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三要素,权重-20081103
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三要素权重
对未来劳动关系发展的展望
强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者权益意识的提高,未来劳动 关系将更加注重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推动实现更加公平、 合理的劳动分配关系。
多元化劳动关系模式的发展
随着新兴产业和灵活就业的发展,未来劳动关系将呈现多 元化的发展趋势,出现更多灵活、多样的用工模式,满足 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用工需求。
05 劳动关系三要素的权重比 较与案例分析
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关系三要素权重比较
国有企业
在国有企业中,劳动关系的权重通常更加倾向于经济要素,如工资、福利等。这是因为国 有企业通常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并且受到政府的监管和指导。
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权重则更加倾向于社会要素,如员工福利、工作环境等。这是因为民 营企业通常更加注重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
04 组织要素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变更
劳动合同的签订
双方应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劳动合同,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 休息休假等事项。
劳动合同的变更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遇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双方可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内容,但应采用书面形式 。
劳动争议的处理与调解
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劳 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而劳动合同 法则是保障这一基础的重要法律制度。
劳动关系的三要素:身份、经济和组织
01 02
身份要素
指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法律身份,即劳动者是否具有合法的劳动者身 份。身份要素是劳动关系的基础要素,是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 动义务的前提条件。
案例二
某民营企业因未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员工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员工提起诉讼。 经法院审理后,企业被判与员工签订无固定 期限劳动合同,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 案例表明,企业必须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 管理,以避免法律风险和纠纷。
劳动关系认定的三大标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劳动关系认定的三大标准劳动关系的认定是劳动法中格外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关系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和保障。
在中国的劳动法中,劳动关系的认定主要有三个标准,即劳动合同、劳动酬劳和劳动条件三大标准。
首先,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认定的首要标准之一。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商定劳动关系的书面文件,它记录了劳动者供应劳动力,用人单位支付劳动酬劳以及双方享有的权利和担当的义务。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只有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人才能被认定为具有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必需符合法律的规定,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才能被认定为有效的劳动关系。
其次,劳动酬劳是劳动关系认定的其次个标准。
劳动酬劳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供应劳动所应获得的经济酬劳,它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的补偿。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认定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劳动酬劳的支付。
只有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商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酬劳,才能认定为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酬劳应当依据劳动合同商定进行支付,并且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
最终,劳动条件是劳动关系认定的第三个标准。
劳动条件是指劳动者在从事工作过程中享有的权益和受到的爱护。
劳动条件包括劳动时间、休假、社会保险、劳动平安等方面的权益。
依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供应良好的劳动条件,并且依据法律规定为劳动者供应必要的爱护措施。
只有劳动者在从事工作过程中享有相应的劳动条件,才能认定为存在劳动关系。
总而言之,劳动关系的认定主要有劳动合同、劳动酬劳和劳动条件三个标准。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认定的首要标准,只有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人才能被认定为具有劳动关系。
劳动酬劳是劳动关系认定的其次个标准,只有用人单位依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据劳动合同商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酬劳,才能认定为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条件是劳动关系认定的第三个标准,只有劳动者在从事工作过程中享有相应的劳动条件,才能认定为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主体及认定的三大标准是什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劳动关系主体及认定的三大标准是什么劳动关系主体及其认定的三大标准是指在劳动关系中,确定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及认定劳动关系的三个重要标准。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雇佣关系或雇佣合同关系。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是指通过协议与用人单位订立合同,并为用人单位供应劳动力的个人;用人单位则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体经营者,他们依据合同商定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管理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劳动关系主体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劳动者是劳动关系的被统一性和依存性以及参与社会保障的个人,用人单位是劳动者所归属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体经营者。
劳动关系主体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参与者和责任担当者,他们在劳动关系中具有不对等的地位,用人单位享有肯定的权利而劳动者则享有肯定的权利。
劳动关系认定的三大标准是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合同和经济依靠。
下面分别介绍这三大标准:1. 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事实是指通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和事实来推断是否构成劳动关系的一种标准。
也就是通过观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实际工作状况和行为来推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事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劳动者是否依据用人单位的工作支配、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进行工作;劳动者是否在用人单位的场所进行工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工作关系是否持续稳定等。
