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病生于气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百病生于气也”
发表者:郭喜军
“百病生于气也”始见于《素问·举痛论》。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该篇以九种致病因素即“九气”所导致的气机失调阐述了“百病生于气”的观点。

这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思想,指出了疾病的发生都是各种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气机失调。

本文将从气的内涵、病因观、发病观、治疗应用等方面对“百病生于气”这一观点进行浅述。

一、“百病生于气”气的内涵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

如《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

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上,中医学逐渐形成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构
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素问·宝命全兴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就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

故《医门法律》又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气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
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脾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

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养分,以养五脏之气,从而
推动机体的生理活动,因而中医学中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述人体的生命活动,形成独特的“气一元论”。

人体的气,包括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的清气。

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根据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气又可有不同的命名。

主要包括最基本的元气、积于胸中之宗气、营养之营气和防卫之卫气。

人体之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实际上这都是元气所派生的,是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和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维持着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

张景岳在《类经·摄生类》里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气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作用。

这五大生理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协调配合,相互为用。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理论上可以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

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场所。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而死亡。

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升降出入,五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二、“百病生于气”的病因观
从中医病因观来看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总得来说就是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三因”作用于人体后都会引起体内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则会导致气血失调、阴阳失衡、脏腑紊乱,进而百病丛生。

(一)内因:“九气”中“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属于内因。

⒈怒则气上:《素问·生气通天论》亦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怒伤肝,致肝火旺盛,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则呕血甚则昏厥。

还可导致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症。

⒉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正常情况下喜可使人精神愉快,但是过喜则会导致心气涣散,出现痴、呆、傻笑等症。

⒊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曰“悲则心气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医醇剩义·劳伤》说“悲则气逆,膹郁不舒,积久伤肺”过度的悲伤,可使肺气郁闭,精神抑郁,症见默默不食,心情低落,胸闷,长吁短叹等。

⒋恐则气下:过度受到恐吓,则会使气下行,导致遗精滑精,大小溺失禁,妇女流产等症。

⒌惊则气乱:《素问·举痛论》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突然受惊会使心气紊乱,神无所依,出现慌乱不定,心悸心慌等症。

⒍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曰“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流而不行,故气结矣”。

过度思虑耗伤脾胃之气,出现纳呆,腹胀等消化不良之症;还可伤及肾精导致头发稀疏;还可耗伤心气脑髓,导致记忆力下降,失眠及健忘等症。

(二)外因:“九气”中“寒则气收,炅则气泄”,以及六淫余邪等均为外因。

⒈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人体感受寒邪,则气机收敛,腠理毛孔闭塞,筋脉拘挛,出现无汗,畏寒发热,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疼痛等症。

⒉炅则气泄:《素问·举痛论》曰“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气液同存,感受热邪则会使腠理开,耗气伤津,气随津泄。

⒊湿则气阻:湿邪粘滞,阻滞气机,如阻于上焦则咳喘胸闷不舒;阻于中焦则脘闷不舒,纳呆食少;阻于下焦则腹胀,里急后重,大便不畅等。

⒋暑燥则气耗:薛生白《温热经纬·卷四》中提到“暑月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燥胜则干”。

暑燥之邪均可使气机耗散,出现津伤液失诸症。

如口渴多汗,气短倦怠,皮肤干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

(三)不内外因:“九气”中“劳则气耗”及饮食不节,病理产物等属于不内外因。

⒈劳则气耗:人体需要适度的劳作运动促进气血运行,使气机调畅充沛,以助气化有力,达到体质强健的目的。

但是过度的劳作和过度的安逸都会导致气机的失调。

过度劳作能使气机耗散,出现神疲体倦,气短自汗等虚劳症。

过度安逸则会使脾胃气化功能减退,出现纳差,腹胀等症。

⒉饮食伤气:《灵枢·五味》中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亦”。

说明了水谷精微的摄入不足会导致气血化源不足,进而导致脏腑他病。

临床可见消瘦,面色萎黄,气短乏力等症;《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过多的饮食会导致食阻,从而引起气滞,临床可见脘腹胀满,嗳腐泛酸等症。

