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苏轼《雨晴二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诗词阅读及答案】雨晴 诗歌阅读答案附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雨晴 诗歌阅读答案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40d26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e.png)
【诗词阅读及答案】雨晴诗歌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及答案】雨晴诗歌阅读答案附赏析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里花。
蜂蝶纷纷过墙回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8.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9.却疑春色在邻家精在一个疑字,恳请详细赏析精在何处。
(6分后)阅读答案:8.对比(或反衬)(2分,答对偶得1分)。
表达了作者看到雨后花败的惋惜、伤感之情。
(2分)9.一个疑字将蜂蝶拟人化,(1分后)把蜜蜂、蝴蝶追赶春色的神态,写下得活灵活现,(1分后)说道的就是蜂蝶在疑,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在疑;说道的是疑春色,实际上就是在疑生活。
把惜春回去、恨蜂蝶、煞邻家的繁杂感情揉合在了一起。
(1分后)透漏出来诗人期望春色没远去的心情。
(1分后)(大意对即可)相关阅读练习一:①诗的前两句夹住寓意春色的花掉字,以雨前和雨后情景二者对照(或衬托),抒发了一种惜春之情。
②第三句明写蜜蜂、蝴蝶纷纷过墙去,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在怎样的心情?请问:厌烦、沮丧、怅然若失的思想感情。
③第四句是神来之笔,你如何理解?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请问:疑春色在邻家,也十分在理,不然那蝴蝶怎会对自家不无留恋而纷纷过墙回去呢?其实一墙之隔,那春色就是不能如此厚彼薄此,偏偏钟爱邻家!诗人只不过就是借此抒写欲领春色而无法的孤寂之情罢了。
4、诗歌的前两句用怎样的手法,吐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请问:紧贴寓意春色的花字,以雨前亲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衬托,吐露出一片惜春怨雨之情。
5、前人评论此诗的三、四两句,奇趣横生,尤其是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你是否同意此观点?为什么?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请问:同意。
望着残红及纷纷过墙回去的蜂蝶,诗人忧闷、伤感,这时突发奇想,却疑春色在邻家,诗人的想象似乎大、真实有据又天真烂漫。
疑字极有分寸,减少了真实感。
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赶春色的神态写下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末句起至了点石成金的促进作用,经他成仙,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绽放出来异样神采,妙趣横生。
王驾《雨晴》阅读答案
![王驾《雨晴》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e49bdf102de2bd97058800.png)
王驾《雨晴》阅读答案王驾《雨晴》阅读答案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问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8、诗歌的前两句用怎样的手法,吐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9、前人评论此诗的三、四两句,奇趣横生,尤其是“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你是否同意此观点?为什么?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参考答案:整理9、同意。
望着残红及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诗人懊丧、怅惘,这时突发奇想,“却疑春色在邻家”,诗人的想像似乎小、真实有据又天真烂漫。
“疑”字极有分寸,增加了真实感。
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末句起了点石成金的作用,经他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
(6分)21.诗的一、二两句,从“初”和“全”中可以看出,诗人雨前、雨后的心情有何变化?(2分)22.“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句中的“疑”,有人认为是指诗人,有人认为是写蜂蝶。
你怎么看?请说出理由。
(2分)参考答案:整理21.从“初”字可以看出雨前诗人看到花蕊时的欣喜,从“全”字可以看出诗人看到无花空有叶时的惋惜和失落。
(2分)22.示例:指诗人。
诗人看到蜂蝶纷纷越过院墙飞到邻家却了,刹那间产生了奇妙联想,怀疑“春色在邻家”,这样把诗人的惜春、怅惘之情推向极致。
指写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天晴,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却不料扑了个空,因而怀疑春色在邻家,懊丧地纷纷越墙而去。
蜂蝶如此,人何以堪,更衬出诗人的怅惘之情。
(2分)。
陈与义《雨晴》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
![陈与义《雨晴》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c71d2e5fbfc77da369b116.png)
陈与义《雨晴》阅读答案附全诗赏析雨晴陈与义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分)(1)答:用拟人手法写鹊和雷,(1分)“衣犹湿”点明了雨后初晴,“语”写出了鹊活泼可爱的情态,“气未平”写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2分)本联绘声绘色,突出了雨后初晴清闲自然的景物特点。
(1分)(2)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2)答: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颈联尾联叙雨晴后诗人所做之事。
(2分)全诗不着一“喜”字,诗人却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雨晴后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分)(3)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
答:内容:诗的前两联通过西南方天空“缺”出的一隅(西南方天空露出的一片蔚蓝),天空中一抹不动的纤云,羽毛“犹湿”的鸣鹊和低沉的残雷来表现雨过天晴之景。
