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十大案例解析

合集下载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案例一:丰田汽车召回门事件主角:丰田汽车发生时间:2010年2月-3月危机根源:产品质量故障危机类型:产品危机关注指数:★★★★★事件过程:由于油门踏板和脚垫的安全故障,丰田自2009底开始在全球大规模召回车辆,总裁全球“巡回道歉”。

在“召回门”愈演愈烈之时,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丰田车加速踏板等缺陷发出风险警示通告,希望消费者谨慎使用部分车型,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缺陷信息。

2010年3月1日,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北京举行记者会,就大规模召回事件进行说明,并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并宣布召回丰田在中国销售的多款品牌汽车。

过去十年一直高速发展丰田公司,遇到了重大的危机打击,公司发展速度将大受影响。

危机案例评点与分析:2008年丰田全球销售额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的总和,令业界惊呼:世界汽车业迎来丰田时代!谁能预料,高速发展的丰田模式竟然隐藏着巨大的缺陷——快速的扩张、对于市场份额过度追求使得丰田忽视了地企业质量生命线的严谨把控,数以百万计的丰田车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2009年突然爆发的丰田“踏板门”危机事件其实就是企业过往细微质量瑕疵的集中性显现后果。

面对汹涌而来的危机,丰田的危机公关策略曾经出现重大失误,迟滞、傲慢、抓不住重点,这反映了一家全球性的制造公司危机意识的不足。

丰田公司的危机公关经历了一个从早期的“不作为”、“动作迟缓”,到后来的不得不“正面出击”、“全力布局”的过程。

随着事态的发展丰田公司也采取了不少应对措施,甚至公司总裁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掉着眼泪表示对此事件负责,并及时跑到中国向中国消费者道歉。

然而,多数媒体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对丰田的指责,“道歉来得太迟”、“道歉的态度不好”、“中美车主待遇为啥不同”等等诸多负面新闻仍然接连不断,让丰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然而,丰田公司的处理,仍然两次错失解决危机的主导权。

但幸好丰田认识到自身的错误,重新制定危机策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召回,并积极与消费者沟通,总裁亲身现身致歉,上书政府承认错误,丰田危机方始没有越演越烈。

典型的危机案例

典型的危机案例

典型的危机案例1. 铃木汽车(Suzuki)的气囊安全隐患危机:铃木汽车在2015年因为使用特定制造商生产的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气囊可能在车祸发生时不正确地爆炸,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

该危机引发了大规模的召回活动、法律诉讼以及品牌声誉受损。

2. 美国波音公司(Boeing)的737 Max飞机事故危机:2018年和2019年,波音公司的两架737 Max飞机相继发生坠机事故,造成346人遇难。

这起危机暴露出波音公司在飞机设计、安全检测以及对飞行员操作进行培训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导致航空公司停飞了数百架737 Max飞机,产生巨额的经济损失和品牌声誉受损。

3. 2010年的英国石油塔装油漏失事(Deepwater Horizon):这起事故发生在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深水石油塔上,造成了巨大的海上漏油事故。

在事故期间,11名工人遇难,数百万加仑(数千万升)的原油被泄漏,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地区的经济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

英国石油公司(BP)面临了巨额的赔偿费用、法律诉讼以及持续的声誉损失。

4. 菲亚特克莱斯勒(Fiat Chrysler)汽车的安全隐患危机: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因为其部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而面临了危机。

这些问题包括有可能引起发动机熄火的电子故障以及存在风险的驾驶员空气袋部件。

这些问题导致数百万辆汽车召回,对公司形象和销售造成了负面影响。

5. 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踪危机: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失去联系,造成了239人失踪。

这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搜寻和调查,但至今仍未找到飞机残骸和明确的失踪原因。

这一事件对马航的声誉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以及对航空安全性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反思。

最新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整理

最新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整理

十大经典危机公关案例分析1、UT斯达康行贿事件: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电信设备制造商UT 斯达康公司将支付300万美元罚金来和解其贿赂中国国有电信公司官员一案。

据称,UT斯达康为了商业利益,花重金邀请中国电信有关公司官员出国旅游,所到之地包括纽约、拉斯韦加斯和夏威夷,UT斯达康将官员在这些城市的旅游花销作为培训费用入账。