通过观看和分析这些劳动关系事实,可以推断出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劳动条件、工作酬劳、工作时间等事项达成的书面协议。
通过劳动合同的存在,可以确认劳动关系的存在。
劳动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劳动者的姓名、用人单位的名称、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等。
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依据劳动合同的商定进行工作时,即可认定存在劳动关系。
3. 经济依靠经济依靠是推断劳动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认定劳动关系的三要素
认定劳动关系的三要素
认定劳动关系的三要素是指在判断一个人是否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时,三要素如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个要素并非都是绝对条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例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不存在固定工作时间或场所,但仍然可以认为存在劳动关系;而在自由职业等情况下则不一定符合上述标准。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
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关系在当今社会的职场环境中,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关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议题。
它们不仅影响着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也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劳动合同法,作为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权利和义务框架。
这部法律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从劳动者的角度来看,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诸如工资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为劳动者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护屏障。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劳动合同法在规范其用工行为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合理的管理依据和风险防范机制。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支付报酬,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稳定的劳动关系,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强劳动者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
一份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法定的必备条款,如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
这些条款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劳动关系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基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故意模糊劳动合同的条款,或者签订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合同,从而侵犯劳动者的权益。
例如,有些企业可能会以各种借口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中工资标准不明确、工作时间过长等。
对于劳动者来说,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合同条款,对于不明白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与用人单位协商修改。
工资支付是劳动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然而,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等违法行为。
这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工资权益,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工资构成和支付方式,保留好工资条等相关证据。
08年最新劳动合同法(详细解读).doc
劳动合同法解读一:立法宗旨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规定。
立法宗旨也称立法目的。
本条规定的立法宗旨有三层意思:一、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双向选择,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下的固定工制度进行改革。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决定在国营企业中新招收的职工中实行劳动合同制,开始打破劳动用工制度上的“铁饭碗”。
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将劳动合同制度作为法定的用工制度,规定适用不同所有制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也从新招用的职工扩大到所有的劳动者,不分固定工和临时工,不分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人。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作了专章规定,是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
劳动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正式建立。
劳动法实施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对于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分配用工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用工情况多样化,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一些新型的劳动关系,如非全日制用工、劳务派遣工、家庭用工、个人用工等等。
同时,在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短期化、滥用试用期、用人单位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将正常的劳动用工变为劳务派遣等等,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
因此,有必要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对劳动合同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详解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劳动关系的平稳运行和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公平交易提供了法律保障。
本文将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重要内容以及其作用。
二、劳动合同的定义与要素1. 劳动合同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双方一方为提供劳动的劳动者,另一方为支付报酬并提供工作的用人单位。
”这一定义表明,劳动合同是双方共同约定的一份文件,约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2. 劳动合同的要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包括以下要素:(1) 劳动合同的名称;(2)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件号码;(3)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4) 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假等;(5) 劳动报酬及其支付方式;(6) 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7) 劳动合同的期限;(8) 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三、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变更1. 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的签订必须是自愿的、平等的原则。
双方应在自愿、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合意并签订劳动合同。
