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99733014791711cc7917b4.png)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学业质量评价 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学业质量评价 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602656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c.png)
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学业质量评价(时间:80分钟总分:8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1.(2023·广东深圳期末)一个透明均匀的玻璃球被摔碎成三部分(如图C-5-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C-5-1A.在左右方向上①②都是凸透镜B.①③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②③对光具有发散作用D.只有①对光具有会聚作用2.(2023·陕西西安模拟)关于电影拍摄、放映、观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摄时,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C.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D.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2023·陕西中考)某飞机的光电搜索跟踪系统功能与人眼相似,能为飞机提供感知外界的“视觉”,系统内置的光电传感器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最外层窗口和传感器之间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
关于该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外层窗口和传感器之间的光学元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在光电传感器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D.该系统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4.(2023·山东德州期末)小京通过放大镜看到了放大的像,图C-5-2中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
图C-5-25.(2023·山东滨州一模)城墙上游客如织,游客纷纷拍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彩灯五光十色,发生了光的色散B.点亮的彩灯不是光源C.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D.想把景物拍大一些,应离其更近一些6.(2023·四川成都一模)春节期间,游人如织,小张拿出手机留影纪念,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身后游人的像;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彩灯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人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B.彩灯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屏幕上彩灯的像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小张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彩灯变模糊了,因为彩灯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7.(2022·山西中考)图C-5-3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以及其应用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以及其应用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74337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8.png)
第五章透镜以及其应用测试卷(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1.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成、的实像。
2.小强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当他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时,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有他指尖的像;这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亮”“变暗”或“亮度不变”)。
3.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图中L₁是物镜,L₂是目镜。
这种仪器是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4.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点 B,则该透镜起到 (选填“会聚”或“发散”)的作用,是透镜。
由此说明,能使光线会聚于一点的透镜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
5.小涛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 15cm 的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等大”“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
6.若用图示装置模拟人的眼睛成像系统,成像总在光屏左侧,该种情况表明这样的眼睛是视眼(选填“近”或“远”),需要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 (选填“凹”或“凸”)透镜才能加以矫正。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7.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8.如图所示,在虚线框内有一光学元件,请根据光路确定元件类型 ( )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9.下列关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凸透镜B.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会大于暗箱的长度C.投影片必须放在镜头的焦点以内D.用放大镜看书时,书离透镜的距离必须大于焦距10.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练习题(培优)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练习题(培优)](https://img.taocdn.com/s3/m/3830003e58f5f61fb63666d6.png)
一、选择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仅能用光屏承接,也能直接用眼观察到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D.矫正近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2.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A.显微镜物镜B.显微镜目镜C.望远镜物镜D.望远镜目镜3.将蜡烛、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假设光屏上下足够长,根据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B.此时光屏上能看见一个缩小、倒立的像C.移动光屏至凸透镜的左侧并左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找到蜡烛的像D.将蜡烛移到刻度尺左侧25cm处,为了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需将图中的光屏向右移动40cm右侧4.如图是其中一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使用者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车牌上的二维码并识别其中的内容,获取验证后自动开锁即可使用。
关于单车的使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牌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经扫描后在手机上成虚像C.手机上的摄像头镜片是凹透镜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5.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和判断(每次操作均在图中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B.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然后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由此可以判断小明戴的是近视镜D.将蜡烛沿光具座移动15cm,再适当移动光屏,一定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烛焰像6.新冠疫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跟。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7.如图所示,图甲是“测凸透镜焦距”的装置图。
