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巫峡赏雾》
![《巫峡赏雾》](https://img.taocdn.com/s3/m/95856aea524de518964b7d62.png)
巫峡赏雾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巫峡位于四川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是长江三峡中最具观赏性一个景点。
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这个风景点。
巫峡谷深峡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形成云雾。
云雾千姿百态,有的似飞马走龙,有的像瀑布一样垂挂绝壁,有时又聚成滔滔云纱,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经历过无比壮阔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看过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2、板书课题,理解“赏”:看的意思,但是看强调的是动作,简单的观看。
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乐趣。
赏注重心理,带着情感的观看,看出事物的美好和乐趣。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到处都有美,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
的确,在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出示蜜蜂采蜜的课件:乍看:一群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赏呢:那蜜蜂儿,好勤快哟,赶集似地飞来飞去。
来的蜂,毛茸茸的大脚挟着花团、花粉,乐得“嗡嗡”直嚷,好像生怕人家不知道似的;去的蜂,薄纱一样的小翅膀扇呀扇呀,风风火火的,就像要赶去上课似的。
带上我们发现美的眼睛,跟着作者一起来发现巫峡雾的美好和乐趣。
播放巫峡课件欣赏。
二、感知阅读1、有感情地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对不熟悉的生字新词画出来。
教师相机指导。
三、感知课文的思路流向,理清层次1、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巫峡的不同姿态的雾。
学生回答。
明确:第3-7自然段出示课件2、请同学们读一读第3~7自然段每一段开头的句子。
每段的第一句话都写了什么?请把写出各种雾的名称和特点。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da7e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a.png)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巫峡赏雾是一首古朴美丽的诗,描绘了秋天巫山峡谷中雾气的美丽景色。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一、诗歌欣赏1.师生共同阅读《巫峡赏雾》,理解诗歌的基本意义。
2.分别让学生独立朗读诗歌,并观察、体验自己看似熟悉,实际有些陌生的题目。
回答:哪儿是"中国第一溪"?哪儿是"夷陵峡"?3.引导学生借助几幅图片或者幻灯片,了解巫山峡谷的地理环境和美丽景色。
4.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从自己的角度解读诗歌,比如深秋的感觉、巫山的美景等。
二、情景表演1.将诗歌分成几个段落,分别请几个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表演。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尽量将诗歌中的意境通过表演方式展现出来。
2.安排一些学生充当主人公、雾气等角色,让其他同学充当观众,观看他们的表演,并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表演中巫山峡谷的雾气。
三、诗词创作1.给学生提供一些秋天或山水的相关词汇,如秋叶、风景、山峰等,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创作自己的诗句。
2.指导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句整理成一首完整的小诗,并进行共读和欣赏。
四、绘画创作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诗歌等形式,感受秋天巫山峡谷中雾气的美丽景色。
2.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铅笔、水彩、粉笔等),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力,绘画出自己的巫山峡谷中的雾气景色。
3.学生可以在绘画后,再次阅读诗歌,尝试加入一些自己的创作感悟或者诗句。
五、沉浸式体验1.借助科技手段,例如虚拟现实技术或者360°全景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巫山峡谷中雾气的美丽景色。
2.学生可以带着耳机和VR眼镜观看,仿佛身临其境地走在巫山峡谷中,感受雾气给人带来的神秘和美感。
3.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写下自己在沉浸式体验中的感悟和想法。
六、展示和分享1.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诗句、绘画作品、沉浸式体验感悟等展示给全班同学。
2.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交流,并共同学习和进步。
小学语文《巫峡赏雾》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学语文《巫峡赏雾》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9a5c7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c.png)
小学语文《巫峡赏雾》教学设计(通用6篇)小学语文《巫峡赏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父巫峡雾的变化及美景教学重点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准备预习、搜集有关巫峡的诗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快乐读书屋2《巫峡赏雾》巫峡是长江山峡之一,因巫山而得名。
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随同作者一起走进巫峡,欣赏巫峡的雾。
二、新授(一)自读课文启发兴趣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4页,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同学,2.请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课文主要写了巫峡的雾,是分几部分来写的,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答这个问题,(二)层递吟咏升华阅读情感1巫峡为什么叫雾峡,是因为它多雾。
2巫峡的雾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来概括(俊秀迷人) 你是从哪知道的?你能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巫峡的雾的呢?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课件: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请你画出课文主要描写课哪几种雾?每种雾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运用哪些方法把雾具体形象描述出来的?把你找到的相关句子和同桌交流。
