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地质图件
主要地质图件(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主要地质图件(3煤层底板等高线图)](https://img.taocdn.com/s3/m/4e0b0d15a8114431b90dd812.png)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三)断层 煤层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发生断裂时,断层把煤层切断并 使其发生位移,其底板不再是连续的面,等高线在断层处中 断而不连续。 在地质上将上盘煤层与断层面的交线称之为上盘断煤交 线,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用“——〃——”点线符号表示; 下盘煤层与断层面的交线称下盘断煤交线,用“——×—— ×——”叉线符号表示。
(2) 倾向 过F点作EF线的垂线交GH于Z,则FZ方向为 倾向。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2、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求断层的产状及落差
(3) 倾角 GH及EF为断层面的两条等高线,其倾角的求 法与煤层底板
2、利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求断层的产状及落差
(4) 落差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三)断层:当遇见正断层时煤层底板等高线在图上为中断, 在上、下盘断煤交线之间没有等高线通过,表示煤层缺失; 当煤层遇到逆断层时,底板等高线在图上表现为中断,上、 下盘断煤交线之间互有等高线通过,表示煤层重复。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一)单斜构造 单斜构造在图上一般反 映为一组直线,当煤层走 向与倾角不变,等高线大 致平行而均匀;如果倾角 有变化,则等高线疏密不 均,且等高线越密煤层倾 角越大;如走向发生变化, 则等高线成为一组曲线;
第四节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三、各种地质现象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表现
4)断层几何形态图的功用
(1)求断距 上、下盘煤层任意2条同高 程等高线的水平距离为水平 地层断距hf。铅垂地层断距 hg。沿断层倾向作一直线AB 与上、下盘交面线分别交于A、 B两点,则两点间距离为平错, 两点的高程差为落差H.
煤矿常用地质图件
![煤矿常用地质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53bd59a58da0116c1749fa.png)
称线条比例尺,可避免图纸伸缩引起的误差。
3)比例尺的精度 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三、直线定向 确定直线的方位称为直线定向。 四、地质绘图的基本技术 1、高程网的绘制 高程网是指剖面图中的水平标高线,是一组等间距的平行线。
4、地层分界线、煤层、重要标志层和其它有益矿产露头线、构造
第二节 井田地形地质图
线、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以及岩浆岩的分布范围等。 (5)井田边界线、滑坡范围界线、区内最高洪水位线及煤层采空
区界线等。 二、用途 1、选择井口、工业广场、运输线路、供电线路 2、与采掘工程平面图配合,形成井上下对照图 3、地质部门用来布置生产勘探和其它地质工作/ 三、编制方法
4)断层构造 断层在地形地质图上表现为断层线。不同性质的断
层,以不同的断层线符号表示。(出露于地表实 际测定的断层用实线表示,被覆盖而推断的断层 用虚线表示) 走向断层,其断层线两侧的地层重复或缺失;倾向 断层和斜交断层,其断层线两侧的同一地层、煤 层、标志层和构造线不连续。 • (1)断层线的弯曲变化
一、产量统计 1、工作面上策计算: 2、煤堆测量用简单几何方法测煤堆体积,然后乘以煤的松散容重 3、生产调度统计:据采区、队报出的产量统计 4、井口统计: 二、煤炭损失量分类 1、按损失形态分类: 1)落煤损失:1)遗留在工作面未运出的煤量;2)面积损失:局部
地区不能回采的煤炭损失;3)厚度损失:残留顶、底板的煤皮。 2、按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类: 1)开采损失:与开采方法有关的损失。 2)非开采损失:地质、水文地质损失,全矿性煤柱损失等。 3、按计算范围损失分类: 1)工作面损失;2)采区损失;3)全矿损失。
矿井地质图件(共54张PPT)
![矿井地质图件(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084a5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8.png)
〔2〕没有产状的岩层,可根据同一翼其它岩层的产状作图;厚度可根据另一翼 同一岩层的厚度作图。
〔3〕同一翼上产状不一致时,在保持岩层厚度不变的情况下,调整 个产状,使之逐渐过度到与同一翼其它产状一致。
未调整倾角所做剖面
调整倾角所做剖面
3〕根据地形地质图及深部钻孔与巷道资料编制大比例尺剖面: 作图方法与单斜岩层根本相同。由于构造比较复杂,作图前应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小于地形坡角,露头形态:与等高线一致,比 等高线狭窄。
