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论文

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论文
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论文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蛋白质磷酸化概述

蛋白质磷酸化概述 蛋白质磷酸化是敏感而可逆地调节蛋白质功能的一种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机制,是调节细胞增值的基础。很多多肽生长因子(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集落刺激因子-2和γ-干扰素)在与其受体结合后均激发磷酸化作用,而这些被诱导的磷酸化反过来激活细胞质内的蛋白激酶如raf、MEK和MAP。此外,在所以有核生物中,细胞周期中G1/S期和G2/M期的转换均受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蛋白激酶(CDK)的调节。磷酸化作用也控制着分化和发育,如果蝇视网膜的R7细胞和秀丽新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阴门发育受控于受体蛋白激酶和胞内蛋白激酶。最后,新陈代谢受磷酸化作用的调节控制,尤其是葡萄糖和糖元的相互转换及葡萄糖的转运的代谢作用。因而,形形色色的生物学家为了弄清楚他们最感兴趣的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调控和功能,他们常常不约而同,有时还是不由自主地必须蛋白质地磷酸化。 研究蛋白质磷酸化最常用地方法是利用32P标记的无机磷酸盐(32Pi)进行生物合成标记。这种方法非常简单,而只将标记物中加入到培养基中。在节中描述了用32Pi进行生物成标记的一般方法。该方法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掺入效率和降低放射性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及对设备的污染。 大多数蛋白质是在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上磷酸化,而许多与信号传导有关的蛋白质还在酪氨酸位置上被磷酸化。这三种羟基磷酸氨基酸在

酸性PH条件下化学性质稳定,酸水解后它们可被回收并被直接鉴定出来。在节中介绍了通过酸水解和双向薄层电泳鉴定磷酸丝氨酸、磷酸苏氨酸和磷酸酪氨酸的技术。蛋白质也可在组氨酸、半胱氨酸和天冬氨酸位置上与磷酸共价键合,它们可以是以磷酸-酶的中间体或稳定修饰物的形式存在,这些磷酸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不能用对酸稳定磷酸氨基酸的标准技术来研究,它们只能通过排除法或演绎法来鉴定。研究这些酸不稳定的氨基酸已超出本书的范围,读者可以参考《酶学方法》(Methods in Enzymolcgy)第200卷有关鉴定这些新磷酸氨基酸的技术。 磷酸酪氨酸不是含量丰富的磷酸氨基酸,因而一般很难在用32Pi标记的样品中检出,尤其是当样品中含有大量在丝氨酸残基上磷酸化的蛋白质或有RNA污染时则更难。凝胶电泳分级后的样品以碱处理,使RNA水解并使磷酸丝氨酸脱磷酸,可以大大提高磷酸酪氨酸和磷酸苏氨酸的检出率,在节中描述一种碱处理的简单方法。 如果蛋白质被磷酸化,无需借助生物合成标记方法也可鉴定磷酸氨基酸。例如,蛋白质中所含的稀有的磷酸酪氨酸可用抗磷酸酪氨酸的抗体来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当高。更普遍的是,蛋白质的磷酸化常常使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发生变化,而且几乎总是改变它的等电点。将蛋白质和磷酸酶共同温育后,从凝胶迁移率的变动可以推论出非标记蛋白质存在磷酸化残基。这种方法在内源性ATP以[γ-32P]ATP进行标记的效率很差时很实用,如目的蛋白是来源于某些难以进行生物合成标记的组织或来源于体外翻译的情

医学分子生物学第八章习题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自测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通过胞内受体发挥作用的信息物质为 A.乙酰胆碱 B.γ-氨基丁酸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E.表皮生长因子 2.绝大多数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 A.糖脂 B.磷脂 C.脂蛋白 D.糖蛋白

E.类固醇 3.细胞内传递信息的第二信使是 A.受体 B.载体 C.无机物 D.有机物 E.小分子物质 4.下列哪项不是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点 A.高度专一性 B.高度亲和力 C.可饱和性 D.不可逆性 E.非共价键结合 5.通过膜受体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性激素

B.糖皮质激素 C.甲状腺素 D.肾上腺素 E.活性维生素D3 6.下列哪项是旁分泌信息物质的特点A.维持时间长 B.作用距离短 C.效率低 D.不需要第二信使 E.以上均不是 7.胞内受体的化学本质为 A.DNA结合蛋白 B.G蛋白 C.糖蛋白 D.脂蛋白

8.下列哪种受体是催化型受体 A.胰岛素受体 B.生长激素受体 C.干扰素受体 D.甲状腺素受体 E.活性维生素D3受体 9.IP3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使胞浆内哪种离子浓度升高A.K+ B.Na+ C.HCO3- D.Ca2+ E.Mg2+ 10.在细胞内传递激素信息的小分子物质称为 A.递质

C.第一信使 D.第二信使 E.第三信使 11.影响离子通道开放的配体主要是A.神经递质 B.类固醇激素 C.生长因子 D.无机离子 E.甲状腺素 12.cGMP能激活 A.磷脂酶C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G D.酪氨酸蛋白激酶

13.cAMP能别构激活 A.磷脂酶A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C D.蛋白激酶G E.酪氨酸蛋白激酶 14.不属于细胞间信息物质的是A.一氧化氮 B.葡萄糖 C.甘氨酸 D.前列腺素 E.乙酰胆碱 15.激活的G蛋白直接影响A.蛋白激酶A

