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doc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69505f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d.png)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一、急救药品的管理目的急救药品物品是指用于应急救治的常用药品和器械设备。
由于急救药品物品是用于抢救生命的重要物资,因此其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急救药品的存储、使用和更新,保证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对急救药品物品的有效管理,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急救药品物品的分类1. 急救药品:包括常用的抗生素、止痛药、抗感染药、镇痛药、抗过敏药等。
2. 急救器械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氧气瓶、呼吸机、急救箱、担架等。
三、急救药品物品的储存1. 储藏:急救药品物品应当单独储存,远离日光、潮湿,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气候条件不宜潮湿、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2. 分区储存:根据药品的分类和特点,将急救药品物品进行分类储存,并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存放。
对于急救器械设备,要确保其清洁无尘。
3. 贮存期限:定期检查急救药品物品的有效期,并按照规定进行更新。
在过期的药品一定要及时检查处理。
四、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1. 使用规范: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程进行,不能随意使用或滥用。
并在使用过程中对用药情况进行记录。
2. 急救器械设备的使用:急救器械设备的使用必须由有资质的急救医生或护士进行操作。
3. 急救知识的普及:对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在急救场合的应变能力。
五、急救药品物品的更新1. 定期检查:医疗机构要定期对急救药品物品进行检查,确保其在有效期内,并对过期物品及时处理。
2. 更新管理:对于使用次数过多或者货架期已过的药品器械,要及时进行更新管理,避免使用过期的药品物品,造成医疗事故。
六、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责任1. 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急救药品物品管理部门,负责对急救药品物品进行统一管理,并定期对急救药品物品进行检查和整顿。
2. 急救人员:急救人员要熟知急救药品物品的存放位置和使用规程,并要按规定使用急救药品物品。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e248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6.png)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一、急救车管理
1、各护理单元须备有急救车,做到五定一及时:定人保管(每日清点、班班交接并记录)、定时检查(查数量、质量、有效期并签名)、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定时补充。
2、急救车上不能放置任何杂物,保持清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3、急救车上配备示意图,按统一规定放置,符合消毒规范。
4、急救车上备有规定的抢救物品和药品,并根据专科特点配备其他抢救药物,每种急救药盒内药品应按使用的有效期排列(由近及远)。
并在抢救车配备示意图上注明。
5、急救车上物品平时不能随意取用,用后及时补充。
6、建立急救药品、物品清点本,交接人员按要求清点并签名,护士长随时督查。
7、急救药品、物品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换位置,一旦因工作需要变化放置位置,一定要告知每位工作人员。
8、门诊应设立急救车及必要抢救设备,并有急救预案。
二、其他急救物品均应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1、氧气吸入装置完好备用,氧气袋按规定放置,充氧饱满。
2、吸引装置清洁消毒备用,保持功能良好,无积灰。
3、站灯照明性能良好。
4、护士能熟练掌握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消毒、保养方法。
手术室抢救药品及急救器材管理制度x
![手术室抢救药品及急救器材管理制度x](https://img.taocdn.com/s3/m/8f5ede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7.png)
一.保持抢救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100%。
二.抢救药品、物品应做到“五固定”:(一)定品种数量: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应按要求统一配备,品种、数量按规定配置,并按顺序放置,不得随意挪用。
(二)定点放置。
(三)定人保管:每周对抢救车内药品、物品进行详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①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抢救车物品清单”一致,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药品盒内效期卡是否登记完善和准确;②物品:名称、数量、规格、包装、有效期,确认物品是否属于完好备用状态。
(四)定期消毒灭菌:抢救车内物品应标识清晰,符合保存要求,在有效期内。
(五)定期检查维修:每周进行检查抢救车内用物,有无损坏、破裂、电量低等不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情况,应及时予以维修、充电或更换。
三.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平面示意图及各层用物标识,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抢救用物。
四.按规定做好相应的药品物品名称、高危、多规、有效期等标识,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卡,对于有效期6个月的药物,按规定做好标识,确保先进先用,有效期不足1个月的药物应送药房按程序换领合格批号的药物。
五.封存抢救车管理:(一)封存前由两名护理人员按“抢救车物品清单”进行清点,核对无误后统一用一次性抢救车锁进行封存,双人在《抢救物品检查交接登记本》上签名并记录车锁编号;(二)护理人员每班检查锁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周由专管人员启封检查抢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月对抢救车进行检查并登记。
(三)车锁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重新核对、清点、按上述流程进行重新封存。
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病房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病房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331f2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6.png)
