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章设误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十二个陷阱
选项故意把两个概念混淆或者改变文中概念表述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发展方向等,造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在表述上出现误差。
典型例题:(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1.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解题思路
选项涉及的文章内容是:《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语段的意思是:《论语·宪问》有有关“以德报怨”的问题,朱熹说有人说这个问题在《老子》书中有,以此可以证明《论语》引用了《老子》的内容,即《老子》出书早于《论语》。文章的意思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中的“问”和“答”都是出自《老子》,而选项只说了“答”的内容。
十、拼
典型例题:(2013年广东卷)
12.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把读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与“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没有直接关系。
解题思路
与选项相关的文中内容是: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论述类文本十大陷阱
.
2
• 2.因果混乱
• 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 【典例分析】
• 原文: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 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 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 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
• 【选项】
• 社会成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 更为向往。
•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 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11
.
6
• 6.张冠李戴
• 故意弄错对象
• 【典例分析】
• 原文: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 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 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 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 【选项】
•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 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另一个来源是 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 可能、大概、也许、将来、一定会
.
4
• 4.无中生有
• 找不到依据或者主观臆断
• 【典例分析】
• 原文:生态伦理思想要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 人与自然关系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 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 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 【选项】
• 生态伦理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
之间的伦理关系时,回归自然,不搞繁琐而无必
要的礼节。
.
5
• 5.一概而论,以偏概全
• 范围上随意扩大或缩小
• 【典例分析】
• 原文: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都适应了一天24小时 的循环形式,植物当然也不例外。大部分生理过 程都是按一天的生理节奏进行的。
高考阅卷老师常挖的10大阅读类陷阱(论述类、实用类文本)
高考阅卷老师常挖的10大阅读类陷阱(论述类、实用类文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01 不识命题陷阱【易错点】不识命题者设置的陷阱论述类文本阅读客观选择题的选项设置,命题人一般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换一种方法”。
正是在“换”的过程中,命题人有意地用了一些方法,改变了原意,以此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命题人设置客观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常用以下六种方法:(1)删:删减。
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2)添:添加。
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3)调:调换。
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
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
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6)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
【解决对策】精准定位十大雷区1.以偏概全(绝对化)。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
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如: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3.因果混乱(强加因果)。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5.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论述类文本阅读设误类型
设误方法 3、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 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迫使朝廷同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 抗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 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 边境的安全。(第二段
二、常 见 错 误 类 型
设误方法
1、以偏概全
•
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以个
别替代一般,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 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 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 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1.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 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几点补充:
1、冷静答题切忌先入为主
2、巧用信息(作者、时间、注释等
3、逐题解答圈划题干对应原文的重 点区域(注意题干要求、答题区域及 暗示方向)
解题对策:同学们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 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 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 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 致
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 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 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 合语境判断。
对应文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 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 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 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 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 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胚胎 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 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9大陷阱与解决对策!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9大陷阱与解决对策!论述类文本阅读——巧用比对法,速解内容理解题内容理解题重在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从全国卷命题看,命题者所设置的选项有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直接转换,有的是对文本内容进行适度地整合或迁移。
