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
名词解释丹霞地貌
![名词解释丹霞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8f49fe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6.png)
名词解释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
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处,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其中四川的蜀南竹海和七洞沟属于幼年期丹霞,贵州赤水丹霞属于青年期丹霞,广东丹霞山属于壮年期丹霞,江西龙虎山则属于老年期丹霞,丹霞地貌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均有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于东部的海岸带,最高海拔可以出现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
但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
除中国外,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其中中国分布最广。
1928年,冯景兰等将构成丹霞山的红色地层及粤北相应地层命名为“丹霞层”。
1938年陈国达首次提出“丹霞地形”这一分类学名词,以后丹霞层、丹霞地形(地形即地貌)的概念便被沿用下来。
高考地理微专题丹霞地貌
![高考地理微专题丹霞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0011f2b448d7c1c709a14542.png)
Thank you!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东部湿润环境下的典型丹霞地貌区,山块拄往具有强烈的离散性·即山块之闻是分离的, 四壁陡立,没有山脊相连,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由于山体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较 小,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但其小环境差异导致的自然分异却十分明 显,与一般山地显著不同,具有独特的微观自然分异图谱。
(1)分析辣椒峰顶铁皮石斛分布的原因。(6分)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
辣椒峰顶,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凉爽;
与山麓相比,山顶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性好;
(2)指出当地铁皮石斛发展规模小的原因(4分)
丹霞地貌,地势险要,峭壁广布,开采难度大;
当地经济落后,加工技术不成熟,分布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材料二: 芭蕉是属于热带的一种植物,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生长速度 也很快。芭蕉适宜生长在温暖并且潮湿的环境下,但是不能忍受寒冷。 下图为某游客于崀山山麓地带拍摄到的野生芭蕉。 (3)说明该地芭蕉能够生长的自然条件。(6分)
(3)同一个山顶同类环带的植被稀疏程度存在阴坡与阳坡的差别,推测其 差别并筒述理由。(6分) 阴坡植被较稠密,阳坡较稀疏;由于丹霞山整体土层薄,水分不易保存, 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而植被较稀疏;阴坡 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
(4)与山坡顶部植被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往往形成高大茂密的沟谷雨林, 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崀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 新宁县境内。南与桂林相连,北与张家界呼应,是国内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 下图为著名的辣椒峰景观。据此回答下题。
丹霞地貌简介
![丹霞地貌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a913f0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d.png)
丹霞地貌简介
丹霞(Danxia)地貌
丹霞地貌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地景观之一,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山区。
丹霞地貌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形成一系列的山峰、峡谷、洞穴和其他景观,因其红色而得名。
丹霞地貌是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研究中国山地景观形成的典型
地貌。
它以具有色彩鲜艳的砂砾岩和其他沉积岩类构造而著称,这些砂砾岩和沉积岩自千万年前便逐渐形成,其颜色丰富多彩,景观独特多样。
丹霞地貌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在山脊上,这里通常被指为冰川冲积地貌,它具有很高的海拔,空气温度低,受湿气和云雾冲击的特性,使得这里的景观更加多样。
丹霞地貌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地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来此参观。
每当旅行者来到这里,都会纵情于它独特的自然景观,令人惊叹不已。
- 1 -。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50dbbd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e.png)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丹霞地貌是由于自然力量长时间作用(数亿年)造成岩石颜色、形态、构造的变化,形成的红色石柱、峰林、峡谷和地堑等地貌现象。
丹霞地貌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
1. 红色石柱:丹霞地貌最为著名的景观形态就是红色石柱,红
色的石柱形态各异,有的笔直如箭,有的扭曲如蛇,有的高耸入云,
有的低小精致,共同构成了独特绚丽的景观。
2. 悬崖峭壁:丹霞地貌形成漫长的时间,自然力量推动地壳翻转,经历风化、沉积和侵蚀等作用,形成了大量的悬崖峭壁,它们陡峭、秀丽,既壮观又危险。
3. 峰林怪石:丹霞地貌中的峰林怪石是一种形态各异、玲珑多
彩的奇妙景观。
它们像一座座独立的山峰,挺拔险峻,有的形似动物、有的像仙人、还有的像建筑,构成了美丽的自然图画。
4. 峡谷地堑:丹霞地貌中还有许多的峡谷和地堑,这些峡谷地
堑或险峻峭壁,或悬崖峭壁,或深幽溪谷,为整个丹霞地貌增添了自
然的“水带”,也是人们探险的好去处。
5. 红色岩石:丹霞地貌的特点之一就是红色岩石,这些岩石因
富含氧化铁而呈现出鲜艳夺目的红色,是丹霞地貌最为明显的标志和
特征之一。
高中丹霞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中丹霞地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da88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a.png)
高中丹霞地貌知识点总结一、丹霞地貌的形成和特点1. 丹霞地貌的形成丹霞地貌是由于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的影响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
