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作品教学几点感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鲁迅作品教学几点感受
绍兴市鲁迅小学何丽华
鲁迅作品如何教,也是一个老话题了。

今天,也许矛盾更加突显了些。

在目前情形下如何更好地教授鲁迅作品,去年十月,学校举办了一次鲁迅作品教学现场会,我有幸聆听了四节鲁迅作品教学课《少年闰土》、《鲁迅·童年·乐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人》,感受很深,结合以往所听的鲁迅作品教学课,借此机会发表自己对鲁迅作品教学的一点粗浅想法。

创造力是人类最突出的能力之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的能力。

承担鲁迅研究课的教师,当然应该传授本学科的知识,使学生真正了解鲁迅究竟是谁,他在中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上有什么地位,应该如何承受他的遗产、发展他的学说;但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创造性思维。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要经常介绍鲁迅研究的新动向,及时提出鲁迅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困难和有争议的课题,以活跃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还要尊重学生不同寻常的提问,不同寻常的想法。

学生应该尊师重道,虚心地向老师学习,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学生的头脑又决不是重现教师讲义的复印机。

对不同观点的容纳及其兴趣,使培养创造力的基因之一。

现在的学生对鲁迅作品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能产生与教师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只有把师生之间的这种见解分歧视为正常现象,并予以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才能使师生关系朝着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方向发展。

第二,要教好鲁迅作品,一方面应对鲁迅的杰出历史贡献充满应有的崇敬之情;一方面,还应充分发掘鲁迅作品蕴含的丰富情感因素。

在中外文学史上,任何作家都有他自己的感情倾向,任何一篇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情感载体。

鲁迅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伟人,他有着旧中国民族性格中最缺少的诚和爱。

教师只有努力发掘鲁迅作品中蕴含的这种情感因素,并且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情感的流程中完成知识的输出和接纳。

尤其是在当前,部分学生对鲁迅存在某些隔膜、误解,因而对学习鲁迅作品兴趣不很浓烈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灌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提高鲁迅作品课的教学水平,从根本上说当然还要加深对鲁迅原著的理
解。

教师的学识既深且广,课堂讲授才能“约而达”的境界。

教师精辟的观点、广博的学识、生动的语言、恰当的举例、必要的引证日是吸引学生的强大磁力,如以下这个案例:
片段是《鲁迅·童年·乐土》中其中一个小组(儿时乐土小组)在汇报走访鲁迅故里——周家新台门的过程:
大家好,我叫金超群,是第一小组组长。

我们小组共有18人,是个大组,虽然我们人数众多,但是大家都对周家新台门这个地方充满兴趣,从1881年9月25日出生到18岁,鲁迅爷爷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鲁迅爷爷以后创作的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有周家新台门的影子,所以我们决定把周家新台门作为我们小组寻访爷爷童年生活的小课题来进行研究,一个月下来,我们收获很多,大家请看我们用DV记录下来的研究过程,我们还准备了一些问题要考考大家呢!(课件出示小组主题:台门里的童年)DV解说词: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一排粉墙黛瓦的竹丝台门,这就是周家新台门。

它与周家老台门规模、结构基本相同,建于清嘉庆末年,原为正屋五开五进,台门斗悬有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额。

“翰林”是谁呢?是鲁迅爷爷吗?
“翰林”不是鲁迅爷爷,而是鲁迅爷爷的爷爷,那么鲁迅的爷爷对小时候的鲁迅以及以后的成长会有影响吗?
面向全体,共同参与,有一个互动交流,请三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以后,请本组专门研究这块匾额的同学作详细介绍。

章文靖:大家说得不错,我来补充一下:鲁迅的爷爷叫鲁迅的爷爷叫周福清,1871年他参加了京中会试,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就这样,鲁迅的祖父成了福彭桥周氏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傅家媛:鲁迅的爷爷非常关心儿孙的学习,主张先读《鉴略》,因为他认为首先应有一些历史基础的知识,所以鲁迅爷爷小时候没从《百家姓》、《千字文》开始读起,他的启蒙读本是《鉴略》。

(课件出示《鉴略》的图片)
孔令杰:而且,鲁迅的爷爷在当时是个非常开明的读书人,他认为小孩在读了必读的经书之外,应该广泛阅读。

为此,他特地给少年鲁迅规定了一个读古典诗词的程序:“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水。