(注意要有修饰语表现出雨晴,如羽毛“犹湿”、残雷等,只写鸣鹊、雷声不给分)手法:诗人主要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雨晴。
比喻:首联“江面清”以江面的清平湛蓝比喻天空西南一角的清明之色。
“纤云不动小滩横”一抹纤云好像横在江面的一片小滩。
拟人:鹊羽未干说“衣犹湿”,雷声没有马上消失说它是怒气未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雨过天晴的特点。
(4)“卧看星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中“坐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
答:①杜诗通过写秋夜凉意袭人,蜡烛闪烁着微光,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表达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坐看牵牛织女的寂寞凄凉。
②本诗首联颔联通过写雨后天晴景象,营造了清新不失生机的氛围,颈联写雨后天气凉爽可安稳入睡,急切地搜觅佳词丽句来回报自然美景,尾联写今宵美景即使无人共赏,诗人也会独自尽兴卧看到天明,表达了作者对雨过天晴的喜爱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
陈与义《雨晴》阅读训练及答案
![陈与义《雨晴》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e76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b.png)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16题。
雨晴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了雨过天晴之景,以江面的清平湛蓝来比喻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B.颔联鹊之能“语”又有“衣”,雷之能“残”更“负气”,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诗句更富生气。
C.颈联连用六个修饰词,写出诗人的行动由安稳转为急切,心情由松缓转为激动,十分形象生动。
D.诗歌最后一句化用了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此时兴致盎然的情绪。
16.有人评价此诗“全诗不着一个‘喜’字,但喜悦之情蕴于写景叙事之中”,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5.D最后一句虽然是化用典故,但是并不像一般的用典那样含蓄委婉,因为有“尽意明”,明明白白写出了诗人期待晚上卧看灿烂星河的喜悦之情。
16.①首联、颔联借景抒情,从天空、云彩、鹊鸟、雷声等意象入手,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快的夏日雨后图,表达对雨晴后美景的喜爱。
②颈联借事抒情,叙出了作者对雨后凉爽可安睡的期待,以及诗情胜睡意,搜寻佳句描摹美景的急切心情。
③尾联以想象抒情,诗人想象夜晚卧看灿烂银河的情景,表达出对美景的无限喜爱。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阅读答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13a91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7.png)
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苏轼高亭②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注]①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这首诗是这年春末所作。
②高亭:即四望亭,在东坡雪堂南面的髙山上。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写作者雨晴后散步归途所见所感,景中含情,旨意含蓄,富有韵味。
B.一二句写高亭久废,下有鱼塘。
“废”字蕴含有作者“除旧迎新”的喜悦。
C.三四句写天色已晚,为“归”作铺垫;写春风中百草飘香,点明晚春季节。
D.五六句写市桥人散,竹木苍苍。
“寂寂”“苍苍”等叠词给人以冷寂之感。
(2)清代纪晓岚评价本诗七八句蕴含“羁”、“孤”两层意思,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分)【参考答案】:(1)(3分)B.(从本句看,高亭久废,不再供人观赏,下面池塘用来养鱼,给人荒凉之感;从全诗看,作者被贬黄州,深感冷寂。
所以,“废”字不蕴含“除旧迎新”的喜悦。
)(2)(4分)示例1:同意(1分)。
七八句中写不知从何处来的鹳鹤,在夕阳中哀鸣,让人感到凄凉孤独(1分)。
全诗写作者在被贬黄州期间来到高亭,归途中看到春天即将过去,天色已晚,人寂竹苍,而自己有家难回,孤独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样的心境下写在夕阳中独自悲鸣的鹳鹤,实际是以鹳鹤自比,表达寄居异乡的“羁孤”之情(2分)。
[评分参考]①表明观点(1分)。
②阐释七八句句意(1分)。
③联系全诗背景或情境和诗句分析(2分)。
示例2:不同意。
七、八句写一只不知来自何处的鹳鹤,在夕阳中呜叫,只是写景之语,不含羁孤之意。
作者雨晴后散步归途中来到高亭,深感此地的冷寂荒凉。
春天即将过去,天色已晚,人寂竹苍,环境冷寂,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着力描绘一只鹳鹤在夕阳中鸣叫,只是以动衬静,突出环境的冷寂,并不蕴含“羁孤”之情。
《雨晴陈与义》阅读答案
![《雨晴陈与义》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d12ee5195f312b3069a504.png)
《雨晴陈与义》阅读答案《雨晴陈与义》阅读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晴陈与义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谁与共?卧看天河尽意明。
8、诗的前两联是如何来表现雨晴的?试赏析。
(5分)9、“卧看天河尽意明”是从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中“卧看牵牛织女星”化用而来,但两首诗在表情达意上并不相同,请结合两首诗加以赏析。
(6分)参考答案:整理8.(5分)(1)内容:诗的前两联通过西南方天空“缺”出的一隅(西南方天空露出的一片蔚蓝),天空中一抹不动的纤云,羽毛“犹湿”的鸣鹊和低沉的残雷来表现雨过天晴之景。
(2分注意要有修饰语表现出雨晴,如羽毛“犹湿”、残雷等,只写鸟鹊、雷声不给分)(2)手法:诗人主要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式来表现雨晴。
比喻:首联“江面清”以江面的清平湛蓝比喻天空西南一角的清明之色。
“纤云不动小滩横”一抹微云好像横在江面的一片小滩;拟人:鹊羽未干说“衣犹湿”,雷声没有马上消失说它是怒气未平,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雨过天晴的特点。
(3分写出一个修辞得1分,两个都写出没解释得1分,两个都写出有解析得3分)9.(6分)(1)杜诗通过写秋夜凉意袭人,蜡烛闪烁着微光,营造了凄清幽冷的氛围,表达的失宠宫女夜不能寐卧看牵牛织女的寂寞凄凉。
(3分)(2)本诗首联颔联通过写雨后天晴景象,营造了清新不失生机的氛围,颈联写雨后天气凉爽可安稳入睡,急切的搜觅佳词丽句来回报自然美景,尾联写今宵美景即使无人共赏,诗人也会独自尽兴卧看天明,表达作者雨过天晴的喜悦以及卧看星河的兴致勃勃。
