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四章 笔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第十四章 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2287fc39ec3d5bbfd0a7436.png)
货币市场的均衡
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
L = L1+L2 = L1 ( y )+L2 ( r ) = k y - h r
m = L = L1+L2 = L1 ( y )+L2 ( r ) = k y - h r
m = k y - h r
以此求出y和r关于其他变量的函数表达式,即得出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在IS曲线上,有一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产品市场均衡
在LM曲线上,有一列利率与相应收入的组合可使货币市场均衡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即用两个表达式联立求解,即曲线上两条曲线相交的点代表的数据意义
重点加难点:!!!
b值大,边际储蓄倾向低,IS曲线比较平坦
问题(困惑):
d值大小的经济意义
d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
b值大小的经济学意义
IS曲线平坦或陡峭的经济学意义
支出 = c + i + g
收入 = c + s + t
两式联立:c + i + g = c + s + t
即:i + g = s + t
M2=M1+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 M1 + Ds +Dt
M3=M2+其他流动性资产或货币近似物(大额定期存款)= M2 + Dn
六、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看书上的函数图
§14-4 LM 曲线(即是横轴为y,纵轴为r的函数曲线)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在货币供给量既定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对
第一,交易动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公众和厂商为应付日常规律性的购买和支付而持有货币。
第十四章 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
![第十四章 总需求分析(二):IS-LM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622e22c16137ee06eff9182d.png)
ky m r h h
• 可知,LM曲线的斜率为k/h,当k越 大,h越小,LM线越陡。
• 1:h→0时,LM曲线变成了垂线。 • 也就是说,当h→0时,即投机需求系数趋近于零, 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等于零,人们手持货币量 都是交易需求量。此时,如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 策使IS曲线向右上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 收入增加,但如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会使 LM曲线右移,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还会提高收入 水平。因此这时候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这符合“古典学派”以及基本上以“古典学派” 理论为基础的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因而LM曲线呈 垂直状态的这一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
• 2.h很大时(即货币需求对利率r非常敏感),则 k/h就很小,于是LM曲线变成了一条水平线。把这 一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此 时,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 给,既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此 时货币政策失效。相反,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 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就会在利率不发生 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因而此时的财政政策有很大 效果。凯恩斯认为30年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的经 济就是这种情况,因而LM曲线呈水平状的区域称 为“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
• 3.m:货币的实际供给 • m=M/P • M:名义货币量; • p:价格指数; • m:实际货币量。
三、 LM曲线的推导
•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 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求 量所决定的。而货币的供给量是由货币当 局所控制,即由代表政府的中央银行所控 制,因而假定它是一个外生变量。在货币 供给量既定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 通过调节对货币的需求来实现。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资本边际效率 曲线还不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 因为当利率下降时,企业会增加投资,资本 品的供给价格就会上升,在相同的预期收益 下,r必然缩小。被缩小了的r的数值被称为 投资的边际效率(MEI)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4728a63aaef8941ea76e05f4.png)
❖ e ——超额准备金比例;
❖ r t ——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可编辑ppt
21
❖ 2、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
资产和负债
❖ ——再贷款以及再贴现的增减;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规模(准备
金)
❖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
❖ 财政收入增加时,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 入中央银行账户,货币供给收缩。
❖
可编辑ppt
19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再贴现及再贷款 政府债券 财政借款 外汇、黄金储备
合计
流通中的通货 商业银行准备金 国库存款
合计
可编辑ppt
20
❖ 基础货币 Mb =cD + rD+ e D+
❖
(r t ×t) D
❖ D——活期存款总额;
❖ c —— 提现率;
❖ r ——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1、 货币乘数:反映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 之间的倍数关系。
❖
m = M / Mb
❖
Mb = D( c+ r+ e + r t ×t)
❖
M1 = c D+ D
❖
=D(C+1)
可编辑ppt
26
狭义货币乘数的公式为:
❖
c+1
❖ m= ——————————
❖
c+ r+ e + r t ×t
可编辑ppt
❖
❖ 结论:货币供给是一个融内生性和 外生性于一体的复合变量。
可编辑ppt
37
(四)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第十四章_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参考答案版
![第十四章_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参考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812407bed5b9f3f90f1ca7.png)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判断题1、只要人们普遍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而接受,“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
( T )2、支票和信用卡实际上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 T )3、凯恩斯的持币投机性动机只是在债券价格预期上涨时才适用。
( F )4、在IS曲线上方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组合没有达到产品市场均衡,而且投资需求大于储蓄。