图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烛焰能在光屏上成完整清晰的像。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1c94d09b6648d7c0c74684.png)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两个像。
请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___________。
(3)图乙是某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
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___________。
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_____。
(4)关于此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玻璃板必须与纸面垂直B.实验中两支蜡烛都必须点燃C.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答案】大小换用较薄的玻璃板相等垂直对称 AC【解析】【分析】【详解】(1)[1]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的像重合,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2]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故实验时应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3)[3][4]分析图2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5]如果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会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4)[6]A.为了使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故A正确;B.在实验中,将一支蜡烛点燃并放在玻璃板的前边,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边,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c8c37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3.png)
一、单选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凸透镜的焦距可能
②用不透明纸板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在光屏上能成烛焰一半的像
③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9.我们学习了很多光学成像的实例,如: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像(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④电影银幕上放大的像;⑤穿衣镜中自己的像;⑥监控器中看到的景象。这些成像实例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 )
A.①、③B.②、③、④
C.①、④、⑥D.②、③、⑤
10.某同学利用水透镜(注射器和弹性膜制成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如图所示情况下,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松将蜡烛、凸透镜(f=10cm)和光屏依次安装在水平放置的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某次实验中光屏上呈现的像如图甲所示,该像的性质是像,接下来,小松把凸透镜换成f=5cm的凸透镜,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这是因为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对光的会聚能力(选填“变强”或“变弱”);
(3)小北认为更换透镜后,还可以保持同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只要给凸透镜佩戴一只度数合适的“眼镜”,同样可以使像再次清晰地成在光屏上,于是将如图乙所示水透镜放在图甲中的点(选填“A”、“B”或“C”),直至光屏上出现清晰地像;
(4)小松和小北交流发现,(3)中的操作是在模拟(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调配合适眼镜的过程。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780cd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f.png)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要想利用凸面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芒变为平行光,应当把小灯泡放在凸面镜的____上.2.对于凸面镜的三条特别光芒是,经过光心的光芒流传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芒经透镜折射后 ____焦点;经过焦点的光芒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3.物体到凸面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成 ____、____的____像,依据这个道理制成了 ____.4.在做凸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面镜 36 cm时,像成在距凸面镜 20 cm 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 ____、____的____像,所用凸面镜的焦距 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 cm.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地点,在相当于 ____的胶片上获得 ____的 ____的 ____像.6.照相机用光圈控制 ____的光的多少,某人拍摄光亮的物体以后又去拍摄黯淡的物体,光圈应适合 ____(填“开大”或“减小”)7.在研究凸面镜成减小实像的实验中,需要的主要器械有刻度尺、蜡烛、凸面镜和____此中要求 ____在同一高度,同向来线上.8.当物体在凸面镜的两倍焦距以外并向透镜挪动时(不超出 2 倍焦距),像离透镜的距离将 ____,像的大小将 ____,且成的像是 ____像.9.把物体置于凸面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则物体经过透镜成的像是 ____立 ____的____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挪动了15 cm,则物体的像将向 ____方向挪动,同时像变为 ____立____的____像.10.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_插在 ____透镜的后边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 ____、____的 ____像.11.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镜,物体应放在 ____,像在 ____,像的性质是 ____.若要使银幕画面更大些,幻灯机与电影机应离银幕____些.12.显微镜有 ____个凸面镜,凑近眼睛的叫____,它的作用 ____.凑近物体的叫___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____,它有 ____个凸面镜,凑近眼睛的叫 ____,凑近物体的叫 ____.它能使物体成 ____、____的____像.1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芒,经过____、____,由____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 ____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____上能形成清楚的物像.14.假如眼球的 ____,或许晶状体的 ____,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芒经过____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____造成近视眼.15.猫从黑暗处走到阳光下, ____会变 ____,用来减小阳光对眼球的刺激,这是由____内的光滑肌控制达成.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16.一个物体到凸面镜的距离为 30 cm 时,在光屏上获得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面镜主轴挪动到距凸面镜 45 cm 处,则成像的状况必定是( )A .放大的实像B .等大的实像C .减小的实像D .上述三种状况都可能17.