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合集下载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1.目的1.1 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预防、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消除危害或将危害减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1.2 当监控显示失控时,对所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明确规定职责和权限,并做好监视记录。

2. 适用范围本公司产品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的食品安全控制。

3.术语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为减少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基本的前提方案。

4.职责4.1 质量部职责4.1.1负责接收测试客户水质、原辅材料验收、生产制程控制、成品验收标准。

4.1.2 负责成品检验及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批量异常分析与处理。

4.1.3 负责工艺卫生检测。

4.1.4 负责统筹计量仪器校准工作(不包括涉及特种设备及安全方面的计量工作)。

4.1.5 负责原辅材料的来料及水质监控。

4.1.6 负责生产过程产品在线质量巡检及在线质量异常分析处理。

4.1.7 负责监督生产过程清洗消毒及生产车间日常卫生检查。

4.2 生产部职责4.2.1 负责工艺及操作标准书的执行。

4.2.2 负责各岗位生产设备操作与日常维护。

4.2.3 负责生产过程清洗消毒及日常卫生的打扫。

4.2.4 负责现场员工的岗前及日常培训工作。

4.3 设备工程部职责4.3.1 负责生产设备正常运行与维护。

4.3.2 负责生产异常的设备调试和处理。

4.4 行政部职责4.4.1 负责食品加工人员的招聘及入职培训工作。

4.4.2 负责食品加工人员的健康管理工作及监督培训实施工作。

4.5 环安部职责4.5.1 负责环境安全工作。

4.5.2 负责厂区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管理工作。

4.6 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建立和保持操作性前提方案并监督各部门的实施。

4.7 5S管理小组负责组织每月对全厂的卫生检查。

5. 流程图无6. 内容及要求。

ISO22000认证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ISO22000认证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ISO22000认证前提方案(PRP )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IS022000认证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前提方案(prerequisiteprogram , PRP)是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应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前提方案是针对组织运行的性质和规模而规定的程序或指导书,用以改善和保持运行条件,从而更有效地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和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及控制危害在产品和产品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嘲.前提方案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设施和维护方案,另一类是操作性前提方案。

内容包括:GIdP ;SSOP:卫生检查制度;库房管理规定:运输管理制度;厂区环境卫生要求;车间各工序温度控制标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车间废弃物处理办法;信息沟通控制程序等.依据国家法律法规、GMP、食品标准,并结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前提方案,就以下项目进行规定:1、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和建设食堂应远离污水池、垃圾场等污染源,废弃物暂存地应远离加工区域,应连有与最大排水量相适应的捧水系统,食堂周边道路应当平整、无积水、适当绿化、无泥土裸露。

根据GMP要求,食堂的建筑结构应坚固耐用、易于维修、清洁。

应该设置粗加工、烹调、餐具清洗消毒、就餐等专用场所,在合理位置设置原料半成品储存、切配和备餐场所,根据需要设置食品库房和其他专用操作场所。

进行冷荤、凉菜、糕点等直接入口食品短时间存放或处置操作的,应分别设相应专间。

加工经营场所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蚊、蝇、鼠和其它害虫的进入和隐匿:并应有防烟雾、灰尘的有效措施。

2、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食堂布局建筑面积应与加工能力相适应,控制工作人员密度,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加工设备布局合理,易于操作,工艺流程没有交叉迂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与HACCP计划区别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与HACCP计划区别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与HACCP计划区别第一篇: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与HACCP计划区别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实施细则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文件的管理制度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采购验证制度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分装工艺纪律考核办法分装生产关键工序控制作业指导书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防止污染、变质或损坏、储运管理制度仓库、储运管理制度检测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不符合情况管理制度(包括应急预案)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回收食品管理制度产品销售管理制度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制度化验室仪器药品管理制度消费者投诉受理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信息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让我们看看标准中关于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与HACCP计划区别:(请大家仔细阅读7.4.4第3-5段的描述)。

实际是在产品加工工序中经过危害分析后(请大家仔细阅读7.4.4第3-5段的描述),所制定的控制措施不需要作为HACCP计划控制的其他危害控制措施均为OPRP。

7.4.4控制措施的选择和评估---首先基于7.4.3 危害分析对每个加工步骤出现的显著危害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以月饼为例包装车间内的三个工序中的危害:1.金属碎屑检测---金属危害的控制2.包材消毒(是工序的一部分)---微生物危害的控制3.包装气密性检测---微生物的控制经过危害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按照标准中7.4.4介绍的a-g的评估之后以上三个控制点就可以分为1金属碎屑探测应为HACCP计划来管控。