4.汇报(是完成板书)山帽子雾有什么特点?作者怎样描写的?请你读一读半山雾像什么?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它写具体形象的?轻纱雾的特点是什么?你是通过那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的轻一些)江雾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跑马雾又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请你读出它的气势作者抓住了各种雾的特点,大量运用联想、想象手法,使巫峡的雾似真似幻,仿佛带领我们遨游人间幻境。
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手法的使用使云雾姿态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极具观赏的视觉冲击力,使我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云雾奇观盛宴。
5.第二部分一开始先写巫峡的雾俊秀迷人,又分写了5种雾的各种姿态,这种结构叫什么?(总起--分述)以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此种结构方式。
六年级上册《巫峡赏雾》教案两篇
![六年级上册《巫峡赏雾》教案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406a6d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6d.png)
《巫峡赏雾》教案1[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读写“绝妙、境界、银光闪闪、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热血沸腾、痴迷”等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巫峡各种不同的雾,体会巫峡如梦如幻的境界。
4.体会作者抓住各种雾的特点来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体会巫峡各种雾的特点,想象雾的景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与策略](一)欣赏课件,产生阅读期待1.出示多媒体课件:自然界的许多自然现象:风、雨、雷、电、雾、霜、冰雹、雪等等。
师导入:同学们,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创造了这么多奇妙的自然现象。
作家笔下的自然界奇景,也值得我们去“神游”一番。
速读下面三句话,说一说,作者描写的是哪种自然现象?它有什么特点?请你读出它的特点。
(课件演示三句话)a.寒风,卷着黄沙,鬼哭神号地吹来,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青天变成黄天,降落着黄沙。
地上,含有马尿驴粪的黑土与鸡毛蒜皮一起得意地向天空飞。
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
b.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c.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的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教师引导:作家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逼真的画面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雾,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巫峡的雾堪称为秀美绝妙的雾。
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感受它、欣赏它,赞美它。
【本环节依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整合了教材和生活的知识,激起学生积极体验和深入探究的欲望,形成迫切参与的心理状态,产生阅读期待,从而形成阅读活动自主、自由的内驱力。
六年级上册第26课巫峡赏雾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26课巫峡赏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9eb11ba1aa8114431d99f.png)
湘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6课巫峡赏雾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课文紧扣课题,先写巫峡多雾,被称为雾峡;然后用生动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巫峡雾的各种美丽景象;最后总写巫峡的雾十分迷人。
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想象奇特,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感悟,陶冶情操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巫峡雾的迷人之处,领悟文章独特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根据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感受巫峡雾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巫峡雾的各种特点和迷人景象。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构段的方法,了解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2.安排学生完成前置作业(1)读读背背文中精彩的语句。
(2)在文中标注自己对精彩语句的体会。
四、教学过程(一))以赏入题,导入文本。
师:同学们,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创造了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巫峡去感受它的魔力。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师:你们觉得题目中哪个字最重要?为什么?师:如果把“赏”字换成“看”或者“观”,行不行?师:说得真好,只有美丽的事物才值得欣赏,带着这样的感悟再读一遍课题吧!(二)品读文本,感悟雾之美。
1.师: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一起走进课文去赏雾吧!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谁能把整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概括巫峡雾的美?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课件投示: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总分总结构,找出中心词“迷人”。
