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语文教育更应该承担起一定的德育责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与语文渗透研究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向,本文将就此进行一番浅谈。
二、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德育与语文是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可以使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发挥德育功能,不仅提升了语文课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其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期,这一时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对学生终身发展影响非常大。
德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趣、品格和思想,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切实培养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语文课堂上,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诗歌、故事等文本,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的情感,引导孩子们爱好美、尊敬美、追求美,在欣赏和创作中养成美好的品质。
2、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和语文是紧密相关,语文是实现德育的主要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能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进一步体悟意义,培养综合思维素质。
3、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转型。
在现代社会,教育不仅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在这一背景下,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转型,更能够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把德育与语文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三、德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德育渗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方法的规范和科学性。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首先解析了立德树人理念,接着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探讨了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然后重点讨论了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并进行了实践探讨。
在评价了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效果,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融入德育元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理念、现状、必要性、方式、实践、探讨、效果评价、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注重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
立德树人被提出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德育理念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语文作为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研究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的渗透,对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可以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实践指导和借鉴,促进初中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问题,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有效实现德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语文素养。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系统梳理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和要求,了解其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二是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探讨教师在德育渗透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三是探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四是通过实践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和方法,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五是评价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效果,为今后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3篇
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3篇德育教育是人类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德育教育在语文阅读中的渗透语文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感悟人生、领略人性、认识社会,培养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语文阅读中,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渗透:1、辨别是非善恶。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事情的描述、人物的特点、对话的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辨别是非善恶。
教师可以针对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2、感悟人生哲理。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心灵的体验。
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例子为材料,让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人际关系等问题,在感悟哲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
3、培养审美情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对不同文学风格和艺术形式产生认知和鉴别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品味文学作品,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识别能力。
二、德育教育在语文写作中的渗透语文写作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语文写作中,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渗透:1、培养健康情感。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进而得到释放和调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耐心引导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培养他们的健康情感。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事件、人物、情节等的分析,深入认识一些社会问题,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看法,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9篇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9篇第1篇示例: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语文教学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那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德育应该如何渗透?有哪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呢?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是多样的,可以通过课文内容、课外阅读和作文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在课文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念的引导,通过选取富有思想性和感染力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美好的情感熏陶和崇高的道德教育。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接触更广泛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作文是学生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在作文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社会生活的热爱。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是关键的,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让他们在积极思考中接受德育教育。
情境式教学是指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参与感受其中的人文情感和道德观念。
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情境,在角色扮演和游戏中体验人生百态,感悟真理和美好。
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生动地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力量,增强其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也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和家校合作。
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在课堂之外,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和自主写作来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主动阅读和写作来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和道德意义。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家长的参与和辅导,让德育教育在课堂之外得以延伸。
学年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总结5篇
学年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总结5篇篇1本学年,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以及积极构建家校共育平台,学生不仅在知识层面得到了提升,更在德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教材内涵挖掘,德育素材丰富本学年,语文学科在教材选择上注重德育素材的丰富性。
选用的教材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文学作品,还融入了大量的德育元素。
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更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
二、教学活动设计,德育目标明确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德育目标的明确性。
每一次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德育主题展开。
例如,在《静夜思》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仅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与家人的团聚时光,培养他们的亲情观念。
三、教育资源整合,德育效果显著本学年,语文学科在教育资源整合方面下了大功夫。
我们积极利用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
同时,我们还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四、家校共育平台构建,德育合力形成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本学年,语文学科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构建家校共育平台。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我们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德育问题,分享德育经验。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学生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学生成果展示,德育成果喜人本学年,语文学科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例如,在“诵读比赛”中,学生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写作比赛”中,学生们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们的文学才华和道德素养。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的成果。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尽管本学年在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专注、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仍需进一步引导和纠正。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策略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文化情感等方面的重要教育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一种必然的需求,也是一种重要的任务。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通过语文课堂,学生可以接触各种精神文化,并通过文学作品感受其中的美好情感和崇高道德,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素养。
小学生正处在德育教育的关键期,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意义重大。
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学习、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而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渗透德育是非常必要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用好语言表达情感、传递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渗透德育教育难以深入。
