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70年高等教育经费模式历史沿革与经验
教育科学文摘2019年第4期教育经济新中国成立70年高等教育 经费模式历史沿革与经验郭秀云,黄恒学北京大学,北京100871《现代教育管理》2019年第10期,约9000字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 改革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模式大致经历了四个 发展阶段。
1949一 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的“统收统支”模式1. 提供主体方面:“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30年,国家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收入的唯一来源。
第一个阶段是 1949年到1952年。
高校的管理权限集中于中央, 所有开支项目与标准均由中央统一制定。
第二个阶 段是1953年到1957年。
高等教育经费的预算归由 中央统一管理,资金使用由地方各级教育机构因地 制宜地进行分级管理。
第三个阶段是1958年到 1978年。
各级地方政府在编制本地区预算时,依照 地区与行业结合管理的原则,将教育经费单独列示; 中央审批通过后,亦单独下达教育经费指标。
2. 提供方式方面:拨款机制与资助方式从1949年开始一直到1985年,政府长期采用 “基数加发展”的增量模式,对高等教育实行拨款。
这种拨款模式简明、易行,能简化决策程序,易于配 合政府对高校的集中化财政管理,符合当时我国高 校数量少、资源分布集中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面向工农大众,为 了满足社会主义建设对于人才的需要,政府确认了 “免学费+人民助学金”的财政资助方式,有效地扩 大了工农子弟的人学比例.巩固了人民政权,维系了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
此项政策在最大程度上保 障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3. 提供路径方面:“核定预算+结余上缴”的支出模式政府依照年初核定的预算数额对高校进行拨 款,年终决算后,若有结余一律全部上缴,若有超支, 则由财政全额追加。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能保障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度集中的投资有利于集中精力培养国家建设急需 的专门人才,基本上适应了国家确定的重点发展社 会主义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建设需要,对维持经济 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 了重要的人力资源支持。
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与特征
济工作不统一,财政分散,则更加大了中央统筹安排的难度 。国家财政收入减少而且恢复任务繁重 ,
这 使 国家 财政面 临 巨大 的压力 。 因此 ,统 一 与加 强全 国财政 工作 成 为必然 的选择 。
为了恢复经济,战胜通货膨胀,中央对财政经济工作实行高度统一集 中式的管理,尤其在财政方 面实行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15 年 3 2 90 月 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 2 次会议通过 《 5 关于统一管 理 15 90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这是我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关于财政管理体制的文件。其主要 内容:一
贵 的经验 。 关键词 :中 国 教 育财政体制 演变 特征
作者 简介:杨会 良 (99- , 16- ) 男,河北隆尧人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河北大学党委 办公 室副主任 。 中 图分类号 :C6 A7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10—38(06 4 05- 6 0567 20 )0—080 收稿 日期 t20-2 1 060— 5
《 决定》中指 出,要统一国家财政收支,实行中央、省 ( 直辖市 、 自治区)、县 ( 三级 )分级管理体
制 。 《 定 》还 首 次把 不 同层 次 、不 同隶属 的各级 教 育 的经 费来 源 作 了安 排 。这 种 安排 的原 则是 :教 决 育 经 费统 收 统支 ,经 费 的预算 权 、征 收 权集 中掌握 在 中 央 、大行 政 区两级 政 府 。 即使 是 筹集 村 办 小学 的经 费 ,也 得 经大 行政 区人 民政 府 批准 、中 央人 民政 府 备 案后 ,再 由县 级人 民政府 征 收 。省级 、 县级 人 民政 府 只具 有不 完 全 的财 政权 力 ,即只 能 提 出预 算建 议 和执 行 上 级确 立 的预 算 ,不 具 有 完全 的财政 能力。 “ 统收 统支 ,三 级 管理 ”是 这 个 时期 教育 经 费 管理 体制 的简 明概 括 ,而 高 度 的 中央集 权 则 是这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而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则是支撑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在不断变迁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和未来展望进行分析。
一、历史变迁1978年我国启动了改革开放进程,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和调整。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拨款,学校依靠国家的经费安排来维持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
这一时期,高校人才待遇低,科研条件差,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师生活待遇普遍不高,这些都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到了19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迎来了大规模的扩招,这也对高等教育经费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满足大规模扩招的需求,我国政府开始对高等教育经费进行了加大投入,逐渐推动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
1998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财政管理改革工作的通知》,这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进入了新的阶段。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学校的自主权和学校经费的多渠道筹措。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源泉,也激励了学校的内生动力,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校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高校要根据绩效进行经费分配,这也为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迈向绩效型管理提供了指导。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强调高等教育要以质量为中心,提高教学水平,为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提供了新的指导。
二、存在问题虽然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在4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过分依赖于财政拨款,学校自主筹措经费的能力不足,很多高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科研条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最新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变迁-精品
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变迁一、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的特点通过前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的回顾,发现我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具有以下特点。
(一)制度安排从集权到分权再到集权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以中央集权为特征的,这也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相适应的。
