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经营的艺术:《飘》中艾伦和斯嘉丽的性格与婚姻

合集下载

深度解析《飘》:爱情、宽容与坚韧不拔

深度解析《飘》:爱情、宽容与坚韧不拔

深度解析《飘》:爱情、宽容与坚韧不拔1. 引言在文学史上,《飘》是一部备受推崇的经典小说,它以其深刻的描绘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分析《飘》这部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爱情、宽容以及坚韧不拔的主题,并探讨这些主题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2. 爱情与报复2.1 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的爱情观斯嘉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角色,她对爱情有着独特而强烈的渴望。

她既迷恋着传统社会价值观下对爱情的理想化,同时也被她对阿希利斯·梅勒尼(Ashley Wilkes)不能实现的爱产生了极大冲击。

这使得斯嘉丽性格复杂,她既追求真挚纯粹的爱情,又使用自己美貌权谋他人,通过报复来满足内心被伤害后的愤怒。

2.2 雷德·巴特勒与斯嘉丽之间的关系雷德·巴特勒是一个粗野而坚韧的角色,他对斯嘉丽有着深深的爱慕之情。

虽然一开始斯嘉丽并不接受他,但是雷德表现出了真正的宽容和忍耐力,并在危机时刻成为她的支持者。

在雷德与斯嘉丽的复杂爱情中,我们看到了爱情所需的宽容、理解和承诺。

3. 宽容与人性3.1 南方庄园主母对奴隶的态度《飘》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描绘了那个动荡时代中百态纷呈的南部社会。

在这个背景下,小说中展示了一些主人公对待黑奴身份以及种族问题上的态度。

其中,南方庄园主母梅拉尼(Melanie Hamilton)被描绘为一个极其宽容并理解黑奴状况艰难处境的女性形象。

这个角色展现了宽容以及对人性善良一面,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的正面榜样作用。

3.2 斯嘉丽与梅拉尼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斯嘉丽和梅拉尼是小说中截然不同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一开始几乎没有共同点。

然而,在战争时期,斯嘉丽逐渐认识到自己对梅拉尼的误解,并最终从中学到了宽容与理解。

通过她们之间的冲突及最终和解,展现了宽容和坚韧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4. 坚韧不拔与生存意志4.1 南北战争背景下的挑战小说《飘》背景设置在南北战争时期,塑造出各种各样克服困难、坚持生存下去的角色。

《飘》中的爱情与人性

《飘》中的爱情与人性

飘中的爱情与人性《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也是一部经典文学作品。

这部小说以南北战争及重建时期为背景,通过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的生活故事,展现了复杂的爱情关系和人性的多面性。

1. 爱情的曲折与纠葛在《飘》中,斯嘉丽经历了多次爱情纠葛。

她热恋着青梅竹马的阿什利,却被他视为普通朋友。

而阿什利则选择了温柔体贴的梅兰妮做他的妻子。

斯嘉丽随后结识了富有魅力、个性强烈的冒险家拉斯维尔·巴特勒,并对他产生了浓厚的感情。

然而,在她内心深处依旧对阿什利念念不忘。

这种曲折纠葛反映了作者对于爱情复杂性与无法预料性的洞察。

它展示了人们在追求爱情过程中所遇到的挣扎、矛盾和选择,同时暗示了爱情可能带来的痛苦和失落。

2. 爱情与社会角色在《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描绘了南北战争时期男女角色的转变。

斯嘉丽违反了传统女性角色的限制,呈现出自主、坚强和进取的一面。

她不顾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和规范,奋力争取自己的幸福。

阿什利则代表了传统观念下的绅士形象,他始终遵循着义务和道德。

而拉斯维尔·巴特勒则是一个充满活力、行动派的人物,他具有颠覆传统、敢于冒险的特质。

这些角色之间的关系探索了性别和社会地位之间的复杂关联,并对爱情与社会期望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进行了深入思考。

3. 人性中的善良与黑暗《飘》刻画了人性中善良与黑暗两种极端。

斯嘉丽是一个既有善良又有黑暗一面的复杂角色。

她为了生存和保护自己而采取了种种手段,包括欺骗、勾引和背叛。

然而,在困境时刻,她也表现出坚强、无私的一面。

其他角色中也有好坏两极分化的人物,如梅兰妮善良纯洁,思想质朴;而斯嘉丽的第一个丈夫卡尔·肖15冷酷自私,终日沉迷于酒精之中。

通过这些角色塑造与描写,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它暗示着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善良与黑暗,并促使读者思考人性在各个境遇下的表现。

4. 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飘》既是一部爱情小说,也是对南北战争及其后果进行细致描绘的历史文学作品。

论《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本科毕业论文

论《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本科毕业论文

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论《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Scarlett’s View of Marriage in Gone with the Wind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文理系商务英语专业08 级(2011 届) 2 班学生题目:论《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专题题目(若无专题则不填):原始依据(包括设计(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工作目的等):玛格丽特. 米契尔(Margaret Mitchell) 的巨作《飘》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女主人公斯嘉丽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

作品一问世就引起了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极大关注。

其中有些评论家对女主人公斯佳丽的婚姻观进行了评述。

在《性别研究》——浅谈斯佳丽的婚姻悲剧中,作者分析了文学名著《飘》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的悲剧婚姻。

陈煜强在《斯嘉丽的婚姻观:马斯洛“需要理论”解读》中运用了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分析了斯嘉丽在不同的时期所确定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只要谁能满足她的需要,她就要委任以婚姻来保障她的需要能够得到较好地满足。

《飘》中的女性形象与爱与婚姻观念

《飘》中的女性形象与爱与婚姻观念

飘中的女性形象与爱与婚姻观念引言《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小说,该小说以南北战争时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和女性角色的复杂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飘》中的女性形象,并分析其对爱与婚姻观念的影响。

女性形象:斯嘉丽·奥哈拉斯嘉丽·奥哈拉是《飘》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坚强、勇敢,不拘小节,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和独立思考能力。

她追求自己的幸福,不顾一切地追求爱情和财富。

斯嘉丽对待爱与婚姻持一种实际主义的态度,认为这两个因素可以给她带来安全感和社会地位。

爱情观念:阿帕奇·汉普顿 vs. 洛夫·比科马尔在《飘》中,斯嘉丽同时与阿帕奇·汉普顿和洛夫•比科马尔这两位男性产生了感情。

阿帕奇是一个勇敢而坚强的士兵,而洛夫则是一个有钱有势的军官。

对于斯嘉丽来说,爱情似乎被物质条件所左右,她更倾向于选择有钱和社会地位高的洛夫。

婚姻观念:初婚 vs. 再婚在19世纪美国南方社会中,女性一般被期待在年轻时结婚并生育子女。

然而,《飘》中的斯嘉丽却多次经历了不同类型的婚姻。

她首先与查尔斯•汉尼盖特结婚,但这并非出于爱情而是为了满足社会规范。

随后,斯嘉丽又与白尔结婚,并通过他获得了财富。

女性困境与自我实现:梅兰妮·汉普顿梅兰妮·汉普顿作为另一个主要角色,在《飘》中代表着传统、善良和家庭价值观。

她以照顾家庭和丈夫为重,忍受了斯嘉丽与阿帕奇之间的感情纠葛,并通过宽容和努力使婚姻得以维持。

梅兰妮的经历反映出当时女性在婚姻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选择,她代表了传统价值观下的女性形象。