通常来说,它的形成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地壳运动导致岩层的抬升和分裂,然后再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和沉积,最终形成了充满了细密裂隙和洞穴的岩层。
在自然界中,丹霞地貌通常可以在山地、峡谷和河谷中找到。
2. 丹霞地貌的特点丹霞地貌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样的色彩而著称。
在丹霞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石柱、峰林、峡谷、崖壁、溶洞等地貌景观。
而且,丹霞地貌的颜色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包括了红、黄、白、灰等多种颜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丹霞地貌的分布丹霞地貌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它几乎可以在全世界各个大陆的不同地域中找到,尤其是在我国。
在中国,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贵州、广东、江西、湖南、云南等地方。
其中,贵州的丹霞地貌最为著名,例如贵州的赤水丹霞、荔波丹霞等都是国内外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胜地。
三、丹霞地貌的形态丹霞地貌有多种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石柱地貌石柱地貌是丹霞地貌中最为典型和独特的一种形态。
在这种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成群的石柱峰林,有的是单根独立的,有的是成群聚集在一起的。
这些石柱峰林形态各异,有的似人似物,有的宛如云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2. 峡谷地貌丹霞地貌中的峡谷地貌表现为一条狭长的裂缝,两侧是高耸的岩壁。
在这些峡谷中,常常有溪流或河流穿行其中,形成了壮观的峡谷景观。
3. 溶洞地貌溶洞地貌是由于地下水在长时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形态。
在丹霞地貌中,有许多美丽的溶洞,有些还有一些钟乳石、石笋等独特的地貌景观。
4. 岩溶地貌岩溶地貌是由于石灰岩在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
在丹霞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典型的岩溶地貌,包括了溶洞、溶湖、溶沟等。
四、丹霞地貌的成因1. 地质构造因素地质构造是丹霞地貌形成的首要因素。
通常来说,丹霞地貌所在的地区都有很强的地质构造活动,包括了断裂、褶皱等。
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
![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b7220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2.png)
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d0cbc530f111f18583d05a7f.png)
丹霞地貌英文名称:Danxia landform定义: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
名称起源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粤北仁化县注意到了分布广泛丹霞山(广东省仁化县)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
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1]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2]而“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
丹霞地貌的定义1938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
[1]1977年,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
[1]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学家李见贤(黄进)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1983年《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4e9744ebb8f67c1cfad6b885.png)
丹霞地貌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丹霞地貌英文名称:Danxia landform定义: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丹霞山(广东省仁化县)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
在丹霞山地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1]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2]而“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
[3]丹霞地貌的定义1938年,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
[1]1977年,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
[1]1982年,素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学家李见贤(黄进)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1]1983年《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这是学术界对丹霞地貌所下的第一个定义。
[1]从此之后,不同的辞书、专家对丹霞地貌的定义达到20种以上,甚至同一位专家对丹霞地貌所下的定义在几年之间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而这些定义中地不同之处若从岩石地貌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原则性的,各种定义彼此是不能合理共存的。
岩石地貌中的关键因素是构成地貌的岩石类型,对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来说,多数人主张是碎屑岩中的砾岩和砂岩,有的则认为还应包括火山碎屑岩、红色碳酸盐岩、浅变质岩,甚至有人主张只要是能形成赤壁丹崖群的红色岩系就行。
丹霞地貌的名词解释
![丹霞地貌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7191b33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d.png)
丹霞地貌的名词解释
丹霞地貌是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它是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
这些岩石中的铁、锰等矿物质在风化过程中被氧化,形成了红色的土壤和岩石,因此丹霞地貌通常呈现出红色或紫红色。
丹霞地貌的特点是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沟壑纵横、洞穴密布,形态各异,如蘑菇、石柱、峡谷、峰林等。
这些奇特的地貌景观是由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自然力量共同作用形成的。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以及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高原等地。
