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言语必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话多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 费别人的时间,影响学习、工作, 并且话一多,是非就来了。
经 1、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必须言者, 亦宜话说多,不如少。免闲话、杂话,是非之言。 典 就 免闲话、杂话,是非之言:修道 是 之人,无剪爪之暇,岂有时间说废 生 活 话。不欣世语,乐要正论。从朝至
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 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 不起别念……须臾背念佛心,刹那 即结业之所。 到新的环境:少说,多看,多听, 多付出。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4、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礼敬诸佛:《常礼举要》中说:与 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忍辱:处逆境,随恶缘,无嗔恚, 业障尽消。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 世果,今生做者是。
5 、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经 典 就 基本礼貌:人不闲,勿事搅,人不 是 安,勿话扰。如:打电话:“请问您现 生 在说话方便吗?” ; 活 尊重别人:跟人在一起谈话,要学 会倾听,不要随便打断他人谈话,而 急着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人正谈话,我们怎么办?看是否 需要帮忙,如:倒水,准备点心等。 若需要回避,则悄悄离开。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8、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讲话的方法: 凡道字,重且舒:讲话抑扬顿挫要表 达出来。勿急疾,勿模糊:速度不可太 快,不可太慢。 我们讲话太急躁,速度太快,听的人 跟不上,他就慌;或者咬字、抑扬顿挫 不清楚,很模糊,他在那里听得很吃力 ,生怕把你的话听错了,或者听不清楚 ,跟你对不上嘴,又怕自己失礼。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7、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EG:颜回煮粥 “知未的,勿轻传”:我们对于很多的 道理还没有了解透彻,对于一些事实还 没有清楚,不可以轻易去讲给别人听。 知知为知知,不知为不知。 提升事物的判断力(不人云亦云): 判断力取决于理智和智慧,理智和智慧 来源于圣贤教诲。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6、不论人长短,不花言巧语, 不浮言嬉笑,不脏话恶口,不与人吵架。
不两舌: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 非。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浮言嬉笑。 《论语》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不恶口:不脏话恶口,不与人吵架。 说什么话:利益语,柔软语,诚实语 ,智慧语(调济人情,发明事理。)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4、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言由心生:“诚于中,行于外”, 与真诚、清净、平等、觉相应。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言语要厚道,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 要给人留面子,不能刻薄,不侮辱人。 因果:《太上感应篇》上说,“见 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福在受谏:现在人都那么冷漠,谁也不 愿意花时间在你身上,又得罪人。“父母 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算批评、责备 过重,我们也要体会领导、老师的存心, 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错怪——忍——情绪稳定——尊重、佩服、 信任——时机出现——厚道指出 劝谏的态度和方法:心诚、色温、气和、 词婉。
经 《一日常规· 言语必谨》 典 就 4、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是 5、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生 6、不论人长短,不花言巧语,不浮 活
言嬉笑,不脏话恶口,不与人吵架。 7、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 传。 8、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 糊。
经 1、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必须言者, 亦宜话说多,不如少。免闲话、杂话,是非之言。 典 就 常当缄口静默:《易经》中说“君 是 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生 活 口业最易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 不得轻忽出言:《延寿药言》中说 “心平方能言。”《孝经》中说“非 先王之法言,不敢道”(与经典相应, 契机、契理)。
基本礼貌:真诚、专注、尊重。 “问起对,视勿移”。 听尊长说话,开始时要注视对方的 面部,听到中间,目光可以下移到胸 部,最后,仍将视线上移到尊长的面 部,这是专心听讲的表现。 如果目光游移不定,东张西望,不 听对方说话是失礼的行为。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3、言谈对话,应答时,眼睛必顾望对方。 领导、老师批评责备,不可主动辩解, 姑且缄默,有必要时,事后再私下解释。
4、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左传》上记载:两个国家搞外交, 有个国家派的是个跛子,只有一只眼 睛。另一个国家外交使节,以相等地 位也找了一个跛子,一只眼睛来迎接 他。可是,后来人家记在心里,回去 以后,找了个问题,派军队就把那个 国家灭掉了。不论是任何人,开玩笑 多了,就失之于轻浮,我们求学要注 意稳重,轻浮的人办不了大事情!
