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东期华南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
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特征与地层划分
图 2 上扬子中奥陶—中志留统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SO2 同样不发育低位体系域,它的底界为!型 层序界面。庙坡组或十字铺组构成海侵体系域,宝
布的沉积物,厚仅 1—3m 至十余米,厚度变化不大。 凝缩层由观音桥组组成,厚度薄,以含钙质、泥灰岩、
塔组与临湘组则构成了高位体系域。庙坡组或十字 泥晶灰岩和腕足类、三叶虫生物组合为特色。苏文
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特征与地层划分!
尹 福 光1)2) 许 效 松2) 万 方2) 陈 明2)
( 1)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4; 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成都 610082)
摘 要:层序地层的主控因素包括全球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气候、物源供给等方面,在不同性质的盆地内它们所
二、沉积相特征及层序地层划分 结合盆地性质及演化阶段,主要以前陆隆起开
始露出水面、提供物源方向和沉积环境的改变,将上 扬子地区从中奥陶统至中志留统划分为 2 个二级层 序、4 个三级层序(图 2)。 # 第一个二级层序组成及特征
第一个二级层序(OS-1)由大湾期至宝塔期的沉 积层组成,其顶底都为!型层序界面。红花园组的 顶部发育有多个从砂屑灰岩到藻纹层白云岩序列, 藻白云岩中鸟眼、帐篷构造常见,是一碳酸盐台地! 型暴露界面,也为第一个二级层序的底界。在临湘 组或同时代的涧草沟组顶部广泛存在一个起伏不平 的古风化剥蚀面和残积物,记录了其间一次较大的 海退(孙 云 铸,1942;卢 衍 豪,1959;盛 莘 夫,1974;李 耀西,1975;朱 兆 玲,1986;冯 洪 真,1993;成 汉 钧, 1993)。在鄂东南崇阳(刘永耀,1984)、湘中桃江(徐 熊飞,1981)、四川广元等地临湘组白云质灰岩之上, 沉积了一套石英砂岩,代表了一次海退沉积,构成了 第一、二 两个二级层序之间的!型界面。此二级层 序(OS-1)由两个三级层序组成。大湾组至牯牛潭组 的沉积物 代 表 第 一 个 三 级 层 序( SO1),十 字 铺 组 至 临湘组代表第二个三级层序(SO2)。SO1 高位体系 与 SO2 组成了第一个二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
江西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与地震分布规律
江西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与地震分布规律吴富江;毛素斌;钟千秀;杨明桂【摘要】本文以新编《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总结的地质构造新成果为基础,结合江西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记录,对江西省新构造格局、地震活动特点和动力机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江西省地震震中分布与新构造格局密切相关,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北东向的幕阜山一罗霄山地震活动带和怀玉山-武夷山-九连山地震活动带的南部。
进一步理清了江西省主要的破坏性发震断裂和主要发震地区的构造环境,为优化地震区划、地震监测和防震工作提供依据。
【期刊名称】《华东地质》【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9页(P97-105)【关键词】江西省;新构造格局;地震断裂带;地震分布规律【作者】吴富江;毛素斌;钟千秀;杨明桂【作者单位】[1]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2]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昌3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自晚中生代以来,江西省经历了燕山期强烈的陆内活化造山和造山后与喜马拉雅裂谷期的强烈伸展。
古近纪末结束了断陷成盆活动,至新近纪进入新构造活动时期,地壳活动趋缓。
江西省处于弱隆起活动构造区[1],长期形成的密集断裂网络大部分处于休眠状态,但部分断裂或断裂带迄今仍有活动,在形成丰富地热资源的同时,给地壳的稳定性带来了影响,特别是赣南、赣西北有多条引发破坏性地震的断裂带。
江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于1982年编制的1∶1000000江西省构造体系与地震分布规律图及说明书、《江西省地震志》 [2]、《江西省地质矿产志》[3]、《江西生态》[4]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2)等,先后总结了江西省新构造与地震活动的规律。
笔者在研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工作中,根据新编《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总结的区域地质背景,结合新构造运动和江西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记录,对江西省内发震断裂作进一步研究,分析断裂控震作用特征,取得以下认识,与地震地质界同仁讨论。
浅析广西丹池地区泥盆纪盆地演化与成矿
浅析广西丹池地区泥盆纪盆地演化与成矿在早泥盆世埃姆斯时期,广西丹池盆地开始发生裂陷,然而到了三叠纪却消失了。
后来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丹池盆地之所以会形成矿石,其部分原因是因为海西地壳运动和基底断裂联合对盆地岩石地层格架的控制。
而赋矿层位才是成矿的关键,它是发生岩石沉积的高峰阶段。
在盆地内部发生成矿来源于海底火山喷气或喷流作用,而后次级基底断裂对其进行的控制才致使这些作用的发生,最后形成一些大型和超大型的矿床,如:锡多金属矿床就是在这中作用下形成的。
标签:广西丹池盆地成矿作用享誉世界美誉的有色金属产地:“广西南丹—池河一带”,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丹池地区。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们都因为“南丹型”泥盆系沉积的独特以及构造背景非同一般的特点对之趋之若鹜。
因为盆地演化等诸多原因,丹池深水盆地多产锡多金属矿产,当然也包括“南丹型”泥盆系。
作为一个次级盆地,它所处北东缘,并且最靠近江南古陆,它的形成与古特提斯洋的活动密不可分,当然也与它自身的运动构造特点有关。
如上文所说,这块盆地内部生产锡矿,而锡矿的大量产生也得益于盆地的剧烈扩张。
1地壳运动对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的控制深部的地质作用形式上反应为地壳表层所形成的沉积盆地,这一结果来自于全世界的或者区域的地壳构造发生的演化。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地壳伸展和新生盆地的诞生代表着“构造”这个轮回的开始,而构造轮回却结束于盆地填充和回返消亡。
构造轮回的早期表现为盆地的形成,晚期是表现为盆地在地壳的挤压作用下而发生的消失。
丹池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受到区域内的地壳运动,也就是在这一客观规律下所进行的。
华南地壳的陆壳演化通过加里东运动的作用后达到了稳定发展的阶段。
布拉格时期在海水作用下沉积了大量的陆源碎屑岩,这可以说是丹池盆地形成的萌芽阶段,后来进过埃姆斯时期北西向的基底断裂,后经过大量的地质运动,最终得以形成。
在盆地裂陷的发展下,岩石分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盆地内部逐渐沉积了各类硅质岩,灰岩。
煤的形成齐全的地质年代表
煤的地质年代geological ages of coalmei de diz加niall(lai 煤的地质年代(geol呼eal ages诚coal) 指煤层形成的年代。
它可根据含煤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特征和成煤植物特征,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和煤层、地层对比法等确定。
附表为参照1989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CS)的地球地层表列出的煤的地质年代表。