其中,中国的丹霞地貌最为著名,如广东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龙虎山等,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丹霞地貌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探险。
丹霞地貌的意思-丹霞地貌是什么意思
![丹霞地貌的意思-丹霞地貌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48f3f008a1284ac85043d3.png)
丹霞地貌的意思|丹霞地貌是什么意思基本解释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是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的,这就是丹霞地貌。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30年代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就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物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详细解释中国丹霞地貌分布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
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
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
随着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
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
形容丹霞地貌的优美句子
![形容丹霞地貌的优美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8f8571c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6.png)
形容丹霞地貌的优美句子
1.丹霞地貌宛如一幅绘画,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2.在丹霞地貌的怀抱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出一幅幅壮丽而独特的景象。
3.丹霞地貌的优美之处在于它那奇特而宏伟的地形,让人无法抵挡它的吸引力。
4.丹霞地貌的美丽与壮观令人叹为观止,仿佛来到了一个神奇而神秘的世界。
5.丹霞地貌的峰峦叠翠,红色的岩石与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梦幻般的画卷。
6.在丹霞地貌的辉映下,大自然展现出了它的无限魅力,让人沉醉其中。
7.丹霞地貌的壮丽景色犹如身临其境的仙境,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魔幻的世界。
8.丹霞地貌的奇特之美,是大自然艺术与力量的完美结合,令人叹为观止。
9.近距离欣赏丹霞地貌,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故事,美得让人心生敬畏。
10.丹霞地貌的优美搭配和细腻的纹理,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而和谐的世界。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820bd124af45b307e871976c.png)
丹霞的概念:在中国,丹霞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有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像“玫瑰色的云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
这个术语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被地质学家引入,作为一类地貌的名称,起源于中国广东省的丹霞山。
这个术语在中国被广泛接受。
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丹霞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
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境。
这些沉积层经历了区域地壳抬升、剧烈的断裂、流水的深度切割侵蚀、块体运动、风化和溶蚀作用,塑造了群峰、崖壁以及峡谷等有着极大景观美的绝妙景观。
中国丹霞景观包括了一个地貌系列:从地貌不太显著,下切不太发育的青年期,到迷宫般的峰群和峡谷发育较好的壮年期,到以大范围低地和广泛河流体系围绕的孤峰为特征的老年期。
”丹霞的分布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已发现丹霞780多处,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据国际上的研究资料所知,世界上红层广泛分布在除南极之外的各大洲,发育了与中国丹霞相同或相似的地貌类型。
因此,丹霞是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特殊自然地理现象和红层地貌类型。
中国丹霞提名地是南方湿润区、临水型丹霞的代表,具有共同地域特征的同类自然遗产。
所有提名地都位于中国南部及东南部,完全可以代表本区内的中国丹霞景观。
中国丹霞同处于中生代活化的华南板块大地构造区,具有相同或近似的地质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背景,全部发育在白垩纪红色陆相粗碎屑沉积岩上,共同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之下,形成丰富多彩的丹霞景观,发育了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陆地生态系统。
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丹霞是区域大陆性地壳发育到特定阶段的标志。
提名地的盆地演化清楚地记载了白垩纪以来区域地壳演化的历史。
中国丹霞同时也是体现抬升与强烈断裂沉积盆地长期地貌演化历史的模式地,它同时包括了过去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地貌过程。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5cde49fa0975f46527d3e167.png)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堆积,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后来伴随地壳抬升,先经风化作用后经重力崩塌和流水侵蚀搬运形成。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简介】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貌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分布】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金鸡岭、南雄的苍石寨、平远的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形成原因】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水平构造地貌指由铲状水平或近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丹霞地貌形成机理_概述解释说明
![丹霞地貌形成机理_概述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a7bc6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4.png)
