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传输仪企业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56
江苏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BR
××
数据采集传输仪
江苏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前言
TINZ-DAP-200型数据采集传输仪是我公司研制的新产品,本标准技术指标体系参照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9年发布的HJ477-2009《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标准。
为提供指导、组织生产、交货验收和监督检查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
本标准由江苏天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宏飞。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2010年7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
数据采集传输仪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TINZ-DAP-200型数据采集传输仪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广泛适用于环保、石油、化工、交通、电力等领域的监测监控用排数据采集传输仪(简称采集仪)。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6587.4 电子测量仪器振动试验
GB/T 17214.1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工作条件第1部分:气候条件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 477-2009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3 术语与定义
GB 477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产品分类
4.1型号命名
TINZ DAP
设计序号
数据采集仪的代号
企业代号
4.2 系统的组成
系统的组成见表1。
表1
名称型号备注
数据采集传输仪TINZ-DAP-200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Four-Faith F2102 配置
4.3 系统框图
系统框图见图1。
图1 系统框图
4.4采集仪组成
采集仪由模拟量采集子模块、数字量采集子模块、开关量检测子模块、微处理器子模块、
远程通讯子模块、人机界面子模块等组成。
4.5 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见表2。
表2
序
项目参数
号
1 型号TINZ-DAP-200
2 电源电压额定值,V AC 220
3 功率,W 70
4 16路开关量输出通道继电器常开触点输出(继电器额定参数 DC30v 1A ,DC60V 0.3A,AC125V
0.5A)
表2(续)
4.6 环境条件
采集仪应能在下述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a) 周围环境空气范围温度:-10℃~+45℃;
b) 空气相对湿度:45%~95%;
c) 大气压力:80 kpa~110kpa ;
e) 应避免强磁场的影响。
5 要求
5.1一般要求
采集仪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2外观
5.2.1 采集仪外观应整洁、美观、平整,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5.2.2 采集仪的外表面涂层应牢固,其表面应光滑、色泽一致,无气泡、流挂、桔皮、针孔、露底等现象存在。
5.2.3 采集仪的电气接线应正确,接头连接可靠,无松动和叠折现象存在。
5.2.4文字和图形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牢固。
5.3 装配要求
5.3.1 采集仪的零部件安装牢固,结构固定牢固,不应松动。
5.3.2线路板焊接无短路、虚焊、断路现象。
5.3.3 电气接线正确,接头紧固。
5.3.4 采集仪必须安装在机房内人眼能够直视的固定墙面上。
其安装中心内一般不允许有强电线路通过(距其中心0.5米的范围内不充许有电流强度大于20A的电流通过)。
5.3.5 中间继电器与接触器应安装在一个独立的联动箱内,并尽量靠近被控制设备。
5.4性能
5.4.1 人机界面接口
人机界面:
a) 115×65(mm),汉字液晶显示;
b) 8个LED 指示灯,工作/报警指示;
c) 内置蜂鸣器;
d) 6个按键。
5.4.2 通讯协议
应符合HJ/T 212的要求。
5.4.3 通讯方式
应符合HJ 477-2009中4.4.1的规定。
5.4.4 数据采集误差
应小于等于0.01% 。
5.4.5 时钟系统误差
时钟系统误差为±0.05% 。
5.4.6 通信口
5路通信口:RS232,一路和中心站通信,另外4路和用户智能仪器通信。
可分别设置通信参数和通讯协议。
5.4.7 模拟通道
8路模拟通道:检测范围4mA~20mA/0mA~20mA;0V~5V/1V~5V。
5.4.9 开关量输入通道
16路开关量输入通道:8路触点输入(5V),8路电压输入(12V~24V)。
5.4.9 开关量输出通道
16路开关量输出通道:继电器常开触点输出(DC:30v/1A ;DC:60V/0.3A ;AC:125V /0.5A)。
5.4.10 存储容量
应大于等于14400条存储记录。
5.4.11 断电保护功能
应符合HJ 477-2009中4.7的规定。
5.4.12 数据导出功能
应符合HJ 477-2009中4.8的规定。
5.4.13 看门狗复位功能
应符合HJ 477-2009中4.9的规定。
5.4.14 系统防病毒功能
应符合HJ 477-2009中4.10的规定。
5.4.15 数据保密功能
应符合HJ 477-2009中4.11的规定。
5.5 表面温升
采集仪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其金属外壳的表面温升应不超过25K。
5.6 电源适应性
在电源电压变化不超过额定值±15%的情况下,应能满足4.4能的要求。
5.7 电气安全
5.7.1绝缘电阻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传输仪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
5.7.2 抗电强度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传输仪承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 1500V•的正弦交流电压1min应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5.7.3 接地
系统外壳必须安装接地线,并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 1Ω。
5.8 环境适应性
应符合HJ 477-2009中4.6的规定。
5.9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值为1440h。
6 试验方法
6.1 测量环境条件
a) 温度: 15℃~35℃;
