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齿轮传动教案
郝老师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观看多媒体课件, 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 学生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 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进 问 题 和 思 路 进 行 思 行思考,根部被切以后,对齿轮 考,根部被切以后, 传动有什么影响?突破难点 对齿轮传动有什么影 响?分析问题:齿轮 根部变窄,轮齿强度 削弱,还会使齿轮传 动重合度减小,影响 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再提出问题:如何避 免根切?分析解决问 题:增加齿数,采用 变位齿轮。
5、项目任务
通过根切试验器在 白纸上画出刀具不同 位置情况下被切削齿 轮产生根切的情况
利用职高学生好动的特点, 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向, 进一步突 破难点
8、练习巩固 加深强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利用简单练习 题,巩固已经讲授 的重点内容。介绍 不产生根切的最少 齿数,引导学生如 何变位,为后面的 变位齿轮教学打下 伏笔。 学生练习 通过简单联系, 再一次巩固难 点内容,为后面学习打基础
z min
2ha sin 2
当 ha*=1, 20o 时,zmin=17;当 ha*=0.8, 20o 时,zmin=14。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大纳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德育目标三个方 面。 1、知识目标 (1)理解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加工方法及原理; (2)掌握展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刀具,工件的 运动关系。 (3)理解齿轮根切现象和根切现象产生的原因; (4)理解避免根切现象的办法,不产生 根切的最少齿数。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综合归纳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机械基础的学习积 极性。 3、情感德育目标 (1) 使学生积极参与演示、观察、分析、探索,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中,专注听讲, 集中精力,主动接受。(2)通过联系生产实际,使学生明确学习意义,进行专业教育,树立服务宗旨
齿轮传动教案

课题(章)机械传动分课题(节)§6-4 齿轮传动教学目标1、掌握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和应用特点。
2、掌握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3、掌握渐开线齿轮的特点及性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和应用特点2.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物演示投影法、引导法等。
教学器材及设备电脑及投影仪、教具。
复习提问成绩1、链传动的常见类型有哪些?2、链传动的应用特点?板书设计或教学提纲一、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和应用二、传动比三、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四、齿轮的失效形式与常用材料五、齿轮传动的维护方法作业布置1、齿轮传动的维护方法2、齿轮传动的优缺点课后小结齿轮的知识点比较分散,采用老师讲授加学生自学的方法,方便学生思考,另外,也为后期去实验室进一步学习齿轮知识奠定了基础。
市中心组推荐意见:(盖章)年月日省中心组评审意见:(盖章)年月日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5分钟)1、链传动的常用类型有哪些?2、链传动的应用特点?老师提问回答问题任务引入(2分钟)一、任务引入投影仪演示减速器重点额齿轮传动动画,动力从轴1输入,经过小齿轮和大齿轮的啮合传动后,动力从轴2输出。
观察并思考,图示齿轮的传动有何特点?工作中,轴1和轴2的转速是怎样的关系。
计算一对相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1=20,z2=32,模数m=10。
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 d a、齿根圆直径df 、齿厚s、基圆直径db和中心距a。
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任务分析(3分钟)二、任务分析分析齿轮的传动转向如何,有何特点必须要知道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其应用特点,要了解轴1和轴2的转速是怎样的关系必须要学习有关齿轮传动比的知识。
为了计算上面例题,需学习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计算的知识,带着这些问题观看下面一组图片。
老师分析学生通过老师引导观察思考齿轮的转向,并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内容。
《齿轮传动机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齿轮传动机构》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齿轮传动机构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不同大小的齿轮之间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力量。
本节课将重点介绍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机械传动的原理。
二、目标1. 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种类和结构;2. 掌握齿轮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3. 理解齿轮传动机构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
三、知识点1. 齿轮传动机构的分类: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等;2. 齿轮传动机构的结构:主要由齿轮、轴承、连接轴等部件组成;3. 齿轮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齿轮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力量;4. 齿轮传动机构的应用: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床、工程机械等领域。
四、学习任务1.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齿轮传动机构的理解;3. 设计一个简单的齿轮传动模型,模拟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4. 分组讨论齿轮传动机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方向。