蛋白酶磷酸酶抑制剂

常用蛋白酶抑制剂和磷酸酶抑制剂的贮存与工作液浓度 在与蛋白相关的检测中,首先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蛋白质的提取。蛋白质的提取过程中,我们要经常加和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质的降解。另外在磷酸化蛋白的研究过程中,磷酸酶抑制剂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总结了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PMSF,Leupeptin 亮肽素,Aprotini n抑肽酶,Pepstatin胃蛋白酶抑制剂,EDTA-Na2等以及磷酸酶抑制剂NaF氟化钠,Na3VO4 原矾酸钠,BETA-glycerophosphate 甘油磷酸钠,Na2P2O4 焦磷酸钠等。对这些蛋白酶抑制剂的溶解配制,贮存液与工作液浓度,保存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蛋白酶抑制剂 PMSF: 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凝血酶,也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可逆的地面处理)。 溶解性:溶于异丙醇,乙醇,甲醇和丙二醇果>10mg/ml。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在100%异丙醇, +25℃时稳定至少9个月 分子量: 使用:贮存浓度:200mM,工作浓度:1mM Leupeptin 亮肽素 特性:抑制丝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纤溶酶,和组织蛋白酶B 溶解性:高度溶于水(1mg/ml)。4℃一周稳定,分成小份冷冻在-20℃至少6个月 分子量:C20H38N6O4 x 1/2 H2SO4: C20H38N6O4 x 1/2 H2SO4 x H2O:

使用:贮存浓度:1mg/ml,工作浓度 ug/ml (1mM) Aprotinin抑肽酶 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高活性。不抑制凝血酶或因子X。 溶解性:易溶于水(10mg/ml)或缓冲液(例如,tris,,)。pH约7-8的溶液在4℃可保存1周,分装保存在-20℃可至少保存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pH>的碱性环境可使其灭活。 分子量:6,512 使用:贮存浓度:1mg/ml, 工作浓度:– ug/ml– uM) Pepstatin胃蛋白酶抑制剂 特性:抑制天冬氨酸(酸)蛋白酶如胃蛋白酶,肾素,组织蛋白酶D,凝乳酶,许多微生物酸性蛋白酶 溶解性:溶于甲醇约1mg/ml;可溶于乙醇,过夜溶解可达到1 mg/ml;在6当量乙酸中溶解度为300ug/ml。4℃稳定一周,分装储存于-20℃时可保存1个月分子量: 使用:贮存浓度:1mg/ml,使用浓度:μg/ml(1 μM) EDTA-Na2 特性: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溶解性:溶于水至,在pH8-9的条件下,4℃稳定至少6个月 分子量: 使用:工作浓度:– mg/ml– mM),不需现用现配,在溶液pH值调至8-9时再加入。

酸性蛋白酶的作用机理

酸性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生产工艺的不同之处? 酸性蛋白酶是一种在酸性环境下(pH 2.5-4.0)催化蛋白酶水解的酶制剂,适用于酸性介质中水解动植物蛋白质。可用于毛皮软化,酒精发酵,啤酒、果酒澄清,动植物蛋白质水解营养液,羊毛染色,废胶片回收,饲料添加剂等等。本品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皮纤维松散,且软化液可连续使用,是当前理想的毛皮软化酶制剂;在酒精发酵中,添加酸性蛋白酶,能有效水解原料中的蛋白质,破坏原料颗粒粒间细胞壁的结构,有利于糖化酶的作用,使原料中可利用碳源增加,从而可提高原料出酒率;另一方面,蛋白质的水解提高了醪液中α-氨基态氮的含量,促进酵母菌的生长与繁殖,提高发酵速度,从而缩短发酵周期和提高发酵设备的生产能力。 碱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蛋白质肽键的酶类,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工业用酶,最早发现于猪胰脏。碱性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微生物蛋白酶均为胞外酶,不仅具有动植物蛋白酶所具有的全部特性,还有下游技术处理相对简单、价格低廉、来源广、菌体易于培养、产量高、高产菌株选育简单、快速、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诸多优点。1945年瑞士M等在地衣芽孢杆菌中发现了微生物碱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是由细菌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出的地衣芽孢杆菌2709,经深层发酵、提取及精制而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主要酶成分为地衣芽孢杆菌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型的内切蛋白酶,它能水解蛋白质分子肽链生成多肽或氨基酸,具有较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广泛应用

于食品、医疗、酿造、洗涤、丝绸、制革等行业。 1、碱性蛋白酶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蛋白质,属于丝氨酸型内切蛋白酶,应用在食品行业可水解蛋白质分子肽链生成多肽或氨基酸,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蛋白质水解液。 2、碱性蛋白酶成功应用于洗涤剂用酶工业,可添加在普通洗衣粉、浓缩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当中,既可用于家庭洗衣,也可用于工业洗衣,可以有效的去除血渍、蛋类、乳制品、或肉汁、菜汁等蛋白类的污渍,另外也可作为医用试剂酶清洗生化仪器等。 3、在生物技术领域,碱性蛋白酶可作为工具酶用于核酸纯化过程中的蛋白质(包括核酸酶类)去除,而对DNA无降解作用,避免对DNA 完整性的破坏。 酸性蛋白酶如何灭活第一种方法几乎所有酶都适用,就是加热。第二种,既然是酸性酶,加入强碱应该也是可以的。 酸性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酸性蛋白酶是一种能在酸性环境下水解蛋白质的酶类,其最适作用pH值为2.5-5.0。由于酸性蛋白酶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皮革工艺以及饲料加工工业中。目前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酸性蛋白酶大多为霉菌酸性蛋白酶,此类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3.0左右,当pH值升高时,酸性蛋白酶的酶活会明显降低,且此类酶不耐热,当温度达到50℃以上时很不稳定,从而限制了酸性蛋白酶的应用范围。因此,本研究以开发耐温偏酸性蛋白酶为目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偏酸性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2)偏酸性蛋白酶粗酶酶学性质的