物体从距凸面镜 12 cm 处移到距凸面镜 20 cm 处,调整光屏的地点,总能在光屏上获得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面镜的焦距可能是()A .10 cmB .20 cmC . 12 cmD.以上都不对18.在做凸面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面镜15 cm ,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蜡烛距透镜 40 cm 时,必定成减小的实像B .蜡烛距透镜 18 cm 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C .蜡烛距透镜 20 cm 时,必定成放大的实像D .蜡烛距透镜 6 cm 时,必定成放大的虚像19.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 之间调理,现因原镜头破坏,则应采用以下哪一个元件做镜头( )A .焦距为 5 cm 的凸面镜B.焦距为 10 cm 的凹面镜C .焦距为10 cm 的凸面镜D .焦距为 20 cm 的凸面镜20.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 ).大于 2 f , 小于 f B .大于 f 小于 f ,大于 f A2 , 2 .小于2 f ,大于 f,大于2 fD.大于 f , 大于fC22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经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拍照,若要使用航空拍照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 ,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 .100 mm 以外B .50 mm 以内C .略大于 50 mmD .恰为50 mm22.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获得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3.用一个凸面镜成像时,下边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实像老是正立的、虚像老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减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面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面镜越近像越大24.一个物体放在凸面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 的光屏上获得了一个清楚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 处,为了还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获得清楚的像,则光屏的挪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凑近透镜,成减小的像 B .光屏凑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 D .光屏远离透镜,成减小的像25.一个蜡烛位于凸面镜前,调理透镜和光屏地点可在光屏上体现放大的清楚的像;若保持凸面镜地点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地点对换一下,则()A.在光屏上不再体现像B.在光屏上体现等大的像C.在光屏上体现减小的像D.在光屏上体现放大的像26.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由于()A.视网膜能够前后挪动调理B.眼球的前后径能任意调理C.瞳孔能够减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能够调理三、实验题(每题 3 分,共 9 分)27.在研究凸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一定把凸面镜、蜡烛、光屏放在____上,而且____应放在其余两种器械之间,使烛焰、凸面镜、光屏的中心大概在____.28.当光屏上获得一个清楚、减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面镜 _____;若想获得一个清楚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 _____方向挪动,同光阴屏应向 ____方向挪动.像的大小是渐渐_____,若不论如何挪动光屏都不可以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_____的范围了.29.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假如不论光屏如何挪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由可能是:(1)_____;(2)_____;(3)_____.30.某同学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平行光照在凸面镜上,在距凸面镜 20 cm的屏上获得一个最小的亮点,该同学用这个透镜测出了以下表所示的数据,请你填表并回答:物距(cm)物体所在像距( cm)像所在范像的倒正像的大小像的虚实范围围60305033. 34040306021002015-60(1)此凸面镜的焦距是多大?(2)物体成放大、减小实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3)物体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4)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的地点在什么范围?(5)物体成减小、实像时,像的地点在什么范围?(6)你能测出虚像的像距吗?说出你的测法.四、作图题 ( 共 17 分)32.( 6 分)达成以下图中的光路图.33.( 5 分)请在图中填透镜、面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 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凸面镜对光有 ____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芒有 ______________作用。
【单元练】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含答案)
![【单元练】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0bf8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a.png)
一、选择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透镜遮一半,光屏上的像变得不完整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C解析:C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是照相机的原理,此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0cm>2f2f>16cm>f解得8cm<f<15cm,透镜遮一半,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时的像比遮住前的像要暗一些,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A.显微镜物镜B.显微镜目镜C.望远镜物镜D.望远镜目镜A解析:A【分析】(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AB.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同,故A正确,B错误;CD.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故CD错误;故选A。
【点晴】本题考查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掌握二者物镜和目镜成像的本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下列四组连线,不完全正确的是()A.冬天玻璃上出现窗花——凝华夏天湿衣服晒干——汽化B.闻其声知其人——音色不同风吹树叶哗哗响——振动发声C.近视镜——凹透镜照相机镜头——凸透镜D.利用海水制淡水——液体蒸发卫生丸(樟脑丸)不见了——汽化D解析:DA.冬天玻璃上出现窗花,这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这是凝华;夏天湿衣服晒干,湿衣服有水分在里面,从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这是汽化;这项完全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闻其声知其人,这是因为不同人音色是不同的,通过这辨别不同的人;风吹树叶哗哗响,这是因为树叶在振动,发出声音,这是振动发声;这项完全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近视镜是中间薄,边缘厚,它是凹透镜;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项完全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海水制淡水,海水有盐和水,制淡水时只要是利用液体水蒸发成水蒸气,这是液体蒸发;卫生丸(樟脑丸)不见了,这是固体直接升华成气体,这是升华,不是汽化;这项不完全正确,故D符合题意。