表中给出了煤的年龄值、相应的生物演化过程、形成的主要煤种以及中国主要成煤期。
煤的生成受植物演化、古气候、古地理、古地壳构造运动诸因素制约。
繁茂的植物、温暖潮湿的气候、低洼平坦的地形煤的地质年代表于以及缓慢下沉的地壳运动对成煤有利。
在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里纪、新生代中的第三纪均具备上述成煤条件,是世界重要成煤期。
而石炭纪和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则是中国重要成煤期。
在元古代地层中发现有菌藻植物形成的煤,这种煤在中国南方的早古生代地层中分布较广,称为石煤,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的主要煤种是烟煤,其次是无烟煤。
在此时期,中国南北方都有重要煤层生成,特别是北方的石炭纪和二叠纪煤田是中国重要的炼焦用煤基地。
侏罗纪成煤的煤种主要是揭煤和低煤化度烟煤,也有中煤化度烟煤,常含有厚煤层或巨厚煤层。
第三纪成煤的主要煤种是褐煤和长焰煤。
地质年代表年代单位年代符号各纪年数(百万年)距今年数(百万年)主要现象华南赋煤区二叠系含煤地层在杭州-鹰潭-赣州-韶关-北海一线以南的东南地层分区,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形成于早二叠世晚期,在闽西南、粤东、粤中称童子岩组,在浙西称礼贤组,在赣东一带称上绕组。
在连云港-合肥-九江-株州-百色一线以南的江南地层分区,二叠系含煤地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的龙潭组,其次是以碳酸盐为主的合山组。
在龙门山-洱海-哀牢山一线以东、秦岭-大别山以南的扬子地层分区,上二叠统含煤地层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称吴家坪组,以海陆交互相为主的称龙潭组和汪家寨组,以玄武岩屑为主的陆相沉积称宣威组。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马庆佑;吕海涛;蒋华山;李晓益【摘要】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深入研究台盆区沉积构造演化、指导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以往使用多年的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研究报告、相关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盆构造编图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台盆区构造单元新的划分方案.根据本方案对构造单元的边界划分依据和命名原则,将台盆区划分为10个一级构造单元,并对其中4个一级构造单元共划分出16个二级构造单元.本方案与以往方案的主要差别体现在:麦盖提斜坡升为一级构造单元,多个一、二级构造单元边界有微调整,对二级构造单元的缓坡作了新的划分.【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5(020)001【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区域构造图;地质编图;构造单元划分;划分依据;台盆区;塔里木盆地【作者】马庆佑;吕海涛;蒋华山;李晓益【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3构造单元的划分,在含油气盆地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油气勘探价值,它也是进行盆地沉积构造特征与演化分析、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有利区带预测以及油气勘探部署等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塔里木盆地是由古生界海相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界陆相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叠合盆地,具有古老陆壳基底和多次沉降隆升的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这一特征决定了盆地的构造单元和界线等的多样性。
关于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三十多年来研究者已作过多次研究[1-9],先后提出过多种划分方案,但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其主要焦点是部分构造单元的归属及其界线依据具有多解性。
塔里木盆地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确立了台盆区和前陆区两大油气富集区带,台盆区一般泛指分布有古生代海相地层的地区(也常泛指除库车坳陷、东南隆起和西南坳陷三大前陆区外的地区),目前台盆区的主力油气藏主要赋存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
华南地台盖层和上覆盆地层的褶皱时代
华南地台盖层和上覆盆地层的褶皱时代
华南地区是中国俯冲造山带褶皱构造带之一。
其盖层主要为三叠系和侏罗系沉积岩,上覆着新生代的松散沉积物。
在华南地区的褶皱构造作用下,华南地台盖层和上覆盆地层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
华南地台盖层的褶皱时代可以追溯到晚三叠世至侏罗纪的岩浆活动引起的变形作用。
这个时期的华南地板块开始逆冲、碰撞,造成了华南地区大规模的挤压应力和多期岩浆侵入,岩浆脉和岩浆岩的形成不断加剧华南地区的地质运动。
形成了早侏罗世的五岭造山运动,中侏罗世的黄山运动和晚侏罗世的龙门山运动等多期运动。
在这些运动中,华南地板块经历了强烈的岩石变形和大规模地壳压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南地台盖层不断被褶皱变形、折叠成新的结构构造。
这种褶皱变形造成了南岭、闽西南山地、湘南山地、岭南山地等复杂的地形。
上覆盆地层褶皱时代主要是新生代晚期,由于印度板块的北上,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使得华南地区的上覆盆地层开始受到挤压变形。
处于受挤压挤压变形的强烈作用下,上覆盆地层被挤压成了复杂结构,形成了很多油气和矿产资源。
总之,华南地台盖层和上覆盆地层的褶皱时代是华南地区地质演化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些强烈的地质活动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貌,如巍峨的南岭,壮美的岭南山地,美丽的湘南山地等,同时也埋藏了大量的油气和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华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南盘江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保存区划分
南盘江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保存区划分刘特民;刘炳温;陈国栋;吴正永【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01(021)001【摘要】综合分析大量实际资料、MT和地震最新成果之后认为:南盘江盆地基底位于加里东期扬子板块被动大陆边缘两侧.海西期出现板内拉张裂陷,形成台盆格局,生物礁灰岩发育.印支期出现早期前陆盆地海相复理石沉积,由于早印支运动使T2砂泥岩揉褶成山,晚期前陆盆地夭折.经印支-燕山褶断运动和喜山期的改造后,最终出现田林T2砂泥岩覆盖区,即田林油气保存区,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地区.该区具有受力相对较弱,中深层海西构造层背斜大而完整,且有P2-P1m丘台礁灰岩发育,D1-2gf丘台礁灰岩从MT资料也发现多处,主要勘探目标明确.但该区在按部颁标准进行构造单元划分、区带评价、优选圈闭和钻探井位时,明显地感到对本区不合适.因而提出用油气保存区、保存分区和保存单元三级划分取代原构造单元三级划分,并提出划分依据、评价原则和初步划分表,阐述保存区可供勘探的主要目标和特点,在盆地整体评价较差的情况下也能够优选出保存单元进行勘探.【总页数】6页(P18-22,23)【作者】刘特民;刘炳温;陈国栋;吴正永【作者单位】贵州石油地质科研所;贵州石油地质科研所;贵州石油地质科研所;贵州石油地质科研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相关文献】1.南盘江盆地三叠纪沉积构造演化 [J], 章正军;丁俊2.南盘江盆地晚古生代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及生储盖组合划分 [J], 梅冥相;马永生;戴少武;吕廷志;张国常;王甘露;谭代友3.南盘江—右江盆地构造演化与金锑成矿作用 [J], 杨成富; 刘建中; 顾雪祥; 王泽鹏; 陈发恩; 王大福; 徐良易; 李俊海4.从地震信息看中国东部和中国中西部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动力学与断块油气藏(下) 中国中西部盆地演化及断块(圈闭)油气藏 [J], 杨克绳5.从地震信息看中国东部和中国中—西部沉积盆地构造演化动力学与断块油气藏(上) 中国东部盆地演化及断块(圈闭)油气藏 [J], 杨克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_寒武_志留纪_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_黄福喜