)师:你们可真是细心!2.师:既然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那作者分写了几种雾?每种雾的特点是什么?看谁找得快?学生各抒己见。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83225079563c1ec5da7196.png)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积累“巫峡、俊秀、痴情、璀璨夺目”等生字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美读课文,欣赏巫峡雾的美,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体会生字词中拟人词语在文中的丰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并理解生字词,揣摩词语在文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难点:揣摩词语在文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碟、字幕投影片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畅谈雾,引入课题:1. 师生礼仪问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到屏幕(黑板)上这个字,大家齐读!当你们看到这个雾字时,你会想到哪些关于雾的词语或句子呢?(学生畅谈雾,自由谈)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可真好!可见我们对雾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戴箕忠一齐走进巫峡赏雾。
也就是我们课本里的26课,好的,谁来把课题读一遍。
(指名读课题)师:读这个时我们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好呢?(二)感知课文内容:1.师:巫峡的雾究竟是怎样的雾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看大屏幕。
(课件播放课文朗读)2.学生尽情欣赏。
3.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课文,巫峡的雾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学生尽情谈感受)(三)自由读文,划记生字词:1.师:是啊,巫峡的雾是那样的美妙,神奇!接下来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并划记好生字词。
(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2.学习生字词;师: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
那么,哪些是我们课文中的生字词呢?(学生说)(课件出示有拼音的生字词)师:同学们很快找出了课文中的生字,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读看。
(指名读、小组开火车读、全班齐读)3.指导记忆、书写生字;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师:老师把拼音去掉了,现在你们还会读吗?(指名读、男女分别竞赛读)师: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记?(学生说)那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的?生: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编个顺口溜的方法等等……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能想到那么好的妙方。
《巫峡赏雾》一课的教学设计
![《巫峡赏雾》一课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fba32fd15abe23492f4d77.png)
《巫峡赏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美读课文,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学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掌握课文写景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以学生朗读为主线,感悟课文的内容美、语言美、情感美。
5、欣赏巫峡雾的美,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目标中前三点是知识与能力,第四点是过程与方法,第五点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所以,我在设计目标时以学生的读为主,有默读、自由读品读。
通过读来感受文章的美(内容美、语言美、情感美),感悟本文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揣摩词语、句子的含意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2、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本课是美文,所以绝不能放过这样一个作文指导的好机会,所谓学以致用,就是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充分想象运用修辞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一)、复习导入1、生字认读巫、俊、痴、遮、栋、倔、吆、躁、堪、沸2、词语认读俊秀迷人、不知不觉、如梦如幻、璀(cuǐ璨càn夺目、一栋小院、严严实实、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丝丝缕缕、骤然升起、耀人眼目、浮躁不安、拥挤不堪、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骏马驰骋chěng、痴情、遮山雾、吆喝、巫峡、赴约、倔强3、教师导: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巫峡,去欣赏巫峡的雾。
【复习教学,主要是巩固上节课的生字词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由此,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导入自然。
】(二)、新课教学: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1)、读三至七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几种雾在书上用“——”标出,并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些雾的名称的由来。
(2)、课文第一二段和最后一段分别写了什么它们与三至七自然段是什么关系2、学生自读课文3、交流:(1)、山帽子雾:大而圆,仿佛给山峰戴上了一顶帽子。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a79ad2c1c708a1284a44c2.png)
浆水中心小学“有效教学研讨课”教学设计编写时间:2011年11月15日授课时间:2011年11月17日授课教师:黄玲娟单位:郴州市宜章县浆水学校课题:26巫峡赏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词语“巫峡”,联系上下文理解“痴情”的词意。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本文描写了巫峡哪几种不同形态的雾。
4、学习3至7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它的作用。
5、品读词句,通过欣赏、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巫峡山帽子雾的迷人,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学习3至7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它的作用。
2、品读词句,通过欣赏、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巫峡山帽子雾的迷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自主、合作、探究、品读教具准备:教学光盘、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板书“巫峡”,学生书空,指名读。
2、播放课件,了解巫峡。
