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PPT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6c76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f.png)
总结词
卡马西平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癫痫 发作。
详细描述
卡马西平通过抑制神经递质传递,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从而控制癫痫发作。它对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都有较 好的疗效,但可能导致皮疹、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
丙戊酸钠
总结词
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主要用于治疗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 。
未来治疗策略与展望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制定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减少副作用。
联合治疗
精准医学
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 对癫痫和惊厥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 究,为新药研发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 方案。
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剂量过大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要点一
联合用药
当需要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与 抗癫痫药产生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要点二
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抗癫痫药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 ,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调整用药方案。
抑制神经递质
抗癫痫及抗惊厥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 的释放,如抑制谷氨酸、甘氨酸等, 来降低大脑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控 制癫痫和惊厥的发作。
调节离子通道
一些抗癫痫药通过调节钠、钾、钙等 离子的通道,影响神经元的电活动, 从而控制癫痫和惊厥的发作。
药物治疗原则
合理选用药物
逐渐增加剂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癫痫类型,选择合 适的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过敏体质患者
如果患者对某些抗癫痫药过敏 ,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在今后 的用药过程中,应避免再次使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https://img.taocdn.com/s3/m/ca10b01e3169a4517723a380.png)
药理学(第9版)
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
口服:导泻、利胆。 注射:抗惊厥。 机制: Mg2+ 特异性竞争Ca2+ 结合位点→拮抗Ca2+的作用→阻滞神经肌接头→骨骼肌松弛; 可能部分与中枢抑制有关。 临床应用:缓解子痫、破伤风等惊厥,也常用于高血压危象。 过量: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死亡。 抢救:停药,人工呼吸,缓慢静脉注射氯化钙。(Ca2+-Mg2+对抗)。
第一节 癫痫及临床分类 第二节 抗癫痫药 第三节 抗惊厥药
重点难点
掌握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苯二氮䓬类、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氟桂利嗪、乙琥胺及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 癫痫的发病机制。
了解 癫痫主要发作类型、临床特征。
第一节
癫痫及临床分类
药理学(第9版)
癫痫
癫痫的定义
癫痫(epilepsy)是由脑局部病灶的神经元兴奋性过高而产生阵发性的异常高频放电, 并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大脑功能短暂失调的综合征。发作时可伴有脑电图异常。
惊厥(convulsion)是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全身骨骼 肌不自主地强烈收缩,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硫酸镁主要用于缓解子痫、破 伤风等惊厥。临床上常以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
药理学(第9版)
3. 更换药物时,采取逐渐过渡换药 即在原药基础上加用新药,待其发挥疗效后,再逐渐撤销原药。 4. 不可突然停药 症状完全控制后,还要维持治疗2~3年再逐渐停药,以防复发。 5. 注意不良反应 定期检查血象、肝功能等。孕妇慎用。
第三节
抗惊厥药
药理学(第9版)
药理学第2版16抗癫痫药
![药理学第2版16抗癫痫药](https://img.taocdn.com/s3/m/f2ee6ef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d.png)
01
动物致癌 孕妇慎用
02
1995新药
托吡酯(topiramate)
抗癫痫药应用注意
1.根据发作类型选药
失神发作
首选乙琥胺、次选氯硝西泮、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
单纯局限性发作
大发作
苯妥英、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苯巴比妥
是否联合用药?
01
不得突然停药;不随意换药; 定期查血象、肝功;过渡式换药!