经 1、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必须言者, 亦宜话说多,不如少。免闲话、杂话,是非之言。 典 就 必须言者,亦宜话说多,不如少: 是 生 什么时候是必须言者?晨昏定省, 活 出告反面,别人问话等。
《易经》中说:吉人辞寡,躁人 辞众。
经 1、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必须言者, 亦宜话说多,不如少。免闲话、杂话,是非之言。 典 就 言少—心静——审时度势,察颜 是 观色 — 适当开口 — 获信任,利益人 生 活 言多—急躁—没安全感—人生没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2、言语轻声,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说话时应该要观照到自己声音的大小, 以及周围的环境。
与尊长说话声音不要过小,在教室、 办公室、图书室、休息时间,声音不 要过大,以免影响他人。开门、关门 和脚步也要轻。 举一反三:缓揭门,勿有声。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8、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传话:信、达、雅。 别人交代的事情,我们养成复述一遍 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好的事情 发生。 EG:请问您是说XXXX吗? 言语必谨(言忠信)总结:我们平常 说话要尊重别人,多给人鼓励、肯定、 关怀。遇到不好的事,我们要说宽容的 话。办事的时候,我们要说商量的话。
如果说话的是父亲,彼此关系密切, 则目光可能有所移动,但不要高于面 部,也不要低于皮带。 如果彼此站着不说话,则视线要落 在对方的足部;如果坐着,则视线要 落在对方的膝部。 鞠躬、握手时,眼睛也要真诚地看 、言谈对话,应答时,眼睛必顾望对方。 领导、老师批评责备,不可主动辩解, 姑且缄默,有必要时,事后再私下解释。
2、言语轻声,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
基本礼貌:EG:巴黎圣母院,中国 字“请勿大声喧哗。” 我们的身份代表:家,校,国,文 化。 境教:EG:客人参观,感受:静、 净、正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3、言谈对话,应答时,眼睛必顾望对方。 领导、老师批评责备,不可主动辩解, 姑且缄默,有必要时,事后再私下解释。
经 1、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必须言者, 亦宜话说多,不如少。免闲话、杂话,是非之言。 典 就 哪些情况下不得轻忽出言?打餐、 是 听课、教室,长辈、领导说话时。 生 活 止语?止闲言杂语,止心(不给人 压力,生烦恼)——不闻不问。 讨论:执着我要止语,我要听经。 坚持定课没错,与工作、生活产生矛 盾怎么办?当下放下。 EG:做功课时,有同仁找,需要帮 忙,怎么办?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8、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所以我们讲话的态度也很重要,要怡 吾色,柔吾声,然后讲话的一种语速要 适中,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讲话讲 太慢,听的人觉得心脏都快要停止了, 这样也不行。 所以凡事都要取其中庸之道,过与不 及都不好。我们平常就要观照自己的言 语速度,言语的遣辞用句能不能够清晰 ,这个自己要多下功夫。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读背《德行言语录》
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 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智慧。 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 讽刺显得轻视,尊重增加了解。 少说伤害的话,多说关怀的话; 伤害形成对立,关怀获得友谊。 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商量的话; 命令只是接受,商量才是领导。 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 批评造成隔阂,鼓励激发潜能。
细讲《一日常规》
言语必谨
经 《一日常规· 言语必谨》 典 就 1、常当缄口静默,不得轻忽出言 是 。必须言者,亦宜话说多,不如少 生 。免闲话、杂话,是非之言。 活
2、言语轻声,不高声喧哗扰乱他 人视听。 3、言谈对话,应答时,眼睛必顾 望对方。领导、老师批评责备,不 可主动辩解,姑且缄默,有必要时 ,事后再私下解释。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4、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 守礼,不随便:越熟越容易随便。 《论语》: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 之。 讲话的目的—表达心声,沟通—相 互了解—相互帮助成就—(存心:利 益对方再说)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不轻慢人。 能够向比自己低的人学习。 EG:看到别人的习气,心里上起轻 慢,要求——宽容。五十步笑百步。
经 典 就 是 生 活
7、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不妄语: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 勿轻传。 “见未真,勿轻言”:当我们还没有看 到事实真相,只是听别人片面之词,绝 对不可以把这个话再传出去。这是一个 很重要谨慎的态度。 如何落实:要看到存心和来龙去脉, 了解事实真相(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多方面了解情况,必要时做实际调查)
中华礼仪之美——
请让我们一起努力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