五、学习方法1. 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齿轮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齿轮传动模型,加深对齿轮传动机构的认识;3. 讨论交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对齿轮传动机构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任务,加深了对齿轮传动机构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继续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齿轮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传动比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 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原理2. 齿轮传动的分类3. 齿轮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4. 齿轮传动比的计算方法5. 齿轮传动机构的应用三、导学过程:1. 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间的啮合传递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
《齿轮传动机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齿轮传动机构》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齿轮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3. 能够分析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和传动效率;4. 能够应用齿轮传动机构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1. 齿轮传动机构的定义和分类- 齿轮传动机构是利用齿轮传动实现机械传动的装置,主要分为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几种类型。
- 直齿轮传动:齿轮的齿轮轮廓为直线,主要用于传递大功率、大转矩的情况。
- 斜齿轮传动:齿轮的齿轮轮廓为斜线,主要用于传递小功率、高速度的情况。
- 蜗杆传动:由蜗杆和蜗轮组成,主要用于传递大转矩、低速度的情况。
2. 齿轮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齿轮传动机构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实现不同转速和转矩的传递。
- 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应用寿命长。
3. 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和传动效率- 传动比:齿轮传动机构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齿数比值称为传动比,通常用i表示。
- 传动效率: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是指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比,通常介于0.95-0.98之间。
4. 应用案例分析- 某机械设备需要通过齿轮传动实现两轴之间的传动,其中一个轴需要传递大转矩,另一个轴需要传递高速度。
请设计合适的齿轮传动机构,并计算传动比和传动效率。
三、导学过程:1. 引入问题:请同砚们思考一下,齿轮传动机构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2. 进修讲解:通过PPT或教材讲解,介绍齿轮传动机构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3.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设计齿轮传动机构解决实际问题,并计算传动比和传动效率。
4. 总结回顾: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和讨论,总结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四、导学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 设计一个新颖的齿轮传动机构,描述其工作原理和优点;3. 计算一个实际案例中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和传动效率,并撰写分析报告。
第十章-齿轮传动教案

第十章齿轮传动(7学时)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1. 了解齿轮的特点、类型及主要参数、齿轮的失效形式、齿轮所用的材料及采用的热处理方法、齿轮传动中的计算载荷、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
2. 掌握圆柱直齿、斜齿、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各分力的方向判断。
3. 掌握直齿、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齿轮的结构设计。
二、教学内容§10-1概述§10-2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10-3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10-4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10-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0-6齿轮传动的设计参数、许用应力与精度选择§10-7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0-8标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10-9变位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概述§10-10齿轮的结构设计§10-11齿轮传动的润滑三、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难点:针对不同的失效形式确定设计准则,不同的失效形式恰当地选用相应的设计数据。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围绕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五、详细教学内容§10-1 概述齿轮传动在机械领域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随着科技的进步,齿轮传动的精度和强度已经大幅度地提高,据现有文献,齿轮传动的传递功率可达十万千瓦,圆周速度可达300m/s,直径可达152.3m。