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常用的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详细使用说明

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常用的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剂详细使用说明转自:https://www.360docs.net/doc/978758201.html,/html/980.html 在与蛋白相关的检测中,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蛋白质的提取。在提取的过程中,我们要经常加入以防止。另外在磷酸化蛋白的研究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详细总结了常用的PMSF、 Leupeptin亮肽素、Aprotinin抑肽酶、Pepstatin胃、EDTA-Na2等以及NaF氟化钠、Na3VO4原矾酸钠、Beta-glycerophosphate甘油磷酸钠、 Na2P2O4焦磷酸钠等的溶液配制、贮存液与工作液浓度及保存条件。一、蛋白酶抑制剂 PMSF: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凝血酶,也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溶解性:溶于异丙醇、乙醇、甲醇和丙二醇里>10mg/ml。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在100%异丙醇,25℃时稳定至少9个月。分子量:174.2使用:贮存浓度 200mM,工作浓度1mM Leupeptin 亮肽素特性:抑制丝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纤溶酶和组织蛋白酶B。溶解性:高度溶于水(1mg/ml)。4℃一周稳定,分成小份,冷冻在 -20℃至少6个月。分子量:C20H38N6O4×1/2 H2SO4:475.6 C20H38N6O4 x 1/2 H2SO4 × H2O:493.6使用:贮存浓度1mg/ml,工作浓度0.5 ug/ml (1mM)。 Aprotinin抑肽酶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高活性。不抑制凝血酶或因子X。溶解性:易溶于水(10mg/ml)或缓冲液(例如0.1M tris,pH8.0)。pH约7~8的溶液在4℃可保存1周,分装保存在-20℃可至少保存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pH>12.8的碱性环境可使其灭活。分子量:6,512使用:贮存浓度 1mg/ml,工作浓度0.06~2.0 ug/ml(0.01~0.3 uM)。 Pepstatin胃蛋白酶抑制剂特性:抑制天冬氨酸(酸)蛋白酶如胃蛋白酶、肾素、组织蛋白酶D、凝乳酶、许多微生物酸性蛋白酶溶解性:溶于甲醇约1mg/ml;可溶于乙醇,过夜溶解可达到1 mg/ml;在6当量乙酸中溶解度为300ug/ml。4℃稳定一周,分装储存于-20℃时可保存1个月。分子量:685.9使用:贮存浓度1mg/ml,使用浓度0.7 μg/ml(1 μM)。

常见蛋白酶抑制剂

当前位置:生物帮 > 实验技巧 > 生物化学技术 > 正文 蛋白酶及蛋白酶抑制剂大全 日期:2012-06-13 来源:互联网 标签: 相关专题:解析蛋白酶活性测定聚焦蛋白酶研究新进展 摘要: 破碎细胞提取蛋白质的同时可释放出蛋白酶,这些蛋白酶需要迅速的被抑制以保持蛋白质不被降解。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水解。以下列举了5种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和他们各自的作用特点,因为各种蛋白酶对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调整各种蛋白酶的浓度 恩必美生物新一轮2-5折生物试剂大促销! Ibidi细胞灌流培养系统-模拟血管血液流动状态下的细胞培养系统 广州赛诚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专题 蛋白酶抑制剂 破碎细胞提取蛋白质的同时可释放出蛋白酶,这些蛋白酶需要迅速的被抑制以保持蛋白质不被降解。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需要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水解。以下列举了5种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和他们各自的作用特点,因为各种蛋白酶对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调整各种蛋白酶的浓度。由于蛋白酶抑制剂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极低,尤其应注意在缓冲液中加人蛋白酶抑制剂时应充分混匀以减少蛋白酶抑制剂的沉淀。在宝灵曼公司的目录上可查到更完整的蛋白酶和蛋白酶抑制剂表。 常用抑制剂 PMSF 1)抑制丝氨酸蛋白酶(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凝血酶)和巯基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 2)10mg/ml溶于异丙醇中; 3)在室温下可保存一年; 4)工作浓度:17~174ug/ml(0.1~1.0mmol/L); 5)在水液体溶液中不稳定,必须在每一分离和纯化步骤中加入新鲜的PMSF。 EDTA 1)抑制金属蛋白水解酶; 2)0.5mol/L水溶液,pH8~9;