3、提问: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应该知道巫峡还有一个名字,谁愿意来告诉我?(板书:雾)你是从文章哪一部分了解到的?为什么又叫“雾峡”呢?4、师: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巫峡的雾吧!(板书:赏)5、揭示新课,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全文的中心段。
1、放光盘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欣赏巫峡的雾。
2、全班交流欣赏后的感受:此时此刻,你们很想说什么?(板书:迷人喜爱)3、师小结:是的,巫峡的雾太迷人了!欣赏它们就是一种最美的享受!作者也同我们一样深深地爱上了它们!文中有两个中心段就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情感,请你们快速地找出来。
4、指名读句子。
5、师:你们是从这两段话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作者很爱巫峡的雾的?请你们先自由读一读,勾画出重点词语,再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
6、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俊秀迷人”、“欣赏”、“绘画珍品”、“不知不觉”、“如梦如幻”品读。
7、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来吧,你们就是作者,一起读出你们对巫峡雾的喜爱和赞美吧!三、学习3至7自然段的中心句。
教科版《巫峡赏雾》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巫峡赏雾》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13c9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9.png)
教科版《巫峡赏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巫峡赏雾教学目标:1.了解《巫峡赏雾》的作者及背景;2.学生能够理解、朗读并背诵课文;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了解赏雾的文化背景;4.学生能够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深入思考并理解赏雾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录音机、图片、PPT、赏雾、浓雾、山峡等相关实物或图片。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雾气腾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描述。
教师提问:你们是否在生活中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如何形容这样的景象?它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教师进一步导入: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篇诗歌《巫峡赏雾》。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够看到浓雾吗?赏雾有什么意义呢?Step 2:学习诗文(20分钟)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诗文,并齐读。
教师进行诗文解读,解释生词及词语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赏雾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交流彼此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并互相补充和完善。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展示汇报: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Step 3:朗诵背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背诵《巫峡赏雾》。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方式和重点词句的表达。
学生进行小组内背诵,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课堂朗诵。
Step 4:赏雾活动(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赏雾活动。
教师选择一个雾气较大的室外区域,带领学生观察、感受和描述雾气。
学生借助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赏雾活动的描写。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自己的感受与观察写一篇赏雾的作文。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赏雾活动的分享和作文朗读。
Step 5:总结(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赏雾的文化背景和意义是什么?你们在赏雾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回答问题并互相补充。
教师进行总结,并以这样一句话作为课堂结束的总结:赏雾,赏美,体会生命的无穷可能性。
Step 6:课后延伸作业:学生撰写一篇赏雾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赏雾意义的理解。
教科版《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教科版《巫峡赏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8bc3f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6.png)
教科版《巫峡赏雾》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综合科目、教学管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案大全、经典语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omprehensive subject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design, lesson plans, classic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教科版《巫峡赏雾》教学设计教科版《巫峡赏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巫峡赏雾教案最终
![巫峡赏雾教案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926aa4c2910ef12d2bf9e720.png)
《巫峡赏雾》教案一、教学引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我们曾领略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攀登过“一览众山小”的泰山;跋涉过波涛汹涌的怒江;同时也欣赏过江南烟雨的小巷,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风景如画的巫峡去赏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你能来读读他吗?“赏”上节课,我们已经初略的欣赏了巫峡的好几种雾,你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帮助大家回忆一下。
