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城中区2017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2017年中考历史一模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 某个资料这样介绍一位历史人物: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学习汉人先进文化,冲破重重阻 碍,毅然进行改革,对我国民族融合和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
A .北魏孝文帝
B .秦始皇
C .商鞅
D .汉武帝
2.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社会大变革
B .秦朝统一文字——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 贾谊在《治安策》中认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一思想启发了西汉 政府实施: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在俄国1861年改革的同时,中国也开始了洋务运动,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A .性质
B .目的
C .结果
D .影响
5. 经过百年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正一步步实现着伟大复兴,其中的关键是“中国新生” 和“伟大转折”, 实现了国家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与“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抗日战争胜利
B .新中国诞生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C .抗日战争胜利与新中国成立
D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中国诞生
6. 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右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7. “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隔的历史事件有: ①齐桓公称霸 ②中日甲午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全面内战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8. 周恩来总理以其高超的谈判艺术与外交成就享誉海内外,周总理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针对与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国有企业改革
会各国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与分歧,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了团结与合作。此次会议是: A.亚非万隆会议 B.巴黎和会 C.雅尔塔会议 D.华盛顿会议
9.新中国成立后,罗斯福新政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消失;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约
定俗成的历史概念被写入高中历史教科书;此后,罗斯福新政成为中学历史教科书重要的内容之一。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中美之间完全隔绝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
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D.新时期中国史学界研究水平提高
10.“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 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
生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障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与议会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11.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在:
A.俄国 B.中国 C.法国 D.英国
12. 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和资产阶
级要求,又开启了近现代法制的先河。下列对三部文献评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都在革命进行期间颁布
C. 都确立了共和政体
D. 都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13.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
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A.瓦特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牛顿
1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发生剧变,其中最具决定性的变化是:
A.社会制度变化 B.外交策略变化 C.国名变化 D.国家分裂
15.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而国际关系的变化又主导着世界格局的调整。20世纪至
今世界政治格局先后经历的演变是:
A.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
B.两极格局→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16. 下面是一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专题复习课,请你帮助完成相关内容。(10分)
【巧用图表,夯实基础】
(1)将知识点列表归纳是复习课中常用的方法。下面是其中一张表格,请你填写完整。(4分)
(2)请你依据下列图片归纳学习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挺进大别山人民群众支援淮海战役解放南京
【挑战思维,自主探究】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1923年中国共产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方案》材料二目前的政治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党营垒中,在民族危机到了严重关头的时候,是要破裂的。……这种情况,基本的说来是不利于反革命的,而有利于革命的。
——1935年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作的报告(3)思想认识是实践的指南,基于以上两种思想认识,共产党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4分)
17.20世纪是充斥着战火硝烟的一百年。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不可磨灭的伤痛。阅读以下
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威尔逊在战争咨文中说:美国参战不是为了征服领土、奴役他人,不是为了索取赔款,而是为了民主与自由,为了弱小民族的权利和自由,为了使世界本身最后获得自由。——(美)杜蒙德《现代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