从1949年到1980年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我国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虽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都不曾脱离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从而使得高度统一和中央负责成为这一阶段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最鲜明的特点。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放权让利”成为我国各个领域改革的指导思路,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也经历了分权化的变革。
这种“分权”在义务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支出责任的层层下放,乡镇财政成为义务教育供给的主力。
当义务教育的责任被下压倒乡镇甚至村的时候,事实上也就意味着政府将该责任推给农民自己承担了,这已经是极端的分权了。
过度的分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义务教育经费不足及其导致的义务教育供给水平下降。
2001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确立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2006年以后,中央和省级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确立了“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新机制。
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扮演着月在越重要的角色,义务教育责任开始逐渐上移,显示出集权化的趋势。
(二)各级政府责任逐渐明晰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供给中的责任划分是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最核心的内容,我国关于这种事权的规定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逐渐明晰的过程。
1950年,国务院关于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是这样规定的:“中央直接管理教育经费列入中央人民政府预算,由财政部掌管;各大行政区、省、市管理的教育事业费,分别列入其预算内。
乡村教育经费可以通过征收地方附加公粮分担,各城市的小学教育经费,可征收城市附加教育事业费。
”[1]79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为了保证地方发展教育事业,乡财政收入应主要用于教育”,“允许地方在自愿的基础上鼓励单位、集体和个人捐资助学”。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摘要】本文从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出发,分析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调整、加入WTO后的变化以及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未来展望包括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和优化经费使用方式。
通过对过去4个decade的政策变迁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文章旨在全面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发展脉络,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文章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费政策、40年、历史变迁、未来展望、改革开放、加入WTO、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优化使用方式、发展、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引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高等教育经费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经费投入相对较少,难以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也不断调整,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经费投入水平。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也需要根据国际形势和国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全球化竞争的要求。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经费使用方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对国家整体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过去40年来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梳理和分析,可以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调整和制定提供借鉴和经验。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演变及展望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演变及展望
钟云华
【期刊名称】《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年(卷),期】2009(000)015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自建国以来不断演变,取得了极大的改进,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反思其演变特点,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成功经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1页(P14)
【作者】钟云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75
【相关文献】
1.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演变及展望 [J], 钟云华;胡惠伟
2.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思考——基于美国与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启示 [J], 刘天佐
3.国际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比较与借鉴——兼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对策建议 [J], 张伟;李福星
4.绩效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研究 [J], 吴志远;张安东;朱子男
5.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存问题研究 [J], 王经纶; 魏成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进对策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进对策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演变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演变第一阶段,国家实行“基数+增长”拨款模式。
在当时计划体制下国家财力较弱、高校规模较小和校内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比较简单易行,但易受人为影响,不利于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
第二阶段,国家推行了“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拨款模式。
这种模式增强了经费分配的公平性,比较贴近院校实际,但是各学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确定,也主要是以前年度历史数据为依据,专项补助的分配也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
这一模式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限于财力,实行了“限额补助+专项补助”模式。
这种模式在高校快速发展时期,难以保证高校的正常经费需求。
第三阶段,国家开始推行“生均经费+专项补助”拨款模式,根据高校上年的学生人数和当年确定的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区别高校的层次、类别和学科专业等因素分配拨款。
当前生均经费拨款机制的制度设计为保证公共预算教育投入达到GDP4%目标的实现,推动新拨款模式的落实,国家规定地方所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从2010年起必须实施生均拨款制度,并要求各地高校生均拨款水平2012年达到生均不低于12000元。