( F )5、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 F )6、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投资和储蓄分别是由货币市场的利率和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的。
( T )7、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 T )8、在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 T )9、若货币供给减少或利率上升,则LM曲线向右移动。
F (向左)10、如果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接近水平形状,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不受利率的影响。
F11、根据货币的预防需求,消费计划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较高的货币需求。
T12、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T13、根据IS-LM模型,自发总支出的变动会使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变动。
T14、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需求管理。
T15、当人们预期利率将下降时,将出售债券。
F二、选择题1. 如果利息率上升,持有证券的人将( B )。
A.享受证券的资本所得B.经受证券的资本损失C.在决定出售时,找不到买主D.以上说法都不对2. 影响货币总需求的因素是( D )。
A.只有收入B.只有利息率C.流动偏好D.利息率和收入3.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将( C )。
A.不变B.受影响但不可能说出是上升还是下降C.下降D.上升4. 下列哪一项不是居民和企业持有货币的主要动机( A )。
A.储备动机B.交易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5. 如果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不变,那引起实际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原因是( D )。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宏观经济学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2141051a6bd97f192279e94f.png)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因而构成了银 这种存款创造功能是商业银行所独有的、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 行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区别。除了银行作为中介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 间接融资方式以外 直接融资渠道 这样一种间接融资方式以外,还有许多直接融资渠道.例如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进行融资。股票市场或债券市场将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 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想要购买资本品的投资者手中,但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 是在这种直接的融资过程中,并没有存款的创造。只有商业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M 的存款,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被列入 2 的存款 , 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 然而,应该注意一点.商业银行虽然能够创造存 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B 款.却不能够创造财富。在我们所举的上述例子中。客户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他在获得存款的同时也须 的存款来自于他从银行甲的贷款,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C也是这样 也是这样, 承担债务,他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富有。客户 也是这样,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增加了经 商业银行只是创造出了可放列入货币资产的存款,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济的流动性.并没有创造出新的财富。
M C+D = B C+ R
(14. 3)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D,可得到: 将上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 ,可得到:
M C/ D+1 = B C/ D+ R/ D
(14. 4)
根据我们的定义,C/D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R/D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cr; 根据我们的定义, 是现金占存款的比率 是存款准备金率rr。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是存款准备金率 。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cr + 1 M= ×B (14. 5) cr + rr 从式(14. 中可以看出 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 中可以看出, 从式 .5)中可以看出,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成正比。我 们将比例系数(cr+1)/(cr+rr)称为货币乘数 称为货币乘数(Money multtpler), 们将比例系数 称为货币乘数 , 表示, 式可被写成: 用m表示,则(14·5)式可被写成: 表示 式可被写成 M=mB (14. 6)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7454a5110b4c2e3f57276377.png)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定:LS——LM模型1.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联系与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IS—LM模型被称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还在于IS—LM模型在阐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方面有很多优点:一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示经济短期波动究竟来自何方,是来自投资支出变动、消费支出变动、政府支出或税收方面因素的变动,还是来自货币供给和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
如果属于前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IS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如果属于后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LM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
二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使用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如果是财政政策,必然表现在IS曲线的移动上,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果是货币政策,必然表现在LM曲线的移动上,增加货币的扩张政策引起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减少货币的紧缩政策引起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五版西方经济学14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五版西方经济学14](https://img.taocdn.com/s3/m/acee7a4a910ef12d2bf9e725.png)
y1 y2 y3
s
s3
均衡条件i=s
s2
s1
y
i1 i2 i3
i
r%
r1
r2
投资需求函数
i= i(r)
r3
i y