女性解放与社会变革《飘》出版于1936年,正处于二十世纪初,这个时期对于女性权益和社会地位的争取意义重大。

小说中的斯嘉丽·奥哈拉则是一个具有先锋意义的角色,她追求自己的幸福不受传统规范束缚。

这部小说也呼应了女性解放运动和社会变革背景下女性地位逐渐提高的趋势。

《飘》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

《飘》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

飘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引言《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在南北战争背景下的生活和婚姻经历。

本文将探讨《飘》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婚姻观的描绘。

斯嘉丽·奥哈拉: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斯嘉丽·奥哈拉是《飘》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以其坚强、独立和决断的特质深受读者喜爱。

无论面临怎样艰难的情况,斯嘉丽总能迎难而上,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首先,在战争期间,斯嘉丽接管了塔拉庄园,并尽力保护家族利益。

她不仅学习管理庄园,还通过种植棉花增加收入来维持家族生计。

这显示了她敢于承担责任并展示出卓越领导能力。

其次,斯嘉丽在经济困难和社会压力下,敢于冲破传统婚姻观念。

她先后四次结婚,不畏社会的谴责和舆论的压力,只为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并没有遵循传统的婚姻模式,而是勇于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和生活方式。

妮尔·汉密尔顿:传统家庭观的代表与斯嘉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妮尔·汉密尔顿这一角色。

作为斯嘉丽最好的朋友,并与斯嘉丽形成鲜明对比。

她体现了传统家庭观念以及女性应有的温柔和纯洁品质。

首先,妮尔从小被教育成标准的南方淑女。

她受到母亲和南方社会对女性行为规范的影响,注重修养、端庄和礼仪。

她将家庭放在首位,并努力维持黛安公主形象。

其次,妮尔在感情上十分专一,在面对灾难时坚守价值观,并拒绝偏离正道。

她对待婚姻非常认真,始终坚持选择对自己与家庭最有益的人结婚,不轻易妥协。

《飘》中的婚姻观通过斯嘉丽和妮尔这两个角色的呈现,《飘》描绘了南方社会中传统与现代、传统家庭观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

一方面,传统家庭观上强调女性需顺应社会价值观念,在家庭中发挥她们独特的作用,并将嫁接成为事业的延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尊重和依赖于男性的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斯嘉丽则代表了独立思考和追求自身幸福的女性形象。

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打破常规,选择结识不同于传统社会理念下完美男士形象的雷德·巴特勒并与之共度余生。

《飘》中的女性形象:强悍、独立与爱情

《飘》中的女性形象:强悍、独立与爱情

飘中的女性形象:强悍、独立与爱情引言《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于1936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南方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个真实而复杂的人物形象。

其中,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尤为引人注目,她们展现出强悍、独立又执着于爱情的特质。

本文将深入探讨《飘》中女性形象的个性特点和对话,并从中分析她们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

女性形象一:斯嘉丽·奥哈拉斯嘉丽·奥哈拉是《飘》中最具代表性和备受关注的女主角之一。

她被描绘成一个非常强悍和坚定的女子,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无论是南北战争带来的改变,还是经济困难和家庭危机,斯嘉丽总能保持冷静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尽管她被认为是虚荣而自私的,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愿意妥协。

斯嘉丽的独立性和勇气使她成为一个令人难以忽视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二:梅莉·汉妮与斯嘉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梅莉·汉妮,她是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

