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加速康复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PPT课件

加速康复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PPT课件
反馈与改进
鼓励团队成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课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团队协作水平。
持续学习
延时符
总结与展望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通过多学科协作,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流程,减少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胸外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具体措施
包括术前评估与优化、术中精细操作、术后疼痛管理和早期康复锻炼等多个方面。
加速康复外科(ERAS)
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加速康复的意义
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
如何减少手术应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面临的挑战
胸外科围手术期现状
延时符
加速康复在胸外科围手术期应用
全面的术前评估
包括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心肺功能、合并症等方面的评估,以制定个性化的手术和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支持计划。
03
02
01
延时符
营养支持在加速康复中作用
营养风险是指因营养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包括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治疗相关风险。
营养风险定义
常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包括NRS-2002、MUST等,可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
筛查工具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体重、体质指数、膳食摄入、生化指标等,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
评估内容
01
02
03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手术类型和术后恢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支持原则
对于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包括口服和管饲两种方式。

胸外科术后功能康复指导ppt课件

胸外科术后功能康复指导ppt课件
5
肢体活动指导
术后患者患侧肢体活动受限,在护士的指导下,患侧肩关节可进行上举、后伸、外 展、内收、内旋、外旋活动,肩胛骨进行上升、内缩、外移、旋转等活动,肘关节 做屈伸、旋转运动。
开胸病人术后的患侧上肢渐进式功能锻炼: 开胸病人术后的患侧上肢渐进式功能锻炼对其加快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是
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疤痕挛缩,还可提高肺活量。
6
肢体活动指导 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
7
step 1
术后第一天开始肘部屈伸 运动,餐饮时用患侧手持
碗、杯,刷牙和洗脸。
step 3
step 4
step 2
术后6小时全麻清醒后开始 做五指同时屈伸、握拳运动, 每次3~5分钟,每日三次。
术后第二天开始梳头运动,颈部 不要倾斜,肘部抬高保持自然位 置,面对镜子梳理,每日三次,
3
术后病人活动原则是早期活动
有休克、心力衰竭、严重感染、出血、极度衰弱、制动及特殊要 求者除外。
4
早期卧床活动
在未拔除胸腔引流管之前,或因其他原因限制活动时,应在床上经常做下 肢屈伸运动;患肢上肢可做上举、触摸头顶及对侧耳朵的练习,也可以用健侧 手握住患侧手腕做上举动作。
一般情况下,胸腔引流管在术后48—72小时拔除,拔管后离床活动,可在 室内或走廊慢走散步、自己用餐、去卫生间,每天按训练计划活动术侧上肢, 使术侧上肢尽快恢复功能。
胸外伤术后康复功能指导
1
术后早期活动 早期卧床活动 肢体活动指导 肺部排痰
2
术后病人活动原则是早期活动
1 可促进整个机体功能的恢复
2 如促使呼吸加深,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排出,防止肺部并发症
3 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防止血栓形成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

扩大适应症范围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快速康复理念将 应用于更多胸外科手术,如肺切除、食管手术等 。
个性化康复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方案,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3
多学科协作
加强胸外科、疼痛科、康复科等多学科的协作, 共同推进术后快速康复的实施和发展。
患者教育与普及
循环功能恢复
胸外科手术可能对患者的循环系统 产生影响,术后快速康复强调对心 功能的监测和护理,以确保患者安 全。
病理学基础
炎症反应
胸外科手术后,炎症反应是机体 自我修复的重要过程,但过度炎 症反应可能导致并发症。术后快 速康复通过控制炎症反应,促进
患者康复。
组织损伤修复
胸外科手术会对患者组织造成一 定程度的损伤,术后快速康复通 过提供适当的营养和护理,促进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概述 •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的医学基础 •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的具体措施 •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的实践与效果 •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的未来展望
01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是指在胸外科手术后的围手术期,通过 一系列多学科协作的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加速术后 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最终实现患者 快速康复的目的。
组织修复。
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 因素,术后快速康复强调有效的 疼痛管理,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和康复效果。
药物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后快速 康复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 控制疼痛、预防感染、促进呼吸 和消化功能的恢复等。