接下来,我们按照惯例,先来看一下齿轮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及类型1. 齿轮传动的特点:1)效率高:可高达99%,在常用的机械传动中,其效率最高;2)结构紧凑:在相同条件下,齿轮传动所需的空间一般较小;3)工作可靠,寿命长;4)传动比恒定;5)传递的功率和圆周速度的范围广。
缺点:1)制造及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2)不适宜远距离两轴间的传动等。
高中物理-齿轮传动教案设计

《齿轮传动》【课题】齿轮传动【教学时间】45分钟【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2-2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本章《机械与传动装置》围绕各类传动装置进行展开,前两节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和能自锁的传动装置,第三节重点介绍液压传动的原理以及应用。
最后两节分别介绍组成机械的常用机构以及机器的组成。
第一节《常见的传动装置》介绍了齿轮传动和带传动。
齿轮传动是最常见的一类传动装置,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其他传动装置和机器的基础。
同时,齿轮传动能够传递力和运动,又是对前一章中平动、转动与力矩等知识的延伸。
所以,齿轮传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程标准的要求观察常见的传动装置,了解其作用。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现代机械的发展概况。
3、教材内容安排教材在编排上,首先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拉近齿轮传动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然后,直接给出齿轮传动定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分析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接着,分析齿轮传动是如何改变转速,并由单级传动过渡到多级传动。
接下来,根据实现不同的运动转变效果将齿轮传动分成:齿轮齿条传动、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最后,通过之前大量齿轮传动的例子,总结其特点。
在齿轮传动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带传动的组成、传动比和特点。
并以“大家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传动装置,认识和了解链传动。
- 1 -从教材内容安排上看,全文用大量篇幅详细地介绍了齿轮传动,为后面学习带传动以至其他传动装置打下夯实的基础。
4、教材的特点第一、以物理原理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与技术的结合,突出物理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例如,教材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
第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课题三 齿轮传动和轮系教案

课题三齿轮传动和轮系一、齿轮传动概述1.齿轮传动的原理2.齿轮传动的特点1)齿轮传动依靠轮齿依次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不会发生弹性滑动和打滑,因此传动准确可靠。
2)适用的速度和传递的功率及尺寸范围大,可用于高速(v>40m/s)、中速和低速(v<25m/s)的传动;齿轮直径有不到1mm的仪表齿轮到10m以上的中性齿轮。
齿轮传动的效率高,可达95%~99%(带传动的效率为87%~96%),且工作寿命长,可达几年甚至几十年。
3)齿轮传动结构紧凑,与其他传动相比,所占空间位置较小,寿命长。
4)齿轮制造和安装精度较高、不适用于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3.齿轮传动的分类1)按一对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和轮齿的齿向分类2)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可分为以下种类①开式齿轮传动。
齿轮暴露在外,工作条件恶劣,不能保证良好的润滑,但散热好。
②半开式齿轮传动。
齿轮浸入油池,有护罩,但不封闭。
③闭式齿轮传动。
齿轮、轴和轴承等都装在封闭箱体内,润滑条件良好,灰沙不易进入,安装精确,但是不易散热。
3)按轮齿的齿廓曲线分渐开线齿轮传动圆弧齿轮传动摆线齿轮传动4)渐开线齿廓具有以下的传动特点。
①能保证传动比为一常数。
②齿廓间正压力的方向保持不变,有利于齿轮传动保持平稳。
③齿轮的传动比取决于两齿轮基圆半径的大小,即使两轮中心距稍有变化,传动比仍保持不变。
二、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参数1.齿轮各部分的名称2.齿轮主要参数(1)齿数(2)模数(3)压力角(4)齿顶高系数h_^"∗" ha=h_^"∗" m式中h_^"∗" ——齿顶高系数,标准值h_^"∗" =1.0。
(5)顶隙系数c*(6)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三、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1.正确啮合条件由于分度圆上的模数m和压力角α已标准化,故正确啮合条件为°2.无侧隙传动条件标准安装时的中心距称为标准中心距,为a=r'2±r'1=r2±r1=3.连续传动条件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为ε==≥1四、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简介1.斜齿圆柱齿轮的传动特点及应用2.斜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为了便于分析,假想将齿轮的分度圆柱面展开(1)螺旋角β(2)模数m n=m t cosβ式中m n——法向模数。
齿轮传动公开课教案设计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齿轮机构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
总课题:齿轮传动
分课题:齿轮传动的组成和分类
课型:新授课
组织形式:演示与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齿轮传动机构的概念和组成,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几种分类及区别;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归纳等程序,教给学生学会观察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德育目标:通过课堂的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勤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及其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
[教学提纲]:
一、知识回顾
(一)、运动副的分类运动副分为低副、高副
二、新课引入
(一)、减速器是如何实现减速的目的?
1、展示减速器图片>
2、提问:该设备有哪些构件组成?
齿轮之间的接触方式和运动副分别为什么?