病房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范本1、一般制度①护士长全面负责药品、物品、器械的领取、保管及使用,并建立账目,分类登记,定期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②各类物资护士长应指定专人管理,每周核对,每月清点,每半年与有关部门总核对一次,如有不符,应查找原因。
③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害医疗器械的,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④掌握各类物品性能,及时消毒,分别保管,注意保养维修,防止生锈、霉烂、虫蛀等,提高使用率。
⑤借出物品必须有手续,经手人要签字。
所有的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抢救器械原则上不外借。
⑥护士长工作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字。
2、被服管理制度①各病房根据病床位,确定被服基数与机动数,每日责任班负责清点,每周大清点一次,(护士长参与)并有登记,如基数不符或遗失,须立即追查原因,丢失的物品护士长及主管物品的护士按价赔偿。
②病人入院时,值班护士应介绍被服管理制度,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③病人出院时,值班护士应将被服当面点清收回。
④脏衣单放于指定地点,与洗衣房或被服站管理人员当面清点,以脏换净。
⑤病区的被服,私人不的外借。
3、器械管理制度①医疗器械由治疗护士负责保管,定期检查,保持性能良好,每班要认真交接。
②使用医疗器械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须经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
③精密、贵重仪器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应经常保持仪器干燥,用后须经保管者检查,性能是否完好。
各种仪器,应按其不同性质妥善保管。
4、药品管理制度①各病房药柜的药品,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②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药等)分别定位存放(高危药品管理使用办法保管使用)做到标记明确每日交班,保证随时应用。
③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发现有沉淀、污染、变色、过期、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有涂改,不得使用。
④凡抢救药品,必须定放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加锁存放并保持一定基数,每日检查,编号排列,定位存放,保证随时应用。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4篇)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b39f9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9.png)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1、抢救车保持清洁、整齐、规范,放置于固定位置。
2、抢救物品、仪器定位放置,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抢救车内急救物品、仪器除抢救患者外不得挪用。
3、抢救药品必须放置在抢救车内,定量、定位放置,标签清楚,每日检查,保证随时急用。
4、抢救药品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如输液器、注射器、输血器等)保证一定基数,无过期,用后应及时补充。
5、抢救药品、仪器、药品做到班班交接检查,每周总查一次,检查有无过期、变质、基数是否相符、抢救仪器是否性能完好等,交接、检查后签全名。
6、急救物品如舌钳、开口器等用后需消毒备用。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2)一、总则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在工作中遇到急救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并确保急救药品物品的安全、合理使用和管理。
该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
二、管理机构1.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的执行。
2. 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医务人员等相关部门的代表。
三、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1. 急救药品物品的种类、数量和使用范围由委员会决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2. 急救药品物品存放的位置应明显标识,并定期进行清理和整理。
3. 急救药品物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防火的地方,远离易燃、易爆和有害物质。
4. 急救药品物品应定期进行检验、检疫和灭菌处理,并及时更换过期或损坏的物品。
四、急救药品物品的使用1. 在发生急救事故时,员工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急救药品物品只能由具备相关资质和培训的人员使用,不得私自使用或分发急救药品物品。
3. 使用急救药品物品时,应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并注意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剂量要求。
4. 急救药品物品使用后,应及时补充和归位,保持存放位置整齐干净。
五、急救药品物品的保管1. 保管急救药品物品的责任人应定期进行盘点和清点,确保数量和种类的准确性。
急救设备与药物管理制度
![急救设备与药物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8c2a17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3.png)
急救设备与药物管理制度1. 总则为了保障医院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急救设备与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医疗质量,特订立本制度。
2. 急救设备管理2.1 设备购置1.医院将购置经过正规途径获得的医疗急救设备,确保设备具备相关资质和认证,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2.设备采购需由医院设备管理部门与医务部门共同参加,依据急救需求和预算确定采购计划。
2.2 设备验收1.设备验收由设备管理部门和医务部门共同负责,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完好,同时记录设备的型号、品牌、生产日期、供应商等相关信息。
2.设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及时进行标识和编号。
2.3 设备维护与保养1.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订立设备维护计划,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巡检和保养。
2.设备维护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损坏或异常情况,应立刻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和更换。
