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香火不断的中华养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千年香火不断的中华养生文化
· 五千年香火不断的中华民族养生文化
在世界浩瀚的历史上,从四五千年之前即出现了一
个个举世闻名的文明策源地,产生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但是,这些文明的光辉在历史的长河中是那样的短暂就销声匿迹了。唯中华民族,虽然也经历了无数战争的创伤和朝代更替,也有过被人欺辱的历史,但五千年来却始终一脉相承,香火不断,原因何在?是伟大的思想文化体系,造就了宠辱不惊,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品格。
在这一优秀的思想文化体系中,香文化是与人们生活须臾不离,好像又被人们忽视的文化系统之一。但它始终以形而上的力量滋养、熏蒸着国人的心灵,使一代代民族的精英始终把本性的升华作为立身之本,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之魂。
香——是滋养本性的食粮,是贯穿中华文化无形的脉。它以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形式维系着人们的性命健康、道德涵养、智慧的展发。它贯穿于生活中,体现在文化中,渗透在人们
的心灵中。缕缕馨香也在不断地告诫人们,万古流芳曾是人们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使中华民族馨香延续五千年的重要动力之一。
一、中国人用香的历史及香的功用
中国人用香的历史象诸多的历史考证一样,无法断定其详细确切的年代。但是,从目前掌握的丰富考古资料来看,6000~5000年前的祖先们,就已经开始了用香的生活。无论是仰韶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龙山文化、青浦良诸文化遗址中都留下了诸多燎祭时焚烧香材,香草和牺牲的痕迹以及室内烧香用的“香具”———陶熏炉。当然,在这些燎祭活动中,人们把自己最喜爱的物品大量的送给了神和自己的祖先。陶熏炉则展示了古人家庭用香、生活用香的习俗,除了献给祖先以外,自己也在享受着这种大自然的恩赐。从某些现象推断,在那个时代,人们用香可能已经达到了一种十分奢侈的地步。因此,我们的人文始祖黄帝面对人类生活的奢侈现象,包括用香的奢侈现象,才发出了,“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的诏令。《吕氏春秋·去私》以确保人的本性不为物欲所累,而保持健康的长久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作品,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最早的文学作品,也是对当时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其中有多首诗歌中描写了人对香气的追求,
以及人们佩带、赠送惟佩(香包)和以香熏衣的生活情趣。《诗经·生民》记述了周人的祖先在祭祀中使用香蒿的内容。《离骚》中则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描述。香类植物也常被视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如《诗经·蓼萧》中以“萧”喻比“君子”,“蓼(liao)比萧斯,零露瀼(rang)之。既具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光不忘。”《九歌》中有:“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萧:艾蒿)熏香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部分,从出土文物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制做精美的、既有观赏价值又有使用价值的博山炉,不仅有雕饰精美的铜炉,也有早期瓷炉,以及玉琮熏炉。如陕西雍城遗址曾出土鸟衔环铜博山炉,高340㎜,底座边长185㎜,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江苏淮阴高庄出土了铜盖瓷双囱熏炉。河南鹿邑出土了战国鸟擎博山炉,从这些熏炉的年代及出土范围之广,说明最晚在战国时期熏香在上层社会已经是人们生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在春秋战国之前,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各种香草,或佩带、或焚烧来防病治病,来满足本性的需求。甚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形成了“香气养性”、养生以养性为主的养生观。
中国人的养生观是与中国独特的文化思想体系一脉相承的,即是根植于“人天整体观”和“性命合
一”基础之上的。认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必须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是能与万物相合,顺天道而行的人。欲要到达人天相合,首先要达到自身的完善,即“性命相合”。
同时也认识到,香是滋养本性的食粮,是养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喜香是人的本性,“如木之向阳,蝶之恋花
”。香既可以美化生活,又是养生养性的重要元素。正如孟子所说:“以鼻之于臭,为性性之所欲,不得而安于命”。(古人香臭字通谓之嗅)《荀子·正论》言,“居如大神,动如天帝”的古天子重于赡养,出行车驾也要饰以香草,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侧载睪(yi)芷以养鼻,前有错衡以养目”。
这一时期,品类丰富的芳香植物已用于涂敷、佩带、沐浴、服食、焚烧以辟秽、祛虫、医疗养生等许多领域。此外,以先秦儒家“养性论”为代表的“香气
养性”的观念已初步形成,为后世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西汉生活用香的跃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黄帝《素问·金匮真言》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
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黄帝还说:“五气各有所主,唯香气奏脾”。《荀子·礼论》曰:“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故礼者养也。”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先贤们对香气与养生的关系已经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并建立了基本的理论基础。
汉代是香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汉武帝不仅在香的广泛普及上使香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生活用香不仅有佩带的香、焚烧的香,而且还有了香枕等床上保健用品,香品分类也已经细化,宫廷用香、治病用香、保健用香,祭祀用香、佛教、道教等宗教用香已经有了一定的区分。配伍上也更加严格,按君、臣、佐、辅进行和香,形成了香品组方的基本形式,奠定了我国制香的核心——“和香
”理论。郑玄的《汉后宫和香方》中,记载了大量的优秀香方及和香的要领和每一款香的作用,“和香
”形成了与中医齐头并进的,整体养生的姊妹篇。
隋唐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生活的安定,文化的普及,人们用香的规模不断加大,型制与品级也愈来愈考究。是一个香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但许多高档香料、香品被上层社会大量占有,用香上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香成为了上流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成为了上层社会的奢侈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