中上扬子克拉通加里东期(寒武-志留纪)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与演化模式*黄福喜1,2陈洪德1,3**侯明才1,3钟怡江1,3李洁1,3,4,5HUANG FuXi1,2,CHEN HongDe1,3**,HOU MingCai1,3,ZHONG YiJiang1,3and LI Jie1,3,4,5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3.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4.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页岩气研究中心,重庆4000425.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重庆40004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CDUT,Chengdu610059,China2.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100083,China3.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edimentary Geology,CDUT,Chengdu610059,China4.Chongqing Shalegas Research Center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 and Prospecting,Chongqing400042,China5.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Exogenic Mineralization and Mine Environment,Chongq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Chongqing400042,China2011-02-03收稿,2011-06-22改回.Huang FX,Chen HD,Hou MC,Zhong YJ and Li J.2011.Filling process and evolutionary model of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Middle-Upper Yangtze craton in Caledonian(Cambrian-Silurian).Acta Petrologica Sinica,27(8):2299-2317Abstract Guided by the idea of“tectonic-controlled basin,basin-controlled sedimentary facies,sedimentary facies-controlled source-reservoir-cap assemblage”and the principle of“process-response”,namely that the basin is formed by crust-mantle coupling,plate activation and tectonic movement,and the space-time distrib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the facies zone association is formed by the sedimentary and filling processes of basin,while the configuration of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different orders,the superimposed pattern of system tract and the space-time association of facies zone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sedimentary filling process of basin.On the basis of many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results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Yangtze cratonic basin made by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it is thought that further study o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equence configuration and the filling process of sedimentary and so on,are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to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oil and gas resources exploration of the researched area.Therefore,relied on the sedimentary response records of the profile configuration of sedimentary sequence,the superimposed pattern of system tract and facies zone association,the sedimentary filling process of basin can be effectively revealed by analyz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law of these records.Specific technical route is that the tectonic-sequence(second-order sequence)that indicates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basin is considered as the basis,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third-order sequence)that indicates the filling framework of basin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unit.Meanwhile,the sequence configuration,superimposed modes(above fourth-order sequence)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acies belts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the type and evolutionary phase of Middle and Upper Yangtze cratonic basin in Caledonian Period,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he sedimentary filling process of typical basin,discussed the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its difference and established the sedimentary evolution model in stages.It is found by the study that the Middle and Upper Yangtze craton in Caledonian Period is composed of two sedimentary system tracts