命题人命制错误选项时,常采用“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混淆是非、偷换概念、因果混乱、曲解文意、张冠李戴、武断绝对、无中生有”等9种设误手段。
此题型重在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只要准确定位信息并仔细比对,就能快速判定对错。
一、错误选项中常见9大陷阱01以偏概全设误方式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等,从而使考生做出错误的判断。
判定技巧要判断“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要特别注意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
应用体验原文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选项(2017·全国卷ⅡT1—C)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对比分析选项以偏概全。
将原文中的“明初”说成了“明代社会”,扩大了范围,属于以整体代部分。
02混淆时态设误方式命题者故意把“未然”(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或推测)说成“已然”(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可能发生的情况)转述为“必然”(必定发生的情况)。
也可能反之,将“已然”说成“未然”,把“必然”说成“或然”。
判定技巧要判断“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或选项句时,要特别注意表推测和表时间的词语。
应用体验原文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 学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一、解题方法1.句、重要概念等;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分析时要透彻,文所对应的文字进行比照判断。
这是基本的解题方法。
二、设误类型1.张冠李戴把属于甲的特征说成是乙的,把甲的事迹、观点、成绩说成是乙的。
只有回到原文中寻找原始依据,才可做出判定。
【对应文段】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
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试题】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2.无中生有【对应文段】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
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试题】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3.偷换概念 【对应文段】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试题】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储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对应文段】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试题】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论述类选择题常设陷阱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
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 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例: 以上这些思考方式,其实也是彼此相关,互相加 强的。全面、有机与动态几项,只是从不同角度陈述相 同的现象,而直观的悟性则以非分析的思考统摄上述几 个思考的角度。这些思考方式落实在中国人的人生态度 中,即是认识世事多变化,也准备面对变化。“三十年 河东,三十年河西”,“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日中 则仄,月盈则亏”“盛极则衰,否极泰来”。有了这些 对变化形势的理解,中国人不是坐待命运降临的宿命论 者,却是随时准备面对变化的命运调整自已的反应。这 是一种乐观的命运观,正如海边冲浪的弄潮儿,随时抓 住变化的潮头,调整自己的动作。在满潮时,为即将开 始退潮而警惕;在谷底时,准备抓住再次上升的契机。 这种智慧不全由直觉获得,必须有一定深度的哲学探讨, 始能浓缩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
三、选择题的设错陷阱 1.以偏概全
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
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指空间 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 (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 误的判断。
例:⑴斯库耳克拉夫特用“图腾制度”来表示氏族制度。 对此,摩尔根认为:“倘若我们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都 找不到一个术语来表达这种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制度的 一切特征和性质,那么,‘图腾制度’这一术语也是完 全可以接受的,而且使用这个术语亦自有其便利之处。” 在这里,斯库耳克拉夫特和摩尔根都认为图腾制度就是 氏族组织制度。其实,两者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图腾 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 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 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十大设误方式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十大设误方式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
1.范围不清——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或缩小。
2.以偏概全——即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
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
3.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4.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5.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6.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7.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或对个别字词进行改动、变换等。
8.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不明确而发生错误。
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
9.未然变已然——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10.已然变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论述类文本三步阅读法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采用三步阅读法,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判定选项的正误。
1.第一步,速读全文,把握大意。
先总体浏览文章,边读边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快速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
2.第二步,审读题干,圈划语段。
对应每个选项,圈划出文本中相对应的语句或段落,紧抓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和解题无多大关系的,读过后就不再读。
审读题干时,需注意两点:(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①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
②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
高中语文板块二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一讲题目如何命洞悉9大设误陷阱
12/11/2021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不仅要读懂文章,而且要洞 悉选项从何处而来,清楚题目设置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就有 助于快速准确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12/11/2021
陷阱一:曲解文意 曲解文意,是指选项故意错误解说原文,它更换了个
陷阱 别词语(或说法),或直接歪曲了作者的观点,导致选
12/11/2021
[例 3] (2012·山东高考第 6 题 A 项)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 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 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原文信息]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 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 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 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12/11/2021
陷阱五:颠倒是非 颠倒是非,是指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