2包材消毒,3包装气密性检测可以划分到OPRP来管控。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我想大家还是对标准中7.4.4条款的理解不够。

说明白点就是在危害分析后制定了针对每个工序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按照7.4.4的控制措施分家了。

再例如说:水,如果水在产品的加工中非加工工序的一部分,并不能引入显著危害:蜜饯分装,水是用来清洗工器具的,那么就是一个PRP而已。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美森乳业有限公司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编制:审核:批准:分发号:版本/修订:A/02016年1月15日发布2016年1月15日实施1、目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将产品加工过程的生产、卫生、质量管理的操作规在统一的计划。

把确定的各类食品安全危害消除、控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2.围适用于饮料加工车间,使饮料加工在标准卫生条件下进行,确保生产出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饮料3.职责品控部负责编制操作性前提方案,生产部执行操作性前提方案。

4.管理容4.1原辅材料卫生的控制4.2水(冰)安全控制4.3人员卫生的控制4.4交叉污染的预防4.5有毒化学物的控制4.6产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4.7手的清洗消毒设施以及卫生间设施的维护4.8外来污染物的控制4.9虫害预防4.10残次品、废弃物、污水排放管理4.11金属异物的防治3.1 原辅材料卫生的控制1、目的:控制原辅材料的卫生,防止通过原辅料引入危害,影响食品安全。

word 专业资料3.2水(冰)安全的控制3、目的:控制水(冰)的安全,防止通过生产用水引入危害,影响食品安全。

word 专业资料word 专业资料3.3 人员卫生的控制1.目的:控制人员卫生,防止通过人员引入危害,影响食品安全。

word 专业资料3.4 交叉污染的预防1、目的:防止发生食品与不洁物、食品与包装材料、人流和物流、高清洁区的食品与低清洁区的食品交叉污染。

3.5有毒化学物的控制1、目的:控制有毒化学物质的正确标志、储存和使用,防止外来物引入危害,影响食品安全。

word 专业资料word 专业资料3.6产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1、目的:控制与食品接触面的卫生,防止通过接触面引入危害,影响食品安全。

word 专业资料word 专业资料3.7手的清洗消毒设施以及卫生间设施的维护1、目的:控制员工手的的卫生和卫生间设施维护,防止引入危害,影响食品安全。

2、围:适用于企业所有直接与食品接触员工以及厂区卫生设施。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一、前提方案PRP中的内容主要包括:a)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的布局和建设;b)包括工作空间和员工设施在内的厂房布局;c)空气、水、能源和其他基础条件的提供;d)包括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的支持性服务;e)设备的适宜性,及其清洁、保养和预防性维护的可实现性;f)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品和包装材料)、供给(如水、空气、蒸汽、冰等)、清理(如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和产品处置(如贮存和运输)的管理;g)交叉污染的预防措施;h)清洁和消毒;i)虫害控制;j)人员卫生;k)其他适用的方面。

二、前提方案PRP的验证:a)目的:验证前提方案满足输入的要求,并得到实施。

b)方法:对照前提方案的策划要求,现场进行确认,具体按《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检查表》进行。

c)频率:首次运行或变更后重新运行时和不超过1年的时间间隔(结合内部审核)进行。

d)职责:由食品安全小组负责。

e)记录:参加人员应填写验证《签到表》,验证情况和结果记录在《前提方案和操作性前提方案检查表》中。

对验证不合格的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结合内部审核进行时,按《内部审核程序》的规定。

三、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3.1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s))应形成文件,针对每个方案应包括如下信息:a)由方案控制的食品安全危害;b)控制措施;c)有监视程序,以证实实施了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s));d)当监视显示操作性前提方案失控时,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e)职责和权限;f)监视的记录。