丹霞地貌形成机理概述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丹霞地貌是指一种特殊的地貌类型,其形成于约6至7亿年前的中生代地质时期。
它以其色彩斑斓和奇特独特的地貌景观而闻名,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重要来源之一。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其中湖南张家界和广东韶关丹霞山均为中国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丹霞地貌的形成机理展开详细阐述,共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提供对整篇文章内容做一个概括性介绍,并说明文章结构。
然后,在正文部分,我们将由浅入深地探讨丹霞地貌的定义和特征,并侧重解释第一和第二形成机理要点。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第三形成机理要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丹霞地貌的形成机理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丹霞地貌的形成机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丹霞地貌的基础,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探讨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奥妙,促进对地质学和地貌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同时,本文也有望为旅游业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推动相关丹霞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2. 正文:2.1 丹霞地貌的定义和特征:丹霞地貌是中国地貌景观中独特而美丽的一种类型。
它以红色砂岩、彩石峰林和洼谷为主要特征,形成了壮观奇特的山水景象。
这种地貌在全球范围内较为罕见,而在中国的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却十分常见。
2.2 第一形成机理要点:丹霞地貌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首先,长期沉积作用:数亿年来,这些区域经历了大量河流及湖泊的沉积作用,在陆壳抬升和侵蚀损失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厚重的红色砂岩层。
其次,持续风化侵蚀:由于气候条件和物理因素的影响,风化侵蚀成为丹霞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砂岩受到风化和水侵蚀后,呈现出多变的形态,如陡峭壁立、悬崖峭壁和巨大石柱等。
还有,构造抬升作用:在地壳运动的推动下,丹霞地区的砂岩层逐渐抬升至地表,形成了山脉和峰林。
丹霞地貌的名词解释
![丹霞地貌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33355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8.png)
丹霞地貌的名词解释丹霞地貌是一种独特而壮丽的地貌景观,它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广西、湖南、山西等地区。
丹霞地貌是由典型的红色砂砾岩和砂岩组成的山体所形成的,其特点是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层次清晰。
下面将对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解释。
一、形成原因丹霞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地貌演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地球演化的长时间过程中,经历了地壳运动、构造抬升、侵蚀剥蚀等一系列地质作用。
其中,构造抬升是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构造抬升过程中,地壳通过地质作用将富含矿物质的岩石层推到地表,形成了红色的砂砾岩和砂岩。
二、特点丹霞地貌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质特点。
首先,丹霞地貌的颜色鲜艳,让人印象深刻。
特别是在夕阳的照射下,红色的山体显得更加火红如血,给人一种壮观而美丽的感觉。
其次,丹霞地貌的形状各异、层次清晰。
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丹霞地貌形成了众多的岩石柱、峭壁、岩洞等地貌景观,给人以独特的视觉冲击。
另外,丹霞地貌还具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植被和动植物资源,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三、地球科学意义丹霞地貌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了解地球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过程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丹霞地貌的研究,科学家可以了解地球地壳的运动与构造演化,揭示地球演化的奥秘。
其次,丹霞地貌还有助于研究地壳动力学和地震活动。
通过对丹霞地貌的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的关联性研究,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
另外,丹霞地貌还可以提供珍贵的地质样本,对于化石研究、矿产资源勘探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总之,丹霞地貌是一种独特而壮丽的地貌景观,其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层次清晰。
它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地貌演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丹霞地貌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地球演化历史、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
通过深入研究丹霞地貌,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能从中发现更多的奇迹和美丽。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1d4f74e04afe04a1b071de15.png)
丹霞风光之“玉女拦江 ”
玉女拦江
• 玉女拦江是丹霞山外围景观之一,坐落在 本山西北面。假若你驱车来到仁化县城, 沿着锦江流水方向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 条由数个山峰组成的美丽曲线,宛若一位 横卧着的少女——她枕着江流,鼻梁俊俏, 酥臂轻柔,玉腿舒展,下颔、胸和腹等部 位所勾勒出的曲线美令人叫绝,这就是 “玉女拦江”。
丹霞山景区信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门票:套票100元,节假日120元。1.1米以 上儿童半价,七十岁以上长者免费。学生凭 学生证可购半票,还有3元的景区保险可自 由选择是否购买。游客凭票可48小时内多次 入景区。计划多次入园的需提前说明,需在 第一次检票时录入指纹信息。凭景区门票可 免费乘坐从大门往阳元石、长老峰等处的面 包车。
丹霞山的美