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提升篇)(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426e6ea58da0116d174927.png)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根据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2)实验前,小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小明将蜡烛放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的、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上;(4)实验过程中蜡烛越烧越短,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移动,小明应把凸透镜向_____移动,就可以再次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两空均选填“上”或“下)【答案】10.0 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上下【解析】【分析】【详解】(1)[1]一束平行光照到凸透镜上,在左边的光屏上得到最小最亮的点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f=40.0cm-30.0cm=10.0cm(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3][4]将蜡烛放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蜡烛在两倍焦距以为,且物距大于像距,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
(4)[5][6]实验过程中蜡烛越烧越短,此时像呈现在光屏的上半部分,为了使烛焰的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2.小明用同一光源做了下几个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在探究凸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应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调好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与光源等大,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实验2: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带小孔的光板,若还想承接与光源等大的像,光屏应该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相比______(选填“较亮”、“较暗”或“一样亮”);(3)实验3: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及光屏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一块薄玻璃板(不考虑玻璃板厚度),在光源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能否在光屏位置看到像:______(选填“能”或“否”);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在哪个方面有区别:______(选填“正倒”、“大小”或“完整度”)。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含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ec7b2f195f312b3069a5ef.png)
一、选择题1.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朗朗夜空中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D.像不存在4.某同学用智能手机(其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想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现在从屏幕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把手机向上举高B.向后退几步离树远一点C.向前走几步离树近一点D.向地面蹲下5.小雨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C.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1倍焦距以内D.甲图中像与物体在同一侧;乙图中像与物体不在同一侧6.如图所示,手机扫描物品上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需将手机远离二维码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7.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物理书上一定距离时观察到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8.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某小组提出的做法如下:①将光屏远离透镜;②将光屏靠近透镜;③将蜡烛远离透镜;④将蜡烛靠近透镜,你认为可行的是()A.①和④B.②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9.新冠疫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跟。
北师大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透镜及其应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ea36c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3.png)
第六章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2.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D. 以上说法都不对9.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的折射 透镜(篇)(Word版 含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的折射 透镜(篇)(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67fb4a0242a8956bece4fb.png)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国家4A级景区,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康巴什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
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丙,他先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_____刻度范围内。
(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_____。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f物_____f目,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
【答案】60﹣70cm 变小><【解析】【分析】【详解】(1)[1]当焦距为f=10cm,由图可知物距u=40cm,那么u>2f,此时的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在60﹣70cm之间。
(2)[2]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了物距,物距变大时实像会变小。
(3)[3] [4]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是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了使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焦距,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小,成的像越大,由于望远镜的长度不变,故为了成更大的像,应使f物>f目。
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由于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放大作用没有改变,此时所成像要小于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期末复习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59cb1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9.png)
8. 小华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
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所示)。调节支架高
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实现了
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标本经过水滴成
倒立、
的实像;若要让标本放大倍数更高,可以
使水滴适当
(选填“靠近”或“远离”)标本。
进行研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判定,看到的这个方 向改变的箭头是放大的 实像 (选填“实像”或“虚 像”)。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 应用有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或“投