3.2根据前提方案的输入要求,建立的操作性前提方案应包括:a)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表面接触的水的安全;b)与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和卫生;c)预防食品免受交叉污染;d)卫生设施及人员卫生;e)防止外来物的污染;f)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识、贮存及使用;g)员工健康与卫生控制;h)害虫的预防与控制;i)包装储运卫生控制;j)其他适用的方面。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3.11公司使用1台制冰机制冰,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3.12设备部由专职管理人员对水房、水井进行管理。专职管理人员每天负责水处理间设备的正常运行并确保设备、设施及室内外环境的卫生。
3.13专职管理人员发现供水网存在问题时,应立即向设备部报告,主管部门及时联系相关部门修复。
3.14每天检查排污管道是否通畅,如排污不通畅,要及时疏通,并保持排污管道通畅。
3.9化验室每日抽检生产用水不少于二次,并做生产用水余氯测定记录及每日加氯水处理监控记录,品管部存档。
机密等级
普通
分类编号
QP-QCD-004
制定日期
2013年4月10日
版本/版次
C/2
文件名称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页数
Page 4 of 15
3.10每周检查一次水质的卫生情况(部分感官和理化微生物指标),并出具《水质检测报告》。
适用于本公司冻煮淡水小龙虾、冻鱼片等产品生产加工的各工序。
3.要求:
3.1所有与产品接触的设备和工器具都要使用无毒,不吸水,不易破碎,表面光滑,不会污染产品的材料制成,这些设备、工器具不生锈,不脱落且不会被清洁剂、消毒剂腐蚀。设计时应考虑易清洗和易保洁且内部部件便于拆装和清洁检查。
2018年4月10日
版本/版次
C/2
文件名称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页数
Page 2 of 15
1.0目的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是美国海产品HACCP法规(21CFR-123)强制性要求加工企业采取有效的充分满足GMP要求的卫生监控程序。OPRP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对我企业而言,如何来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OPRP有着重要的意义。

爱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精选.)

爱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精选.)

1.目的对生产用水进行必要的水质控制,防止被污染的水源在生产过程中再次污染产品。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厂区所有生产用水的卫生控制。

3.职责3.1后勤负责供水系统及其卫生防护设施的设计、安装、维护和保养。

3.2化验室负责将水样送往当地相关检验部门检测,并负责取回检测报告。

3.3检测结果不合格时,品控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

3.4根据生产需要利用制冰机制冰。

4. 控制程序4.1水源—自来水。

4.2卫生控制4.2.1供水主管道周围不得有垃圾等污染源,封盖严密,有完善的防蝇、防虫、防尘、防鼠设施。

4.2.2后勤对供水设施进行巡检,一旦发现有损坏现象立即维修,确保供水正常。

4.2.3生产用水与非生产用水供应管道系统保持分离,以避免交叉污染。

4.2.4生产用冰的生产、运输4.2.4.1生产用冰采用符合饮用水标准后的水制造。

4.2.4.2操作人员按《制冰机的操作规程》进行制冰。

4.2.4.3运输人员将备好的制冰机内的片冰取出后,放入干净卫生的塑料袋内,并将其密封放入周转筐(以防止杂质或异物落到冰的表面)运输到所需班组。

4.2.4.4与冰接触的所有设备及工器具、周转筐等使用前必须经清洗消毒。

4.2.5蒸汽制备,采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制造。

5.监控程序检测项目指标检测方法细菌总数≤100cfu /ml GB∕T4789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GB∕T47896.监控、验证程序当地卫生部门每年对水全项目检测一次。

7.纠正措施当水经上级检验部门检测不合格时,隔离采用此水源生产的所有产品,并由当地卫生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查找原因,及时给予纠正。

隔离产品经检测后做适当处理。

8.支持性文件8.1《制冰机安全操作规程》8.2《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9.记录8.1卫生清洁、消毒记录8.2水质检验报告8.3纠正预防措施单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设备、工器具的卫生,防止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

XXXXXX食品有限公司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编制:审核:批准:分发号:版本/修订:A/02011年XX月15日发布2011年02月XX 日实施序号章节号修改内容更改通知单号修改日期修改人1、目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将产品加工过程的生产、卫生、质量管理的操作规范在统一的计划内。

把确定的各类食品安全危害消除、控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3、范围参与产品策划、采购、加工生产、储存,出口等过程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和环境的卫生管理。

3、管理内容原辅材料卫生的控制水(冰)安全的控制人员卫生的控制交叉污染的预防有毒化学物的控制产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手的清洗消毒设施以及卫生间设施的维护外来污染物的控制虫害预防残次品、废弃物、污水排放管理金属异物的防治原辅材料卫生的控制1、目的:控制原辅材料的卫生,防止通过原辅料引入危害,影响食品安全。