i1 i2 i3
IS曲线的推导图示
济世
2.IS曲线及其斜率
IS斜率
r% IS曲线
y
斜率含义: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斜率越小,总产出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曲线越平缓。 反之斜率越大,总产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迟钝,曲线越
反之, b越小,IS曲线斜率越大,曲线越陡峭。
济世
三部门经济中:定量税情况下,IS 曲线斜率绝对值(1-b)/d。但是 在比例所得税情况下, IS曲线斜率绝对值就变成了:
所以,曲线斜率除了和d及b有关外,还和税率t有关。在其 他量一定时,t 越小,IS曲线斜率越小,曲线越平缓; t越大,IS 曲线越陡峭。因为税率越小,乘数越大;税率越大乘数越小。
二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条件是总需求=总供给, i = s
S=-a+(1-b)y
i= e - dr
得到IS方程:
i= e – dr s = - a + (1-b) y
i=s
济世
s
储蓄函数s= y - c(y)
s3 s2 s1
y1 y2 y3
产品市场均衡
r% i(r) = y - c(y)
r1 r2 r3
切入点:上一章我们假定投资为常数,本章认为投资是
变量。要研究国民收入决定,必须研究投资本身是怎么决定 的。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利率又是货币供求关系确定的,从 而引入货币市场。
济世
一、投资的决定
1.投资:称为资本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它表示 在一定时间内资本的增量,即生产能力的增量。包括厂房、 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设,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 增加。
高鸿业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十四章
![高鸿业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十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6a9592dfad51f01dc281f1ff.png)
一、利率决定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学派认为:投资 与储蓄只与利率有关。 凯恩斯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 重要的是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20
凯恩斯主义观点 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 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所决 定的。 货币的实际供给量(M)一般由国家加 以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因此,分析的 重点是货币需求。
3、投资税抵免
六、风险与投资
七、托宾的“q”说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成本
若q>1,新建比买旧便宜,会新投资;若q<1,买旧比新建便宜, 不会有投资。
10
第二节 IS 曲 线 (产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及其推导 对于两部门经济: 均衡收入的公式是:
i y 1
现在把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i=e-dr,则均 衡收入的公式就要变为:
26
r
m
M P
r L
m m’
L’
r0
E
r1
E1
r0 r2
0
E
0
L(m)
L(m)
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动
27
第四节
LM 曲线
一、LM曲线及其推导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学派认为:投资
与储蓄只与利率有关。
凯恩斯认为,储蓄不仅决定于利率,更重
要的是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第1年本金和为:100 (1 5%) 105 (美元)
第2年本金和为:105 (1 5%) 100 (1 5%)2
110 .25(美元)
6
第3年本金和为:110 .25 (1 5%) 100 (1 5%)3
金融学曹龙骐第 14 章 货币均衡
![金融学曹龙骐第 14 章 货币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712e73ef998fcc22bcd10d14.png)
第14 章货币均衡一、名词解释1、科尔纳失衡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4、结构型通货膨胀5、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6、紧缩性财政政策7、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8、瓦尔拉斯均衡9、凯恩斯均衡10、货币供求的结构性失衡11、供给型调整12、需求型调整13、逆向型调整14、物价指数15、货币购买力指数16、国民生产总值缩减指17、相对通货紧缩18、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19、恶性通货膨胀20、消费者价格指数二、填空题1 .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是______________ 指数。
2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 _______ 贬值、 ______ 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3 .在市场机制充分运行和政府对物价不加控制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属于______________ 通货膨胀。
4 .治理通货紧缩主要有 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_ 三种措施。
5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 ______________ 就叫通货膨胀。
6 .货币供给过多一般表现为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7 .结构性货币失衡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和理及以此为基础的 ___________ 。
8 .批发物价指数又称 __________ 。
9 .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属于 __________ 通货膨胀。
10 .当货币供求处于非均衡状态时,中央银行同时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进行调整的方式称为 __________ 。
11 .一般均衡分析是要考察各种商品和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条件下的___________ 问题。
12 .货币失衡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三种情况。
13 .当货币供给量与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不一致时,就出现了__________现象。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5685b65b767f5acfa1c7cdac.png)
(1)货币发行的银行。中央银行是由政府指定的 唯一法定货币发行机构,因而中央银行也被称为 发行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现代各国的货币发 行权都集中到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是中央 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发挥其全部职能 的基础。
(2)管理银行的银行。成为“银行的银行”。 集中保管存款准备。 主持全国商业银行结算 充当最终贷款者
r r2
L1= kY1+u―hr L2= kY2+u―hr r1
r1
r2
O
M/P 图3.9(a) 不同收入下的货币需求曲线
M/P
O 图3.9(b) 不同利率下的货币需求曲线
M/P
r
r2 L2=g(r) O 图3.8 流动偏好陷阱 L2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 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 意把货币作为价值贮 藏手段保持在身边, 凯恩斯把这种情况称 之为“流动偏好陷阱” 或“凯恩斯陷阱”。
财富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货币,一种是有价证券 当股票价格下跌时,人们将更多地买进股票,从而留有的货币数 量减少了 。股票价格上涨时,人们抛售股票,从而留有的货 币数量增加了。有价证券的价格与有价证券的预期收益成正 比,与利率成反比.