论述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在细胞信号系统传导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论述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在细胞信号系统传导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病毒所梁晓声200628012415030 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磷酸酶/磷酸激酶对蛋白磷酸化程度的调控控制了细胞信号传递与否,信号强度等等细胞信号传导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信号传导相关分子磷酸化水平的调节过程。 磷酸酶/磷酸激酶作为胞内信号直接或间接的靶酶通过磷酸化程度控制其它酶类或蛋白质的活性,一般情况下被磷酸化的酶有活性,脱磷酸后的酶没有活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不改变细胞内酶或相关蛋白的浓度的情况下将部分酶活冻结或解冻。在有外界信号刺激的时候可以迅速解冻酶活而不必合成新的酶。 由于酶反应具有高度专一性,使得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这种方式在胞内介导胞外信号时具有专一应答的特点。这就使得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的上游成分只能针对一个或几个的下游成分起作用,使信号传递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同时对信号的灭活也不会由于识别的错误而影响其他信号传导途径。 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在细胞对外界信号的持续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信号引起的细胞生理学效应中,有许多是相当持久的,如细胞的分裂、分化等。虽然胞内信号分子的寿命可以很短,但蛋白激酶一旦激活,其活性却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如自身磷酸化)维持较长时间;更重要的是被它磷酸化所调节的蛋白质和酶类,其效应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直到被蛋白磷酸酶脱磷酸化为止。 蛋白磷酸化对外界信号具有放大作用,由于是酶促反应,一个酶分子可以催化成百上千个底物分子,即使只有很弱的胞外信号也可以通过酶促反应得到充分的放大。 蛋白质激酶 蛋白质激酶是一类磷酸转移酶,其作用是将ATP的磷酸基转移到它们的底物上特定氨基酸残基上去。依据这些氨基酸残基的特异性,将这些激酶分为4类。其中主要的两类是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和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TK)。这两类酶的蛋白质激酶结构域的大小约为250-300个氨基酸残基。二者的催化域在进化上是密切相关的,并认为它们有共同的祖先。因此,它们的催化域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序列表现为一组组高度保守的,甚至是完全保守的氨基酸模体,这些模体却嵌埋在氨基酸残基序列保守性很差的区域之内。一共有11种这类高度保守的短氨基酸残基序列模体。它们都以罗马数字命名,从最N-端的I开始,到最C-端的XI。对这些酶的结晶进行X-射线结构分析,发现这些模体对这些蛋白质激酶催化结构域的磷酸转移酶活性十分重要。据以为,亚域I,II和VII在结合ATP中起重要作用;而亚域VIII则在识别肽底物中起主要作用。对酪氨酸激酶家族来说,在亚域VIII中,紧靠关键模体上游的氨基酸残基有十分有趣的差异,它们是-KWTAPE- 或-KWMAPE-,看来这些序列造成了激酶家族的这个分支的底物专一性。 蛋白磷酸酯酶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酯酶,选择性地作用于含磷酸丝氨酸或磷酸苏氨酸残基的肽链,使之脱去磷酸基团并改变生物活性。主要成员:PPl,PP2A,PP2B,PP2C等。 酪氨酸蛋白磷酸酯酶(PTPase)分胞质型(非受体型)和受体型(PTPR)

蛋白酶抑制剂选择指南

蛋白酶抑制剂选择指南 1 蛋白酶抑制剂选择指南 抑制剂 工作浓度 分子量 抑制蛋白酶种类 稳定性 AEBSF终浓度1mM MW:239.5不可逆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胰蛋白酶,糜 蛋白酶,纤溶酶,凝血酶及激肽释放酶. 可溶于水,其pH7的水溶液在4o C可保持稳定1-2个月,在pH>8的情况下会发生缓慢水解 Aprotinins 抑肽酶终浓度2ug/ ml MW:6512 可逆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纤溶酶,激肽 释放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但不抑制凝血酶和 Factor Xa。 非常稳定,当pH>12.8时失去活性,可溶于 水(10mg/ml),-20o C下可长期保存 Bestatin终浓度10uM MW:308.4 可逆的丙氨酰-氨基肽酶抑制剂, 工作液可保存一天,1mM的甲醇贮存液在 -20o C可保存至少一个月 E-64 Protease Inhibitor终浓度10uM MW:357.4 不可逆的半胱氨酸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半胱氨酸 酸蛋白酶而不会影响其他酶的半胱氨酸残基,与小 分子量的巯基醇如beta-巯基乙醇不会产生反应, 具有高度特异性。工作液在正常pH值下可保持稳定数天,1mM的水溶液在-20o C可保存几个月 EDTA, 4Na终浓度10mM MW:380.2 金属蛋白酶的可逆性螯合物,可能同时影响其他金 属依赖性生物过程。其水溶液很稳定,其贮存液(pH8.5的0.5M 水溶液)在4o C可保存数月 Leupeptin, 半硫酸盐 亮抑酶肽(亮肽素) 终浓度100uM MW:493.6 可逆的丝氨酸及半胱氨酸蛋白酶制剂,可抑制胰蛋 白酶样蛋白酶及一些半胱氨酸蛋白酶如:Lys-C内 切蛋白酶,激肽释放酶,木瓜蛋白酶,凝血 酶,Cathepsin B及胰蛋白酶。 工作液的稳定期为数小时,贮存液(10mM 水溶液)在4o C时稳定期为一周,-20o C时 稳定期为一个月 Pepstatin A 终浓度1uM MW:685.9 可逆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可抑制胃蛋白 酶,Cathepain B&L,血管紧张肽原酶(renin)及以1mg/ml溶于甲醇,搅拌过夜可以 1mg/ml溶于乙醇,333mg/ml溶于6N的

