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原文赏析及翻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望岳》原文赏析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 杜甫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 和分享。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篇, 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 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流露出 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 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杜甫《望 岳》
“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 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 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 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而至今仍能引起 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 “杜子心胸气魄, 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 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 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 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 不朽。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
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 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 遗!
韵译二:
泰山啊你究竟是何等的景象?从齐到鲁都看不尽郁郁苍苍。
你凝聚着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把山北山南分成昏暗和明亮。
看那云气迭起令人胸怀激荡,极目远望归去的飞鸟更辽旷。
五、六句写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只见山中云雾弥漫,令人心 怀激荡。由“归鸟投林”可知, 当时已是傍晚,而诗人还在入神赏望。 这两句从侧面体现出了泰山之美。
七、八句写诗人望泰山时的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句诗,抒发了诗人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壮志,表现出一 种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时 至今日,依然具有普遍的激励意义。
8、了:尽。
9、造化神钟神秀:万物的主宰把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都集中在
泰山。
10、造化:创造化育, 指自然。
11、钟:赋予、集中、萃聚。
12、神秀:秀美而有灵气。
13、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阳: 山为北阴,山南为阳。
14、割:划分。
15、荡胸:使心胸动荡。
16、决眦:眼眶裂开、尽量睁大眼睛去看。
17、决:裂开。
18、眦:眼眶。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我一定要登上那泰山的峰顶,把那些低矮渺小的众山环望。 评点:
本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是诗人现存诗中创作年代最 早的一首。《望岳》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和西 岳华山。本诗是诗人第一次游历齐赵登泰山时所作。 当时诗人站在五 岳之尊的泰山之巅, 心中涌现出无限感慨, 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传世 佳作。全诗朝气蓬勃,意蕴深远。
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两句, 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 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 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 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 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 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 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 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
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 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 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 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 是个新创, 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 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 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真是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 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 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 以 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 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 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诗的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前两句紧扣一个“望”字。 第一句以设问的形式, 写出了诗人初 见泰山时的兴奋、 惊叹和仰慕之情。 第二句是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 之高。泰山南面鲁,北面齐,但是远在齐鲁两国国境之外就能望见, 可见其高。 “青未了”意思是说苍翠山色绵延无际。 这句诗既写出了 泰山周围的地理风貌,也突出了泰山山脉绵延的特点。
全诗以“望”字统摄全篇,结构紧密,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形 象鲜明,同时又不失雄浑的气势。
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 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 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 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 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2、望岳:遥望泰山。
3、岳:高峻的大山,这里指东岳泰山,为五岳之一。
5、夫:语气词。
6、齐鲁:泰山之北为古齐地,之南为古鲁地。
7、青未了: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 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 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 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 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 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 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 :“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 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如严果公把入朝》
19、入:没。
20、入归鸟:极目远望,归林的飞鸟尽入眼底。
21、会当:终究要。表示将来终要登山。
22、凌:跃上。
23、一览众山小:这句本于《孟子·尽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
24、一览:一望。
25、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26、另注:“曾云”也作“层云”。
韵译一: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 地。
三、四句描绘诗人从近处看到的泰山, 具体展现了泰山的秀丽之 色和巍峨之态。 “造化钟神秀”是说大自然好像对泰山情有独钟。 一 个“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得格外有情,好像大自然将灵秀之 气全部赋予了泰山。 “阴阳割昏晓”是写泰山极高, 阳面和阴面判若 晨昏。其中“割”字用得极妙,形象地刻画出泰山雄奇险峻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