实施的基本原则是:按照高校管理体制,分级承担财政责任;根据高校合理需要,制定基本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
财政部、教育部要求地方政府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健全经费筹措渠道;推动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保证事业发展与经费投入同步增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引导特色办学;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建立绩效评价制度。
国家的这些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建立或完善生均经费预算制度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既要克服“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模式产生的一些问题,又要避免平均主义和效率低下的倾向,需要深入研究。
二、当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存在的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高等教育拨款水平不平衡2010年底全国240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中央直属的只有111所[2],仅占4.6%,归地方政府管理的院校比例达95.4%;而当年普通高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中,中央和地方所占比重分别为38.27%和61.73%[3],呈严重倒挂的现象,从而导致中央所属普通高校与地方所属普通高校生均公共预算支出相差悬殊,分别约为59471元[4]和8456元[5],中央高校是地方高校的7倍多。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高等教育也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全面发展的历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长期受到封闭和内向型的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极为有限,直接影响到了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这时期,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支持主要通过教育部门拨款和学校自筹办学两种方式进行。
19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继而高等教育的经费政策也得到了加大支持。
政府的财政投入逐渐增加,高校获得了更多的经费支持,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这一时期,教育部门开始实行“按任务分配经费”的制度,促进高校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发展。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计划,面临了更多的教育投入需求。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支持不断增加,高校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一批新兴的学科开始得到支持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社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社会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支持度也在逐渐提高。
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
可以鼓励高校多元化经费来源,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获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支持。
可以鼓励社会化教育捐赠,促进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支持。
可以鼓励高校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实现经费的更好利用。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全面发展的历程。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近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经历了持续的调整和变迁。
从计划经济时期到市场经济时期,从经济发展到人才培养的转变,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在不同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过去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逐渐增加,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展望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还需要继续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拨款。
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来支持高校的办学和科学研究活动,为高校提供必要的师资和教学设备。
由于经费有限、体制僵化等原因,高等教育经费面临一些问题,如课程建设滞后、教学设备落后等。
进入市场经济时期,高等教育经费政策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政府在提供财政拨款的也鼓励高校通过自筹经费的方式来支持教学和科研。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办学、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
这种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方式为高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经费政策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方面,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尽管政府的财政拨款有所增加,但高等教育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高校的办学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高校的自筹经费面临着一些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和竞争激烈性,高校在自筹经费方面较为困难,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和重点学科。
对于未来的展望,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需要继续优化。
政府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
要确保高等教育经费的总量与高校的需求相适应,逐步提高财政拨款比例,保证高校的基本运转和发展需求。
政府还应鼓励社会各界提供更多的捐赠,并建立有效的捐赠机制,增加高校的自筹经费来源。
高校应加强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要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建立合理的经费分配机制,确保经费使用的公平和透明。
高校还应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管能力,防止经费浪费和滥用。
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及启示
收稿日期:2011-06-13作者简介:陈叶玲(1978-),女,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肖昊(1952-),男,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改革与发展・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及启示陈叶玲,肖 昊(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教育财政投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教育投入的主体和受教育对象的范围特点,回顾人类教育历史,分析得出6种典型的教育财政体制。
并通过总结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规律,结合我国当前教育财政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完善我国教育财政政策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教育财政体制;演变;启示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5-0028-05 教育财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财政体制的一部分。