2.4 设备报废与更新1.设备管理部门应订立设备报废的标准和程序,对使用寿命已到、无法修复或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2.设备管理部门应依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实际需求,及时更新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急救药物管理3.1 药物采购1.医院应订立采购计划,依照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采购急救药物,确保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期。
2.药品采购需经过医务部门和药品采购部门共同参加,采购前应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
3.2 药物存储与保管1.药物存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药物应存放在符合要求的专用药品库房内,保持乾净、干燥、通风,并定期进行消毒。
2.药物存放应依照药物种类和使用频率进行分类,同时配备特地人员进行管理,确保药物的安全。
3.3 药物配发与领用1.医院应确定特地的药房管理人员负责药物的配发与领用,并建立完备的药物领用登记和审批制度。
2.药物领用前,需要供应相应的医生开药单,并进行合理的审批流程。
3.4 药物过期处理1.药物管理部门应每月进行一次药物过期检查,发现过期药物应立刻处理,严禁使用过期药物。
病房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5篇)
![病房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7b713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6.png)
病房药品、物品、器械管理制度第一条一般制度1.护士长全面负责药品、物品、器械的领取、保管及使用,并建立账目,分类报告,定期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2.各类物资,护士长应指定专人管理,每周核对,每月清点,每半年与有关部门总核对一次,如有不符,应查找原因。
3.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害医疗器械的,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4.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时消毒,分别保管,注意保养维修,防止生锈、霉烂、虫蛀等,提高使用率。
5.借出物品必须有手续,经手人要签字。
重要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抢救器械不外借。
6.护士长工作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字。
第二条被服管理制度1.各病房根据床位,确定被服基数与机动数,每班交接清点。
如基数不符或遗失,须立即追查原因。
2.患者入院时,值班护士应介绍被服管理制度,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患者出院时,值班护士应将被服当面点清收回。
4.脏衣单放于指定地点,与洗衣房或被服站管理人员当面清点,以脏换净。
第三条器械管理制度1.医疗器械由治疗护士负责保管,定期检查,保持性能良好,每班要认真交接。
2.使用医疗器械必须了解其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须经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
3.精密、贵重仪器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应经常保持仪器清洁干燥,用后须经保管者检查性能是否完好。
各种仪器,应按其不同性质妥善保管。
第四条药品管理制度1.各病房药柜的药品,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____药等)分别定位存放(毒麻药按照毒麻药管理使用办法保管使用),做到标记明确,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应用,并有专人负责领取与保管。
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发现有沉淀、污染、变色、过期、瓶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有涂改,一律不得使用。
4.凡抢救药品,必须定放在抢救车上,或设专用抽屉加锁存放并保持一定基数,每日检查,编号排列,定位存放,保证随时应用。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2792c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a.png)
4.5.1 如科室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使用频率低,可根据情况采 用一次性锁扣对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进行封闭式管理。 4.5.2 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 查,放置于固定位置。 4.5.3 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建立急救药品+抢救物品登记本,外 附有各自的平面图,并要求实际物品的名称、数量与平面图相符。 4.5.4 抢救车、急救箱内药品与物品的名称与数量应按照基本要求 及专科特点配备基数。
THA
1 目的 保证急救器材、药品完好,为及时、迅速、有效抢救病人的生命 提供重要保障,提高抢救成功率。 2 参考文献 2.1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 育委员会第10号) 2.2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国卫医发[2018]8号) 3 名词定义 急救器材:一类仪器指抢救或生命支持的仪器。
4 内容 4.1 急救器材、药品应做到“四定”原则。 4.1.1 定位放置: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心外按压板、吸引 器、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注射泵等,不准任意挪位或外借;急 救车内药品、器械等按医院统一规定位置摆放。 4.1.2 定人管理:专人负责检查、清点并维护。 4.1.3 定量配置:按医院统一规定配备物品,如有缺少、残损或 功能不良,应及时补充和维修。 4.1.4 定时检查:查数量、质量、性能及有效期,每日检查1次并 签名。
4.5.12 各科根据科室情况备有1台或以上的转运微泵、心电监护仪 、便携式吸引器,以方便患者外出使用,使用后及时进行充电。用 于转运的仪器统一标识、定位放置。每日检查蓄电情况,并记录。 4.5.13 抢救物品及仪器设备原则上不外借,遇特殊情况需外借时 ,必须经护士长同意,并做好登记和交接。 4.5.14 护士长监督制:护士长每周检查抢救车、转运箱、急救箱 及抢救仪器的交接班情况1 次,每月至少参与全面质量检查一次, 并有记录。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c7fce966294dd88d1d26b2c.png)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 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2. 抢救必备器械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3. 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按药物失效日期的先后顺序放置和使用。
4. 各科室抢救车的急救药品,物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及物品须经科主任审核并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