⒊病理产物伤气:这里讲的病理产物主要是指中医学中的痰饮、水湿和瘀血。

痰饮、水湿、瘀血既是脏腑气机失调之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称为继发性致病因素。

它们形成于气,又反作用于气,是造成许多病变错综复杂,互为演变,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

三、“百病生于气”的发病观
中医发病学认为“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气和邪气的斗争。

其中正气的不足是其人体内部原因,邪气的存在是外在条件,邪胜正负则会导致发病。

当病邪侵袭人体,正气奋起反抗,如果正气旺盛,则会抗邪外出,不会出现临床各种症状,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

但是如果各种原因导致的气机失调,正气不足,邪气则会占据上风,正不胜邪导致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四、“百病生于气”的治疗应用
⒈百病生于气治病的根本在于气
气乃一身之根本,治病当要求本,正如《景岳全书》所说:“所以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人体的生理活动,如人与天地自然之气的交通,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精微物质的流布代谢,正气对病邪的抵御驱逐等等,都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

病理状态下,病邪侵入人体后,气机首先受到影响,所以云“百病生于气也”。

中医学认为气的升降出入,同样体现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如肝的疏泄,肺的宣发肃降,脾升胃降,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传化糟粕等等,无一离不开气机的升降出入。

一旦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影响到脏腑的功能活动,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明??张景岳所说的“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

”由此可见,气与人体健康、疾病、生命关系密切,气机调畅,人即安和,气机紊乱,则百病丛生。

在临床上,好多常见病、多发病,都可能跟气有关,尤其是疑难杂症,更要从气的方面来考虑。

在气化的过程中,由于气化的太过与不及,或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异常,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若是气化太过,机体就处于亢奋的状态,人体常表现为实证热证,如肝火炽盛、胃火炽盛等;气化不及,则人体处于衰退状态,则机体常表现为虚证寒证,如肺气虚、肾气虚等等。

所以历代医家常从气机升降出入的角度来解读病理、分析病机和指导立法、组方和用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在治疗中,以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为根本出发点,采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方法,使阴阳偏盛偏衰恢复到相对平衡协调的状态,从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所以,治病的根本在于气。

⒉疏肝理气的重要性
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即肝具有疏通条达全身气机,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从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及情志的舒畅。

它直接关系到全身气机的条畅。

如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

”阐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的气化要靠肝胆之气的鼓舞,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自己在临床上根据《内经》理论,并经大量的实践表明,临床中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发病机理都和肝失疏泄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这方面入手治疗往往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现列举“糖尿病”谈“疏肝理气”的论治思路。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关于“消渴病”的病因,历代医家认为不是单一因素的产物,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因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素体阴虚。

笔者认为上述三种因素都易伤肝,均可导致肝失调畅,气机紊乱,进而化火伤阴,致使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气机进行正常代谢,从而发为消渴。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主要发病机理是胰腺所分泌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所致。

胰腺所分泌的消化酶及胰岛素参与的消化吸收及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就其功能来说应是中焦脾胃功能的一部分。

张锡纯认为,胰腺位于中焦,属脾之副脏。

肝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主要表现在肝之疏泄有助于脾升胃降,促进胆汁和胰液(包括胰岛素)的分泌排泄。

所以说“疏肝理气”,恢复肝的条达疏泄功能,促进胰液的合成与分泌,纠正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才是糖尿病的治本之法。