4、地形地质图
单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在山脊,沟谷中遵循“V〞字形法那么。 以下图为某区地形地质图地层露头呈NNE向展布。
A处地层露头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一致,比等高线开阔,说明倾向、坡向相反,故岩层向西 倾斜。
B处露头线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说明倾向、坡向一致,且α>β,岩层向西倾斜。 上述分析说明:本区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南西西向,倾角较陡。
地质界线、钻孔、井巷工程等。地质剖面图应注明剖面方 向、比例尺、图例和图签。 〔三〕用途研究地质构造的主要图件,井口位置选择、开拓方 式、水平划分、巷道系统底图。
〔四〕绘制方法
〔一〕利用地形地质图编制剖面图
〔1〕剖面位置的选择原那么: A、剖面尽可能切穿各时代的地层。
B、剖面尽可能切穿区内最高、最低点,表现区内的地形特征。
〔2〕没有产状的岩层,可根据同一翼其它岩层的产状作图; .
立面图采在用正剖射标面高投上影,填投影绘面为地竖直质面,内投影容线为时垂直,于竖应直面先的一划组水出平线断。 层线,剖面内的断层线是断层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平岩层露头宽度决定于岩层厚度及地形坡度:
A〔、2〕把面岩已层探与位明于的剖范煤围层面Ⅱ底处板的:标高交资料线投到,平面当图上剖〔钻面孔、方巷道向、小垂窑、直地表断露头层等资走料〕向。 是,剖面内的断层倾角为
各种地质图件内容
![各种地质图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b7962215901020207409cbb.png)
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605a69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19.png)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地质图件是地质工作者表达和传递地质信息的重要工具,它们以图形、符号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地质现象和地质特征。
对于地质研究、矿产勘查、工程建设等领域来说,准确理解和运用地质图件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图件。
一、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地质体的垂直断面图。
它能够直观地展示地层的顺序、岩性、厚度、接触关系以及地质构造等信息。
在绘制地质剖面图时,首先要确定剖面的位置和方向。
通常会选择穿过研究区域内重要地质现象的路线作为剖面线。
然后,根据实地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将地层和构造按照实际比例和形态绘制在图上。
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层通常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来表示,以区分不同的岩性。
例如,砂岩可能用黄色线条表示,页岩用灰色线条表示。
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如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等,也会在图中清晰地展现出来。
地质构造,如褶皱、断层等,是地质剖面图中的重点内容。
褶皱的形态、轴面的走向和倾斜角度,断层的位置、性质和位移量等都会准确地标注在图上。
通过地质剖面图,我们可以了解地质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的地质分析和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二、地质平面图地质平面图是在水平面上展示地质信息的图件。
它反映了地表出露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产等的分布情况。
绘制地质平面图需要进行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测量工作。
首先,要确定图的比例尺和范围。
然后,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如地层的露头、岩石的分布、断层的走向等,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标注在图上。
在地质平面图中,地层通常用不同的花纹和颜色来表示,并且会标注地层的代号和名称。
构造线,如褶皱的轴线、断层线等,会用特定的线条来表示,并注明其性质和产状。
此外,还会标注出矿产的分布位置和类型。
地质平面图是进行区域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的基础图件,它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上了解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指导。
三、柱状图地质柱状图是对一个地区地层垂直序列的综合描述。