三、齿轮传动概述
(一)、定义
(二)、对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三)、特点
三、齿轮传动分类
(一)、1、按两齿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及轮齿的形状
2、按啮合情况:
3、按齿轮传动工作条件
4、按齿轮圆周速度高低
5、按齿轮齿廓曲线的形状
四、知识应用
< 课堂练习>:判断并选择正确的齿轮分类
[作业布置]。
了解齿轮传动教案

了解齿轮传动教案一、介绍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
它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扭矩。
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汽车、船舶等领域。
二、齿轮传动的原理和特点1. 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间的啮合使得一个齿轮的转动能够传递到另一个齿轮上。
2. 齿轮传动的特点:- 传动效率高:齿轮传动具有高传动效率,能够有效地将输入的动力传递给输出端。
- 承载能力强:齿轮传动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和扭矩,适用于重载工况。
- 传动平稳可靠:齿轮传动具有较好的传动平稳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三、齿轮传动的应用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工业机械:齿轮传动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工业机械,如机床、起重设备、输送机等。
2. 汽车:齿轮传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变速箱、差速器等。
3. 船舶:船舶的主推进系统通常采用齿轮传动,以实现动力传递和控制。
四、齿轮传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常见的维护工作包括:1. 清洁和润滑:保持齿轮传动部件的清洁,并定期添加润滑剂。
2. 检查和调整:检查传动部件的磨损和松动,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同时,齿轮传动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常见的故障包括齿轮磨损、啮合不良等。
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除和修复。
总结:本教案对齿轮传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维护和故障排除。
通过学习本教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并掌握相应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齿轮传动机构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齿轮传动机构》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 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齿轮传动机构的分类和应用;3. 能够运用齿轮传动机构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学习内容1. 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概念2. 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 齿轮传动机构的分类与应用4. 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5. 齿轮传动机构的实际操作三、学习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齿轮,并引导学生讨论齿轮的作用和用途,引起学生对齿轮传动机构的兴趣。
2. 学习:介绍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工作原理,讲解不同类型的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齿轮传动机构的拆装和调试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齿轮传动机构的理解和掌握。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齿轮传动机构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齿轮传动机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和应用,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加强巩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思考:你能举出三个齿轮传动机构的实际应用例子吗?请写下你的想法,并简要说明每个例子的工作原理。
2. 实践: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齿轮传动机构,可以是手摇式的或者自动的,然后制作出来并进行测试。
3. 探究:查阅资料,了解齿轮传动机构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写一篇小结并进行班级分享。
六、拓展延伸1. 参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机械加工厂或者汽车工厂,了解齿轮传动机构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探索:组织学生进行齿轮传动机构的自制比赛,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和制作属于自己的齿轮传动机构。
3. 研讨: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齿轮传动机构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新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关于齿轮传动的教学设计

关于齿轮传动的教学设计引言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
在工程教育中,教授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对学生了解机械设计与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种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和应用场景。
一、教学目标1. 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2. 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3. 能够分析和计算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转速和扭矩等参数;4. 了解齿轮传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齿轮传动原理的讲解(30分钟)首先,教师应简要介绍齿轮传动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
通过图示和动画展示,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齿轮的构造和工作方式。