2、范围:适用于企业内与食品生产相关的所有人员。

项目控制危害负责部门控制要求监视纠偏记录验证原料生物性:动物性疫病化学性:兽药残留物理性:针头品管科1、待宰活猪必须来自非疫区,其饲养过程符合NY 5035、NY 5036、NY 5037、NY/T5038的要求。

2、“三证”检验:必须同时具有相关检验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车辆消毒证明、非疫区证明。

按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由品管部门严格把关,确认为健康无病的活猪。

没有三证、毛猪检验不合格原料拒收。

宰前检疫日报表品管科长、动检每日检查三证辅料生物性:微生物化学性:重金属残留品管科1、按质量食品安全手册对供方进行控制。

2、2、每批辅料进厂时,原材料检验员对感官、理化、微生物等指标进行检验,仓库保管员对包装、规格、数量等进行验证,合格后入库。

3、当使用新的辅料时由食品安全小组对危害进行分析确认后使用。

使用过程中质检员对辅料进行确认。

发现不能满足要求的辅料进行退货处理。

入库单检验单品管科长审核检验报告包装材料生物性:微生物化学性:重金属残留品管科1、按质量食品安全手册对供方进行控制。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

前提方案PRP和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介绍前提方案(Preliminary Research Plan, PRP)是指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所制定的一个计划,旨在明确研究的目标、方法、工作内容以及预期结果等。

它是研究过程中的第一步,提供了实施研究的基本框架。

PRP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概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所期望的结果。

2. 研究背景:介绍该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3. 研究内容和方法:详细阐述研究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具体步骤,实验设计和调查问卷等工具的使用。

4. 预期结果和意义:说明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对学术、实践或政策的影响,指出研究可能带来的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操作性前提方案(Operational Preliminary Plan, OPRP)是在PRP的基础上展开的,更加注重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OPRP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明确研究的具体计划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制定合理的时间表,确保研究进度的可行性。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具体规划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来源,并提出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具体方法和软件工具,保证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研究的资源和条件:明确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并提出合理的利用和保障措施,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4. 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提前考虑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以应对不可预见的情况。

通过PRP和OPRP的制定,研究者能够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明确研究目标、方法和工作计划,降低研究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PRP和OPRP也可以作为研究的框架和指导,使研究者更加有序地进行研究工作,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OPRP方案1

OPRP方案1
按PRP方案要求控制,随后有金探过程可以有效控制
/
/
/
/
/
/
/
/
制作
生物:致病菌
通过不洁的手和器具污染原料
按PRP方案要求控制,随后有高温杀菌过程可以有效控制。
物理:头发、金属屑等异物
原料或工人帽子未戴好引入,剪刀,机器上的金属屑等
按PRP方案要求控制,随后有金探过程可以有效控制
烘干定型
生物的:致病菌
操作环境温度
测定操作环境温度
每小时
车间主管
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开启制冷空调
《温湿度记录表》
抽查测试验证、《微生物原始记录》
——
OPRP-5
冷冻产品包装工序
致病菌等微生物
人手、工器具不洁引入
通过PRP方案控制,并佩戴一次性手套,每2小时进行洗手消毒并更换手套
/
/
/
/
/
/
/
包装环境不当和包装过程时间控制不当引起微生物大量繁殖
双氧水有杀菌作用,致病菌不能生存。还可通过后期高温杀菌控制。
化学性:双氧水残留
化学品双氧水清洗不干净残留在原料上
通过反复清洗、脱水、烘干、杀菌等过程控制
OPRP-2
裁剪
生物:致病菌
通过不洁的手和器具污染原料
按PRP方案要求控制,随后有高温杀菌过程可以有效控制。
/
/
/
/
/
/
/
/
物理:金属屑
机器上的金属屑
用于烘干的架子不干净
产品处于较高的温度下,致病菌不易生存。
物理的:铁架子上的金属屑
铁架子用久了易生锈,金属屑调入产品
按PRP方案要求控制,随后有金探过程可以有效控制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是“Operational Readiness Program”的缩写,意为操作准备计划。

它是一种操作性前提方案,用于确保设备或人员在现场准备充分,能够按照预期运行。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许多操作都需要先进行准备和测试,以确保设备或人员可以正常运行,达到生产和安全的标准要求。

而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现场操作的准备,并在必要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以确保操作的成功。