生物化学(第三版)第十章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课后习题详细解答_ 复习重点

第十章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提要 酶的活性部位对于不需要辅酶的酶来说,就是指酶分子中在三维结构上比较靠近的几个氨基酸残基负责与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的部位,对于需要辅酶的酶来说,辅酶分子或辅酶分子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也是酶活性部位的组成部分。酶活性部位有6个共同特点。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有:酶分子侧链基团的化学修饰法,动力学参数测定法,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和定点诱变法,这些方法可互相配合以判断某个酶的活性部位。 酶是催化效率很高的生物催化剂,这是由酶分子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经研究与酶催化效率的有关因素有7个,即底物和酶的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底物的形变与诱导契合,酸碱催化,共价催化,金属离子催化,多元催化和协同效应,活性部位微环境的影响。但这些因素不是同时在一个酶中其作用,也不是一种因素在所有的酶中起作用,对于某一种酶来说,可能分别主要受一种或几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酶催化的反应机制,始终是酶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经对一些酶的作用机制有深入了解,该章对溶解酶、胰核糖核酸酶A、羧肽酶A、丝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等的催化作用机制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酶活性是受各种因素调节控制的,除了在第8章中已介绍的几种因素外,主要还有①别构调节,例如ATCase。②酶原的激活,如消化系统蛋白酶原的激活及凝血系统酶原的激活。③可逆共价修饰调控,如蛋白质的磷酸化,一系列蛋白激酶的作用。通过以上作用,使酶能在准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表现出它们的活性。别构酶一般都是寡聚酶,有催化部位和调节部位,别构酶往往催化多酶体系的第一步反应,受反应序列的终产物抑制,终产物与别构酶的调节部位相结合,由此调节多酶体系的反应速率。别构酶有协同效应,[S]对υ的动力学曲线呈S形曲线(正协同)或表现双曲线(负协同),两者均不符合米氏方程。ATCase作为别构酶的典型代表,已经测定了其三维结构,详细研究了别构机制和催化作用机制。为了解释别构酶协同效应的机制,有两种分子模型受到人们重视,即协同模型和序变模型。酶原经过蛋白水解酶专一作用释放出肽段,构象发生变化,形成酶的活性部位,变成有活性的酶,这个活化过程,是生物体的一种调控机制。可逆地共价修饰调控作用是通过共价调节酶进行的,通过其他酶对其多肽链某些基团进行可逆地共价修饰,使处于活性与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调节酶活性。共价修饰的基团主要是磷酸化、腺苷酰化、尿苷酰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不同的一组酶。同工酶是研究代谢调节、分子遗传、生物进化、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癌变的有力工具,在酶学、生物学及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LDH同工酶研究的比较清楚,是由良种不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有5种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含量不同,反映了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 习题 1.阐明酶活性部位的概念。可使用那些主要方法研究酶的活性部位? 答:酶的活性部位对于不需要辅酶的酶来说,就是指酶分子在三维结构上比较靠近的几个氨基酸残基负责与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的部分;对于需要辅酶的灭来说,辅酶分子或辅酶分子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也是酶活性部位的组成部分。 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有:酶分子侧链基团的化学修饰法、动力学参数测定法、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和定点诱变法。 2.简要阐明胰Rnase A的活性部位如何确定?

分子生物学---11蛋白质磷酸化和信号转导

蛋白质磷酸化和信号转导 一、蛋白质磷酸化过程和功能 1、蛋白质磷酸化p r o t e i n p h o s p h o r y l a t i o n (1)过程: P r o t e i n k i n a s e(蛋白激酶) P r o t e i n p h o s p h o r y l a t e d p r o t e i n A T P A D P P h o s p h a t a s e(磷酸酶) P i (2)主要磷酸化位点(对有-O H的氨基酸进行磷酸化) 丝氨酸(S e r)/苏氨酸(T h r):磷酸化之后电荷发生变化使蛋白质活性改变 酪氨酸(T y r):磷酸化之后通常招募其他蛋白因子,使下游蛋白质活性改变 (3)蛋白质磷酸化的功能 生物热力学;蛋白质降解;酶活性的调控(激活o r抑制);蛋白质相互作用 2、重要的蛋白激酶 (1)C D K s:c y c l i n-d e p e n d e n t k i n a s e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属于一组调控细胞周期的S e r/T h r蛋白激酶,和周期蛋白c y c l i n协同作用发挥激酶活性,作用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 (2)R T K s:R e c e p t o r T y r o s i n K i n a s e受体酪氨酸激酶,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如E G F 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3)C y t o p l a s m i c P r o t e i n-T y r o s i n e K i n a s e s: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存在于细胞质中,大部分结构中存在S H2、S H3结构域,是磷酸化的结合位点。如S r c、J A K、 F A K等 二、信号转导 1、信号转导的种类 E n d o c r i n e(内分泌):激素 P a r a c r i n e(旁分泌):神经递质 A u t o c r i n e(自分泌):生长因子 2、信号转导的步骤 (1)信号分子的合成 (2)信号分子释放 (3)信号分子传导 (4)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 (5)激活细胞内信号通路 (6)细胞内信号传导

西医综合(生物化学)-试卷1

西医综合(生物化学)-试卷1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X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 1.可进行糖异生和生成酮体的器官是 (分数:2.00) A.肝√ B.肾√ C.肌 D.脑 解析:解析:糖异生的器官为肝和肾。短期饥饿时,肝糖异生速度约为150g葡萄糖/d,来源于肾的糖异生很少(约占20%)。 2.代谢可以转变为乙酰CoA的物质是 (分数:2.00) A.脂酰CoA √ B.乙酰乙酰CoA √ C.丙酮酸√ D.羟甲基戊二单酰CoA √ 解析:解析:①脂酸氧化时,活化后的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经β-氧化产生大量乙酰CoA。②酮体利用时,乙酰乙酰CoA在心、脑、肾及骨骼肌线粒体中乙酰乙酰CoA硫解酶作用下,生成2分子乙酰CoA,后者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③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下,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④在酮体生成过程中,羟甲基戊二单酰CoA(ttMG CoA)在HMG CoA裂解酶的作用下,可生成乙酰CoA和乙酰乙酸。3.乙酰CoA经代谢可转变为 (分数:2.00) A.脂酸√ B.胆固醇√ C.丙酮酸 D.酮体√ 解析:解析:由于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的反应不可逆,因此乙酰CoA不能转变为丙酮酸。乙酰CoA 是合成胆固醇、脂酸和酮体的原料。 4.磷酸化修饰的位点常常是酶蛋白分子中 (分数:2.00) A.丝氨酸的羟基√ B.苏氨酸的羟基√ C.酪氨酸的羟基√ D.缬氨酸的羟基 解析:解析:磷酸化是常见的酶促化学修饰,酶蛋白分子中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的羟基是磷酸化修饰的位点。 5.在机体内,下列转变能发生的是 (分数:2.00) A.葡萄糖→软脂酸√ B.软脂酸→葡萄糖 C.丙氨酸→葡萄糖√ D.葡萄糖→亚油酸 解析:解析:由于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的反应不可逆,因此脂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不能转变为丙酮酸,进而转变成葡萄糖。但葡萄糖可转变为脂酸。丙氨酸是生糖氨基酸,当然能转变成葡萄糖。亚油酸是必需脂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不能体内合成。