重点介绍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关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以及齿轮压力角的影响等。
2. 齿轮传动设计的要点和方法的介绍(45分钟)教师应详细介绍齿轮传动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
对于常用的平行轴齿轮传动和斜齿轮传动,教师可以分别进行讲解。
包括齿轮的模数选择、齿轮的齿数选取、中心距的计算、齿轮齿形的修正等内容。
通过实例分析和计算练习,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设计方法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
3. 齿轮传动参数计算和分析(4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齿轮传动的参数计算和分析。
例如,给定主动齿轮的齿数和转速,学生可以计算从动齿轮的齿数和转速,并进一步计算传动比、扭矩等参数。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了解不同参数对齿轮传动性能的影响。
4. 齿轮传动的应用场景(20分钟)教师可以介绍齿轮传动在各个工程领域的应用。
例如,汽车传动系统、机床传动系统、风力发电机等。
通过了解不同场景下的齿轮传动设计和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
5. 实践操作(1小时)为了加深学生对齿轮传动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践操作的环节。
例如,给定一套齿轮组件,要求学生进行齿轮传动的拆装和装配,并验证传动关系。
必修二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必修二齿轮传动教学设计引言:齿轮传动是机械工程中最常见和重要的一种传动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高中必修二物理课程中的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包括齿轮的定义、齿轮的分类以及齿轮传动的原理;2. 掌握计算齿轮传动的速比、转速、功率等参数的基本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齿轮传动中的实际问题,如齿轮的选择、齿轮传动的效率等;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正确地使用齿轮传动进行实验和测量。
二、教学内容1. 齿轮的定义和分类:介绍齿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直齿轮、斜齿轮、蜗轮蜗杆等,展示各种齿轮传动装置的实例图,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
2. 齿轮传动的原理:讲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作用、齿轮传动的速比和转速关系等。
通过实例演示和运动模拟软件,让学生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工作原理。
3. 齿轮参数的计算:介绍计算齿轮传动的速比、转速和功率的基本方法。
通过具体的数值计算题目,让学生掌握计算齿轮传动参数的技巧和方法。
4. 齿轮传动的效率:讨论齿轮传动的效率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
可以通过示范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中能量损失的原因和如何减小损失。
5. 齿轮传动实验:设计简单的齿轮传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齿轮传动的搭建和测量。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进一步加深对齿轮传动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重点突出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实践操作法: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齿轮传动的实践操作。
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案--齿轮传动

课题序号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2 授课形式授课章节名称渐开线齿廓、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使用教具授课教学目的1、理解各类齿轮的齿廓的形成和应用特点1、理解渐开线的性质和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征3、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4、理解齿轮的相关参数及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教学重点渐开线的性质和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征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教学难点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征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的计算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三节渐开线齿廓一、渐开线的形成二、渐开线的性质三、渐开线持廓的啮合特点四、渐开线齿廓啮合的特性第四节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一、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名称和代号二、基本参数三、尺寸的计算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聚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第三节渐开线齿廓一、渐开线的形成基本术语1、基圆2、Rb/Db 3、发生线当直线NK沿一圆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意一点K的轨迹AK 称为该圆的渐开线。
这个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其半径和直径分别用rb和db表示,直线NK称为渐开线的发生线。