影仪”)。
123456789
123456789
3. 如图是隋唐洛阳城“天堂”上空出现日晕的精彩瞬间。拍
照时,“天堂”通过镜头成
(选填“正立”或
“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想要拍摄“天堂”顶部的特
写,摄影者要
(选填“靠近”或“远离”)“天
堂”,同时将相机镜头向
(选填“前伸”或“后
缩”)。
123456789
3. 如图是隋唐洛阳城“天堂”上空出现日晕的精彩瞬间。拍 照时,“天堂”通过镜头成 倒立 (选填“正立”或 “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想要拍摄“天堂”顶部的特 写,摄影者要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天 堂”,同时将相机镜头向 前伸 (选填“前伸”或“后 缩”)。
一个凸透镜,该望远镜是
(选填“伽利略”或
“开普勒”)式望远镜,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
距
(选填“长”或“短”)。该望远镜能使远方物体
成一个清晰、
(选填“正立”或“倒立”)
的
(选填“实”或“虚”)像。
123456789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练习(解析版)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专题练习(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7aacbd52ea551811a6871d.png)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u/mm306090120150180v/mm23456790113134A.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
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
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
(1)测量时,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灯泡b,水面处对应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则灯泡b 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cm。
(2)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理由是:_______(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_________。
(4)某小组实验时,每次都从灯泡a的正上方观察,测得灯泡a到水面距离u和灯泡a的像到水面距离v的对应关系如上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v-u关系图线。
(___________)由图线可知,v与u成______(选填“正比”、“反比”)。
【答案】8.20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灯泡a的深度正比【解析】【详解】(1)[1]从图甲可以看到,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8.20cm;(2)[2]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大小等于灯泡b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而灯泡b的像与灯泡a的像是重合的,所以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3)[3]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因为光的折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真实位置应该是在灯泡a的位置,所以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灯泡a的深度;(4)[4]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描点作出v-u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5]由图线可知,v与u成正比。
2.小方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cebe4d910ef12d2bf9e705.png)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国家4A级景区,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康巴什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
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丙,他先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_____刻度范围内。
(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_____。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f物_____f目,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
【答案】60﹣70cm 变小><【解析】【分析】【详解】(1)[1]当焦距为f=10cm,由图可知物距u=40cm,那么u>2f,此时的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在60﹣70cm之间。
(2)[2]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了物距,物距变大时实像会变小。
(3)[3] [4]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是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了使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焦距,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小,成的像越大,由于望远镜的长度不变,故为了成更大的像,应使f物>f目。
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由于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放大作用没有改变,此时所成像要小于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篇)(Word版 含解析)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篇)(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41ccd3ddccda38366baf13.png)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国家4A级景区,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康巴什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
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丙,他先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_____刻度范围内。
(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_____。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f物_____f目,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
【答案】60﹣70cm 变小><【解析】【分析】【详解】(1)[1]当焦距为f=10cm,由图可知物距u=40cm,那么u>2f,此时的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在60﹣70cm之间。
(2)[2]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了物距,物距变大时实像会变小。
(3)[3] [4]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是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了使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焦距,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小,成的像越大,由于望远镜的长度不变,故为了成更大的像,应使f物>f目。