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其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比
如果用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r表示利率,则 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 L2=g(r)=―hr
Sn 1 KD a rd
存款乘数KD是法定准备金的倒数。法定准备金率越 低,存款乘数越大;反之,越小。
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
• 这里说明的问题是:
研究货币的供给不能只看到央行发放的货币, 必须更重视派生的存款,即由于乘数作用而 使货币供应量增加,这种增加被称为货币的 创造; 货币创造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央行投放的 货币量,而且取决于存款准备率,存款准备 率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反之就越大;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8a33daae79563c1ec4da7129.png)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 货币需求理论中所考察的货币,是从黄 金到摆脱黄金;从纸币到一切可称之为货 币的金融资产;从不能带来收益的货币到 可以带来收益的货币。
2. 然而,服务于金融资产交易的货币,是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
比如,2001年6月份起,人民银行广 义货币供给 M2 的统计口径中就增加了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3. 需要研究的是金融资产交易的需求应如 何纳入货币需求模型。这要求严肃的科学 论证。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
1. 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考察货 币需求变动的规律性称之为货币需求分析 的微观角度。
货币供给问题述要
1. 在剖析货币流通状态和货币政策决策中, 货币供给分析是与货币需求理论相对应的 另一个侧面。
2. 如何使货币供给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仍是需要经常研究探讨的课题。
货币供给的多重口径
1. 货币供给包括按口径依次加大的M1、 M2、M3……进行划分的若干层次。
2. 各国的货币口径大多不同,只有“通货” 和M1这两项大体一致。
3. 便于进行对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货币政 策的操作,也是一项重要要求。
外国和IMF的M系列
1.美国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 M3和Debt。
2. 日本现行货币供给的各层次:M1、M2 +CD、M3+CD和“广义流动性”。
3. 英国英格兰银行公布的1991货币供给各 层次:M0、M2、M4、M4c和M5,没有 M1。
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 财富两类。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 所以,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 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而非人 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相对越 小。这样,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 w 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
《西方经济学》第十四章--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十四章--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05a66b84868762cbaed565.png)
《西方经济学》第十四章--习题答案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解答:A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宏观经济学--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dfff023381c758f5f71f6706.png)
货币总需求L可以概括为:L=L1(Y)+L2(r) =kY-hr
流动偏好陷阱
对利率的预期是调节货币与债券配置比例的重要 依据。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 价证券的价格不可能继续上升,因而会持有货币, 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这时,人们对货 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 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故货币需求 关于利率的系数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的利率系数降一定程度之后,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
货币需求函数
实际货币需求函数
L=L1+L2=L1(Y)+L2(r) =kY-hr
L、L1、L2是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
三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数量受到社会制度、相 关环境以及人们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 既定的条件下,交易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 L方率1主向r,要变并取动且决;与于投利人机率们动呈的机反收引方入起向水的变平货动Y币。,需并求且L与2取收决入于呈利同
L1(y)=kY (k>0) L2(r)= -hr (h>0)
存款准备金制度 非现金结算制度。
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创造机制
银行
初始银行 二级银行 三级银行
……… N级银行 银行体系
存款D
1,000.00 900.00 810.00 ……… 0.00 10,000.00
准备金R (R=10%)
100.00 90.00 81.00 ……… 0.00 1,000.00
货币供给
银行体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发行货币、商业银行的 银行、执行宏观货币政策。
第14章补充练习题
![第14章补充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edc3d10912a2161579297d.png)
第14章补充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
A 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B 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不会有很多变动C 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2、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使(A)。
A 投资等于储蓄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 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的货币量C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的货币量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3、一般地说,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A)。
A 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B 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C 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D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4、IS曲线左边的点代表着产品市场的(B)。
A 过剩B 短缺C 均衡D 过剩或短缺5、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A)。