地质图件颜色图例
![地质图件颜色图例](https://img.taocdn.com/s3/m/8858f5639ec3d5bbfc0a7407.png)
砂层厚度、有效厚度等值图用红色,厚度越大,红色越深。
3、注采井网完善程度图: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组成。 井网完善程度“完善井组用红色,完善程度越高,红色越深。 不完善井组用绿色,完善程度越差,绿色越深。
பைடு நூலகம்
4、小层平面图、油水井连通图 油层用红色、水层用淡兰色,干层用棕色,气层用黄色。
图例
完善程度
油层
水层
一、开发曲线: 开井数:油井 黑色 水井 淡兰色 液量 深红色 油量 红色 含水 兰色 油气比 黄色 液面 紫色
地层压力 棕色
注水量 绿色
注采比 淡兰色
二:产量构成图
日产水平 红色
新井产量 玫红色
调参
草绿色
大泵
淡兰色
防砂、堵水、卡封 紫色
群扶 粉红色
三:各种差值图、等值图
1、差值图 液量
油量
含水
干层
气层
三:各种差值图、等值图
2、等值图 压降
液面
等厚
说明:
等值图指压降等值、液面等值、等厚一类的图件。 压降:压力上升区用红色,上升幅度越大,红色越深。
压力下降区用兰色,下降幅度越大,兰色越深。
注:等值图颜 色以说明为主, 兼顾美观,图
例为参考
液面:液面上升区用红色,上升幅度越大,红色越深。 液面下降区用兰色,下降幅度越大,兰色越深。
说明:
液量:液量上升区用红色,上升幅度越大,红色越深 液量下降区用兰色,下降幅度越大兰色越深。
油量:油量上升区用红色,上升幅度越大,红色越深 油量下降区用兰色,下降幅度越大兰色越深。
含水:含水上升区用兰色,上升幅度越大,兰色越深 含水下降区用红色,下降幅度越大红色越深。
注:差值图颜色以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915b89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a.png)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地质图件是地质学领域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描绘和分析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质情况。
地质图件可以包括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地形图、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构造图等。
本文将对这些地质图件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读。
一、地形图地形图是描绘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和地貌特征的地质图件,用于研究地形和地势分布、地貌类型和演化过程等。
地形图使用等高线和颜色填充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地表的高低起伏。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颜色填充则用来区分不同地貌类型。
地形图还标注有河流、山脉、湖泊等地貌要素的位置和名称,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二、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研究地下岩石分布和构造特征的地质图件,通过对地下地层的垂直展示,帮助我们了解地质结构的分布和变化。
地质剖面图通常是由一条剖线上的观测数据绘制而成,具体包括地层厚度、构造断层、岩石种类、岩性变化等信息。
这些数据通过一种特定的绘图方法来表达,如叠加法、比例法等。
地质剖面图可用于分析岩层的分布规律、构造变化以及可能的地质问题,为地质调查和地质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地质构造图地质构造图是描述地球内部构造特征的地质图件,用于研究地球的地质演化和构造变化。
地质构造图记录了岩石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的各类构造变形,如褶皱、断层、蚀变等。
地质构造图中使用了符号、颜色和箭头等图形元素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构造特征,并标注了相应的测量数据和解释说明。
通过地质构造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特征的分布、演化历史、构造力学等,对于研究地质变形和构造运动有重要的意义。
四、其它地质图件除了上述常见的地质图件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地质图件,如:遥感图、地震剖面图、重力异常图等。
这些地质图件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观测方法,提供了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地质信息。
例如,遥感图利用卫星或航空平台采集的遥感图像,可以揭示地表的植被、土壤、岩石等特征;地震剖面图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征,研究地下构造和岩石的物理性质;重力异常图通过测量地表重力场的变化,推测地下密度和物质分布等。
煤矿常用地质图件.