梅莉被描绘为温柔、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人。

尽管她在爱情方面遭受了挫折并丧失了幸福,但梅莉仍然努力帮助他人,包括斯嘉丽。

她的存在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典型的南方淑女形象,在风雨中展现出坚强和优雅。

女性形象三:美琳达·哈米尔顿作为斯嘉丽和梅莉之外最有影响力的女性角色之一,美琳达·哈米尔顿以她的独立精神和反传统观念而引起人们关注。

美琳达追求自己的事业,并不依赖于丈夫或他人的支持。

她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成功。

女性形象四:艾尼斯·华尔顿虽然艾尼斯·华尔顿是次要角色,但她依然展现了强悍和坚定的一面。

在小说中,她以她对爱情极度忠诚和牺牲精神而闻名。

艾尼斯不仅勇敢地面对战争的残酷和丧失,也用她那无尽深情感化着男主角阿什利·威尔克斯,并成为他永恒的记忆。

结论《飘》中的女性形象以其强悍、独立和执着于爱情的特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体现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2 Irony Art in Orwell’s Animal Farm3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丽蓉的小品4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5 立法语言模糊现象研究——以刑法为视角6 对《变形记》中异化现象的分析7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8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9 论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10 《简爱》和《吕贝卡》中女权意识的对比11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涵对比研究12 试析《我的安东妮娅》中的生态伦理观13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14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15 《红与黑》中司汤达的爱情观16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7 中式菜肴命名的文化涵与英译18 从跨文化角度看电影标题汉译英19 《人性的枷锁》——菲利普的灰色人生20 浅谈《阿拉比》的写作手法与其瘫痪主题21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22 华尔华兹《我似一朵流云独自漂浮》中的自然观23 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24 论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与其制约因素——以《别对我说谎》为例25 <<格列佛游记>>写作风格分析-杰出的寓言讽喻体小说26 从《牧师的黑面纱》看霍桑矛盾的情结27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与在广告中的应用28 浅谈中西婚俗的文化差异29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30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arwinism31 从女性视角看文化冲突—基于亨利.詹姆斯的两部小说32 苔丝悲剧的解读33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34 浅谈商务英语于商务信函中的运用3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s Ode to The West Wind36 《贵妇画像》主题和写作艺术特征37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38 研究网络语言的特点,影响以与其规性39 杰克伦敦对马丁伊登悲剧的影响40 Women in the Roaring Twenti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Sun Also Rises41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42 CET-和IELTS阅读培训课对比研究43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44 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类的欲望——悲剧的根源45 The Study of Joseph Conrad’s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the Darkness46 会话含义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47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的翻译策略研究48 《荆棘鸟》女性意识浅析49 浅析英语中的“假朋友”现象与其原因5051 从文化的角度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52 从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看美国文化价值观53 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54 On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Marli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55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56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册中文化因素的翻译57 对“老人与海”中人物的分析58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59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与其艺术效果60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61 中西方饮食文化对比62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63 浅析英语体育新闻的汉译策略64 《鲁滨逊漂流记》中殖民文化对殖民地文化影响解读65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66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儿童形象67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与应用研究68 浅析培基的散文翻译风格69 矛盾的女性意识: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恋观70 试探吸血鬼文化的起源7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卡斯特桥市长》72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73 A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Written Errors Committed by Chinese English Majors74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观75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76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77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78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79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80 Pronunciation Problem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81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82 试析《珍妮姑娘》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83 浅析《苔丝》中的象征主义84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85 Modern Views on Marriages in WutheringHeights86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87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谈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88 跨文化交际中的母语文化研究89 “去十九号房”中的自由观90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91 A Discussion on the Accuracy of Language in Diplomatic Translation92 论《牧师的黑面纱》中的讽刺93 亲属称谓:英汉社会文化差异94 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95 法国大革命对《西风颂》创作的影响96 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法律条文英译汉97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98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99 论《小妇人》中女性人物塑造的两重性100 《杀死一只反舌鸟》文本和电影的比较研究101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 Henry’s Short Stories102 浅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女性意识103 中英诗歌与时行乐主题比较104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105 《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女性主义106 《了不起的盖茨比》:盖茨比的性格对其一生的影响与其对当代中国青年的现实意义107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达尔形象解析108 浅析《不存在的人》中主人公的觉醒109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110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111 中文商标英译研究112 从跨文化交际的发展看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113114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115 从合作原则谈影视翻译策略——以《功夫熊猫》为例116 论莎士比亚《尤利乌斯凯撒》墓地演说中的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117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118 An Analysis of Tess’s Tragic Fat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Hardy’s Fatalism 119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120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121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122 哈克贝利.费恩对“文明世界”的适应123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124 《石头天使》中哈格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125 对《野性的呼唤》中的狗——巴克的分析研究126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127 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128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129 从华裔少女的自传《此时,彼地》看中美两国校园文化差异130 论商业广告中的翻译对等原则131 《新成长的烦恼》影视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汉翻译策略132 试论班扬《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精神历程133 论《睡谷传奇》中的幽默元素134135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136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137 《月下独酌》两种英文译本之对比研究138 On China English as A Localized Variety of English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LT 139 以超验主义视角对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分析140 浅谈《旧约》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141 培根《论读书》多种译本的比较142 从保罗的恋母情结角度分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143 A Discussion of the Gothic Style as Applied 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44 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运用145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146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看美国对中国意识观念的转变147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148 汉英数字文化比较与其翻译149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丽蓉的小品150 试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与对策15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152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翻译153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154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和《嘉莉妹妹》美国梦的对比研究155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应对策略156 消极浪漫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华兹华斯和雪莱的比较研究157 On Freudian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158 从约翰.邓恩的“奇思妙喻”中透视他矛盾的情感观159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160 浅谈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应用161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162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自然意象163 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喻义与其翻译164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表达165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166 红字中的象征意义167 《远大前程》中乔的人道主义精神168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169 黑人英语克里奥起源论170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71 中西礼仪对比172 A Feministic Study of the Theme of “The Chrysanthemums”(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173 适者生存—解读《野性的呼唤》中的“生命的法则”174 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研究《金锁记》的翻译策略175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176 浅析哈代主要小说作品中鸟的意象177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178 英汉“拉”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和词化模式的对比分析179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180 英语“名词 +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与句法功能181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182 Study on the Mute and Deaf People’s Language183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184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几种婚姻模式185 论《女巫》中的成人形象186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追求和理想的分析187 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188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189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190 寻找女性的自我—评托妮莫里森作品《秀拉》中秀拉形象191 《呼啸山庄》中嵌套式表达的美学功能192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193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与对策194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195196 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197 分析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198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199 解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在其婚姻中的表达。

《飘》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分析

《飘》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分析

《飘》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分析1. 简介《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写的一部经典小说,出版于1936年。

本文将通过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和婚姻观念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暗含的社会意义以及对当代读者的启示。

2. 女性形象分析2.1 斯嘉丽·奥哈拉斯嘉丽是本书的主角,她是一个强烈而具有自主精神的女性。

在南北战争背景下,斯嘉丽通过坚韧不拔和适应力来应对困境,显示出了非凡的生存能力和自立意识。

2.2 梅兰妮·汉密尔顿梅兰妮是斯嘉丽的堂姐,她被描绘为体贴、善良、纯洁的女性。

梅兰妮对家庭价值观有着深深的信仰,并始终保持对伴侣忠诚。

2.3 露思·塔休伊露思是书中的反面形象,她以丑陋和不受约束的性格为特点。

她放纵自己并追求个人利益,缺乏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

3. 婚姻观念分析3.1 家族地位与财富的重要性在《飘》中,婚姻被视为提升社会地位和获取经济资源的途径。

人们更关注配偶的财富和家族背景,而不是真爱。

3.2 爱情与权力之间的冲突小说中描绘了斯嘉丽与阿什利·威尔克斯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斯嘉丽深爱着阿什利,但他已经选择了梅兰妮作为妻子。

这种冲突展示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被迫选择权力和安全感之间的矛盾。

3.3 女性角色在家庭中的地位小说中展示了南部社会对妇女在家庭中角色的期望。

女性被认为应当以母亲和妻子身份进行奉献,并服从丈夫的意愿。

然而,斯嘉丽与梅兰妮的形象突破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展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

4. 社会意义和启示《飘》通过对女性形象和婚姻观念的刻画,探讨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压迫和限制。

它强调了女性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和自主精神,不应被传统价值观所束缚。

这对于现代社会中追求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思考非常重要,并为读者提供了对于自我价值、爱与责任之间平衡的深思。

5. 总结通过对《飘》中的女性形象与婚姻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小说深度揭示了19世纪南部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婚姻经营的艺术:《飘》中艾伦和斯嘉丽的性格与婚姻

婚姻经营的艺术:《飘》中艾伦和斯嘉丽的性格与婚姻

婚姻经营的艺术——《飘》中艾伦和斯嘉丽的性格与婚姻我一直觉得,婚姻中的相处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要不怎么会有经营婚姻这个说法呢?持有某一种毒鸡汤观点的人大多是以女性为视角,仿佛婚姻不好大多或全部是女性的责任似的。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男的有钱、顾家、爱妻子,妻子负责让别人认为贤惠温柔就行了;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却大多数归结于女性不会经营。

说到底这终归是一个男权主义的社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够经营好婚姻的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双商高的人,不仅聪明而且聪慧。

《飘》这本书呢,是为数不多的女作家的作品,反映了大多数女性对待爱情、对待婚姻的态度,也许这也是女性读起来特别容易带入的原因吧。

《飘》是一个大部头的著作,我只看了一遍,所以有些地方记忆会有一些差错,如有差错敬请指出。

整本书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场景,刻画了许多个性非常鲜明的人物。

在1200多页的故事里,艾伦出场的次数并不多,大多数是作为介绍斯嘉丽的家庭背景时出现的,(仅有一次我觉得比较独立的场景,是她临死前在睡梦中叫了死去情人的名字)。

但是她的性格与对待婚姻的态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接下来的内容里,我重点分析艾伦与斯嘉丽的性格以及性格对他们婚姻的影响。

