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利润 5 6 . 7 2亿 元,从 业人 员达 1 8 . 3 1 个一 ”示范创建活动 ,优 化农业产业 规划 为指 导 ,一步 一个 脚 印扎实推 进农
万 人
化联 农惠农机制。全市有 8个省级 以 产 品加工 业和农 业产 业化 发展 。
1 6 东 襄 . t 槎 埔
抓 载体建设 ,构 建集聚集群 发展 指导 和扶 持。强化政策撬 动 ,市 政府 产业 化 发展 规 划 。 体系。2 0 0 9年 3月 , 市政府下发了《 关 出台了 《关于促 进千亿元级农产 品加
家。 2 0 1 2年全 市 龙 头企 业 实 现 销 售 收 村镇被农业部 和省 农委认定 为 “ 一村 划 ( 2 0 1 0 — 2 0 2 0) ) ) c东 台市 以打造 “ 长 入 和 农 产 品 加 工 产 值 双 双 跨 上 千 亿 元 级 新 台 阶 ,规 模 以上 龙 头 企 业 实现 销
突 出龙 头企业提升 ,在培育 行业 于加快推进 农产 品加工 集中区建设 的 工业发展 的政策意见 》 ,在认真落实税 领 军企业上求突破 。围绕 发展 和提升 意见》 ,出台了 《 盐城市市级农产 品加 收 、用地 、用 电、用水 等优惠政 策的 各地 的主导特色产业 ,通过招大引强 , 工集中区标准 》 ,全 力推进农产 品加工 同 时 ,市 、县 ( 市 、区 ) 财 政 安 排 专 引 进 战 略 投 资 者 兴 办 一 批 龙 头 企 业 ; 集中区建设。 目前 ,全市 9个县 ( 市、 项资金扶 持龙头企业 发展 ,对 招大 引 推进挂大靠强 ,合作重组做 大一批龙
一
…
墓
江苏省盐城市委农村工作力 痊
扎 实 推 进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不 断 提 升 农 业 现 代 化 水 平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作者:李芳来源:《商情》2008年第44期【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本文围绕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途径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的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而推动上述转变基本的途径在于实现农业产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利益为纽带,以科技为支撑,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及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动而形成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经营方式。
总之,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载体,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新阶段面临的问题1.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我国农业产业化竞争力弱,不仅体现在单项产品、单个市场主体上,而且体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上。
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
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80%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15%左右处于90年代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现代】浅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关键字】现代浅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所谓保守农业,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观点,保守农业是完全以世代相传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生产技术、物质资本技术和劳动者的技术知识没有任何重要改变,是生产效率极为低下的农业。
这种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要素在长期中只有量的增加,而无质的改变;生产技术在低水平上处于停滞状态;绝大多数资源被分散用来生产食物,维持人类的繁殖;小规模、自给自足与低效率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等等。
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保守农业的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特征是不断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农业之中,不断改进其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保守农业是一种特有的、停滞的经济均衡,它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1、现代农业与保守农业的本质区别美国农业发展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 W·Mellor)把保守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保守农业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农业技术处于停滞状态。
第二阶段为保守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
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较大比重和工业扩张对资本的占用,在这一阶段劳动节约型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受到限制,农业发展主要依赖提高土地产出率为重点的劳动实用型的生物化学技术创新。
第三阶段是农业现代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农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人地比例下降使农场规模趋于扩大,资本供给越来越充裕而劳动成本越来越高昂。
因此,用机器替代劳动不仅具有经济合理性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
劳动节约型的大型机械和其他资本密集性技术被发明出来,并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与保守农业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守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不同。
保守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存带来威胁,农民尽量地多生产、多储备粮食以备不测,即以产量最大化为其生产目标,而增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大劳动的投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为题,本文将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定义、作用、推动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定义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农业生产要素有机整合,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的一种经营模式。
它强调产业链的延伸和完整,通过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管理等手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1.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整合农业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型。
2.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带动农村就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通过农村产业化带动就业,改善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推动农业与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的融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因素1. 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农业产业化经营来满足市场需求。
2. 技术进步的推动。
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精细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3. 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
农村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土地保障。
4. 产业政策的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1.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一些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食品安全隐患。
2. 农村劳动力流失。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由于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一些地区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3. 农村金融服务不完善。
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一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着资金难题。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三农经济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三农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农村地区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和城乡一体化政策的深入实施,农业已经逐渐演变为多元化的产业形态,为实现三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引导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在现代农业产业中,要注重技术创新与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其次,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如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渠道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最后,要推动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产业向多元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三农经济发展三农经济是指“农业、农民、农村”三个方面的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促进三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首先,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其次,要发展种养殖业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