曾治一病人,女,53岁。

平素性情急躁,且家事不和,情绪不宁,常感胃脘胀满,连及两胁,太息不止。

近半年上症加重,并感口干口苦,烦乱易怒,睡眠欠佳,口渴引饮,小溲量多。

未作诊治。

近日,又因情志不舒致上症加重而来诊。

查其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数。

空腹血糖14.4mmol/L,尿糖(+++)。

诊为糖尿病,证属肝气郁滞,化火伤阴之消渴。

治以疏肝理气,清热生津。

处方:柴胡12g,白芍15g,枳壳10g,川芎9g,香附9g,陈皮9g,生地15g,麦冬12g,山萸肉15g,炙甘草6g。

连服七剂,诸症明显减轻,复查空腹血糖6.1mmol/L,嘱前方继服,并控制饮食,又服七剂后,诸症消失。

查空腹血糖5.1mmol/L,嘱其坚持控制饮食,追踪观察至今,无复发。

本例消渴,为肝气郁滞,久而化火,消烁阴津而致。

以疏肝理气法论治,使肝气的疏,郁火得清,阴津得复,则消渴得愈。

另外,许多疾病尤其是久治不愈的疾病,或多或少的会有些精神方面的负担,导致肝气郁结,表现为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甚至胡思乱想,恐惧不安,久而久之,会加重病情,所以我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从疏肝入手,以疏肝理气为先,如柴胡舒肝散就是疏肝理气之代表方,并一直应用于临床,应用范围非常之广泛。

在调理肝气的药物中,芍药和柴胡为常用的药物。

柴胡疏肝解郁,疏散肝气,但柴胡辛散过用易伤肝阴,挑动肝之相火,故配酸苦微寒之白芍,敛降肝气,与柴胡一散一收,一升一降而调理肝气。

综上所述,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基本形式,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根源。

治病的根本在于气,以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为根本出发点,使气机和畅,升降正常,出入有序,从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百病生于气”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我们要深入理解这一理论,牢牢抓住“气”这一病理机制的核心,对我们今天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如《景岳全书》所说“病之生也,不离乎气;而医之治病也,亦不离乎气”。

人活在世须臾离不开的气,给自然界也带来了生机。

清晨打开窗子,新鲜空气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

这种气,中医称之为“大气”。

人可以不吃饭饿几天,可以不喝水渴几个小时,可是不呼吸大气,五分钟也活不了。

中医对气有很多深入研究。

中医认为人体内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气,在多数情况下气伴随着血液周流全身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脉内外、肌肤腠理,无处不有,无所不到。

元气
中医讲的气,是一种看不见而客观存在的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

它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中最基本的称为“原气”(又称之“元气”)。

它包括肾阴之气和肾阳之气,是先天之精所化生,赖后天摄入之营养(指从肺吸入的自然界的“大气”和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脾胃消化后产生出来的“水谷之气”所合成)补充,故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有“人之有生,全赖原气”之说。

外科大手术后,人体很虚弱,这就是大伤元气所致。

人体的气与血有密切的关系,血液的流动靠气的推动,而气的产生也必须靠血的滋养才能逐渐化生。

故中医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说。

大手术流血过多,气也随血外脱,气更虚;气虚不足,也可以摄血无权,不能统帅血液的流动,因而引起血液外流或内溢形成瘀血。

所以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

卫气
健康的人很少患病,甚至突然遭受风雨袭击也未必罹患感冒,而有的人则不然,稍有气候变化,受了一些凉风便喷嚏连作,鼻酸流泪,怕冷发热,骨楚头痛,感冒即起。

原因是前者体质壮实,卫气很强,后者则体虚衰弱,卫气不固。

卫气行于脉外,其性刚悍,不受经脉约束,气行迅速而滑利,内至五脏六腑,外至肌表腠理(汗毛孔)无所不到,有温养脏腑,滋润肌肤,保卫肌表,抗御外来侵袭(邪气)作用,故名卫气。

中医有句名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卫气在人体清醒的情况下,或外界发生突然变化产生应激反应时更为明显;而安静入睡时,卫气的功能明显下降,所以需加盖衣被以弥补卫气不固之弊。

经常服用《世医得效方》的玉屏风散有补气、固表、止汗的作用,能使卫气加强,对预防感冒和治疗气虚汗出有一定的功效,常患伤风感冒者不妨一试。

另外体内还存在着一种对疾病有防御与抵抗及组织再生能力的气,中医称之“正气”,是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相结合而成,也包括卫气在内。

卫气强的人往往正气也较强。

如果正气不能抵抗邪气,人则患病;如果邪退正复,人体就逐渐康复;如邪盛正衰,正气不能自还,可导致疾病恶化。

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气功养生,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调节情志,可加强正气。