A 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B 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C 产品供给等于产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6、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C)。
A 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C 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 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7、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A)。
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8、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右下方的组合表示(D).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9、IS曲线右下方,LM右上方曲线的组合表示(B).A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 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 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10、IS曲线左上方,LM左下方曲线的组合表示(C)。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3c0ae569f5335a8102d22030.png)
剑桥方程式 Md=kPY 其中,Y表示总收入,P表示 价格水平,K表示以货币形式 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 比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流动性偏好
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资动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表示为: Md/P=f(y,w,rm,rb,re,1/p•dp/dt,u) 其中,Md/P为实际货币需求;y为实际恒久性收入;w为 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rm为货币预期收益率 ;rb为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re为非固定收益的证券收 益率;1/p•dp/dt为预期物价变动率;u为反映主观偏好、 风尚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量。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需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 通速度M=P•Q/V 其中,M表示货币需要量,Q表示待售商品的数量,P表 示商品的平均价格,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方程式 MV=PT 其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 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 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各类商 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 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
主要作用
解决国际贸易中短期资金的供求矛 盾。 缓解财政紧张。 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
1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2
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有关货币需 求的理论
3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4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根据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的论述,流通中的 货币量为实现货币流通中待售商品的价格总 额所需的货币量。
货币供给理论的发 展
萌芽期
Hale Waihona Puke 成长期本章小结1.凡是以通货和活期存款形式保有资产的行为,被称为对货币的需求。决定和 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包括:收入状况、信用状况、消费倾向、货币流通速度 、社会商品可供量、市场物价水平、市场利率水平、心理预期和偏好。 2.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必要量的规律。决定货币必要量的因 素包括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和货币流通速度。 3.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经济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的全过程,它是一 个动态概念。货币供给机制主要由中央银行创造信用机制和商业银行扩张信用 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完成的。货币供给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公众 三者共同决定的。 4.货币供给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层次。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 三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M1+企 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5.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 求理论。
金融学第14章 货币需求
![金融学第14章 货币需求](https://img.taocdn.com/s3/m/8186130a0b4e767f5acfcee2.png)
第14章货币需求1、什么是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它们之间有何异同之处?费雪在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货币需求的费雪方程。
若以P表示价格水平,T表示实物总产出,V为货币流通速度,M为货币总量,则有等式:M·V=P·T,这就是费雪方程式。
在这一等式中,P·T表示名义总收入,或通常所说的GDP,流通速度V 是同一货币在既定时期内媒介商品交换的次数,也就是货币的周转率。
剑桥大学的马歇尔和庇古等经济学家认为,人们之所以愿意持有货币,是由于货币媒介有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的职能。
以表示货币需求量,P和T分别表示物价水平和真实产出,K为货币需求比例,则剑桥方程式可表示为:=K·P·T,将两边同除以K,就得到一个与费雪方程式很接近的公式:=P·T,很明显,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系数K的倒数与费雪方程式中德货币流通速度相同。
虽然两个方程式在形式上很相近,但背后各自的经济含义却相差极大。
第一,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第二,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和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拥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
所以对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为现金余额说。
第三,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
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反过来,在交易商品量给定和价格水平给定时,也能在既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结论。
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进行分析的产物。
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拥有货币存在满足程度的问题;拥有货币要付出代价,比如不能带来收益的特点,就是对拥有货币数量的制约。
