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旋流器的原理和运行分析
重介旋流器分选原理
重介旋流器分选原理⼀、引⾔重介旋流器是⼀种常⽤于矿物分选的设备,它基于阿基⽶德原理,利⽤重介质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通过旋流产⽣的离⼼⼒场对物料进⾏分选。
重介旋流器以其分选效率⾼、处理能⼒⼤、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等优点,在煤炭、冶⾦、化⼯等⾏业中得到了⼴泛应⽤。
⼆、重介旋流器的基本结构和⼯作原理重介旋流器主要由⼊料管、旋流腔、溢流管、底流管等部分组成。
⼯作时,重介质悬浮液和待分选物料⼀同进⼊旋流腔,在旋流腔内形成⾼速旋转的流场。
由于离⼼⼒的作⽤,不同密度的物料颗粒在旋流场中受到不同的离⼼⼒,从⽽实现按密度分层。
密度⼤于重介质悬浮液的颗粒被甩向器壁,形成底流;密度⼩于重介质悬浮液的颗粒则随内旋流向上运动,最终通过溢流管排出。
三、重介旋流器的分选原理1.离⼼分选原理:重介旋流器中的旋流场是⼀个强⼤的离⼼⼒场,物料颗粒在旋流场中受到离⼼⼒作⽤。
离⼼⼒的⼤⼩与颗粒的质量成正⽐,与旋转半径和⻆速度的平⽅成正⽐。
因此,不同密度的颗粒在旋流场中受到的离⼼⼒不同,从⽽实现按密度分层。
2.重介质悬浮液的作⽤:重介质悬浮液是重介旋流器分选的关键。
其密度介于待分选物料中两种密度颗粒之间,通过调节重介质悬浮液的密度,可以控制分选密度,从⽽实现对不同密度颗粒的有效分选。
3.颗粒间的相互作⽤:在旋流场中,颗粒之间会发⽣相互碰撞、摩擦和⼲扰。
这些相互作⽤会影响颗粒的运动轨迹和分层效果。
因此,在设计和操作重介旋流器时,需要充分考虑颗粒间的相互作⽤,以提⾼分选效果。
四、影响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的因素1.重介质悬浮液的密度:重介质悬浮液的密度是影响分选效果的关键因素。
密度过低会导致低密度颗粒被误分⼊选定的密度范围,密度过⾼则会使⾼密度颗粒被排除在选定的密度范围之外。
因此,需要根据待分选物料的性质和要求,合理调节重介质悬浮液的密度。
2.旋流器的结构和参数:旋流器的结构和参数对分选效果也有重要影响。
如旋流腔的直径、⾼度、⼊料管的直径和⻆度等都会影响旋流场的形成和物料的运动轨迹。
选煤常识-重介质旋流器
形式和以前的一样,时间为5月22日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用一种密度的悬浮液系统可选出三种最终产品,省掉了一套高密度悬浮液系统及设备,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
设备,投资和厂房体积均可降低15%以上。
一、大型无压三产品旋流器系统及特点1、大型无压三产品旋流器的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见图6—12)。
图6—12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旋流器是由一台圆筒形旋流器和一台圆筒圆锥旋流器串联而成的设备,原煤由刮板给入,一段旋流器悬浮液由泵给入。
其分选过程是重产物在旋流器内沿筒壁形成外螺旋由底流口排出,轻产物在旋流器中心形成内螺旋由溢流口排出,从低密度到高密度。
在第一段旋流器中不但可以把原煤分成两种产品,而且还把进入第二段旋流器的悬浮液浓缩到需要的密度。
重产品与浓缩后的悬浮液一起经连接管给入第二段旋流器进行再选,最终获得中煤和矸石。
2、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旋流器系统的特点①入洗粒度范围较宽,有效分选下限低。
跳汰机入料粒度50mm以下,分选下限0.5mm,而三产品旋流器入料粒度80mm以下,可有效分选到0.3mm。
②次生煤泥少。
由于物料靠自重进入旋流器,介质液由泵沿切线给入,减少了物料之间的碰撞机率,且重产物运行路线短,从而可减少3—5%次生煤泥量,旋流器分选时间短,水量小,可减少泥化,更有利于易泥化煤的分选;可使浮选系统入料量大幅度减少,预计可减少1/4入浮煤泥量,从而降低了浮选的成本。
③分选精度高。
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洗选,由于采用轴向中心给料,减少了界面上循环物料的干扰,提高了分选效果,一般Ep1≤0.04,Ep2≤0.06。
也使原煤分选易于控制,矸石损失降低,精煤产率提高。
与跳汰工艺相比,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洗选,可提高产率5%左右,使矸石损失降至3%以下,而且可保证精煤质量。
④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小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
⑤整个系统简单有效。
下面是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流程示意图,图6—13。
图6—13⑥容易实现煤泥重介分选。
重介旋流器的原理和运行分析
洗选加工中心课题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重介旋流器的原理与运行分析姓名:蒋彦钦指导老师:李峰单位:补连塔选煤厂时间:2010年6月重介旋流器的原理与运行分析蒋彦钦(神东煤炭集团洗选加工中心,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719315)摘要:重介旋流器是一种分选效率高,分选粒级宽的重选设备,但由于其在离心立场中分选而流场与重力场中相比较比较复杂,本文分析了重介旋流器内介质流场的分布情况及其中心空气柱的形成原理并比较了离心立场中实现矿物分选与重力场中实现分选的区别。
由于影响重介旋流器运行的因素很多,但在实际运行控制中主要是调节入料压力和改变重介旋流器底流口大小来改变运行状态。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入料压力可以提高旋流器处理能力和分选效果,同时增强了浓缩作用使实际分选密度增大;改变底流口大小也是调节实际分选密度的一种手段,减小底流口大小可使实际分选密度增大而减小重介质的消耗。
但是不论是增大入料压力或是减小底流口大小都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将影响重介旋流器运行效果。
关键词:重介旋流器;重力选矿;离心力场1.前言随着重介质选煤技术的发展及其有着分选效率高,产出投入比高的优点;随着近年来煤炭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重介质选煤方法的入选比重也逐步提高。
与其他选煤方法相比较,重介质选煤的分选精度是最高的,特别是利用重介旋流器使分选过程由传统的重力场转移到离心力场中来,有着可能偏差E小,分选粒级宽的优点,重介旋流器在重介选煤技术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然而重介旋流器虽然在煤炭行业中有着比较成功的应用,但是由于其实践先于理论并且旋流器中的流场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因此本文将对重介旋流器的原理进行分析并对现场运行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