(3分)。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88b0d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54.png)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第二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林语堂⑴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
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
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
苏东坡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
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
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
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
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
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⑵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起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
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
⑶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
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
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
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
他转向了宗教。
⑷在元丰四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
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
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
在他那《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
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
”⑸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
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
⑹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夜里像猪一般啼叫。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22dd27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0.png)
其次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受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建、哲学社会科学探讨首先要搞清晰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相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主动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朝气。
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很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相识和表现实力。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
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更。
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视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栩栩如生地描绘诞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困难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
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挚友肯定会对耸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很多人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斗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斗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华蜜,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日,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雄伟现实是人民创建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建者。
只有相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气,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相识沸腾的现实。
相识人民创建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雨晴阅读答案
![雨晴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13fb5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a.png)
雨晴阅读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好词好句、故事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insight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mplete sto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雨晴阅读答案雨晴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含解析)
![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683e6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e.png)
(3)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暮春翁格莫怨春归早,花馀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1.小苏认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两句中“逐”字用得精妙,应该重读,但不知妙在何处,请你帮他进行分析。
2.小州认为《暮春》很有哲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3.请根据诗作中所写的花,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武元衡在《春兴》中借落花既表达时间是在暮春时节,又借花抒情。
B.翁格在《暮春》中借花表达春归虽早,但依然有花可赏的乐观、欣喜之情。
C.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落尽的杨花,表达对被贬友人的担忧与不舍之情。
D.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落花”寓意甚多,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时代落幕的慨叹。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请从听觉角度赏析本诗景物描写的句子。
5.“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字用得好,请简述理由。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B.次句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之幽情。
C.后两句运用“后庭花”的典故,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显贵表示忧虑与愤慨。
D.这首诗将历史的咏叹和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酣畅淋漓,直接抒发感情,给人一种兴亡之忧的沉重感。
7.有人评价杜牧诗“于寻常处见深刻”,你如何理解?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答。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二字指出下山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轻松容易,莫要空自欢喜。
B.“赚”字风趣幽默,行人心中下岭的轻松与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
雨晴古诗词鉴赏答案
![雨晴古诗词鉴赏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fbb2ea8114431b90dd882.png)
雨晴古诗词鉴赏答案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雨晴古诗词鉴赏答案王勃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诗人王勃同卢照邻等人一起被称为。
(2分)(2)诗歌的前两句用怎样的手法,吐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2分)(3)前人评论此诗的三、四两句,奇趣横生,尤其是“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你是否同意此观点?为什么?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分)答案(1)初唐四杰。
(2)紧扣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怨雨之情。
(3)同意。
望着残红及纷纷过墙去的蜂蝶,诗人懊丧、怅惘,这时突发奇想,“却疑春色在邻家”,诗人的想像似乎小、真实有据又天真烂漫。
“疑”字极有分寸,增加了真实感。
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末句起了点石成金的作用,经他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
古诗词鉴赏答案:早寒有怀古诗词鉴赏答案溪亭古诗词鉴赏答案天净沙·秋古诗词鉴赏答案黄溪夜泊古诗词鉴赏答案观魏博何相公猎古诗词鉴赏答案钟山晚步晚步西园古诗词鉴赏答案塞路初晴古诗词鉴赏答案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古诗词鉴赏答案双调?沉醉东风古诗词鉴赏答案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古诗词鉴赏答案相见欢古诗词鉴赏答案生查子?元夕正月十五夜古诗词鉴赏答案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古诗词鉴赏答案孤雁古诗词鉴赏答案雨后池上古诗词鉴赏答案听赵秀才弹琴古诗词鉴赏答案赠范晔①古诗词鉴赏答案江村古诗词鉴赏答案溪亭古诗词鉴赏答案蝶恋花·散花楼送客古诗词鉴赏答案新晴山月古诗词鉴赏答案晚游宿田家古诗词鉴赏答案唐多令惜别古诗词鉴赏答案野步古诗词鉴赏答案卜算子古诗词鉴赏答案寻陆鸿渐不遇古诗词鉴赏答案听流人水调子古诗词鉴赏答案泪古诗词鉴赏答案落第长安古诗词鉴赏答案断章古诗词鉴赏答案三衢道中古诗词鉴赏答案听赵秀才弹琴古诗词鉴赏答案画堂春古诗词鉴赏答案泷中?古诗词鉴赏答案题岳阳楼古诗词鉴赏答案从军行古诗词鉴赏答案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古诗词鉴赏答案早花古诗词鉴赏答案临江仙古诗词鉴赏答案春归古诗词鉴赏答案帐夜古诗词鉴赏答案余杭四月古诗词鉴赏答案夜书所见古诗词鉴赏答案移家别湖上亭古诗词鉴赏答案答案夏日三首(其一)古诗词鉴赏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雨晴》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雨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4e3ee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f.png)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雨晴》含答案9.(2023春·湖南·校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诗写雨后漫步所见的残春之景。
诗的前两句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的手法),表现了诗人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后两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不仅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它有脚,自己跑到了邻家,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9.对比拟人惜春(爱春)【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诗歌内容,来分析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并结合意象、意境、背景等把握诗人的情感。
一般步骤分出三步走: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内容、意象分析手法,最后分析效果和情感。
本题是以填空的形式来考查的。
这首诗写雨后漫步所见的残春之景。
诗的前两句“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意思是说:雨前花才开放;雨后则花瓣尽落。