![煤矿常用地质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d6271ceff9aef8941e06fe.png)
在地形地质图上求断层面的产状要素(1)
• 如图,红色的是地形等高线,蓝色的是地层界 线,出露的地层由O1、O2、O3、S1,地层被 断层F切断,并发生错开。由地层的对称重复, 该处是一个背斜构造。 • 断层面在河谷中呈现“V”字形,该“V”字形与 地形等高线的凸起方向是相反的。根据相反相 同的规则,断层面是向南西方向(SW)倾斜 的,即与河谷的倾斜方向相同。 • 从断层的右侧出露的相同地层要比左侧的宽, 说明右侧是上升盘,左侧是下降盘。
作图法求岩层的产状
• 在地形地质图根据“V”字形和 地形等高线的关系的特点来判 断倾斜岩层的产状要素。 • 作图法:如果同一地质界线与 一条地形等高线相交于两点, 则连接这两个交点得到一条直 线,就是该岩层的走向线。如 果同一地质界线与两条地形等 高线分别相交,则得到两条不 同标高的走向线,从高的走向 线向低的走向线引垂线,由高 向低的方向即岩层的倾向。根 据平距和两条走向线的高差, 通过作图就可以做出该岩层的 倾角。
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的表现(二) •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大于坡角 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 曲方向相反。 “V”字形露头形态如下图。
倾斜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的表现(三)
•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 同,而且倾角小于地面 坡角时,地层界线的弯 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 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 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 高线的弯曲度大。如图 10-3岩层倾向与地形坡 向相同时“V”字形露头 形态。如图10-4 岩层倾 向与地形坡向相同,岩层 倾角小于坡角,“V”字 形露头形态
地形地质图的用途
• 地形地质图是矿井设计,煤矿生产中不 可缺少的基本图件。用它可以选择矿井地 表运输路线,供水路线,划分井田边界。 确定井口位置、工业广场,建筑物的位置。 编制井上下对照图,研究地表和地下采煤 的相互影响,规划地表防治水工程的基本 图件。在国土资源调查、环境治理、生态 保护、水利建设、铁路、公路建设、国防 建设等工作中,都要用到地形地质图。
第9章 煤矿常用地质图件1
![第9章 煤矿常用地质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50fd2e40eff9aef8951e0615.png)
三、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水平岩层:岩层层面基本保持水平状态 (岩层倾角在0-5º) ,即同一岩层面上的海拔高 度基本相同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
1)水平岩层的基本特征:
a、在地层层序没有发生倒转的情况下,地质时代较新 的岩层叠覆在较老的岩层之上。
b、水平岩层的厚度是该岩层顶面标高与底面标高之差。 c、水平岩层的出露和分布状态完全受地形控制。 d、水平岩层露头的水平宽度(即岩层上、下层面上的 出露界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是随岩层的厚度和地面坡度的 变化而变化的。
(1)分析地质图,搞清构造轮廓。如果有次级褶皱, 在剖面图上应反映出来:应将隐伏的次级褶皱的轴迹延伸至 剖面上来。
隐伏的次级褶皱在剖面图上应反映出来
(2)选择剖面的方向及位置,注意垂直主要构 造线,经过露头最多的地带。
(3)在底图上画一条水平线,即地形剖面(因 没有地形标高,可假定地面近水平),然后标出 地质界线点。
1:2000
1060
hf
1060
第二节 地质剖面图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地质剖面图编制方法
一、概述
(一)地质剖面图的概念
沿铅垂方向,将大地切开,将岩层及构造形态等地质现 象在断面上显示出来的图件称为地质剖面图。
(二)地质剖面图的内容
剖面切过的地形地物、经纬线、水平标高线、地质界线、 钻孔、井巷工程等。
地质剖面图应该标有剖面方向、比例尺、图例和图签。
(三)地质剖面图的作用
研究煤矿地质构造、选择井口位置,以及开拓方式、生 产水平的划分、巷道系统的确定。
