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昼夜变化的规律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陈卫文;林靖宇;李景霞【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diurnal rhythms of blood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12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The group of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 had 48 patients,the group of miscellaneous 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 (MDH) had 34 patients,and the group of hypertension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 had 30 patients. Meanwhile,30 cases of normal blood pressure were selected as a control group. The data of 24-hour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24 hSBP),24-hour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DBP),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SBP),day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DBP) 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nSBP),night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nSBP/dSBP,nDBP/dDBP,systolic load and diastolic load were collected in all groups. Results; (1) Diurnal rhythms of mean blood pressure values were found in both control group and ISH group,but formalities are somehow different; whereas no obvious diurnal rhythms were found in LVH group. (2) Mean values of 24 hSBP,dSBP and nSBP in groups of ISH,MDH and LV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with grea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groups of ISH and LVH (P<0. 001). (3) nDBP/dDBP ratio was found higher in MDH group and LVH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4) nSBP/dSBP ratio and nDBP/dDBP ratio were higher in LVH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5) Systolic bloodpressure (SBP) load values were greater in LVH group than in MDH group and value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load were less in LVH group than in MDH group. Conclusions: Proactive follow-up i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 of hypertensions for tracking blood pressures and its diurnal rhythmic fluctuations in particular,has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reducing incidences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al diseases through timely medical interventions.%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均值波动的节律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1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 ultrasonic cardiography,UCG)检查结果分成3组,其中UCG显示左室肥大30例,均伴单纯收缩压升高(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或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miscellaneous 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MDH),平均年龄(58±12.1)岁,为LVH组;UCG正常的ISH患者48例为ISH组,平均年龄(62±15.2)岁;UCG正常的MDH患者34例为MDH组,平均年龄(51±12.0)岁.另选健康体检者中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正常的30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54±10.3)岁.