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庄,且多越事。

再诵苏诗,笔离雄健,词足达意。

再诵李白诗,思致清逸。

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

”(读古典诗词的程序用课件演示)
孙思敏:从樟寿稍微懂事开始,他就看见自家的门上悬一块“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额,虽然还不大清楚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爷爷出身翰林,爷爷期望自己能好学上进。

周家是讲究读书的,周介孚更有过儿孙一起考取翰林的雄心,所以,周家的书香气息特别浓厚,在这种气息的感染下樟寿渴望读书的愿望特别的强烈。

所以,鲁迅爷爷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翰林爷爷的期望。

师:看来你们对这块匾是深有研究,我们还是跟着你们的脚步继续前进吧!
DV解说词:我们小组一行走过德寿堂、香火堂,转过侧门,穿过一条短弄堂,便进入了一个亮堂的小天井,这儿就是桂花明堂。

一株茂盛的桂花树像一把大伞般撑在这里,占了足有一半的空间,为背面的一间小屋遮住了阳光。

你们知道在夏天的晚上,小鲁迅在这棵桂花树会干些什么呢?
面向全体,共同参与,有一个互动交流,请三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以后,请本组专门研究
桂花明堂的同学作详细介绍。

李洋: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明堂俗称就是天井。

原先这里种着两棵很茂盛的桂花树,天井因此而得名,在这里充满了鲁迅童年的记忆。

夏夜,躺在桂花树下的小饭桌上,听着祖母在这里讲述“猫是老虎的师傅”、“水漫金山”等民间传说,都是鲁迅童年时最难忘怀的故事。

后来,在鲁迅的文学作品《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对这些童年时听过的民间故事,都作了非常深刻的描述。

(用课件出示有关桂花明堂讲故事的图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谁也经常给小鲁迅讲故事?
面向全体,共同参与,有一个互动交流,请三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以后,请本组专门研究保姆长妈妈、忙月庆叔和木工和尚师傅的同学作详细介绍。

金超群:小时侯,保姆长妈妈经常给小鲁迅讲故事,鲁迅非常喜欢长妈妈。

什么长毛杀管门老棚的故事啦,什么太平军与清朝政府官兵和帝国主义洋枪队在绍兴城边交战的故事啦,小鲁迅都听得津津有味。

潘可珂:我还搜集到一个长妈妈为小鲁迅买书的故事。

有一次,小鲁迅很想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上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可就是借不到,也买不到。

最后还是长妈妈给他送来了期盼已久的《山海经》。

在她放假回东浦以后的四五天,长妈妈就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小鲁迅似乎遇着了一声霹雳,身体就震傈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生着翅膀的人……果然都在内,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长妈妈却都做成功了,这又使小鲁迅产生了新的敬意。

鲁迅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出示《山海经》的图片)
周权:长妈妈还给小鲁迅讲《美女蛇》的故事。

可是到了5岁时,他的弟弟周作人出生了,长妈妈担负起了带领幼年周作人的任务,小鲁迅同长妈妈的接触也就逐渐减少,而开始跟着忙月庆叔玩耍。

庆叔特别喜欢这个聪明的小少爷,他在工作之余就给小鲁迅做些小玩意儿,小鲁迅非常佩服庆叔心灵手巧,晚上更是坐在豆油灯下听庆叔讲故事,好象过去听长妈妈讲故事一样。

(图片支持)
丁瀚章:小鲁迅也爱听木工和尚师傅讲故事。

尤其是他讲到当年被叫到“大王”(太平军)面前嬉大刀的事,更是眉飞色舞。

凡是这些都给小鲁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新台门里的长工忙月们给予少年鲁迅的精神食品很多很多,以后鲁迅就把工人们所讲的故事,写进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怀旧》,切到DV,你们看,这部小说《怀旧》就是鲁迅在这间房间里写成的。

(用课件出示图片支持研究所得)
师:同学们的回答让我十分佩服,你们的资料也收集得很全面,真不错。

我们还是继续往前走,看看还有什么问题在等着我们。

DV解说词:
右手这间房是鲁迅母亲的房间,这里陈列着鲁迅母亲做针线用的物品。

大家看这床铺的旁边,有一只红色皮箱,你们知道这只皮箱里装着什么吗?
杨成瑜:这里都是鲁迅买来的和他抄录的书籍,因为木板的书,虫子容易进去,所以他特地选了一只高子口的皮箱装书,(镜头慢慢地拉过去),这张四仙桌,鲁迅在晚饭后就会揩干净桌子,搬出书来,一页一页地翻着看。