狭义上,教育财政体制是国家或公共团体筹措和使用教育经费,保障教育系统运行和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效率和自由的一种社会机制(王定华,2006)。
在广义上,则是指在一定社会时期,教育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组织和分配、使用及其管理制度的总和。
教育财政体制在实现教育功能,提高国民素质、维持社会稳定和公平,提升劳动者技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本文试图从广义角度,回顾人类教育发展历史,探究教育财政体制演变类型和规律,分析我国教育财政体制运行现状和困惑,以期得到一些完善我国教育财政体制的启示。
一、教育财政体制类型教育财政体制演变与社会制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教育发展程度、教育对象范围、教育财政的均衡程度和效率标准,参照古今中外的教育财政具体形式,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教育财政体制分为六种类型。
1.融合型教育财政体制在人类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这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形式”[1]。
伴随人类生产活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中国教育支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特征
中国教育支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特征中国的教育支出是指国家、地方政府和个人在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支出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特征。
本文将从不同发展阶段出发,分析中国教育支出的演变过程。
1.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1990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体制正在经历重大调整和改革。
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大力推行义务教育。
随着义务教育普及率的提高,政府开始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在资金来源上,主要依靠财政预算和政府债券的发行。
然而,由于当时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支出规模相对较小,教育资源分配也不够均衡。
2. 经济发展阶段(1990年-2010年)在这一阶段,中国的经济腾飞,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均收入明显提高。
教育支出也随之增加,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教育支出的增速显著加快。
中国政府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工程,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中,加大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
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
其次,教育投入结构逐渐优化。
除了基础教育的投入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政府改革了教育经费分配机制,使教育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
再次,教育支出的地区差异逐渐减小。
由于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加大,教育资源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也有了明显提高,促进了教育公平。
最后,教育支出的管理和监督趋于规范。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监管和使用效益评估,确保了教育支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 创新驱动阶段(2010年至今)当前,中国正处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阶段。
教育支出也在这一背景下发生了变化。
首先,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科研经费得到了进一步增加,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其次,政府推动教育产业化发展。
教育产业化是指将教育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教育支出的效益和质量。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摘要】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一直处于不断调整和改革的过程中。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回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变迁,展示了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调整和改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分配不公等。
未来,我们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经费政策,提高经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我们也需要面对诸如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等挑战,制定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应对。
加强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断完善政策,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历史变迁、改革开放、现状、未来展望、挑战、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4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高等教育经费政策是支撑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逐步走向成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高等教育经费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确保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出发,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力求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及其影响,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现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深入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面临的挑战,并对历史变迁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强调加强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了解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探讨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我国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研究
我国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研究我国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研究摘要:在近代史中教育与经济开展的关系不言而喻,无数国家的崛起的过程中教育都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开展的背景下,教育在推动经济开展的奉献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在此其中高等教育的开展又是最为关键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财政拨款为主的高等教育经费的筹措机制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本文通过回忆高校财政拨款的历史阶段,阐释现阶段我国对高校财政拨款的模式存在的缺陷,结合比拟国外的高校财政拨款模式提出了适宜于我国国情的拨款方模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财政拨款;拨款模式引言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纲要?就曾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到达4%。