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技能。
最后,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乡村环境,提升人居生活质量。
三、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三农经济发展的关系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与三农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为三农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通过引导农村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升农村经济整体水平。
同时,三农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来支持和保障。
只有在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良好调整和优化的基础上,三农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才能获得更多的实惠和福利。
加速发展农机化 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川农机年第期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作为农业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机械化,已被提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议事日程。
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指出:推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这是农业发展中一件带有方向性的大事,现在已经到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阶段。
笔者认为,南充市应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和落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政策措施。
1以新的视角认识农业机械化工作1.1农业机械化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无不伴随劳动工具的突破,劳动工具的突破直接导致生产力的大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将农业机械化问题摆在首要位置。
比如,美国采取了大规模机械化路线,欧洲选择了集约机械化路线,日本走出了一条小规模精细机械化路线,在推进现代农业进程中比我国早20余年。
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必由之路,形势所需,势在必行。
1.2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没有以机械化为核心的装备设施作支撑,发展现代农业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南充市以人畜力和半机械化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仅为15%,而全省为25.66%,全国为44.5%。
面对巨大差距,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加快推进,缩小差距。
1.3农业机械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
实践证明,新形势下推进农业机械化,不仅能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撂荒的问题,而且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据测算,一台联合收割机的工作效率是人工的35倍,一台耕整机和一台插秧机的效率是人工的20倍左右。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力 , 多渠道 筹集 资金 , 立 巨灾 风 险基金 。考 虑到 应 建
农 险公 司经 营成 本偏 高 , 府也 应给 予免征 营业 税 、 政 所 得税 、 提供 经 营 管理 费 补 贴 等 政策 性 优 惠 。保 险
公 司应 积极 开 展 “ 大农 业 险 ” 通 过 发 展 寿 险 、 产 , 财 险、 人身 险等 商业 性保 险业 务获得 一定 的利 润 , 而 进
业 发展 的难题 。十七届 三 中全会 要求 推进农 业经 营 体制 机制 创新 , 家庭 经 营 向采 用先 进 科 技 和 生产 使
用 。农 村改革 后 , 我们 多次提 高粮 食 收购价 格 , 发 激 了农 民种粮积 极 性 。去 年 以来 , 国家 再 次 提 高 粮食
最低收 购价 。每斤 小麦增 加 0 1 元 , . 1 每斤 稻谷 增加 0 1 。农 民欢迎 国家 提高 粮 食 最低 收 购 价 , 同 .3元 但 时也认 为增 加 太 少 了 , 他 们 的期 望 值 还 有 差 距 。 与
目的概念 。农业 专项 补 贴 、 合 补 贴 等 范 围不 断 扩 综
大 , 度不 断加 大 , 动 了农 民种 粮和 地方 政府 抓粮 力 调 的积极 性 , 粮食生 产保 持 了连续 6年增 产 。当然 , 现 在平均 每个 农 民每 年 得 到 的补 贴 只有 10多 元 , 0 每 亩地 只有 五六 十元 。 比起 美 国、 盟 等发 达 国家 的 欧 补贴水 平 差 距 还 很 大 。 由 于 补 贴 方 式 方 法 还 不 健
我们 认为粮 价牵 一 发 而动 千 钧 , 适 当 或不 适 度 的 不
提 高价格会 引发 连 锁 反 映 , 至 导致 通 货 膨 胀 。因 甚 此 , 高粮价 作 为提 高农 业 效 益 和农 民 收入 的杠 杆 提 之一 , 是非 常必要 的 , 是提 高粮 价 的空间也 是 十分 但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强调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并强调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最根本是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支撑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
农业机械化本身也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结构布局,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一、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作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迫切要求农业发展方式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依赖人力畜力生产向依赖现代化农业装备生产转变。
在这一时期,农民对农机作业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农业机械化日益成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由绝对过剩向相对过剩乃至结构性短缺转变。
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复种指数降低,科技应用水平下降,种植方式粗放。
同时农民劳动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新生代农民更是不想种地、不会种地,留在农村务农的也需要体面劳动。
农民对农机作业的旺盛需求从粮食作物全面拓展到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和渔业。
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农民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到大宗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因素。
缓解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可能造成的农业生产萎缩风险,加快农业机械替代人力步伐是根本出路。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点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点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注重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等手段,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值,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民从传统的农业劳动者转变为现代农业经营者,通过培育农民合作社、开展农村电商、发展休闲农业等,提供多元化的增收途径。
同时,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三、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使用,推动农村土地权能、流转市场化,并实行租赁土地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和流转交易。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激发农民对土地进行投资和经营的积极性。
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推进农村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建设现代农田水利系统、农村公路网络、农村电网等,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五、加强生态环保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生态化、农村