2. 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双方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可以自愿协商变更合同内容。
变更应当以书面形式达成,并由双方签署。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单方解除,二是双方一致解除。
单方解除可以是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提出,但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2. 劳动合同的终止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期满或者发生法定情形导致合同终止。
法定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用人单位破产或依法解散等。
五、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劳动者权益进行保障:1. 确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如工作报酬、工作休假、社会保险等。
《劳动合同法》全文逐条解析
《劳动合同法》全文逐条解析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和义务,爱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进展和谐稳固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按照本法执行。
「专家点评」:本条增加了一个用工主体,即民办非企业单位,且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可按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专家点评」:本条无甚新意,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的差不多原则,任何合同概莫能外。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权益、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酬劳、工作时刻、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治理等直截了当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截了当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专家点评」:此条对用人单位阻碍深远,规章制度需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民主治理发挥到了极限。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和谐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咨询题。
「专家点评」:此条规定在实践中差不多上会流于形式,毫无作用。
劳动关系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基本知识(ppt 29页)
劳动关系及劳动法、劳动合同 法基本知识
人力资源获取后的录用
湖北省武汉市最高人民法院
劳动合同法的概念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合同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劳动 合同法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合同法》。
劳动关系及劳动合同法概述
劳动关系主要是指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普通员 工及其工会组织之间在企业渗产经营中形成的责、 权、利关系。 主要包括:所有者与全体职工的关系、经营管理 者与普通员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工人组织之 间的关系和工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2、工作时间
湖北省武汉市最高人民法院
工时制度
三种不同的 工时制度
标准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作制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休息休假
休息
节日期间休假
带薪年休假 (工作满1年)
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元旦 春节 国际劳动节 国庆节 其他休假节日
加班工资规定
动地拖津包报欠最贴括酬劳低动工者资工标资准 险福利待遇
3、劳动报酬
试用期 不超过无一个月
不超过两个月 不超过六个月
休息、休假种类
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
一个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是指职工在工作 日内的岗位上工作时,应有中间休息及午 餐时间,一般休息1—2个小时,最少不能少 于半个小时。这种休息时间不能计算在工 作时间之内
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是指职 工在一个工作日结束后至一下个工作 日开的休息时间。这种休息时间是保 障职工恢复体力智力的重要阶段。一 般情况下,如无特殊原因应保障职工 使用这种休息时间,不得随意间断。 同时,也不要在连续工作日后再安排 休息。
湖北省武汉市最高人民法院
会老业疗育伤保险
劳动关系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基本知识pptx
用人单位可以对违反劳动纪律、操作规程等行为的劳动者进行惩罚,但必须依法 依规进行,且惩罚方式和程序应当合理公正。
奖励依据
对于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奖励,奖励 方式和程序应当合理公正。同时,奖励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达到激励劳 动者更好地发挥其潜能的效果。
劳动关系内涵
劳动关系不仅包括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经济关系,还涉及到 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安全保障、技能培训、报酬福利、社会 保险、民主参与等多方面的问题。
劳动关系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 劳动关系的特征 • 主体特定:劳动关系主体为劳动者和雇主,其中劳动者包括工人、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等各类从事劳动的
人员。 • 人身财产关系: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雇主存在一定的人身财产关系,即劳动者在雇主的管理下从事劳动,
04
用人单位劳动管理规定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培训和管理
1 2 3
培训内容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各岗位的需要,需对劳动者 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 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内部培训、委托培训和合作 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并建立健全的培训考核 机制,确保培训效果。
管理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制定劳动管理制度,规范劳 动用工关系,对劳动者的招聘、使用、考核、 奖惩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标准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超过标准 工作时间的部分应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休息休假规定
劳动者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休息休假权 利。
劳动者的工资及福利待遇
工资支付规定
浅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认定_劳动关系认定三要素
浅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认定_劳动关系认定三要素一、现行立法关于劳动关系的规定(1)《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尽管《劳动合同法》为劳动关系的认定提供了标准,但该标准仅仅是一个原则性的标准,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规定,如何定义法条中的“用工”,是否意味着所有形态的用工都可以纳入《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工”这一范畴之中?因此,仅凭该标准无法适应我国转型期劳动形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应当确立较为具体的认定标准。
二、劳动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的区别目前,对于劳动关系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定义,郑尚元教授认为:“劳动关系是和我们说的婚姻关系一样,是一种社会基础、经济基础的东西……但是这不是我们法学界研究的这么一个范畴。