获取4组研究对象的24 h平均收缩压(24-hour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SBP)和舒张压(24-hour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ay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和舒张压(day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ighttime mea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和舒张压(nighttime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DBP)、夜间/白昼平均收缩压比值(nSBP/dSBP)和舒张压比值(nDBP/dDBP)、收缩压负荷值与舒张压负荷值.结果:(1)正常组和ISH组血压均值波动都具有昼夜规律性,但其曲线有所不同;MDH组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减小,LVH组昼夜规律不明显;(2)ISH组、MDH组与LVH组24 hSBP、dSBP、nSBP均高于对照组,而以ISH组及LVH组更为显著(P<0.001);(3)MDH组与LVH组nDBP/dD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LVH组nSBP/dSBP比值及nDBP/dDBP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5)SBP负荷值LVH组大于MDH组,DBP 负荷值LVH组小于MDH组.结论:高血病患者应积极随访动态血压监测,以观察血压升高的水平及昼夜节律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这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2(019)003【总页数】3页(P293-295)【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血压负荷【作者】陈卫文;林靖宇;李景霞【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电图室,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何解读动态血压检测报告——24小时血压变化的规律
24小时血管压力变化的规律白昼血压水平较高,夜晚睡眠时血压水平较低,在清晨4:00-5:00 点开始上升,6:00-8:00 点(也有报道为8:00-9:00 点)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平稳,16:00-18:00 点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0:00-2:00 点(也有报道2:00-3:00 点)达低谷并维持到4:00-5:00 点,全天出现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
血压的这种节律变化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大部分学者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PER)即白昼均值与夜间均值之差除以白昼均值作为判断ABPM 的血压昼夜节律状况的定量指标,一般以≥10%表示正常昼夜节律,<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根据24 小时动态血压随时间变化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将一天分为24 个时间区间,连接各时间、区间的平均收缩压或平均舒张压的曲线图,分析呈“杓型”改变,即夜间血压下降。
反之为“非杓型”改变。
最近有学者报道了第三种类型(即深杓型),指夜间血压下降超过20 %。
高血压患者据其血压昼夜波动规律分为4 种类型:①正常昼夜节律型;②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型;③夜间血压升高型;④嗜铬细胞瘤型:常表现为发作性血压明显升高和直立性低血压[1]。
血压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及产生的可能机理。
血压节律受脑力、体力活动的控制,受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的昼夜节律性变化的影响及人体内体液激素泌节律的调节。
白天血压主要受力、脑力活动的变化控制。
正常人白天主要以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晚以副交感神经活性占优势,夜间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全身肌肉松弛,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因此夜间血压下降。
这对适应机体活动和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具有重要意义。
夜间睡眠时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及多种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
这时的血压最能反映病人最基础状态及高血压相关的病变程度。
Abate的研究显示非勺状现象与副交感神经冲动减弱和交感神经冲动增强相关。
危重症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观察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9年 6月至 2 0 1 1 年1 0月本院重症医
学科收治患者 3 0 0例 , 其 中男 1 8 3例 , 女 1 1 7例 ; 年龄 1 6~ 9 0
否 已成为评估降压疗效 , 降低心血管事件危 险性 的一项重要 指
标… 。有研 究表 职 , 夜间血压与 2 4 h和 白天血压均值 相 比, 更 能预测心血管疾病病死率 J 。因此 , 应尽量保持正常 的血压 昼 夜节律 , 减少其对靶器官 的损伤 。 杓型血压 为正 常 的血压 节律 , 如果 正常 血压 昼夜 节律 消 失, 夜 间血压持续 升高 , 血管壁长时间处于高水平 冲击状态 , 易 使 内皮细胞受损 , 促 进靶 器官损 伤 J 。研究发 现 , 昼夜节律 变 异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发展 的独立危 险因素 , 非杓 型血压节 律 的患者 比杓型血压节律 的患者有更大 的患心 、 脑 血管 并发症 的风险 . 5 j 。即使血压正常 者 , 其昼 夜节律 消失也 有与杓 型高
1 3 ] . 9 1 1 ±2 l 7
7 5 4 3±1 8 6・
1 2 5 6 0±1 7 6
7 2 1 2±1 9 3十 7 2 . 7 6±2 . 3 7・#