生态化,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通过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产品有机农业等措施,保护和修复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以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为核心,通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建设等多个方面的举措,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农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农业 产 业化 经 营是创 新 农业 经 营体 制 的重要 内 容 , 转变 农业 发展 方式、 是 建设 现代农业 的重要途 径。
一
定程度 的分析 探讨。
经过 近 2 O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探 索 实践 , 林省 农业 产业 化 快速 发 吉
地 推动 了现代 农业建设和 农 民就业 增收。 十二五 ” “ 是
[ 摘
要 ] 业产 业化 经 营是 创新 农 业经 营体 制 的重要 内容 , 转 变农 业发展 方式 、 农 是 建设现 代 农 业的 重要 途径 。经过 近 2 年 的发 展培 育 , 0 吉林省 农 业产 业化 快速发展 , 业产 业化 经 营 已经 成 为农 业农村 经 济的主 导模 式 , 同时也 农 但 存 在一 些 突 出矛盾 和 问题 。新形 势 下 吉林省 农 业产 业化 的发 展 , 从 培 育 主体 , 强 竞 争能 力 ; 造 品牌 , 要 增 打 提
介组织 + 户” 农 等为主要 形式 的农业产业 化经 营 , 将农 看 , 全 依 靠政 府 投 入来 实现 农 业现 代 化 是 不现 实 完
产 品的生产 、 工、 加 流通 等环节连 接起来 , 形成 了一个 的。在 农业产业 化经 营中 , 龙头 企业 为 了提高 自身 的 完整 的产业和组 织体 系。通过利 益和契 约的联结 , 使 竞争 力, 对产加销 全过程 实行严 格的管理和控制 , 依靠 产加 销各环节 , 分散 的千 家万 户农 民与大市场 有机地 自己雄厚 的资金 、 技术和 市场驾驭能力 , 对生产基地进
[ 收稿 日期 ]0 2 0 - 0 2 1- 4 3
[ 作者简介] 尹红艳(92 17 一
算机 应 用等 方面 的研 究 ; 徐云平(98 17 一 设等 方面研 究 ;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策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也在不断改变和发展。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需要有一系列的对策来引导农业的发展,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一、加强农业技术研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政府、企业和农民应合作加强农业技术研发。
通过引进、培育和创新新型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农业的高效、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应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精准农业技术、智慧农业技术、无人机农业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提升土地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中,需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为此,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调整种植结构、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等。
调整种植结构,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布局和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如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等,扩大农业产业链和增加农业产值。
还可以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整合农业资源,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益,推动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
三、加强农业人才培养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必须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工作。
农业人才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抓好培养和引进农业专业人才,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一。
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对农业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升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鼓励和支持农民转变身份,培养现代农业从业人员。
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金融支持等措施,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现代农业从业人员,推动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
农业产业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农业产业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农业领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对于促进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农业产业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探讨。
一、提高生产效率农业产业化通过引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改善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产业化可以帮助农民先进的种植技术、高效的生产工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农业产业化还能够通过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流程优化等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推广,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开展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等环节,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农业产业化还可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收入。
这些都能够有效推动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发展,可以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能够帮助农民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和把握能力,增强农业供求关系的平衡性。
通过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的市场定价更为科学合理,供求关系更加平稳,农产品市场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保障农民的利益。
农业产业化还能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向加工业链延伸,使农业更加现代化、产业更加多样化。
四、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推广,可以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绿色化,保护生态环境。
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增加有机肥料的利用,推广生物技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并逐步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及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
农业产业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之路
农业产业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之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指导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在2023年,中国的农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已经逐渐成为现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转型之路的进展以及未来展望。
农业产业化的意义传统农业在生产模式、生产工具和管理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产品质量不高,农民收入不足等问题。
对此,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即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将农业生产向企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方向转型,从而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效益。
通过转型,农业生产将变得更加规范、专业化和标准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农业规模化生产还能够大幅降低单位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空间。
2.促进农民致富。
产业化将农业销售和管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农产品的升值和增值,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产业化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3.提高农产品质量。
产业化生产具有高度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质量监管。
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满意度。
转型之路的进展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中国的农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转型之路上,中国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取得了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一、规模化生产已成为现实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机械化设备的普及,规模化生产已经成为现实。