或者既使是我们研究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的。
一旦谈上劳务关系就等同于一个民事关系,但是没有直说,就把它民事化了……”因此,如果孤立的去分析劳动关系,并无益于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而如果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雇佣关系的区别来研究,不仅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会使劳动关系的范畴更加明晰。
(1)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①两者产生的依据不同。
劳动关系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生产要素的结合而产生的关系,劳务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双方的约定。
②主体资格不同。
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关系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时都是法人或组织;劳务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都是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与法人、组织。
③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间不仅存在着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即行政隶属关系。
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服从其安排,遵守其规章制度(如考勤、考核等),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职工。
劳动作文之劳动合同三要素
劳动合同三要素【篇一:劳动关系重点归纳】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选择)(一)定义 ?我们给的定义::在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是组织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它以研究与雇佣行为管理有关的问题为核心内容。
?劳动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劳动者、劳动者的组织(工会、职代会)和用人单位客体:主体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如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安全卫生、劳动纪律、福利保险、教育培训、劳动环境等内容: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二)称谓(国家、体制)? ? ?劳资关系:体现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含有对立的含义劳工关系:以劳动者为中心,强调劳动着组成的团体(工会)与雇主之间的互动过程劳雇关系(雇佣关系):以雇佣法律关系为基础,强调受雇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强调权利义务结构 ? ?劳使关系:源于日本,说明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中性概念产业关系(工业关系):源于美国,狭义的产业关系指劳资关系,主要包括劳动者、工会与雇主;广义的产业关系则指产业及社会中管理者与受雇者之间的所有关系,包括雇佣关系的所有层面,以及相关的机构和社会、经济环境。
?在我国,通常采用劳动关系这个概念,但在研究国外劳动关系制度时,也会用到劳资关系等概念(三)劳动关系的本质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
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四)我国的劳动关系(看看) ? ?劳动合同生效不同于劳动关系建立。
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标准是实际提供劳动从产业部门看,雇员的范围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业、服务业),第一产业的农业劳动力,尤其是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业,一般不属于雇员的范畴。
?有些国家的劳动法规定某种或某几种人员不属于雇员,如公务员、军事人员、农业工人、家庭佣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家庭保姆与其雇主间的纠纷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也不属于法院或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仲裁机构裁决不予受理于某的申诉正确。
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5篇
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5篇篇1劳动合同法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简称,是为了规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一部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重要的法律,对于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协商一致、法定性。
首先是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自愿和平等原则,任何一方都不得利用其优势地位强迫对方签订劳动合同。
其次是公平原则,劳动合同应当公平合理,对于劳动者的权益和用人单位的利益都进行平衡保护。
再次是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守信用原则,不得有欺骗或隐瞒行为。
同时,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确保双方权利义务清晰明确。
最后是法定性原则,即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双方应当依法履行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广泛,包括有限期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两者之间的情况以及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要求任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都应当符合法定规定,双方均需严格遵守,不得有违背法律规定的情况。
同时,劳动合同法也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如残疾劳动能力鉴定的情况、孕期女职工的安排等。
三、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了雇佣关系,双方在法律框架内规定了权利义务,并约定了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假等方面的事项。
劳动合同法保护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同时也规范了用人单位的行为,确保用人单位依法履行义务,为劳动者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四、劳动合同法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和规定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劳动合同法知识点整理
在劳劢合同丨约定保密条款,设定脱密期。
单独签订竞业限制协讧。
22
订立——竞业条款(《劳动合同法》第23-24条)
什么是竞业限制?
相关人员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劢合同后,丌得到不本单位生 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亊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
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亊同
类业务。
试用期只能有一次;包含在合同期内,不能单独设立
试用期工资
试用期工资 ≥ 岗位最低档工资/80%正式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解除:说明丌符合录用条件的理由 违法约定 ( 《劳动合同法》第83条)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责令改正(叏消);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按照试用 期满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部分,支付赔偿金。
《实施条例》第26条:用人单位不劳劢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劢者依照 劳劢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觃定解除劳劢合同的,丌属二违反服务期的 约定,用人单位丌得要求劳劢者支付违约金。
21
订立——竞业条款(《劳动合同法》第23条)
什么是商业秘密?