简单的人物介绍艾伦:斯嘉丽的母亲,贵族小姐,少女时期的情人是她的表哥;情人死后,伤心欲绝的远嫁他乡,嫁给了比自己大12岁的杰拉尔德(斯嘉丽的父亲,富有的农场主);结婚后操劳一生,为杰拉尔德生育了三个女儿。

斯嘉丽:本书女主角,富有农场主的女儿;少女时期的恋人是艾希礼;一共结了三次婚,生了三个孩子,与白瑞德的纠缠在书中贯穿始终。

艾伦:百炼钢可化绕指柔艾伦是美国旧社会南方妇女的缩影,也许是大多数男性心中的完美女性的形象。

艾伦是贵族家庭的小姐,容貌漂亮、气质端庄、说话优雅,而且很有钱,但是却嫁给了杰拉尔德。

杰拉尔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是一个靠赌博白手起家的野蛮人,性格暴躁、说话大声粗鲁,但是却非常精明,于是他可以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外省人成为当地拥有上百个黑奴的富有农场主,关键是还很好的融入了当地社会,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尊重。

《飘》:爱情、背叛与坚韧的女性形象

《飘》:爱情、背叛与坚韧的女性形象

《飘》:爱情、背叛与坚韧的女性形象引言《飘》是一部由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经典小说,该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及重建时期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一个坚强而不平凡的女性斯嘉丽·奥哈拉在逆境中求生的故事。

本文将聚焦于探讨《飘》中的爱情、背叛和坚持不懈的女性形象。

1. 爱情与矛盾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角色。

她对爱情有着深刻渴望,但却陷入了三段相互交错的感情关系中。

首先是她对安德鲁·济尔思的初恋,并与之订婚;其次是她贸然与传统英绅阿什利·威尔克斯展开了激情之缘;最终,她与可靠坚毅的瑞德·巴特勒走到了一起。

这些感情关系展示了斯嘉丽内心对于真正爱情追求和对社会地位认同的矛盾。

2. 背叛与复仇《飘》中有多个情节涉及到背叛,包括斯嘉丽对济尔思的无法忍受的出轨以及她被阿什利威尔克斯背叛的事实。

斯嘉丽为了复仇甚至不择手段,操纵他人、欺骗道德以满足自己的目的。

这种背叛和复仇展示了她内心中强大的意志和对羞辱的无法容忍。

3. 女性坚韧的形象虽然斯嘉丽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挫折,但她始终保持着坚韧不屈的性格。

她在战争时期独立经营农场,努力维持家庭生计;在重建时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以获取财富;在悲伤和孤独中努力迎合社会期望。

斯嘉丽面对生活变故从未放弃,而是以顽强精神继续前行。

结论《飘》通过塑造斯嘉丽·奥哈拉这个坚强的女性形象,展示了爱情、背叛和坚持不懈的主题。

她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经历背叛后的复仇行为,表达了她内心的复杂性。

然而,她毅然决定站起来面对困难,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战胜一切。

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永不放弃的女性形象,激励着读者勇敢面对生活中种种挑战和逆境。

关于《飘》中斯嘉丽性格的分析与探讨

关于《飘》中斯嘉丽性格的分析与探讨

关于《飘》中斯嘉丽性格的分析与探讨《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南北战争背景下南方贵族社会的衰落和变革。

小说中的女主角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她的性格复杂多面,成为了小说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对斯嘉丽的性格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自私、贪婪、执着斯嘉丽的性格中最显著的特点是自私、贪婪和执着。

小说中,她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而不惜用尽各种手段,甚至不惜伤害别人。

比如,她为了嫁给她爱慕的男人阿希礼,拼命攀附乔治亚州的社交名流,并勾引了梅兰妮的未婚夫查尔斯;在战争中,她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不仅瞒着给她提供住宿的米尔斯小姐在家里藏匿联邦兵,还和其他人一起私藏食物和药品。

所有这些行为都表明了她极端的自私和贪婪,以及对自己的执着。

二、勇敢、坚强、逆来顺受另一方面,斯嘉丽的性格也表现出了勇敢、坚强和逆来顺受。

在战争和重重困难面前,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而是勇敢坚定地面对挑战。

比如,她在战争期间经历了多次丧偶和生产,但她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一直保持着开朗的态度,尽心照顾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亲人。

她即使失去了自己深爱的人,也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继续努力生活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贵族、虚荣、自尊心强斯嘉丽的性格也表现了一定的贵族气质、虚荣心和自尊心强。

她出身于南方很有名的奥哈拉家族,虽然家境逐渐落败,但她仍然保持着一定的高傲和优越感。

她视物质和名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崇拜。

她在乔治亚州的社交圈中深谙世故,非常懂得如何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但与此同时,她也显得有些孤傲和冷漠。

总的来说,斯嘉丽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人物。

她的性格中既有自私、贪婪和执着的一面,也有勇敢、坚强、逆来顺受的一面,还体现出一定的贵族气质、虚荣心和自尊心强。

她是一个生动的形象,也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摘要《飘》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创作。

一出版就在世界文坛引起巨大轰动,销量打破了美国出版界的多项记录并得到了广泛流传,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

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尤其是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是小说中最受争议、最复杂的。

小说以女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纷乱纠结的爱情和人生经历为主线,为我们呈现了一位美国内战时期不一样的女性形象。

这篇论文主要通过不同战争阶段以及三次婚姻来对小说《飘》中主人公的性格进行分析。

她是一个反叛、坚强、不屈服,但又虚荣、贪婪、自私的伟大女性。

她同时具备女性和男性性格,是一个矛盾、富有争议的女人。

关键词:《飘》;斯嘉丽;性格;婚姻AN ANALYSIS OF SCARLETT’S PERSONALITY IN GONEWITH THE WINDAbstractGone with the Wind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merican novels, which is written by American female writer Margaret Mitchell. When it was published, its sales broke many records among the publishing circles, and it was wild spread in American literary world. It was also considered as a very classic work. As the first novel which depicts American Civil War from women‘s perspective, Margaret focuses on the sufferings from the war of those women who stay at home and their difficult journey of reconstruction. Especially the leading role Scarlett leaved a good impression on the readers. Scarlett O‘Hara as the most critical role in the novel had the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Scarlett was a great woman who was rebellious, tenacity, unyielding but also vanity, greedy, selfish. She gathered the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 qualities in the meantime. She was a complex and distinctive women.This novel had the heroine Scarlett‘s love and life experience as the main line, gave us a different woman feature during the Civil War. This thesis is mainly introducing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through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war and three times of her marriage in the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She is high in both masculine and feminine traits; she is a contradictory and Controversial woman.Key words: Gone with the Wind; Scarlett; Personality; MarriageCONTENTS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1)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Novel (2)1.3 Methodologies of the Study (2)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2)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3)2.1 Studies Aboard (4)2.2 Studies at Home (4)CHAPTER III BRIEF ANALYSIS OF S CARETT’S PERSONALITY (5)3.1 Before the War: Arrogant and Rebellious (6)3.2 During the War: Confident, Tough, and Unyielding (7)3.3 After the War: Vain, Greedy, and Selfish (8)CHAPTER IV REASONS FOR FORMATION OF THE PERSONALITY错误!未定义书签。