2.原理分析由于重介旋流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设计,不同型号的产品,因此本文为了说明原理将以DSM重介旋流器(圆筒圆锥型重介质旋流器)为代表论述其原理。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引言旋流器是一种重要的固液分离设备,在许多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近年来引入的一种新型旋流器,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处理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旋流器的基本原理旋流器是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固液分离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处理的流体分为内旋流和外旋流两部分,随着流体在旋转过程中的离心力增大,固体颗粒被迫向内旋流移动,最终被集中排出。
传统旋流器的不足传统的旋流器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离效率低、易堵塞、处理能力有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应运而生。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在传统旋流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它具有三个输出口,分别用于排出固相、液相和重介质。
其工作原理如下:1. 初始状态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初始状态为向旋流器内输入待处理的流体。
流体在旋流器内部形成一个旋转的涡流。
2. 内部分离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流体中的固相开始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内旋流移动。
同时,重介质也会沉积在旋流器的底部。
3. 外部分离固相进一步向内旋流移动,最终通过固相排出口被集中排出。
液相则向外旋流移动,经过液相排出口排出。
4. 重介质回收重介质在旋流器底部积聚,经由重介质排出口排出,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应用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1. 石油工业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固液分离。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高效地分离油水混合物,将固相和重介质分别排出,使油水分离更加彻底。
2. 矿山工业在矿山中,常常需要对含有矿石颗粒的水进行处理。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将固相颗粒和重介质分离,实现固液分离,从而提高矿石提取效率。
3.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和固液分离。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高效地将固相和重介质分离,使污水净化更加彻底。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一、前言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设备,其主要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中的固液分离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二、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组成结构1. 进料口:用于将含有固液混合物的物料送入旋流器内部。
2. 旋流室:是整个旋流器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有多个旋流管,通过这些管道形成了高速旋转的涡流场。
3. 出料口:用于将分离出来的固体和液体分别排出。
4. 收集罐:用于收集排出来的固体和液体。
三、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1. 固液混合物进入旋流室后,在高速旋转下,会形成一个稳定且密集的环形涡流场。
2. 由于不同密度的物质受到离心力不同,因此在涡流场内会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固体颗粒向外沉积并聚集在内壁上,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固体环。
3. 液体则在涡流场内向中心聚集,经过旋流管排出旋流室,最终从出料口排出。
4. 由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因此在旋流室内形成了两个不同密度的环,其中固体环与液体环之间的分界面称为分离面。
5. 分离面位置可以通过调整进料流量、旋流管数量和大小等参数来实现。
四、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优势1. 高效:由于采用了高速旋转的涡流场进行分离,因此可以达到很高的分离效率。
2. 稳定: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采用了多个旋流管进行分离,因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适应性强: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适用于各种不同颗粒大小和密度范围内的物料分离。
4. 维护简单: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并且使用寿命长。
五、总结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高效、稳定且适应性强的固液分离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速旋转的涡流场将不同密度的物质分离出来。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参数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重介旋流器原理及操作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操作规程/html/2011/07/20/91769.shtml规格型号:HWMC1400/1000 型,工作压力0.28-0.38MPaQ=400-500t/h 入料粒度50-0mm一.工作原理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是按阿基米德原理(即原料煤在密度大于低密度物料和小于高密度物料的介质中按密度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工作的。
其工作过程:(原煤与悬浮液混合物在一定压力下,沿切线方向给入第一段旋流器,在离心力作用下物料按密度进行分层,低密度的产物经旋涡溢流和溢流收集箱排除,即精煤。
高密度产物与受到浓缩的悬浮液一起沿切线方向进入二段旋流器,由于高密度的浓缩,其密度增高,第二段旋流器相当于高密度的分选,低密度的产物经旋涡溢流箱和溢流收集箱排除,即中煤;高密度产物浓缩沿切线进入底流口排除,即矸石。