抢救车需定点放置、定人保管、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5. 抢救药品器材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交接登记上表注明,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能及时使用。
6. 设有药品器械配备基数卡。
做到账物相符,班班交接。
7. 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护士,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完好情况,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检查急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有记录。
8. 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一次,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两周检查一次,并记录账物相符。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4abe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7.png)
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一、急救器材药品管理的意义急救器材药品管理是保证医疗卫生机构急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急救效率和急救质量的重要保障。
科学合理的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有利于规范急救器材药品的使用,保障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救助,同时也确保急救器材药品的安全、可靠、有效使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急救器材药品管理的原则1.合理配置: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医疗实践的需要,合理配置急救器材药品,确保各类器材药品都能够及时供应和使用。
2.分级管理:根据急救器材药品的使用频率、危害程度和实际需求,进行分级管理,区分储存、管理、使用等环节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3.科学审核:对各类急救器材药品进行科学审核,确保器材药品的品质、有效性和适用性,杜绝使用不合格的器材药品。
4.严格监管:对急救器材药品的购进、储存、处置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器材药品的安全、可靠、有效。
5.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急救器材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器材药品的追溯和管理,方便监管和维护。
三、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制度1. 急救器材药品的采购(1)建立急救器材药品采购清单,明确急救器材药品的种类、规格、数量和使用要求等,根据医疗机构急救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采购。
(2)选定合格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对所采购的器材药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和审核,确保使用的器材药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3)建立及时的采购台账,做好进货、验收记录和货物保管,确保急救器材药品的来源可靠和安全。
2. 急救器材药品的分发和使用(1)建立急救器材药品的分发制度,明确急救器材药品的领用、分发和使用权限,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
(2)建立急救器材药品的使用台账,对急救器材药品的使用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补充和更新。
(3)对急救器材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急救器材药品的有效使用。
3. 急救器材药品的储存和保管(1)建立完善的急救器材药品储存和保管制度,对急救器材药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确保器材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e25da7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5.png)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急救药品和器材的安全、有效使用,规范急救药品和器材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急救药品和器材的采购、管理和使用,以及涉及急救药品和器材的人员。
三、急救药品管理1. 急救药品的使用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规定。
2. 急救药品的储存(1)药品应储存在专门的药柜、药箱内,柜子应设置在明亮、通风干燥的地方。
(2)药柜、药箱应标注明确的标识和危险警示标志,方便识别。
(3)应按照药品说明书和生产日期进行分类储存,并注明有效期和保质期。
3. 急救药品的采购(1)药品采购应遵循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合理价格。
(2)由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药品的采购,保证药品使用的可及时供应。
(3)所有药品购入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收,检查药品的封装、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4. 急救药品的使用(1)急救药品应在专业的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医疗机构的规定,确保正确使用。
(2)如发现药品过期或失效,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记录相关信息,及时处理。
(3)药品的剩余数量应定期清点,确保药品的数量不少于规定数量。
四、急救器材管理1. 急救器材的存放(1)器材应储存在封闭、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2)应按照器材的类型、品种、型号等进行分类储存,并注明有效期。
(3)对包含有特殊要求器材的房间需要加锁,保证器材安全。
2. 急救器材的采购(1)器材采购应进行市场调查,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进行采购。
(2)在采购前,应委托专业人员对器材的性能、质量、使用效果进行测试和考察。
(3)对采购的器材,应仔细检验质量,确保符合标准,并保存好检验记录。
3. 急救器材的使用(1)在使用器材前,应定期检验器材的完好情况和有效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新。
(2)在使用前,应详细阅读器材的使用说明,了解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正确使用。
急救药品和器械的管理制度与规章要求
![急救药品和器械的管理制度与规章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36509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e.png)
急救药品和器械的管理制度与规章要求为了确保医疗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急救药品和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规章要求。