伦理与人生选择:《飘》中的爱情伦理与女性角色塑造

伦理与人生选择:《飘》中的爱情伦理与女性角色塑造

伦理与人生选择:《飘》中的爱情伦理与女性角色塑造简介《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著名长篇小说,讲述了在南北战争背景下,一个勇敢、坚强的南方女性斯嘉丽·奥哈拉的故事。

本文将探讨小说中所呈现的爱情伦理观念以及女性角色的塑造。

爱情伦理观念社会压力与婚姻观念在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南方社会,婚姻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机制。

贞洁、品行良好、遵守传统价值观念成为女性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飘》中主人公斯嘉丽对于爱情和婚姻持有不同的态度。

爱情与责任之间的冲突小说中,斯嘉丽通过自己对待爱情和责任之间关系的态度,展示了自主思考与时代观念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

她追求杰拉尔德·奥哈拉,也深爱着阿希利·威尔克斯。

她通过这两段感情的纠葛,引发了对爱情伦理观念的深入思考。

社会地位与激情的矛盾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社会地位和个人激情之间的冲突。

斯嘉丽爱上了阿希利·威尔克斯,但因为他是已婚男性以及斯嘉丽自身的家族地位等原因,她不得不面对道德和伦理观念上的挣扎。

女性角色塑造斯嘉丽·奥哈拉:坚强而复杂的女性形象斯嘉丽·奥哈拉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女性角色。

她勇敢、聪明、有魄力,同时也充满矛盾与迷茫。

小说中刻画了她在困境中获得生存、成功并维护自己道德底线的过程。

梅兰妮·汉普顿:传统女性价值观者梅兰妮·汉普顿是斯嘉丽最好的朋友,也是一个传统女性价值观的代表。

她温柔、善良、忍让,始终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通过梅兰妮的形象,小说展现了传统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塔拉·奥哈拉:家庭与责任的支柱塔拉·奥哈拉是斯嘉丽的家族庄园,同时也代表着斯嘉丽内心深处坚持于自我价值观和生存之间的冲突。

塔拉庄园象征着家庭、责任和独立精神。

结论《飘》通过爱情伦理观念和女性角色的塑造,探讨了南北战争背景下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复杂问题。

小说中对于婚姻观念、爱情与责任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人激情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等主题的揭示,使得读者能对19世纪南方社会及女性角色有更深刻的了解。

浅析《飘》中斯嘉丽形象

浅析《飘》中斯嘉丽形象

浅析《飘》中斯嘉丽形象本文重新解读了美国现代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飘》中斯嘉丽这一人物,从而否定了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传统观点,认为斯嘉丽这一人物是复杂的,在她自私、贪婪、冷酷的性格掩盖下,还有着在困难面前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吃苦耐劳、忠于爱情的美好品质。

标签:《飘》;斯嘉丽;“恶”;“善”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自从出版以来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它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不仅是通过这篇小说人们能够了解美国的历史和内战中发生的诸多故事,而且是米切尔在这篇小说中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斯嘉利。

这篇小说以斯嘉利这个人物为中心,讲述了美国内战和战后重建家园的情况,斯嘉丽是一个种植园主的女儿,在小说中米切尔对她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形象,我们应该给她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尽管这篇小说很受欢迎,但是长期以来斯嘉利这一人物一直被人们冷落和批评,因为许多人只看到了她的性格中“恶”的一面1、自私自利在小说一开始,米切尔以独特的方式描写斯嘉利,她写道:“那斯嘉丽长得并不美”,接着笔锋一转,“可是极富于魅力,男人看见了她,往往要着迷。

”为什么她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她的美丽的外表。

正是因为她的美貌,一群年青的小伙子追求她,这让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没有拒绝他们,相反,她想方设法利用美貌吸引他们,并且把美丽当作自己的资本。

斯嘉利从来不关心别人的感情,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自己。

当她不能忍受劳累的折磨时,她想与阿希礼私奔,让我们看一看她对阿希礼所说的话吧:“让我们逃跑吧—丢下所有的一切!我厌倦了为这群人工作。

有人会照顾他们的,总会有人照顾那些不能照顾自己的人。

哦,阿希礼,让我们逃跑吧,你和我。

”瑞特对她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斯嘉利“自私”的一面。

瑞特是本小说的主人公之一,在小说中他出现在十二橡树村的那一天正是阿希礼宣布与媚兰妮结婚的那一天,他目睹了斯嘉利突然告诉阿希礼她对他的爱而阿希礼拒绝她的这一幕。

浅析《飘》中主要人物性格形象

浅析《飘》中主要人物性格形象

浅析《飘》中主要⼈物性格形象浅析《飘》中主要⼈物性格形象 《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切尔创作的长篇⼩说,该作1937年获得普利策⽂学奖。

⼩说以亚特兰⼤以及附近的⼀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的⽣活,以下是⼩编为⼤家整理的浅析《飘》中主要⼈物性格形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飘》这部⼩说的⼥主⼈公是斯嘉丽,整篇⼩说以⼥主⼈公的感情⽣活为主线展开。

除⼥主⼈公外,其他重要⼈物也依次出场:瑞得巴特勒,维希礼和玫兰妮。

这篇⽂章主要分析这部⼩说中以上提到的四位主要⼈物的形象和性格,使读者能从中了解这部⼩说成名的⼀些主要原因。

关键词:爱情;理想;婚姻;现实 Abstract: "Gone with the Wind," the novel heroine is Scarlett, the whole novel heroine's love life to the main line. In addition to the heroine, other important figures also turn Appearances: Rui Butler, Vichy ceremony and Melanie Ros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ovel in the above-mentioned four main characters in the image and character, so that readers can gain knowledge of some of the main reasons the novel fame. Keywords: Love; ideal; marriage; reality 《飘》极具浪漫主义⾊彩,其作者是美籍作家玛格丽特⽶切尔,⼩说主题是对南北战争进⾏真实再现。

略论《飘》中斯嘉丽的婚姻

略论《飘》中斯嘉丽的婚姻

略论《飘》中斯嘉丽的婚姻<学教育2。

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摘要:《飘》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象。

在南北战争造成的社会变迁之中,主人公 斯嘉丽经历了三次婚姻,在著作《飘》中揭示了她在这三次婚姻中性格变化的过程。

《飘》从外界南北战争下的动 乱因素以及主人公斯嘉丽本身内在的性格特征这两个点来对她的婚姻进行了分析以及对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 婚姻观提出一些观点。

关键词:《飘》斯嘉丽婚姻观5.《飘》的简介于上世纪初,C O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在亚特兰大市的书香之家中。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母亲是亚特兰大女权运动团体的领导者,而她的父亲则是亚特兰大历史学会前任主席。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父母以及亲戚经常性的给她讲述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故事。