机制 竞争Ca2+受点 拮抗Ca2+作用 应用: 子痫首选; 解救:钙剂 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 破伤风惊厥、高血压危象 过量:腱反射↓呼吸↓血压↓↓
02
致畸、死胎
03
3、长期用药
药物
用途
苯妥英钠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各型癫痫,尤其用于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中枢性疼痛综合征。心律失常。
卡马西平
同上。对中枢性疼痛综合征的疗效优于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各型癫痫。
扑米酮
部分性发作和大发作
乙琥胺
小发作常用药。对其他类型发作无效。
丙戊酸钠
正常脑细胞
异常高频放电
病灶
药物作用
抑制放电
稳定膜、抑制放电扩散(主要的)
二病因
遗传 感染 肿瘤 脑损伤--瘢痕 “GABA学说” P/Q~Ca2+,Na+,K+,GABA-R
全身性发作
局限性发作 单纯性局限性发作 复合性局限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肌阵挛性发作 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三、癫痫发作分类
小发作:3Hz/S高幅左右对称同步化棘波
大发作:高幅棘慢波或棘波
1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https://img.taocdn.com/s3/m/d3a1e95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5.png)
新药,后逐渐减少原 药至完全停用,以免 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02 关于毒副作用
大多数抗癫痫药物在 长期应用中,可致粒 细胞减少,注意应
定期查血常规,少数 患者可出现过敏反应, 肝、肾损伤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认 真观察,及时处理。
抗惊厥药
添加标题
扑米酮(primidone)
添加标题
大发作,对小发作无效。
乙琥胺(ethosuximide) 小发作首选药,对其他癫痫无效。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抗癫灵) 广谱类抗癫痫药,尤对小发作效好,有肝毒性,
不作首选。 苯二氮 类 地西泮 癫痫持久状态首选(iv)。 硝西泮(nitrazepam) 氯硝西泮(clonazepam)
三. 在治疗量不产 生中枢抑制 (与巴比妥类 不同),过量 可 致兴奋,治疗 期间不影响病 人学习工作。
【作用机 理】
一.膜稳定作用(各种组织可兴奋膜:如中枢、 外周
○ 神经元、心肌细胞)。阻止病灶放电向正常组织 ○ 扩散(阻滞Na+通道,抑制Na+内流)
二.增强中枢GABA功能(抑制GABA再摄取, 诱导
○ GABA受体上调等)
#2022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局部刺激 胃肠道反应,静注可致静脉炎(少用)。
2、齿龈增生 (青少年多见) 久用常见胶原代谢障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所致。
3、神经系统反应 小脑前庭功能障碍(眼球震颤、眩晕、共济失调为等), 停药3~6个月可消退。监测血药浓度。
202X
抗癫痫药和抗 惊厥药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 你的观点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https://img.taocdn.com/s3/m/84210006763231126edb11f8.png)
增强兴奋性传导的抗癫痫药
拉莫三嗪 1、用于其它抗癫痫药不能控制 患者的辅助治疗 2、副作用小
抗惊厥药
惊厥 2、Mg2+与Ca2+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 3、安全范围窄,易引起系统抑制症状, 可对葡萄糖酸钙等对抗
抗癫痫药
癫痫分类: 1、大发作: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2、小发作:乙琥胺、丙戊酸钠 3、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
抗癫痫药的作用方式及机制
1、抑制钠钙离子内流,抑制钾离 子外流: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2、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 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3、抑制谷氨酸介导的兴奋作用: 拉莫三嗪
抗癫痫药用药原则
卡马西平
1、广谱抗癫痫药,对精神运 动性发作和大发作为首选药 2、三叉神经痛 3、尿崩症 特点:可见骨髓抑制、肝损害 等严重不良反应
常用抗癫痫药
奥卡西平:不良反应较轻,可作 为儿童局限性发作是的辅助用药 乙琥胺: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 副作用少 托吡酯:对部分性发作效果较好
增强GABA抑制性作用药
1、对症选药和单一用药原则 2、剂量渐增原则 3、先加后撤原则 4、久用慢停原则
常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体内过程:刺激性大,易透过血脑屏 障,按零级动力学消除,个体差异大 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 2、慢性毒性反应 3、过敏反应 4、致畸反应等