至今,UT斯达康方面尚没有就“行贿事件”做出正面回应。

事件点评:借助行贿的非正常手段来开展商业活动,UT斯达康的作法既违反了有关法律,也触犯了有关商业道德的底限,受到有关方面的惩罚是很自然的。

从危机公关应对的角度来看,作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T斯达康方面至少有正视问题、做出正面事件回应的勇气,以此来承担事件责任,争取获得广大公众的谅解,度过行贿事件给企业带来的难关。

2、乳业三聚氰胺“死灰复燃”:2008年“三鹿事件”的罪魁祸首——三聚氰胺引发了国内乳业大地震,直接重创了国内乳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0年初,消失一年多的“三聚氰胺”阴影再次笼罩国内乳品市场。

近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曝光上海熊猫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等5家乳制品企业相关产品三聚氰胺超标。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产品发出紧急“通缉令”,并在第一时间内收回并销毁了问题奶粉,但却让消费者敏感的神经再度绷紧。

事件点评:受08年行业事件的影响,现在网上洋奶粉热销,而中国乳业复苏难,谁知眼下,曾经影响众多孩子健康的三聚氰胺却又死灰复燃,这种现象不得不引发企业的深思。

中国乳业正处在复苏阶段,“毒奶粉”却重出江湖。

企业为了盲目追求利润,不顾社会责任,拿孩子的健康乃至性命为儿戏。

在利润诱惑面前,将所以法律与道德准则抛之脑后,由此带来的一切严重后果,有关企业纯属纠由自取。

3、恒源祥商标侵权风波:在两年前的奥运年春节期间,因十二生肖广告倍受质疑的恒源祥,眼下又受困于“羊”商标。

危机管理十大案例

危机管理十大案例

危机管理十大案例今天,在企业管理当中出现者种种的问题,方方面面的,挤压着我们,如何从中突围?如何轻松面对职场,应对管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何从之前的企业案例中得到启发,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总结了危机管理十大案例:一、可口可乐危机管理1999年6月初,比利时和法国的一些中小学生饮用美国饮料可口可乐,发生了中毒。

一周后,比利时政府颁布禁令,禁止本国销售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饮料。

已经拥有113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遭受了历史上鲜见的重大危机。

在现代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企业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其负面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短时间内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影响,必将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极大关注。

稍有不慎,即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无形资产在倾刻之间贬值。

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致命的伤害。

二、网络危机管理案例2012年6月11日,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针对湖南省教育厅回复: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

他在微博上评价湖南省教育厅: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

微博一经发出,网上几乎一片倒地跟着骂湖南省教育厅,对教育厅产生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而且大家非常认同崔的说法。

这无疑对湖南省教育厅是一种危机。

如果不回应,显然就是默认,使政府颜面无光;如果回应不好,便会更加糟糕,导致越抹越黑的效果。

此前红十字会所谓“临时工”的回应,弄得成了一则新笑话。

这无疑对湖南省教育厅是个考验。

再则,崔永元可以骂街,你教育厅属于政府,显然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回应。

三、蒙牛OMP事件2009年2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内蒙古质监局发函,要求责令蒙牛停止在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物质,这个函件引来媒体及公众对特仑苏OMP牛奶的食用安全性提出的疑虑,部分超市主动对特仑苏牛奶下架。

一轮新的危机再次爆发。

几个月前所爆发中国奶业三聚氰胺大“地震”,让蒙牛损失巨大。

OMP危机的爆发,让蒙牛又一次被陷入舆论谴责与市场失守的双重煎熬之中。

典型案例剖析举例

典型案例剖析举例

典型案例剖析举例以典型案例剖析举例为题,我将列举10个符合要求的案例,每个案例的描述不少于80字,总字数将超过800字。

1. 股市暴跌引发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导致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损失,股市也因此暴跌。

全球各国纷纷实施救市政策,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然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2. 疫情引发的社会危机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

许多国家实施了封锁措施,导致许多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经济下滑。

同时,疫情还导致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医疗资源短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3. 自然灾害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在2010年,海地发生了7.0级地震,导致大量建筑物倒塌,数十万人死亡。

