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产成本控制与分析
07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 孟焰版
![07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 孟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81f316a76e58fafab00384.png)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三、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泰勒(Frederick. Taylor)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 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标志着企业管理新时代的 诞生。泰勒等工程师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为目的, 进行了工作分析和动作、时间的研究,提出企业应 该把生产经营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尽可能 压缩到最低限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管理上要 求企业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科学管 理在会计上的实施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制定标准成本、 严格的执行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来体现,这是会计 为配合泰勒制的广泛实施,在计算和监督方面所取 得的重大进展。标准成本法的应用是会计发展史上 的一个重要事件,为会计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开辟 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第四节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1、在标准成本制度下,“原材料”、“生产成 本”、“半成品”、“产成品”、“销售成本” 等账户的借方和贷方都以标准成本登记。 2、根据各种差异的名称,分别建立专门的成本差 异账户,以登记实际发生的成本差异,其中每 个账户的借方登记发生的超支差异,贷方登记 发生的节约差异。
中央财经大学 · 会计学院 ·管理会计系
2、纯差异与混合差异 (1)纯差异 (2)混合差异 对混合差异的处理有三种方法: 1)将混合差异分离出来,单独列示,不由具体的责任成 本部门负责; 2)将混合差异按项平均或按比重在各种纯差异之间进行 分配; 3)为简化计算,不单独计算混合差异,而是将其直接归 于某项差异。标准成本法下,对混合差异的处理采用 了第三种做法,将其计入了价格差异。
第7章 成本计划与控制(第三版)
![第7章 成本计划与控制(第三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f719dfd5bbfd0a7956734b.png)
p237: B段 C段
P236 :按实际工程量、合同单价
二、成本状况分析——因素差异分析法
p242
计划:模板30000 m2,工时单价20元,劳动效率0.8工时/ m2 实际:模板32000 m2,工时单价25元,劳动效率0.7工时/ m2
计划人工成本: 30000 m2×20元×0.8工时/ m2 = 480000元 实际人工成本: 32000 m2×25元×0.7工时/ m2 = 560000元
工期
3、进度偏差分析
1)进度偏差值(SV)
SV = BCWP – BCWS = 预算单价×(实际量 - 计划量) SV>0 → 进度提前 SV<0 → 进度拖后 SV = 0 → 进度正常
费用
BCWS SV BCWP
2)进度指数(SI)
SI = SV / BCWP = 进度偏差 / 挣值 SI>0;SI<0;SI = 0
∆T
工期
3)进度执行指标(SPI)
进度偏差分析
SPI = BCWP / BCWS =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 /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 SPI>1;SPI<1 拖后;SPI = 1 正常
SV :用完成工作量的费用差异表示进度的提前or拖延 SI : 进度提前or拖延的百分比 SPI :提前or拖延的速率
4、挣值法的应用
? ?
第四节 CP成本控制方法
一、概述
p235
合同价;控制成本实现利润
非也 p236 1、承包商通过什么盈利? 2、成本超支一定是成本控制的问题?何种情况承包商可以索赔? 3、当实际工作量与计划工作量有差异时,按什么支付工程款? 4、成本控制应抓住哪个时间区段?