目前小学语文课程重视的是知识性、能力性,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视,导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深度不够。
二是德育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缺少系统性和深刻性,无法形成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系。
三是教师缺乏相关的德育教育理论和方法。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懂得如何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缺乏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导致德育教育渗透的效果不佳。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策略为了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可以采取以下研究策略:一是注重德育教育理论的研究。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注重对小学德育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明确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确定德育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感的重要阵地,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实践中经常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效果。
1.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脱节在语文教学中,重点往往放在语言、文字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德育教育的渗透。
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于文学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不够深入,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2. 德育教育内容匮乏在语文课堂上,德育教育内容相对匮乏,主要以课内的文章作品为主要内容,很少有专门布置一些德育教育的作业或者专题讲解。
学生对于道德品质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关注度不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不够。
3. 德育教育方法单一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方法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朗读课文、讲解课文的情节和寓意来进行,缺乏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法。
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
4. 教师德育素养不足一些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完善的德育教育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难以起到好的示范作用,也无法将德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导致德育教育的渗透力度不够。
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德育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文章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的道德情感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在语文课堂上,要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与道德寓意,布置一些德育作业和专题讲解,丰富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要多样化德育教育方法,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小品表演,进行德育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情感认同程度。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动机,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已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学科教学中,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初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期,身心发育迅速,价值观念易受外界影响。
在这一阶段加强德育引导,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渗透和传达德育理念。
研究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师开展德育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对于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研究所具有的价值和影响。
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德育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深入研究和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对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建议的探讨,可以为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和借鉴,提升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论研究的深化,更在于对实际教学的指导和促进,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方针,其内涵包括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语文教研组德育渗透(3篇)
第1篇一、引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优秀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使命。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从中学语文教研组的角度,探讨如何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德育渗透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德育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优秀作品的熏陶,让学生感受人性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具有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 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德育渗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
三、中学语文教研组德育渗透的策略1. 制定德育渗透方案中学语文教研组应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制定德育渗透方案。
方案应明确德育渗透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确保德育渗透工作的有序进行。
2. 优化教学内容(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应深入挖掘,将德育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
(2)拓展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道德的力量,提升道德素养。
3. 创设德育情境(1)课堂情境: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德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情境中感受道德的魅力。
(2)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道德。
4.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认识到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开展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德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德育教学能力。
5. 家校合作(1)加强家校沟通: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语文渗透德育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语文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
本文以一堂语文课为例,探讨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实现知识与品德的同步提升。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背影》一文,作者朱自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送别儿子时的感人场景,表达了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爱的伟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父爱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讲授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父爱的伟大。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背影”、“伫立”、“颤动”等,让学生深入理解父爱的内涵。
(3)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父爱的理解。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观点。
(4)写作实践教师布置一篇作文题目:“父爱如山”,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描述一次难忘的父爱经历,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5)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父爱的伟大,引导学生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三、德育教育渗透1. 情感教育通过《背影》一文,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珍视。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描述自己的父爱经历,进一步加深对父爱的理解,培养感恩意识。
2. 道德教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如孝顺、尊敬父母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 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关爱他人。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价值观教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价值观,如亲情、家庭、孝顺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基础。
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问题1、语文课堂中德育渗透不足。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德育渗透不够,学生对于道德修养的认识和培养较为薄弱,缺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2、德育内容重视程度不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并未被充分重视,缺乏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引和引导。
3、德育方法不够多样化。
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往往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缺乏趣味性和社会性,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对策1、增加德育渗透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等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基本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如诚信、友爱、勤奋、守纪等,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3、利用多元化的德育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故事、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使德育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
4、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访社区、参观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现实意识。
5、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学习态度,使德育教育成为全方位的、无处不在的过程。
三、结语通过以上对策,我们可以改进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问题,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让他们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其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德育素养,不断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分析及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分析及研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合理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品德修养。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进行分析及研究。
一、教师言传身教法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德育渗透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言传身教。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
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学生教育的榜样。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言行举止的规范性,不仅要做到尊师重道,还要注重与学生间的平等对待。
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鼓励学生传递出良好成长的氛围。