〞据媒体报道,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兴旺国家为5.1%,欠兴旺国家为4.1%。
印度、哥伦比亚、巴西等开展中国家都超过4%。
在国内来看这个4%的目标确实算是一个目标,但作为在许多指标上来说都已步入中等兴旺国家水平的我国于世界而言这个20年没变的目标也许什么都算不了了。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由于其综合的办学性及复杂的成员性,使得采用单一的财政拨款方式及拨款依据显得极不适应当今高校的开展要求,不符合党中央优先开展教育的方针。
一、高校财政拨款历史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直接拨款的模式,1949年至1955年,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几年,由于各项体制未健全高校预算的核拨方式及标准尚未形成合理体系,并无成型的方法,而随着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以及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变,我国的财政拨款模式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基数加开展1955年至1985年,采用“基数加开展〞模式,即在定定额员的根底上通过分析高校的规模及日常开支加上衡量高校拨款年份的开展与变化来作为拨款依据的模式。
此种模式使经费核拨有了标准可依,并且保证了人员经费的开支,也便于操作,但也该方式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在各高校申请财政预算时通常出现瞒报虚报的现象,特别是在“开展〞这个指标里往往出现拨款落不到实处的现象,拨出财政经费经常被另作他用。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经历了多次变革与发展,以应对学校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满足大众教育需求。
本文将对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进行回顾,以及对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1978年,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同时高等教育迎来了新时代。
受当时财政困难的影响,国家无法承担高等教育的全部经费。
因此,国家出台了“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募资为辅的经费保障体系”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高等教育在经费上的困难。
同时,创立了“以国家统筹为主、地方自筹、社会拨款为辅”的三级管理体制,建立了逐级审批、逐级拨款的经费保障系统。
1990年代初期,教育部出台了新的“增加经费投入、政府部门特殊项目购买服务”的政策。
这一政策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捐赠,同时减少对政府经费的依赖。
此外,经过多年努力,国家承担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职工薪酬发放,解决了高等教育经费的基本问题。
2006年,国务院发文提出了“平衡发展高等教育、优质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
以此为依据,高等教育开展了多元化发展,涵盖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多个领域。
同时,为了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国家开始向部分高水平大学“定向拨款”。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此时,高等教育经费的新问题也逐渐浮现:一是需要更多的经费投资,在教育资源、教学条件、科研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
二是需要更精确的经费管理机制,确保每一笔经费都能得到最大化的使用效益。
在未来,为了保障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我们需要在制定经费政策时更加注重精确管理,应用科技手段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应该鼓励企业加大高等教育的赞助投资,在多方面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校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最终,高等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应该追求精准、公平、可持续的理念,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财政困难和发展需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非常有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高等教育经费政策逐渐加大投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和学费收入。
政府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基础建设和师资培养,学校借助学费收入来支持教学和科研活动。
由于财政困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非常有限。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1993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此后,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经费政策,包括设立全日制本科教育专项资金、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等。
这些政策的推出,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增加和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
政府财政拨款是最主要的经费来源,用于高校的基本运行、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等方面。
学费收入是高校的重要资金来源,用于支持教学和科研活动。
社会捐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费来源,通过企业、个人等向高校捐赠资金、设备、科研项目等形式来支持高等教育。
未来展望,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高校正常运行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政府需要加强对高校经费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捐赠,增加高校经费的多元化来源。
还需要通过完善高校的财政补贴机制,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和公平性。
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从财政困难到逐渐加大投入。
目前,政府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和社会捐赠是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演变、问题与对策内容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经历了“统支统收、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块块为主”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三个阶段。
教育财政支出逐年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政府努力程度不足、拨款结构不合理、三级教育分配不当、地区间公平性缺失和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我国应当在坚持现有财政拨款机制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调整,如加大政府努力程度、合理配置财政拨款在各地区、各级教育中的分配、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等。
关键词: 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经费分配; 保障机制一、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历史沿革“一个国家若要达到一个合理高度的经济增长率,必须要有一定的最低水平的教育准备” ,这必然要求国家在教育投入中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财政拨款一般是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到教育领域中的资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国家财政对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与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之中。