是一种新形高效的选煤设备,采用无压给料,具有入料上限高、处理量大、分选效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等特点,适用于任意可选性的原煤。
二、三产品旋流器流程:50-0mm采用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粗煤泥采用煤泥重介分选,细煤泥脱泥浮选,浮选精煤采用加压过滤脱水,尾煤浓缩后压滤回收,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1、原煤准备流程原煤经50mm分级后,+50mm块煤通过检查性手选,拣除木块、木屑、丝织物等杂物,通过除铁器排除铁器后,破碎至50mm以下,掺入小于50mm原煤。
2、分选流程50-0mm原煤至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底流经脱介脱水后直接作为矸石产品,中间产品经脱介脱水后直接作为中煤;其溢流经脱介脱水后作为精煤产品。
精煤脱介弧形筛下的合格介质分流部分至煤泥合格介质桶,另一部分返回原煤合格介质桶。
煤泥合格介质进入煤泥重介旋流器分选,其溢流进入精煤磁选机磁选,精矿通过分流,一部分返回煤泥合格介质桶以调节煤泥重介旋流器的分选密度,另一部分至原煤合格介质桶,尾矿至粉精煤尾矿桶;煤泥重介旋流器底流至中矸磁选机磁选。
精、中、矸脱介筛下合格介质返回原煤合格介质桶,筛下稀介质至至各自的磁选机磁选,精矿返回原煤合格介质桶。
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介绍
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介绍1. 引言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固液分离设备。
本文将介绍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原理、结构、工作特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2. 原理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将物料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分离。
在旋流器内部,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旋流器,并在旋转的流体力场的作用下,固液混合物会发生离心分离。
重质物料会沉降在旋流器的底部,而轻质物料则沿着旋流器的中心轴向流动,并从溢流口排出。
通过这种离心力分离的方式,实现了固液分离。
3. 结构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通常由进料口、底部排泥口、中部排出口和溢流口等部分组成。
进料口是物料进入旋流器的入口,底部排泥口用于排除沉淀在底部的重质物料,中部排出口用于排出轻质物料,溢流口则用于排出超过旋流器处理能力的物料。
4. 工作特点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高处理能力:由于旋流器内部的离心力,使得固液混合物能够快速分离,从而实现高效的处理能力。
•节能高效:旋流器不需要外部能源,只通过自身的旋转运动实现固液分离,因此具有较低的能耗和高效的分离效果。
•运行稳定性: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不容易出现故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持续运行的时间。
5. 实际应用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在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具体的应用场景包括:5.1 矿山行业在矿山行业中,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要用于煤矸石的分离,可以将煤矸石中的煤炭和岩石分离出来,从而提高矿石的品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冶金行业在冶金行业中,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用于铝土矿、锌矿、铅矿等矿石的分离,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冶炼效率。
5.3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用于液体和固体的分离,如酸碱废水的处理、有机物质的分离等。
重介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重介旋流器的工作原理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它通过利用液体在旋转流场中的离心力和离心力梯度的差异,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旋转流场的形成和固液分离的实现。
首先,旋转流场的形成是旋流器工作的基础。
旋流器通常由一个圆筒形的筒体和一个中心轴组成。
当液体从旋流器的进料口进入筒体时,由于中心轴的旋转,液体开始形成旋转流场。
在旋转流场中,液体呈现出高速旋转的状态,而固体颗粒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外部壁面移动。
同时,由于旋转流场的形成,液体在筒体内部形成了一个中心空旋涡和一个外部环状流动区域。
其次,固液分离是旋流器实现固液分离的关键过程。
在旋转流场中,固体颗粒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外部壁面移动。
由于固体颗粒的质量和尺寸不同,它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沿着不同的轨迹运动。
较大的固体颗粒由于惯性较大,会沿着外部环状流动区域向下沉积到底部,形成固体沉积物。
而较小的固体颗粒则会随着液体一起通过旋流器的溢流口排出。
通过调节旋流器的操作参数,如进料流量、旋转速度等,可以实现对固液分离的控制。
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1. 离心力的作用:旋流器中液体的旋转流场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旋转速度和液体颗粒的质量有关。
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固体颗粒受到向外的力,从而向外部壁面移动。
较大的固体颗粒由于惯性较大,受到的离心力较大,因此会沉积到底部。
而较小的固体颗粒由于惯性较小,受到的离心力较小,因此会随着液体一起通过溢流口排出。
2. 旋转流场的形成:旋流器中的旋转流场是通过中心轴的旋转来实现的。
当液体从进料口进入旋流器时,中心轴的旋转使得液体开始形成旋转流场。
旋转流场的形成使得液体呈现出高速旋转的状态,从而产生离心力。
同时,旋转流场的形成还使得液体在筒体内部形成了一个中心空旋涡和一个外部环状流动区域。
固体颗粒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外部壁面移动。