以下将详细介绍急救药品和器械的管理制度与规章要求。
一、急救药品管理制度1. 急救药品采购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急救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程序和责任人员。
在选购急救药品时,应优先选择国家认可的品牌和生产厂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急救药品库存管理:医院应建立急救药品库存清单,定期进行盘点和更新。
对于过期或损坏的药品,应及时淘汰和处理,防止使用过期药品对患者造成危害。
3. 急救药品储存管理: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无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受潮或受热变质。
不同类型的药品应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
4. 急救药品使用管理:医护人员在使用急救药品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嘱进行操作,避免药品误用或滥用。
使用后应及时记录使用情况,确保用药安全。
二、急救器械管理制度1. 急救器械采购管理:医院应定期对急救器械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器械的完好性和功能性。
在选购器械时,应选择具有ISO认证和相关资质的供应商,确保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急救器械库存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器械库存清单,对常用器械进行分类存放和定期检查。
对于损坏或无法修复的器械,应及时报废处理,防止使用过期或损坏器械影响急救效果。
3. 急救器械维护管理:医院应建立器械维护记录表格,对各类器械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确保器械的正常使用和耐用性。
4. 急救器械使用管理:医护人员在使用急救器械时应熟悉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避免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和消毒器械,保证器械的卫生安全。
综上所述,急救药品和器械的管理制度与规章要求对医疗急救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急救药品和器械的管理和监督,才能有效提高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希望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能够认真遵守相关规章和要求,不断提升急救工作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e8f1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b.png)
急救物品、药品管理制度
急救物品和药品是抢救患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物质保证。
抢救车内物品、药品应有明细,做到"四定""三及时",即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1.各级护理人员应熟知急救物品、药品编号和位置,保证急救物品和药品处于完好状态。
2.急救物品、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内,各病区抢救车须定点放置。
3.抢救车清洁、规范、整齐,车内物品按照《抢救车物品设置卡》进行分层、分类存放。
4.抢救车应专人管理。
一般由主班护士负责,定期保养,每周清洁、检查,并有记录。
护士长每月检查。
5.各种急救物资、药品必须班班交接,保证其性能完好、适用。
6.急救药品必须编号明确,定位定数,取用方便。
药品标签完整,药名、剂量、批号清晰,便于识别。
属高危药品的急救药品,应在药盒上的统一位置贴高危药品标识。
7.急救药品放于深色塑料盒内,沿塑料盒左上角张贴药品名称、剂量、数量提示标签。
原药品包装盒封面剪下粘贴在塑料盒上,药品数字编号粘贴于塑料盒右下角。
8.设置急救物品、药品近效期温馨提示卡,提醒优先使用或及时消毒、更换,避免出现急救物品及药品过期。
如发现药品有变色、混油、沉淀、过期、标签不清或无标签者,不得使用。
9.使用频率低的急救物品,由护士长及总务护士清点后封存,注明有效期、责任人,每班检查封条是否完整并签名。
10.各种急救物品、药品使用后须及时整理、清洁、消毒、补充,保证其完好备用。
急救药品及物品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及物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3e752d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2.png)
急救药品及物品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障在公司工作岗位上,因突发疾病或事故等原因导致的急救应急规范化进行,特定制急救药品及物品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三、管理要求1.公司应设置急救箱,安置在易于取得、明显的地方,并保持急救箱内药品、设备及物品的完好无损,保持清洁干燥。
2.组织员工参加急救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急救意识和技能;对有急救经验的员工,设立荣誉急救员。
3.药品有效期应特别检查,过期及破损的药品应及时更换,并保留药品购进发票。
4.制定药品及物品配置要求,做到及时配发,在使用后,必须补充及时,保证急救箱处于完善的状态。
5.急救箱内的药品、设备及物品,并不得用于未经授权的个人或单位急救使用。
6.在劳动保护检查中,急救箱、急救设备和药品应列为一项必检项目,如有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7.急救箱应列明配备的药品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并作好药品使用和补充记录。
8.该制度应与公安、消防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特别是在对重要活动场所、贵重设备、易爆物品等进行备案、审批时,应与相关部门共同出具文件或文件副本,以利于理赔、赔付及解决重特大事故,应具备急救药品及相关设备。
四、药品及物品配置1.止痛药:安乃近、阿司匹林等。
2. 消炎药:感冒药、柴黄口服液、红花油等。
3. 伤口敷料:创可贴、止血带、抗菌药膏等。
4. 急救用品:口罩、手套、止血带、瞳孔放大剂等。
5. 其他常用的药品和物品:碳酸氢钠、绷带、消毒剂等。
五、应用的技能要求应急技能能人的应急能力是保证应急救治质量的关键,且是应急经验值的累积。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需求的制定应急技能要求。
1. 基础急救技能:心肺复苏、病人征象认识、氧疗、骨折、伤口抗感染等。
2. 职业性急救技能:危险接触、中毒处置等。
3. 医疗救治技能:应对心梗、中风,疑似外伤、急慢性病例的处理。
4. 个人在二三级医院或紧急预防医疗机构参加解剖学和急救课程进行培训、技能考核和签责得到急救证。
急救物品管理制度
![急救物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98bf6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c.png)
急救物品管理制度一、引言急救物品是指在突发意外事件中用于救助和治疗伤病员的设备、药品和器材。