二、渐开线的性质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线段长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一段狐长2、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推论:发生线、渐开线上的法线、切线、啮合线四线合一切点必然在基圆上3、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不相等推论:K点离基圆越远,曲率半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K点离基圆越近,曲率半径越小,渐开线越弯曲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与基圆的大小推论:基圆相同渐开线的形状完全相同基圆越小,渐开线越弯曲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基圆半径趋与无穷大时,渐开线成一直线,齿轮成为齿条5、基圆内无渐开线6、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不相等,越远离基圆压力角越大,基圆上的压力角等于零三、渐开线持廓的啮合特点1、内公切线理论啮合线2、节点P N1N2线与O1O2的交点3、节圆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O1P、O2P为半径所作的圆4、啮合角理论啮合线与运动方向线所夹的锐角总结节圆与分度圆的关系齿形角与啮合角的关系实际中心距=理论中心距节圆=分度圆啮合角=齿形角实际中心距〉理论中心距节圆〉分度圆啮合角=齿形角实际中心距〈理论中心距节圆〈分度圆啮合角=齿形角四、渐开线齿廓啮合的特性1.能保证传动比的恒定I=r2/r1=db2/db1=常量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聚2.渐开线齿轮的中心距可分性中心距增大后变化的参数节圆大小、啮合角的大小中心距增大后不变化的参数节圆的关系、传动比的大小第四节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一、直齿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名称和代号端平面、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齿宽、齿距、齿厚、齿槽宽、齿顶高、齿根高二、主要参数齿数(Z)模数一定时,齿数越多,齿轮几何尺寸越大,轮齿渐开线的曲率半径也越大,齿廓曲线越趋平直模数(m) PZ=πd d=PZ/π m=P/π反映轮齿的尺寸大小和承载能力模数为有理数,其值为标准值,单位为mm压力角(α) cosα=r b/r 我国规定标准压力角α=20°。
齿轮传动教案

齿轮传动教案齿轮传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齿轮传动中的齿数比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齿轮传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齿数比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齿轮传动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齿轮模型或图纸。
3. 计算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齿轮传动的例子,引起学生对齿轮传动的兴趣和注意。
2. 概念阐述: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PPT播放,向学生讲解齿轮的种类、结构和作用。
3.示范实验:利用齿轮模型或图纸,向学生展示齿轮传动的过程。
通过手动转动齿轮,让学生观察齿轮传动的实际效果。
4. 计算齿数比:向学生讲解齿数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具体例子,教给学生如何计算齿数比。
5. 计算实例:结合实际问题,给学生一些齿轮传动的计算实例,让他们动手计算齿数比并解答问题。
6. 综合训练:提供一些综合性的齿轮传动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并对学生解答的结果进行讲解和讨论。
7. 总结:通过讲解和讨论,对齿轮传动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工厂或机械制造厂,让他们亲自观察和体验齿轮传动的实际运作过程。
2. 设计项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齿轮传动装置,并制作出来进行展示。
3. 探究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齿轮传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汽车、机械、钟表等。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设计项目和探究研究等延伸教学活动,拓宽学生对齿轮传动的了解和兴趣。
因此,本教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齿轮传动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齿轮传动教案

开式齿轮传动由于磨损较快,一般不会点蚀
3、齿面磨损——开式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
类型——齿面磨粒磨损,图9-4
防止措施:1)提高齿面硬度;2)降低表面粗糙度;3)降低滑动系数;4)润滑油定期清洁和更换;5)变开式为闭式。
§9—2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一、失效形式
失效形式分两类:轮齿折断;齿面损坏
轮齿折断又分:疲劳折断;过载折断
齿面损坏又分:点蚀、摩损和胶合、塑性变形
1、轮齿折断:弯曲疲劳折断——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最主要的失效形式
过载折断——载荷过大或脆性材料
部分形式:齿根整体折断——直齿,b较小时
局部折断——斜齿或偏载时,b较大时
分: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用
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用表9-4
§9—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一、轮齿的受力分析
忽略摩擦力,法向力Fn沿啮合线作用于节点处(将分布力简化为集中力)Fn与过节点P的圆周切向成角度 。Fn可分解为Ft和Fr
1、力的大小
圆周力Ft=2π/d1Ft1=-Ft2
分:
1) ——用于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表9-3,与精度等级、齿面硬度、支承布置有关, 齿宽系数, =b/d
2) ——用于齿根变曲疲劳强度计算,按 和b/h之比值,查图9-13。
b—齿宽,h—齿高。
4、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考虑同时有多对齿啮合时各对轮齿间载荷分配不均匀的系数。
影响因素:啮合刚度,基圆齿距误差(Pb),修缘量,跑合程度等。
防止措施:1)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润滑油η↑(加极压添加剂);2)采用角度变位齿轮传动( ),使滑动速度VS下降。(使始末位置,相对滑动速度↓);3)减小m和齿高h,降低滑动速度VS;4)提高齿面硬度;5)降低√;6)配对齿轮有适当的硬度差;7)改善润滑与散热条件。
传动的齿轮教案

传动的齿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齿轮的结构;②知道齿轮的基本作用可以传递动力;③探究齿轮传动的特点。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②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③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②培养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认识齿轮传动的作用和特点。
2.探究齿轮传动时,齿轮转速与齿轮齿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齿轮模型、实验记录表格、探究实验材料、搭建积木。
教辅材料:关于齿轮的相关资料、课件、齿轮。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播放视频,引入齿轮的课题。
(板书课题:齿轮)2.了解学生想学习的齿轮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齿轮的结构。