这就是说,微观主体要在两相比较中决定货币需求。
显然,剑桥方程式中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多于费雪方程式,特别是利率的作用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宏观经济学14章
![宏观经济学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0d6444d5b9f3f90f76c61b60.png)
M0(C) 流通中的现金(currency) M1 M2 C、旅行支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1
储蓄存款 小额定期存款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他存款
五、货币供求平衡和利率的决定
2、货币供给 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 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货币供给曲线就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3、货币市场均衡 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就是货 币市场均衡点,这时的利率就是均衡利率。
图14-10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五、货币供求平衡和利率的决定
4、货币供给曲线和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
央行增加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曲线右移 ---均衡利率降低; 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利率上升。
第四节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一、LM曲线的推导
二、LM曲线的斜率
三、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的选择
投资选择原则: 厂商的投资决策主要取决于市场利率水
平和资本的边际效率。
要求: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高于市场利
率。
三、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的选择
例:某企业现有4个项目可供选择: A 投资量100万元,资本边际效率10%, B 投资量 50万元,资本边际效率8%, C 投资量150万元,资本边际效率6%; D 投资量100万元,资本边际效率4%; (1)如果市场利率10%,那么只有A项目值得投资; (2)如果市场利率8%,那么AB项目都可以投资,投 资总额可达到150万元; (3)如果市场利率4%,那么ABCD都可以投资,投资 总额可达到400万元。 可见,市场利率越低,投资的需求量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一、单项选择(共20题)1、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与收入和利率的关系是(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为了满足投机动机而持有货币的货币需求取决于( )的高低A.利率水平B.生活水平C.物价水平D.国民收入水平3、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无限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 )A.谨慎动机B.投机动机C.交易动机与投机动机之和D.交易动机与谨慎动机之和4、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个部门对货币持有量的需求总和为( )A.货币需求量B.货币供给量C.货币均衡D.货币发行量5、以下理论及模型中,不属于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的是( )A.惠伦模型B.托宾模型C.货币理论D.鲍莫尔模型6、主张“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的论点,其含义是( )A.货币供给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B.货币供给决定于货币当局的政策C.货币供给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D.货币供给决定于财政政策的实施7、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流通中现金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 )A.人力资本的影响B.恒久收入的影响C.利率的主导作用D.汇率的主导作用9、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A.不变B.越少C.越多D.为零10、费雪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没有什么影响,对商品交易量影响不大,主要是影响( )A.物价水平B.实际收入C.利率D.汇率11、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A.流通中的通货B.央行的外汇储备C.对商业银行的贷款D.财政借款12、如确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下列对货币供给没有影响的是( )A.投资B.收入C.微观主体D.中央银行13、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A.市场利率上升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C.央行贷款条件苛刻D.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稳定14、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A.增加5%B.下降5%C.同增同减D.不变15、凯恩斯认为,( )的货币需求随利率水平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动A.交易动机B.谨慎动机C.预防动机D.投机动机16、如果物价上涨,名义货币供给成比例地随之增加,则实际货币供给( )A.也成比例地增加B.成比例地减小C.保持不变D.无方向性地振荡17、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准备金总额的数量关系是()A.A. 前者=后者B.前者> 后者C.前者< 后者D.不确定18、弗里德曼认为,从长期看来,货币流通速度( )A.稳定可预测B.易变难以预测C.恒定不变D.决定于利率水平二、多项选择(共10题)1、关于费雪方程式,下列正确的是( )A.物价与货币流通数量成正比B.物价与货币流通数量成反比C.物价与货币流通成反比D.物价与货向流通数量成正比E.物价与商品量成反比2、以下引起社会的基础货币增加的是( )A.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增加B.中央银行对国外的资产减少C.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增加D.中央银行对财政的资产减少E.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增加3、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正比的有( )A.流动性效用的大小B.恒久收入C.债券利率D.预期的非固定收益的报酬率E.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4、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A. 交易性动机B.储藏性动机C.预防性动机D.投机性动机E.投资性动机5、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要受( )因素制约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超额存款准备金率C.现金漏损率D.定期存款准备金率E.存款准备金6、目前,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中,M2包括( )A.居民储蓄存款B.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C.同业存放D.短期国库券E.大额可转让存单7、以下关于基础货币的论述,正确的是( )A.基础货币是存款货币得以数倍扩张的源泉所在B.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C.基础货币指的是流通在银行体系内的资金,因此不包括现金漏损的数量D.派生倍数是货币供给和基础货币之比E.基础货币指的是参加存款创造的货币8、在决定货币供应量及其增减变化的因素中,可由中央银行操纵的有( )A.公众持有现金对活期存款的比例B.基础货币C.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D.超额存款准备金率E.法定定期存款准备金率9、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 )A.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与价值储藏的功能B.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扩大货币供应量,可以降低利率,增加就业和产出C.在流动性陷阱出现时,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货币政策失效D.货币供给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调节货币需求E.人们的心理因素是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原因10、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A.市场利率上升B.经济处于上升周期C.央行贷款条件苛刻D.同业拆借不便三、名词解释(共4题)1、基础货币2、法定存款准备率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4、投机动机四、判断题1.货币需求的模糊性为货币控制带来了困难。