项目 开始 A 上 期 末 D E B 本 期 末 C
工业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方案模板
![工业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661742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6.png)
工业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方案模板第一章绪论 (2)1.1 项目背景 (3)1.2 设计目标 (3)1.3 设计原则 (3)第二章市场调研与分析 (4)2.1 行业现状 (4)2.1.1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4)2.1.2 行业竞争格局 (4)2.1.3 行业政策及法规 (4)2.2 竞品分析 (4)2.2.1 竞品市场占有率 (4)2.2.2 竞品产品特点 (4)2.2.3 竞品劣势分析 (4)2.3 用户需求分析 (5)2.3.1 用户需求层次 (5)2.3.2 用户需求特点 (5)第三章设计理念与策略 (5)3.1 设计理念 (5)3.2 设计策略 (5)3.3 设计方向 (6)第四章产品设计 (6)4.1 外观设计 (6)4.2 结构设计 (7)4.3 材料选择 (7)第五章用户界面设计 (7)5.1 UI设计 (7)5.1.1 设计原则 (8)5.1.2 设计方法 (8)5.2 交互设计 (8)5.2.1 设计原则 (8)5.2.2 设计方法 (8)5.3 用户体验优化 (9)5.3.1 用户体验优化原则 (9)5.3.2 用户体验优化方法 (9)第六章技术创新与应用 (9)6.1 技术研究 (9)6.1.1 研究背景 (9)6.1.2 研究方法 (9)6.1.3 研究内容 (10)6.2 技术应用 (10)6.2.1 材料技术应用 (10)6.2.2 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10)6.2.3 绿色设计技术应用 (10)6.2.4 人机交互技术应用 (10)6.3 技术创新 (10)6.3.1 技术创新方向 (10)6.3.2 技术创新策略 (10)第七章成本控制与生产制造 (11)7.1 成本分析 (11)7.1.1 材料成本 (11)7.1.2 加工成本 (11)7.1.3 质量成本 (11)7.1.4 其他成本 (11)7.2 生产流程 (11)7.2.1 设计审查 (11)7.2.2 模具设计与制造 (11)7.2.3 生产准备 (11)7.2.4 生产过程 (11)7.2.5 质量控制 (12)7.2.6 包装与物流 (12)7.3 制造工艺 (12)7.3.1 注塑工艺 (12)7.3.2 喷涂工艺 (12)7.3.3 组装工艺 (12)7.3.4 焊接工艺 (12)7.3.5 表面处理工艺 (12)第八章品牌与包装设计 (12)8.1 品牌策略 (12)8.2 包装设计 (13)8.3 品牌传播 (13)第九章市场推广与营销 (13)9.1 市场定位 (14)9.2 营销策略 (14)9.3 推广渠道 (14)第十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4)10.1 项目成果 (14)10.2 项目经验总结 (15)10.2.1 设计过程 (15)10.2.2 项目管理 (15)10.3 未来展望 (15)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设计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
财管第七章讲义
![财管第七章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439b2360740be1e650e9a68.png)
第七章成本管理第一节量本利分析与应用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提示】这个方程式是最基本的关系式,要求给定其中4个,能够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二、边际贡献(边际利润、贡献毛益)1.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3.边际贡献表示的量本利关系式利润=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4.边际贡献率表示的量本利关系式利润=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三、保本分析(一)保本的表示方法1.保本销售量(适用单一产品企业)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2.保本销售额(适用多品种企业)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3.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额)÷正常销售量(额)(二)安全边际与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正常销售量(额)-保本点销售量(额)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额)÷正常销售量(额)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四、目标利润分析(一)目标利润的销售水平确定利用量本利的基本模型,已知目标利润,倒求销量或销售额。
【提示】目标利润一般是指息税前利润,若已知目标税后利润:目标利润=目标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利息【例题】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的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如果将目标利润定为40000元。
要求: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答案解析』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50000+40000)/(50-25)=3600(件)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50000+40000)/50%=180000(元)第二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二、标准成本的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用量标准×价格标准)三、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实际成本高低取决于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标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所以其成本差异可归结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与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用量差异两类。
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 企业成本管理
![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 企业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bda0a5a76eeaeaad1f330b5.png)
第七章企业成本管理【考情分析】2016 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2017 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的核算2018 标准成本法、目标成本法、作业分析与作业改进主要考点目标成本的设定、作业分析与作业改进、价值链分析。
涉及分值2-10分。
考查方式结合案例资料,判断企业目标成本的设定。
考试预测从历年考题情况来看,相关知识的考查难度相对不大,主要是通过案例中特定描述判断企业目标成本的设定。
因此,在准备2019年的考试时,本章主要是加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注意与企业预算和绩效评价的相关内容结合出题。
本章知识点清单第一节企业成本管理概述一、成本管理的含义与原则(一)成本的含义与分类1.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概念财务会计中的成本是指遵循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要求确认和计量的成本。
在会计核算与报告体系中,广义的成本主要分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两大类型:(1)产品成本针对某一特定的产品对象,如生产某一特定产品而发生的直接制造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间接制造成本(也称制造费用,包括车间管理发生的人工成本、其他资源耗费等)。
(2)期间费用没有确指到具体产品成本对象中的非制造成本,包括销售费用(如分销运输费用、销售人员工资、营销推广费用、售后费用等)、管理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行政办公成本、费用化研发支出等)、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相关手续费等)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2.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是指可以用货币单位来衡量,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
在管理会计中,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所使用的成本概念也不同。
比如按照成本习性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按成本实际发生的时态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按可控性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按是否与决策相关分为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按方案之间的关系分为差额成本和机会成本等。
另外,资本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等也属于管理会计中成本的范畴。
第七章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
![第七章 第二节 变动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4c23f2bcd126fff6050b96.png)
感情上的亲密,发展友谊;钱财上的 亲密, 破坏友 谊。21. 1.11202 1年1月 11日星 期一4 时54分3 0秒21. 1.11
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 当期生产的产品承担
1)产=销,损益相等。
2)产>销,前者<后者。
3)产<销,前者>后者。
15
例1 解:
变动成本法
项目
金额
营业收入 30000
完全成本法
项目
金额
营业收入 30000
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两者差异
7500
营业成本
9600
22500 9000
营业毛利 营业费用
否
3、其他差异的处理方法?