他翻书时很注意手指的清洁,总是要先看手上有没有墨迹或是否肮脏,然后才从书页折缝上方印有一条阔墨线的地方翻过去。

他最犯忌的是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刮过去,使左下角翘起来,因为这样书上就有了一条指甲划过的痕迹,可见鲁迅爷爷从小就非常爱护书籍。

师:看来,鲁迅爷爷从小习惯就很好,他看书,也爱书,有的书因为买不到或没有钱买,他就特地去借来自己动手抄。

沈歆怡:我知道小鲁迅最初是抄那小本的《康熙字典》。

陶含超:后来他又对百花诗感到了兴趣,于是又将《唐诗叩弹集》中的百花诗归成类分别录出。

袁韵:后来小鲁迅又买到了一本《二酉堂丛书》抄其中的内容。

师:是的,同学们,鲁迅后来还抄过许许多多的书。

虽然这个红皮箱已经有点陈旧了,但却时时在告诉我们要向爱学习的小鲁迅学习。

我们继续往前走。

DV解说词:
转过个弯,我们来到了鲁迅家的厨房,绍兴俗称“灶间”,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地方,在这里,小鲁迅遇到了一个好朋友,这个朋友与往常的少爷朋友不一样,他是谁呢?(课件播放《少年闰土》影像片断)
面向全体,共同参与,有一个互动交流,请三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以后,请本组专门研究闰土的同学作详细介绍。

袁韵:我来为大家作详细介绍。

小鲁迅与闰土第一次见面就在他们家的厨房里。

闰土就是庆叔的儿子,原名叫做章运水,闰土是鲁迅在《故乡》中以运水为原型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这就是鲁迅在《故乡》中所描述的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不容易到年末,有一日,母亲去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着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孔令杰:从这段话中,我感到小鲁迅也是一直在盼望闰土能早日来到,因为闰土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什么看瓜刺猹,什么雪地捕鸟,什么海边拾贝,什么看跳鱼儿……运水使鲁迅认识了一个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

潘可珂:在鲁迅家祭祀做值年的日子里,鲁迅和闰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个多月以后,闰土要离开了,小鲁迅还躲在房间里大哭一场。

后来闰土还托人送给鲁迅许多鸟毛、贝壳,鲁迅也托人送了许多礼物给闰土。

(图片出示)
金超群:鲁迅和闰土的感情一直很好。

后来鲁迅离开了绍兴在外地求学、教书,他对这位儿时的好友时常惦记在心头,回绍兴时总不忘前去探望。

(图片出示)10月28日晚上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颁奖仪式上,当我看到闰土的儿子和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爷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非常感动,他们的友谊多深哪!
师:相隔一个世纪,友情却代代相传,确实让人感动。

台门里还有一个地方让小鲁迅留连忘返,那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大屏幕展示百草园全景。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出示这段话)
这个案例教师备课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讲究方法,通过让学生汇报的形式吸引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还可做如下尝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像、影碟、网络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我们可以使学生通过观看影片《药》而对革命烈士夏瑜的悲哀寂寞和国民的麻木落后获得更感性的认识,使学生会不自觉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当时中国国民能觉悟过来,
那中国现在……”,从而对《药》暴露国民精神状态的主题有进一步的理解。

另外还可把讨论课、综合课、探索性实验课等多种教学模式纳入教学活动中。

一方面,可以使鲁迅作品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师生互动教学中领会鲁迅人文精神后,用鲁迅人文精神教育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自身要发扬鲁迅人文精神。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号令而不从”。

学生对鲁迅人文精神的领会程度及内化程度,也要看教师对它的理解及言行中的体现。

比如,鲁迅站在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角度,不遗余力地帮助一大批青年,成为青年们精神上的导师。

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像鲁迅先生那样,有高度的民族责任感,那么,它就会时刻立足于为国家未来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对学生“俯首甘为孺子牛”,而教师这一举动,又会对学生产生极有益的影响,使他终生都有责任感,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育才算是成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