这场地震引发了一场人道主义危机,许多人失去家园,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

国际社会纷纷提供援助,但海地的重建工作仍然艰巨。

4. 食品安全危机引发的公众恐慌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包括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和瘦肉精事件。

这些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恐慌,许多人对食品安全失去信心。

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持续关注。

5. 交通事故引发的生命危机每年都有大量的交通事故发生,其中一些事故导致了严重的伤亡。

例如,2011年,中国发生了一起高速列车脱轨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和数百人受伤。

这样的事故引发了公众对交通安全的关注,也促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6. 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危机许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这些污染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如呼吸道疾病、癌症和生殖系统问题。

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但解决这个问题仍然具有挑战性。

7. 虚假广告引发的消费者权益危机许多企业在广告中夸大了产品的功效或虚假宣传。

消费者购买了这些产品后发现实际效果与广告不符,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10个公共危机案例分析

10个公共危机案例分析

10个公共危机案例分析对于大型而复杂的企业而言,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保证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的一切工作可以和董事会的期望保持一致。

但在过去几年中,很多企业没有恰当理解自身的所作所为,尤其没有真正理解风险。

2022年初,一家欧洲银行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中空前诚恳地指出银行运营本应有两个目的,一是盈利,二是管理风险。

而如今深陷金融风暴中的银行们只记得第一个目的,全然忘记了第二个目的。

事实上,这场金融风暴的爆发就是由于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只顾眼前利益而诱发的。

如今全球流动性紧缩,人人都在强调现金流。

但不管这方面的日常压力多大,企业都必须抵制住走捷径的诱惑,不要让短期行为继续为祸,毕竟这是危机留下的最大教训。

而风险管理作为这次金融危机的“风暴眼”,那些深具远见的CFO们将如何在动荡中反思和优化风险管理呢?为此,《首席财务官》记者专访CIM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全球CEOCharleTilley。

《首席财务官》:您认为在如今的环境下谈论风险管理的意义何在?Tilley:我来自一个因经济危机而风云变幻的世界。

在这严峻的环境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其中亦包括中国。

但尽管如此,我仍然认为中国的前景相比之下会更加积极。

因为中国的经济力量依然强大,最近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效果可期。

在过去多年中西方世界确实获得很大成功,但同时也犯了不少错误。

西方世界需要吸取教训,亚洲等国家也能从这些教训中获得启发。

在今天谈论风险管理确实恰逢其时。

就如一杯烈性鸡尾酒,无数因素正共同影响着企业,全球化,新市场不断产生,政治和经济环境不稳定等等。

和以往相比,如今的企业不仅自身复杂程度,它所在供应链的复杂程度也大幅提高。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建立风险管理的框架,才能将风险转化为机遇,并在严酷的形势下控制局面。

《首席财务官》: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西方国家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关系很大。

可对于风险管理,西方国家企业一向是中国企业的“老师”。

但这次危机让我们发现“老师”也不是尽善尽美。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

公共关系危机公关案例公共关系危机是指企业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发的公众关注和负面舆论,可能对企业形象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事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列举10个公共关系危机的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环境污染事故某化工企业因为生产过程中的疏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企业在危机处理中缺乏透明度和及时沟通,导致公众对企业的质疑和不信任,进而对企业形象和销售额产生了负面影响。

2. 产品质量问题某汽车制造商在市场上推出一款新车型,但不久后被曝出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多起事故和消费者投诉。

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未能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导致公众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产生怀疑,进而对品牌形象和销售额造成严重影响。

3. 媒体报道失误某媒体在报道一个重大事件时,由于信息获取不准确或主观判断错误,发布了虚假或误导性的新闻,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和抗议。

媒体在危机处理中未能及时道歉和更正错误,导致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对媒体的影响力和商业利益造成负面影响。

4. 员工不当行为某餐饮连锁企业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歧视性言论,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谴责和抵制。

企业在危机处理中未能及时对员工进行处理和道歉,导致公众对企业的形象和价值观产生负面评价,进而对企业的利益和声誉造成损害。

5. 数据泄露某科技公司的用户数据被黑客攻击导致泄露,引发了公众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和不满。