《飘》的人物和故事便就这样诞生于常年笼罩于战争氛围的玛格丽特•米切尔之手,此本著作的背景也被放置于美国南北战争之中,以一位美国南部佐治亚州庄园主的女儿十二年间的坎坷的情感历程为主线,通过对小说主人 在 战前 年 人生的经历的描述,女主人公斯嘉丽经历 &在尔 兰 及 特这性格迥异的男性的感情纠葛中,的&为一个敢于面对现实,不向命运低头,顽强奋斗的成熟女性。

二.斯嘉丽的三段婚姻第一次婚姻是与玫兰妮的哥哥查尔斯,斯嘉丽向阿希礼表白后遭到了拒绝,骄傲的斯嘉丽受的。

人她的 事 & 她感动的心都凉了。

为了避免不被所有人耻笑,为了满足自己廉价的自& 女主人 尔 是她最好的选择,一方面由于查尔斯对她表达了爱慕之心,另一方面,查尔斯是玫兰妮的哥哥,也是阿希礼妹妹的情人,她觉得如果她嫁给了查尔斯,就有了接近阿希礼的机会,更可以借助嫂子身份来折磨玫兰妮,更为重要的事查尔斯有钱。

在《飘》中“等我有了一幢豪华的住宅,有许多漂亮的衣服,坐着一辆精美的马车回来做客时,她们就都会因此而不舒服的”正是斯嘉丽内心最完美的写照。

解读《飘》中的斯嘉丽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读《飘》中的斯嘉丽是一个怎样的人?

解读《飘》中的斯嘉丽是一个怎样的人?本文来自作者张德卫《飘》是美国杰出的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写的一部小说,它主要是反应当时美国内时期的文学作品。

在她26岁的时候创作了这部以美国南北内战为题材的小说《飘》,并且在193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后来,这部小说被拍成《乱世佳人》的电影,它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

《飘》是一部以美国的内战为基础的小说,小说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瑞德和艾希礼的爱情和婚姻为描写对象,表出了动荡时期的佳人形象。

《飘》中的斯嘉丽是一位乐观坚强的现实主义者,充分展示出了她一生中坚强而勇敢女性形象,向命运作斗争的积极的一面。

本文主要描写了斯嘉丽的人物形象特点,希望能体现出在南北战争时期的经典爱情故事。

二、斯嘉丽的人物特点《飘》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美国南方地区农场主的女儿,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常常梦想未来的伴侣是非常的英俊潇洒。

另外,斯嘉丽还具有着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的特点,非常吸引人。

2.1优越的家庭环境斯嘉丽出生于美国南方地区的一个名为塔拉的种植园农场。

斯嘉丽的日常生活受到黑人奴隶的照顾,自从她出生以来一直过得很幸福。

斯嘉丽的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年轻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才成为塔拉庄园的农场主。

她的母亲是一位贵族妇女,她的母亲给了斯嘉丽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她的良好道德价值奠定了基础。

斯嘉丽作为家里的大女儿,自幼就一直受到了父母的宠爱,在父亲的溺爱下,导致斯嘉丽的性格慢慢地养成了一些坏毛病。

斯嘉丽想成为家庭聚会和公共场合关注的焦点,如果大家不在意她的时候,斯嘉丽就会显得很不高兴。

2.2美丽迷人的外表斯嘉丽拥有一个令男人为之倾倒和令女人为之羡慕的美丽外貌,在斯嘉丽很小的时候就在同龄人中显得出类拔萃,成为了许多男孩子所追求的对象。

斯嘉丽几乎继承了她父母的许多美德,她不仅拥有着她的母亲优雅迷人的举止,而且还有遗传了她父亲的勇敢坚强的性格,此外,斯嘉丽鲜明独特的个性使她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偶像。

《飘》对爱情的启示

《飘》对爱情的启示

《飘》对爱情的启示
《飘》对爱情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情需要勇气:《飘》中的女主角斯嘉丽在面对困境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
爱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这启示我们,在爱情中需要拥有勇气,不畏惧挫折和困难,才能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2.爱情需要付出:斯嘉丽为了守护爱情,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放弃自己
的尊严和名声。

这告诉我们,爱情不是一种单向的索取,而是需要付出,需要用心去经营和维护。

3.爱情需要包容:斯嘉丽和瑞德之间经历了许多磨合和冲突,但最终他们选择
了彼此包容,共同走过了生命中的坎坷。

这启示我们,在爱情中需要学会包容,理解和体谅对方的不完美之处,才能让爱情更加持久和美满。

4.爱情需要坚持:斯嘉丽在面对困境时,始终没有放弃对爱情的追求,最终她
得到了真正的爱情。

这告诉我们,在爱情中需要坚持,不能轻易放弃,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

5.爱情需要选择:斯嘉丽在生命中的关键时刻,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勇敢地追
求自己的幸福。

这启示我们,在爱情中需要拥有选择的智慧,学会在合适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让爱情更加美满和有意义。

总之,《飘》通过对斯嘉丽和瑞德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的描写,向我们传达了关于爱情的许多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从这些启示中汲取智慧,用心去经营和维护自己的爱情,让爱情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

《飘》中斯嘉丽的爱情观与价值观你如何评价

《飘》中斯嘉丽的爱情观与价值观你如何评价

《飘》中斯嘉丽的爱情观与价值观你如何评价《<飘>中斯嘉丽的爱情观与价值观你如何评价》在文学的长河中,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而其中的女主角斯嘉丽,以其复杂而独特的爱情观与价值观,引发了无数读者的深思与讨论。

斯嘉丽的爱情观,最初是充满了浪漫幻想和幼稚冲动的。

她心仪的对象是艾希礼,那个在她眼中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绅士。

然而,这种爱更多的是建立在她自己的想象之上,是一种对于理想爱情的憧憬。

她固执地认为艾希礼就是她的命中注定,全然不顾艾希礼对她的态度和他自身的真实想法。

这种盲目的追求,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挣扎之中。

随着战争的爆发和生活的巨变,斯嘉丽的爱情观逐渐变得现实和功利。

为了保住家族的庄园,她不惜嫁给了自己不爱的弗兰克。

此时的她,把爱情置于生存和利益之后,爱情对于她来说,不再是单纯的情感追求,而是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

她的这种转变,虽然让她在困境中得以生存,但也让她的内心变得更加迷茫和空虚。

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斯嘉丽才开始逐渐明白自己真正的爱情所在。

她发现自己一直以来依赖和深爱着的,竟然是白瑞德。

然而,当她终于认清自己的内心时,却已经为时已晚,白瑞德已经被她的任性和无知伤透了心,离开了她。

斯嘉丽的爱情之路充满了曲折和遗憾,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在爱情面前的懵懂、固执和成长。

再来看斯嘉丽的价值观。

她是一个极其坚韧和顽强的女性。

面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贫困,她没有选择屈服和放弃,而是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她亲自下田劳作,经营生意,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这种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不屈不挠,是她价值观中的闪光点。