including intracraton and craton-margin and the basin undergoes two 1000-0569/2011/027(08)-2299-17Acta Petrologica Sinica岩石学报***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9901)和四川省重点学科“构造地质学”建设基金项目(SZD0408)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黄福喜,男,1975年生,博士,沉积学专业,E-mail:fuxihuang@163.com通讯作者:陈洪德,男,1956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地质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chd@cdut.edu.cnevolutionary phases that change from extension mechanism to compression mechanism,which are composed of three stages of sedimentary filling processes including rift valley type basin,chasmic basin and depression basin.Generally,the Caledonian cratonic basin under different evolutionary phases or the basin of different types under the same evolutionary phase has different sedimentary responses including sedimentary formation type,sequence configuration and superimposed pattern of system tract,which indicates the distinguishable sedimentary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obviously different controlling factors.In a word,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filling process of tectonic-sequence ar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which are composed of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asement,tectonic movement,discordogenic fault,paleohigh,the change of relative sea level,climate change,provenance supply and so on,while the mutual effect and comprehensive influence of these factors are the key to form the special sequence configuration and superimposed pattern for the specific basin in specific period.Besides,the sedimentary model of each phase has inheritance and di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in some aspects such as filling background,formation type,distribution law of facies zone,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Especially,the Middle and Upper Yangtze craton in Caledonia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ramework of uplift and depression,in which the platform edge banks,introplatform dolomite beaches and the salt and gypsumi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eserv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oil and gas.Key words Middle-Upper Yangtze region;Craton;Caledonian;Sedimentary sequence;Filling process;Sedimentary model摘要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组合”的思路和“过程-响应”原理为指导,即壳-幔耦合、板块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盆地,盆地沉积充填形成层序及相带组合的时空展布,而不同级别层序格架中层序结构、体系域叠加样式及相带的时空组合与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密切相关。
中国中西部地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变形特征
中国中西部地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变形特征杨帆; 胡烨; 罗开平; 李风勋; 潘文蕾; 曹清古; 陆永德【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9(041)004【总页数】7页(P475-481)【关键词】构造运动; 关键构造变革期; 变形特征; 中国中西部【作者】杨帆; 胡烨; 罗开平; 李风勋; 潘文蕾; 曹清古; 陆永德【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中国中西部主要盆地碎屑岩发育于海相层系基础之上,经历了多旋回叠合与改造过程,油气成藏复杂、差异性大[1-5]。
该地区油气储层普遍致密,属低孔、低渗—特低渗致密碎屑岩油气藏,虽然勘探前景广阔,但有效勘探开发和评价难度大,对油气资源潜力、致密碎屑岩成藏机理、富集高产规律等尚认识不清。
本文主要从盆地构造演化角度,剖析了与油气密切相关的关键构造变革期及变形特征,希望为进一步深化认识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及富集规律提供一定的依据。
1 中西部主要盆地构造特征差异我国中西部主要包括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和塔里木等几个主要盆地(图1),演化过程相似,在构造变形上大多表现出“盆缘冲断,盆内弱形变”的构造特征。
但也有例外,比如准噶尔西缘、塔里木东南缘走滑强烈,塔里木盆内变形强烈。
同时由于盆地基底性质以及所处板块构造位置的不同,在盆地隆坳格局、断裂体系、不整合分布等特征上存在着差异性。
图1 中国中西部主要盆地分布Fig.1 Main basins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1.1 基底性质中国中西部四大盆地碎屑岩层系,是在多期次盆地演化过程中发育的。
在早古生代之前,四大盆地的基底分属于不同的块体,从而决定了不同盆地之间的成盆过程差异性大。
横向上多方向、多类型的构造相互切割、复合,纵向上多旋回的盆地叠合与改造,不同的基底性质与构造位置,决定了四大盆地构造变形特征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中、下扬子区构造演化与海相地层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中、下扬子区构造演化与海相地层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林小云;刘建
【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卷),期】2006(028)006
【摘要】通过构造演化特征分析了海相烃源岩的发育,中、下扬子区中-古生代经历了加里东和海西-早印支旋回两个阶段的海相被动大陆边缘和克拉通盆地演化,形成了岩性稳定的巨厚中-古生界,发育了6套烃源岩,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烃源岩的高演化和6期构造运动使古油藏遭受破坏.从分析高演化海相地层的烃源类型、构造演化以及整体封存等成藏条件,认为中、下扬子地区在强烈的构造运动背景下,烃源岩的"再次"补给能力和区域保存条件将成为控制中、下扬子地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林小云;刘建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2