常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作用机制 1、阻止异常电位向正常脑组织扩散 2、膜稳定作用 临床用途 1、癫痫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 对小发作无效。 2、三叉神经痛等中枢疼痛综合征 3、抗心律失常
巴比妥类 1、苯巴比妥: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2、扑米酮:大发作及精神运动性发作 苯二氮卓类 1、地西泮: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2、氯硝西泮:广谱抗癫痫药,不良反应 轻 3、硝西泮:肌阵挛性发作等
药理学—— 镇静催眠药知识点归纳 (2)
![药理学—— 镇静催眠药知识点归纳 (2)](https://img.taocdn.com/s3/m/8faefaa19ec3d5bbfc0a7417.png)
药理学——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知识点归纳一、抗癫痫药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
※现有抗癫痫药的作用:1.通过药物对病灶神经元的作用——减弱或防止异常放电2.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一)癫痫的分型了解1.局限性发作(1)单纯局限性发作(2)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2.全身性发作(1)失神性发作(小发作)(2)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3)癫痫持续状态(4)肌阵挛性发作(二)常用的抗癫痫药:1.苯妥英钠(大仑丁)2.卡马西平(酰胺咪嗪)3.丙戊酸钠4.乙琥胺5.苯巴比妥6.扑米酮(去氧苯比妥)7.安定(地西泮)(三)临床合理选药(1)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如不能控制,加用扑米酮;(2)失神发作(小发作):首选丙戊酸钠或乙琥胺,也可用硝西泮或氯硝西泮;(3)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也可选用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4)单纯部分性发作:可选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5)肌阵挛性发作:氯硝西泮或硝西泮;(6)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静脉注射,也可用苯巴比妥肌注或苯妥英钠缓慢静注。
--抗癫痫药---癫痫小发作,首选乙琥胺;局限发作大发作,苯妥英钠鲁米那;卡马西平精神性,持续状态用安定;慢加剂量停药渐,坚持用药防骤停。
A.卡马西平B.地西泮C.乙琥胺D.丙戊酸钠E.硫酸镁1.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较好的是()2.对小发作首选的药物是()3.对癫痫持续状态疗效较好的药物是()『正确答案』A、C、B1.苯妥英钠(大仑丁)【药动学】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需连服数日才开始出现疗效,吸收后可迅速分布于脑组织中。
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因此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因呈强碱性(pH=10.4),刺激性大,不宜肌内注射,癫痫持续状态可作静脉注射。
药理学课件 第16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ppt
![药理学课件 第16章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a92cf1e53a580217fcfe20.png)
痫持续状态。
(2) 失神性发作: 即小发作, 以突然神志丧失为主要表现, 持续5~30秒钟,
不出现抽搐, 清醒后对发作无记忆。
(3) 肌阵挛性发作: 突然、短暂、快速的肌肉收缩, 可遍及全身, 也可局限
于面部、躯干或四肢。
抗癫痫药的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方式:
1. 直接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 2. 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神经组织,以
机制:Mg2+与Ca2+性质相似,竞争拮抗Ca2+的作用,抑 制神经化学传递和骨骼肌收缩,从而使肌肉松弛。同时, 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觉和意识消失。
[作用和用途]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中枢 2、抗惊厥作用: 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
骨骼肌松弛。 3、心血管系统: 抑制心脏,舒张外周血管平滑
乙琥胺 ethosuximide
1. 仅对失神发作(小发作)有效, 疗效不及 氯硝基安定 ,但副作用和耐受性小,临床 任然为首选药。
2. 作用与阻断Ca2+通道有关。
3. 能加重大发作,并有大发作者,应合用苯 巴比妥或苯妥英钠。不可骤停。
