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巷调研汇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虎巷在顶山街道
龙虎巷历史街区位于 南京市浦口区顶山街 道, 浦镇车辆厂西北 侧。
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 部, 扬子江北岸, 与南京市雨 花台区、江宁区隔江相望, 北部、西部分别与安徽省来 安县、滁州市、全椒县、和 县毗邻。
历史沿革
顶山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顶山先民生产、生活、繁衍 生息,公元前571年西周灵王元年,被划归楚国棠邑县。随历朝的兴 衰更替,顶山地区的隶属多变,隋朝时期属六合县,民国18年 (1929),属江浦县,1956年,划入南京市浦口区,1963年,顶山人 民公社成立,1983年建顶山乡,1989年撤乡建镇;顶山地区的南门镇, 民国3年(1914),属金陵道,更名为浦镇区,新中国建国后,属南 京市第八区(后为浦口区),1995年,南门镇撤销并入顶山镇,2002 年,撤销顶山镇建顶山街道至今。 光绪年间, 英国铁路公司修筑津浦铁路,该铁路北起天津, 南到浦口。 为了维修津浦铁路南段运行的机车车辆, 以及线路、桥梁、轮渡等维 修所需配件、材料, 当局于1908 年在浦口又兴建了浦镇车辆厂( 时 名铁路浦镇机厂) 。随着津浦铁路的兴建, 大量北方的修路工人随工 程南下浦口, 渐渐在浦厂西北侧形成了街区, 并取名龙虎巷, 含藏龙 卧虎之意。
特色
地形
景观
建筑
住宅
建筑特色
现存部分北方民居,传统 风格浓厚,与浦口本地传 统的粉墙黛瓦、阁楼式民 居不同, 这些来自华北平原 的职工所建造的住所在外 观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规 模的使用青砖, 封闭而厚实, 而且均为单层合院式建筑, 多用硬山屋顶, 体现出典型 的华北建筑风格。 新建二层民居多有楼梯直 达街道,且多建二层室外 平台。
案例篇
另类的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史街区设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造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 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 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 市j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 老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 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 现划以“成都生活精神”为线 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 貌的础上,形成汇聚街面民俗 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 饮、宅酒店、娱乐休闲、特色 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 落式情景费街区”和“成都城 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 打造“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 厅”。
3.街区肌理与建筑细节的自然生成法则 探讨街区肌理的生成机制,不能孤立地思考,要了解古街自己的“空间文脉” 改造原则上突出老巷子特色,渲染历史文化氛围,同时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持 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以及另两条路的鱼贯并行之状。院与院之间要形成幽 径。 街区尺度,建筑高度:保持传统人性化空间尺度。沿街建筑:应充分考虑空序 列对景模式。东西两广场节点:注重营造具有历史文化氛围的,休闲文化广场 以增加传统街区的识别性、趣味性和吸引度,提高街区环境质量。 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应该是一种以未来的 能够反映成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可行性的持续性发展策略。在 进行规划改造时要秉承着一种协调现存街区设施,经济合理的混合利用各种资 源,重构和升级街区结构并避免新建筑对肌理的冲击和破坏,整合各方面需求 的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规划范围图
现状篇
地形地貌
山丘环绕,中心平坦
思考篇
缺陷 道路交通 市政设施 环境
路网 道路
停车
排水 供电
照明 消防
噪音 垃圾
污水