公司在危机处理中未能及时通知用户和采取措施保护用户利益,导致公众对公司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对公司品牌和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6. 劳工纠纷某制造业企业的员工因为工资待遇不公和工作环境恶劣而发起罢工,引发了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和支持。

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未能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导致公众对企业的劳工政策和社会责任产生负面评价,进而对企业形象和销售额造成损害。

7. 领导人丑闻某政府官员或企业高层领导人因为涉嫌腐败、性丑闻等丑闻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领导层的不满和抗议。

危机事件案例

危机事件案例

危机事件案例在当今社会,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它们可能是自然灾害、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事件等。

这些危机事件往往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应对。

危机事件案例一,深圳滑坡事故。

2015年12月20日,深圳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滑坡事故,造成了大量房屋被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一事件的发生给当地居民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在这次事件中,政府及时采取了应急措施,组织了大规模的搜救和救援工作,并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全面的安置和救助。

同时,政府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的追责和处理,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危机事件案例二,新冠肺炎疫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给各国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这场危机中,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积极采取了防控措施,包括封锁城市、实行隔离、加强医疗救治等,以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同时,各国也加强了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共享防疫经验和资源,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全球的影响。

危机事件案例三,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MH370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联,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搜救行动。

这一事件给乘客家属和航空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在这次事件中,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了搜救和调查工作,尽最大努力寻找失联航班的踪迹和原因。

同时,航空公司也积极与家属沟通,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以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和困难。

以上三个案例充分说明了危机事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也展现了政府和组织在危机事件中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面对危机事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危机事件,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希望未来能够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让世界更加安宁和美好。

危机公关典型案例

危机公关典型案例

危机公关典型案例
1. Exxon Valdez油轮泄漏案:1989年,Exxon Valdez油轮在阿拉斯加州沿岸搁浅并泄漏了大量原油,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受重大破坏。

该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石油公司的质疑和愤怒,Exxon面临着大规模的舆论危机。

公司的危机公关策略包括赔偿受害者、清理原油、加强安全措施等,并积极与媒体和公众沟通以恢复声誉。

2.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失踪案: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联,引起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

公司面临危机公关的挑战,需要处理家属的情感需求、协调各方搜索救援行动、并解释航班失踪的原因。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通过与家属和媒体的持续沟通、提供信息更新和采取行动来努力维护公司声誉。

3. 高盛公司金融危机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高盛公司因其与次贷债相关的金融业务引发公众对其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质疑。

高盛公司采取了积极的危机公关策略,包括提供解释性的媒体采访、与政府机构合作调查、加强公司的内部监管制度等,以恢复公众对其信任。

4. 大众汽车排放丑闻案:2015年,大众汽车公司因其柴油引擎在尾气排放测试中存在造假行为而陷入危机。

公司面临严重的声誉损失和法律诉讼。

大众汽车公司通过快速承认错误、召回车辆、解雇涉及人员等积极行动,并与消费者、政府和媒体保持开放透明的沟通,试图重建公众对其的信任和声誉。

这些案例提供了企业在危机公关中应对挑战的不同策略和做法,包括承认错误和积极行动、开放透明的沟通、积极与利益相关者合作等。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应对危机,并恢复声誉。

企业危机管理案例与教训总结

企业危机管理案例与教训总结

企业危机管理案例与教训总结大家好啊,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企业危机管理,这可是一个让许多企业头疼的问题。

企业一旦遭遇危机,如果没有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企业危机管理的案例,以及从中学到的宝贵教训。

案例一:某知名快餐连锁卫生丑闻某知名快餐连锁店曾因在其食品中发现有害细菌而遭受严重指责。

这一消息传播迅速,引发公众恐慌和信任危机,导致销售额锐减,股价暴跌。

该企业的市场声誉受到极大损害,一时间声名扫地。

教训一:重视危机预警机制这起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危机,做好预案准备。

危机一旦发生,企业需要迅速做出回应,积极主动地向公众道歉并展示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案例二:航空公司客户服务糟糕某航空公司在一次天气突变下,数百名乘客被滞留在机场,面临服务不周、信息不透明等问题。

愤怒的乘客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引发公众对该航空公司的负面印象,客户满意度急剧下降。