1 2 1 8 7±3 . 2 4・ # 6 9 I O± 2 . 4 5+# 1 3 0 3 0±2 6 9・ #
非 杓型(n=l o o ) 反 杓型(n=1 5 0 )
H ,
n D B P
d S B p
1 2 8 7 3±2 9 2
d DB P
¨ 7 6±1 0 9
n s B P
1 1 1 . 3 4±2 . 6 0
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
两组患 者 S I R 检查 结 果 显示 , 杓 型组 的左 室 局 部 心 非 肌 m SR显著低 于杓 型组 ( 0 0 ) 提示 血 压昼 夜 变 化 PS P< .5 ,
情况 对心 肌局部 收缩功 能产生 了影 响 。见 表 1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病 例选 取 在我 院 门诊 和住 院部 确 诊 为 原
发性 高 血 压 ( WHO 标 准 )患 者 7 例 , 中 男 4 例 , 6 其 7 女2 9例 , 年龄 3 8 3— 9岁 , 平均 ( 1 7±1 . ) 。受检 者无 5. 45 岁
【 关键词 】 血压昼夜变化规律 ; 高血压; 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 中图分类号】 R54 1 4 .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7 - 7 (0 2 0- 4 -3 63 55 2 1 )3 2 8 6 0 0
大 量临 床资料 显 示 , 血压 昼 夜 变化 规 律 异常 是 高血 压 患者心 血管 事件 发 生 的预 测 因子 … , 加 重 高血 压 患 者靶 可 器官 的损 害程 度 , 高 血 压 患 者 死 亡 的 独 立 危 险 因素 。 是 本 研究 通过 使用 动 态血 压 监测 、 规 超声 心 电图检 查 及应 常 变率成 像 ( R ) S I 技术 , 高血 压 患者 进行 检 测 , 对 旨在 探讨 血 压昼 夜变 化规律 异常对 患者 左室局部 收缩 功能 的影响 。
・
2 8・ 4
Jun lfMii al Ivs eMein ,u ,0 2 V 1 N . o ra o nm l nai dc e Jn 2 1 ,o. o 3 y v i 7,
(完整)血压监测参数及动态血压参数意义
24小时动态血压正常值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各种参考值。
注:红色为新添分析参考值1、降低 24h 血压负荷值2、降低血压变异性3、恢复血压昼夜节律4、降低晨峰血压5、调整治疗手段和用药(T/P 比值、SI 指数符合要求),改善疗效,降低 24h 血压波动幅度,恢复血压平稳适应症:经医生诊治,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作动态血压监测:①医院内测得血压,与在家中测得血压有较明显差别.②发作性高血压。
③顽固性高血压。
④体位性低血压。
⑤某些可能与血压改变有关的症状如:晕厥。
⑥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估。
舍弃标准:ABPM 舍弃标准:由于 ABPM 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 AND 公司标准) :收缩压:> 260mmHg 或<70mmHg。
舒张压:>150mmHg 或<40mmHg。
脉压:>150mmHg 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
ABPM 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 血压负荷<10%。
动脉硬化:全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其定义为:1减去低压对高压的回归斜率(AASI = 1 — (the regression slope of diastolic pressure on systolicblood pressure))。
具体意思:通过动态血压仪测得多组血压值之后(包括成对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以横轴为高压值,纵轴为低压值建立坐标系,这些血压值在坐标系中虽是一些散乱的点,但对应的高压和低压值之间有一定的规律,使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的定义,可以算出高压值与低压值的一个相关系数,即回归斜率.也就是说,若令低压为变量y,高压为x,则其关系如下:y = k * x;则动脉硬化指数为: 1 - k;临床意义: AASI的值范围为:0—1; 年经人通常<0。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大,选哪种降压药更适合?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差大,选哪种降压药更适合?文 | 药疗君,编 | 吴鹏药师如果一个人的血压是120/80mmHg,那么他的收缩压减去舒张压得出的差值,就是大家所说的“脉压差”。
如果一个人的脉压差大于60mmHg,那就会被认为压差增大了。
而压差增大的人,其(冠心病、脑卒中等)的发生率也会大大增加。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发生压差增大的问题呢?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的高血压患者,约60%都会出现脉压差大的问题。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会逐渐增高。
到了中年时期,我们的收缩压还会随着年龄而增高,而我们的舒张压却不再增高了。
60岁以后,收缩压还会继续增高,而舒张压却会有所降低。
因此老年人往往表现为压差越来越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动脉会随着年龄逐渐硬化,血管弹性却来却差所致。
老年高血压患者除了脉压差表现为越来越大之外,其血压还表现出以下特点:1.血压波动大表现为清晨高血压增多、髙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患者增多。
这些多与老年人心脏及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衰退有关。
比如餐后低血压,是由于餐后消化系统的血流量增加,回心血量和心输出血量都会相对减少,而老年人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无法及时应对这种变化。