路网缺陷
道路缺乏,多尽头路, 不成网络。 道路分工不明确,不 成体系。 铁轨与道路多处交叉, 阻碍居民出行。
排水缺陷
雨污排水未分流,加 大了污水厂工作量。 缺乏地下污水管道, 多为明沟或暗沟排水, 产生异味,影响市容。
二次调研汇报
浦口龙虎巷及周边地块
汇报提纲 背景 地理区位 历史沿革 上位规划 现状 地形地貌 道路交通 景观绿化 建筑 市政设施 人口构成 思考 缺陷 特色 案例
背景篇
地理区位
浦口区在南京
顶山街道在浦口区
顶山街道位于 南京市浦口区,地 处国家森林公园老 山森林东麓。南临 长江,与南京市区 隔江相望,北和永 宁镇接壤;西连江 浦街道;东与泰山 街道毗邻。312国道、 津浦铁路交错穿境 而过。
(16)左所大街 (17)金陵大学 (18)金陵女子大学 (19)中央大学 (20)浦口火车站 (21)浦镇机厂 (22)六合文庙
保护措施
本次规划初步划定历史风貌区的保护范围,应进一步分片编制保护规 划,保护规划应达到详细规划的深度,并参照历史文化街区的要求划 定保护范围。 重要近现代建筑风貌区按照《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 貌区条例》的要求进行保护,保护规划需经通过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 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专家委员会论证后,报南京市人民政府审 批;其他历史风貌区的保护规划应经南京市规划委员会论证后,报南 京市人民政府审批。 重点保护整体格局和传统风貌,新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等必须与 历史风貌相协调。居住类的历史风貌区一般不得改变其主体功能。保 护更新方式宜采取小规模、渐进式,不得大拆大建。
1958年,浦镇工厂在修理客车的同时开始制造客车和货车,试制了21型客车。工厂为此新建炼钢车 间,并试制成功转向架构架等重大铸钢件、货车用冷铸生铁轮等。由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 动偏离实际,对中国国民经济造成了三年困难时期。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调整、巩固、充实、提 高”八字方针,中央开始缩减投资规模、压缩重工业生产[8]。1961年初,铁道部对设备质量差、修 造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提出了“先修后造,以修为主”的方针,大多数工厂“停造转修”[9],浦 镇工厂也不例外,停止了客车和货车制造,又重新蒸汽机车修理。1962年2月1日,浦镇客车修理工 厂更名为浦镇机车车辆工厂。1965年2月,根据铁道部决定,浦镇工厂的全部蒸汽机车修理设备及 人员迁往广西柳州,组建起铁道部柳州机车工厂(今柳州机车车辆厂),从此浦厂结束了修理蒸汽 机车的历史[3],同时,工厂更名为铁道部浦镇车辆工厂。 1969年起,浦镇车辆工厂成为铁道部定点制造客车的工厂,开始批量生产23型餐车。1970年6月, 铁道部与交通部、邮电部下辖的邮政部合并为新的交通部,浦镇车辆工厂亦改称交通部浦镇车辆工 厂。1971年,浦镇工厂组建轴承车间,并成为研制生产铁路客车滚动轴承的定点工厂,并研制生产 了22型行李车、18型国际联运餐车等客车品种。至1975年2月,铁道部由交通部分离,从新恢复了 铁道部,工厂重用铁道部浦镇车辆工厂的名称。 1994年3月23日,随着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所属35家工厂更改厂名,铁道部浦镇车辆工厂 改名为南京浦镇车辆厂。踏入2000年代,随着国企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浪潮、中国机车车辆工业 与铁道部的脱钩,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重组分为中国南车、北车两大集团公司,浦镇车辆 厂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划归为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2002年12月16日,工厂正式更名为 “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2007年,中国南车集团整体重组改制,发起成立中国南车股份 有限公司;并按照中国南车集团重组改制的部署和机车、车辆共同发展的要求,南京浦镇车辆厂于 2007年6月27日成立为有限责任公司,主业重组改制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成为中国 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根据重组协议及资产交割协议,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的 经营资产已转让予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延续了原浦镇厂铁路客车、动车组、城轨车辆研发、制 造,铁路客车修理等主营业务与相关资产[11]。而其辅助业务仍保留在中国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厂, 而该厂亦继续保留其企业法人实体地位,属于续存企业。于2007年11月,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更 名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9片历史文化街区