蛋白激酶检测方法

1.RT-PCR 测定PKCαmRNA 表达 用TRIZOL 一步提取法提取总RNA ,按Ivit rogen 公司Super Script First-st rand Synthesis For RT-PCR 步骤进行逆转录。以β-actin 作为内参照。引物序列, PKCα上游为5′-TGCTGACTTTGGGATGTG-3′, 下游为5′- TGTTTGT2TCTCGCTGGTG-3′,扩增产物长度605 bp ;β-actin 上游为5′- TGACTTA GTTGCGTTACACCC-3′,下游为5′- CGAA G2GCTCATCATTCAAAA-3′,扩增产物长度450 bp 。RT 反应条件: 50 ℃ 30 min ,99 ℃ 5 min ,5 ℃ 5 min 一个循环。PCR 反应条件: 94 ℃预变性2 min ,然后按照94 ℃ 30 s ,55 ℃30 s ,72 ℃ 1 min 进行30 个循环, 最后72 ℃延伸10 min。 2. Western blot 检测PKCα蛋白表达 (1)胞质、胞膜蛋白的提取:所有实验操作均在4 ℃下进行。各样品取50 mg ,加入5 倍于湿重的粉碎缓冲液,剪碎、匀浆,4 ℃12 000 r/ min 条件下离心2 h ,上清液即为胞质蛋白。将上述沉淀用2 ml 胞膜蛋白提取液悬起,超声粉碎后抽提30 min ,再于4 ℃12 000 r/ min 离心2 h ,上清即为胞膜蛋白。将蛋白定量后,调定至等蛋白浓度备用。 (2)PKCα分析:取20μg 蛋白与等体积样品缓冲液混合,煮沸5 min ,十二烷基硫酸钠2聚丙烯酰胺凝胶( SDS-PAGE)电泳,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 5 %脱脂奶粉封闭3 h ,0. 1 % TTBS 清洗,加入PKCα 抗体、室温孵育过夜, 再用TTBS 清洗,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l h , TTBS清洗,与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第二抗体( sigma) 反应,Western blot 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 发光试剂显色并拍照。采用图像分析仪分析蛋白条带灰度。 参考文献:孔垂泽,张哲,杨琦,孙丹,苗淼.蛋白激酶Cα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信号通路阻断剂法 阻断剂法是应用信号通路阻断剂( inhibitor) ,阻断其相对应的信号通路,再设立对照组或空白组,分别检测其相关生物学性状的变化,从而研究该信号通路的生物学作用。 2.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 利用Western B lot可以检测变化的蛋白质,进而推断出信号通路的变化及作用。主要原理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对被检测的蛋白质进行电泳,利用特异性抗体(一抗)与它所对应的抗原结合后,再用二抗使其显色。通过分析着色的位置和

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蛋白激酶:催化蛋白质磷酸化的酶类,反应中需有高能化合物(如ATP)参加。将A TP的γ磷酸基转移到底物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使蛋白质磷酸化的一类磷酸转移酶。根据其底物蛋白被磷酸化的氨基酸残基种类,可将它们分为5类: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蛋白酪氨酸激酶、蛋白组氨酸激酶、蛋白色氨酸激酶和蛋白天冬氨酰基/谷氨酰基激酶。 蛋白磷酸酶:催化磷酸化氨基酸残基脱磷酸的酶。与蛋白激酶一起配合调节底物蛋白质的磷酸化作用,调控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根据底物蛋白质分子上磷酸化的氨基酸残基的种类主要分为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和双特异性磷酸酶。 蛋白激酶可使蛋白质磷酸化,蛋白磷酸酶使蛋白去磷酸化。 蛋白磷酸化与去磷酸化是真核细胞信号转导的共同通路,其动态变化几乎涉及从胚胎发育到个体成熟的所有过程,包括细胞的癌变和凋亡。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的平衡主要由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s,PK)和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s, PPs)调控。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为分子开关,是信号转导中最简便而又十分快捷的反应方式,一般是通过磷酸化而激活,去磷酸化而失活。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在多种信号识别与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它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调节过程。蛋白激酶是一类将ATP γ位的磷酸基团转移到底物的氨基酸残基上引起靶蛋白发生磷酸化的调节酶,它通过促进功能蛋白的磷酸化而使细胞对各种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泛素化途径的功能:由于基因突变、自由基破坏、环境胁迫、疾病等导致反常蛋白的产生,需要被及时降解清除,以免干扰正常的生命活动;维持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库;防御机制的组成部分;蛋白质前体的裂解加工等。