同
4、日常是否进行成本分类? 是
5、存货水平对收益的影响。
产=销 产>销 产<销
相等 较低 较高
完法
评述
是
成本何时计入费用
是 产量选择影响营业收益
同 主要集中在固定费用
否
差额归因于固定费用 转入至费用的时间选择 相等
较高
较低
26
作业
假设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其有关资料如下:
先作为未消耗成 本分配至存货
损益表中的费用
商品被出售时 当存货被销售时 转化为费用
8
1、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变动成本法:
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变动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 销售费用 =固定性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
完全成本法:
销售和管理费 用(元) ba 1 3000 1 3000 1 3000
物探公司生产管理制度
![物探公司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27975d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a.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生产管理,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活动,包括野外作业、数据处理、设备维护等。
第三条公司生产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生产计划与调度第四条公司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包括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等。
第五条年度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设备能力、人员配置等因素制定,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六条季度生产计划应在上一季度末制定,并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七条月度生产计划应在每月底制定,并报生产管理部门审批。
第八条生产调度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根据生产计划、设备状态、人员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九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条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一条生产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检查、维护。
第十二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第十三条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章原材料与物资管理第十四条生产管理部门应负责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和发放工作。
第十五条原材料采购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确保质量、价格、交货期等符合要求。
第十六条原材料入库、出库应做好记录,确保物资管理规范。
第五章设备管理第十七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公司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十八条设备采购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设备质量。
第十九条设备安装、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十条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六章质量管理第二十一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十二条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二十三条质量检验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热电厂生产日常管理制度
![热电厂生产日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dd67d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f.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热电厂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热电厂所有生产部门、岗位和人员。
第三条热电厂生产日常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3.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4.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5. 强化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热电厂设立生产管理部,负责全厂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管理部的主要职责:1. 负责编制和实施生产计划;2. 负责生产调度、协调、监控;3. 负责生产现场安全管理;4. 负责生产设备维护保养;5. 负责生产成本控制;6. 负责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7. 负责员工培训和考核;8. 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第六条各生产部门应设立生产班组,负责本班组生产任务的执行。
第七条生产班组的主要职责:1. 负责执行生产计划;2. 负责生产现场安全操作;3. 负责生产设备维护保养;4. 负责生产数据记录和上报;5. 负责班组内部沟通协调。
第三章生产计划管理第八条生产管理部应根据市场供需、设备状况、原材料储备等因素,编制生产计划。
第九条生产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生产任务分解;2. 生产进度安排;3. 原材料需求计划;4. 设备检修计划;5. 人员安排。
第十条生产计划应定期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四章生产调度与监控第十一条生产管理部应建立健全生产调度制度,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第十二条生产调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生产任务下达;2. 生产进度监控;3. 生产异常处理;4. 生产资源调配;5. 生产信息反馈。
第十三条生产管理部应建立生产监控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安全、稳定、高效。
第十四条热电厂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强生产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生产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操作规程。
成本控制练习题
![成本控制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b274abbb68a98271fefaea.png)