陷阱 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 剖析 以否定,或者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或者将
作者的观点态度加以强化或弱化。 识别 在阅读时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 方法 对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要圈画标注。
②强加因果:把根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
有因果关系。
①关注表示因果的关键词,如“因为、因此、由于、 识别 因而”等;②关注改变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 方法 以、就只有”等;③仔细分析选项中有无因果关系,
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12/11/2021
[例4] (2017·全国卷Ⅱ第1题D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 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识别 方法
表范围大小的词 表程度轻重的词
论述类文本设题的八大陷阱
论述类文本设题的八大陷阱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论述类文本设题的那些坑,真的是防不胜防啊!咱们得承认,写题目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得有点门道。
不然,光是个题目就能让你扑街。
这第一大坑,当然是题目不清晰。
你想啊,给人一个模糊不清的题目,谁能读懂呢?就像给人发了一道数学题,结果数字和符号全没了,唉,这不是坑吗?大家一头雾水,最后只好随便写点东西。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真是让人捧心口叹气,完全没法沟通嘛!然后再说说第二个坑,题目太宽泛。
你说,给个题目让你写“谈谈人生”,这不是让人抓瞎吗?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厚厚的小说,随便翻翻都是好几章,谁知道从哪儿切入?就像点了个外卖,结果送来一整桌,完全不知道从哪个菜开始下手。
这样写,十有八九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根本没法深入探讨。
第三个坑,题目太狭窄。
你想写个“讨论猫咪的尾巴”,这也太小众了吧?这就像让你在海边找沙子,明明一片沙滩,你却偏要盯着一颗沙子。
这种题目写出来,不但没意思,读的人也会打瞌睡。
试想一下,猫咪的尾巴又能聊出啥新花样?越狭窄越容易让人觉得无聊,最后写出来的东西简直让人想哭。
第四个坑是太复杂的题目,真是让人挠头。
给个题目像是过山车一样,弯弯绕绕,让你根本看不明白。
这就像让你研究宇宙的起源,还得引入量子物理,咱们普通人哪能搞得明白?要是连题目都读不懂,那怎么写得出来?最后往往是搞得自己晕头转向,结果写的东西全是“我觉得”,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说到这,咱们得提提第五个坑,就是题目缺乏吸引力。
你想,给个“论述春天的到来”,这不就是个老掉牙的题目吗?春天来来去去,谁还没见过?人家一看就没劲,根本不会花时间去读。
要是能加点创意,什么“春天的色彩在我心中绽放”,哎呀,这就让人眼前一亮了。
题目也要会说话,抓住人心才行。
接下来是第六个坑,题目不符合受众的需求。
你说,给个高深的哲学题目去给小学生讲,那简直就是在空中跳舞,谁也听不懂。
适合谁就给谁的题目,不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也不能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专题复习高分必备论述类文本阅读之认识八种设误陷阱、熟知三级比对
论述类文本阅读之认识八种设误陷阱、熟知三级比对
DAO TU ZHI YIN
导图指引
KAO CHA JIAO DU
考查角度
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命题者常常通过对原文重要信息的重组、概括、解说等来命制题目选项。
如若对命题手段和命题陷阱不了解,就会出现错选现象。
因此,在一轮复习中,我们要熟悉6大命题手段,明辨8大命题陷阱,学会3级比对。
一、偷换概念
(一)检索定位,比对句中词语
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以抓住选项或原文中的这些词语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选项。
[思维定向]
首先,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
其次,比对每一分句的含意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特别要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等现象。
[思维定向]
比对选项中的原因、条件、结论是否有依据。
选项所述的原因、条件、结论在原材料中是否涉及,是否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原因或条件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思维定向]。
高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Ⅰ常见设误手法和命题陷阱
论述类文本:常见设误手法和命题陷阱一、常见设误方法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
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的方式有“删”“添”“调”“改”“漏”“凑”。
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而改变了原文的二、常见命题陷阱(1)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指选项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导致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或相反),以次要代主要(或相反)等错误。
【判定技巧】①注意词语前面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②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针对部分,是全称还是特称。
【对点练1】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原文】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解题思路】由原文“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的一面,还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的一面,因而选项B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对点练2】(2021·新高考卷Ⅱ·T1D)“等效意识”要求网络行为的主体在现实和网络空间中的行为要始终保持一致。
【原文】所谓“等效意识”,就是当线上的虚拟世界出现道德失范行为时,要将其视为与现实世界中的道德失范行为具有等效的实际影响,因此需要一视同仁地对我们线上和线下的行为提出道德规范要求。
论述类文本阅读七大命题陷阱
设题陷阱:偷__换__概__念__
原文“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 期”中是货币信用迅速发展,不是信用迅速发展。
二、无中生有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七大命题陷阱
一、偷换概念
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暗中将 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 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
应注意看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 的现象,尤其注意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 文的是否一致。
[2015·安徽省卷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 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 有些偏狭。
六、因果混乱
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 加因果,三是选项与原文的结果一致,但 选项把原因给换了。
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 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 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 倒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 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 特点。
设题陷阱:混__淆__时__态__
把文中的“未然”,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 清洁的角逐”转述为“已然”,即“化解了龌龊 与清洁的冲突”。
A.因为每个人都按个人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活动, 所以社会经济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
[原文]如果每一个人都按个人的经济理性从事市场经济 活动,它的结果很可能是集体的或整个社会的经济行 为的非理性或无理性。……事实上,这并不是因为整个 社会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的绝对过剩,而是由于整 个社会的经济无序导致了市场萧条的恶果。
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十大陷阱读论述文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文章类型之一,它会给读者提供很多有价值的知识和见解,但也有一些陷阱可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