3. 固液分离的实现:旋流器通过调节操作参数,如进料流量、旋转速度等,可以实现对固液分离的控制。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精煤产品带矸原因分析及对策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精煤产品带矸原因分析及对策(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精煤产品带矸原因分析及对策1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原理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分选效率高的选煤设备。
由于旋流器本身无运动部件,因而其分选过程完全是靠自身的结构参数与外部操作参数的灵活配合来实现最佳分选精度,这是旋流器选煤与其他选煤方法截然不同的突出特征。
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过程中,物料和悬浮液以一定压力沿切线方向给入旋流器,形成强有力的旋涡流;液流从入料口开始沿旋流器内壁形成一个下降的外螺旋流;在旋流器轴心附近形成一股上升的内螺旋流;由于内螺旋流具有负压而吸入空气,在旋流器轴心形成空气柱;入料中的精煤随内螺旋流向上,从溢流口排出,矸石随外螺旋流向下,从底流口排出.2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及其存在问题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 ( 图 1) 工作过程中,循环介质以一定的压力在一段旋流器的下部沿切线方向给入, 入选物料则在一段旋流器的筒体上端靠旋流器中心空气柱的真空吸气及自重作用进入旋流器, 有少部分循环悬浮液给到入料漏斗中对原煤起润湿作用;物料在旋流器内回转运动的悬浮液中得到快速分选, 高密度物料随浓缩的重悬浮液进入第二段旋流器分选, 而低密度物在第一段旋流器的内螺旋流带动下经中心管排出, 成为精煤; 重产物与部分密度较高的重悬浮液通过外旋流沿旋流器内壁向上, 进入二段旋流器, 分别选出中煤和矸石。
图1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简图3 精煤产品带矸原因浅析经反复调查, 认真分析研究, 发现以下因素是造成精煤产品带矸的主要原因:( 1) 煤质变化。
原煤性质是影响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选煤厂入选原煤含矸量增大, 同时还混有高密度的片状页岩成分; 原煤粒度组成呈减小趋势, 末煤量增多, 且含粘性矿物成分, 水分增大。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和分选效率高的选煤设备。
由于旋流器本身无运动部件,因而其分选过程完全是靠自身的结构参数与外部操作参数的灵活配合来实现最佳分选精度,这是旋流器选煤与其它选煤方法截然不同的突出特征。
工作原理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过程中,物料和悬浮液以一定压力沿切线方向给入旋流器,形成强有力的旋涡流;液流从入料口开始沿旋流器内壁形成一个下降的外螺旋流;在旋流器轴心附近形成一股上升的内螺旋流;由于内螺旋流具有负压而吸入空气,在旋流器轴心形成空气柱;入料中的精煤随内螺旋流向上,从溢流口排出,矸石随外螺旋流向下,从底流口排出。
空气柱的形成机理为:由于底流管和溢流管直接与大气连通,进入旋流器的两相流以强烈的螺线涡运动,当切线速度增大到临界速度时,旋流器各出口产生一定的阻力,形成内部的旋转流场,引起轴向负压,空气由溢流管和底流管进入旋流器,在轴向负压驱动和流体对流传输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成为贯通的空气柱。
当颗粒密度大于悬浮液密度时,颗粒在悬浮液中半径为r处所受合力为正值,颗粒被甩向外螺旋流;否则,颗粒被甩向内螺旋流;从而把密度大于介质的颗粒和密度小于介质的颗粒分开。
在旋流器中,离心力比重力大几倍到几十倍,因而大大加快了分选速度,并改善了分选效果。
影响因素影响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精度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由实际工艺条件及分选设备本身所决定的生产中不易变动的因素,如入料煤质特征、旋流器入料口的形状、直径等结构参数等;其二是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的因素,比如入口压力、矿浆入料量、入料方式等。
1、入料煤质特性重介质旋流器是一个封闭的、相对容积很小的分选容器。
对于两产品旋流器,有一个入口两个出口,其进入和排出的瞬间体积流量相等。
底流口和溢流口排量的分配,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基本固定的,但当入选原煤的密度组成发生变化时,例如高密度物含量增加,那么要求底流固体排出量增加,溢流固体排出量相对减少,但底流口的排放能力有限,因而会将一部分中等密度的煤颗粒和重介质挤向溢流口排出,使实际分选密度升高。
旋流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用旋流器介绍及常见故障处理一、常用旋流器有以下几种:分级旋流器、重介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旋流器依靠离心沉降进行分离。
将需要分享的两相混合液以一定的压力从旋流器圆筒端上部的进料口送入,从而在旋流器内形成强烈的旋转运动。
由于轻相和重相之间的密度差异或粗细颗粒之间的粒度差异,所受的离心力和流体曳力大小不同,大部分的轻相(或细粒级)通过旋流器溢流口排出,而重相(或粗粒级)则由底流口排出。
(一) 分级旋流器就是我们几个厂常用的一二级旋流器主要依据颗粒的粗细进行分级。
(二)水介质旋流器: 水介质旋流器又称为自生介质旋流器。
它是用水和入料中的细颗粒形成的介质分选,而不需要外加高密度介质,由于实际分选密度和介质密度差别较大,所以在水介质旋流器中粒度分级的作用较明显。
为获得较好的按密度分选的精度,对旋流器的设计进行修改并且限制入选煤的粒度范围不要太宽(例如" -20mm,-13mm或-6mm)。
典型的水介质旋流器如图所示。
它的主要特点是圆锥段较短,锥角较大和较长的溢流管。
单锥有90°和75°两种,也有用三段不同的锥角(复锥水介旋流器)。
这种设计有利于降低粒度分级效应,改善按密度分级的效果。
溢流管离圆锥段愈近,低密度的大颗粒达不到它的沉降末速,愈不容易被离心力抛到筒壁,而被上升流带入溢流管排出。
水介质旋流器的锥体有一个大的锥角,锥体角度的增大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得重密度颗粒产生悬浮的旋转床层,密度小的颗粒不能穿透该床层进入底流,通过溢流管排出,成为精煤产品,重介质(如矸石)则通过底流口排出。
水介质旋流器作为一种简易可行的分选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生产费用低、工艺系统简单、分选下限低及处理量较大等优点。
但其分选精度较差、溢流不经过脱泥达不到精煤灰分要求。
单机处理能力最大可达40T/H,单段水介质旋流器只适用于粗选,若用两段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则可取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处理易选煤。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一、引言介质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冶金等领域。
其中,重介质旋流器是介质旋流器的一种。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二、重介质旋流器的构造重介质旋流器主要由进料管、旋流室、分离室和出料管组成。