教训二:建立危机公关应对团队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企业需要建立强大的危机公关团队,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各种危机情况。

要学会倾听客户的声音,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重塑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

案例三:网络安全漏洞泄露一家电子支付公司因网络安全漏洞被黑客攻击,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引发用户恐慌和隐私泄露风险。

公司面临着声誉受损、用户流失等重大危机。

教训三:加强网络安全保护这起案例提示我们,企业应重视网络安全,加强对系统的监测和防护,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另外,企业应及时向用户披露信息泄露事件,积极采取措施挽回用户信任。

企业危机管理至关重要,任何企业都可能面临各种危机,唯有做好危机管理的准备,才能安全度过风险。

重视危机预警、建立危机公关团队、加强网络安全保护,这些都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

希望各位企业能够牢记这些教训,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危机管理不是万能的,但它可以让企业在危机中更从容应对,保护企业的利益。

解析危机公关的成功案例

解析危机公关的成功案例

解析危机公关的成功案例危机公关是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或负面舆情时,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和处理,保护企业声誉、化解危机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中,危机公关常常需要迅速应对、精确决策和灵活操作,以降低危机对企业形象和经营的负面影响。

而成功的危机公关案例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的危机挑战。

一、三星Note7爆炸事件2016年,三星Note7手机发生频繁爆炸的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和担忧,成为了一起具有较高风险和复杂性的危机公关案例。

三星面临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产品质量问题,Note7手机频繁爆炸引发了用户的安全担忧;其次是危机传播效应的扩大,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对事件的报道和讨论加剧了危机的严重性。

三星通过以下举措成功化解了危机:第一,立即停产和全球召回Note7手机,表明对消费者安全的高度重视。

第二,积极与媒体和公众沟通,及时提供最新信息和处理进展,展示出透明和负责的态度。

第三,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调查和改进,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最后,推出全新的Note系列产品,重塑品牌形象并恢复市场份额。

二、麦当劳食品安全危机2014年,麦当劳中国供应商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导致部分麦当劳门店的产品被曝光出质量问题,引发公众对该品牌的担忧和不信任。

在这个危机事件中,麦当劳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化解危机:首先,立即发布公开声明,对事件表达忧虑并采取行动。

其次,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和监管,严格控制食品安全的生产和供应环节。

然后,开展大规模的公关活动,如举办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发布食品安全报告等,向公众传递食品安全的积极态度和措施。

最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和新品,以吸引消费者重新建立信任和回归品牌。

这些措施使得麦当劳成功地渡过了危机,有力地维护了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也为其他企业在类似危机中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三、Uber数据泄露事件2017年,Uber公司被曝光隐瞒了5000万用户数据泄漏事件,涉及到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数据,引发了用户对隐私安全的担忧和对Uber的不信任。

危机公关案例分享

危机公关案例分享

危机公关案例分享危机公关是指企业或组织面临危机时采取的一系列公关策略和措施,旨在保护企业或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危机公关案例层出不穷,以下列举了十个典型案例,以供参考。

1. 三鹿奶粉事件在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因为其奶粉被检测出高含量的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上尿毒症甚至死亡。

面对舆论的强烈谴责,三鹿集团迟迟未能及时公开道歉和采取有效措施,导致危机进一步扩大。

这一事件揭示了企业在危机公关中应当及时公开信息、快速反应并采取积极措施的重要性。

2. 马航MH370失踪事件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联,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马航面临的危机不仅是航班失踪本身,更是舆论对于马航处理失踪事件的质疑和指责。

马航在公关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家属进行沟通等,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并与各方共同努力解决。

3. 美国波音737 Max飞机事故2018年和2019年,波音公司的两架737 Max客机相继发生坠机事故,导致346人死亡。

事故引发了对波音公司安全标准的质疑和舆论的强烈谴责。

波音公司面临的危机公关挑战包括重新建立信任、公开调查结果、采取措施确保飞机安全等。

4. 谷歌隐私泄露事件2018年,谷歌被曝光在其社交网络平台Google+上存在漏洞,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谷歌面临的危机包括对用户隐私保护不力的指责和法律诉讼的风险。