蛋白酶磷酸酶抑制剂

来源:原创,转载请注明发布时间:2009-10-20查看次数:21 在与蛋白相关的检测中,首先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蛋白质的提取。蛋白质的提取过程中, 我们要经常加和蛋白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质的降解。另外在磷酸化蛋白的研究过程中,磷酸酶抑制剂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总结了常用的蛋白酶抑制剂 PMSF Leupeptin 亮肽素,Aprotini n抑肽酶,Pep stat in 胃蛋白酶抑制剂,EDTA-Na2等以及磷酸酶 抑制剂NaF氟化钠,Na3VO4原 矶酸钠,BETA-glycerophosphate 甘油磷酸钠,Na2P2O4焦磷酸钠等。对这些蛋白酶抑制剂的溶解配制,贮存液与工作液浓度,保存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蛋白酶抑制剂 P MSF 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如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凝血酶,也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可逆的地面处理)。 溶解性:溶于异丙醇,乙醇,甲醇和丙二醇果>10mg/ml。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在 100%异丙醇,+25 C时稳定至少9个月 分子量: 使用:贮存浓度:200mM工作浓度:1mM Leupeptin 亮肽素特性:抑制丝氨酸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如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纤溶酶,和组织蛋白酶B 溶解性:高度溶于水(1mg/ml)。4C 一周稳定,分成小份冷冻在-20 C至少6个 分子量:C20H38N6O4 x 1/2 H2SO4: C20H38N6O4 x 1/2 H2SO4 x H2O: 使用:贮存浓度:1mg/ml,工作浓度ug/ml (1mM)

Ap roti nin 抑肽酶 特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纤维蛋白溶酶, 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糜 蛋白酶的高活性。不抑制凝血酶或因子X。 溶解性:易溶于水(10mg/ml )或缓冲液(例如, tris ,,)。pH 约7-8 的溶液在4C可保存1周,分装保存在-20 C可至少保存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pH>的 碱性环境可使其灭活。 分子量:6,512 使用:贮存浓度:1mg/ml,工作浓度:-ug/ml - uM) Pep stat in胃蛋白酶抑制剂 特性:抑制天冬氨酸(酸)蛋白酶如胃蛋白酶,肾素,组织蛋白酶D,凝乳酶, 许多微生物酸性蛋白酶溶解性:溶于甲醇约1mg/ml;可溶于乙醇,过夜溶解可达到1 mg/ml ;在6当量乙酸中溶解度为300ug/ml。4C稳定一周,分装储存于-20 C时可保存1个月 分子量: 使用:贮存浓度:1mg/ml,使用浓度:卩g/ml(1卩M) EDTA-Na2 特性: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溶解性:溶于水至,在PH8-9的条件下,4 C稳定至少6个月 分子量: 使用:工作浓度:-mg/ml - mM),不需现用现配,在溶液pH值调至8-9时再 加入。 磷酸酶抑制剂 NaF氟化钠 溶解性:溶于水分子量: 使用:贮存液:5M 工作浓度:10-20mM Na3VO4原矶酸钠

Wee1蛋白激酶的研究及进展

Wee1蛋白激酶的研究及进展 Wee1蛋白激酶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一员,其主要通过抑制Cdc2的活性对细胞周期进行调控,进而抑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本文将对Wee1蛋白酶的作用机制、活性调节等内容进行阐述,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标签:Wee1蛋白激酶;磷酸化;细胞周期调节;活性调节 Wee1蛋白激酶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一员,最早由Nurse等人在裂殖酵母细胞(S.pombe)中分离出来。由于其可以通过抑制Cdc2的活性来抑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从而使得真核生物体积减小,因而被命名为“Wee”家族[1]。目前,人们对于Wee1蛋白激酶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裂殖酵母,而是相应的扩展到鲫鱼、爪蟾、鼠等多种模式生物,且在人体内,也找到了Wee1的同源基因编码产物。在哺乳动物中,Wee1蛋白激酶家族包括Wee1A、Wee1B和Myt1三个成员,Wee1A在体细胞中表达,Wee1B在胚细胞中表达,Myt1在体细胞和胚细胞中都表达[2]。在人体中,Wee1是一个含有647个氨基酸,且在SDS-PAGE中大小为94 KDa的蛋白质。在其他真核生物中,也可以找到与其功能类似的酶类,但分子大小、结构不尽相同。尽管研究的进程在逐步深入,但对于Wee1蛋白酶的研究,还是以裂殖酵母中最为透彻。 1 Wee1蛋白激酶的作用机制 总的来讲,Wee1的作用方式是通过磷酸化Cdc2的Tyr15和Thr14位点,使Cdc2的活性被抑制从而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3]。具体来讲,Wee1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Wee1蛋白激酶对于G2/M检查点的作用 Wee1可以通过磷酸化Cdc2的Tyr15和Thr14位点,使Cdc2的活性被抑制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在裂殖酵母中,Wee1编码基因的缺失,可使细胞生长而不分裂。而当细胞顺利通过G2/M检查点时,Wee1的活性就会在多种调控因子的作用下减弱,使得Cdc2的活性大大增强,同时,Cdc2本身也可以通过磷酸化的方法使得Wee1的活性降低,从而形成正反馈环。然而细胞进入有丝分裂M 期,不仅要依靠Wee1蛋白酶活性的降低,同时还需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的生成和激活[4]。 1.2 Wee1蛋白激酶对于细胞体积检查点的作用 为了使细胞的体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机体需要将细胞体积与细胞有丝分裂周期结合起来。在哺乳动物的体内,体积直径小于正常细胞80%的细胞便不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而这种机制也被形象的称为细胞体积检查点。对于体积过小的细胞,其中的MPF不能同正常细胞一样被激素激活,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Wee1蛋白激酶的作用造成细胞中Cdc2的量不足[5]。