观察、分析齿轮的结构。
三、齿轮的作用。
1.由生活中的玩具小车引出齿轮传动的定义。
2.比一比,组装传动的齿轮。
3.齿轮传动的条件:相邻两个齿轮互相咬合,齿的大小相同。
四、探究:齿轮转速与齿轮齿数的关系。
1.猜想齿轮传动时,齿轮转动的特点。
2.教师演示齿轮传动时齿轮的转动方向。
(板书:方向相反)3.猜想齿轮的转速与什么因素有关。
4.小组实验,探究齿轮转速与齿轮齿数的关系。
(板书:转速不同)五、活动探究。
1.机械传动在机器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改变运动的方式、方向或速度。
机械传动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
2.找找身边的机器上有哪些传动装置?观察它们的工作方式。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生有什么收获。
2.作业布置。
《齿轮传动机构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

《齿轮传动机构》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齿轮传动机构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3. 能够应用齿轮传动机构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
1. 齿轮传动机构的观点和作用;
2. 齿轮传动机构的分类和特点;
3. 齿轮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4. 齿轮传动机构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齿轮传动机构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观点和作用。
2. 进修:讲解齿轮传动机构的分类和特点,包括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齿轮传动机构的应用途景和特点。
3. 实践:设计一个简单的齿轮传动机构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齿轮传动的运动规律,加深对齿轮传动机构工作原理的理解。
4. 应用:给学生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设计齿轮传动机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齿轮传动机构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四、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学生对齿轮传动机构的观点、分类、工作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激发了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为将来的进修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传动》
【课题】齿轮传动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选修2-2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本章《机械与传动装置》围绕各类传动装置进行展开,前两节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和能自锁的传动装置,第三节重点介绍液压传动的原理以及应用。
最后两节分别介绍组成机械的常用机构以及机器的组成。
第一节《常见的传动装置》介绍了齿轮传动和带传动。
齿轮传动是最常见的一类传动装置,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其他传动装置和机器的基础。
同时,齿轮传动能够传递力和运动,又是对前一章中平动、转动与力矩等知识的延伸。
所以,齿轮传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程标准的要求
观察常见的传动装置,了解其作用。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现代机械的发展概况。
3、教材内容安排
教材在编排上,首先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拉近齿轮传动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然后,直接给出齿轮传动定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分析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接着,分析齿轮传动是如何改变转速,并由单级传动过渡到多级传动。
接下来,根据实现不同的运动转变效果将齿轮传动分成:齿轮齿条传动、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最后,通过之前大量齿轮传动的例子,总结其特点。
在齿轮传动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带传动的组成、传动比和特点。
并以“大家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传动装置,认识和了解链传动。
- 1 -
从教材内容安排上看,全文用大量篇幅详细地介绍了齿轮传动,为后面学习带传动以至其他传动装置打下夯实的基础。
4、教材的特点
第一、以物理原理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与技术的结合,突出物理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例如,教材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
第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例如,“大家谈”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并整理分析,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大家做”栏目,“组装电子闹钟”力图使学生动手了解物理知识与技术的关系,学习一些常用的物理技术,产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5、教材的处理
一、重新安排教学课时:教材在编排上用了大量篇幅详细地介绍了齿轮传动的定义、工作原理、作用和特点,为后面学习其他传动装置打下夯实的基础。
接下来,在学习了齿轮传动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带传动和链传动。
由于齿轮传动知识的基础性和丰富性,我将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齿轮传动》,第二课时为《带传动》,本节课选讲第一课时。
二、适当补充教学内容:教材开篇提供了三幅生活中的传动装置,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少有机会观察到机械内部结构,难以由此得到齿轮传动的定义。
同时,教材直接给出齿轮传动定义,而对于定义中的“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啮合”这些专业名词并没有给出相应的解释。
这使学生在理解齿轮传动定义时存在一定的疑惑。
通过教具演示,创设情景,同时配合课件,补充并解释相关的专业名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齿轮的定义。
三、合理调整教学顺序:齿轮传动的作用除了改变转速的大小,还能改变转动的方向,而分类的依据正是改变转速方向的不同,因此将齿轮传动的分类归入改变转动方向。