第七章成本控制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说来,应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应负责的部门是()。
A.生产部门B.采购部门C.劳动人事部门D.计划部门2.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类似于()。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B.直接材料用量差异C.直接材料价格差异D.直接材料成本差异3.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体现的是()。
A.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B.实际工时与预算工时之间的差异C.预算工时与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D.实际分配率与标准分配率之间的差异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类似于()。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C.直接材料成本差异D.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如果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超过了标准工资率,但实际耗用工时低于标准工时,则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的性质是()。
A.效率差异为有利;工资率差异为不利B.效率差异为有利;工资率差异为有利C.效率差异为不利;工资率差异为不利D.效率差异为不利;工资率差异为有利6.采用定额法,必须先制定单位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并据以计算单位产品的()。
A.实际成本B.计划成本C.产品成本差异D.定额成本7.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
A.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B.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C.不便于成本分析工作D.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8.定额法的特点之一是将事前制定的产品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做为降低成本的目标。
A.计划成本B.定额成本C.费用预算D.目标成本9.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
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B.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C.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业D.只适用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10.不仅是一种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对产品成本进行直接控制、管理的方法是()。
A.品种法B.价格差异C.定额法D.原材料成本差异11. 作业成本计算法计算间接费用分配率应考虑()。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7100f069eae009591bec30.png)
18
本节计算公式汇总表
序号 10
11
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12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 率
13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 =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
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耗费差异=实际工时x(实 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标准分配率x (实际工时-标准工时)
14
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三)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第七章 标准成本法
4
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根据-正标常准的耗成用本量种、正类常的价格水
平和正常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等条
件制是定在,现即有在的正生常产的条工件作下状态下应
该达应到该的达成到本的水成平本。水在平这,种标准成
理想本个标下人是格准,有根水成允足据平本许够现、有的在生合生所产理理采耗的休用 用损息的量耗时价以,间生,产机时器
2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用量×直接人工标准价格
3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
4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标准总工时
5 单位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6 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
成本会计第七章(立信二版)
![成本会计第七章(立信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910eb0a32d7375a5178032.png)
总差异 = 实际成本 – 标准成本 其中:
实际成本 = 实际用量 × 实际价格 实际用量 × 标准价格
标准成本 = 标准用量 × 标准价格
价格 差异 用量 差异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揭示与分析
1、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直接材料 实际 用量差异 =( 用量 -
标准 用量
)×
标准 价格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再汇总编制全厂的成本计划,即由企业各部 门、各车间根据下达的成本控制指标,编制 车间成本计划,然后由企业财务部门统一汇 总平衡,编制工厂成本计划。
适应对象:大型企业或生产品种较多的企业 。
分级编制法程序图
第二节 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及其意义
(一)成本控制的含义
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根据事 先制定的成本目标,对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 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 目标成本的差异,积极采取对策,以实现全 面降低产品成本的一种会计管理行为或工作。
➢ 广义的成本控制:是全过程、全方 位的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 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 狭义的成本控制:事中控制
(三)按成本控制的手段划分
➢ 绝对成本控制 ➢ 相对成本控制
(四)按成本控制的层次划分
➢ 集中控制 ➢ 分散控制 ➢ 分级控制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