谷歌随后宣布关闭Google+,并加强用户数据保护措施,以挽回公众对其信任。

5. 微软Windows漏洞事件2017年,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系统遭受了一次规模庞大的勒索软件攻击,该攻击利用了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

微软公司面临的危机公关挑战包括修复漏洞、向公众提供及时信息和解决方案,以及加强系统安全性。

6. 惠普公司董事会丑闻2011年,惠普公司董事会成员之间爆发内讧,涉及董事长被指控违反公司道德和法律规定。

这一事件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舆论的谴责,惠普公司在危机公关方面采取了重新组建董事会、公开道歉和提高公司治理的措施。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

十大危机公关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企业和机构在运营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危机事件,如产品质量问题、领导人失言、安全事故等。

如何处理这些危机事件,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下面我们将介绍十大危机公关案例,并分析它们的应对策略和效果。

案例一:思科公司网络设备漏洞事件思科公司是全球知名的网络设备制造商,2019年该公司披露了一起重大漏洞事件。

面对该事件,公司及时公开事件情况,并发布紧急补丁,同时积极与相关安全机构合作,共同应对漏洞问题。

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危机,维护了企业声誉。

案例二:马航MH370失联事件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成为全球瞩目的危机。

马航公司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危机应对团队,向家属和媒体提供信息,并积极配合调查工作。

虽然最终事故原因未查明,但马航公司积极的危机公关措施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尊重。

案例三:三星Note 7手机爆炸事件三星Note 7手机爆炸事件是2016年的重大危机事件。

面对此事,三星公司果断召回产品并展开全面调查,同时积极向用户道歉,并承诺进行全面赔偿。

通过公司的坚定行动和积极处理,三星公司挽回了用户信心,顺利度过了这场危机。

案例四:沃尔玛事件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但其涉及的劳工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面对各种指责,沃尔玛积极采取行动,提高员工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并加强对供应链的监督。

这些积极变革有效缓解了消费者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提升了公司形象。

案例五:可口可乐新闻泄密事件2006年,可口可乐公司遭到一名前高管故意泄露机密文件的事件。

公司通过迅速采取法律行动、紧急换发产品,以及对员工进行培训等措施,果断处理了这一事件,维护了企业的声誉。

案例六:戴尔公司主板故障事件2004年,戴尔公司的个别笔记本电脑主板出现故障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质量争议。

戴尔公司积极回应消费者的投诉,加强售后服务,并进行了全面召回和更换。

这种及时反应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对于稳定公司声誉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3公共危机典型案例

2023公共危机典型案例

2023公共危机典型案例一、美国银行业危机。

1. 事件概况。

你知道吗?美国的银行业在2023年可是闹了个大危机呢。

像硅谷银行(SVB),那可是在科技创业圈很有名气的银行,突然就爆雷了。

就像一个一直被大家认为很靠谱的伙伴,突然说自己没钱了。

硅谷银行主要是因为资产负债端的严重错配。

它把大量资金投到了长期债券上,这本来也没啥,但是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债券价格下跌,而它又面临储户大量提款的情况。

这些储户很多都是科技初创企业,一有风吹草动就赶紧把钱拿出来,结果银行一下子就撑不住了。

紧接着,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也跟着倒下了。

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家银行出问题,其他银行也跟着紧张起来。

这可不仅仅是银行自己的事情,整个美国金融市场都受到了冲击,股票市场也跟着抖三抖,大家都担心会不会有更多的银行也陷入同样的困境。

2. 影响。

对美国的创业公司来说,那简直是雪上加霜。

本来创业就不容易,就像在悬崖边走路,现在银行出问题,资金链断了,很多公司不得不裁员甚至直接倒闭。

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被人把拐杖拿走了,一下子就站不稳了。

而且这种银行业危机还让全球投资者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了怀疑,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的牵连,大家都在观望,不敢轻易在美国的银行进行大规模投资了。

二、土耳其地震危机。

1. 事件概况。

土耳其在2023年遭遇了超级严重的地震啊。

那场面就像世界末日一样,大地像发了疯似的晃动。

好多城市的建筑就像纸糊的一样,哗啦啦地倒塌。

这地震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强烈震动,有7.8级呢。

土耳其的一些老建筑根本就经受不住这样的折腾,因为很多建筑在建设的时候可能就没有按照很高的抗震标准来。

而且地震发生的时候是在凌晨,大多数人都在睡觉,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叙利亚也受到了很大的牵连,毕竟两国离得近。