(一)统支统收,分级管理(1950—1953年)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国家提出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将教育放在了相对次要的地位。
中央统一财政,对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和普通中小学的经费开支都按照其行政隶属关系给予财政拨款。
1952年我国教育财政支出11. 0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1. 62% ,是财政支出(不含债务)的6. 41%; 1953年教育支出19. 25亿元,占GDP的2. 34% ,是财政支出(不含债务)的8. 78%。
总体而言,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这种拨款体制是符合当时国情的。
(二)条块结合、块块为主(1954—1979年)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计划,国家财政对于发展工业格外重视,而“教育仅是一种消费”的思想则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针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主要是财政部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方法拨给地方,由各地方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进行统筹安排,国家预算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实行分级管理,即“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体制,这种体制一直维持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第二讲教育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一)中央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1949~1980年)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 济体制下,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模 式的选择与演变经历了“统收统 支、三级管理”和“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两个阶段,形成了中 央集权的国家教育财政体制。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1.“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的体制阶段 (1950-1953年)
MAJIAHONG
2.“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体制阶段 (1954—1979年)
教育经费按其行政隶属“纵”向划分,教育经 费预算分为中央、地方两级,实行两级分级管理, 财政部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提供的教育事业建设 计划,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方法,分别给各地方、 各 部门核定教育经费总控制指标,即“条块”结合。
入和财富分配信息的 0
便利的图形方法 。
e
完全均等线
d
c
b a
20
40
60
80
100
累计家庭百分比
教育投资研究
MAJIAHONG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洛伦兹曲线:描绘的 是累计百分比家庭所 得到的收入占整个社 会收入的比重,它可 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 不平等的程度。洛伦 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 大,收分配绝对平
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
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
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
基尼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
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
数为1,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收入分配
越是趋向平等,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那么基尼系
MAJIAHONG
2.教育投入是否有效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进对策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的演变〔一〕我国高等教育拨款模式演变第一阶段〔1985年之前〕,国家实行“基数+增长〞拨款模式。
在当时计划体制下国家财力较弱、高校规模较小和校内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比较简单易行,但易受人为影响,不利于激发高校办学积极性。
第二阶段〔1986—2009年〕,国家推行了“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拨款模式。
这种模式增强了经费分配的公平性,比较贴近院校实际,但是各学校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确定,也主要是以前年度历史数据为依据,专项补助的分配也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
这一模式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限于财力,实行了“限额补助+专项补助〞模式。
这种模式在高校快速发展时期,难以保证高校的正常经费需求。
第三阶段〔2010年以来〕,国家开始推行“生均经费+专项补助〞拨款模式,根据高校上年的学生人数和当年确定的高校生均拨款水平,区别高校的层次、类别和学科专业等因素分配拨款。
〔二〕当前生均经费拨款机制的制度设计为保证公共预算教育投入达到GDP4%目标的实现,推动新拨款模式的落实,国家规定地方所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从2010年起必须实施生均拨款制度,并要求各地高校生均拨款水平2012年达到生均不低于12000元。
实施的基本原那么是:按照高校管理体制,分级承担财政责任;根据高校合理需要,制定基本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
财政部、教育部要求地方政府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健全经费筹措渠道;推动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保证事业发展与经费投入同步增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引导特色办学;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防范财务风险,建立绩效评价制度。
国家的这些规定都是原那么性的,建立或完善生均经费预算制度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既要克服“综合定额+专项补助〞模式产生的一些问题,又要避免平均主义和效率低下的倾向,需要深入研究。
二、当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存在的问题〔一〕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高等教育拨款水平不平衡2010年底全国240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中央直属的只有111所[2],仅占4.6%,归地方政府管理的院校比例达95.4%;而当年普通高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拨款中,中央和地方所占比重分别为38.27%和61.73%[3],呈严重倒挂的现象,从而导致中央所属普通高校与地方所属普通高校生均公共预算支出相差悬殊,分别约为59471元[4]和8456元[5],中央高校是地方高校的7倍多。
教育财政
浅谈中国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国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历史回顾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应地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
一直到1980年,中国教育财政实施的是中央统一财政与分级管理的体制,即各项教育经费均由国家财政统一列支,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分级管理,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需要拟定教育发展计划,逐级上报,最终由中央政府进行同意调整和平衡。