急救物品的管理对于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急救物品管理制度的目的、适合范围、管理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急救物品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二、目的急救物品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急救物品的合理配置、储存、使用和维护,提高急救效率,减少事故伤亡,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三、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所有具备急救物品的单位和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等。
四、管理要求1. 急救物品的采购和配置a. 急救物品的采购应根据单位的实际需要,制定采购计划,并确保采购的物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b. 急救物品的配置应根据单位的规模、人员数量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各个区域和岗位都能够及时获得急救物品。
c. 急救物品的配置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物品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2. 急救物品的储存和保管a. 急救物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b. 急救物品应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物品应分开存放,标明名称和有效期,避免混淆和过期使用。
c. 急救物品的储存区域应干净整洁,保持通道畅通,避免杂物堆积和火源接近。
3. 急救物品的使用和维护a. 急救物品的使用应由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确保正确使用和操作。
b. 急救物品的使用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情况等信息,以便后续追溯和统计分析。
c. 急救物品的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检查物品的完好性、有效期、灭菌情况等,如发现损坏或者过期的物品应及时更换和处理。
4. 急救物品的培训和演练a. 单位应定期组织急救物品的使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人员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b. 急救物品的使用培训和演练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确保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物品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五、责任与监督1. 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急救物品的管理工作,包括采购、配置、储存、使用和维护等环节。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五篇)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7e25e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f.png)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
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2.抢救必备物品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____%。
3.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
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有效期放置和使用。
4.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____小时内补充齐全,及时封存。
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
5.封存抢救车管理。
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名护士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核对无误后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
护士每班检查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物品一次,并做好记录。
6.非封存抢救车管理。
每班按基数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
注:1.急救车的封存:(1)使用统一的封存条,按要求粘贴封存条。
(2)按要求在封存条上注明封存时间。
(3)一个月启封检查一次。
(4)车内药(物)品应在距失效日期前两个月更换。
(5)封存者双人签名。
(6)封条一经开启、或疑有损坏,应立即按基数重新核对、清点、封存者双人签名。
2.急救车检查内容: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药品清单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物品。
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是否属于完好备用状态。
救物品管理制度为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保证各种抢救物品完好率达____%,制定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1.抢救物品一律放于抢救间内,定点定位放置,专人负责,按时清点清洁,做到完好备用账物相符。
2.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归还原处。
3.精密贵重仪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保养维修。
4.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下,应认真交接,有借条。
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制度
![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ec2245cb8f67c1cfad6b8d8.png)
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制度
一、凡急救药品、器械等,必须“五定”、三统一管理:即定位放置、定专人保管,定数量品种、定期消毒灭菌、定期保养维修,标识醒目;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急救仪器旁醒目处应悬挂仪器使用操作程序及保养方法,以便指导使用。
三、急救车专人管理,各项物品、药品的种类及数量按护理部要求统一放置,有登记。
急救车内各项物品及药品保存完好,处于有效期内,按效期先后顺序自左向右排列。
门诊急救药品每月清点、交接签名,封条管理;急诊、ICU 每班清点交接签名,病房急救物品实行封闭管理,每班交接封闭状况并签名,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签名。
四、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在 2 小时或本班次时间内及时补充。
如发现有沉淀、变质、变色、过期、标签模糊、密封不严等药品时,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更新,保证物品完好无过期。
五、急救物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及时维修,并做好登记。