然而,斯嘉丽的价值观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她过于注重物质和表面的东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常常不择手段。

她的自私和虚荣,在很多时候让她失去了朋友和亲人的信任和支持。

比如,她为了赚钱,不惜采用一些不道德的商业手段,这虽然让她获得了暂时的成功,但却损害了她的声誉和形象。

《飘》中人物的爱情婚姻观

《飘》中人物的爱情婚姻观



爱慕 ,但卫希礼最终与深爱着的斯嘉丽的表妹媚兰成婚 ,为 专一的对于爱情的追求使得万千读者都为其单纯 以及敢作敢 了对卫希礼的行为进行泄愤 ,她随即嫁给了媚兰的弟弟查尔 为 的个 性 所 动容 ,而且 在 战争 爆 发 之 后 ,卫 希 礼 必 须 去 参 斯 ,但是婚后不久 ,南北战争爆发 ,查尔斯在战争 中身亡。 战,将身怀有孕的媚兰交付给斯嘉丽照顾时 ,斯嘉丽仍旧应 而这一切都被一个处于上流社会的 “ 浪荡公子”白瑞德看在 允 了这个要求 ,在这个 自顾不暇的特殊时期却对媚兰照顾有 眼里 ,并 在无 形 中 已经深 深地 爱上 了斯 嘉 丽 ,他认 为他 们是 加 ,这也 可 以看 出斯 嘉丽 对 于爱 情 的端正 态 度 ,以及 为 了 自 天作之合 ,是同一类人 。但是正在这个时候 ,随着南方 的战 己所爱 愿 意倾 尽所 有 的专一 的 爱情婚 姻 观 。 败 ,使得斯嘉丽在这一过程 中不断地遭受着各种各 样的打 三 、斯 嘉 丽对 于爱 情婚 姻 的模糊 意 识 击 ,她的母亲去世 ,其所在的泰拉庄园被洗劫等等事件 ,对
2 0 1 7 年 第6 期 ( 2 0 1 7 -  ̄0 OF HE I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N o6 201 7

d o i :1 0 . 3 9 6 9  ̄. i s s n. 1 6 7 4 —9 4 9 9 . 2 0 1 7 . 0 6 . 0 8 4
关键 词 : 《 飘 》; 人 物形象 ;爱情 ;婚姻观
中 图分 类 号 :I 1 0 6 . 4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9 4 9 9 ( 2 0 1 7 ) 0 6 — 0 1 7 3 — 0 2
作家米切尔对于线索的整理并不是从主人公斯嘉丽的艰 的人 物个 性 着手 ,来 对其 爱情 婚 姻观 念进 行分 析 和探究 。 苦生 活 着手 的 ,而是 从斯 嘉 丽 的几次 失败 婚 姻 的角度 来 着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姻经营的艺术——《飘》中艾伦和斯嘉丽的性格与婚姻我一直觉得,婚姻中的相处是一门伟大的艺术,要不怎么会有经营婚姻这个说法呢?持有某一种毒鸡汤观点的人大多是以女性为视角,仿佛婚姻不好大多或全部是女性的责任似的。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男的有钱、顾家、爱妻子,妻子负责让别人认为贤惠温柔就行了;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却大多数归结于女性不会经营。

说到底这终归是一个男权主义的社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够经营好婚姻的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双商高的人,不仅聪明而且聪慧。

《飘》这本书呢,是为数不多的女作家的作品,反映了大多数女性对待爱情、对待婚姻的态度,也许这也是女性读起来特别容易带入的原因吧。

《飘》是一个大部头的著作,我只看了一遍,所以有些地方记忆会有一些差错,如有差错敬请指出。

整本书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场景,刻画了许多个性非常鲜明的人物。

在1200多页的故事里,艾伦出场的次数并不多,大多数是作为介绍斯嘉丽的家庭背景时出现的,(仅有一次我觉得比较独立的场景,是她临死前在睡梦中叫了死去情人的名字)。

但是她的性格与对待婚姻的态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接下来的内容里,我重点分析艾伦与斯嘉丽的性格以及性格对他们婚姻的影响。

简单的人物介绍艾伦:斯嘉丽的母亲,贵族小姐,少女时期的情人是她的表哥;情人死后,伤心欲绝的远嫁他乡,嫁给了比自己大12岁的杰拉尔德(斯嘉丽的父亲,富有的农场主);结婚后操劳一生,为杰拉尔德生育了三个女儿。

斯嘉丽:本书女主角,富有农场主的女儿;少女时期的恋人是艾希礼;一共结了三次婚,生了三个孩子,与白瑞德的纠缠在书中贯穿始终。

艾伦:百炼钢可化绕指柔艾伦是美国旧社会南方妇女的缩影,也许是大多数男性心中的完美女性的形象。

艾伦是贵族家庭的小姐,容貌漂亮、气质端庄、说话优雅,而且很有钱,但是却嫁给了杰拉尔德。

杰拉尔德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是一个靠赌博白手起家的野蛮人,性格暴躁、说话大声粗鲁,但是却非常精明,于是他可以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外省人成为当地拥有上百个黑奴的富有农场主,关键是还很好的融入了当地社会,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尊重。

这对夫妻的对比非常明显,仅从这一段两人出身的描述中,你可能会认为在他们的婚姻中,肯定是杰拉尔德占主导地位,艾伦处于从属地位。

从某些方面来看确实是的,艾伦和黑奴们对杰拉尔德非常尊重,都叫他“老爷”;作为一家之主,家里和外面的事情都由他拍板。

但是,我们从细节认真来看事实是怎样的呢?艾伦是一个贵族小姐,她的打扮、谈吐,不管是在家里或是面对客人、面对黑奴、面对外人时,她都能够保持一贯的优雅与高贵,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叫做“自律”的气场,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这让杰拉尔德对她也十分尊重,或者说有一点像对待女神般的崇拜。

能让丈夫在婚后还能像女神一般的对待你,这一点是大多数女性很难做到的。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嫁了人的黄蓉一下子从女神成为了精明的妇人。

很多人都觉得在两部书中,黄蓉的性格差异太大了,我想也许这就是一个女人婚前婚后的差别呢。

所谓女神,还不是要从一个或者一群人的神坛,走向另一个人的灶台,从不食烟火到护犊算计。

艾伦还非常的能干,操劳一生把塔拉农场、家庭事务、邻里相处打理的井井有条。

所有的事情由杰拉尔德拍板,但是却由艾伦决定。

注意,这里的决定和拍板绝对不是近义词。

只有在艾伦在场的时候,黑奴们才汇报各项事务;如果杰拉尔德有不同的意见,尽管他非常大声,但是总会被艾伦的轻声细语说服;即使是杰拉尔德发布的命令,大家也会向艾伦询问一下建议再做执行。