在江苏、浙江等地,已经形成了以柑橘、花卉为主的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基地,使得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农业科技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新的培育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待新型技术的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转型进程的顺利进行。
三、转型成果不断显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化生产设施的建设以及经济实力的提高都在使得农业的规模效益逐步提高。
论农业产业化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
论农业产业化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深远意义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适应了我国农业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客观要求,它实现了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显著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它提高了农业的比较利益和劳动生产率,有效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化的进程。
农业产业化是适应市场竞争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1 培育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必须以“名、优、崭新、特”产品开发为目的,从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名优产品抓起,对那些资源优势最注重、经济优势最显著、生产优势较平衡的项目,展开重点培育。
通过良种扩繁等方式大力推进发展,践行品牌形象,构成支柱产业,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发展农业规模化,创建农业生产基地,通过基地的电磁辐射助推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率助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构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构成群体优势。
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必须秉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同时实现产业原产、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的多元化模式,通过优势资源的迁移和优化品种结构,创品牌、上特色、出来精品、增效益,大力发展名、特、优、叶唇柱等农产品项目,努力做到人并无我存有、人太少我多、人多我优,并使农产品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 拓宽融资渠道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逐步升级,农业也将逐步转变沦为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这意味著农业发展须要越来越多的资金积极支持,从而解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瓶颈”制约,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更多资金确保。
完善农业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强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支持力度,合理规定财政支农开支快速增长比例,保证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并通过专项资金、农业发展基金、贴息贷款等方式,重点积极支持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发展。
我国现代种植作物的种业策略及途径。
我国现代种植作物的种业策略及途径。
我国的现代种植作物种业策略及途径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拥有广阔的农业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种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种业策略,探索创新的种业途径,对于我国现代种植作物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种业策略1. 提倡品种多样化。
我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各异,不同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品种也不同。
因此,种业策略应注重培育适应不同地区环境的优质作物品种,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需求。
2. 加强品种改良。
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强对作物品种的改良,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
同时,注重对重要经济作物的品种改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推广优质种子。
优质种子是高产高效农业的基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种业策略应加强对优质种子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民使用优质种子的意识和能力。
4. 加强种业科技创新。
种业科技创新是种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要加大对种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融合,加快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品种。
二、种业途径1. 增加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科技对农民的服务,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民种植作物的技术水平和产量。
2.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逐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在种植作物方面,建立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整合资源,提高种植作物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3. 推动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加强农业与科技的合作,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开展研究,加强科技对农业的支撑,提高种植作物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4.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种植作物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种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我国就以农业为主要的生存方式,然而,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问题。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主要方式,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模式对农业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生产模式,通过各种手段形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条龙服务。
使得农业逐步的成为市场化、社会化和集体化的生产机制。
关键词:农村合作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促进,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当前各个领域。
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农业生产也逐步出现了新的形势,朝着产业化模式发展。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为了适应新形势,积极应对入世后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积极参与农业国际化竞争,就不许要求将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种植过程和市场。
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的综合效益。
1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其必然性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要求。
因此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结果,是加强当前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基础。
其主要表现方式有:首先,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其次,为了实现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收获,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不可避免的过程,是提高其生产效率的前提与基础。
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随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分和人们生活中对各个生活生产物品的需求,农村产业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风险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第三,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小康社会是当前我国追求的主要目标与发展潮流,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其主要重点是针对农村的改革与建设,难点也在农村,而焦点则是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稳定增加。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