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

1、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 R亚基: I 类(RI):RI 49 kD ,RIα、RIβII 类(RII):RII 55 kD ,RIIα、RIIβ C亚基:Cα、Cβ、Cγ,40 kD PKA全酶:R2C2180 kD 1. C亚基的结构特点: ①N-端有一个ATP结合区,富含甘氨酸序列: GXGXXGX16K 在Lys72和Glu91形成离子对 ②Ala 70与腺苷酸的识别有关 ③催化中心位于分子中部,具有结合多肽底物和催化磷酸基团转移的作用 ④R165DLK168PEN171氨基酸残基构成一个环,其中D166(Asp)是磷酸基团转移的基础。 ⑤K168(Lys)具有稳定中间态和降低活化能的作用 ⑥Asp184是金属离子结合位点 2. R亚基的结构特点: ①R亚基分为3个结构域 ②N端是二聚化结构域,负责和另一个R亚基的聚合 ③C端有两个cAMP结构域,分为A、B结构域。A结构域结合cAMP较慢、B结构域 是优先结合cAMP的位点 ④在二聚化结构域和cAMP结构域之间为:假底物模体(在RI) 或真底物模体(在RII), 其氨基酸组成:RRNAIH (RI) / RRVSVC (RII) 四、PKA功能: ⑤C亚基具有催化活性,它识别底物为RRXS/T 和RXS/T,在接受磷酸基团S/T的羧基 端的氨基酸为蔬水氨基酸。在测定PKA活性时,肝丙酮酸激酶的底物:肯普肽 (kemptide) , LRRASLG是很好的底物,若七肽的S改为A,则转变为抑制剂。 ⑥R亚基是cAMP结合的靶蛋白,在PKA的四聚体中,它作为“假底物”而抑制C亚 基发挥催化作用,只有当cAMP结合R亚基后,解离状态的C亚基才有催化作用 1

蛋白磷酸酶PHLPP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蛋白磷酸酶PHLPP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有关肿瘤形成机制的研究发现,多数肿瘤细胞中促细胞生存基因Akt的活性升高,并且证实Akt激酶活性的平衡对细胞生长与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何抑制Akt活性随之成为抑制肿瘤生长研究的热点。2005年新发现的一种天然抗癌基因——PHLPP(PH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Phosphatase)能特异性地使Akt C末端的疏水基团去磷酸化,降低Akt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方向,PHLPP 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现将PHLPP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Akt/蛋白激酶B(PKB)即丝/羟丁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磷脂酰肌醇激酶-3(PI3K)的一个靶分子被发现至今已有十余年[1]。Akt基因所表达的蛋白激酶,可被PI3K磷酸化激活。生理状态下,PI3K/Akt信号通路作为细胞内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之一,通过影响下游多种效应分子的活化状态,在细胞内发挥着抑制凋亡、促进增殖的关键作用。但是,如Akt基因表达异常增高时,则导致细胞生长与凋亡失衡,不仅可使正常细胞生长分裂加速,并且可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参与肿瘤生成,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该信号通路在人类大多数恶性肿瘤中都出现异常,在肿瘤的增殖、存活和抵抗凋亡、血管发生以及细 胞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药理学系的科研人员在人体中发现的PHLPP基因位于人体18号和16号染色体上,它所编码的PHLPP蛋白为蛋白磷酸酶,其生理作用是特异性地将磷酸化激活的Akt脱磷酸化而失去蛋白激酶活性,从而抑制Akt的促细胞生长作用。而且,PHLPP在人体各组织器官及细胞中均有广泛表达。通过对人体多种肿瘤细胞进行分子和生化分析,发现某些肿瘤(如结肠癌)细胞中PHLPP水平显著降低,而Akt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提示,PHLPP可能参与肿瘤生长的负性调节。因此,PHLPP作为肿瘤抑制因子 将可能用于所有与Akt水平升高的有关癌症的治疗。 1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组成及其功能 1.1 PI3K的结构和功能由Whitman M等首先发现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是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信号分子之一。根据其作用底物的不同,PI3K一般被分为Ⅰ型(ⅠA型,ⅠB型)、Ⅱ型、Ⅲ型3个亚型[2]。Ⅰ型PI3K在细胞内主要磷酸化PI-4,5-P2,此酶的产物主要是磷脂

综述蛋白质磷酸化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

蛋白质磷酸化在细胞内信号传导中的意义 摘要:生物体对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信号变化有极高的反应性。细胞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应都是通过信号转导系统的介导实现的。该系统由受体、酶、通道和调节蛋白等构成。通过信号转导系统、细胞能感受、放大和整合各种外界信号。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蛋白质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 Abstract:The organisms are very sensible to the changes of environmental signals(both external or internal) .The the feelings and reactions of the cells to the external stimulation are all dependent on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The system consists of receptors, enzymes, channels and regulatory proteins. Acording to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 cells can feel, amplify and integrate a variety of external signals. Reversible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plays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gress. Key words: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cells signal transduction 生物体对环境(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信号变化有极高的反应性。如精子获能的过程中精子周围环境因子以及活性氧的诱导作用等[1][2]。细胞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反应都是通过信号转导系统(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的介导实现的。该系统由受体、酶、通道和调节蛋白等构成。通过信号转导系统、细胞能感受、放大和整合各种外界信号。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和类型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由能接受信号的特定受体( recep tor) 、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其作用的终端所组成。细胞信号通过受体或类似于受体的物质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触发离子通道的开放、蛋白质( p rotein) 可逆磷酸化反应以及基因( gene)表达改变等变化,进而导致一系列生物效应。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间具有相互的联系和作用,形成极其复杂的网络,主要包括物理信号、化学信号和生物信号[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