4. 对其他癫痫无效。 5. 副作用较少,但不可忽视。
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 )
地西泮 Diazepam,Valium ,安定:治疗癫痫 持续状态的首选药,静注显效快。不良反应 少,久服骤停可引起惊厥;婴儿、青光眼、 重症肌无力者忌用。
氯硝西泮 clonazepam , 氯硝安定:抗惊厥 作用较安定强5倍,抗癫痫谱广,尤以对小 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和不典型小发作为佳。 疗效稳定,作用快,维时长。不良反应少。 不可骤停,连服半年可产生耐受性。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https://img.taocdn.com/s3/m/af63d430bed5b9f3f90f1cac.png)
CBZ、OXC
根据综合征类型的选药原则
癫痫综合征
儿童失神 青少年失神 青少年肌阵挛
仅有全面强直 阵挛发作 部分性癫痫
婴儿痉挛
L-G综合征
一线药物
VPA、LTG VPA、LTG VPA、LTG
VPA、CBZ
VPA、CBZ、 TPM、LTG、
机制: 1.降低Na+、Ca2+的通透性 2.增强GABA的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卡马西平
1. 精神运动性发作、大发作和部分性 发作;对癫痫并发的精神症状、 锂盐无效 的躁狂症以及抑郁症有效
2. 中枢性痛症(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 经痛)
【体内过程】
卡马西平
口服吸收不规则 在肝中代谢,因本品为药酶诱导剂,连 续用药3~4周后,半衰期可缩短50%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 不同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不同,且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强碱性(pH=10.4)
【临床应用】
1.抗癫痫 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
2.治疗中枢疼痛综合征 包括三叉神经痛 和舌咽神经痛等。 3.抗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1.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反应
静脉注射过快引起心律失常 血压下降 口服过量影响小脑和前庭功能,导致小脑-前庭 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眼球震颤、复视、共济失 调等。严重者可出现语言障碍、精神错乱,甚至 昏睡、昏迷等。
癫痫分型 :见表12-1(p125)
一、局限性发作
1.单纯局限性发作 2.复合性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
二、全身性发作
1.失神性发作(小发作) 2.肌阵挛性发作 3.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4.癫痫持续状态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https://img.taocdn.com/s3/m/3ed9b01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8.png)
早年作有机溶剂用,后发现其本身即具有抗惊厥作用,而且对大多数动物惊厥模型都有效。丙戊酸钠 (Sodium valproate)二丙基醋酸钠
丙戊酸钠 (Sodium valproate)
广谱抗癫痫药。
01
是大发作合并小发作时的首选药。
02
大发作不及苯妥英钠
03
小发作优于乙琥胺
04
复杂部分发作似卡马西平
本类除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外,尚有抗癫痫作用。其抗癫痫作用的机理与加强中枢内GABA能神经的抑制能力有关选择性抑制病灶的放电,提高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兴奋阈值,阻止放电向周围脑组织的扩散。苯巴比妥和扑米酮(primidone)
2
1
苯巴比妥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临床主张用戊巴比妥)效果好,对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及神经运动性发作有效,对小发作和婴儿痉挛效果差。
治疗中枢疼痛综合征 对三叉神经痛疗效较好,服药后1-2天见效,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直至完全消失;对舌咽神经痛也有疗效。该作用与稳定神经细胞膜有关。
抗心律失常 与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电生理特性有关,见第19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作用机制】
No.1
膜稳定作用(各种组织可兴奋膜:如中枢、外周神经元、心肌细胞)。阻止病灶放电向正常组织扩散(阻滞Na+通道,抑制Na+内流,导致动作电位不易产生)
不良反应及防治 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或过量致血镁过高,引起呼吸抑制、血压剧降和心脏停跳而死亡。腱反射消失常为呼吸抑制的先兆,因此,连续用药时应经常检查腱反射。
中毒解救:钙剂
01
02
思考与练习
01
02
03
04
不同类型癫痫的首选药物各是什么?