OpRP的简单流程如下:1. 制定作业计划2.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整性,并进行检修和维护3. 确定操作的步骤和流程4. 进行操作前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5. 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6. 对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和反馈,以便进行后续的改进和升级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制定作业计划并对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检修,OpRP可以减少设备因磨损或故障而失效的可能性。

同时,对操作步骤和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定和指导,可以避免人员误操作或不当操作所造成的危险。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规范操作步骤和流程,可以避免因操作错误而浪费时间和资源。

同时,对操作过程进行记录和反馈,也有助于后续的改进和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实施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管理。

一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现场操作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制定操作流程和步骤,并对设备和工具进行适时的检修和维护。

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并监督和检查他们的操作行为。

总之,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对于保障设备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操作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肉制品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肉制品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肉制品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1.0、生产用冰和水卫生:1 目的保证生产用水(冰)卫生质量符合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要求,防止对产品造成污染。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用水包括制冰用水及其相关设施的卫生监测和控制。

3 职责3.1加工部负责生产用水(冰)系统的清洗消毒等日常维护工作。

3.2品管部负责生产用水(冰)卫生质量的日常监控工作。

4 程序4.1本公司的生产用水来自自来水厂,自来水水域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也不被有害物质污染。

4.2对水池应保持封闭状态。

水池每月至少清洗消毒2次。

水池清洗消毒时间应与生产时间错开,以免出现生产用水污染或缺水现象。

4.3生产用水在生产期间由品管部每天对生产用水进行感官检验和每周进行一次微生物检验。

4.4每半年由品管部在本公司车间末梢抽取水样,送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全面的水质检测,并出具水质检验报告。

4.5品管部根据卫生防疫部门提供的检验报告,依照GB5749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对水质进行判定。

不合格,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进行整改,直至符合标准要求为止。

4.6对生产区域的水龙头进行编号管理。

4.7预冷消毒水、冷却水、烫毛池用水等循环用水,至少每天更换一次。

4.8各车间生产用水,生产用水与生活,废水系统与生产、生活用水,均要求独立引水,不能有无交叉连结现象。

必须保存有完整的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

4.9机修人员应经常检查供水设施情况,出现问题,及时维修处理,保证生产用水的卫生安全。

4.10纠正措施:4.10.1水质检验报告书若判定不合格,应立即通知生产车间停止使用,并按要求进行整改,使生产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的标准时,方可重新生产。

4.10.2在周围环境受污染或供水系统发生故障时,须立即停止生产,进行整理环境、维修设备,直至水源无受污染现象,方可恢复生产,并调查、判断发生故障或受污染的时间,将此时间段生产的产品进行安全评估,并按评估要求处置产品。

4.10.3 水质检验报告书检测项不合格,应将上次检验以来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可重新进行检验。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项目名称: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详细说明。

OPRP(Operational Prerequisite Program,操作性前提程序)是用于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运行所需的基本条件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操作程序。

本文档将介绍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实施步骤。

同时,将提供一些可行的控制措施和操作程序的示例。

目录- [1.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定义](1-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定义)- [2.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目标](2-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目标)- [3.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实施步骤](3-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实施步骤)- [4.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示例](4-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示例)- [5. 总结](5-总结)1.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定义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产品安全性而设置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操作程序。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是基于HACCP系统(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用于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以外的步骤,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通过实施有效的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可以减少产品被污染或受到其他不良因素影响的可能性。

2. 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目标OPRP操作性前提方案的目标是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以外的步骤能够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并且能够降低与食品安全风险相关的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 确保生产设备和环境的卫生状况符合标准要求;- 确保员工接受适当的培训和教育,能够正确执行操作程序;- 确保原材料和供应商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确保食品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符合要求;- 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OPRP方案1

OPRP方案1

OPRP方案1引言概述:OPRP方案1是一种用于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案,它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OPRP方案1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特点、应用范围等方面。

一、定义1.1 OPRP的概念OPRP是指操作性前提计划(Operational Prerequisite Program),是一种用于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性前提条件的计划。

1.2 OPRP方案1的定义OPRP方案1是指在HACCP计划中确定的关键控制点(CCP)之外的控制措施,用于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性前提条件。

二、特点2.1 风险评估OPRP方案1通过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性前提条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哪些条件需要进行控制。