快速康复 PPT课件

快速康复 PPT课件

乌司他丁减轻肺部炎性反应,保护肺功能
临床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ARDS患者能改善氧合、缩短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降低死亡率。
小结
胸外科快速康复是大势所趋 快速康复是可行的 需要团队协作 合理用药能促进快速康复
围术期器官损伤的主要机制是炎症反应和氧 化应激
乌司他丁是炎症过程中体内伴生的一种抗炎分子
炎性过程促进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 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释放丝氨酸蛋白 酶
这些蛋白酶加速病原体的清除
在急性期,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使UTI 从前体中 释放到血浆中
在感染、外科手术中组织损伤等,血浆和尿 液中UTI浓度增加
乌司他丁减轻肺部炎性反应,保护肺功能
其他指标:体内缺乏乌司他丁的实验动物在遭受细菌内毒素刺激时,肺水含量、肺支 气管灌洗液中总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肺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均较正常动物 明显升高。
乌司他丁减轻肺部炎性反应,保护肺功能
正常动物在诱导产生肺部急性炎症时,使用乌司他丁能减轻肺部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改善肺间质水肿和白细胞浸润情况。
乌司他丁对过度炎症反应的作用研究
抑制炎症中水解酶活性

下调NF-κB


抑制中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活化,减少TNF-α,IL-

1,IL-6、IL-8,ICAM等炎症

介质


减少氧自由基
乌司他丁的主要药理作用
广谱水解酶抑制剂 抑制炎症反应 改善循环灌注

水解酶抑制
司 他
不同原因所致ALI,发病率不同 1 严重感染: 25-50% 2 大量输血:40% 3 创伤:11-25% 4 严重误吸:9-26%

(医学课件)胸外科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

(医学课件)胸外科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
胸外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外一科 李春梅
1
内容
• 入院宣教 • 术前指导 • 术后指导 • 出院宣教
2
单向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术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食管分层吻合术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肺外科快速康复技术 NUSS漏斗胸矫治术 E-BUS经支气管腔内超声穿刺活
检术
3
一 健康教育
14
食管癌病人的饮食指导
• 一、术前饮食指导
• 1、根据病人梗阻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软食、流质饮食, 加强营养、必要时静脉补充。
• 2、术前一日晚进食易消化,避免生冷硬,油腻难消化的饮食。
• 二、术后病人的饮食指导
• 1、术后禁食4—6天;
• 2、术后1—3天起经十二指肠营养管管喂要素饮食及流质;
18
• 其次,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将进行“医护一体化”的专科 知识讲座及死亡案例讨论。届时医护人员都会晨间七点到 达病房,进行专科的知识讲座,讲座后还有各位医疗组长 整理出的死亡病例资料供大家分析讨论。而胸外科很多当 日休息的护士也积极参与其中,不仅拓宽了专科知识面, 还加深了解了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配合,从以往 案例中总结经验,使胸外科不管在医疗还是在护理方面都 能更加进步更加优秀。
• 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卧床期间 ,主动进行下肢的伸屈练习)
• 3·预防感染(保证病室内空气流 通;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保证 床单位整洁,被服被渗血渗液污 染及时更换;进行有效的咳嗽排 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8
• 肩关节功能锻练(主要为上举和外展) • 术后饮食指导 • 心理疏导 • 术后伤口拆线时间为10-15天 。
• 5、在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期间,因病人摄入的量、蛋 白质有限,所以既要口服又可能经十二指肠营养管管喂, 同时也可能需要静脉补充高营养,以保证病人机体需要。