苯妥英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主要的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PPT课件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77d8023186bceb18e8bb82.png)
6.过敏反应 可发生皮疹、血小板减少、粒
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
7.其他反应 偶见男性乳房增大、女性多毛
症等。偶致畸胎,故孕妇慎用。久服骤停可使
抗癫痫药
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 (luminal, 鲁米那)
抗癫痫作用 1、可用于除失神发作以外的各型癫痫 2、iv可控制癫痫持续状态。
▼治疗浓度抑制Na+、Ca2+内流;较大浓
度抑制K+外流
▼使用依赖性:对高频异常放电的神经元
的Na+、Ca2+通道阻滞作用明显,而对正 常的低频放电并无明显影响。 2、高浓度通过↓GABA摄取,↑GABA受体间接增强
脑内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
【不良反应】
1.局部刺激
口服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症 状;静脉注射可发生静脉炎。
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PPT课件
第一节 抗癫痫药
Epilepsy
一类慢性、反复性、突然发作性大脑功能失 调,其特征为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高频率放电并 向周围扩散。主要表现为短暂运动、感觉或精神 异常。一般在发作时伴有EEG异常。
治疗应长期用药,以减少或防止发作,但不 能根治。
W. JIN
癫痫发作时EEG异常改变
作用机制
1、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作用或拟GABA作用 2、膜稳定作用,阻断突触前膜对Ca2+摄取
不良反应
嗜眠、精神萎靡等。本品具肝药酶诱导作用…
W. JIN
扑米酮(primidone)
▪ 体内代谢生成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 胺,原型及代谢物三者都有抗癫痫作用。
▪ 对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优于苯巴比妥, 对小发作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外周神经痛 :用于三叉神经痛、舌 咽神经和坐骨神经痛。
3、抗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1. 本品碱性较强,口服可引起胃肠道 刺激反应,静注可致静脉炎。
2.久用可致牙龈增生。为胶原代谢改 变引起结缔组织增生所致,多见于青 少年。经常按摩牙龈可减轻。
典型大发作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丙戊酸钠
小发作
乙琥胺、丙戊酸钠、苯二氮卓类
精神运动性发作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丙戊酸钠
部分性发作
苯妥英钠、扑米酮
癫病持续状态 地西泮、异戊巴比妥、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三、常用抗癫痫药
(一)乙内酰脲类:(苯妥英钠 PHT,大仑丁)
【体内过程】
碱性强,不宜i.m,口服吸收慢而 不规则,癫痫持续状态可i.v。经肝药 酶灭活。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应根据 疗效和毒性调整剂量。
用于癫痫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 也可以用于局限性和精神运动性 发作。因中枢抑制作用明显,一 般不作首选。
(三)亚芪胺类:卡马西平(酰胺咪嗪)
1. 抗癫痫作用机制:抑制钠通道,从而抑 制癫痫病灶及其周围神经元的放电和扩 散。能提高脑内GABA浓度,增强其抑制 作用。
2. 为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之一。 治疗神经痛效果优于苯妥英钠。
注意事项:
1. 用药宜早、长期用药 2. 宜一种药物治疗 3. 注意个体差异:逐渐增量致最适量、 无效换用其他药可能有效、逐渐减量 。
抗癫痫药的选用 控制癫痫大发作,苯妥英钠首选药。 精神运动性发作,卡马西平是主药。 小发作选乙琥胺,持续状态推安定。
第二节 抗惊厥药
惊厥: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过 度兴奋的一种症状,表现为骨骼肌痉挛收 缩。多见于小儿高热、破伤风、癫痫大发 作、子痫及中枢兴奋药中毒。
3. 神经系统反应: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复视、精神错乱。
4. 造血系统反应:久用,容易导致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为叶酸吸收及代谢障碍所致, 用四氢叶酸防治。定期检查血象。
5.其他常见药热、皮疹。长期使用可致 低血钙症,必要时应用维生素D预防。
(二)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
抗癫痫作用。电生理研究表明,苯巴比妥既 能抑制病灶异常高频放电,又能提高病灶周围正 常组织的兴奋阈值,限制病灶放电扩散。近年来 发现该药可增强脑内GABA的功能。
症状和自动症。如无目的性地行走、喃喃自 语、摇头晃脑或拉扯衣服。发作结束后,患 者对这些行为没有记忆。
• 全身性发作 两侧大脑自开始就同时受