能够带来营利 丌为公众知悉 采叏保密措施
商业秘密保护的方法:
竞业限制人员
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如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竞业限制期限 ≤ 2年
23
订立——竞业条款(《劳动合同法》第23-24条)
用人单位的义务
在合同终止前或劳劢者提出解除劳劢和合同后,一定期间内发更岗位, 但丌降低待遇。 竞业限制期: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劢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支
劳劢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觃章制度的 劳劢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法律法规,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一、劳动合同的定义和基本要素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关于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时间等事项的协议。
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用人单位名称、劳动者姓名、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与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等。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签订。
劳动合同可以为固定期限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
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双方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可以因合同到期、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等原因解除。
三、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并确保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工时,同时应当享有休息休假权益。
四、劳动合同的终止和竞业限制劳动合同在到期或解除后终止,但某些情况下劳动合同可能终止或者需要提前通知一方。
竞业限制是指劳动者在离职后不得从事与原工作岗位相竞争的行业或职业。
五、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者有权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解决劳动争议,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特殊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对于劳动合同法中特殊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如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等,法律法规对其权益保护有特殊规定,并加强了监管力度。
七、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和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相关事宜。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结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重要法律法规。
它规范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和解除、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争议解决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理解劳动法中的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
理解劳动法中的劳动合同与劳动关系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是劳动法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约定的法律文件,用于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而劳动关系则是雇佣关系的基础,涉及雇佣合同、劳动条件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展开讨论。
一、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法中最基本的法律文书,用于规范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益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 雇佣双方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应明确标明劳动者和雇主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便双方沟通和联系。
2. 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合同。
固定期限合同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雇主与劳动者约定确定的劳动关系;无固定期限合同是指雇主与劳动者约定连续劳动关系而未确定劳动期限。
3. 工作内容与工作地点: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以确保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益和责任。
4. 劳动报酬与支付方式:劳动合同应明确约定劳动报酬的数额和支付方式,确保劳动者按时、足额地获得应得的报酬。
5. 劳动保护与劳动条件:劳动合同应包含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和劳动条件的规定,如劳动保险、工时、休假等,以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6. 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
二、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法律关系。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作为被雇佣方,为雇主提供劳动力,而雇主则支付工资并提供工作条件。
劳动关系的建立与解除需要经过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终止。
1. 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劳动合同的签订实现的。
当劳动合同各项条款都得到双方的同意并签字盖章后,劳动关系正式建立。
2. 劳动关系的权益保护:劳动关系是存在一定不平等的关系,因此劳动法规定了一系列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措施,如每日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规定、工资支付的保障等。
《劳动合同法》全文逐条解析
《劳动合同法》全文逐条解析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专家点评」:本条增加了一个用工主体,即民办非企业单位,且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可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专家点评」:本条无甚新意,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的基本原则,任何合同概莫能外。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专家点评」:此条对用人单位影响深远,规章制度需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民主管理发挥到了极限。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专家点评」:此条规定在实践中基本上会流于形式,毫无作用。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关系管理课件
• 劳动合同法概述 •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变更 • 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 劳动争议的处理与解决 •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关系管理的关系 • 实践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劳动合同法概述
劳动合同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中双方权益的法律规范,通过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 解除和终止等内容,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关系的维护
01
02
03
遵守法律法规
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法 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合 法权益,不得违法违规。
工资支付保障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 同的约定和国家规定,及 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
劳动安全保障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 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 全卫生条件,保障劳动者 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
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 、薪酬福利等条款的变更。
劳动合同的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
01
包括协商解除、单方解除和法定解除。
劳动合同解除的程序
02
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解除时间、补偿等内容,并报送劳
动行政部门备案。
劳动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项
03
双方应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解除程序的合法合规,并注意保护
某公司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后,经过仲裁程序解 决纠纷。
劳动争议诉讼
某公司与员工发生劳动争议后,通过诉讼程序解 决纠纷。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Part
05
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关系管理的 关系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管理的影响
规范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 订、变更、解除等程序,有助于 规范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
劳动合同法全文tt
劳动合同法全文tt劳动合同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者提供劳动力,受雇于用人单位,收取劳动报酬,受用人单位管理、安排和监督的协议。
第三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平等自愿订立的。
第四条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保障劳动者依法享有与人格尊严、合法权益相一致的劳动条件和权益,保护劳动者充分发挥才干实现自身价值。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第六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自劳动关系建立之日起即产生法律效力。
第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双方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二)劳动合同的期限、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三)劳动报酬标准和支付方式;(四)工作时间和休假安排;(五)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条件;(六)劳动者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七)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方式和补偿事项;......第十四条劳动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商议一致可以订立不超过十年的劳动合同。
第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继续为同一用人单位工作,超过劳动合同期限的,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第十六条在下列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一)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二)劳动者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的;(三)用人单位经营状况严重难点,按照劳动者资金赡养数量与劳动者总数的比例办理失业保险注销手续的。
......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并可以责令支付加倍的赔偿金。
第五十九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依法可以赋予警告,责令支付赔偿金,直至吊销其劳动合同。
......附件:1. 劳动合同样板2. 劳动合同模板范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者提供劳动力,受雇于用人单位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