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集训 探究新史学范式史观 第2讲 全球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全球史观
1.(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文综)下图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3.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
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4.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6.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
”此赞誉的缘由是( )
A.《海国图志》开了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B.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C.魏源是系统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D.“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有利于国人树立新的世界史地观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
——《iPhone手机部分零部件生产情况表》A.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B.推动信息技术的更新
C.促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D.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
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
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阿诺德·J·汤因比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特点。
10.(2013年广东文综)(节选)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
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
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
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第2讲全球史观
【高效演练】
1.D 解析:材料提到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均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C两项只解读了材料的部分信息;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只产生一定影响,B项说法错误。
故选D项。
2.A
3.C 解析:解题关键一是理解“扩张的时代”主要指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欧洲殖民扩张;二是运用全球史观理解。
其主要影响是世界各地由分散孤立发展到走向一个整体世界。
4.D 解析: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认为他们发现了美洲;美洲土著人则认为这是对美洲的侵犯;而全球史观则站在整体世界立场上,认为这是两种不同文明的交汇。
5.A 解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既体现了各国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也体现了各国进步思想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中尤其强调了这是受到各个不同国家成果的影响,因此这反映了世界各地横向联系加强的史实。
6.D 解析:A项中《海国图志》应是林则徐的《四洲志》;B项中魏源应为林则徐;C 项中魏源应为严复。
《海国图志》“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以天朝为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正确答案为D项。
7.B 解析: A项推论与史实不符,因为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不同民族之间就已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这一时期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是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推动的结果;国际联盟的成立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互相依存、对立统一,不会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D项错误。
8.D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iPhone手机设计、生产过程中,世界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分工,获得不同的收益,这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故选D项。
A、B、C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9.(1)材料一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材料二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之时。
(2)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
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逐渐从传统文明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原因:率先开始走向全球扩张,全面展开科技革命,较早建立起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
(3)工业迅速发展:世界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建立起以西方世界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10.(1)地区:亚洲
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
(2)欧洲上升;中国下降。
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
(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