新农村建设全国示范村规划五大典型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先行。
农业部于2005年底开展了21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今年上半年又组织了百村调研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
从5月中旬开始,农业部会同地方政府为示范村(场)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目前示范村(场)规划编制工作已顺利完成。
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典型案例:——————————————————■城市郊区村:北京大兴区北蒲洲营村规划锁定“有机农业+旅游”北蒲洲营村的规划定位为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城郊生态型新农村,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该村规划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一个村的范围内进行总体布局的规划,实现最小范围的功能布局。
按照北蒲洲营村生态有机蔬菜产业为主的发展目标,村域土地分为设施农业生产区、养殖区、休闲采摘区、居住区、基本园田、基本粮田和其他区。
解读:北蒲洲营村重视发展环境友好型农村,充分整合农村资源,实现农村产业的有序规范发展,这也成为城市郊区农村示范规划的一个共同的特点。
在这方面,上海市嘉定区毛桥村的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将全村规划为以观光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区、生态工业区、生活区和观光农业区四大板块。
——————————————————■农业产业村:江苏姜堰市河横村规划瞄准现代农业河横村位于江苏省姜堰市北部,河横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建成了特种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科研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大功能区。
其规划的重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示范建设,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三是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四是观光农业示范村建设。
解读:从河横村规划的特点看,农业产业化深度开发是最大的亮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优势农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在这方面,除了河横村外,还有山东寿光市三元朱村等。
虽然目前多数农村还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但通过各自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将是实现现代农业目标的必由之路。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用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地推进“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现决定在部分国有农场开展信息化试点工作。
通过开展国有农场信息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场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提升农垦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加快农垦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场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加快和谐小康垦区建设;更好地展示农垦企业形象,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拓展发展空间。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农垦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加强统筹规划,坚持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前提,以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为核心,以信息化人才培育和队伍建设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选择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示范性强的农场开展信息化试点,按照“突出重点、需求优先、先进适用、统筹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创新应用,为全面推进国有农场信息化建设积累有益经验。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试点农场信息化基础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信息化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在农业资源管理、生产经营管理、农场城镇化建设等领域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应用上取得新成果;在探索推进国有农场信息化的应用模式和路径上取得新突破;在探索建立国有农场信息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为全面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垦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示范作用。
二、重点工作围绕国有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领域、主导产业和关键环节,加强资源整合,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技术应用,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工作。
(一)农业生产信息化。
围绕农场优势产业,开展物联网、3S、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装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集成创新应用,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网络化监测、智能化控制、精准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按照农业生产管理特点,围绕土地资源、农业投入品、农产品产出等环节,开发建设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档案记录、农情农机调度、成本效益分析等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对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实行全程信息化管控,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021年4月第18卷第4期Apr.2021Vol.18No.4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张红星(中共亳州市委党校,安徽亳州236800)摘要社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提出,有其深刻十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十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十总抓手,依据新农村建设十总体要求,全面贯彻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就必须要准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紧紧抓住当前乡村发展变革转型十历史机遇,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十现代化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夯实农业经济发展十基础,促进乡村全面繁荣昌盛。
关键词:乡村振兴曰“三农”;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及现实意义(一)乡村振兴的内涵乡村振兴就是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达到城乡一体发展,统筹推进农村党建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实现乡村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让农民高度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问题,确保农民在安居乐业的前提下实现收入稳增长”通过对农村现状的改变逐步让农业变得有奔头、农民变得有前途、农村变得更美丽[1《首先,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破除旧的机制就要求政府各级部门:在乡村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其次,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全域生态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特征,针对不同区域,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不搞花架子,积极稳妥,扎实推进”(二)实施乡村振兴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农业文化大国,历史形成的差异根深蒂固,实施乡村振兴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别过大和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解决好农民吃穿住用行的问题,实现新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乡村振兴”通过乡村振兴,可以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一经营体系,形成产业一体化建设,注重以科技进步为源头,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发展潜力,加快农业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变《以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和资源支撑”促进城乡之间互通交流,确保生产要素在市场的作用下自由流动,逐步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在城乡良性互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下实现全民富裕”实现全民富裕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由“一收入、两不 