二、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
(一)利用地形地质图编制剖面图
1、水平岩层地区
1)剖面位置的选择原则: (1) 剖面尽可能切穿各时代的地层。 (2) 剖面尽可能切穿区内地形的最高、
地形地质图
![地形地质图](https://img.taocdn.com/s3/m/47f81e62b84ae45c3b358cf8.png)
地质图分析 岩层倾向与坡向相交的两种方式
地质图上求 倾斜岩层产状
(2)、各种褶曲在图上的表现 1.水平褶曲:枢纽产状水平,地形平坦时,两翼 岩层在图上都呈对称的平行条带出露,核部只有一条 单独出现的岩层。
2.倾伏褶曲:两翼岩层在地质图上呈对称出露,但不平行, 而成抛物线形。
3、褶皱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第三系 R R 侵入岩体
白垩系 K K 侏罗系 J
三叠系 T
晚 二叠系 P 石炭系 C
T3 T2 T1 C2 C1 D3 D2 D1
泥盆系 D
早 志留系 S 奥陶系 O
寒武系 C
震旦系 Z
地层界线 第四系 Q
第三系R R 侵入岩体
白垩系 K K 侏罗系 J
三叠系 T
晚 二叠系 P 石炭系 C
T3 T2 T1 C2 C1 D3 D2 D1
Є
O
T
180
C
C
160
140
O Є
γ
Z
(3)断层构造
(1)单斜构造
水平构造Ⅰ、直立构造Ⅱ、倾 斜构造Ⅲ
空间状态及其在平面上的表现
各种地质界面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水平构造
直立构造
水平岩层
平面图中如何得到 水平岩层的厚度?
立体图
平面图
倾斜构造(V字形法则)
1.倾向反,同弯曲且曲率小。
2. 倾向同,倾角大,反弯曲。
3. 倾向同,倾角小,同弯 曲但曲率大。
地形地质图
地形地质图
一、概念 表示研究区的地形特征、地层、矿层分布、岩层产状 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图件。
二、内容
(1)比例尺和图例 (2)地形地物 (3)地层界线、褶曲轴线、断层线及岩层产状 (4)勘探工程 (5)其它
8主要地质图件简单易懂
![8主要地质图件简单易懂](https://img.taocdn.com/s3/m/ff517edc76eeaeaad1f330be.png)
(2)地形起伏较大时褶曲的识别 a.岩层产状 单斜岩层受地形的影响,虽然地层界线发生弯曲, 但产状不变,而褶曲构造岩层则走向发生变化。
第八章
b. 根据有无褶曲
主要地质图件
轴线
在地形地质图上, 背斜构造一般以轴 线符号 表示; 向斜构造用符号 表示,而单斜岩层 无褶曲轴线符号。
第八章
主要地质图件
c.根据地层界线弯曲情 况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 单斜岩层受地形影响, 地层界线弯曲情况与地形 等高线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褶曲构造的地层界线 弯曲情况与地形等高线往 往无明显的规律。
a.水平褶曲 : 水平褶 曲在地形地质图上,地层 界线表现为一组近于平行 的界线, 可通过岩层出露 的新老关系判别是向斜还 是背斜,即自核部向两翼 ,岩层由老变新为背斜 , 由新变老为向斜。
第八章
主要地质图件
2、褶曲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1)地形平坦时褶曲的识别 b.倾伏褶曲:倾伏褶曲 在地形地质图上地层出露 界线呈单向封闭的曲线 。 背斜—V字形尖端为倾伏端; 向斜—仰起端。 当核部时宽时窄或多 次闭合呈串球状分布,说 明枢纽波状起伏的。
第八章
主要地质图件
(4)山谷 两山脊之间的凹地称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 线是雨水汇流之处,因而称为集水线或山谷线 。山谷 等高线为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且与集水线正交。
第八章
(5)鞍部
主要地质图件
相邻两个山头之间形似 马鞍状的低凹部分,称为鞍 部。鞍部等高线是由两组山 头等高线和两组山谷等高线 组成的,鞍部的中心位于两 组等高线的中心线上。
第八章
第一节
主要地质图件
地形地质图
一、地形地质图的概念、内容及作用
1、概念 地形地质图:表示研究区的地形特征、地层、 矿层分布、岩层产状及地质构造特征的图件。 基岩地质图:在新地层覆盖区,把上覆岩层 揭去,反映基岩面的各种地质现象的地质图件。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