这是一个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
初见,是花儿娇嫩刚刚才绽放;全无,雨打花落,让人产生美好易逝,风雨无情的伤感,又对新生儿般花儿怜惜非常。
所以由此可以表现出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怜爱之情。
诗歌的后两句“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则描写了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
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从而表现了诗人的惜春、爱春之情。
《雨晴》阅读答案
![《雨晴》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9d962f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4.png)
《《雨晴》阅读答案.doc》《雨晴》是唐代诗人王驾创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选取简单平常的景物,描绘了雨过天晴后...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156214.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清平乐雨晴烟晚》阅读答案附赏析
![《清平乐雨晴烟晚》阅读答案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c8f9a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c.png)
《清平乐雨晴烟晚》阅读答案附赏析《清平乐雨晴烟晚》阅读答案附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清平乐雨晴烟晚》阅读答案附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平乐雨晴烟晚》阅读答案附赏析篇1清平乐(宋)冯延巳雨晴烟晚。
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
小阁画廉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
西南新月眉弯。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注释:砌:台阶。
特地:特别。
(1)上阙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2)品赏“黄昏独倚朱阑”中“独倚”二字的妙处。
(4分)答案:(1)“阁中人”所见的景物是,傍晚,雨晴,池内新绿,双燕归宿。
(2分)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与下阙的内容形成对比反衬。
或乐景衬哀情。
(2分)(答题建模:“写了什么内容”的题目,一定要把景物写全。
“有什么作用”的题目,一是从表现手法着眼;二是从与下文的内容感情比较着眼。
)(2)独倚,是独自倚靠。
从雨晴烟晚到黄昏,说明女主人“独倚”的时间很久,且睹双燕,更思亲人。
(2分)全诗通过写暮春之景,春景与孤独心情形成对比,寄托了“阁中人”黄昏后寂寞、孤独之情。
(2分)(答题建模:一是解释词义;二是结合具体诗句,上下勾连,点明相关内容;三是结合全文通过表现手法,突出全诗感情。
)1.词的上片是怎样写景的?(4分)【答案解析】答案:上片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
(1分)先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池塘溢满了雨水。
这是远望的景观。
(1分)再写柳院之中燕子双双归来。
这是近观的景象。
(1分)接着写楼阁之中画帘高卷。
这是身边的景致。
(1分)上片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雨后春景图。
(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亦可)解析:分析时要抓意象“雨晴”“烟晚”“绿水”“新池”“双燕”“垂柳”“小阁”,要结合具体语句赏析词句含义。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分析。
苏轼词两首课后练习答案
![苏轼词两首课后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2401b276c66137ef061990.png)
课后作业(五)苏轼词两首练习1 基础巩固1.[解析] A 项,“浪涛尽”应为“浪淘尽” ;B 项,“羽扇伦巾”应为“羽扇纶巾”;D 项,“无情”应为“无晴”。
[答案] C2.[解析] B 项,应是代指曹操水军;C 项,应是微冷;D 项,应是风吹雨落的声音。
[答案] A3.[解析] A 项,分别为形容词,旧的;名词,原因。
B 项,均为名词,道路;C 项,均为动词,好像;D 项,均为副词,任凭。
[答案] A4.[解析]例句和B 项都是连词,一面⋯⋯一面。
A 项,为副词,尚且,还;C 项,为副词,将,将近;D 项,为副词,将要。
[答案] B5.[解析] B 项,“樯橹”是借代,其他三项是比喻。
[答案] B6.[解析] D 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误。
“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答案] D7.[解析] C 项,“要尽情享受人生”错误,词人的意思是: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答案] C8.[解析]李煜是南唐后主,应属婉约词人。
[答案] D9.[解析]词中没有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
[答案] C10.[答案]这首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所作,是借古事以抒怀。
下片由“遥想”领起,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自己一生壮志难酬、华发早生、功业难就。
在对比中表达了词人的郁愤和感慨。
11.[解析] D 项,“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理解不正确。
词句表现了苏轼坦然面对人生风雨,淡然处世的态度。
[答案] D12.[答案]词人之所以独爱这两句,在于它反映了带有词人独特个性的心理过程:词人沐浴着雨后的清新的风光,虽略感凉意,但回首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处,却已云消雨霁,斜阳也收敛了光辉,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经过阵风骤雨,依然轻松平静,自然如此,人生之旅亦然。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雨晴 王驾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雨晴 王驾](https://img.taocdn.com/s3/m/81276cd6aef8941ea76e0555.png)
诗歌阅读鉴赏试题与答案:雨晴王驾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
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前人评价“却疑春色在邻家”为“神来之笔”,你认为这句诗“神”在何处?