就像你住在一个小区,隔壁家着火了,你家也会被烟熏到一样。

叙利亚本来就因为多年的战争,基础设施很薄弱,这地震一来,更是惨不忍睹,救援力量也很有限。

2021年上半年十大公关危机案例

2021年上半年十大公关危机案例

文章标题:2021年上半年十大公关危机案例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2021年上半年出现的十大公关危机案例,并分析它们对相关公司、组织或个人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通过全面评估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公关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

1. 案例一:某知名饮料公司产品质量问题事件这个案例是今年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公关危机之一。

该公司的某款产品被曝出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一事件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和销售业绩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和不信任。

公司在应对这一危机时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是否能够有效化解危机?2. 案例二:某电子产品公司隐私泄露事件这是另一起备受关注的公关危机案例。

该电子产品公司被曝出存在用户隐私泄露问题,引发了用户和公众的强烈愤怒和不满。

公司在面对这一危机时,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这些应对措施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保护公司的形象和信誉?3. 案例三:某互联网评台涉嫌违法事件这一事件在上半年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该互联网评台被指控存在违法行为,引发了监管部门的介入和调查。

公司在这一危机中的表现如何?事件对公司的业务和口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公司又是如何回应这一危机的?4. 案例四:某奢侈品牌涉嫌破坏文物事件该奢侈品牌因为在广告宣传中涉嫌破坏文物而遭到公众指责和抵制。

这一危机对品牌形象和销售产生了怎样的冲击?品牌又是如何通过危机公关化解负面影响的?5. 案例五:某餐饮连锁企业卫生安全问题上半年发生的一起餐饮企业卫生安全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该企业的广泛担忧和抵制。

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是如何应对的,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6. 案例六:某金融机构涉嫌欺诈事件该金融机构因涉嫌欺诈行为而在上半年遭到舆论的强烈谴责和质疑。

金融机构在应对危机时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是否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度过难关?7. 案例七:某零售企业诚信危机一起关于诚信和服务质量的事件对该零售企业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企业危机处理十大经典案例

企业危机处理十大经典案例

企业危机处理十大经典案例企业危机解决方案推荐:在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中,我们不应该将企业危机简单理解为利益上的冲突,价值观、情感方面的迥异及对抗都可能是引发企业重大危机的根源。

在网络时代,便捷的网络传播环境为集结、扩散、煽动公众对企业或品牌的敌对情绪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这对企业而言,危机管理的重点或许就应该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同时,认真倾听、追踪公众舆论,并及时对舆论情绪做出反应,第一时间将危机的种子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或许就是十大企业危机管理案例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一:新奥燃气政府公关泄密事件1、企业危机经过:2009年1月7日,一位网友在其博客中发表题为《山东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聊城新奥燃气公司拟维护的官员名字、职务以及费用款项一目了然。

这篇题为《山东聊城一燃气公司行贿官员预算表》的帖子热透了网站,舆论一片哗然。

2、企业危机处理方法:在泄密事件发生之后,新奥燃气进行紧急危机管理:一是在1月8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新奥从未做过此计划,指责事件由竞争对手所策划,称已报警,并警告其他媒体不要盲目报道,否则将被追究责任。

二是紧急开展网络媒体的负面报道的删帖处理。

新浪、搜狐、网易等主流门户网站的新闻报道已大部分被删除。

三对事件更多内幕闭口不谈,所以对外信息披露均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称此事乃对手策划所致。

3、事件启示:新奥燃气所采取否认策略虽然不符合道德规范,但从危机管理的角度却是正确的。

因为无论这份公共关系维护方案是如何被曝光的,企业这种行为本身已经跨越了企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所以否认策略是企业必须坚守的底线——苍白无力的否认尽管会到质疑与批判,但起码将事件框定在企业道德层面。

