运用的是经典的捏塑技法,这是紫砂壶中常用的一种装饰技法。
手工艺人要先运用泥料捏出所需图案的大致轮廓,再运用各种工具对细节进行强化,最后用脂泥将其与壶身连接,达到真实、立体的美感。
此件紫砂壶将壶钮部分变为桃子的形状,桃子顶端由枝干相连,叶片铺盖于壶盖上,极具生命力,与桃子共同构成一个生态整体,而不仅仅是个体,从而将捏塑技法的特点体现出来。
选择桃子这一水果也是有着深层文化原因的,一方面,桃子外形美观可爱,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子象征着长寿,在为老人祝寿时常用“寿桃”,以期对方平安幸福、长命百岁,因此用桃子进行装饰是中国人对于传统吉祥文化的一种选择,具有民族审美心理的特点。
除了捏塑技法外,此壶还结合了陶刻装饰。
在壶身正面,有横向排列的古文字装饰,笔画硬朗,极富中国古典的严肃庄严之风,文字大小均匀、分布均衡,并用墨色点染,是陶刻中典型的色刻。
桃子装饰为此壶带来的是自然甜美,而陶刻装饰则为此壶增加了一些古朴醇厚,两种风格并不相冲,在保持各自特征的同时共同为“碗桃”这一艺术主题来服务。
壶嘴与把手皆为经典造型,壶把与“流”相似而又保持了较为清晰的线条走向,壶嘴与壶身侧面垂直连接,为茶水流出提供足够的冲击力。
把手成环形,光滑如玉、手感独特,壶嘴、把手与壶身所构成的角度几乎一致,能够起到稳定壶身的作用,在结构上起到支撑作用。
整把紫砂壶采用颜色醇厚的紫砂泥来打造,色泽红润而不张扬,表面极为细腻,将紫砂泥的独特质感与精湛的技法体现出来,更为此壶增添整体外形上的美感。
此把“碗桃”紫砂壶有着较为扎实的艺术根基,手工艺人从自然水果及其他艺术造型中汲取营养,灵活运用捏塑与陶刻技法,使传统技法得到了发挥,并为壶的艺术气质提供支撑。
由此也可见得,紫砂壶艺术极强的包容性,碗、桃与书法似乎是毫不相关的东西,却在紫砂壶中相互融合从而达到一种全新的艺术效果,使得“碗桃”这一新鲜的艺术造型得以出现,使紫砂壶艺术得到全新的发展。
此把“碗桃”紫砂壶既传统又包含创新特点,本文通过对此把紫砂壶的造型、装饰及结构组成部
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中感悟了古朴醇厚与自然甜美。
除此之外,我们对紫砂壶所包含的诸多艺术元素与艺术手法均有了解。
紫砂壶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重要的文化产品,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重要作用,在未来,紫砂壶艺术仍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