2.血压昼夜变化节律异常正常人血压变化呈现白天增高,夜间降低的规律,但有些老年人夜间血压降不下去(小于10%),也有些老年人夜间血压却降得过低(大于20%),这些多会导致心、脑、肾、血管等器官的损伤加大。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目标绝不是仅仅降低血压那么简单,还有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危险。
因此,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能擅自选择降压药,或者随意更换降压药,或者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降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降压药要符合有效降压、平稳降压和安全降压的要求,以服用方法简单,不宜被老年人遗忘漏服为佳。
根据以上标准,比较适合老年人服用的降压药种类有:1、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苯那普利、培多普利、福辛普利、雷米普利、西拉普利等;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等;4、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5、利尿剂:氢氯噻嗪这些药物都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处方以及药师指导下规范服用!。
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
龙源期刊网
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
作者:江平
来源:《大众健康》1999年第07期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血压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正常情况下,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呈周期节律性变化。
清晨,一觉醒来,血压呈持续上升趋势,上午10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到下午15~16时,又有少许升高,随着黑夜降临,血压降低,入睡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午夜后至觉醒前这段时间,血压又有少许波动,但总的趋势是低平的。
由于老年人多患有动脉硬化症,夜间血压下降更为明显。
血管弹性减弱,使血压的自动调节作用减弱,当血压降至低于自动调节的下限时,血流缓慢,脑部血流灌注量明显减少,严重的可致脑梗塞发生。
传统降压药的服法一般是一日3次,或临睡前服药。
这种服法欠合理,不仅不能理想地控制一日的血压,甚至增加了诱发脑梗塞的危险性。
第九版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第3节)
层流与湍流的对比
泊肃叶定律适用于层流状态。在湍流情况下,泊肃叶定律不再适用
生理学(第9版)
2. 血流阻力
∆P Q = ——— R
8η L R = ——— πr4
阻力来自外摩擦(L,r)和内摩擦(η ),总外周阻力主要来自微动脉
一个器官血流量的多少主要受平均动脉压和血管半径的影响。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的变化是调节器官 血流量和器官之间血液重新分配的最主要因素
(4) 高血压(hypertension)
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 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占所有高血压的90%左右。引起原发性高血压
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
功能特点:运送血液到全身各个器官
生理学(第9版)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precapillary resistance vessel)
结构特点:包括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径较细,对血流的阻力较大;管壁血管
平滑肌含量丰富 功能特点:机体调节器官血流量和器官之间血液重新分配的主要部位,其血
管的口径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生理学(第9版)
高血压严重影响人们(老人、肥胖者、家族
高血压等人群)的生活,患有高血压的人更易引
起继发性病变
生理学(第9版)
低血压
低血压:目前对低血压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 kPa (90/60mmHg)即为低血压 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分类: 急性低血压:患者血压由正常或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显下降,严重时甚至出现晕厥休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水平越高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白蛋白的排泄率越高,
3. 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判断
(1)当血压白天>=140/90mmHg. 夜间血压>=125/75mmHg 24h所测血压>=135/85mmHg占所测血压次数的百分率
>=50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2)1.2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呈日间上升 夜间下降趋势,为双峰双谷曲线.可见正常生理性波动.
见于健康者
(2)偶测值正常.动态值升高.偶测值明显低于动态值,表
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急状况有较强的升压反应
(3)偶测值升高.动态值正常,偶测值明显高于动态值. 称
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诊断高血压
(4)
偶测值升高.动态值也升高.偶测值略高于或接近动态值;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属于此种类型
2.确定高血压类型
(1)正常昼夜节律型:大多数轻.