2.2 预防控制OPRP方案1采取预防性控制措施,旨在避免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发生,确保食品安全。

2.3 灵便性OPRP方案1具有一定的灵便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风险程度。

三、应用范围3.1 食品生产OPRP方案1主要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包括食品加工、包装、储存等环节。

3.2 饮料生产在饮料生产过程中,OPRP方案1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3 药品生产在药品生产领域,OPRP方案1也可以被应用,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实施步骤4.1 识别潜在风险首先需要对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4.2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性前提条件得到有效控制。

4.3 监控和记录对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五、总结通过对OPRP方案1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惟独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才干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希翼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有所匡助。

PRP、OPRP和HACCP三者间的关系和区别

PRP、OPRP和HACCP三者间的关系和区别

PRP、OPRP和HACCP三者间的关系和区别在ISO22000中不再提GMP、SSOP,而提出了“前提方案”(prerequisite program,简写为PRP。

其定义为:(食品安全)在整个食品链中为保持卫生环境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和活动,以适合生产、处理和提供安全终产品和人类消费的安全食品)的概念,以替代传统的GMP 、SSOP概念。

GAP、GVP、GMP、GHP、GPP、GDP、GTP等都属于“前提方案”的范畴。

ISO22000中的操作性前提方案(operational prerequisite program,简写为OPRP。

其定义为:为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产品加工环境中引入和(或)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通过危害分析确定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方案。

)同传统的SSOP存在相关性和差异性。

OPRP同SSOP一样,都包括对卫生控制措施(SCP)的管理。

但传统的SSOP是为实现GMP 的要求而编制的操作程序,不依赖危害分析,不强调在危害分析后才开始编制,也不强调特别针对某种产品。

而OPRP是在危害分析后确定的、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引入的可能性和(或)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或加工环境中污染或扩散的可能性的措施,强调针对特定产品的特定操作中的特定危害。

在ISO22000以一种逻辑的顺序将PRP、OPRP、HACCP进行重组,分为三类:前提方案(PRPs)、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s)和HACCP计划。

标准在引言中指出“在危害分析过程中,组织应通过组合前提方案、操作性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选择和确定危害控制的方法”。

因此,如何合理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组合,成为新标准应用的核心和关键。

1.PRP、OPRP和HACCP计划三者覆盖的范围具有相容性PRP通常由以下文献提出: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顾客要求;公认的指南;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法典原则和操作规范;国家、国际或行业标准等等。

同时,PRP应与组织在食品链中的位置及类型、组织在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组织运行的规模和类型以及产品性质相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食品有限公司操作性前提方案文件编号:XX—OPRP—3—A控制状态:受控文件发放号:XXXXXXXXXXX年XX月XX日发布 XXXX年XX月XX日实施目录一、采购原料辅料的控制 (1)二、加工用水的安全 (1)三、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清洁 (1)四、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3)五、手的清洗、消毒及卫生设施的维护 (4)六、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5)七、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5)八、员工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6)九、虫害的防治 (6)十、包装控制 (6)十一、环境卫生 (7)十二、检验检测卫生 (7)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一、采购的原辅料的控制1.控制和检验每批原辅料进厂均需检验员按照检验标准检验,并填写检验记录,符合后方可接受。

2.纠正措施不符合标准的原辅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3.记录原辅料检验报告二、加工用水的安全1、控制和监测(1)公司用水取自高淳县自来水公司供水。

监测频率:每年两次(2)公司化验室每天进行一次余氯测定,余氯含量保持在0.03—0.5PPm。

每周进行一次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测。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每周一次。

(3)加工厂的水系统应由被认可的承包商设计、安装和改装,不同用途的水管用标识加以区分,备有完备的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管道分布图以表明管道系统的安装正确性。

应对加工车间水笼头进行编号。

2、纠正措施:(1)水系统发生故障时,企业应停止生产,判断何时发生故障或损坏,将本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进行安全评估,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时,才可重新生产。

(2)水质检验不合格。

品控部门应立即制定消毒处理方案,并进行连续监控,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时,才可重新生产。

(3)如有必要,应对输水管道系统采取纠正措施,并且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质标准时,才可重新生产。

(4)不能使用未安装防虹装置的水笼头和固定进水装置(如有必要或装有软管的水笼头)。

3、记录;(1)水质检验报告(2)水中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测记录(3)每日卫生控制记录三、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清洁:1.控制和监测(1)车间内生产设备、管道及工器具均应采用不锈钢材料或食品级聚乙烯材料制造。