➢ 全面控制原则 ➢ 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 成本效益原则 ➢ 例外管理原则
步
收集和整理资料骤Leabharlann 确定目标成本和费用控制限额
分车间部门编制成本计划及费用预算
厂部综合平衡,正式编制成本计划
四、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集中编制法: 由厂部直接编制全厂的成本计 划,即以企业财务部门为主,由其他部门提 供基本数据资料,统一编制成本计划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生产成本控制与分析ﻫ重点:标准成本的确定、生产成本控制和差异分析。
第一节生产成本控制的要求与内容ﻫ一、生产成本控制的概念1.成本控制包括生产过程前的控制和生产过程中的控制。
生产过程前的成本控制:产品研制和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设计、工艺、工艺装备、材料选用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价值分析,用最低的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以符合预期目标成本的要求。
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即生产成本控制。
2.生产成本控制就是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各因素按照一定的控制标准,严格加以监督,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使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预先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
3.生产成本控制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 不断降低成本,是加快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为国家增加积累的重要来源, 是降低产品价格的重要前提。
二、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和要求1.生产成本控制程序(1) 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包括生产费用预算、成本、工时定额、材料能源等各种消耗定额, 以及产品、部件和零件的目标成本。
(2) 揭示成本差异将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与成本控制标准比较,找出成本差异。
(3) 及时纠正偏差对揭示出来的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要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2.生产成本控制的基本要求(全程全员事前控)(1)生产成本控制必须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费用审批制度、记录数据、定额管理。
(3) 生产成本控制必须抓事前控制:制定目标成本生产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实现目标成本, 制定目标成本属于事前控制。
三、生产成本控制的内容ﻫ1.控制设计成本设计成本:不是指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种消耗, 而是指按产品设计方案生产产品的预计成本。
2.控制资源耗费资源耗费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本因素,对成本高低有决定性影响,必须严格控制。
(1)控制材料消耗:控制材料标准定额;(2)控制劳动消耗:控制人员定额;(3)控制生产设备:设备的合理配制,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
3.控制费用控制严格遵守控制范围和开支标准,有定额的按定额控制,没有定额的按预算进行控制。
4.控制产品质量事前控制废品的发生,事中严格实行质量检查,事后进行质量分析实行专人负责和监督与自我控制相结合;日常开展与定期性控制相结合。
日常控制特点: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强;定期性控制特点: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
第二节标准成本一、标准成本的作用与分类标准成本: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经过努力而应达到的先进可靠的成本标准。
是一种预期的成本目标。
(一)标准成本的作用1.用于控制成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额。
实际成本超过标准成本,表现为正数,为不利差异或逆差;反之表现为负数,称有利差异或顺差。
2.用于决策3.能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二)标准成本的分类1.按标准成本适用期限的长短分类(1)现时标准成本(2)基准标准成本前者是短期性的,后者为长期固定的标准。
2.按标准成本的效率水平分类(1)理想标准成本(2)过去标准成本(3)能实现良好业绩标准成本最后一个算是前后两者的折中,通常就称预期标准成本,用得较多。
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等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所组成。
基本形式:数量×价格1.接材料成本=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标准消耗量、标准价格2.直接工资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元/小时)✧直接工资等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制造分配率标准(元/小时)✧制造费用、生产量标准二、新老产品标准成本的测算*1.新产品标准成本的测算新产品标准成本:是指新产品投产后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单位产品应达到的成本水平。
(1)价格成本法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一个事先分析确定的有竞争力的价格(它包括成本、目标利润和税金),然后根据这个价格和价格系数(也就是价格和成本之间的比例),就可以得到标准成本了:C标=PM/βPi=C总+单位产品目标利润+单位产品应纳税金=βCβ= P i/CC标=PM/β(2)概算法新产品成本可粗分为料(指直接材料费)、工(指直接人工费)、费(指制造费用)三项要素。
把这三项要素分项确定后再进行综合,其计算公式如下:C =(M+L〉(1+Y)2.老产品标准成本的测算在成本控制中通常把企业生产的老产品称为可比产品。
可比产品的标准成本测算包括可比产品的成本降低率、降低额和单位目标成本的测算。
(1)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测算本期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本期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上期产品单位成本×本期总产量×100%测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步骤如下:1)计算各类费用在单位成本中所占比重;2)测算本期采用生产技术措施后,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变动比率;3)分项测算各指标变动对本期成本降低的影响;4)分项测算结果相加, 求得本期产品成本降低率。
(2)本期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上期可比产品单位成本×本期可比产品成本减低率×本期产量ﻩ(3)本期可比产品单位成本=上期可比产品单位成本×(1-本期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例1:P195第三节生产成本的控制一、生产成本的事前控制生产成本的事前控制主要是标准的制定,如设计目标成本、费用预算、材料定额、工时定额、工艺成本、工序成本、零部件成本等等。