这种高度集中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相吻合的,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过分集中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不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了地方教育发展的进程。
1980年,中国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即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财政收入与支出,各省“分灶吃饭”的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的新财政体制。
1980-1985年,在这个阶段,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迅速,使得农村的教育总投入也逐年增加,但这些投人都是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认识的转变而进行的自发投人,国家财政投人水平并不高,虽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法律规定,但由于当时财政管理体制尚处于变革之中,国家财政投人的重点也没有放在农村基础教育上,加之期间农村改革新起的家庭联产承包制,造成县、乡财政收入的极度下滑,地方政府承受的压力过大,无力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在1980-1994年这个阶段,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的显著差异。
随着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颁布,中国逐步建立了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收,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集资和建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体制。
1994年-2004年,在这一阶段,农村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逐步走向制度化,财政投人水平显著增加。
可以说,每一阶段的教育投资体制都曾有过积极作用,都把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作为重点,但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演变、问题与对策内容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经历了“统支统收、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块块为主”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三个阶段。
教育财政支出逐年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政府努力程度不足、拨款结构不合理、三级教育分配不当、地区间公平性缺失和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我国应当在坚持现有财政拨款机制的基础上做出合理调整,如加大政府努力程度、合理配置财政拨款在各地区、各级教育中的分配、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等。
关键词: 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经费分配; 保障机制一、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历史沿革“一个国家若要达到一个合理高度的经济增长率,必须要有一定的最低水平的教育准备” ,这必然要求国家在教育投入中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教育财政拨款一般是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到教育领域中的资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国家财政对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与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之中。
(一)统支统收,分级管理(1950—1953年)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国家提出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将教育放在了相对次要的地位。
中央统一财政,对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和普通中小学的经费开支都按照其行政隶属关系给予财政拨款。
1952年我国教育财政支出11. 0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1. 62% ,是财政支出(不含债务)的6. 41%; 1953年教育支出19. 25亿元,占GDP的2. 34% ,是财政支出(不含债务)的8. 78%。
总体而言,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这种拨款体制是符合当时国情的。
(二)条块结合、块块为主(1954—1979年)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计划,国家财政对于发展工业格外重视,而“教育仅是一种消费”的思想则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针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主要是财政部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方法拨给地方,由各地方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进行统筹安排,国家预算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实行分级管理,即“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体制,这种体制一直维持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从图1可以看到,一方面财政拨款基本处于上升的趋势,占GDP比例基本维持在了2%左右,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管理混乱外,其他时间基本的教育支出还是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某些时期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波动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每当我国财政出现运转困难的时候,教育支出又总是成为被压缩的对象的缘故。
(三)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0年—现在)1980年起,国务院实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协商拨款的方式,现在由中央和地方各管一摊。
2001 年和2002 年,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确立了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规定县级政府对本地义务教育负主要责任,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管理上归到了县一级。
这一体制直到现在未有明显变化。
1. 1980—1991年。
1980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编发社论《全党全国人民都要重视教育》。
1982年9月1日,中国十二大报告提出:“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和“两个增长”原则,政府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出现了重大转变。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为教育经费的增加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从图1中可以看到, 1980 年以来,教育财政拨款额上升十分迅速,从114. 15亿元上升到1991年的532. 39亿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逐年提高, 1980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仅为9. 29%,而1991年则达到了15. 72%。
2. 1992—2003 年。
1992 年1 月16 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提出“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教育同经济协调发展并适当超前”;“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等方针。