▲形态美:丹霞山以山石造型奇特而著称。其山峰四壁 由赤壁丹崖构成,造型各异、拟人拟物、拟兽拟禽的造 型地貌,构成其最基本的景观层次。 ▲结构美:丹霞山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 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 尤其是在晨昏霞光背景下,山群更富有结构美感。 ▲色彩美: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加上 藻类生长,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或暗褐色,干燥的红崖上 藻类更是五颜六色,在蓝天、白云、碧水、绿树的衬映 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 ▲意境美:丹霞山的意境美突出表现为雄、险、奇、秀、 幽五字。从古到今文人墨客在咏叹丹霞山水时,留下众 多诗文题刻,就是从其山水中抽象、升华出来的意境之 美。
丹霞山形成原因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 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 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 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后, 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 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 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 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的区别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3965b6fddccda38376bafc0.png)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概念区别:1.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图12.雅丹地貌:(Yadang Landform)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
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山包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
如果小山包上部的岩层比较松散,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广义雅丹地貌是指发育在时代不同的各种岩性上!由风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垄岗状风蚀地貌,雅丹地貌已等同于风蚀地貌!成为风蚀地貌的别称或代名词。
[7]图2一、形成条件上的区别1.雅丹地貌:①岩性条件: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
夏训诚认为具有泥岩和砂岩互层的河湖相沉积物,泥岩层内发育有便于侵蚀的水平与垂直节理。
②环境条件:目前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50 mm,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或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
③动力条件:雅丹分布于极端干旱区,风力作用是其主要外动力。
大多数学者认为单一风向的强风是雅丹形成的主要外营力,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部分雅丹的形成是由2组风向相反的风况所致。
[1]2.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由砂岩砾岩为主的沉积岩经侵蚀作用所形成的赤壁丹崖群地貌。
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是红色砂岩(含砂砾岩)、砾岩为主的沉积岩。
红色是沉积岩形成丹崖的前提之一。
所谓红色,一是指岩石本身的颜色,不只是其风化壳的颜色。
二是指含有红色色调的颜色都称为红色,包括红、褐、紫、橙、褐黄、灰紫,等。
三是指宏观颜色,不管红层盆地中的岩石是否含有白、灰、绿、黄、黑,等其他颜色,只要仍以红色为主,人们视觉感观上是红色就可以了。
丹霞地貌名词解释
![丹霞地貌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812716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9.png)
丹霞地貌名词解释
丹霞地貌,也称“红色地貌”,是华东地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它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给人以一种神秘的色彩,令人流连忘返。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并因其独特的地貌特征而被人们所熟知。
丹霞地貌由丹霞、丹霞山、梯田、漳湖、湿地、林木、水源和灌溉渠等组成,构成了独特的景观。
丹霞山地貌主要是大小山峰组成,丹霞山峰参差不齐,植物稠密,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梯田地貌更如一座山河延绵置入平坦之中,丹霞梯田、湿地景观有其独特的面貌,具有绚丽的色彩,构成了绿色的生态环境。
漳湖地貌则主要以湖泊和河流组成,河流绕着湖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
丹霞景观中也有许多树木植物,像枫、杨、柳、梧桐等等,这些树木植物形成了一幅自然美景,使地貌更加具有生机和丰富多彩。
水源被丹霞地貌环抱着,给这片土地提供了水源,让这片土地充满了活力。
灌溉渠为其他植物提供了水源,也给地貌提供了一种灌溉的景观。
丹霞地貌的美景,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参观丹霞山、梯田、湿地等景点,感受丹霞地貌的独特之处。
在丹霞山上,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丹霞梯田、湿地景观及其他手工作品,并可以欣赏到绚丽的日出和日落。
在湿地里,游客们可以看到许多小鸟在湖泊里嬉戏,河流里的飞鱼游动,山林里的山鸟唱歌,使这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总而言之,丹霞地貌是一种独特的景观,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令
人流连忘返。
它有着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也被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丹霞地貌给人以宁静、浪漫、舒适的感觉,也让我们联想起那深入我们心灵的绿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8年,冯景兰等 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 霞地貌,并把形成丹 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 层命名为丹霞层。 1939年,构造地质 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 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 称为“丹霞地形”, 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 断丹霞地层的标志。
丹霞地貌特点1
红色陡崖坡是丹霞地貌最重要的识别要素,有一些表面看起来是深灰色的,红色是丹 霞地貌的本色,而深灰色是流水冲刷的结果。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 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 请说明原因。
