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北松滋市言程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湖北松滋市言程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尚书》等文献中谈天时几乎总是与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而孔子谈天时几乎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孔子给天命赋予的主要是个人命运的含义。
这说明孔子()
A.主张敬鬼神而远之B.否定了天命的存在
C.具有人文主义思想D.继承了商周的文化
2.“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这是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先秦时期某思想学派的评论。
司马谈所评论的学派是()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墨家学派D.法家学派
3.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
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
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
B.孔子主张“仁”与“礼”,“礼”是其思想的核心
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以自苦为极”
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天行有常”
4.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时,需要对“礼”
赋予“法”的刚性。
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礼法并重B.兼爱尚贤C.以法治国D.以民为本
5.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柏杨认为:“董仲舒先生的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
”材料中董仲舒的“对策”是指()A.实行“仁政”B.独尊儒术C.春秋“大一统”D.以法治国
6.据《史记》记载:因为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被迫逃到吴国,后引吴军攻破楚国而复仇。
宋代以后,批判伍子胥不忠的观点愈演愈烈。
这是主要因为()
A.血缘宗法观念的削弱B.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
7.在君臣关系上,北宋程灏程颐主张君臣一体,应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导君臣共享治权,臣子应“格君心之非”,主动参与治理天下。
两者的思想()
A.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B.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D.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8.陆九渊认为:“虽然本心即理,心中之理本无少欠,但由于气禀物欲的遮蔽,需要用功夫洗涤刮磨;人心有病,须是剥落,剥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须剥落得净尽方是。
”其“剥落”的方式是()
A.向内探索B.格物致知C.向外探索D.内外探索
9.明朝后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
”下列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10.如图是某著作中反映尼泊尔人某手工业的操作程式图。
这一手工技术在我国出现的最早时期应在()
A.两汉B.隋唐C.北宋D.明清
11.不同的时代其文学的主流形式也有不同。
如表信息可以说明()
A.不同地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B.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间互相影响
C.我国文学发展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小说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文学形式
12.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一书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
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下列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的是()
A.《游春图》B.《洛神赋图》C.《墨兰图》D.《清明上河图》
13.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格拉强调人在宇宙万物中的重要地位。
他的学生普罗狄克思认为神是想象出来的,并把对人有用的事物视为神。
他们的观点()
A.重视人与人之间平等B.彻底否定了神灵崇拜
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强调了“美德即知识”
14.寓言《熊与隐士》:隐士和熊是好朋友。
一天,熊正守护在林间睡着的隐士,为他驱赶蚊蝇。
这时,一只苍蝇来叮隐士的额头,无论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
熊怒了,举起一块石头狠砸苍蝇,苍蝇被砸死了,但隐士的脑袋也裂成两半。
能用来说明该寓言道理的是()
A.认识你自己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即知识D.挚友如异体同心
15.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下诏明确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但凡遇谋反、谋大逆等重大犯罪,则引“大义灭亲”
为据。
这反映了当时()
A.三纲五常的世俗趋向B.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以德辅刑的治国理念D.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
16.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由此可以看出,朱熹的主张是()
A.理是万物的本源B.存天理,灭人欲C.格物致知D.致良知
17.明清之际一位思想家认为,维护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民族国家,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
这个思想可以概括为()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D.“存天理,灭人欲”
18.中国古代一思想家认为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该思想家是()
A.王守仁B.黄宗羲C.李贽D.顾炎武
19.“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的作品()A.思想内容固守传统B.风格未能实现突破
C.题材多以宗教为主D.影响范围极其有限
20.恩格斯说过:“欧洲在14世纪后以封建制度解体和城市兴起为基础发生了文艺复兴,它以理性、人文主义和科学击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掀起了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
据此可知,当时()
A.城市的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B.文艺复兴粉碎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C.文艺复兴直接引发了近代科技革命D.文艺复兴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1.路德用德意志方言翻译了《圣经》全文。
在那之前,德意志各地语言迥异,彼此之间难以交流,但随着路德所译《圣经》的流行,它所用的德语不久就成为整个德意志标准语言。
这反映了宗教改革()
A.推进了德意志国家的统一B.获得了德意志世俗王公支持
C.使得德意志民族意识产生D.加强了德意志民族的认同感
22.所谓公意,指全体订约人的公共人格,是他们的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它是每一个成员作为整体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卢梭强调的“公意”是指()
A.人非工具B.人民主权C.自由平等D.分权制衡
23.伏尔泰高度评价路易十四、伊丽莎白等强权人物是“愿意为善的专制国王”;同时也发现,不仅王权,其他任何权威也都“暗中伤人”,从而得出“君主使人感到枷锁的分量”的结论。
基于此,伏尔泰()
A.反对君主制度B.提出了分权思想C.抨击封建特权D.倡导君主立宪制
24.“那个时代”的欧洲人认识到,人类借由理性思索出整个自然体系的运作,并能用数学公式精确表达,那么也可以把这份理性应用于人类社会本身,让它得到脱胎换骨的改善。
由此引发的思想运动()
A.建立了经典物理学体系B.使人获得了信仰的自主权
C.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D.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2分。
其中25题24分,26题12分,27题16分。
)25.(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理学尤其是程朱之学实际上并不是源于尧、舜、子思之道,而是探求儒经的新意,并参与新政,“救时行道”。
且发挥孟子的“新学奇论”,如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事君之忠,治民之仁”等。
以礼法、伦理为核心,再掺之以佛学和老庄之学等诸家学说与思想,以丰富理学
内涵。
——摘编自陈国灿《叶适与南宋反理学思潮》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董仲舒新儒学相比程朱理学有哪些特点。
并指出这一思想体系产生哪些积极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及提出的背景;并分析这一时期“新儒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将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锯板刨平,在薄而透明的绵纸上写上文字,字面向下对贴到木板上,用刻刀按反面的字形将字刻出,即成为书板。
在书板上剧墨,然后以纸覆盖匀拭,使文字印到纸上成为正字,揭下来,就成为印刷品。
用胶泥制坏,一坏刻一字,用火烧硬,成为字印。
在铁板上敷设松脂、腊、纸灰合成的黏合剂,上置铁框,将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铁框之内。
用火烘烤铁板,使黏合剂稍微熔化,然后以一平板覆压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材料二
印刷术发明后,逐渐向海外传播。
印刷术的西传是通过陆、海丝绸之路逐步推进的。
蒙元帝国统治时期时期,中西往来畅通,旅行家马可˙波罗等人在游记中介绍了中国的印刷术,在欧洲引起很大的反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发明的两项印刷技术。
与前项印刷术相比,后项印刷术的进步有何重大意义?(6分)
(2)指出材料二中“印刷术西传”的路径。
结合所学,概述欧洲受中国影响而出现的印刷技术,并分析其在促进欧洲社会进步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6分)
27.(16分)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
……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其影响。
(6分)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6分)
材料三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深远影响。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