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秘书社交礼仪(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秘书社交礼仪

以下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秘书社交礼仪,希望内容

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秘书社交礼仪

口张崇琛

从事秘书工作一定要懂得社交礼仪,而今天的社交礼仪

便是由中国古代的社交礼仪演变而来的。以下便从称谓、座

次以及会客三个方面来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以

期能为今天的社交活动提供一些借鉴。

一、称谓

人在社会上交往,首先遇到的便是称呼的问题。称呼不

得体,或者把别人的名字念错了,就会失礼。清代科举考试,有位考官点名时将“锡茶壶”(yangtukun)误读为“铴茶壶”(xichahu),结果贻笑大方。某大学有位研究生写信,称自己的导师为“先师”;还有一位学生写信给老师说:“我很荣幸能成为您的足下。”这都是很不得体的。先师者,已故之师也,不能用于活人。“足下”是同辈间的敬称,不是学生对老师的称呼,更不能宣称自己是别人的“足下”。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称谓得体呢?古人在这方面是有一

套严格礼仪的。我们知道,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这些

·

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姓是某一群人的共同符号,它与原

始图腾崇拜及上古的母系氏族社会有关(早期的姓多从“女”);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字则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与名相表里,故又称“表字”。《颜氏家训·风操》: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因此古人自称要称名,以表示谦虚,如诸葛亮自称亮。尊者对卑者也称名,如君对臣、父对子、

老师对学生皆称名。而对平辈或尊辈则要称字,不能直呼其名,以示尊敬。如孔子自称丘,对学生也称其名,如称仲由(子路)、端木赐(子贡)等;而孔子的学生之间则称字,如称子路、子贡等。古人自己不能称字,否则就是“表德”了。但对别人则要称字,不能称名。如诸葛亮称鲁肃为子敬,称

关羽为云长。直呼其名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1929年,蒋介

石召见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时问道:“你是刘文典吗?”刘

应声日:“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长辈叫的,不是随便哪个

人叫的。”(刘兆吉《刘文典先生逸闻轶事数则》,《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18日)今天仍有这个问题。对有些老先生

应称字,如王了一(力)、启元白(功)等。

今天,官方的称谓一般都称官衔,这一点,古今一致。

至于其他社交领域的称谓,按中国传统文化是大有讲究的。

具体说有敬称与谦称、敬辞与谦辞以及书信用语等不同情况。

首先说说敬称与谦称。传统文化中,一般称平辈日足下、

·

阁下、仁兄、先生或公,称对方亲属日令尊(令严)、令堂(令慈)、令兄、令叔、令郎(令公子)、令爱(令媛)、令亲家、令夫人等,称自己的老师日师、先生、夫子等,称自己

的学生曰弟、君、生等,称自己的同学日学长兄、砚兄、师

兄等。这些都是敬称。而对外人称自己的亲属则日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舍弟、舍妹、舍侄、小女、小儿、犬子等。这些都是谦称。对外人称自己的配偶也应用

谦称。如称妻子日内子、内人、贱内、拙荆,称丈夫日外子、良人、夫君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谦称只能由自己来称,别

人不能称;敬称也只能由别人称,自己不能称。如称自己的

父亲曰“我令尊”,或称自己的妻子日“我夫人”,会贻笑大方。为防闹出笑话,可以记住一句话“家大、舍小、令他人”。意思是说,对外人称呼自己家中辈分高或年龄大者应在称谓

上加一“家”字,称辈分低或年龄小者加一“舍”字;而称

呼他人的亲属,则无论什么人都应在称谓上加一“令”字。

这样称呼,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得体的。

再说说敬辞与谦辞。敬辞与谦辞虽不是正式称谓,但在

社交场合也常常用到。传统的敬辞主要有“高”、“大”、“尊”、“贵”等,与之相适应的谦辞则有“愚”、“拙”、“贱”、“敝”等。如言及对方应日高寿、高见、高论、高才,言及自己则

日愚见、愚才;言及对方日大名、大驾、大作、大扎、大函、大示、大教,言及自己则日拙作、拙笔、拙见;言及对方日

·

尊姓、尊府、尊驾,言及自己则日贱姓、贱庚、贱恙;言及对方日贵姓、贵庚、贵省、贵邑、贵恙,言及自己则日敝人、敝姓、敝省、敝邑。

传统文化中有些书信用语今天也在继续应用。如书信开头称父母日大人、膝下、膝前,称长辈日几前、尊右,称老师日师、先生、夫子、函丈、教席、讲席、道席,称平辈日足下、阁下、仁兄、先生,称晚辈在名字后加如晤、如面、如握,称女性在名字后加慧鉴、芳鉴、淑鉴等。而在信封的收信人姓名后则往往加“台甫”、“台端”、“台安”、“台启”等,以示尊重。

二、座次

古代朝廷、讲堂皆以南面为尊,即君主坐北朝南,故称“南面称王”;大臣面朝北参见君王,故称“北面称臣”。老师南面授课,学生北面受学。

汉以前,家庭之中堂上以南面为尊,室中以东向为尊。如“鸿门宴”中的座次就是以东向为尊。《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记载的:“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刘邦是客人,按说应居上座,但项羽不顾礼仪,自己占了上座,显示了项羽的傲慢自大,也反映出汉代室内以东向为尊的习俗。

汉以前的住所是堂室建在同一个堂基上,同为一个房顶

·

所覆盖,堂在前,室在后;堂大,室小。堂后有墙,与室相隔,堂前有阶,堂的前沿不封闭,故有“登堂入室”之谓。

堂不住人,仅供议事、行礼、交际、祭祀之用,室中住人。

堂室之中皆席地而坐,颇似今天日本之榻榻米。

秦汉以后,堂、室结构简化,堂的有些社交功能被合并

于室中,因之室内的座次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会见宾客时,一般都是宾在西(右)、主人在东(左),即所谓“东家”、“西宾”。古人所谓“分宾主坐下”,即是这样的坐法。直到

清代的乡饮酒礼也还是大宾位西北,而作为主人的府、州、

县官位东南(见《清史稿·礼八》)。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

今天。

古人车上座次的排列略有不同。古代为马车,故御者居中,主帅居左,警卫居右(又称车右)。因御者左手并辔,右手挥鞭,故须居中。今之轿车,司机旁是保镖位置,司机后

是首长位置,保镖后面是秘书位置。

至于左右位置的尊卑问题,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规定。周代,诸侯朝见天子,其座次以左为尊;到了战国,又以右

为尊。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说:“既罢归国,以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秦至西汉仍是右尊左卑。《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孝文帝乃以绛侯(周)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陈)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汉书·诸侯王表》:“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