(1)颐和路 (2)梅园新村 (3)南捕厅 (4)门西荷花塘 (5)门东三条营 (6)总统府 (7)朝天宫 (8)金陵机器制造局 (9)夫子庙
22片历史风貌区
(1)天目路 (2)下关滨江 (3)百子亭 (4)复成新村 (5)慧园里 (6)西白菜园 (7)宁中里 (8)江南水泥厂 (9)评事街 (10)内秦淮河两岸 (11)花露岗 (12)钓鱼台 (13)大油坊巷 (14)双塘园 (15)龙虎巷
南京名城保护规划
该规划明确,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应确立“整体保护、有机 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 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得大拆大建。积极探索鼓励居民按保护规划实 施自我保护更新的方式,鼓励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非文保单位的老建 筑。 历史地段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一般历史地段。其中历 史文化街区9片、历史风貌区22片、一般历史地段10片。 保护和恢复传统地名和街巷历史名称 历史文脉、历史事件以及传统文化,甚至包括历史典故统统都纳入 到保护体系中。 随着城市的建设,不少老街巷的地名消失让不少老南京人为之扼腕, 《名城规划》规定,保护和恢复传统地名以及街巷历史名称。保护有深 刻历史内涵的地名及街巷名称,城市建设道路命名中应尽可能采用历史 上有内涵的名称,有条件恢复历史地名的应及早恢复,新命名的地名要 注意与传统文化氛围相协调;建立健全相关技术规范,历史名称不得随 意更改。
常州青果巷
青果巷地处常州热闹繁忙的市中心, 始于和平南路琢初桥段,由东向西到 南大街弋桥束,期间途经正素巷、天 井巷、雪洞巷、交铺巷胜利巷等以及 大小里弄几十条,京杭大运常州旧城 市河紧邻边上流淌而过,全长约800 m 有余。 现存比较完整的青果巷应是东段和平 南到晋陵中路段为止,整个巷宽3m~ 5m不等长不足500ITI,沿市河北岸成 东西直线形分布沿河居民直接傍水而 居。西段从晋陵中路公园路段则离河3 rn而居,沿河为现在的胜巷青果巷整 个北面都为内陆民居,因河形成江南 水乡典型的“一字形”街巷格局。
浦厂发展情况
1898年9月,英国和德国决定承办津镇铁路(天津至镇江)。1899年5月,清政府在英 德两国压力下与两国草签贷款协议,并将修建津镇铁路改为修建津浦铁路(天津至南 京浦口)。1908年1月13日,清政府与英德两国正式签署了《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 根据合同,津浦铁路的修建由英德两国工程管理公司负责,以山东境内韩庄为界分为 两段,德国负责北段(天津至韩庄)共计626公里,于1908年6月开工;英国负责南段 (韩庄至浦口)共计383公里,1909年3月开工建设。 在开工修建津浦铁路的同时,英国方面提出由中英合资在津浦铁路南段建造铁路修理 厂,以修配所使用的铁路机车和客货车辆,以及制造维修线路、桥梁、轮渡等所需配 件。工厂建设筹备工作由英国工程师负责,厂址最初选定长江北岸浦口,后因太靠长 江江边、土质松软,遂改长江北岸江浦县(原浦口旧城)西南隅浦镇万峰门内(即今 南门镇)为厂址,工厂名为浦镇机厂,隶属津浦铁路局南段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对浦镇工厂进行了多次技术改造。 1952年11月,铁道部为加强对中国机车车辆工业的领导和统一 规划,铁道部决定将一些原分属铁路局领导的铁路工厂改为直 属铁道部统一领导,因此浦镇机厂改为铁道部直属工厂,行政 业务由铁道部厂务局归口管理,工厂更名为铁道部浦镇机车车 辆修理工厂。在1953年开始的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铁道部 调整铁路工业结构,将部属20个工厂划分为制造厂和修理厂, 设机车车辆制造局和机车车辆修理局分别管理,确定浦镇工厂 只负责修理铁路客车,自1954年起停止铁路机车、货车修理业 务,工厂更名为铁道部浦镇客车修理工厂。
供电缺陷
电线全部架空铺设, 妨碍景观。 部分电线与变压器同 建筑、树木距离过近, 存在安全隐患。 大量供电设备缺乏维 护,存在安全隐患。
照明缺陷
路灯数量少,且设备 陈旧,瓦数小,夜间 行动不便。
环境缺陷
住宅距离工厂过近, 生产噪音全区可闻, 缺乏隔音措施。 垃圾收集点紧靠道路, 缺乏视线遮蔽,异味 四散。 排水明沟内生活污水, 缺乏视线遮蔽,异味 四散,部分堆积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