![常用地质图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2a20e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6.png)
三角洲相:平原相、前缘相、前三角洲相,水流 机制以牵引流为主;
湖泊相:滨湖相、浅湖相和深湖相,水流机制以 牵引流为主; 。
事实上,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前缘和前 (扇)三角洲、浊积扇已经属于湖泊相的范畴。
水下冲积扇沉积体系
近岸水下扇,是全部没于水下的砂砾岩体,呈楔形体插入湖相泥岩中。 水下冲积扇形成于湖进阶段,可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缘三个亚相。
剖面图、油气藏剖面图、砂层对比图、地震剖面图、地震剖面层位标定 图等。多方向的剖面图可组成为栅状图。
3.综合柱状图 是以柱状形式表示铅垂地层剖面中的地层、构造、岩石岩性、颜色、
油气显示和沉积相等信息随深度变化的图件,包括地层综合柱状图、油 气层综合柱状图、四性关系图、沉积相柱状图、测井综合解释图等。
层位标识要求:大层(组段)以均匀分布的汉字表示,砂层组 3. 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地质层位名称 以下以数字表示,纵向集中分布;各层位间分隔线醒目,逐级
可区分,一目了然。
4. 井柱及井号
井柱中间为解释结论,井柱左侧为深度标高,两侧加测井曲线 (左侧为自然电位或自然伽马—GR;右侧为电阻率—Rt);
5. 平面导航图
1. 沉积相分布图
编图要求
应有信息
表示方法和要求
注意事项
1. 沉积相图应反映本地区目的 层位沉积体系及不同沉积亚相 (微相)分布特征;
2. 沉积物源(构造)名称
3. 代表井或典型井的井位、井 号
4. 不同沉积亚相/微相平面(空 间)展布
5. 图例(符号与颜色同时区分, 图例的符号与颜色同时区分,
以备用于彩色/黑白图)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是辫状河入湖形成的三角洲体系,是凸起剥蚀区河流出口处的冲积 扇直接入湖而形成的顶部出露水面而主体位于水下的砂砾岩体。可分为扇三角洲 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
阅读地质图(全)
![阅读地质图(全)](https://img.taocdn.com/s3/m/6decf8e552ea551811a687db.png)
精选可编辑ppt
25
断层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精选可编辑ppt
26
六)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六)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在地质平面图上表现为上下两套岩层的 产状一致,岩层分界线彼此平行,但地质年代不连续。
精选可编辑ppt
27
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如图2-26中的早第三 纪地层直接与第四纪地层接 触,中间缺失了晚第三纪地 层。角度不整合不仅上下两 套岩层之间的地质年代不连 续,而且产状也不相同,新 岩层的分界线遮断了下部老 岩层的分界线,
3.地质构造符号
地质构造符号,是用来说明地质构造的。组成地壳的岩
层,经构造变动形成各种地质构造,这就不仅要用岩层产
状符号表明岩层变动后的空间形态,而且要用褶曲轴、断
层线、不整合面等符号说明这些构造的具体位置和空间分
布情况。常见的主要地质构造符号,见附录三。
精选可编辑ppt
8
二、地质图的规格和符号
(二)地质图的符号 2.岩石符号
各种地质界线必须注明其代号或名称,如地层系统编号、标志层 及矿层编号、褶曲及断层名称等,对有火成岩或岩溶陷落柱出露的 地区,应圈定其在地表或基岩面上的分布范围。
3.勘探工程
包括所有的钻孔、探槽、探井、探巷、井筒位置、老窑位置和范围。
4.其他
包括经纬线、指北方向、井田边界、剖面线、勘探线及其编号、井 筒标高、矿体采掘范围、最高洪水位线、图名、图签、图例和比例 尺等。
地形地质图是以地形图为底图,通过地质调查及地质勘探编 制而成的。图中反映的主要内容有:
1.地形地物
主要有地形等高线、地面建筑物、构筑物、地表水体、公路、 铁路、桥梁、车站、三角测量点、高压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地质图件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3、综合柱状图主要表示平面图区内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变化及接触关系等。