1. 测试方法.分析指标及诊断标准
测试时间(8-9am) 至次日(8-9am): 昼间(6am-10pm)测量时间间隔为20min; 夜间(10am-6am)测量时间间隔为30min 监测期间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
分析指标
(1)24h平均收缩压(24h-sBP)与舒张压时(24h-
dBP)
(2)白
天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D-dBP)
(3)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舒张压(N-dBP)
(4)收缩压负荷(24h-sBPL)与舒张压负荷(24h-
dBPL即监测过程中血压>140/90mmHg的
次数百分比
(5)
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与舒张压负(D-dBPL)
(6)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与舒张压负荷(N-
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靶器官功能性 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良 好的血压控制能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血压 的测量准确与否,对于高血压的诊断,降压 疗效的评价,是否合并靶器官损害的预测 都至关重要.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测量人体动脉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预防和管理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测量方法1.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通常使用血压计和袖带来完成。
血压计可以分为汞柱式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数字式血压计等。
袖带的选择应适合被测者的上臂尺寸。
2.保持被测者的舒适和放松:测量血压时,被测者应坐于舒适的位置,背部靠着椅子,并保持放松状态。
避免焦虑、紧张和剧烈运动,这些因素会影响血压的准确性。
3.正确佩戴袖带:袖带应紧贴被测者的上臂,袖带下缘距离肘关节约2.5厘米。
袖带的位置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4.确定初始压力:在测量血压之前,将袖带充气至180毫米汞柱(mmHg)的压力,并快速放气。
这样可以让袖带适应被测者的血压范围,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5.测量血压:将袖带充气至约20-30mmHg高于预计的收缩压水平,然后缓慢放气。
同时,用听诊器或数字血压计观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读数。
收缩压是当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动产生的压力,舒张压是当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动产生的压力。
6.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建议连续测量三次血压,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二、注意事项1.避免干扰因素:在测量血压之前,被测者应避免饮酒、吸烟、饱餐、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干扰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血压升高或波动,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正确选择袖带尺寸:袖带过小或过大都会对血压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过小的袖带会导致高估血压值,过大的袖带则会导致低估血压值。
因此,在测量前应选择合适尺寸的袖带。
3.遵循测量时间规律:血压存在昼夜节律,通常在早晨起床后血压较低,而晚上睡觉前血压较高。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应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进行测量。
4.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完毕后,应及时记录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并注明测量的日期和时间。
晨峰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
晨峰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杨瑜莹;汤洪;周岩;拓步雄;谢柏梅;傅卫红【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6(036)018【摘要】目的:分析具有晨峰现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特点。
方法对9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及1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照晨峰数值≥35 mmHg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特点分为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但<20%)与非杓型,非杓型进一步划分为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20%)、反杓型(夜间不下降,即<0%)。
结果①高血压组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62.8%)较对照组(23.3%)明显升高( P<0.05)。
②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30.3%)、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与对照组(10.0%、8.9%、4.4%)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
③昼夜节律异常(非杓型)者比例在晨峰高血压组内(69.7%)与非晨峰高血压组(48.6%)之间相比升高(P<0.05)。
④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浅杓型特征的患者比例(30.3%)与非晨峰组(10.8%)相比明显升高(P<0.05)。
晨峰高血压组内具有超杓型(25%)、反杓型(14.5%)特征的患者比例较非晨峰组(24.3%、13.5%)高,但两者无差异( P>0.05)。
结论晨峰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主要表现为浅杓型的特点。
【总页数】2页(P4461-4462)【作者】杨瑜莹;汤洪;周岩;拓步雄;谢柏梅;傅卫红【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51医院干部病房,陕西西安 710054;解放军第451医院干部病房,陕西西安 710054;解放军第451医院干部病房,陕西西安 710054;解放军第451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 710054;解放军第451医院干部病房,陕西西安 710054;解放军第451医院干部病房,陕西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加味温胆汤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晨峰高血压现象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张滨;钟梅(2.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的变化 [J], 刘晓洁;孟巍;齐连芬;李川洁;方业明3.氯沙坦联合尼群地平对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的影响[J], 李静;查道刚;刘学员4.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血压晨峰现象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特点 [J], 白延涛;石全宝;王金星5.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晨峰的影响 [J], 贾敏;罗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初探