二、师生互动法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疏导。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德育活动,如参观纪念馆、社区义工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德育故事法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德育故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通过真实的德育故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的力量,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得到教育和启示。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德育故事,如《孟子》中的“梁惠王问孟子”、《朝花夕拾》中的“图画的故事”等,通过讲述这些故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四、德育阅读法初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德育阅读的方式,来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其中的故事和经典名篇。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后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五、情景模拟法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情景模拟法可以使学生在情境中亲身感受和经历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场景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体验和实践自己的道德观念。
可以设计一些关于诚实、守时、友善等主题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道德情感。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和阅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本文将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渗透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培养学生情感、精神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不同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
德育渗透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强,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人生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认知和态度,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德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学素养。
语文阅读不仅仅是理解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技能训练,更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增加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途径可以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是最重要的渗透者。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作为学生的榜样,积极向上、正直诚实,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处世。
通过言传和身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阅读材料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该精心挑选文学作品和语文课文,让学生接触到真善美,感受人生的情感和人性的复杂,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人生的价值,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对人物性格、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分析和反思。
学生也是德育渗透的主体,他们应该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培养自身的美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德育渗透。
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进行。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文学作品的背景、人物性格、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引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感悟其中的美好情感和道德意蕴。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使命。
德育渗透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感,使其在语文学习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在一些小学中,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教育。
学校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意识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2. 教师德育意识不强部分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只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品德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品德培养。
3. 教学内容缺乏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更多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少有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教学内容缺乏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缺乏对道德情感的感知和理解。
4. 学生自身道德素养不足一些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导致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不足。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往往无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语文学习,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对策建议1. 加强学校对德育渗透的重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强对语文教师德育渗透的培训和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和情感态度。
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态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研究一、引言语文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德育是塑造学生品格、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而语文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载体。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渗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意义1. 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文章往往都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情感等内容,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交流,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语文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这将有助于学生养成礼貌、友善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
3. 提升学生的情感修养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诗歌等文学形式,都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美好,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修养,培养学生的优秀情操和人文精神。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1. 优选课文、文章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优选那些富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课文和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深刻领悟其中的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修养和品德修养。
2. 情感教育与德育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演讲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文章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感知美好、感悟情感,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修养和人文精神。
3. 知识延伸与情感引导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知识延伸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文章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4.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自主思考课文、文章中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品格。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评价机制1. 制定情感评价指标学校应当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制定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情感评价指标,对学生的情感修养、人文精神进行全面评价,以此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分析及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分析及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环节,德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的教学中,往往存在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割裂的现象,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对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多元、文化冲突明显,学生面临各种困惑和挑战。
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语文教学应该承担起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责任。
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局限于文本的传授和考试的应付,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思想贫乏、道德缺失的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当前语文教育亟需解决的难题。
1.2 研究意义:德育渗透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现德育渗透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渗透也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使语文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德育渗透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教育氛围。
对于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德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内容中。
语文教学中的课文、作文等内容都是贯穿着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
通过阅读经典名著,学生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还表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研究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素质和道德品德的教育活动。
而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思维发展和道德意识形成的重要场所。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德育的内涵、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和德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途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德育的内涵。
德育是人的品格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念。
在小学阶段,德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思想健康、行为规范的好孩子。
德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
我们来看一下小学语文课堂的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基础和语言表达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触到的是丰富的文学作品和语言知识,通过阅读、听说、写作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和文学作品的魅力。
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那么,德育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呢?有以下几个途径:1. 在课文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挑选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在讨论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道德观点。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故事和文章,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美、善、真等价值追求,并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的行为和品德如何影响到故事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品德修养。