胸外科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PPT课件

胸外科手术病人的快速康复PPT课件
第11页/共23页
快速康复理念(fast track surgery)
• 是指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的诸多措施,以缓解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达到患者的快速康复
• 必须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的过程,不仅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治疗师,护士,也包括病人及家属的 积极参与。
第12页/共23页
内容
• 入院宣教 • 术前指导 • 术后指导 • 出院宣教
第1页/共23页
单向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局部晚期肺癌扩大切除术 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食管分层吻合术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肺外科快速康复技术 NUSS漏斗胸矫治术 E-BUS经支气管腔内超声穿刺活检术
第2页/共23页
一 健康教育
入院宣教: 1.病房管理制度的介绍
主要组成内容
• 人的教育 • 优化麻醉方法 • 保温 • 控制液体输入 • 减少手术应激 • 充分止痛,控制恶心呕吐及肠梗阻 • 合理使用各种引流导管(术后24小时内拔除尿管) • 护理,营养及下床活动 • 出院计划及标准
第13页/共23页
食管癌病人的饮食指导
• 一、术前饮食指导 • 1、根据病人梗阻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软食、流质饮食,加强营养、必要时静脉补
第18页/共23页
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及PDA查对制度,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过程中均有相应的流程表,这些流程均有考 核的标准。
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手卫生制度,每床、走廊均配备手消毒液,避免交叉感染。 每周由感控护士统计伤口的分类以及分析,减少伤口感染
第19页/共23页
第20页/共23页
• 最后,全面启动了“医护一体化”伤口换药模式以促进快速康复。针对外科手术伤口及 各类压疮,以各护理小组为单位,以“湿性愈合理念”为指导,每日对出院患者伤口换 药工作,周一、周四对术后伤口换药,随时对特殊伤口经行换药,而对待一些疑难伤口 案例则由医生护士共同商讨并合作完成。2010年换药达2000多人次,换药治疗费用达 近10万元。也为科室伤口护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科室开设每周三次“医护一体化护

《术后快速康复ERAS在普外科的应用与实践》讲解PPT课件

《术后快速康复ERAS在普外科的应用与实践》讲解PPT课件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
探讨在实施ERAS理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如医护人员培训、患者教育、团队协作等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望ERAS理念在普外科领域的未来发展, 包括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改进等方面。
02
术后快速康复ERAS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 )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 ,旨在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 的目的。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升术后康复效率
通过实施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术后 快速康复)理念,优化围术期处 理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反应,促
进患者快速康复。
应对普外科挑战
普外科手术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手术复杂且并发症风险高。 ERAS理念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并
03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ERAS实践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实
践策略。
05
术后快速康复ERAS效果评价
短期效果评价
住院时间缩短
通过实施ERAS方案,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 短,提高了床位周转率。
术后疼痛减轻
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舒适度。
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通过优化围术期管理,降低术后感染、深静脉血 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麻醉管理
采用多模式镇痛和麻醉管理策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降低 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术后管理与随访
早期进食与营养支持
01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食,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促进肠道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PPT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PPT
Fra bibliotek术中管理
麻醉管理
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尽量减少麻醉 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促进患者术后 快速恢复。
微创手术
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减小手术创伤, 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
术中保温
保持患者术中体温正常,预防低体温 引起的并发症。
液体管理
合理控制术中输液量,避免过量输液 引起的肺水肿等并发症。
术后管理
疼痛控制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胸外科围手 术期的管理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引言 • 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实施步骤 • ERAS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定义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新型的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理念, 旨在通过一系列多学科协作的优化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加 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 患者满意度。
跨学科合作
跨学科合作是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实施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医生 、护士、康复医生等多个学科的密切配合。
跨学科合作的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流程,确保各个学科之间的信息 能够及时传递和共享。
通过跨学科合作,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从而提高 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包 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
减轻患者疼痛。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促进 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 成。
营养支持
评估患者的营养需求,给予合 适的营养支持,促进术后恢复 。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克服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胸外科手术多模式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胸外科手术多模式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体温保护
采取保暖措施,如使用保温毯、加 热输液等,防止术中低体温引起的 并发症。
术后康复路径设计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和胃肠功能恢复
,减少并发症。
疼痛控制
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包括药 物镇痛、非药物镇痛等,有效 控制术后疼痛。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饮食习 惯,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 案,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康复 。
进一步完善多模式预康复管理体系
不断探索和实践பைடு நூலகம்的康复手段和方法,丰富和完善现有管理体系。
加强多模式预康复管理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将多模式预康复管理理念和技术推广到更广 泛的医疗领域。
提高患者对多模式预康复管理的认知和接受度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多模式预康复管理的认识和信任度,促进 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术前评估需全面: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心 理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以制定个性化的预康复计划。
改进方向
完善康复流程:应进一步完善多模式预康复管理的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管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 多模式预康复管理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 技术,实现患者康复进程的精准
多模式预康复管理是ERAS理念在胸 外科手术中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提高 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02
多模式预康复管理策略
术前评估与优化
术前综合评估
包括心肺功能、营养状况、心理状态 、合并症等全面评估,以确定患者的 手术风险和耐受度。
疼痛管理
术前进行疼痛宣教,使患者了解疼痛 对康复的影响及疼痛管理措施,提高 疼痛控制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PPT