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初探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方法选择7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血压监测仪监测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功能Ⅱ级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高于Ⅲ级和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昼夜节律异常是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意义的临床指标。
标签:心力衰竭;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临床指标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的晚期阶段,表现为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的重度受损,并伴有神经与体液激素的改变。
血压作为一个综合反映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生理指标,其变化同样也受着神经体液的调节。
正常血压24 h 的波动是有规律的,而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节律的变化又是如何,本研究观察7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变化,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作为研究组(心衰组),其中,男4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0±9.3)岁,同时选择门诊及住院的有基础心脏病但无诊断心力衰竭的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20例,平均年龄(60.3±10.9)岁。
1.2 研究方法采用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白天每0.5小时自动测量1次,夜间每1小时自动测量1次,24 h内有效监测次数大于应获得次数的80%。
血压监测分段:06:00~22:00为白昼血压,22:00~06:00 为夜间血压。
1.3 观察指标(1)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和24 h平均压。
(2)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和昼间平均压。
(3)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和夜间平均压。
(4)计算夜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百分率(即日间值-夜间值/日间值),比值≥10%为节律存在,0~9%为节律减弱,0为节律消失,负值为节律倒置。
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
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
于健;马玉荣;赵香莲;叶绪
【期刊名称】《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
【年(卷),期】1996(000)007
【摘要】选择41例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资料,求得日间6~2
2时,夜间22~6时两个时段的平均血压及每小时的血压均值,比较昼夜时段间的血压差异,描记24小时动态血压曲线。
结果是:(1)夜间血压明显低于白天;(2)动态血压曲线呈“长柄勺”形状。
表明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于健;马玉荣;赵香莲;叶绪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动态血压监测揭示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模式及昼夜节律 [J], 韩姬玲
2.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 [J], 徐新献;姚武位;周婧;田绿;窦娟;潘怡;韩根根
3.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 [J], 于健;马玉荣
4.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分析 [J], 丁
元芳;李媛;刘菁
5.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分析 [J], 丁元芳;李媛;刘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xx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血压作为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随着机体的生理节奏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呈明显的波动性,这种现象称为血压的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1)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相关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可反映不同生理节律和外界环境时的血压变化,无测(2,3)量者偏差及“白大衣”现象,可全面、详尽地观察一天中血压的动态变化。
因此,采用动态血压检测技术可较好地反映血压的变异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常用的ABPM参数有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动态脉压、趋势图、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曲线下面积、动态心率、谷/峰值和平滑指数等。
一. 监测方法:以美国 Welch Allyn 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为例:袖带绑于受试者左上臂,自动充气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并同时记录心率的变化。
设08: 00- 23: 00 为日间,23:00 - 08: 00 为夜间。
白昼为每15min 、夜间每30min测量一次血压,监测期间正常活动,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符合有效血压读数标准: 收缩压(4)70-260mmHg, 舒张压40-150mmHg, 脉压20-150mmHg。
有效测量血压>90% , 排除心房颤动者。
二. 动态血压正常参考标准:根据最新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建议,“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检测仪,动态血压的国内正常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0/70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老年高血压9大特点
家庭医药 2016.0826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及糖尿病栏目特约协办:三正医疗·塔能——脑健康专家总病死率和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血压波动范围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血管顺应性降低,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易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而出现血压波动范围较大,特别是收缩压波动幅度较大。
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波动,则明显增加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老年高血压患者一天内血压波动范围可在40/20mmHg 以上。