【相关文献】
1.苏皖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显示及来源分析 [J], 刘子满
2.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演化与油气藏形成史 [J], 张建球
3.下扬子区构造演化中的黄桥转换事件与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方向 [J], 张永鸿
4.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分析 [J], 周雁;王成善;陈洪德;王正元;梁西文;文可东
5.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成藏有利区层序样式分析 [J], 周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生物试题
一、名词解释1.海侵超覆:由于地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线向陆地方向迁移,时代较新的地层或沉积岩层其分布范围超越了时代较老的地层或沉积岩层,直接覆盖在古侵蚀面上。
2.南丹型:“南丹型”是华南泥盆系中、上统台内裂陷槽深水、滞流,贫氧沉积的代表,空间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的带状分布,明显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由黑色泥岩,泥灰岩、硅质岩组成,含菊石、竹节石及无眼三叶虫等化石。
3 .象州型:“象州型”是华南泥盆系一种近岸,富氧环境下的浅海台地沉积类型。
分布广泛,以广西中部象州,二塘、横县六景,郁江沿岸中泥盆统和湖南中部上泥盆统为代表。
岩性以泥岩,泥灰岩,灰岩,白云岩及砂泥质岩为主,化石丰富,多为底栖固着类型,如层孔虫,珊瑚、腕足类,苔藓虫,海百合等,伴生有鹦鹉螺,腹足类,介形虫,竹节石等4.磨拉石:又称磨拉石建造,板块碰撞(陆—陆碰撞或陆洋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巨厚的砂,砾岩占优势的陆相沉积。
岩石成熟度差(分选,磨圆岩差,矿物成分复杂),相变急剧,是一种快速堆积。
5.补偿与非补偿:盆地基盘沉降速度=沉积速率的情况下,称为补偿,这时水体深度保持不变,岩性、岩相保持稳定,沉积厚度=沉降幅度。
非补偿指盆地基盘沉降速率大于沉积物堆积速率,这时盆地水体加深。
6.年代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是以地层形成的时限(或地质时代)作为依据划分的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与统一的地质年表中的年代单位是相互对应的,可分为宇,界、系、统、阶,时带,分别与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时相对应。
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强调等时性。
7.地台:槽台论者认为地台具有二元结构,下部为强烈褶皱的结晶基底,由较老的(8-6亿年以前)复杂的变质岩系组成,其上为厚度较薄,未经变质,岩性岩相比较稳定,构造变动较弱的沉积盖层组成。
8.地槽:地壳上垂直沉降接受巨厚海相沉积,最后又返回褶皱并且上升成山系的巨型槽状凹陷带。
9.超覆:底层地层不能承受上层地层的压力,发生变面接触变质作用,形成超覆变质岩的过程10.化石层序律:相同岩层总是以同一叠覆顺序排列着,并且每个连续出露的岩层都含有其本身特有的化石,利用这些化石可以把不同时期的岩层区分开。
南盘江盆地石炭系沉积体系及页岩气有利区带
南盘江盆地石炭系沉积体系及页岩气有利区带辛云路;王劲铸;金春爽【摘要】综合利用重点剖面实测资料、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结合公开发表的成果,讨论了南盘江盆地石炭系沉积体系类型、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基于深水沉积相带的分布,预测了南盘江盆地石炭系页岩气有利区.南盘江盆地石炭系发育三角洲—碎屑滨岸、滨海沼泽、陆源碎屑陆架、碎屑陆坡、局限海台地、开阔海台地、台地边缘、深水盆地8种沉积体系.石炭纪,马关隆起、康滇隆起、江南隆起及云开隆起为暴露剥蚀区,但陆源碎屑供应较弱,陆源碎屑沉积主要发育于石炭纪早期,整个石炭纪以内源沉积占优势.早石炭世,云开隆起周边发育陆源碎屑滨岸沉积,在江南隆起南缘发育碎屑滨岸和滨海沼泽沉积,主体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孤立台地—台地边缘—深海的沉积格局.晚石炭世,隆起区和深海区均有所缩小,开阔台地范围显著扩大,隆起周缘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南丹—河池、罗甸西、柳城—鹿寨—平乐地区、象州—武宣—桂平等地区上古生界出露地表,石炭系埋藏浅,且以深海沉积为主,是寻找石炭系页岩气最为有利的地区.【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8(032)004【总页数】12页(P774-785)【关键词】南盘江盆地;石炭系;沉积体系;深水沉积;页岩气有利区带【作者】辛云路;王劲铸;金春爽【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45;TE121.3;TE132.20 引言图1 南盘江盆地区域构造-地层格架及矿点分布Fig.1 Tectonic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eposits of the Nanpanjiang Basin1.省会城市; 2.市; 3.县; 4.省界; 5.隆起边界; 6.海岸线; 7.主要断层; 8.盆内断层; 9.古油藏; 10.金矿; 11.锑矿; 12.汞矿; 13.锰矿; 14.隆起区(出露下古生界及以老地层); 15.上古生界出露区; 16.中生界出露区;区域构造-地层格架据1∶50万地质图简化;矿点分布据文献[21-28]编绘南盘江盆地,也称右江盆地,或右江印支地槽褶皱带[1],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南盘江—右江流域。
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华南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华南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其构造演化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
本文将尝试从地质构造和构造演化的角度,对华南的基本特征进行综述。
首先,华南是一片拥有复杂构造地貌的地区。
大多数学者认为,华南构造演化过程是一个多期的过程,其基本特征主要可归结为三个层面:构造单元、构造地貌和构造演化过程。
华南地区构成了构造单元,即岩溶地貌、断层地貌和大地构造等。
其中,岩溶地貌的特点是由由断裂和折叠等地貌形成的特殊地貌;断层地貌的特点是由断层沿线产生,如海岸线、奇峰脉线等;大地构造根据物理地质学定义,可以把它分为块体构造和圈闭构造两大类。
构造演化可以概括为两大层面:陆内构造演化和现代构造演化。
陆内构造演化过程是指古地壳古陆碰撞运动,南方大陆与板块之间的滑移,以及大陆构造演化的过程。
现代构造演化指的是在古地壳古陆的基础上,由于洋底活动,活动带的移动等因素,导致华南地区产生的新的地貌和构造演化。
华南地区也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火山活动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火山喷发模式,如华南花岗岩构造、火山群形成和火山沉积构造。
华南的部分地区,如湖南、广西、云南等地,还受到了古生代侵入岩的影响,这些流体侵入岩尤其是花岗岩,大量分布于华南的山脉中,形成了独特的山脉构造演化。
最后,华南的地质构造演化还受到了现今的气候及海洋条件的影响。
目前,华南山脉和坎坎山等大型构造单元也在受到气候环境及海洋环境的分布,并在经历漫长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构造地貌,如山脉断裂地带的形成、山体的下蚀形成新的平原地貌等。
综上所述,华南地质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可归结为三个层面:构造单元、构造地貌和构造演化过程。
华南地区拥有多种复杂的构造单元,如岩溶地貌、断层地貌、大地构造以及火山活动等,并经历了古地壳古陆碰撞演化过程、洋底活动和古生代侵入岩等构造演化,并在受到气候及海洋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构造地貌,构成了华南这片复杂的古老土地的基本特征。
黄山市地质遗迹资源类型、特征及成因