这一年更是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写进了中共“十四大”报告之中。
从此我国教育事业被当作一件极为重要的战略事业发展起来。
由于过去十几年我国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经济一直都在稳定而高速的状态中运行,因此1997年以来,教育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且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也未能突破3% ,但事实上我国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额是迅速增加的, 2003年的3 351. 32亿元,是1992年的621. 71亿元的5倍有余。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分析通过对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历史沿革的梳理和教育财政拨款总额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建国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逐步改变,国家财力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呈现出了一幅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尽管我国教育财政拨款总额逐年增加,但我国的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投入量逐年增大,但财政努力程度依然不足我国教育财政拨款总量和比例不断提高,如今已基本实现了“两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和在校生人均教育费用的增长。
仅以“九五”为例,国家教育拨款的年增长率为13. 25% ,远高于同期GDP 8. 3%的增长率;普通高校、中学和小学的在校生人均教育费用的年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4. 24%、4. 96%和11. 21%[ 2 ]。
但是从教育支出占GDP比例来看,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依然不足。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将教育经费投入的目标描述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 ”; 1995年实施的《教育法》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十几年过去了,比例依然停留在3%以下。
(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在拨款比例过低的情况仍然没有改善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主要分为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建费。
建国之初,在教育经费原本就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教育事业费用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而教育基建费比例极小。
以1962年为例,全国教育财政拨款27. 55 亿元, 其中基建费仅有0. 53 亿元, 占1. 92% ,教育事业费则达到了24. 07 亿元, 占87. 37%。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2003年教育基建投资额为150. 63亿元,是1962年的284倍。
但是,目前教育事业费占教育支出的比例依然过高,教育基建费的比例过低的状况并无明显改善。
2003 年教育基建费仅占教育财政拨款总额的4. 53% ,教育事业费达2 937. 34亿元,占88. 38%。
教育基建费用不足,使得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普及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遇到很大困难,如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学校难以维持正常运转;而另一方面,城市重点学校和一些高校后勤人员过多,队伍庞大,任课教师比例太低,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三)经济的发展并未驱动三级教育经费分配向合理性结构发展根据国际惯例,各级教育经费财政拨款之间的差距,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相对缩小。
但是,我国教育财政拨款在三级教育配置上同国际相比明显不合理,高等教育经费过高,基础教育不足的形势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改善。
1957年,我国教育事业费为19. 52亿元,其中高等教育所占比例为21. 6% ,达到4. 22亿元,而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所占比例分别为22. 5%和46. 4% ,为4. 39亿元和9. 06亿元。
1990年我国初等教育所占比例为34% ,中等教育为36. 2% ,高等教育则高达24%[ 3 ]。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NP在600 - 2000美元的国家,三级教育经费分配比例应为40. 5: 29: 17. 9,我国目前离此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四)地区经济实力差异强化了地区间经费分配公平性的严重缺失由于目前我国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和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方针,因此,地方教育财政拨款能力的高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就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来看,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距,这就必然导致地区间经费分配公平性的严重缺失。
199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为1∶0. 8∶0. 71,公平性缺失的情况尚不明显。
而2000年,我国东部人均教育经费为305. 3元,西部为169. 49元,东西部的比例关系为1. 18∶1;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最高的是上海市,为2 756元,最低的是河南省,为261元[ 4 ]。
主要原因在于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之前,义务教育财政由乡镇一级负担,从而导致城乡间的差距也十分巨大,改革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
总之,地区间经费分配公平性缺失,长此以往会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五)政府行政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加重了教育财政拨款监督体系不完善状况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行为监督体系的有效性,但目前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和财政法规,对教育财政拨款机制规定不够健全,教育财政拨款监督体系极不完善。
我国的教育监督部门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算、决算情况,接受监督;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对其政府下的教育投入负有监测和评价的责任。
但就目前教育财政拨款体制而言,往往是随着某个领导的意志而可以随意更改的。
《教育法》规定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的原则,在实施不力的情况下,监督部门也并未履行其应有的责任。
三、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发展诉求教育财政拨款体制隶属于国家财政体制,建国以来几经改革,已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体系。
应当说,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教育事业一直是十分重视的,现在实施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与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应当继续坚持,同时也要针对我国目前教育改革凸现出的一些新问题而作适当的调整。
第一,政府应当提高对财政拨款的努力程度,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争取达到4%。
目前我国的教育拨款额逐年上升,但在GDP中的比例依然不高,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教育拨款的努力程度尚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