老年人血压波动幅度大,进一步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需谨慎选择降压药物。
3.清晨高血压增多老年人清晨高血压,指老年患者清晨醒后1小时内的家庭自测血压或起床后2小时的动态血压记录≥135/85mmHg,或早晨6:00~10:00的诊室血压≥140/90mmHg。
清晨高血压的发生率在年龄40~79岁者为19.4%,80岁及以上者为21.8%。
大家知道,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间,而血压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
从发生机制上来讲,清晨时交感活性增加,儿茶酚胺类收缩血管物质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且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这些因素共同增加了清晨高血压的风险。
4.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增多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力下降大于20mmHg或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
体位性低血压在年龄65岁及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可达20%~50%,而老年人高血压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的比例更高。
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老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若只是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高血压需注意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
治疗高血压需注意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
刘雪峰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
【年(卷),期】2009(018)007
【摘要】高血压是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越来越多,并且严重威胁到人类的身心健康。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
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目前已超过1亿人,近30年来呈逐步增加趋势。
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均很低,而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故高血压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目前对高血压应根据人体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进行治疗的知晓者更是不多。
【总页数】1页(P659-659)
【作者】刘雪峰
【作者单位】122300,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中蒙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分析 [J], 贺外信;王恬
2.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CPAP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 [J], 王翔;徐亮
3.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达标后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J], 邱萌;朱昀;张福春;张帆
4.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J], 祝新华
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降压治疗后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及靶器官损伤的变化 [J], 王翠翠; 张小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压昼夜变化的规律
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在一天内呈现周期性变化。
我们把这个特性称作昼夜节律性。
在昼夜节律性的影响下,不同的人的血压也呈现昼夜节律性变化,血压白天与夜间的变化是有节律的,正常健康人血压的节律呈两峰一谷,长柄勺型,即白天血压波动在较高水平,晚8:时起血压逐渐下降,至夜里2:00~3:00时降至最低谷,凌晨血压又复上升,清晨起床后(6时)血压急剧上升,约8~9时达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水平,至下午4:~6:00时出现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如下图:
按照24小时血压曲线图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占70%的大多数人为双高峰型,即符合上述的血压波动典型规律;②约25%的患者仅出现下午一个高峰;③少数患者(5%)以早起第一个高峰为突出。
另外,部分高血压患者仅表现为白昼血压升高,还有部分患者出现白昼与夜间血压均升高。
中国高血压联盟推荐国内动态血压的正常值为:24小时平均值<130/80毫米汞柱;白昼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夜间平均值<125/75毫米汞柱;夜间血压平均值比白昼均值低10~15%。
目前24小时动态血压主要观察高血压患者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血压水平,
◆二是血压变化,
◆三是血压白天与夜间的变化节律。
正常情况下血压白天不超过140/90毫米汞柱,夜间不超过120/80毫米汞柱,若超过说明血压超负荷。
这种负荷的患者往往有靶器官的损伤。
它是造成靶器官损伤独立的危险因素。
所谓血压变化(或称变异)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
Mancia经过长达七年来的研究,发现血压波动的程度与靶器官的损害呈正相关,即血压波动越大,靶器官的损伤程度越严重。
二、血压波动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有血压波动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日常活动、睡眠导致血压波动,这就是人们熟悉的睡眠时血压降低,工作或日常活
动时血压升高;
◆二是人体内特殊物质的规律性的变化导致血压波动,这就是人们知道的同样在夜间睡眠
中血压也在波动的道理。
●每个人的血压都具有波动性,这个波动性受三个因素的影响。
●人体血压的波动表现为昼夜节律性变化。
●认识血压的波动性,对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每个人的血压都具有波动性,这个波动性受到血压的内在变化规律、外界环境因素以及测量血压时的测量误差三个方面的影响。
兴奋、恐惧和运动时血压可明显升高,当兴奋、紧张的情绪消失或者停止运动后血压又迅速下降;睡眠时血压会降低,而醒来时下降的血压又会立即回升;环境温度下降则血压升高,环境温度升高则血压又降低。
此外,血压还可受吸烟、饮酒、饮咖啡等因素影响而引起一时性变化。
目前已经证明,吸烟和过量饮酒是高血压的明确诱发因素。
拿血压来说,测压都是不问“何时”测的一次性的瞬间血压,并以此作为诊断是否高血压的依据,导致“大部分人的误诊”。
1963年,斯耐特等人首先观察12 例健康人血压的昼夜变化,发现在一天中血压值是波动的:入睡后2小时,收缩压下降20%,达最低值;早晨苏醒前或苏醒时迅速上升,上午10点左右达一天中的最高值;中午略降,下午14~18点又有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入睡后达最低值。
一天中的血压呈“双峰”的M型分布。
后来又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分布也呈M型,且不受降压剂的影响,睡眠中不论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约20%。
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也呈M型。
这是20世纪后半叶对血压“全天候”研究的三大成就。
又根据每个人上下午血压升高程度的不同,把患者分为“上午型”和“下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