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由于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放大作用没有改变,此时所成像要小于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 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素,此像的性质是___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___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眼镜(近视/远视).【答案】10.0 倒立放大 40 B 近视【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甲结合凸透镜焦点的定义可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0cm-10.0cm=10.0cm,即凸透镜的焦距为f=10.0cm;(2)由图乙知,当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u=15cm,2f>u>f,由成像规律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55cm-25cm=30cm,根据折射中光路可逆可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当u=30cm时,即凸透镜移动至40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此时u=16cm-10cm=6cm,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接不到,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成像物体同侧,所以应从B处观察;(4)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延后成像了,即像距增大了,说明此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放置的是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3.如图所示,张沐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同步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2be0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5.png)
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一节透镜A组1.透镜有___________透镜和_____________透镜两种.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规律工作的.2.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如图6-1甲所示),乙图是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A.2或4.B.1或5.C.1或3或5.D.2或3或4.3.在图6-2的甲、乙两图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B.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5.将一个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它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A.变为发散光线.B.会聚在焦点上.C.变为平行光线.D.方向不变.6.在有阳光的情况下,给你一张纸和一把刻度尺,如何粗略地测出凸透镜的焦距?B组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2.凸透镜的焦距是表示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的一个物理量,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4cm和6cm,那么焦距为__________cm的凸透镜对光线会聚的能力强一些.3.根据光线通过方框前后的方向(如图6-3所示),在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并标出主轴的大致位置.4.如图6-4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请在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透镜.5.一个寒冷而干燥的晴天,一支地质勘测队来到一片散落着枯枝败叶的荒野,附近有一条小河,河边还结着厚厚的冰,他们想休息一下,烧水做饭,却忘了带火柴和打火机,你能为他们想出办法吗?6.如图6-5所示,用粗铁丝弯成圆圈,圆圈上蒙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面倒入适量的水,薄膜受到水的压力作用下坠,形成了水透镜.将水透镜支在一定的高度,让阳光穿过透镜,在地面上聚焦(得到最小、最圆的亮点),便可以将放在地面的纸片点燃.请你课后做一做,并写出你做的水透镜的焦距大约是多少.第一节透镜A组1、凸,凹,折射。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137b73aa00b52acec7ca94.png)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康巴什是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国家4A级景区,来自南京的小华拍了一张康巴什大桥的照片,如图甲,感觉有点小,更换镜头站在原地又拍了一张,如图乙。
两次像的大小不同是何原因呢?他猜想可能是两个镜头的焦距不同造成的,为此,返校后小华在实验室找来相关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1)如图丙,他先将f=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再将蜡烛放在10cm 刻度处,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应在_____刻度范围内。
(2)基于实验目的,接下来他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找到最清晰的像,此像大小比(1)中所成的像_____。
(3)依据(2)问的结论,他又联想到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和目镜(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也不同,为了尽可能成更大更清晰的像,则f物_____f目,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均选填“>”“<”“=”)。
【答案】60﹣70cm 变小><【解析】【分析】【详解】(1)[1]当焦距为f=10cm,由图可知物距u=40cm,那么u>2f,此时的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在60﹣70cm之间。
(2)[2]换用f=5cm的凸透镜仍固定在50cm刻度处,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了物距,物距变大时实像会变小。
(3)[3] [4]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是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了使像更大一些,应增大焦距,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是放大镜,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小,成的像越大,由于望远镜的长度不变,故为了成更大的像,应使f物>f目。
若将物镜和目镜互换位置,站在原地看同一物体,由于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放大作用没有改变,此时所成像要小于不换位置时所成像的大小。
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0d6d7b1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7.png)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不可能会聚在一点C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D .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2.时隔八年,王亚平老师在我国空间站重现“水球实验”,如图所示,这是王亚平老师在空间站所做“水球实验”的截图,“透过水球,同学们可以看到我的倒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 .倒影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 .此时王亚平老师与水球的距离小于水球的二倍焦距D .保持水球位置不动,王亚平老师适当靠近水球,可成放大的像3.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于光具座上,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此时的物距u 、像距v 可能是( )A .16cm u = 32cm v =B .14cm u = 28cm v =C .48cm u = 6cm v =D .13cm u = 43cm v =4.如图所示,成都东安湖首届灯会在2024年春节期间亮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塔楼上下金碧辉煌,是因为它的每个部分都是光源B.人能看到水中漂亮的“宝塔”,是因为光从水中发出,进入了我们的眼睛C.人在彩色射灯下的地面上产生了几个颜色不同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无人机从空中拍照,要想取景范围更大,它可以飞得更远一些5.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行射凸透镜的一束光,经折射一定交于凸透镜的焦点B.经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C.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生会聚作用D.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一定不改变6.现在的教室作为标准化考场,都安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子监控器,其主要由光学系统和光电转换系统两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经光电转换系统转换成电信号并输送到监控中心。