搁宫斗剧里面,艾伦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皇后。

她的出身高贵、见识卓越,却非常的小鸟依人、和风细雨,让夫君感受不到一点威胁;总是在恰当的时间出现,以你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你分忧;她的主意是如此之好,让你认为绝对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因此你会心怀感激却又有点不甘;但她是如此柔弱的一个人,最终的决定当然需要你做最后的拍板,于是你内心的一点点不甘也消失了。

其实,杰拉尔德是有点怕艾伦的,或者说叫做“敬畏”。

出身贵族的艾伦品味高雅,从室内装饰到杰拉尔德个人的食衣住行、子女的教育、仆人的管理、邻里的相处,无一不流露出其大家风范,这让整个县城的人都对杰拉尔德这个鲁莽的农民态度改观,从最初的排挤到尊重。

因此,杰拉尔德爱戴艾伦。

杰拉尔德肯定是爱他的妻子,在艾伦死后,杰拉尔德的精神有点失常了,他每天都能看到艾伦的身影出现在餐桌、会客室、办公室中;艾伦爱不爱杰拉尔德呢?我宁愿相信她是爱的,只是她自己不知道,(这一点跟她的女儿很像,她们爱的只是年少时候自己想象出来的影子),她操劳一生为他打理里里外外、生儿育女。

尽管她最后死前叫了少女时期情人的名字,也许那也只是因为年少时期爱而不得的遗憾呢。

(在每个女人的心中,发乎情止乎礼的初恋是最难忘的?)由于艾伦的柔软与坚韧,使得杰拉尔德这个暴君一样的人物也变得柔软了,艾伦是他的精神支柱,虽然他很强壮,但是少了艾伦,他便失去了力量。

艾伦真正做到了化百炼钢为绕指柔。

这是高级的御夫之道?那是因为杰拉尔德肯心甘情愿让她“御”。

两个人共同努力经营的婚姻才是美好的婚姻,可惜杰拉尔德始终没有得到艾伦完整的爱情。

三个女儿没有一个像艾伦,也许是因为艾伦一生的精力都在操持家庭事务,疏忽了与女儿的相处与教育吧,她与杰拉尔德的结合并不是由于爱情,她的家庭女主人的角色扮演的非常好,却在母亲的角色上有了欠缺。

斯嘉丽:霸道总裁与野蛮女友的纠缠大部分女性读者都爱看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一个聪明多金、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霸道总裁,偏偏对一个不爱自己的女子一见钟情、再见倾心、三见相许,从此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飘》中的白瑞德正是第一代霸道总裁人设,但是遇到的偏偏是个野蛮女友。

我很喜欢斯嘉丽这个人物,又倔强又聪明又愚蠢。

斯嘉丽的性格遗传了杰拉尔德,非常精明、倔强、不服输。

南北战争开始后,塔拉农场被摧毁、母亲去世,靠着她的倔强恢复了农场经营;凭借她精明的经商头脑,在战后的亚特兰大城将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而那个时候美国贵族妇女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去做生意的。

正像书中写的,她不是一个上等的女人,上等女人只需要穿的漂漂亮亮去参加舞会,她却在想方设法的弄钱。

她那个时候已经非常有钱,但还是每天驾着马车在亚特兰大城奔走,与男人谈生意。

她非常倔强,认定一个目标便不达目的不罢休。

她过往的经历决定了她不相信任何人,她只相信钱。

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并没有完全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

斯嘉丽的价值观就是金钱至上,她想尽任何办法达到自己的目标——更多的钱、花不完的钱。

她的聪明与倔强让她成为了亚特兰大城最有钱的女人。

但是她在感情上却又是极其愚蠢的一个人。

从少女时期到中年时期,斯嘉丽一直爱着艾希礼。

即使艾希礼已经娶了眉兰,她自己结了三次婚。

在这一点上,斯嘉丽与母亲艾伦有着相似的地方,艾伦在心爱的情人表哥去世后,嫁给了霸道总裁杰拉尔德,虽然杰拉尔德敬她、爱她,却没有得到她完整的爱情;斯嘉丽虽然结了三次婚,但是心底一直爱着艾希礼。

第一次结婚,是因为艾希礼要娶眉兰,她赌气在艾希礼婚礼前随便嫁给了一个男孩,第一个丈夫不久便在南北战争中战死了,她因此成为了一个带着儿子的寡妇;第二次结婚,是因为她要保住塔拉农场,抢了妹妹的未婚夫,这次结婚使她过上了不用担心温饱的生活,在亚特兰大城有了一间小小的杂货铺子;第三次结婚,嫁给白瑞德,是因为什么?书中的描写是,一个吻。

斯嘉丽是一个可以把爱情与婚姻分开的人,她的婚姻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而把爱情给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幻影。

她从始至终爱的艾希礼,只是年少时候一个美丽的幻影。

与艾伦不同的是,艾希礼并没有死。

斯嘉丽最后终于明白自己爱的一直都是白瑞德,但这时身心俱疲的白瑞德已经走了。

斯嘉丽的一次爱情、三次婚姻都是悲剧。

我想,是因为她太固执,不像她母亲那样聪慧。

尤其是跟白瑞德的感情纠缠,把读者看的太心疼了。

一个多金英俊的霸道总裁,为你花钱、买礼物、在服丧期间花重金请你在舞会上跳舞(这一段描写太“苏”了)、支持你做生意、帮你出谋划策;在你怀孕期间为你驾马车,虽然怀的并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大火烧到亚特兰大城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抢了一辆马车送你回塔拉;在乱糟糟的战后恢复期间暗中保护你;救了你的初恋艾希礼……从头到尾他做了这么多,难道你以为这只是基于普通朋友间的人道主义援助?终于等到斯嘉丽跟白瑞德结婚了,又看到俩人各种“作”。

一个明明是深情款款、用情至深,却打死也不对你说;另一个明明动摇了,还是每天自我催眠对自己说,他不爱我、我不爱他,我爱他的钱、他爱我的颜,我的心里至死不渝的爱着艾希礼(虽然知道他是我最好朋友的丈夫)。

作为一个读者,看的真是心累啊。

恨不得自己能够钻到书对他俩说,你俩别“作”了,你俩真是天生一对。

还好,斯嘉丽终于发现自己爱的并不是艾希礼,而是白瑞德。

但是两个人共同的第一个孩子的死亡和第二个孩子的流产,导致白瑞德离她而去。

在书中,白瑞德和斯嘉丽都是令人喜欢的人物。

但是在婚姻中,两个人却都不善于经营。

也许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太相似了,棋逢对手却没有惺惺相惜。

两个强势的人走到了一起,却没有一个人肯低头妥协,导致了他们婚姻的悲剧。

虽然书的最后给了开放性的结局,但是我相信,斯嘉丽一定会把白瑞德弄回来的。

因为她回到了塔拉,想起了她的母亲艾伦。

还因为斯嘉丽自己说的,“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2017.2.10后来看了边城,我觉得傩送一定不会回来了。

斯嘉丽敢说“我一定能把白瑞德搞回来”,翠翠只会“睡在虎耳朵草的梦里,等傩送回来”。

这两个人物都让我觉得很心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