下面就说说读论述文本阅读的十大陷阱:一是缺乏对背景知识的理解。
有些读者不会去思考论述文的背景知识,忽略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文章分析往往失误,文本认知效果不佳。
二是缺乏细节的注意力。
论文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提取,缺乏细节理解往往会让读者了解不到全部信息,观点判断不完全准确。
三是缺乏篇章结构的理解。
论文包含了多种文本结构,如开篇、背景介绍、理论证明、论证问题。
如果缺乏篇章结构的理解,文章的内容会被忽视,阅读效果也会降低。
四是缺乏反思的态度。
很多读者会停止思考,而一定要学会反思,思考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细节,去选择性地回顾文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五是缺乏再思考的能力。
不只是简单地阅读,需要培养积极、主动的阅读思维,从中发现以往未有的发现,从而形成新的观点。
六是缺乏专业术语的理解。
由于论述文有很多专业术语,如果不清楚,便可能对文章的内容产生歧义,甚至会影响阅读理解。
七是过度汲取浅层的理解。
许多读者都倾向于汲取浅层的文章内容,但是,有些文章它的内涵深受探索,会隐含很多更深层次的含义,阅读这些文章,应该尽量考虑这些更深层次的含义,以更好地理解文章。
八是没有给文章留下思考空间。
只有有给文章足够的思考空间,对文章思考才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九是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
论文一般会给出很多知识内容,但不能停留在知识所容易产生的花絮,阅读要综合性,有效地掌握文章内容,而不能死记硬背。
十是忽视文章的目的。
每篇论文都有其特定目的,读者应有意识地去思考文章的作者是想传达什么信息给读者,以期待能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容易出现的12个陷阱
要注意分析选项概念之间、语句之间等有无关系,关系如何等。
十一、肯否失当
设误项与原文对比肯否失当。
典型例题:(浙江卷)
8.D.传统建筑如人类身体和骨骼一样稳定,难以对其做进一步改进。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传统建筑不是一劳永逸的东西。它从个体到个体进行传播,而且每一代的质量都有很大变化。它可能在达到某种高度之后突然没落,或是,在一定时期的败落之后,它也能在短暂的几年间异常繁荣。就像所有活着的有机物,它在永恒的重塑过程中寻找自我。
语段解释了孤独、隔膜产生的原因和表现:从人和人在空间排列关系上看是孤立和隔膜的,而这种孤立和隔膜是从村与村的关系上表述的。而所谓“三家村”是说我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这些村落有大有小。但“三家村”这样的小村的存在跟孤立、隔膜没有任何关系。
突破秘籍
阅读论述文要注意把握一个段落中出现的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对应关系等。
八、错解事例
为了明白说理,论述文往往会使用一些事例解释、说明或论证某个观点,设误项故意曲解事例证明的对象或结论等。
典型例题:(山东卷)
8.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解题思路
文中相关语句是: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十、拼凑词句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题陷阱
陷阱二 混淆时态 2.“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 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 式的发展。 原文: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 “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这些 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 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 进餐形式。
比对分析:选项中的“因”——“中华饮食文化将更 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与“果”—— “被世界各国认可”的关系,与原文中的“因”—— “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与“果”——“为 世界各国所认可”不相符合,其中因果关系中的“因” 被偷换,因果关系也就不能成立。属于因果混乱。
【归纳·记一记】 设错类型 (1)因果颠倒: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
答案:选项为“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 的知识”,将“基本常识”偷换成“知识”。
陷阱六 无中生有 6. 在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儒、释、道 三种思想体系长期共存,在促进文化的繁荣和 发展中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原文:在中国封建社会,儒释道三种哲学在长 期的交锋与共存中,早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共 同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 【归纳·记一记】
• 设错类型:包括扩大范围(以偏概全)和 缩小范围。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 的范围加以随意扩大或缩小。如:以部分代 替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替一般(或相 反)、以特殊代替普遍(或相反)。
• 设错手段: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 限制的修饰成分或者表轻重程度的限制成分。
• 识别方法:关注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 制词。重点关注以下五类词语:
【归纳·记一记】 设错手段:选项内容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且表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设题8大陷阱
社会就会混乱,
答案:因果混乱
“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 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 齐有序”,不能得出“所以‘五’也可 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结 论。
宇宙就会无序。
续表
选项及分析
对应原文
6.[2014-山东省卷T8—D]调整心理,集 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 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设题陷阱:
判断理由:
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 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 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 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 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答案:无中生有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 一’”的说法不当,原文未提及。
5.[2015-湖北省卷T8—A]秦汉时代,人 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 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
2020
了解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的手段,掌握命题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 陷阱,排除错项。因此识破错误选项的陷阱,是考生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
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会在以下几方面设置陷阱。
设题 陷阱
类型解读
选项特征
解题方略
偷换
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 概念或转述文意时, 故意弄错对象,迷惑 考生,使考生误入歧 途。命题者暗中将两 个概念的内涵如属 性、作用、发展趋势 等进行了调换、改变 或混淆,乍看与原文 的说法一样,但仔细 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 并不是一回事。
张冠
把甲的观点、发现、
往往出现在选项句的
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
李戴
发明说成乙的观点、 发现、发明。
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上,当选项中出现类 似“义义的观点是“ 这样的句子时,注意
【免费】高考语文核心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10大设题陷阱
陷阱三
张冠李戴
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者将甲的属性说成是乙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选项设置]
[对应原文]
(2015·天津卷第6题B项)“自然世界”是“社会世界”得以建立的基础,因此,自然规律在“社会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与它在“自然世界”形成中发挥的作用相同。
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比对分析:以偏概全,对中国经典范围的认定,不仅包括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以及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还应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文字学著作等。