且表面光滑无死角,地面、墙壁、漂洗池表面应光滑、易清洗和消毒。

监督人员应检查上述设备及设施,以确定是否充分清洁。

(2)监测频率:每月一次。

(3)产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A)换班间隙,应将设备、台案上的粘附物冲洗干净。

每生产加工12小时,须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卫生监督员在使用消毒剂前应对其种类剂量、浓度等进行检查,并负责检查清洗和消毒效果。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

B)加工用工器具每4小时清洗消毒一次。

清洗消毒步骤:水洗——100PPm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清水冲洗干净。

卫生监督员在使用消毒剂前应对其种类剂量、浓度等进行检查,并负责检查清洗和消毒效果。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C)休息间隙,应用水冲洗地面、墙壁。

每周对地面和墙壁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清洗消毒步骤:水洗——400PPm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清水冲洗干净。

卫生监督员在使用消毒剂前应对其种类剂量、浓度等进行检查,并负责检查清洗和消毒效果。

监测频率:每周一次。

2、纠正措施:(1)彻底清洗消毒与产品接触的设备和台案表面。

(2)重新调整清洗消毒液浓度、温度和时间,对不干净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

(3)对可能成为罐头食品潜在污染的手套、工作服应进行更换。

3、记录每日卫生控制记录四、防止生发交叉污染:1、控制和监测:(1)果蔬原料不能夹杂大量泥土和异物,原料装运工具应卫生。

原料验收人员负责检查原料质量和其装运工具的卫生。

监测频率:每次接收罐头原料。

(2)车间建筑设施完好,设备布局合理并保持良好。

粗加工间、精加工间和包装间应相互隔离。

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在加工、贮存过程中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监测频率:每天生产、贮存过程中。

(3)卫生监督员和工作人员应接受安全卫生知识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应对新招聘的卫生监督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和操作培训。

监测频率:雇佣新的卫生监督员或工作人员上岗前。

(4)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导致交叉污染(穿戴的工作服、帽和鞋,使用的手套,手的清洁,个人物品的存放,工作人员在车间的吃喝、串岗,工作鞋的消毒,工作服的清洗消毒等)A)进入车间的工作人员须穿戴整齐洁净的工作衣、帽、鞋,不得戴首饰、项链、手表等可能落入产品内、设备、容器中的物品;严禁染指甲和化妆。

B)工作人员应戴经消毒处理的无害乳手套,如有必要应及时更换。

C)开工前、每次离开工作台或污染后,工作人员都有应清洗并消毒手或手套。

D)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生产车间内。

E)工作人员不得在生产车间内吃零食、嚼口香糖、喝饮料和吸烟等F)各工序的工作人员不得串岗G)工作人员在进入车间之前,应在盛有200PPm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消毒池中对其工作鞋进行消毒。

H)加工结束后,所有的工作衣、帽统一交卫生监督员进行清洗消毒。

I)每天保证对更衣室及工作衣帽,要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以上。

J)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5)生产的下脚料、废弃物等应及时清除出生产车间,检出的废品、杂质等应放置于具有明显标识的带盖容器内,并及时运出车间。

该容器应用200PPm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并用水冲洗净后方可再次带入车间使用。

卫生监督管理员负责监督检查残渣,废品及杂质的清理情况和容器的卫生清洁情况。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6)污水的排放:厂区排污系统应畅通、无积淤,污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车间内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并设明沟以利排水,明沟的侧面和底面应平滑且有一定弧度。

车间内污水应从清洁度高的区域流向清洁度低的区域,工作台面的污水应即时冲洗。

卫生监督员检查污水排放情况。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7)车间内不同清洁作业区所用工器具,应有明显不同的标识,避免混用。

卫生监督员应检查是否正确使用。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每4小时一次。

2、纠正措施(1)拒收带有过多的泥土、异物及腐烂严重的果蔬原料。

(2)卫生监督员应对果蔬原料收购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污染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要评估制罐原料的质量。

(3)新上岗的卫生监督员及员工应接受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和操作指导。

(4)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工作衣、帽穿戴、头发的防护、首饰佩戴、手套使用、手的清洗、个人物品带入车间、车间内有吃喝现象,进入车间时工作鞋的消毒等方面存在问题时,应对其及时予以纠正。