生产成本的事前控制就是目标控制。
编制方法有:✧静态预算法是以过去的实绩为基础 , 根据计划年度的需要决定增减编制而成。
✧弹性预算法,是能适应企业计划期内发挥业务活动水平的一种预算,能反映出某种业务活动水平的开支费用(特点:P196)。
✧零基预算法是美国比尔提出的。
其思路是不按过去的实践, 而按照经营管理目标需要,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特点:P196)。
生产成本的估算: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生产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从用户要求的功能出发,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审查设计图样,消除产品材质选择、技术要求、结构、功能等不合理因素, 将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
1.同类产品因为是同类产品,则成本中的工资和制造费用是一样的比例,所不同的是新方案的材料费不一样。
同类产品是两种产品的费用构成比相等, 即:ﻫ M'1:L'1:G'1=M'0:L'0:G'0ﻫ即:M1/M0= L1/L0= G1/G0ﻫ由此得: L1 = (M1 / M0)L0G1/L1 = G0 /L0所以,同类产品的生产成本C1为:C1= M1+L1+G1=M1+(M1/ M0)L0+(G0/L0)L1ﻫ = M1+(M1/ M0)L0+(G0 /L0)(M1 / M0)L0= M1+(M1/ M0)(L0+G0)= M1+(M1/ M0 )F02.类似产品制造费用系数不变(go=g1),工资有变化(L1≠Lo),材料费用不按相同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 各项费用所占的百分数不再是常数。
类似产品的工资费用L l为:L1=Lo -△L=Lo—(P'L/100%)Lo=(1—P'L/100%)Lo式中:P'L=(Lo—L1)/Lo×100%P'L表示工资所占比重之差。
类似产品的生产成本C1为:C1=M l+L1+G1=M1+(1—P'L /100%)F0当 L1<L O,P'L为正号; 当L1〉Lo 时,P'L为负号。
3ﻫ. 非同类产品ﻫ两者的制造费用系数不相等(g o≠g1)。
非同类产品生产成本 C1的估算公式为:C1=M l+L1+G1=M1+(1—P'L/100%)(1+ g1)/(1+ g o)F0估算生产成本的目的是在设计阶段就把成本控制在设计目标成本以内。
二、生产成本的执行控制生产成本执行控制的重点放在基层。
1. 材料控制3.工时控制4.材料价格控制5.工资率的控制(就是对料、工、费的控制)第四节生产成本差异的分析与计算*所谓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差额。
通过对差异的分析, 能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和责任, 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达到有效的成本控制。
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实际成本=(Q+ΔQ)(P+ΔP)标准成本=QP成本差异=(Q+ΔQ)(P+ΔP)- QP=QΔP+ΔQP+ΔQΔP差异分析:数量差异:[(Q+∆Q)-Q]P=∆QP价格差异:(Q+ΔQ)[(P+ΔP)- P]=(Q+ΔQ)ΔP成本分析:数量差异+价格差异=QΔP+ΔQP+ΔQΔP其中:∆Q∆P为混合差异,一般数额较小,为了简化计算,一般不单独计算(纳入价格差异)。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和计算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材料成本差异=材料用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更简单的直观的: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2)分析:材料成本差异为正值为不利差异,反之为有利差异,因为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时自然是不利的。
例2:P199造成材料用量差异分析:P199;形成材料价格差异分析:P200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和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和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产品实际工时-产品标准工时) ×标准工资率(量差)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产品实际工时(价差)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最简单公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ﻫ例3:P200影响人工效率差异分析:P200影响工资率差异分析:三、可变制造成本差异的分析和计算可变制造费用差异是指一定产量下的实际可变费用与标准可变费用之间的差额。
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产品生产实际工时—产品生产标准工时)×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产品实际工时可变制造费用差异=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例4:P201可变制造分配率: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分析: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分析:ﻫ四、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分析和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是指一定时间的实际固定制造费与标准固定制造费之间的差额。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产品生产实际工时—产品生产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ﻫ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实际固定制造费—预算固定制造费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预算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品实际工时)ﻫ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效率差异+ 开支差异 + 能力差异例5:P201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固定制造费: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分析: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分析:ﻫ1.基本概念、特点和含义生产成本控制的概念、程序(三步)、要求(事前为重点、全过程、全员)与控制内容(设计成本、资源消耗、费用开支、产品质量);标准成本的作用(控制成本、决策、减少核算的工作量)、分类(现时标准成本、基准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过去平均业绩标准成本、能实现良好业绩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的制定:主要考虑两因素: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