急救仪器设备急救药品的管理
![急救仪器设备急救药品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a671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3.png)
急救仪器设备急救药品的管理引言概述:急救仪器设备和急救药品是医疗机构和急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救治患者的重要工具。
正确管理和使用这些设备和药品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急救仪器设备和急救药品的管理。
一、设备的选购和采购管理1.1 确定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急救需求,明确所需的急救仪器设备的种类和规格。
1.2 选择供应商:选择有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对供应商的设备质量、售后服务等进行评估。
1.3 采购程序:建立完善的采购程序,包括制定采购计划、编制采购合同、验收等环节,确保采购的设备符合要求。
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2.1 定期检查:制定设备的定期检查计划,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检测、安全性能检验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包括清洁、消毒、校准、更换零部件等,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库存管理:建立设备的库存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分类存放、定期盘点、报废处理等,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三、药品的采购和储存管理3.1 药品采购:根据医疗机构的药品需求和临床急救指南,选择合适的药品供应商,采购质量可靠的急救药品。
3.2 药品储存:建立药品的储存管理制度,包括药品分类存放、温湿度控制、灭菌消毒等,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3.3 药品过期处理:建立药品过期处理制度,包括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及时处理过期药品等,避免使用过期药品对患者造成伤害。
四、设备和药品的使用和操作规范4.1 培训和教育:对急救人员进行设备和药品的使用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2 操作规程:制定设备和药品的操作规程,明确使用步骤、注意事项和风险防控措施,确保正确使用和操作。
4.3 使用记录:建立设备和药品的使用记录制度,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情况等,便于追溯和评估使用效果。
五、设备和药品的更新和淘汰5.1 更新计划:定期评估和更新设备和药品的需求,制定更新计划,确保设备和药品的技术和性能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1.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固定”(
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
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2.抢救必备器械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3.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
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按药物失效期的
先后顺序(从右到左)放置和使用。
4.各科室抢救车的急救药品、物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及物品须经科室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
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5.抢救药品、器材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交接登记表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6.设有药品、器械配备登记本。
做到账物相符,班班交接。
7.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护士按药品、器械配备登记本清点药品、器械,核对无误后用
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
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有记录。
8.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药品、器械配备登记本清点药品、器械一次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两周检查一次,并有记录,账物相符。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人员书写护理病历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最新要求执行。
2、护理记录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2
3、护理文书一律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书写。
4、护理文书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日期用年-月-日,时间采用24小时制,具体到分钟。
5、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记录项目齐全;文字工整,字迹清晰,版面消洁;表达准确,语句通顺,简单扼要:格式及标点正确,无错别字。
6、书写过程中出现错误时,用双线画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淸楚、可辨,修改人
签名,并注明修改时间,续写正确内容,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每页面修改不超过两处,否则由原来记录者及时重抄(上级修改除外)。
7、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或未经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由本医疗机构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护士审阅并签名。
8、进修护士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认定其工作能力后方可书写护理文书。
9、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记录的责任,修改时,使用红色双线画在错误上,书写修改内容,签名并注明修改时间。
10、体温单、医嘱单、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应按时归档。
突发事件管理预案
忻城县人民医院突发事件护理应急管理组织
在紧急状态下全院护理人员必须听从护理部统一指挥与调动,各科护士长应积极配合护理部抽调护理人员组建救护小组,护理人员必须服从护理部协调与安排,并发扬“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积极认真投入到抢救工作中。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护理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