(5)清除残渣、废弃物及杂质。

重新清洗消毒容器。

(6)请维修人员对排水问题加以解决。

(7)卫生监督员及时纠正工器具混用问题。

3、记录(1)原料验收记录(2)每日卫生控制记录(3)人员培训记录。

五、手的清洗、消毒及卫生间设施的维护:1.控制和监测(1)卫生间应与更衣室、车间分开,其门不得正对车间门。

应维护其设施的完整性。

每天下班后须进行清洗和消毒。

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卫生间设施及卫生状况。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过程每4小时一次。

(2)车间入口处、卫生间及车间内须有洗手消毒设施。

洗手设施包括:非手动式水笼头、皂液容器、50PPm次氯酸钠消毒液和干手器等,并有明显的标识。

应在开工前、每次离开工作台或被污染时清洗和消毒手。

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洗手消毒设施、消毒液的更换。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生产过程每4小时一次。

2、纠正措施(1)重新清洗消毒卫生间,必要时进行修补。

(2)卫生监督员负责更换洗手消毒设施和更换、调配消毒剂。

3记录:每日卫生控制记录六、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1.控制和监测(1)罐头食品生产加工所用清洁剂、消毒剂和润滑剂应附有供方的使用说明及质量合格证明,其质量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须经品质控制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检验员负责检查包装物料的接收情况。

监测频率:每批清洁剂、消毒剂和润滑剂,包装物料(2)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必须提供供货方的质量合格证明,其质量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须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品质控制部门负责包装物料的验收。

监测频率:每批包装材料(3)包装材料和清洁剂等应分别存放于加工包装区外的卫生院清洁、干燥的库房内。

内包装材料应上架存放,外包装材料存放应使用垫板、并用无毒盖布覆盖,离墙堆放。

检验员负责检查。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每4小时一次(4)车间内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非加工人员未经允许,严禁入内,且要有警示标志。

监测频率:每班开工前(5)设备应维护良好,无松动、无破损、无丢失的金属件,检验员负责检查设备情况。

监测频率:罐装结束/每天一次(6)车间应通风良好,不得有冷凝水。

检验员检查。

监测频率:生产过程中每4小时一次2.纠正措施:(1)、(2)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和包装材料拒收。

(3)存放不当包装材料和清洁剂等应正确存放。

(4)对可能造成产品污染情况加以纠正并评估产品质量。

(5)必要时进行维修。

(6)车间通风不畅,有冷凝水时应加大排风换气。

3.记录(1)清洁剂、消毒剂、润滑剂和包装材料验收记录(2)每日卫生控制记录七、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的使用1.控制和监测(1)生产加工中(清洗用的强酸强碱、生产中和实验室检测用有关试剂等)使用的所有有毒化合物必须有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明或含有其它必要的信息文件。

监测频率:每批有毒化合物。

(2)所有有毒化合物必须专库存放专人保管。

并在明显位置正确标记,注明生产厂商名称、使用说明。

检验员应检查其标签和仓库中存放情况。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

具体执行见《有毒化合物采购、贮存和使用规定》。

(3)须严格按照说明及建议操作使用。

由专人进行分装操作,应在分装瓶的明显位置正确标明本化学物的常用名。

检验员应检查其标签和仓库中的存放情况。

监测频率:每次分装、配置、使用。

2.纠正措施:(1)无产品合格证明等资料的有毒化合物拒收,资料不全的应先单独存放,直到获得所需资料方可接受。

(2)标记或存放不当的纠正。

(3)未合理使用有毒化合物的工作人员应接受纪律处分或再培训,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应销毁,分装瓶标识不明显时应予以更正。

3.记录每日卫生控制记录、有毒化合物使用登记表、有毒化合物进出库登记表。

八、员工的健康和卫生的控制1.控制和监测(1)发现工作人员因健康可能导致罐头产品污染时,应及时将可疑的健康问题汇报车间管理人员。

(2)检验员应检查工作人员有无可能污染罐头食品的受感染的伤口。

监测频率:每天生产前/生产每4小时一次(3)从事罐头加工、检验及生产管理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新招聘员工必须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公司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

监测频率:每年一次/新招聘员工上岗前2.纠正措施:(1)应将可能污染罐头产品的患病人员或受伤者调离原工作岗位或重新分配其不接触食品加工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