五脏六腑之气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各有其气。

脏腑之气盛,则人之肌体生机勃勃,体质强壮,精力充沛。

反之脏腑气虚,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体质亏虚,易招致外邪,百病丛生。

肺之气。

中医学中的肺,主管呼吸,有“肺主一身之气”之称。

吸入的大气与水谷生化的谷气相合,积于胸中之气称之“宗气”,是一身之气的运动输布的出发点。

肺气虚,则宗气不足,语声低微,呼吸短促,动则加剧,疲惫不堪,懒言汗多,舌质淡白,脉虚无力,咳嗽多痰。

如不纠正,则可进一步影响其他脏腑生理功能。

肺气虚可用人参、蛤蚧、党参、黄芪、五味子等治疗。

肾之气。

中医学中的肾是全身之气根,有“气归于肾”之说。

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衰微,则一身之阳气皆虚。

肾气的盛衰与生长发育、年老衰退有密切关系。

肾气虚的人会产生腰脊酸楚,下元不固,可出现遗精,滑精,早泄频发,或夜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头发稀疏,须发早白,牙齿脱落,五更泄泻。

肾气虚还可影响肺的功能,气喘不能平卧,动则气急等等。

肾气虚可用山萸肉、巴戟天、仙灵脾、菟丝子等治疗。

脾胃之气。

中医学中的脾胃是主管消化和吸收食物营养和水分的脏腑。

脾胃气虚则可产生消化不良,下利清谷或不思饮食等病症。

脾气不升,就会产生中气下陷的病理现象,出现腹泻、脱肛,甚则脏器下垂。

胃气不足,则不仅消化不良,而且会出现胃气逆乱,浊气上冲以致胸腹饱胀,恶心嗳气,腹泻,表现在舌苔上可见厚腻现象。

脾气虚的人则面色不华,大便稀薄,胃脘部不舒,脉弱无力。

脾气虚可服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如出现中气下陷、消瘦、脏器下垂,则应取补中益气法,用党参、白术、黄芪、陈皮、升麻、柴胡、甘草、当归等。

胃气上逆呕吐之症,则应分清寒、热、痰浊、气滞等因素采取不同的降逆方法。

心之气。

心在中医学上具有思维和调节神经精神方面的作用,故有“心主神明”之说。

心气不足则血液鼓动无力,可出现心慌、脉律不齐。

心气不足则气血充盈受到影响,故可见面色苍白无神、口唇舌质及指甲淡白,动则气短,胸闷,汗出较多。

心气不足可服用养心汤(方用党参或人参、五味子、肉桂、当归、酸枣仁、柏子仁、甘草、远志、川芎、制半夏、黄芪、茯苓)。

肝之气。

肝在中医学上有“将军之官”之称,有主管“谋虑”的作用。

肝与胆的关系很密切,并有协助胆“决断”的能力。

肝气和胆气不足则会出现思虑不定,犹豫彷徨,缺乏勇气。

可导致失眠、心悸、胆怯、惊怕。

可用温胆汤(方用陈皮、制半夏、茯苓、甘草、竹茹、枳实等)治疗。

肝气郁滞,则易郁而化火,或肝气太过,可致肝火上升,可见面部升火,或面色铁青,全身肌肉紧张,血压升高。

肝气郁滞不通还容易产生胁痛、乳房胀痛、甲状腺肿块、疝气(俗称小肠气)、睾丸肿痛、梅核气、头顶痛等。

五脏各气,在正常的情况下能各自发挥其生理作用,且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如果五脏之气失调,不仅可引起本脏的病变,也可导致其他脏腑失调和病变。

也就是说,五脏六腑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百病生于气
中医认为气不断地在全身流通着,协调地升降、出入,以维持着人体的气态平衡;这种气的动态平衡,中医称“气机”。

气机紊乱将会酿致各种疾病的产生。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

”其中情志的变化如“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变化,对人体的气机升降出入影响较大。

“七情”所伤可致气机逆乱,气机逆乱可致百病丛生。

中医还认为,“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就是正气,精神是指心神。

正气强盛,精神不散,就不会发生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