进料管和出料管位于设备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用于输入和输出物料。
旋流室位于进料管和出料管之间,是物料在其中进行分离的主要区域。
分离室位于旋流室下方,用于收集重质物料。
三、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1. 重质物料与轻质物料混合进入旋流室在运行过程中,混合了两种不同密度的物料通过进料管输入到旋流室中。
由于两种物料密度不同,在受到离心力作用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
2. 产生环形涡流当物料通过进口时,在转子内部会产生一个环形涡流,并且在涡轮叶片上形成一个高速旋转的涡流。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物料中密度较大的部分会向涡轮叶片外侧移动,而密度较小的部分则会向内侧移动。
3. 重质物料沉降随着涡流继续旋转,密度较大的重质物料会沉降到旋流室底部,并且通过分离室进入出料管。
而密度较小的轻质物料则会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挤出旋流室,并且通过出料管排出设备。
4. 调节介质浓度为了使重介质旋流器达到最佳分离效果,需要根据物料性质和工艺要求调节介质浓度。
当介质浓度增加时,重质物料沉降速度加快,轻质物料被挤压出去的速度减慢。
反之亦然。
四、重介质旋流器的优点1. 分离效率高重介质旋流器可以有效地将混合了两种不同密度的物料进行分离。
在实际应用中,其分离效率可达到90%以上。
2. 适用范围广重介质旋流器适用于处理各种不同的物料,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尤其在处理密度差异较大的物料时,其优势更加明显。
3. 操作简便重介质旋流器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在实际应用中,只需要调节介质浓度即可满足不同物料的分离要求。
五、总结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高效、通用、易操作的固液分离设备。
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密度差异原理,可以将混合了两种不同密度的物料进行有效分离。
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用来分离固体和液体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设备结构:重介质旋流器通常由圆柱形的旋流筒、进料管口、排出口和重介质槽组成。
2. 进料:混合物在进料管口进入旋流筒内。
进料管口通常位于旋流筒的上部,使得混合物以一定速度进入旋流筒。
3. 旋流效应:当混合物进入旋流筒后,由于旋流筒内部设计有特定的结构,例如旋流器叶片或旋转式装置,混合物开始发生旋转运动。
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固体颗粒在液体中被迫向外移动,而液体则逐渐向旋流筒的中心移动。
4. 分离:在旋流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固体与液体的密度差异,固体颗粒逐渐沉积在旋流筒的外侧,形成一个固体颗粒堆积层,而清洁的液体则向中心部分聚集。
5. 排出:清洁的液体从旋流筒的中心位置流出,经过排出口离开旋流器。
固体颗粒堆积层则通过重介质槽或其他辅助装置从旋流器内排出。
通过这种工作原理,重介质旋流器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广泛应用于颗粒物和液体的分离、固液分离、废水处理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重介旋流器
重介旋流器重介质旋流器按其外观形状可分为圆筒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和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属于前者的由荷兰国家矿业公司最早创制的D .s .M 重介质旋流器及其仿制品,属于后者的有美国研制的D .W .P 重介质旋流器及英国研制的沃西尔旋流器。
重介质旋流器接给料方式,可以分为有压给料式和无压给料式两种。
有压给料是指被选物料和悬浮液预先混合后,用系或定压箱压入旋流器内,旋流器的工作压力取决于给料压力的大小。
如荷兰的D .S .M 重介质旋流器及其仿制品(日本永田式、苏联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及我国煤用或矿用重介质旋流器),另外,美国的麦克纳利、英国的沃西尔、日本的问立旋流器等皆属此类。
无压给料式重介质旋流器其特点是悬浮液与煤分开给入旋流器内,即悬浮液用泵或定压箱压入旋流器中形成旋涡流;而煤靠自重进入,并被卷进旋涡流内进行分选。
属于该类的有美国D .w .P 旋流器、苏联Tu -500型旋流器等。
无压给料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无论选煤或选矿我国都已进行研制,90年代这类设备已有大的突破与发展。
按产品数目重介质旋流器还可分成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三产品重介质族流器。
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实际是一个圆筒形族流器和一个圆筒圆锥形旋流器串联而成,三产品旋流器,我国也已研制成功,并在辽宁彩屯选煤厂安装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无压旋流器重介质旋流器有压旋流器一、圆筒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普通(圆筒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与分级或浓缩用的普通水力旋流器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给人的介质不是水,而是与重介质相混合物的悬浮液。
被选物料在重介质旋流器内,基本上还是遵循阿基米德原理,按物料密度大小分层。
颗粒的粒度及形状的差异对按密度分层有影响,但并不十分明显。
分层最终结果是密度小的颗粒将向旋流器轴线中心方向云聚,然后,经溢流口排走;密度大的颗粒在分选过程中将向器壁方向聚集,然后,由底流口排出。
当然,因旋流器内存在着向心液流,故很有可能使一些密度虽然高,但粒度却很细的颗粒,在分选过程中波向心液流掠至中央,混迹于溢流之中。
旋流器工作原理及技术说明
旋流器工作原理及技术说明引言旋流器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食品等工业领域。
它通过旋流作用将固液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进行有效分离,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能力大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
一、旋流器的工作原理旋流器是利用液体在旋转流场中产生的离心力和离心作用力对固体颗粒进行分离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1. 旋流器结构旋流器主要由进口管、旋流器筒体、出口管等部分组成。