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PPT

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
关注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变化,预防脑水肿、神经损伤等 神经系统并发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术后康复管理方案
早期活动促进策略
床上被动活动
术后初期,患者进行床上被动活 动,包括四肢关节屈伸、肌肉按 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
静脉血栓形成。
床边坐起与站立
随着病情好转,鼓励患者在床边 坐起,逐渐过渡到站立,增加心
肠外营养支持
对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如静脉输注 氨基酸、脂肪乳剂等,以维持机体正氮平衡。
并发症监测和处理流程
呼吸系统并发症监测
循环系统并发症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 度等指标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肺炎、肺 不张等呼吸系统并发症。
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心律及血压等生命体 征变化,警惕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循环 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消化系统并发症监测
其他并发症监测与处理
关注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变化,及时处理肠梗阻、吻合口瘘等消化 系统并发症。
对于术后可能出现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尿路 感染等其他并发症,也应进行积极监测并及 时处理。
05
患者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安排
出院前评估内容
生理状况评估
包括生命体征、疼痛程度、肺 功能等。
式。
麻醉药物选择与剂量控制
02
遵循麻醉药物使用原则,确保患者安全、无痛、无记忆地进行
手术。
麻醉深度监测与调整
03
通过生命体征监测、麻醉深度监测等手段,实时调整麻醉药物
用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微创手术技巧应用
01
胸腔镜手术技巧
熟练掌握胸腔镜手术操作技巧, 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 间。

普胸外科术后加速康复(1)课件PPT

普胸外科术后加速康复(1)课件PPT

普胸外科“ERAS”术中方案
1. Thoracic epidural anaesthesia 2. Avoidance of fluid overload 3. Lung-protective ventilation 4. Short-acting anaesthetic drugs 5. Normothermia
1. Thoracic epidural anaesthesia
有效的术后镇痛对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剖胸手术,胸段硬膜外是“金标准”
优点、缺点和不良反应均十分突出
微创手术还需要硬膜外镇痛吗? 胸段椎旁阻滞是否能够替代TEA?
镇静,抗焦虑 顺行性遗忘 减少静脉或吸入麻醉药用量 术中:良好的抗应激作用 术毕:苏醒平稳,减少躁动的发生率 推荐剂量:0.6 – 1.0 g/kg 手术室内静注
In summary
Intraoperative infusion of dexmedetomidine reduces surgical stress responses to an extent parable to epidural anesthesia when bined with TIVA for abdominal surgery, without compromising hemodynamic stability.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see whether the reduction in stress response translates to improved clinical outes.
Society ” 2011年:1st National symposium supported by the