黄山市地质遗迹资源类型、特征及成因作者:翁望飞李维徐生发来源:《华东地质》2020年第03期摘要:黃山市位于江南造山带东段与滨西太平洋构造域交汇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历史、构造背景及气候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资源。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发现黄山市有地质遗迹点126处,可划分为3大类、11类及32亚类,其中以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和水体地貌为重点类型。
通过对主要地质遗迹时代、分布、类型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与对比,发现黄山市地质遗迹是由多种地质营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既有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等内因,也有生物活动、差异风化、流水冲蚀和重力崩塌等外因,且包括了人文因素。
黄山市地质遗迹资源在地质学、地貌学、生态环境及社会人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科普意义,可通过申报地质公园、推出高品质地质旅游路线、建立地质教学及科普研学基地等方式予以价值体现。
关键词:地质遗迹;分布;类型;特征;成因;黄山市中图分类号:P931; P942; P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871(2020)03-215-14地质遗迹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现象,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新元古代开始,黄山地区历经了近十亿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资源,留下了丰富的地质景观。
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设立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化石产地等,黄山市加强了对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现建设有黄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牯牛降国家地质公园、齐云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蓝田古生物群化石保护产地、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横江国家湿地公园、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名胜区等。
在黄山市地质遗迹研究中,前人重点对黄山花岗岩[1-8]、丹霞地貌[9]、埃迪卡拉纪蓝田古生物群[10-11]、古生代海绵、腕足类化石[12-13]及中生代恐龙化石[14-16]等开展了专项研究,而对黄山市全域缺乏系统、全面的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与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类型及分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类型及分布特征熊加贝;何登发【期刊名称】《古地理学报》【年(卷),期】2022(24)5【摘要】加里东期不整合面是早古生代华北板块内一个重要的盆地性质转换界面。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型油气藏和二叠系本溪组、太原组铝土质泥岩气藏的发现,促进了地质学家对该地区古生代加里东运动性质的探讨。
基于大量的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对加里东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的识别标志、不整合类型及其空间分布、不整合结构和时间变量进行深入解析。
研究表明:(1)加里东运动后,鄂尔多斯盆地的古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鄂托克旗—定边一带的高地貌区、神木—靖边—富县以及吴忠地貌过渡区、中东部地势低缓东倾区;(2)奥陶系顶部不整合面相邻地层呈角度各异的接触关系,具有“削截(下)—整一(上)”、“削截(下)—超覆(上)”的结构,整体表现为盆地边缘为具削截和褶皱的高角度不整合、盆缘向盆内过渡地区的低角度不整合及盆内大范围分布的平行不整合;(3)不整合面也是上、下古生界之间形成的主要风化壳界面,长期的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为该区铝土质泥岩发育奠定了环境背景,而铝土岩不仅可作为下古生界风化壳气藏的理想盖层,同时也是陇东勘探新区天然气大规模聚集成藏的有利场所。
【总页数】19页(P970-988)【作者】熊加贝;何登发【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34【相关文献】1.扬子东南缘北东段加里东期构造不整合特征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加里东期岩溶古地貌与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3.江南-雪峰地区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不整合分布规律4.扬子东南缘北段加里东期的褶皱特征--来自不整合关系的证据5.渤海湾盆地大港探区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特征再认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赣南大埠加里东期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赣南大埠加里东期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孟雷;张展适;吴奕;刘静;邵飞;华金;陈锐【摘要】大埠加里东期花岗岩富硅(SiO2平均含量为74.68%)、富钾(K2O/Na2O 平均值为1.53),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A/CNK=1.00~1.22,平均值1.10);稀土总量较低(平均值为145.98×10-6),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轻稀土分异较明显,重稀土无明显分异,具强烈的铕负异常(δδEu平均值为0.24);以相对富集大离子元素Rb、Th、U、Zr、Hf和稀土元素Ce、Nd、Sm、Y,明显亏损Ba、Sr、P、Ti为特征.研究表明:大埠加里东期花岗岩为上地壳以泥质岩为主、含少量砂质组分的物源区在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下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的S型花岗质岩浆,在伸展构造体制下上升侵位而成.【期刊名称】《铀矿地质》【年(卷),期】2016(032)001【总页数】10页(P13-22)【关键词】大埠加里东期花岗岩;地球化学;S型花岗岩;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作者】孟雷;张展适;吴奕;刘静;邵飞;华金;陈锐【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1花岗质岩石是组成大陆地壳的重要岩石类型,随着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研究花岗岩成因成为探索大陆岩石圈结构、地壳组成和演化的重要手段[1]。
花岗岩在我国华南地区广泛出露,且以幕式多期次产出为特点[2-4],与W、Sn、Cu、U和稀土等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一直以来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5-8],对其成岩成矿来源、构造-岩浆作用模式和构造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仍存在很大争议[4,6,9]。
四川盆地纵向结构及原型盆地叠合特征