累,意识障碍
常见类型为:
(1)失神发作(小发作) a、特征为短暂、频发的意识障碍。 b、有的失神伴肌阵挛、失张力发作或自
动症。发作结束后,患者对这段经历没有记 忆。
子痫、破伤风所致惊厥; 高血压危象的抢救。
口服不吸收有致泻利胆作 用。用于清除毒物。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注射过量或静注速度过快可引起呼
吸抑制、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可用钙剂(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
缓慢注射对抗。
以发作性肌肉阵挛为特征。发作时多无 意识障碍。
3、抗癫痫药物的分类 :按药物作用方式分
(1)作用于神经细胞膜,干扰Na+、Ca2+ 的内流,降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如苯 妥英钠、苯巴比妥。
(2)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性突触的传 递功能,提高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 如丙戊酸钠、硝西泮。
癫痫类型
抗癫痫药
3. 常见有眩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 皮疹和共济作的首选药,虽然疗效 不如氯硝基安定,但副作用小,耐受 性产生慢。
作用机制与抑制丘脑T型钙通道有关。
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
(五)侧链脂肪酸类:丙戊酸钠
抗癫痫作用机制:与增强GABA能 神经突触后膜的抑制作用,阻止病 灶异常放电的扩散有关。
C. tetani破伤风
This baby has neonatal tetanus. It is completely rigid. Tetanus kills most of the babies who get it. Infection usually happens when newly cut umbilical cord is exposed to dirt CDC
【作用机制】
阻滞神经细胞膜上的Na + 通道,减少 Na +的内流,稳定神经元的膜电位,降低 其兴奋性。从而阻止了病灶放电向周围 正常组织的扩散。
具有膜稳定作用。降低细胞膜对Na+和 Ca2+的通透性,减少Na+和Ca2+的内流, 延缓K+外流,从而延长不应期,稳定细胞 膜,降低兴奋性。
【临床应用】
第十七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抗癫痫药
1、 癫痫:大脑局部病灶N元兴奋性过高 ,产生阵发性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布, 导致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
是一种慢性、反复性、突然发作性大脑 功能失调性疾病。
2、癫痫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脑电图(EEG)特点, 将癫痫发作分为:部分性发作、强直—阵 挛性发作(大发作) 、失神性发作(小发 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口服吸收良好,广谱抗癫痫药。 对失神小发作优于乙琥胺,但对肝 脏毒性大,对胎儿有致畸。
(六)苯二氮卓类: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
作用机制可能与特异性地与苯二氮卓受体结 合,增强脑内GABA功能有关。
地西泮首选用于控制癫痫持续状态。i.v 起效快、安全性较大。
硝西泮对失神性发作,阵挛性发作及幼儿 阵挛性发作效果较好。
(2)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
患者通常在发出一声短暂的哭喊声(并不是 因为疼痛)之后跌倒在地,伴肌肉强直、肢 体痉挛抽搐(抽筋),可伴有尿失禁,意识 可缓慢恢复。
发作性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其特征。 意识丧失不恢复,而一次发作持续30分钟以 上或连续多次发作者为“大发作持续状态”。 (3)肌阵挛发作
常用药有:巴比妥类、地西泮、水 合氯醛、硫酸镁等。
C. tetani破伤风
This baby has neonatal tetanus. It is completely rigid. Tetanus kills most of the babies who get it. Infection usually happens when newly cut umbilical cord is exposed to dirt CDC
硫酸镁
【药理作用】 硫酸镁口服可泻下和利胆作用。因为
P.O很少吸收,在肠内形成一定的渗透压, 使肠内保存大量水分,刺激肠道蠕动所致。
注射给药可产生抗惊厥和降血压作用。
【药理作用与应用】
1. 抗惊厥 Mg2+可以特异性地拮抗Ca2+的作用, 从而抑制神经递质的分泌和骨骼肌的收缩。
2. 降血压 血中Mg2+浓度过高时,可抑制 血管平滑肌,使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i.vCaCl2可解救(对3.抗临Mg床2+)应。用:用于惊厥、
• 部分性发作 开始仅限于一侧大脑某一部分。 常见类型为:
(1)单纯部分性发作 发作时多无意识障碍。以发作性单纯的基本的 运动、感觉或植物神经症状为特点。 运动性发作:局限于面部或肢体的抽搐。 感觉性发作:一侧肢体麻木或刺痛。 植物神经性发作: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2)复杂部分性发作 以发作性意识障碍为特征,常伴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