进口管将固液混合物导入旋流器内部,形成旋转流场;在旋流器筒体内,固体颗粒受到离心力作用向筒体壁面沉积,而液体则向中心部分集中;最后,通过出口管将分离后的固体和液体分别排出。
2. 旋流作用当固液混合物进入旋流器后,受到旋转流场的作用,液体和固体颗粒会产生不同的运动轨迹。
由于固体颗粒的密度大,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会向旋流器筒体的壁面沉积,形成固体相;而液体则受到离心作用力,向筒体中心部分集中,形成液体相。
3. 分离效果通过旋流器的旋流作用,固体颗粒和液体得以有效分离。
固体颗粒沉积在旋流器筒体壁面形成固体相,而液体则集中在中心部分形成液体相。
最终通过出口管将分离后的固体和液体分别排出,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二、旋流器的技术特点1. 结构简单旋流器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进口管、旋流器筒体、出口管等部分组成,没有复杂的机械部件,因此维护保养较为方便。
2. 操作方便旋流器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要控制进口管的流量和旋流器的转速即可实现固液分离,操作方便。
3. 处理能力大旋流器能够处理大量的固液混合物,具有较大的处理能力,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固液分离需求。
4. 分离效果好由于旋流器利用旋流作用对固液混合物进行分离,因此分离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地将固体颗粒和液体分离开来。
5. 应用广泛旋流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食品等工业领域,可以用于固液分离、液体分类、固体颗粒的分级等多种用途。
三、旋流器的应用领域1. 石油工业在石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含油污水进行处理,旋流器可以有效地将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使油水分离效果更佳。
旋流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常用旋流器介绍及常见故障处理一、常用旋流器有以下几种:分级旋流器、重介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旋流器依靠离心沉降进行分离。
将需要分享的两相混合液以一定的压力从旋流器圆筒端上部的进料口送入,从而在旋流器内形成强烈的旋转运动。
由于轻相和重相之间的密度差异或粗细颗粒之间的粒度差异,所受的离心力和流体曳力大小不同,大部分的轻相(或细粒级)通过旋流器溢流口排出,而重相(或粗粒级)则由底流口排出。
(一) 分级旋流器就是我们几个厂常用的一二级旋流器主要依据颗粒的粗细进行分级。
(二)水介质旋流器: 水介质旋流器又称为自生介质旋流器。
它是用水和入料中的细颗粒形成的介质分选,而不需要外加高密度介质,由于实际分选密度和介质密度差别较大,所以在水介质旋流器中粒度分级的作用较明显。
为获得较好的按密度分选的精度,对旋流器的设计进行修改并且限制入选煤的粒度范围不要太宽(例如" -20mm,-13mm或-6mm)。
典型的水介质旋流器如图所示。
它的主要特点是圆锥段较短,锥角较大和较长的溢流管。
单锥有90°和75°两种,也有用三段不同的锥角(复锥水介旋流器)。
这种设计有利于降低粒度分级效应,改善按密度分级的效果。
溢流管离圆锥段愈近,低密度的大颗粒达不到它的沉降末速,愈不容易被离心力抛到筒壁,而被上升流带入溢流管排出。
水介质旋流器的锥体有一个大的锥角,锥体角度的增大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使得重密度颗粒产生悬浮的旋转床层,密度小的颗粒不能穿透该床层进入底流,通过溢流管排出,成为精煤产品,重介质(如矸石)则通过底流口排出。
水介质旋流器作为一种简易可行的分选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生产费用低、工艺系统简单、分选下限低及处理量较大等优点。
但其分选精度较差、溢流不经过脱泥达不到精煤灰分要求。
单机处理能力最大可达40T/H,单段水介质旋流器只适用于粗选,若用两段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则可取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处理易选煤。
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工作原理
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工作原理以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工作原理为标题,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引言两产品重介旋流器是一种常见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等行业。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旋流场的作用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对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解析。
二、旋流场的形成两产品重介旋流器是通过在设备内部设置一对同心圆筒来实现的。
当液体从进口进入旋流器时,由于内外筒之间的空隙,液体会在这个空隙内形成一个旋转的流动场。
旋转的液体会沿着内外筒之间的螺旋路径向下流动,形成一个旋流场。
三、离心力的作用旋流场中,液体流动的速度是逐渐增加的,而半径较小的地方流速更快。
根据离心力的原理,我们知道当液体在旋流场中流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固体颗粒会受到向外的离心力,从而向内部的底部沉积。
四、分离效果在旋流器的工作过程中,固体颗粒会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而沉积在内筒的底部,而相对干净的液体则会从旋流器的上部流出。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固液分离的效果。
五、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优势1. 高效:两产品重介旋流器通过旋流场的作用,能够快速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提高了分离效率。
2. 省能:相比传统的分离设备,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能耗较低,能够实现能源的节约。
3. 结构简单: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维护和操作。
六、应用领域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在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石油行业中,它可以用于油井钻井液的固液分离,有效提高钻井液的再利用率;在化工行业中,它可以用于颗粒物的分离和回收,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在环保领域中,它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实现固液分离和水的净化。