正确错误2.由于货币不是实际的生产要素,货币量过多过少不会对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确错误3.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一样,研究的都是交易性货币需求。
正确错误4.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正确错误5.在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变量是一样的。
正确错误6.只要商业银行具备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就可以创造派生存款。
对错7.费雪认为,名义收入仅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动。
对错8.中央银行控制住基础货币就可以控制住货币供给量。
对错9.若中央银行售出价值100万元的外汇,同时增加对商业银行100万元再贴现贷款,货币乘数为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增加600万元。
对错10.当非银行公众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并将所获支票在中央银行兑现时,基础货币增加。
对错11.只要商业银行具备了部分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就可以创造派生存款。
对错12.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基础货币就可以控制住货币供给量。
对错13.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就是创造实际价值量的过程。
对错14.派生存款是虚假存款。
对错15.资产变现能力强,流动性就一定高。
对错五、计算题(共2题)1、假定基础货币为1000元,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现金漏损率为2%,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为4000元,试求银行支票存款的实际准备率与超额准备金。
2、假定商业银行系统有15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r=10%,当r上升至15%或下降至5%时,最终货币供给量有何变化?六、简答题(共3题)1. 金融开放的定义及内容是什么?2. 金融业开放对经济金融的影响途径有哪些?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金融的影响有哪些?八、论述题(共1题)试述资本账户开放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A 3.B 4.A 5.C 6.B 7.C 8.B 9.B 10.A 11.A 12.D 13.C 14.D 15.D 16.C 17.C 18.A二、多选题1.ADE 2.ACE 3.ABE 4.AE 5.ABCD 6.AB 7.AB 8.BCE 9.ABCDE 10.CD三、判断改错1、错误。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必须同时具备部分准备金制度和转账结算这两个条件。
如果仅具备部分准备金制度,而实行现金结算,这时存款不会有多倍创造。
2、正确。
3、错误。
货币供给量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
从货币供给原理来说,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即Ms=m*Mb。
虽然说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有一定的控制力,但对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另一个因素货币乘数,中央银行不能直接控制。
4、正确。
5、正确。
6、正确7、错8、错9、错10、错11、错12、错13、错14、错15、错名词解释答案要点:1、基础货币:亦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数,它是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之和。
基础货币在性质上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2、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不是由货币当局决定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内的多种因素。
如果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就是认为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货币当局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4、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满足从中获利的愿望。
也就是指人们根据自己对利率变化的预期,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产收益而产生的货币需求。
计算题答案:1、试述在货币供应形成中,商业银行、中央银银行的作用。
答题要点:1、因为Mb=C+R=C+R(法)+R(超)R(法)=4000*10%=400C=4000*2%=80R(超)= Mb-C- R(法)=1000-80-400=520实际存款准备金率=(400+520)/4000*100%=23%2、D1=1/r*R=1/10%*150=1500(亿元)D2=1/r*R=1/15%*150=1000(亿元)D3=1/r*R=1/5%*150=3000(亿元)所以,R由10%上升至15%时,货币供给量减少500亿元;R由10%下降至5%时,货币供给量增加1500亿元;简答题参考答案:1、试比较分析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
答题要点:货币乘数和存款乘数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以下答案可供参考。
(1)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或存款乘数。
一般说来,它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
存款扩张的这一原理,也称为存款乘数原理。
若以K表示存款总额变动对原始存款的倍数,则可得:K=D/△R=1/r (2)作为货币供给之源的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
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它表明每1元基础货币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用m 表示货币乘数,Ms表示货币供给,Mb表示基础货币,其公式是:m=(C+D)/(C+R)=Ms/Mb 货币供给量之所以数倍于基础货币,是由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或派生存款的缘故。
2、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有哪些?答题要点:从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出发点以及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上开分析二者的差异。
以下答案可供参考。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存在显著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