4、比例尺说明比例尺的大小,用数字:1:×××也可用尺标:5、图例主要说明地质图中所用线条符号和颜色的含义,按照沉积地层层序、岩浆岩、地质构造和其它地质现象的顺序排列。
6、责任栏(图签)说明地质图的编制单位、图名、图号、比例尺、编审人员、成图日期等,便于查找。
二、地质条件在地质图上的表示(一)地层岩性的表示地层岩性在地质图上是通过地层分界线、地层年代代号、岩性符号和颜色,并配合图例说明来表示的。
1、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形状不规则,但有一定的规律性,大多在河谷斜坡、盆地边缘、平原与山地交界处,大致沿山麓等高线延伸。
2、岩浆侵入体的界线形状最不规则,也无规律可循,需根据实地情况测绘。
3、层状岩层的界线(1)水平岩层,水平岩层的产状与地形等高平行或重合,呈封闭的曲线。
(2)直立岩层,直立岩层的地层界线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沿岩层的走向延伸,并与地形等高线直交。
(3)倾斜岩层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界线的弯曲方向(“V”字形弯曲尖端)和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程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小。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同,但地层界线的弯曲度比地形等高线的弯曲度大。
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而且倾角大于坡角时,地层分界线的弯曲方向与地形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二)岩层产状的表示水平岩层直立岩层,箭头指向较新地层。
倾斜岩层,长线代表走向、短线代表倾向,数字代表倾角的度数。
倒转岩层,长线代表走向、弯线代表倒转后岩层倾向、箭头指向老岩层,数字代表倾角度数。
(三)岩层接触关系的表示1、层状岩层间的接触关系(1)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两套地层的界线大体平行,较新的地层只与一个较老地层相邻接触,且地层年代连续。
(2)平行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两套地层的界线大体平行,较新的地层也只与一个较老地层相邻接触,但地层年代不连续。
(3)角度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两套地层的界线不平行,呈角度交截,一种较新的地层同多个较老地层相邻接触,产状不同,地层年代不连续。
2、岩浆岩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1)侵入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沉积岩的界线被岩浆岩界线截断。
(2)沉积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浆岩的界线被沉积岩界线截断。
(四)褶皱的表示褶皱在地质图上主要通过地层的分布规律、年代新老关系和岩层产状综合表示出来,为了突出褶皱轴部的位置及褶皱的形态类型,在地质构造图上,常在褶皱核部地层的中央,用下列符号加重表示:背斜倒转背斜向斜倒转向斜(五)断层的表示在断层出露位置,在彩色地质图上常用红线、在黑白地质图上用粗黑线符号表示:代表正断层,长线代表断层出露位置和断层线延伸方向,带箭头的短线代表断层面的倾向,数字为断层面倾角,不带箭头的双短线所在的一侧为断层的下降盘。
代表逆断层,符号与上同。
代表平移断层,箭头代表本盘相对滑动的方向,短线代表断层面倾向,度数表示断层面的倾角。
三、阅读分析地质图-读图步骤1、比例尺:各类地质图都有一定的精度,从比例尺大小就可以看出,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地质现象表达的就越清楚,同时也可根据比例尺,计算该图区的面积。
2、图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的地层图例(符号、颜色、线条等)都是一致的,此外还有构造图例(包括产状、褶皱、断裂)、地貌、自然地质作用的图例(滑坡、岩溶)等。
3、地貌:了解地形起伏,山川、河流水系的分布等,并结合分析第四纪地层的分布。
4、地层分布和岩性:区内出现的地层时代、岩性、产状等。
5、构造:断层、褶皱的类型、规模、分布和性质,本区的构造线走向6、不良地质:滑坡、崩塌、岩溶等。
7、地史分析8、评价:根据图内表现的地质条件,可对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初步评价,并可提出进一步勘察工作的意见。