请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雾,用“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起来欣赏巫峡的_______的雾,欣赏他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说话。
二、新课。
真的这么美吗?同学们的介绍让我禁不住神往,下面我们就来眼见为实吧!(观看巫峡视频)。
啊,真美啊!我真想跨上一匹骏马,驰骋在这无边的雾海当中。
(引导学生说)我真想摘一顶山帽子雾戴在头顶上,遥望那滚滚长江。
我真想抓过一把轻纱雾,披在身上袅袅而行。
我想拨那那半山雾,走一走那倔强的小路。
我还想泛舟湖面,去聆听那渔民的欢笑。
…………(看完视频后,你的感受)指名生回答。
其中,有一种雾最气势磅礴,请同学们找找看。
作者将这迷人的美景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现,我们得细细的欣赏感悟。
A、齐读第七自然段。
感受其气魄。
完成提问同学们读得真有气势,谁能告诉老师“跑马雾”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课文主要表现了跑马雾的什么特点?(多而挤)峡谷中的雾如同关在圈栏里的马群,一阵风吹来,云潮涌动,仿佛万马奔腾。
感受:气势磅礴B、作者是怎样描写“跑马雾”的,找到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指出修辞手法。
(指名二、三名同学读精彩句子)并展开相像做类似的评价。
读得精彩,我们一起来读,要读出感受,读出气势。
C、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跑马雾写得如此活灵活现?(由于作者观察细致,想象丰富,用词准确,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雾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3、小结学习方法。
A、读。
(齐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B、品。
(找到文段是写得好的句子,指出修辞手法,点出这样写的好处)C、悟。
巫峡赏雾教案
![巫峡赏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843d8c998fcc22bdd10d09.png)
26《巫峡赏雾》教学设计铜仁市第六小学陈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美读课文,领略巫峡的雾俊秀迷人的特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2、揣摩欣赏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与价值欣赏巫峡雾的美,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诵读、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2、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难点:状物抓住特点,想象丰富合理。
教法与学法1、诵读教学法:本文是篇美文,语言形象、生动、优美,在深情并茂的诵咏中创设欣赏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2、点拨法: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句子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秒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自由描述雾。
2、揭示课题《巫峡赏雾》。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1、默读课文,巫峡的雾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来概括(俊秀迷人)你是从哪知道的?你能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吗?2、哪几段描写了巫峡的雾的不同姿态。
(3-7自然段)这几个段与课文第二段有什么关系?(总起——分述)三、品读感悟、体会写作方法1、那么,这几种雾,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请同学们自己选一种你最喜欢的雾去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感悟。
2、提出学习要求(1)读一读: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雾读一读。
(2)画一画: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美?请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在一旁。
(3)议一议:作者是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把雾景具体、形象地描写出来的?(4)品一品: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这种雾的美。
3、学生汇报,老师相应指导点拨。
四、作业:给巫峡写一段广告词。
五、课堂小结附板书:26 巫峡赏雾山帽子雾大而圆半山雾浓而高俊秀迷人轻纱雾轻而薄迷人的雾江雾变化快跑马雾气势磅礴总分总26《巫峡赏雾》说课一、说教材《巫峡赏雾》是湘教版第十一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巫峡赏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描写了在巫峡观赏云雾所见到的奇丽景象。
描绘了巫峡云雾的千姿百态,赞美了巫峡云雾的秀美绝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会写本课10个生字及课文中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巫峡各种不同的雾,体会巫峡的梦如幻的雾的境界。
3、体会作者抓住各种雾的特点来写的方法,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以多种形式朗读,读中理解、感悟、体会课文的内容美、语言美、情感美,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并适当模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巫峡的美,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巫峡各种雾的特点,想象雾的景象。
教学难点:想象雾的景象,体会情感。
教学方法:
教法:以读促讲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直接导入:同学们,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创造了很多奇妙的自然现象。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巫峡,去感受它神奇的魔力吧!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2、课题质疑:同学们觉得题目中的哪个字最重要?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谈自己觉得重要的字,师相机指导并带领学生再次美美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读要求:看看谁能把这么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概括巫峡雾的美。
)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3、生汇报:①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
②巫峡的雾,迷人的雾。
4、师质疑:再看看这两句话,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句话都是在说巫峡的雾特别迷人。
师再质疑:如果把这两句话放在课文里,同学们又有什么发现?
生:首尾照应
师:是的,一首一尾,首尾照应,同时也使课文形成一种什么结构?