其中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A.凸透镜成正立放大实像B.凹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C.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D.凹透镜成倒立放大虚像7.如图所示为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焦距为f的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广告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B.地面上的广告图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镜头靠近地面,可使像变大D.镜头到地面的距离应大于2f8.我国自主研制的某新型战斗机上的光电搜索跟踪系统如图所示,该系统与摄像机功能相似,能为战斗机提供感知外界的“视觉”。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最新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0b134c4431b90d6c85c76a.png)
一、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兰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设u为烛焰至透镜的距离,v为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光屏至透镜的距离。
小兰调整u,测量相对应的v,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u/cm6030201513…v/cm1215203045…(1)此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cm;(2)如果u=16cm,光屏上能得到烛焰的__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3)设想光具座足够长,u足够大,则v的值接近_________cm;(选填“0”、“5”或“10”)(4)若透镜的下半部以黑布遮住则看到烛焰的像会变_________;(选填“亮”或“暗”)(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兰发现了一个中空的平行玻璃砖,中空部分的形状犹如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
如果有一束平行光从左侧垂直入射玻璃砖,从右侧出射之后,是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光束。
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可画图辅助说明)。
【答案】10 放大 10 暗发散可将此玻璃砖看成两个玻璃凹透镜A、B的组合,如图所示。
平行光束通过两个凹透镜时,先后经历了两次发散过程,因而出射光是发散的【解析】【分析】【详解】(1)[1]由表格知,当u=20cm,v=20cm时,凸透镜成的是等大的实像,而2f=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cm(2)[2]u=16cm时,f<u<2f,所以此时所成的是放大的实像。
(3)[3]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成实像时物距越远,则像距离越小。
而u足够大时,v会逐渐靠近焦点,但不会越过焦点,所以v的值接近10cm。
(4)[4]若透镜的下半部以黑布遮住,则看到的像会暗,因为黑布遮住了部分射入透镜的光线。
(5)[5][6]因为平行玻璃砖中间是空的,则此玻璃砖相当于两个凹透镜的组合(具体见下图),平行光束通过两个凹透镜时,先后经历了两次发散过程,因而出射光是发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2.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8.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位置对调一下,则 ( )
A.光屏上仍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
C.光屏上不能成像,但通过透镜能看到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9.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光通过玻璃后发生而产生的。
12.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13.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
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14.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的________像。
15.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第一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甲所示,此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像,第二次小林通过放大镜看到书上的字如图乙所示这时他看到的是字的_______像。
(以上两空均选填“实”或“虚”)从图甲到图乙的变化过程中,放大镜是逐渐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的。
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16. 如图甲所示,F是焦点,P是二倍焦点的位置。
若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
蜡烛放在A、B、C、D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
(2)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3)蜡烛放在点时,不管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
(4)蜡烛放在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大,此时光屏距离透镜最;
(5)蜡烛放在点时,可观察到放大的像;
(6)烛焰从A移动到C的过程中,像,像距(选填“变大”或“变小”)。
17.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需要配戴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的_____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
18.(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虚”或“实”)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15分)
19.根据下图中经透镜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和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20.在下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四、实验题(15分)
2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他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 ,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可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 调。
(3) 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且靠近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
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⑷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也会变得很模糊。
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5)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点(填字母符号)。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D
5.C
6.A
7.A
8.B
9.D 10.D
二、填空题
11.折射 12.凸透会聚 13.倒立缩小
14.大放大正立虚 15.虚实远离投影仪
16. (1)A (2)BC (3)D (4)C 远
(5)BCD (6)变大变大17.前方发散凹缩小
18.(1)放大实放大镜(2)凸透实放大
三、作图题
19.如下图所示
20.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
21.(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2)上 (3)远离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4)右(5)B 五、综合能力题 22.(1)相同(2)焦距扁平(3)凹透凸透(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