快速康复在胸外科的应用 ppt课件

快速康复在胸外科的应用  ppt课件

生率。
ppt课件
13
9.胸腔引流管的管理
传统上胸部引流管的拔除指征为24 h引流量小于50 -100mL,常常导致 胸引管留置时间过长。胸引管作为异物插入胸腔内,本身就会刺激胸膜 漏出更多液体,由于与外界相通,留置时间越长,增加感染的几率越大, 同时,胸引管会限制与之相接触的局部肺复张,并随呼吸运动刺激肺脏 层神经末梢,使病人为避免疼痛和不适而减小呼吸运动幅度,增加肺不 张的发生。 赵光强等[13 ]认为在观察24 h内胸引量有减少的趋势后,即可拔除胸引 管,减轻胸引管所带来的胸部并发症。
ppt课件
3
ppt课件
4
快速康复在胸外科的应用
01
围术期心理护理 围术期呼吸功能和体位锻炼 术前免灌肠方案的应用 术前禁食方法及围术期营养 胃管留置 与胃肠减压 麻醉管理 手术技术 术后镇痛 胸腔引流管的管理
5
04 03 02
05
02
06
03
07
04
08
05
01
09
06 07 08 09
ppt课件
ppt课件
6
2. 围术期呼吸功能和体位锻炼
04
术后早期锻炼
03
戒烟
02
肺功能训练
01
术前建议有氧运动
ppt课件
7
3. 术前免灌肠方案的应用
Slim K等作者研究表明 ,术前灌肠会增 加患者不适 ,导致肠道菌群移位 ,水电解 质紊乱 ,甚至影响到术中循环的稳定 [ 6]。 钟就娣等[ 7 ]临床研究提示,免灌肠组 食管癌手术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 肛 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 术后 腹痛、腹胀、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等
量、 病死率显著增加。采用手术初始阶段即启动空气加热器维持手术