生:总--分--总的结构
5、请问作者分写了几种雾?生1:5种师:哪五种?生1:山帽子雾、半山雾、轻纱雾、江雾、跑马雾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雾的卡片,能请你把这些卡片贴在黑板上你认为对的位置?(生贴卡片)
师:其他同学好像也找到了,为什么能这么快找到呢?
生:都写在了每个自然段的开头。
师:那文章的第一句话,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真是善于发现。
三:研读课文,欣赏巫峡的雾之迷人。
1、在这五种雾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你觉得它的迷人之处具体的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在组内自由的读课文,并抓住关键词句,交流自己的感悟。
)
2、生自由读课文,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3、汇报交流。
师:那谁先来带领我们去欣赏雾呢?
生1:跑马雾因为跑马雾很壮观。
师:如果用课文里面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气势了得(生)
师:那么课文里面对跑马雾的描写,哪些句子体现了跑马雾的气势了得?
生2:一时间马群拥挤不堪,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的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
师:刚才的朗读让我感受到马可真多啊,同学们,你们觉得他的朗读读出了气势吗?生答略。
师:谁还想再来试试这句话?生3、生4、生5 齐读:分1、2、3、4小组,最开始有一组读,接着加入第2、第3、第4组,让我们有一种马越来越多的感觉。
(2遍)
师:还有哪句话也体现出跑马雾气势了得?
生1:你听,呼啸的风中,那嘶鸣声、马蹄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身上禁不住沁出粒粒汗珠来。
好厉害的跑马雾。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这句话,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你听见了什么声?生答。
师:我还想问问你,这是作者亲耳听见的吗?生答。
师想象出来的。
板书(想象)
师:同学们,那我们也来想象一下,闭上眼睛,(播放风声音频)告诉我,你听见了什么?生答听见风声。
师:在这呼啸的风声中,你仿佛还听见了什么什么声?生1答。
板书
你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在书里,电视里见到过的场景,再发挥一下想象吗?
生2......板书生3......板书生4......
让我们再读读这句话,来感受作者的奇特想象吧。
(板书奇特)齐读
同学们,你们再听,呼啸的风中,那......(把学生想象的声音加进去齐读)师:有风的时候是有气势的,没风的时候有气势吗?
生: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
师:这句话中你感受最深的一个词是(浮躁不安),为什么浮躁不安?生:因为马群很多。
引导学生感受马群的多,挤、浮躁不安。
指名朗读。
师小结:作者运用奇特想象,以及排比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跑马雾的喜爱。
师:谁还愿意来给我们分享你喜欢的雾?
生:轻纱雾师引导欣赏轻纱雾
思考:为什么连雾中的景物也走动起来?
假如你是里头的山峰,你为什么要跟着轻纱雾走?
女生齐读: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
师:谁还来说说你喜欢的雾?
生:半山雾是引导欣赏半山雾
你们听见了什么声?人是什么人?你们看见了吗?为什么看不见?
出现浓字了吗?引导学生学习侧面描写?
课文里面还有没有像这样从侧面描写半山雾的句子呢?分别欣赏前面两句。
古诗中的侧面描写。
其实生活中的场景也可以用到侧面描写,如天气热冷,你能用侧面描写来描述一下吗?生说出自己的描写。
师:还有谁愿意跟我们一起欣赏你喜欢的雾呢?
生:江雾师引导欣赏江雾知趣的特点。
有人喜欢山帽子雾吗?
生:有,读书相关语句师引导欣赏山帽子雾。
太阳准时赴约,赴谁的约?什么样的山帽子雾能让太阳赴约?
4、课堂小结:分别说说五种雾的特点,通过侧面描写,修辞手法,奇特想象,体会作者对巫峡的喜爱,对巫峡的雾的喜爱,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
1、放乐齐声朗读自编的小诗。
2、观赏美景图:发现美,描述美。
五、推荐阅读
《赏成都百花园》钟树梁
《绿》朱自清
《海上日出》巴金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