2.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可以设置一些具有亲情、友情、助人为乐等主题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语文课堂中,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渗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德育渗透不够深入、不够贯彻的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1. 德育教育内容不够丰富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德育教育往往局限于基本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内容,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审美情操、良好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内容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 德育教育形式单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往往采取灌输式的单一形式,缺乏情感、体验、实践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德育教育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
3.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脱离在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德育教育往往与语文教学脱离,过分注重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德育情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使得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失去了内在的联系。
1. 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情操、良好习惯等,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可以注重选择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感人至深的文章,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确实存在着,但是只有我们认真面对并且解决这些问题,与时俱进,才能使得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希望全体语文教师能够重视这些问题,认真研究对策,并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水平,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德育已经被视为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感的重要任务。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当前,教育部门对德育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不再只是停留在灌输道德知识和要求学生遵守规则的层面,而是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个性培养的基础课程,如何巧妙地将德育教育融入进去,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实施方法,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融入德育元素,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揭示德育渗透策略的实施方法,从而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德育渗透策略的研究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有效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品质。
1.3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人文价值的认识,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公民。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5篇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5篇篇1一、引言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德育的载体。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渗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总结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实施情况,以期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二、德育渗透的背景与目标1. 背景分析:语文教学是培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也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环节。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 目标设定: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德育渗透的内容与方法1. 德育渗透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优秀文化熏陶:通过介绍古代文学、经典名著等,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道德品质培养:以课文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诚信、友善、勤劳、勇敢等良好品质。
(4)社会公德教育:结合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德育渗透方法(1)课堂教学渗透:在课文讲解中,结合德育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接受德育教育。
(2)主题活动:组织以德育为主题的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
(3)课外阅读引导:推荐德育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阅读,从中汲取道德养分。
(4)教师榜样作用:教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达到德育的目的。
四、德育渗透的实施效果1. 学生道德素质得到提升: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表现为更加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热爱劳动、勇敢坚强。
2. 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德育渗透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和谐,学生之间互助合作,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3. 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通过社会公德教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得到增强,表现为更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比其它学科的特殊优势就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这12册语文课本中,每册精选的课文都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最佳范文,设计爱国、理想、坚强、勤奋、团结、友爱、谦逊、孝敬等德育内容,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深远的影响,也是对学生一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的奠基。
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好地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呢?下面我就自己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在导入中渗透德育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颇有一番道理,它告诉了我们应把好教学第一关。
对此,我们不妨大肆渲染“开门红”的课堂教学艺术,使德育知识渗透“精而细”,恰到好处。
因此,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通过导语感染和教育学生。
如:在《颐和园》一文教学中,不妨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并提问:“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园内看一看,走一走呢?”这样的导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们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与自豪,从而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在探究新知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的德育不是强加的,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因此,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德育。
(1)在朗读中渗透德育。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指的是通过反复朗读,就能明白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材中有些意境优美、情感浓郁的文章特别适合用多读的方法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只有把课文读通、读熟了才能很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
读的方式很多种在把课文读熟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课文内容,更加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文章中人物思想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受到德育教育。
(2)在分析人物形象中渗透德育。
为了让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铭刻于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借助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使学生既初步懂得描写人物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集的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尤其是我国古代、近现代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都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我们的学生从中感受到这些形象的道德感召力。
课文中人物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对丑恶事物的揭露与批判,那些杰出的人物高大的形象会使我们的学生心灵受到深刻的教育。
(3)在欣赏插图,利用图片渗透德育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
如教《黃果树瀑布》一文,除了书中的插图外,再利用多媒体出示黄果树瀑布不同角度的图片,二者结合,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黄果树瀑布特点,再配之教师的讲述,就能使学生对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丽,产生了自豪之感。
3、在课堂练习中强化教育
课堂练习能巩固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形成学生能力。
在反馈练习中我们可从抓住训练重点,在突破难点上下苦功夫,巧功夫,恰到好处的渗透德育。
4、在总结回顾中延伸德育
语文教材中固有的思想教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依据。
对此,我们应在全课总结、延伸学习内容的时刻,巧妙地渗透总结性的德育教育。
如:在《军神》一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小结,让学生在知道刘伯承为了革命而拒绝使用麻醉剂做手术,从而引申教育孩子要向刘伯承一样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5、在习作中诱导德育
新课程教学建议对写作提出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要说假话、空话。
这不仅是教作文,也是教做人,可见学生习作要融进学生生活,与学生的行为习惯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写作感知做人道理,学会做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
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
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
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个有利时机,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渗透道德教育。
例如:写“我的妈妈”,要求大家写出自己的妈妈是怎样照顾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那么,我们应该对父母做些什么?从中让学生接受孝敬父母的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使得他们习惯于什么事都只从自身这一角度来考虑,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养成自私的毛病。
通过作文,惭惭让他们懂得如何去面对生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
由此可见,习作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之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传统美德.
6、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德育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口语交际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
如:、《请到我家来》、《打电话》、等内容教育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学会安慰》、《学会鼓励》等内容教育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德。
上好口语交际课,也能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7、在作业批改中渗透德育
学生的作业既能检验他们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最能及时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动态。
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各种苗头,及时加以引导、纠正,并不失时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例如,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曾发现有位同学用“帮助”造句:“只有别人帮助了我,我才帮助别人。
”我把这个同学找来跟他讲明了助人为乐的道理,使他明白了应该如何“助人为乐”。
总之,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研究探索,做德育渗透的有心人,才能把握其中的规律,达到游刃有余、渗透自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