[选项设置]
[对应原文]
(2015·安徽卷第3题D项)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比对分析:通过比对,选项中的“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属于已然的事实,而原文是“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属于未然现象,这里混淆了时态。
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的:根据原文中“社会价值规范在‘社会世界’……发挥的同样的作用”一句可知,在“社会世界”的形成中发挥同等作用的是“社会价值规范”,并非“自然规律”。属于张冠李戴。
陷阱四
[选项设置]
[对应原文]
无中生有
原文中并未说到某种观点或态度,而选项却脱离原文,无端地、毫无根据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微专题 如何识破论述类文本设题陷阱
在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 而且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就有助 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在设置陷阱 的方法上主要有十种类型: 1.曲解文意 原文是那样说的,而选项却偏偏作另一种理解,故意曲解
作者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时在“夷狄”与“诸夏”之间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斗争,这种区
分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西周到春秋末,尽管华夏族在
黄河中下游地区已居主导地位,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华夏诸国与
少数民族杂处的局面,如“王畿”附近就有伊雒之戎、陆浑之
戎。诸侯大国卫国在卫懿公时,和邢国一起被狄人“残破”。救 卫存邢、南伐荆楚、北伐山戎,是管仲辅佐齐桓公所建立的重要 霸业。所以,尽管孔子对管仲僭越违礼颇为不满,但对其“相桓 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十分称许,说:“微管仲,吾其被发 左衽矣。”孔子觉察到当时民族斗争的严重性,从维护周礼到自 觉维护“诸夏”的团结统一,充分肯定管仲这方面的功绩,这说
2.篡改原文 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 字词,造成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典型例题】 (2012·新课标全国卷第 1 题 C项 ) 科技黑箱是 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 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对应原文】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
【对应原文】 “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 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 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 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
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类文章设误陷阱
扶余第二实验高中语文教研室王成文
一.偷换概念
错误选项 C.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血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2012 . T1)
对应原文: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错误原因分析:“选择”偷换成了“修正”,( 偷偷换概念) 二.曲解文意
(一)
错误选项: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文解字》中,作为风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2013 . 乙。
T1)
对应原文: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
错误原因分析:赤目似凫而大”,是说鹫鹭的模样像凫,但形体比凫大。
C曲解文意)
(二)
错误选项:A 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
(2015 乙T1)
对应选项: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错误选项分析: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是说过去不重视“艺术品的接受”,而不是说它“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
(曲解文意)
三.肯否混乱:
错误选项:《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
(2011 ·T1)
对照原文:一些人……就做一首诗……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错误原因分析:“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说明《诗经》中的作品有深刻的含意。
(肯否混乱)
四强加因果
错误选项: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2012 . 2)
对应原文: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人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错误原因分析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 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强加因果)
五.混淆时间
错误选项A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2013 . 乙T2)
对应原文: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此时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
殷商晚期已经出现”华丽而饰有眼翎的
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而不是“还没有出现”。
(混淆时间)
六混淆范围:
(一)
错误选项c.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
(2014 . 乙T1)
对应原文: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我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错误原因分析:把”当事人及相关官员说成”主使官员”(混淆范围范围)
(二)
错误选项: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05 ·甲Tl))
对应选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错误原因分析:“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说明只有“典”的形成和发展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混淆范围)
七.以偏概全
(一)
错误选项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
(2015 . 甲T2)
对应选项: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1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错误原因分析:“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的最初发行,除了政府的作用,还有民间自发r 力量的作用。
(以偏概全)(二)
错误选项:B. 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
可能进人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2011 . T3) 对应选项: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
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错误原因分析:“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说明“徒歌”并不
是都“没有曲调”。
(以偏概全)
八.无中生有
错误选项: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2014 . 乙 . T2)
对应选项: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人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错误原因分析:原文未说行会是“政府机构”。
(无中生有)九.张冠李戴
错误选项: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2014 . 乙. T3)
对应选项: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错误原因分析:“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是“各个行会”,并非“宋代政府”,(张冠李戴)
十.过于绝对
错误选项: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渎。
(2015 ·乙·T3)对应选项: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
错误原因分析:丢了前提条件“从种意义上说“使得说法过于绝对。
(过于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