七、总结通过对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工作原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它是通过旋流场的作用实现固液分离的。
它具有高效、省能、结构简单等优势,在石油、化工、环保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两产品重介旋流器的性能,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1. 引言旋流器是一种常见的固液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旋流器,它能够同时分离出三种不同密度的介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2. 旋流器的基本原理旋流器利用离心力和离心作用实现固液或液液的分离。
其基本原理如下:2.1 离心力的作用当旋流器内的介质进入旋转流场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介质会发生分离。
离心力与旋流器的尺寸、旋转速度以及介质的密度有关。
2.2 旋流器内的流动模式旋流器内的流动模式主要有两种:旋转涡流和下降涡流。
旋转涡流是在旋流器内呈螺旋状旋转的流动,它能将固体颗粒向外部排出。
下降涡流是从旋流器的中心向下降流动的液体,它主要用于分离液液体系中的不同组分。
3.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结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特殊的旋流器,其结构相对复杂。
它主要由进料管、旋流器体、排砂口、排油口以及排水口等组成。
3.1 进料管进料管是将混合介质引入旋流器的通道,通常位于旋流器的顶部。
通过控制进料管的直径和角度,可以调节进料流速和角动量的大小。
3.2 旋流器体旋流器体是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核心部件,它通常由圆筒形容器和旋转装置构成。
圆筒形容器内部有多层锥体,用于形成旋转流场。
旋转装置则通过驱动旋流器体旋转,产生离心力。
3.3 排砂口排砂口位于旋流器体的底部,用于排出重介质中的固体颗粒。
排砂口的尺寸和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控制排砂效果。
3.4 排油口和排水口排油口和排水口通常位于旋流器体的上部,用于分别排出轻介质和水。
通过控制排油口和排水口的开度,可以调节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过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进料、分离和排出三个阶段。
4.1 进料阶段混合介质通过进料管进入旋流器体,并在旋流器体内形成旋转流场。
进料流速、进料角度和进料浓度等因素会影响进料阶段的效果。
4.2 分离阶段在旋流器体内,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混合介质被分离为重介质、轻介质和水三种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选加工中心课题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重介旋流器的原理与运行分析姓名:蒋彦钦指导老师:李峰单位:补连塔选煤厂时间:2010年6月重介旋流器的原理与运行分析蒋彦钦(神东煤炭集团洗选加工中心,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镇,719315)摘要:重介旋流器是一种分选效率高,分选粒级宽的重选设备,但由于其在离心立场中分选而流场与重力场中相比较比较复杂,本文分析了重介旋流器内介质流场的分布情况及其中心空气柱的形成原理并比较了离心立场中实现矿物分选与重力场中实现分选的区别。
由于影响重介旋流器运行的因素很多,但在实际运行控制中主要是调节入料压力和改变重介旋流器底流口大小来改变运行状态。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入料压力可以提高旋流器处理能力和分选效果,同时增强了浓缩作用使实际分选密度增大;改变底流口大小也是调节实际分选密度的一种手段,减小底流口大小可使实际分选密度增大而减小重介质的消耗。
但是不论是增大入料压力或是减小底流口大小都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将影响重介旋流器运行效果。
关键词:重介旋流器;重力选矿;离心力场1.前言随着重介质选煤技术的发展及其有着分选效率高,产出投入比高的优点;随着近年来煤炭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重介质选煤方法的入选比重也逐步提高。
与其他选煤方法相比较,重介质选煤的分选精度是最高的,特别是利用重介旋流器使分选过程由传统的重力场转移到离心力场中来,有着可能偏差E小,分选粒级宽的优点,重介旋流器在重介选煤技术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然而重介旋流器虽然在煤炭行业中有着比较成功的应用,但是由于其实践先于理论并且旋流器中的流场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因此本文将对重介旋流器的原理进行分析并对现场运行中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
2.原理分析由于重介旋流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设计,不同型号的产品,因此本文为了说明原理将以DSM重介旋流器(圆筒圆锥型重介质旋流器)为代表论述其原理。
DSM 重介旋流器的结构图见图2.1。
重介质和煤在混料桶中混合均匀后以一定压力沿切线方向的入料口给入重介旋流器,精煤产品从溢流口出来而密度比较大的矸石则由底流口排除。
物料在旋流器中形成比较复杂的流场,形成四种流态:内旋流、外旋流、盖下流、闭环涡流。
见图2.2。
图2.2 1—盖下流;2—闭环涡流;3—内旋流;4—外旋流;5—空气柱6—轴向速度零值面;7—部分外旋流(经底流口排出)其中最重要的是从圆筒段到圆锥段沿旋流器的内壁形成一股下降的外螺旋流,在轴心附近产生一股由上而下的内螺旋流。
由于离心力比较大,在中轴处从底流口吸入空气形成负压产生一个连通底流口和溢流口的中心空气柱。
入料中低密度的精煤移向轴心随内螺旋上升从溢流口排出,而高密度物移向器壁随外螺旋向下从底流口排出。
2.1重介旋流器内介质的速度分布锥形旋流器中的速度分布很复杂,可以在三维空间进行分析,即分为切向速度、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
图2.3为凯尔萨尔测定的旋流器中的流速分布图:由图2.3(a)中曲线可知,切向速度由中心空气柱向旋流器壁方向由零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到零。
在空气柱液面到最大切向速度这个范围内,切向速度的分布基本满足以下条件:v t=rω在最大值到旋流器器壁范围内基本符合以下规则:r n v t=常数v t——切向速度r——旋流器横断面上某点到轴心的距离ω——角速度,1/sn——指数,与旋流器的大小尺寸、结构和工作参数有关,其值在0.5-0.9范围内由图2.3(b)中曲线可知,由于旋流器锥角的原因,向底流口方向筒径逐渐减小,介质在旋流器内向中心挤压形成一个由器壁向内的速度并且随着半径减小而减小。