四、地质剖面图的绘制(一)水平岩层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1、选择剖面线2、确定剖面制图比例尺3、切制地形剖面4、勾绘地质界线5、标注花纹、代号6、整饰图件(二)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在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图上切制地质剖面图,其作图方法大体上与水平岩层地区地质剖面图的切制方法相同,但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图幅内各地层的时代、层序、产状、分布及其与地形起伏和分布的关系。
剖面线方向应尽可能垂直区域地层走向,且通过所有地层及地层起伏最大地段。
剖面选好后需在地质图上注明位置和编号。
2、地质剖面图的比例尺一般要与地形图相同,如需放大,则水平比例尺也一致放大,避免歪曲剖面地形和岩层倾角。
如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只放大垂直比例尺,但要变换岩层倾角。
3、当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垂直或基本垂直时,剖面图上的岩层界线按真倾角绘制。
若剖面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不垂直,二者所夹锐角<80°时,剖面图上岩层界线应按视倾角绘制。
4、在地质剖面图上用规定的图例将不整合明确表示出来。
此外,在画角度不整合构造时,要先画不整合面以上岩层,后画不整合面以下岩层(三)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根据褶皱地区地质图切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与切制水平岩层及倾斜岩层地质剖面图基本相同,但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分析图区地形和构造特征作图前应仔细阅读地质图,分析图幅内组成褶皱构造的地层,褶皱的展布方向和形态特征,次级构造、断层及岩浆活动情况,以及构造、岩性与地形起伏的关系等问题,作到心中有数。
2、选择剖面线剖面线尽可能垂直皱褶轴线方向,并通过全褶皱构造主要褶皱构造。
3、具体绘制方法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的作图方法也不相同。
(1)地质图上无地形等高线且褶皱岩层的厚度及产状无详细记载时,在这种情况下,地质剖面图的作图方法如下。
ⅰ)假定地面水平,则地形剖面线可用水平线代替。
ⅱ)在地质图上选择一层出露次数最多的地层,并以它在地质图上的最小露头宽度作为其地层的厚度。
ⅲ)在地质剖面图上,以所选地层上层面与剖面线的交点为圆心,以它在地质图上的最小露头宽度为半径画弧,从该地层下层面分界点起引此圆弧的切线,则此切线即为该地层的下层面界线。
用这种方法得出该地层在剖面上所有露头点的底面界线后,再用光滑曲线将该岩层各底面界线界线连接起来,即画出该地层的褶皱形态。
ⅳ)剖面上所切过的其它地层界线露头点,可按照上述褶皱形态依次勾绘出这些地层界线,即绘制出整个地质剖面。
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褶皱地区地质剖面图的作图方法也不相同。
(2)、当地质图上有地形等高线且岩层厚度及岩层产状均有较详细记载时,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与水平岩层地区及倾斜岩层地区地质剖面图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
在作图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ⅰ)剖面线切过褶皱岩层,当发现褶曲一翼仅有局部地段的岩层产状不协调时,应在保持岩层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将局部较陡或较缓的岩层向深部加以修改,使之逐步与岩层主要产状一致。
ⅱ)当使用的地形地质图比例尺较小,采用编构法编制地质剖面图。
当使用的是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可直接根据实际资料或深部的工程控制所取得的确切资料,进行编联地质界线及勾绘褶皱形态。
ⅳ)在绘制褶曲转折端时,可根据褶曲岩层产状的变化趋势来勾绘。
ⅴ)当剖面切过不整合界线时,可在地质剖面图上先画出不整合面以上的构造形态,然后再画不整合面以下的构造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