四川盆地纵向结构及原型盆地叠合特征李洪奎;李忠权;龙伟;万双双;丁啸;王适择;王圻仲【摘要】位于扬子克拉通西部的四川盆地在前震旦纪基底形成之后经历了多旋回构造演化,长期以来对其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动力学性质、盆地类型存在争议;而理清不同时期盆地类型及其叠合特征对于上扬子克拉通盖层演化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利用穿过盆地的北西-南东向区域地震反射大剖面,结合钻井、野外地质、区域地质资料,对四川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进行剖析,识别出5个区域不整合面,划分出5个盖层构造层,认为在纵向上形成了海相克拉通裂陷盆地(Z-S)、海相克拉通拗陷盆地(P1 l-T2l)、海陆交互相断陷盆地(T3x1-T3x3)、陆相拗陷盆地(T3x4-J)、前陆盆地(K-Q)等原型盆地的有序叠合.【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46)003【总页数】11页(P257-267)【关键词】四川盆地;原型盆地;叠合盆地;构造层【作者】李洪奎;李忠权;龙伟;万双双;丁啸;王适择;王圻仲【作者单位】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自然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自然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责任有限公司,河北涿州07275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TE121.3盆地随地史发展呈阶段性而有世代地演化[1],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相继发育过不同类型的盆地,它们之间往往以不整合相分隔,形成了在剖面上具有不同结构、平面上具有多方位叠加复合的多期原型盆地的有序叠置[1],这类盆地往往被称之为叠合盆地[2-4]。
从古地貌谈层序格架中储层的发育规律
改回日期:200121128;责任编辑:宫月萱。
第一作者:吴贤顺,男,1973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层序地层及油气藏综合研究。
E 2mail :wxs126@ 。
从古地貌谈层序格架中储层的发育规律 吴贤顺 樊太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摘 要 在高分辨层序地层的理论中,基准面的升降和旋回期的长短变化影响着层序内部沉积体系的发育。
但要注意的是,盆地的原始古地貌作为层序发育的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基准面变化导致的可容纳空间大小的变化,对沉积物的体积分配和相分异有特定的控制作用。
同时古地貌形态会在层序格架中发生演化,变得逐渐不明显或最终消失。
文中论述了古地理特征识别及其重要性,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研究了古地貌对层序中储层发育规律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发育较广泛的古凸起带和下切沟谷带随基准面旋回变化而对不同类型储集体发育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古地貌 沉积物体积分配 储层预测The R elationship bet w een Palaeotopography and R eservoir Prediction i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R esearch WU Xianshun FAN Tailiang(Chi na Research Instit ute of Pet roleum 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eiji ng ,100083) (Chi na U 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 ng ,100083)Abstract According to high 2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changes in base level and cycles can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deposi 2tional system.The distribution and style of depositional system are controlled by the changes of base level.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palaeotopography exerts a great effect on the accommodation space affected by base level changes ,and plays a special control 2ling part in sediment volume partitioning and facies differentiation.In this paper ,the significance of palaeotopography determination is discussed.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esearch on palaeotopography ca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reservoir prediction.K ey w 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 palaetopography sediment volume partitioning reservoir prediction1 古地貌的识别对古地理环境进行恢复,着重要查清古水流体系、物源作用以及起沟通、阻挡和分隔作用的古地貌单元,如古断层、古斜坡、古沟谷、古凸起等(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 第1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3No.1 2006年2月J OURNAL OF CHEN GDU UNIV ERSITY OF TECHNOLO GY (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 )Feb.2006 [文章编号]167129727(2006)0120001208加里东期华南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收稿日期]2004211218[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学科“构造地质学”建设基金资助项目(SZD0408)[作者简介]陈洪德(195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沉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 2mail :chd @ )陈洪德1 侯明才1 许效松2 田景春1(1.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2.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610082)[摘要]加里东期,华南处于板块活动阶段。
盆地演化经历了从被动大陆边缘到前陆盆地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盆地性质的转化是通过奥陶/寒武纪之间的郁南运动,由南东向北西方向推进;志留纪末发生的加里东造山运动,使华夏和扬子两大陆块沿江山-绍兴断裂带最终拼合在一起,形成宽阔的南华褶皱带。
据此,将华南加里东阶段划分为一个Ⅰ级层序和7个Ⅱ级层序。
Ⅱ级层序SS1代表了被动陆缘盆地发展的初始阶段,Ⅱ级层序SS2~SS5是华南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由发展到成熟的阶段,Ⅱ级层序SS6是华南由被动大陆边缘向前陆盆地演化的过渡时期,Ⅱ级层序SS7是华南前陆盆地发展的初始阶段。
[关键词]加里东;盆地演化;层序格架;华南[分类号]TE121.11;TE1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所指的华南,在地理分区上为秦岭-大别山以南、金沙江以东的中国南方地区。
其基底由西北的扬子陆块和东南的华夏陆块组成(王鸿祯等,1981,1982,1986;黄汲清等,1977;任纪舜等,1980,1989)。
这两个陆块作为独立的块体始于中元古代,它们的聚合经历了1050~1000Ma 前的晋宁运动Ⅰ幕———华南洋向扬子陆块的俯冲,在扬子陆块的东南边缘形成增生的褶皱带和华夏古陆边缘的沟弧盆体系;约850~880Ma 前的晋宁运动Ⅱ幕导致华夏与扬子之间的古华南洋在扬子陆块的东段消失,在西段的华南残留洋盆则一直延续到加里东期(刘宝−等,1994;Wang and Mo ,1995)。