这样,从生活中的齿轮传动出发,到引出齿轮传动的定义、工作原理,得到了齿轮传动的两个作用和相应的应用,最好总结其特点,教学更加有条理性。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兴趣特点:
高二年级的学生对物理有着较强的因果认识兴趣和应用兴趣,希望运用学过
的知识分析事物的内在机理。
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和讲授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学生的知识基础
学生对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齿轮传动装置已经有一定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在第一章
中已经学习过转动和力矩等知识,而且掌握了转速和周期等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可以用转动和力矩知识分析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转速和周期等知识分析推导齿轮传动的传动比。
3、学生的认知困难
在生活中,尽管学生已接触过齿轮传动,但是不清楚齿轮传动为何具有传递力与运动、并改变转速的作用。
同时日常生活中较少有机会观察到机械内部的结构,而实际生活中的传动装置都非常复杂,为了提高转速比,常常用到的是多级
传动,学生难以在理解传动比的基础上,应用多级传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2)理解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公式
(3)了解齿轮传动的作用、分类、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齿轮传动模型的演示和理论推导,得出传动比公式,认识多级传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实际,体会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逐步养成辩证看待问题的态度【教学重点】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传动比公式
【教学难点】
多级传动及其应用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创
- 3 -
设问题情境和有效的设问引导,让学生亲历物理知识的构建过程。
1、教学方法
综合应用讲授、实验和谈话等多种方式,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学生对齿轮传动的感性认识为切入点,以观察现象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的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
(1)讲授法
教学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存在其特殊性。
往往不需要经历前人全部的探索过程,而是通过形象生动、富于引导式的讲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信息。
比如通过讲授法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传动原理与推导传动比公式,能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建立概念的能力。
(2)实验法
实验法贯穿整节课中。
通过两种切割机、齿轮模型和手表模型几个环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从中体验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谈话法
利用演示砂轮切割机的工作过程,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式的问答,逐步渐进引导学生得出齿轮传动的概念与原理,从而让学生了解建立物理规律的思维过程,学会思考相关问题的思路。
以谈话法开展教学,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促进师生交流,突破重难点。
2、学法指导
与教学方法相对应,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观察、描述实验现象,思考、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探索精神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3、教学媒体设计
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利用视频、动画、自制的齿轮一系列教学演示教具,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出发,帮助学生建立齿轮传动的概念,并理解传动原理及齿轮传动的应用。
【教学用具】
两类电动切割机模型、砂轮切割机模型、齿轮传动装置、手表模型和修正带模型。
【教学流程】
- 5 -
【教学过程】
分别演示电动切割机和接上两个齿轮的电动切割机切黄瓜的两个实验。
对比两个实验结果,引出齿轮传动。
结合各概念,给齿轮传动下定义
齿轮传动: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轮齿
齿轮传动工作原理:主动轮转动,主动轮上的齿给从动轮上的齿一个力,
(教具)
应用转速比公式解释齿数少的转速反而大的原因。
引入传动比
分析不能直接用两个齿轮实现的原因。
分析简易齿轮传动模型的齿数比和转速比,提出进一步提高转速的需
并由此从单级传动自然地过渡到多级传动。
根据实现不同的转动方向的转变效果,将齿轮传动分为以下三类:
- 11 -
【板书设计】
附录一:
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课件教具直观化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优势,比如在分析手表的工作原理时,结合自制的简易手表模型和与实物配套的课件,化繁为简,同时帮助学生克服空间想象力不足的
问题,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从单级传动过渡到多级传动的学习,理解手表的工作原理,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情景生活化
从学生的认知障碍出发,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传动装置的结合,比如从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砂轮切割机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中的各项拓展,既能拉近物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又能满足高二阶段学生的因果认识兴趣,更是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三、教学过程具体化
在分析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时,带领学生一起用双手模拟啮合的两轮,感受相互作用力,并结合力矩知识,一起总结概括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学生在参与概念形成的思维加工过程中,对概念形成清晰的认识,利于理解和掌握。
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附录二: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2 第三章第一节教材
- 13 -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