愁、三保障”到全面富裕,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了农业供给质量,融合了农村一二三产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和农民就业质量,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缓解了相对贫困,向全民富裕和小康社会迈进了一大步”[2](三)乡村振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2018年到2022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随着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发展将处于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推动乡村振兴既有难得机遇,又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从挑战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面临一系列难题”如:新形势下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袁作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产业,在稳总量、优结构方面的压力依然较大;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加速,对农业生产质量安全、品牌建设和新功能新价值的发掘提出更高要求;大量农民仍然生活在农村的现实不会短时间内改变,更多农民选择回乡创业发展,塑造更加协调的新型城乡关系更为迫切;乡村独特价值文化和多元化功能亟待发掘和拓展,解决"空心村”和农村老龄化、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任务也更加艰巨[3《总体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一有 政策、二有现实条件基础”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乘势而为,不断推动农业种养加各方面全方位的发展,才能撬开农村发作者简介:张红星(1966-),男,安徽蒙城人,研究生,中共亳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策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对策近年来,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存在着诸多差距和矛盾。
为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传统农业在生产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落后性,需要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益。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农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生产。
要加强农业转型领域的科技创新,研发和应用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整体农业生产水平。
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传统农业由于底子薄弱,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扶持、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引导农民组织成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推动农业从传统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要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传统农业的转型发展不仅仅是农业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优质的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服务,同时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还可以加强农村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能力,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第四,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通常存在大量的化肥、农药使用,严重破坏了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
要推动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必须加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倡绿色、有机的农业生产方式。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培训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转向有机农业,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质量。
也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用水和灌溉的效率,促进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志们:今天把大家请到这里来召开农业产业化经营座谈会,其主要目的就是认真总结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分析形势,找出问题,研究探讨如何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刚才,参加会议的龙头企业负责人谈了各自的情况,谈的很具体,分析的也很准确。
下面,我就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谈以下五个方面:一、优化农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县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县的重点工程来抓。
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促增收”的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乡一品”的工作思路,各乡镇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镇蔬菜、万金山水稻、七星泡烤烟、夹信子毛葱、七星河甜菜、青原大豆、龙头白瓜、小城子万寿菊等一批特色产业乡村应运而生。
目前,全县基本形成了100万亩大豆、3万亩烤烟、30万亩玉米、17万亩水稻、3万亩甜菜、1万亩毛葱、4万亩蔬菜、17万亩白瓜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
场县共建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农场的拉动下,县域内万寿菊、甜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是龙头企业正在发展壮大。
目前,全县农副产品加工及营销企业已发展到135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8家,达到省级龙头企业标准5家,据统计,2005年14家加工型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际加工量可达到29万吨,产值可达到5.16亿元,销售收入实现5亿元,实现利税2,100万元,带动基地219.9万亩,带动农户24,600户。
5家流通型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际收购量3.5万吨,销售收入6,810万元,实现利税1,991万元,带动基地8万亩,带动农户6,268户。
三是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建立了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杂粮批发市场、牲畜交易市场,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
四是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
我县已创建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包括协会)58个,各类农民经纪人发展到1832人。
五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原料生产基地更新了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大豆行间覆膜、小垄密植、垄三栽培、玉米通透性栽培、白瓜隔垄定向栽培、水稻三超、机插深施肥等项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六是创建品牌工作有所加强。
2004年,我县的宝青红红小豆被省政府评为黑龙江省十大名牌产品。
2002年,宝青红红小豆、大白板白瓜籽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驰名品牌,县被评为中国红小豆、大白瓜生产之乡。
红小豆、芸豆、白瓜籽、毛葱已远销到欧洲、日本、韩国和香港、亚太地区,品牌的创立树立了农业形象。
七是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为了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04年拿出近千万元资金用于烤烟、甜菜、毛葱、畜牧园区建设专项产业化生产扶持资金。
2005年,县政府继续实行对重点产业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扶持政策。
二、狠抓关键部位,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纽带作用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是内接基地外连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产业化经营中的关键部门和环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
农民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龙头企业把分散的家庭经营同集中的市场需求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如我县的烟草公司、华通制糖中心、北大荒米业、宝石河毛葱协会等在组织农民集中生产的同时,为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农民搞生产、找订单、抓销售,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帮助农户屏蔽自然风险,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效益。