答:
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
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这句诗由“蜂蝶纷纷过墙去”而来,它不仅写出蜂蝶追捉春色的神念,而且把“春色”写活了,似乎春色真的“有脚”,跑到邻家去了,透露出诗人希望春色没有远去的心情。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寒食雨二首》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寒食雨二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c7938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f.png)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寒食雨二首》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寒食雨二首①(其二)苏轼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②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③吹不起。
[注]①元丰三年,苏轼到达贬所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寒食节。
②君门,指皇帝所居之所。
③死灰:《史记·韩长孺传》:“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田甲曰:‘燃则溺之!’”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开头写春江满溢之态,突出寒食节雨量多,自然引出下文有关小屋的感慨。
B. 诗歌第三句到第六句,诗人由屋外写到屋内,真实再现了当时在黄州的生存条件。
C. “那知”二字表明诗人原本并不知道此时正是寒食节,后因见乌鸟衔纸才恍然大悟。
D. 最后四句诗人以议论收尾,用朴实的笔触,表达了朝廷浑浊的局面如死灰般难以改变。
2. 与黄州时期苏轼其它诗作相比,贺裳在《载酒园诗话》说此诗“最为沉痛”,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1. D2. ①环境艰苦,居所凄凉:诗人在诗中描写雨势凶猛,长江暴涨,诗人居所在风雨飘摇之中,如一叶渔舟。
②物质匮乏,生活艰难:诗人以“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空寒物象,表现了物质生活的窘迫。
③时节渲染,内心凄怆:寒食节,只见乌鸟衔纸而来,满目凄凉,却不能像昔日一样实现祭扫之事。
④归朝不能,对政治冷淡:诗人借用阮籍的典故,以深深的“君门”“死灰”等意象,表现对政治的冷淡和沉痛的心情。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朴实的笔触”错,最后两句均用典,诗句并不是不加修饰、不加雕琢。
“朝廷如死灰般”错,结合注释可推知是作者自己心如死灰。
故选D。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环境艰苦,居所凄凉:由诗歌前四句中“欲”“不已”,可见江水满涨,雨势逼人,栖身的小屋像一叶渔舟,在烟雨中飘摇抖动。
课外诗歌欣赏参考答案
![课外诗歌欣赏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e17824bd64783e09122b55.png)
15、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 1、“空”“闲” 表达了薛道士死 后凄清冷漠的氛围。(3分) • 2、在写法上运用了对比(反衬) 以乐写悲。抒发了作者对薛道士的 深切怀念和追忆的思想感情。(3分)
Hale Waihona Puke 16、谢亭送别 许浑• 1、(3分)用“红”对“青”,色 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 (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 结合,充满情趣。) • 2、(3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 (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 的情感(2分)。
11、旅夜书怀 杜甫
• (1)"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 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 • (2)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12、野 步 周 密
• (1).示例:麦浪,草根,肥水,飞蝶,野 草花 • (2).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在、被自然美景所 陶醉的心境。
13、卜算子· 咏梅 (陆游)
6、春 雪【韩 愈】
• (1)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 情(语意相近即可) • (2)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 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 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 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 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 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语意相 近即可)
5、村家四月词(其一)[(清)查慎 行]
• 1.(4分)“迟”表现的是村民对蚕事的 担扰,“费”表现的是村民对蚕的感激。 (每个要点2分) • 2.(2分)本来,经过多日劳作,几番辛 苦,簇上的蚕茧白净如脂,村民们应该感 到高兴,可是早在二月,还没见到影子的 蚕丝就已经预卖出去了,足见村民生活的 困难。(“应该感到高兴”的意思1分, “预卖”“困苦”的意思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晴二首(其一)①
苏轼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②,独自殿③余春。
【注】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②木芍药:牡丹花。
③殿:在最后。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通过“浮萍”“蛙声”“梅子”等意象来写季节变换,景如画,景有情。
B. 首联第一句扣诗题“雨晴”,第二句以“蛙声”写出了雨后初晴的景物特点。
C. 海棠花已凋谢,如梦一样难觅踪影,作者以此来表达对海棠生命短暂的悲叹。
D. 颈联中作者看似悠闲,但从“拄杖”“挑菜”“不见人”可看出实则孤寂落寞。
15. 这首诗的尾联是如何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拟人。
“殷勤”“独自殿”等词语赋予“木芍药”以人的感情,表达自己惜春而不得的感伤。
②对比。
通过木芍药与上文的海棠、梅子对比,体现了“木芍药”保持春光到最后的特点,表达作者对善解人意的木芍药的喜爱和赞美。
③借物抒情。
借对木芍药的赞扬,表达自己虽被贬谪,孤寂感伤,依然要坚守自我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