基于加速术后康复的胸外科手术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基于加速术后康复的胸外科手术预康复管理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将各单项指标得分按照权重进行加权 求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
数据处理与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胸外科手术患者进 行预康复管理,并收集相关数据。
运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患者的预 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数据进行统 计分析。
结果展示与解读
将评估结果以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示, 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结果进行解 读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患者的 评估结果,可以进一步验证评价指标 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根据 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可以 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 优化。
负责患者术前全面评估,发现并处理 可能影响手术的风险因素,如心肺功 能、营养状况等。
麻醉科医生参与及协作要点
术前访视与评估
麻醉科医生应在术前访视患者 ,了解其病情和手术需求,评
估麻醉风险。
麻醉方案制定
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制 定合适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 顺利进行。
术中监测与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科医生应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 调整麻醉深度,确保患者安全 。
不同医院和医生在预康复管理方案制定和执行方面存在差异,需要建立
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
03
患者依从性有待提高
由于患者对预康复管理的认知不足或自身条件限制等原因,其依从性有
待提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参与度和满意度。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预康复管理将成为胸外科手术的常规组成部分
随着预康复管理理念的不断普及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预康复管理将逐步成为胸外科手术 的常规组成部分。
动态性
指标应能够反映患者在预康复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
方法
文献回顾、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优秀课件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优秀课件
P=0.009
13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34 (2008) 174—180
FEV1 <75%预测值的亚组人群更为获益
FEV1 < 75%预测值的亚组人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肺通气功能较差的患者亦有显著获益 P=0.023
FEV1:1秒末用力呼气量,代表肺通气功能 14
肺切除术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天)
P<0.0001
9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41 (2012) 1083–1087
行ERAS患者住院时间<6天比例 远高于常规治疗患者
肺切除术患者住院时间<6天患者比例
P<0.0001
10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41 (2012) 1083–1087
ERAS建议术前“预防镇痛”
ERAS建议术前“预防镇痛”来积极控制患者的疼痛
25
Surgery 2011;149:830-40.
什么是“预防镇痛”
为防止痛觉过敏的发生,在术前采取镇痛措施以减缓术后痛的 发生,即“预防镇痛与抗炎”;早进行术后镇痛
术前
围手术期 术中
术后
Anesthesiology 2003; 98:151–5
23
我国卫生部于4月下发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重点内容:
(1)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2)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3)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4)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5)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研究方案:
共研究分析了914例患者
2000年1月
2008年1月
2010年10月
678例 常规治疗
236例 该院开始 行ERAS
应用ERAS
8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41 (2012) 1083–1087
肺切除术后行ERAS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肺切除术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天)
P<0.0001
9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41 (2012) 1083–1087
行ERAS患者住院时间<6天比例 远高于常规治疗患者
肺切除术患者住院时间<6天患者比例
P<0.0001
10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41 (2012) 1083–1087
Henrik Kehlet 教授
5
减少创伤及应激——ERAS理念的核心
病理生理学的核心原则:减少创伤及应激
更全面地重视 微创理念
6
Br J Anaesth 1997;78:606-17.
ERAS能为胸外科术后患者带来什么?
7
研究(1)
肺切除患者行ERAS的病例对照研究
• 研究医院:
– 意大利安科纳联合医院
CDC2011:推荐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减少SSI
总体来说,预防性使用的抗生素应该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菌
手术类型 烧伤 心脏手术 胸外科手术 结直肠手术 耳鼻喉手术 普外科手术/内镜 泌尿生殖道手术 肝胆手术 (复杂型) 神经外科手术
肿瘤手术
口腔颌面手术 骨科手术 骨科-脊柱外科手术 产科手术 妇科手术 整形、重建和手外科手术 血管外科手术
Part 1:术前操作
18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enhanced recovery protocols - December 2009
ERAS:一系列围手术期措施的综合应 用
19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enhanced recovery protocols - December 2009
术后快速康复
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 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
4
丹麦H Kehlet教授与1997年提出ERAS 概念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enrik Kehlet 教授与 1997 年提出 ERAS 概念, 其本人被誉为“快速康复外科”之父。
Br J Anaesth 1997;78:606-17.
术前常规用药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加万古霉素 头孢呋辛 头孢唑啉加甲硝唑或厄他培南 头孢唑啉加/减甲硝唑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加甲硝唑(颅骨切开术或置入装置) 头孢唑啉加甲硝唑 (仅用于胃肠手术和盆腔手术)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加万古霉素 (仅用于关节成形术)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 头孢唑啉加万古霉素 (仅用于移植人造血管时)
胸外科术后快速康复(ERAS)
1
目录 • ERAS理念的起源、含义 • 如何实施ERAS • ERAS理念的应用现状与启示
2
哪些因素影响着患者术后康复?
影响着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及死亡的因素
3
BMJ 2001;322:473–6
ERAS —— 一个崭新的理念
ERAS stands for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目录 • ERAS理念的起源、含义 • 如何实施ERAS • ERAS理念的应用现状与启示
16
ASGBI专门发布《快速康复方案实施指 南》
指导ERAS实施
2009年,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外科 医师协会(ASGBI) 专门发布《快速康复方 案实施指南》 来指导ERAS实施
17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enhanced recovery protocols - December 2009
术前咨询和培训
ERAS要求进行入院前咨询,对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术前教育
术前患者教育方法
– 口头或书面告知患者围手术期各项相关事宜 – 告知患者预设的出院标准 – 告知患者随访时间安排和再入院的途径
20
Surgery 2011;149:830-40.
ASA指南对禁食时间的推荐
• 美国麻醉学会ASA对禁食时间的推荐
行ERAS不会增加患者 再入院/心肺并发症风险
患者再入院的风险无差异
P = 0.8
两组心肺并发症风险无差异
P = 0.6
11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87
研究(2)肺切除后行ERAS是否减少并发症的 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P=0.009
13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34 (2008) 174—180
FEV1 <75%预测值的亚组人群更为获益
FEV1 < 75%预测值的亚组人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肺通气功能较差的患者亦有显著获益 P=0.023
FEV1:1秒末用力呼气量,代表肺通气功能 14
21
Anesthesiology 2002; 96:1004–17
建议术前使用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
ERAS术前措施还包括使用肝素预防栓塞:
所有手术患者均应在术 前一晚服用低分子量肝 素(依诺肝素 20mg),并 在住院期间持续使用
22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enhanced recovery protocols - December 2009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34 (2008) 174—180
肺切除患者行ERAS不会增加死亡风险
肺切除患者行死亡风险对比
P无统计学差异
15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34 (2008) 174—180
• 研究医院:
– 德国乌尔姆大学医院
• 研究方案:
59例患者入选
常规治疗组 (n=28)
行ERAS组 (n=30)
1例退出
3例脱落
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34 (2008) 174—180
疗效评价
12
ERAS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