由图2.3(c)可以看出在旋流器壁附近轴向速度方向向下并且随着半径的减小而减小,当轴向速度为零以后改变方向向上,并且随着半径的减小而增大,接近空气柱液面时达到最大值。
将各横断面上轴向速度为零的各个点连接起来可以得到一个近似圆锥的包络面,在包络面外重介悬浮液向下流动,在包络面内重介悬浮液向上流动。
2.2重介旋流器中心空气柱的形成为了说明重介旋流器的原理,本节以及以下论述均假设流体为连续介质并且总是假设流体运动状态为定常流动以便于利用一些流体力学模型来解释重介旋流器中的流态。
我们知道对于重介旋流器中心空气柱的形成有点类似于龙卷风的原理,在此将以流体静力学的模型来解释其形成原理。
根据达兰贝尔原理,将坐标系置于运动物体上,加上一个假想的由牵连运动而形成的惯性力便可将相对平衡液体作为绝对平衡来处理,为了解释空气柱的形成,首先忽略上升流和下降流造成的溢流和底流带来的影响。
设旋流器内没有溢流和底流内部流体以等角速度绕其中心轴旋转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且旋流器内的介质为不可压缩流体即密度不变。
见图2.4图2.4 旋流器内质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受力情况设有单位质量液体A处于图上位置,则单位质量液体质点A所受质量力在各个轴上的投影为:X=ω2xY=ω2yZ=gX——单位质量力在X轴上的投影Y——单位质量力在Y轴上的投影Z——单位质量力在Z轴上的投影ω——角速度g——重力加速度x——A点所在位置半径r在X轴上的投影y——A点所在位置半径r在Y轴上的投影将各个方向单位质量力代入等压面的全微分方程:dp=ρ(Xdx+Ydy+Zdz)=0可以得: dp=ρ(ω2x dx+ω2y dy+ g dz)=0由等压面的全微分方程可以推出在离心力场种的等压面方程:ω2r2/2+gz=Cp——压力ρ——密度C——常数当r=0,z=0时可以得到自由面方程:ω2r2/2+gz=0或z=-ω2r2/2g由自由面方程表达式可知它是绕z轴的旋转抛物面,离心加速度ω2r越高,它的超高也越大,当ω2r∞时z∞(ω2r足够大时可认为其趋近与无穷大),从而自由面变成了一个绕z轴的柱面。
见图2.5所示。
图2.5 重介旋流器内介质处于不同离心加速度下的自由液面比较其中ω12r<ω22r<ω32r<ω∞2r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入料的切向初速度提供了离心加速度,当重介旋流器切向给入的初速度足够大时,可以认为ω2r∞,重力可以忽略,形成一垂直于离心力的自由液面,从而解释了重介旋流器内中心空气柱的形成机理。
2.3矿物在重介旋流器中的分选原理我们知道在重力场中矿物的分选原理是阿基米德原理,矿物受到的有效重力为:G=(π/6)d3(δ-ρ)gG——矿物受到的有效重力d——矿物的当量直径δ——矿物颗粒的密度ρ——介质的密度当δ>ρ时,G的方向向下,当δ<ρ时,G的方向向上。
因此密度比介质大的矿物颗粒将下沉,而密度比介质小的颗粒将上浮,从而达到分选的目的。
在重介旋流器中,由于离心作用使得矿浆在旋流器内有浓缩作用,介质密度不像在重力场分选设备那样分布比较均匀,旋流器的底流的介质密度高于入料介质的密度,而溢流的密度则低于入料的密度。
为了说明矿物在离心力场中的分选原理,我们先忽略密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影响,而假设介质密度是均匀的,且基于自由沉降理论来论述而忽略干扰沉降的影响。
在离心力场中由于离心力远大于重力,因此可忽略重力的影响,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方向是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径向上,所以在离心力选矿过程分选作用发生在径向上,则矿物颗粒在介质中收到的离心力为:F=(π/6)d3(δ-ρ)ω2r介质对颗粒在径向上运动的阻力为:R=ψd2v2ρ2可以建立运动微分方程:dv/dt=ω2r(δ-ρ)/δ-6ψd v2ρ/πdδ令dv/dt=0可以求得颗粒在任一回转半径处的径向速度:v=(πd(δ-ρ)ω2r/6ψρ)1/2可见在离心力场中ω2r远大于g,所以在离心力场中使矿物按密度分选的力和速度大很多。
以上论述可知,无论是造成分选作用的力还是分选的速度均由于矿物在离心力场中的加速度远大于重力加速度使得分选过程得到强化。
我们在上面的论述中均假设了重介旋流器中的密度均匀分布,但是在实际中,由于浓缩作用,器内的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由溢流口向底流口方向的密度逐渐增大,见图2.6。
因此,矿物在旋流器中的分选可以看做是一个连续多次分选的过程,并且分选密度一次比一次高,决定矿粒在重介旋流器中最终分选密度的是底流口附近包络面最下端的介质密度。
3.运行分析影响重介质旋流器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旋流器的结构参数(筒体长度,锥角大小,溢流口直径,底流口直径,入料口尺寸,锥比,溢流管插入深度),入料方式,进料压力,安装倾角等。
而我们在现场实际中,调整重介旋流器运行状态最常用的是改变进料压力和改变底流口直径,因此本文将重点以以上两方面论述重介旋流器的运行分析。
3.1进料压力的影响进料压力的提高将来带来物料进入旋流器的切向速度增加:v=K(2gp)1/2v——入料的切向速度K——系数,取决于人料口的阻力P——入料压力进料压力的增加将带来两方面的优点,第一、物料的流速增加可使重介旋流器的单位处理能力,第二、入料初速度的增加将导致离心强度增加从而加速分选过程,提高分选效果。
但是压力过大也将带来使重介旋流器内的密度分布更加不均匀使分选效果降低和增加设备磨损等缺点,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使进料压力保持适合的范围。
3.2底流口大小的影响实践证明,减小底流口直径可以增大实际分选密度。
下文将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见图3.1。
rv图3.1 重介旋流器的参数及其底流口和溢流口的轴想速度设重介旋流器的入料口直径为R,溢流口半径为r1,底流口半径为r2,中心空气柱半径为r0(由于中心空器柱的半径和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及其入料流量和压力均有关系,但为了研究方便,在此假设其为常数),底流口处的速度分布函数为v1(r),溢流口处的速度分布函数为v2(r),切入料平均初速度为v0。
因此可以得到入料口,溢流口及其底流口的流量:入料:Q0=πR2v0/4溢流:12211010 ()2()/()rrQ r r v r dr r r ππ=--⎰底流:22222020 ()1()/()rrQ r r v r dr r r ππ=--⎰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可以建立以下平衡方程:ρ0 Q 0=ρ1Q 1+ρ2Q 2从而得到:2100222220020201010/4()1()/()()2()/()r r r r R v r r v r dr r r r r v r dr r r ρπππππ=--+--⎰⎰ρ0——入料的平均密度ρ1——溢流的平均密度ρ2——底流的平均密度当入料流量和压力保持不变时候,我们可知上式等式左边为常数。
如果我们忽略底流口变化对溢流的影响,即假设上式等式右边第一项也为常数,根据实践我们可知当底流口变小时,底流除的密度ρ2将增大,为了使一上质量守恒方程等式两边平衡必然将导致底流流量减小,即∫v1(r)dr 减小。
从而解释了为何在实践中减小底流口是实际分选密度增大,可以节省介质消耗,但底流口过小可能引起底流口堵塞反而使精煤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