本文则是建立在上述观点之上,通过研究保留在华南大陆上加里东期的沉积记录,以及通过沉积记录所反映的盆地性质的转变来建立与盆地演化配套的层序地层格架。
东西向的特提斯构造带把全球分隔为南北两个大陆,北部为劳亚大陆,南部为冈瓦纳大陆(图1)。
中国大陆的主体既不属于劳亚大陆,也不属于冈瓦纳大陆,而是位于这两个大陆之间的特提斯洋盆系统中的块体,是由两个大陆分裂的边缘和边缘造山带组成的(许效松等,1996)。
晚震旦世-早古生代的华南及邻区为散布在原特提斯洋体系中大小不等的陆块、地块或微陆块,各块体间被小洋盆和壳源性大断裂所控制的深海盆地相隔。
其构造边界:北为商丹断裂带-南秦岭构造带,西为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澜沧江构造带、昌宁-孟连构造带。
1 华南加里东阶段的构造格局1.1 震旦纪-早奥陶世的构造格局在华南构造演化中起主导性的块体为扬子陆块、华夏陆块和滇黔桂地块(图2)。
其中,扬子陆块包括上扬子、中扬子和下扬子克拉通及相应的大陆边缘,上、中扬子的东南缘和南缘依次为湘中南大陆斜坡、次深海盆地至深海盆地,向东延伸可与古华南洋相连,其沉积物组合也反映了这个特点。
上、中扬子北部的大陆架和斜坡带与南秦岭图1 古生代中国古大陆的构造格局Fig.1 Tectonic f ramework of the China Paleocontinental Plate during Paleozoic(据许效松等,1996)NC.华北陆块;Q T.羌塘-昌都陆块;ZZ.中咋微陆块;J Z.江孜陆块(印度陆块北缘);YZ.扬子陆块;CA I.柴达木陆块;L P.兰坪微陆块;M T.中天山微陆块;CA.华夏陆块;MQ.中祁连微陆块;IS.印支陆块;Y L.伊犁微陆块;TA.塔里木陆块;SP.松潘微陆块;LS.拉萨陆块。
1.古亚洲洋消减带;2.中新特提斯消减带;3.古华南洋消减带;4.古西太平洋消减带;5.特提斯洋消减带和造山带范围图2 中国南方晚震旦世-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盆地展布图Fig.2 Tectonic f ramework and basin distribution f rom Late Sinian to Cambrian in South China・2・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3卷海盆相接。
而今所见到的下扬子克拉通南缘的沉积物组合,只反映了大陆架和斜坡带的上部环境的沉积特征,而深海盆地相的沉积物可能被削减掉,其北东部被郯庐断裂所截。
滇黔桂地区的奥陶系仅出露在大明山一带,寒武系与上覆下奥陶统为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下奥陶统的底部有砾岩和集块岩与寒武系砂板岩接触,其上被泥盆系所超覆,说明滇黔桂盆地主体无早奥陶世以后的沉积。
在桂北的灵川以北,有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的深水碎屑浊积岩沉积,这套浊积岩的成分成熟度低,粒序层段为de 段,浊积水道为砂岩,底面冲刷侵蚀较强,相当于湘中南大陆斜坡和深海环境。
寒武系中所含的少量长石砂岩可能是受到了来自华夏物源沉积物的混入。
1.2 中、晚奥陶世-志留纪的构造格局中、晚奥陶世至志留纪,古华南洋向北西方向俯冲、消减,转为造山。
由于南方各块体在时空上的漂移速度、方向各异,华夏为逆冲载体,在扬子陆块边缘分别形成上、中、下扬子前陆挠曲盆地,并在原克拉通的基底上形成前陆隆起带(图3)。
其中的前陆挠曲盆地分别为∶武功山-九岭山前陆盆地、湘西前陆盆地、滇黔桂前陆盆地;除此之外,北缘还有南秦岭前陆盆地。
建造在克拉通上的前陆盆地分别为上、中、下扬子克拉通-前陆盆地。
与加里东构造演化相耦合的造山带为雪峰山前陆隆起造山带,武夷-云开造山带、牛首山和黔中古隆起也可视为造山作用的响应。
滇黔桂地区的志留系仅出露在两个地区∶一是滇东南的曲靖,中志留统关底组与中寒武统的陡坡寺组假整合接触,下部的中寒武统有古溶蚀面,上为滨岸相海滩砂岩,该沉积物可延伸至贵阳以南。
二是盆地北部的灵川,下志留统以粗粒浊积水道相砂岩与奥陶系 湖潮坪相的灰岩接触。
因此,可以认为加里东运动使得主体部分隆升而没有接受志留纪的沉积,滇东南曲靖志留纪的沉积物则说明随着造山作用的加强,前陆盆地由东向西迁移。
2 沉积盆地类型及特征震旦纪-早古生代华南沉积盆地分属三个构图3 中国南方中、晚奥陶世-志留纪构造格架及盆地展布图Fig.3 Tectonic framework and basin distribution f rom Middle Ordovician to Silurian in South China・3・第1期陈洪德等:加里东期华南的盆地演化与层序格架造单元∶扬子陆块、华夏陆块和古华南洋、滇黔桂地块(许效松等,2001),盆地性质分类归属于不同的块体、盆地沉积演化与盆地的构造演化同步;因而据盆地性质、盆地所在的大地构造位置、沉积作用等,可将该时期的沉积盆地分为4类∶克拉通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活动大陆边缘盆地、前陆盆地(表1)。
克拉通盆地:包括扬子克拉通及华夏克拉通两个部分。
扬子克拉通盆地主要包括川滇黔大部分地区以及湘赣皖的一部分,可区分为上扬子及中下扬子两部分。
其间在湘北、鄂西地区为近南北向的边缘盆地所分隔,以碳酸盐沉积为主。
由于川滇古陆于早奥陶世开始逐渐上隆,所以,上扬子区的东缘以早奥陶世汤池组和红石崖组的碎屑岩沉积为主。
加里东运动使整个扬子克拉通隆起上升,遭到剥蚀,包括闽粤浙赣大部分地区在内的华夏克拉通盆地以厚度较大碎屑沉积为主。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是在伸展环境下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具有过渡型地壳,宽度不一,地形平坦,以波浪及洋流作用为主。
从陆缘到盆地,通常出现由浅水到深水逐渐过渡的正常沉积序列,以晚震旦世灯影期及中晚寒武世及早奥陶世发育于扬子东南缘的被动边缘盆地最为典型。
从台地边缘向盆地东南方向,依次出现大陆斜坡带-次深海-深海沉积。
灯影期的斜坡带以硅泥质岩为主,中晚寒武世及早奥陶世的斜坡带发育了从碳酸盐岩碎屑流到钙屑浊积岩沉积。
前者包括塌积和跌积两种类型,反映了斜坡带上同生断裂活动较强。
从晚震旦世到早奥陶世斜坡带逐渐向东南方向推进,并与次深海2深海相的硅质页岩、泥岩-泥页岩相毗邻,到中奥陶世开始于东南方向的前陆作用才宣告了大陆边缘盆地的结束。
位于上扬子克拉通西缘的龙门山-盐源边缘盆地,是华南陆块与巴颜喀拉次深海—深海盆地之间的过渡盆地。
它北接秦岭被动边缘盆地,向南伸入丽江地区,基底具陆壳性质,火山作用较弱,是晚加里东期扬子西缘陆缘裂陷槽进一步演化所造成的。
陆缘裂陷盆地是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中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在伸展性的同生断裂影响下,在大陆边缘上发育一组平行或斜交陆缘的裂陷槽。
其中以深水沉积为主,火山活动较发育,形成浅水台地(或陆棚)与深水盆地交替出现的复杂格局。
以早古生代南秦岭陆缘裂陷盆地为代表,发育于南秦岭东段,早寒武世晚期开始出现,在近东西向断裂的影响下,于安康-房县一线,形成深水台盆相硅泥质岩及碳酸盐岩,直到晚奥陶世结束。
下扬子裂陷盆地则与北东向走滑拉张断裂的活动有关,也有人认为是碰撞型裂陷盆地(夏邦表1 震旦纪-早古生代沉积盆地类型及特征Sedimentary basin type and character in South China from Sinian to Eopalaeozoic 盆地类型特征克拉通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活动大陆边缘盆地前陆盆地盆地位置板内板块边缘板块边缘板块边缘地壳类型陆壳陆壳-过渡壳过渡壳陆壳-过渡壳、过渡壳形成机制应力断陷拉张-热沉降拉张、挤压挤压、挤压-走滑构造强度沉降小沉降中等强烈沉降沉降中等、强烈沉降海平面升降上升快速上升快速上升下降过程,表现为相对上升沉积作用浅海碎屑岩和碳酸盐台地,海侵黑色页岩碎屑岩-碳酸盐陆架、镶边碳酸盐台地,大陆边缘浊流和深海硅质岩碎屑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浅海深水滞留盆地黑色页岩沉积和浅海碎屑岩、粗屑-细屑浊积岩、硅质岩和水下磨拉石典型盆地上、中、下扬子克拉通盆地(Z-O1)上、中、下扬子大陆边缘裂谷盆地(Z-C-1)、中上扬子和下扬子被动大陆边缘盆地(C-2-O1)、南秦岭被动大陆边缘盆地(C-2-O1)、滇黔桂边缘裂谷盆地(Z-C-)华夏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包括梧州-钦防海盆Z-O1),川西边缘海盆地(Z-O)上、中、下扬子前陆膨隆带盆地(浅海-深水盆地(O3-S2),华夏大陆边缘前陆盆地、逆冲带盆地(O2-S1)、滇东南-黔西-湘西前陆挠曲盆地、武功山-九岭前陆挠曲盆地、钦防前陆挠曲盆地、南秦岭前陆挠曲盆地(O-S)・4・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3卷栋,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