(2)依据图示信息,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阔 叶林变为常绿硬叶矮林或灌丛,说明山顶水热条件发 生了变化。硬叶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差,原因是山顶面 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较薄,保水性差;风力 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 耐旱的硬叶植被。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个省、区。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色丹霞为 特色,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 地,在地层、构造、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世 界丹霞地貌区中最为详尽和深入。在此设立的“丹霞山世界地 质公园”,总面积319平方公里,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批准为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 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下图为张掖某处丹霞地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该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为 B
A.变质岩 B.沉积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
2.形成张掖丹霞地貌四壁陡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C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 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 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 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 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部分红 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皱, 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 流区。
02
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
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堆,崩积
锥不断向上增长,下部基岩形
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
04
的缓坡
01
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汇集,沿岩 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 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03
山崖表面的岩石崩塌后使山顶面范围逐 渐缩小,形成了石峰、石墙等地貌。再 加上流水的侵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 见的丹霞地貌。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 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 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 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广东丹霞山
福建武夷山
福建大金湖
江西龙虎山
资江—八角寨—崀山
湘桂两省交界
甘肃张掖
贵州赤水
简单说,丹霞地貌就是红色陆相碎屑岩受流水、风化、 重力等外力作用形成的具有丹崖的地貌。 和喀斯特地貌相比,同样是以地名命名的地貌,在世 界范围内,喀斯特地貌比丹霞地貌出名很多,像喀斯特 地貌一样受到国际上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也是丹霞地 貌这一概念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3)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说明沟谷 地带水热条件好,较为湿润,原因是沟谷地势低, 地表径流汇集;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 蒸发量较小, 水分充足,有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 林。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 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 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 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 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 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 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4)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 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 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 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4)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 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4)丹霞地貌山顶流水侵蚀为主,沟谷流水堆积为主,不同的流水 作用影响了山顶和沟谷的水土条件,具体是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中, 顶部受流水侵蚀,水土流失;沟谷流水沉积,土层堆积,水土汇集; 从而引起水土垂直分异,导致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异。
丹霞地貌是以陡崖坡为 特征的红层地貌,在我 国分布广泛,但相对集 中地分布在东南、西南 和西北三个地区。虽然 这是一个由我国地质学 者创造的地貌学名词, 但它并非我国独有。在 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 利亚等地都有丹霞地貌 的分布,其中以我国分 布最广。迄今为止,世 界上已经发现了 1 200 多处丹霞地貌。
为什么那么红?这与岩 石中所含铁矿物有关, 比如赤铁矿、针铁矿、 褐铁矿,红色是这些矿 物的颜色,它们有时渲 染碎屑物表面,有时与 泥质一起呈胶结物,也 有岩石出露后,低价铁 矿物氧化而成。简单来 说,就是氧化环境形成 的,富含铁离子,所以 呈红色。
丹霞地貌特点2
顶平(斜)、坡陡、麓缓
丹霞地貌的形成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气候类型是亚 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 季温和干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 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 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