二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业专业化水平和种植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发展烤烟生产上,烟草公司统一了种植品种,选择了有种植经验、种植水平高的农户落实面积,并且全部采用“四新技术”,不但提高了种植技术水平,而且使烟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原有分散的、细小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民迫切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保证,因此,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如毛葱协会、水稻协会、烤烟协会、高油大豆协会等,他们为农民提供了农业生产必需的信息、技术、物资、加工、销售等社会化服务。
四是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
我县拥有农村劳动力10万余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农闲季节将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闲置。
龙头企业是我县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每年全县在制糖中心、大米加工厂、农产品收购站等场所务工人员达到1万余人,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化。
五是扶持了优势产业的发展。
在发展优势产业上,由于个别农户受资金影响,无力从事优势产业生产,而龙头企业针对农民这一难题给予了扶持。
如制糖中心每年春季都将甜菜种籽、化肥赊销给农民,烟草公司也为农民赊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扶持农民发展产业。
六是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扶持下,我县的万寿菊、中药材、奶牛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烤烟、甜菜、大豆、水稻产业从弱到强,全县已经形成大豆、玉米、水稻、甜菜、烤烟、蔬菜、奶牛、中药材、万寿菊、毛葱十大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三、正确分析形势,找准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农民能够得到农业初级产品生产以外的加工、销售环节上的部分利润,使产业化各环节主体之间不是买卖关系,而是一种由一体化利益机制相连结的休戚相关的特殊关系,从我县农业产业化现状来看,目前农户与流通、加工企业之间基本上还停留在你卖我买的简单关系上,也就是说,我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个雏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水平和质量低。
全县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18家,年产值超亿元以上的只有1家。
多数加工型企业规模偏小,档次低,尚处在资源粗加工水平,附加值不高,带动力不强,大多数为家庭式作坊,散、小、低、耗状况突出,难以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完成产加销全部生产环节的一体化过程。
有些招商企业只是搞了基础设施建设,只建厂不生产,没有发挥出招商企业的作用。
二是发展欠规划,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目前,我县规模以上大豆加工企业2家,水稻加工企业9家,这些企业松散分布,导致产业密集度低,在地理条件上不利于企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更无法形成产业优势。
三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联系不规范,不紧密。
部分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没有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和契约,尚未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
有些企业与农户间的契约合同缺乏生产和收购标准,产品质量价格高低由企业说了算,收不收购也由企业作主。
另一方面原料生产的品种品质结构不适应加工要求,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一些企业因缺乏优质原料而停产。
四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资金普遍缺乏。
我县的龙头企业大部分都缺乏生产资金、流动资金和技改资金,银行不能提供足够的资金,引资困难,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五是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
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的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
同时,龙头企业间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不平衡,部分企业没有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
六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
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不同程度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四、更新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重要性农业产业化从概念上说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教为手段,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纽带,通过社会化服务、专业化生产、农科教结合,把农业的产加销、贸工农等环节有机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因此,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能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既降低费用又避免盲目生产造成资源浪费;第三,可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与推广,在不扩大对自然资源损害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利用率;第四,能使农民通过某种方式分享到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可提高农民收入;第五,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五、积极协调配合,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提质增效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如何使农业产业化得到突破性进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平台作用1、提高认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
县、乡政府必须把农业产业化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制定大政方针政策时,要统筹考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下大气力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是转变工作作风。
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适应农业市场化发展趋势,从一般性行政推动转到组织指导、典型引导和协调服务上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有效工作机制和简单、快捷、高效的工作程序,加快完善发展平台的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2、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政府将重点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前景且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帮助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
龙头企业只要能与生产基地相结合,只要能带动农民进市场,只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县政府都将一视同仁予以扶持,并与招商企业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要通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把我县农业产业特的做大、大的做强、强的做优、优的做精、精的做出品牌。
3、制定规划,促进龙头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上,将根据国家产业导向和市场需求,结合我县优势做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发展规划将突出特色,择优发展,并建立区域产业链条,实施场县共建、协作,通过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县区域内合理布局,场县强强联手,渐进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规划制定后要一年接一年,一茬接一茬地抓下去,同时要落实分步实施的办法和措施,确保按计划完成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任务。
4、创新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程度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要创新农业投资机制,通过对土地流转制度、农村户籍制度、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投资经营机制,拓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
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按照产业化发展要求,引导和鼓励农村能人、加工大户和运销大户与农民自愿、有偿合作,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合作组织,推动跨地区的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逐步形成“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的较完整的产业化经营形式,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