b) 相对湿度: 45%~75%;
c) 大气压: 86kPa~106kPa。
6.2 测试仪器
测试仪器的精度应符合规定的相应的等级精度。
6.3 外观和装配检验
采用目视和手感方法检查。
6.4性能试验
6.4.1人机界面接口检验
接通采集仪电源,机器工作于正常状态,LCD显示屏第一行应显示“天泽环保”,第2行显示时间。
按“菜单”键,如果设置有密码,屏幕应显示“请输入密码:”,缺省密码应是1个”▲”键,输入正确密码后,按产品说明书进行菜单设置。
如果无密码应能直接进行菜单设置。
设置菜单如下:
a) 模拟通道设置;
b) 串口通讯设置;
c) 网络通讯设置;
d) 数字输入设置;
e) 数字存储设置;
f) 数字关机重启;
g) 菜单密码设置;
i) 系统参数设置;
j) 本机网卡设置;
k) 系统日志查询;
l) 历史数据查询;
m) 当前运行情况。
采用目视、听觉方法检查LED 指示灯、工作/报警指示、蜂鸣器。
面板开关、按键操作灵敏、可靠,显示清晰。
6.4.2 通讯协议
按HJ 477-2009中5.3.1的规定进行。
6.4.3 通讯方式
按5.3.3的规定要求进行检查。
6.4.4 数据采集误差
按HJ 477-2009中5.3.2的规定进行。
6.4.5 时钟系统误差
按HJ 477-2009中5.3.3的规定进行。
6.4.6 通信口
采用目视方法检查。
6.4.7 模拟通道
用相应等级精度的数字万用表检验。
6.4.8 开关量输入通道
采用数字万用表表测量。
6.4.9 开关量输出通道
采用数字万用表表测量。
6.4.10 存储容量
按HJ 477-2009中5.3.4的规定进行。
6.4.11 断电保护功能
检查在外部供电切断的情况下,采集仪能否连续工作6小时。
6.4.12 数据导出功能
用磁盘、U盘、存储卡或专用软件检查。
6.4.13 看门狗复位功能
采用示波器检查看门狗清零定时计数器是否有复位信号。
6.4.14 数据保密功能
检查是否设置密码。
6.5表面温升检验
采用点温计测量。
6.6电源适应性检验
采用调压器进行检验。
6.7电气安全检验
6.7.1 绝缘电阻
断开电源,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源输入端子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6.7.2 抗电强度
用容量不小于0.5 kVA耐压试验仪,在电源输入端子与外壳之间加1500V的交流电压,持续1min 进行试验,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6.7.3接地
目视检查,用低电阻测试仪进行测定。
6.8环境适应性检验
6.8.1 适应温度、湿度环境能力的试验按GB/T 17214.1的规定进行。
6.8.2 抗振动性能的试验按GB/T 658
7.4的规定进行。
6.8.3 抗电磁干扰能力的试验按GB/T 17626.2~GB/T 17626.5的规定进行。
6.9可靠性检验
按HJ 477-2009中5.3.6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产品需按本标准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
7.2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定型检验、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
7.3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按表3的规定。
表3
7.4 不合格内容分类
不合格内容分类见表4。
表4
7.5 定型检验
7.5.1 样品抽取
样品应从定型产品中随机抽取2台。
7.5.2 样品试验
定型试验应先进行外观和装配检验,然后按表3的规定进行各项指标的试验。
7.5.3 合格判定
表3中各项指标试验合格,则判定型检验合格。
对定型检验的不合格项目,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后,重新对该项目检验。
7.6交收检验
7.6.1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为5.2、5.3、5.4、5.6、5.7。
7.6.2 组批
通常由同一型号、同一生产条件生产的产品组成检验批。
7.6.3 抽样方案
交收检验采用GB/T 2828.1规定的正常一次抽样方案。
外观、装配和性能的检验水平及接收质量限(AQL)按表5的规定。
表5
7.7 例行检验
7.7.1例行检验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 重大设计更改或重要工艺、元器件变更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停产二年后再生产时;
c)正常生产,每年进行一次。
7.7.2 试验项目
型式试验项目为5.2~5.9内容。
7.7.3 抽样方案
7.7.3.1 例行试验的样品应从本周期生产的并经交收检验合格的某个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7.7.3.2 按GB/T 2829的判别水平Ⅱ的一次抽样方案进行,其样本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和对应的判别组见表6。
表6
7.7.3.3 例行检验中,电气安全项目属致命缺陷,只要出现一台项不合格,则判例行检验不合格。
8 标志和包装
8.1 标志
8.1.1 产品标志
应在采集仪外壳的显著位置按国家有关规定标示以下事项:
a) 采集仪的名称和型号;
b) 使用环境温度范围;
c) 电源类别和容量;
d) 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e) 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
8.1.2 包装箱标志
8.1.2.1 每台设备的包装箱上应标明:
a)产品名称,型号和商标;
b)生产公司的全称以及详细通讯地址;
c)箱体最大外形尺寸(长×宽×高),单位为mm;
d)重量 ,单位为kg;
e)防雨、防潮、向上等图形标志,有特殊要求的应加上注意事项。
8.1.2.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8.2 包装
8.2.1合格的采集仪加套塑料薄膜袋后以使用位置放入包装箱内。
箱内应附有装箱清单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一份,及有关备件、工具等。
8.2.2出厂的包装好的采集仪采用塑料捆扎带、氧化钢带等打包,塑料捆扎带的宽度不小于14mm,以避免捆扎带切入包装箱。
8.2.3 产品使用说明书
采集仪的使用说明书至少应说明以下事项:
a) 安装场所的选择;
b) 适用环境;
c) 信号输入类型;
d) 使用方法;
e) 维护检查方法;
f) 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
g) 其他使用上应注意的事项。
9 贮存和运输
9.1 贮存
9.1.1包装好的采集仪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清洁的仓库内,库房温度变化范围在-10~+35℃内,相对湿度应小于80%,堆码下面至少应垫100mm厚的垫木,堆垛不大于6箱叠放。
9.1.2严禁将化学物品和潮湿物品与数据采集器设备同库贮存。
9.2 运输
9.2.1包装好的采集仪可以用任何交通工具运输,但装运的车厢,船舱内应保持清洁,无污染。
9.2.2严禁与有害化学品、潮湿物混装。
9.2.3运输中不能雨、雪直接淋袭。
9.2.4运输中转堆放时堆码下面应垫不少于200mm厚的垫木,堆垛不大于4箱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