如果承认则使事件升级至法律层面,既使媒体不再炮轰,聊城官员也会让新奥燃气吃不了兜着走。

企业危机处理案例二:马自达6危机:明星吸毒,品牌遭殃1、企业危机经过:2009年2月1日,奥运金牌王菲尔普斯吸食大麻的照片被英国媒体曝光,舆论震惊。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引言: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可能严重损害声誉和利益的事件或情况。

中国企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危机公关事件。

本文将从十个案例中选取典型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其危机原因、企业应对方式以及对公众形象的影响。

1. 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奶粉行业的典型危机事件,该公司2008年被曝光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数百名婴儿患上尿毒症,数名婴儿因此丧生。

这一事件暴露了企业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中国奶粉行业的普遍质疑。

三鹿奶粉公司在危机初期采取了隐瞒和推卸责任的方式进行危机处理,导致公众对公司的不信任和愤怒进一步加深。

最终,公司高管被判处有期徒刑,公司声誉受到了无可挽回的重创。

2. 长生生物疫苗事件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发生在2018年,该公司生产的狂犬疫苗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引发了公众对疫苗安全的担忧。

此次事件中,长生生物公司虚假宣传和质量控制不严的举报被曝光,导致公众对该公司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面对危机,长生生物公司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向社会道歉并主动召回有问题的疫苗。

然而,公司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也对整个疫苗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3. 金融机构内幕交易事件中国金融机构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了多起内幕交易事件。

这些事件在公众中引发了对金融行业的关注和质疑,对行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危机,金融机构通常会采取公开道歉、解雇涉事人员、加强内部监管等措施来恢复公众信任。

然而,这些危机公关事件对金融行业形象的损害程度较大,需要长期努力来重建公众信任。

4. 菜鸟网络工资拖欠事件菜鸟网络是中国著名的物流公司,该公司曾因拖欠员工工资而被曝光,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谴责。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菜鸟网络的声誉,影响了其与员工和消费者的关系。

菜鸟网络随后公开道歉,并加强工资发放管理和内部监管。

然而,这一事件对菜鸟网络形象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并需要通过改进管理和加强员工关系来重建公众信任。

危机公关失败的案例及过程

危机公关失败的案例及过程

危机公关失败的案例及过程危机公关是指在企业或组织面临危机时,通过合理的沟通和危机管理措施来保护企业或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但有时候,企业或组织在处理危机公关时会出现失败的情况,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或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列举了10个危机公关失败的案例及过程:1. 联邦快递丢失包裹事件这是一个涉及大量客户的危机公关案例。

联邦快递在处理包裹时出现了丢失现象,但他们的公关团队没有及时回应客户的投诉和质疑,导致舆论一边倒地批评联邦快递的服务质量和信誉。

2. 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踪事件在这个事件中,马航的公关团队没有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解释,导致舆论的不满和对马航的质疑进一步加剧。

他们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也没有采取积极的危机管理措施。

3. 微软发布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发布时,微软的公关团队没有及时回应用户的反馈和意见,导致用户质疑该操作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微软的沟通方式过于官方化,缺乏亲和力和透明度,进一步破坏了用户对微软的信任。

4. 雪佛龙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雪佛龙在处理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时,没有及时向公众公开事故的真相和处理进展,导致舆论质疑其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能力。

雪佛龙的公关团队没有做好危机管理和危机沟通,进一步加剧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5. 三星Note 7手机爆炸事件三星在处理Note 7手机爆炸事件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也没有及时回应用户的质疑和担忧。

他们的公关团队缺乏危机管理经验,导致危机进一步恶化,最终造成了巨大的财务损失和品牌声誉的打击。

6. Uber隐私泄露事件Uber在隐私泄露事件中,没有及时向用户公开事件的真相和处理进展,也没有采取积极的危机管理措施。

他们的公关团队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公众对Uber的信任降低。

7. 高盛公司金融危机高盛公司在金融危机中被指责为导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他们的公关团队没有积极回应质疑和指责,也没有及时提供解释和道歉。

度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公关危机案例

度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公关危机案例

度跨国公司在华十大公关危机案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各种公关危机。

以下是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一:_____汽车召回事件_____汽车曾因质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召回车辆,但在处理中国市场的召回时,其态度和措施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中国消费者认为_____汽车对中国市场存在歧视,召回不及时且解决方案不合理。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_____汽车的品牌形象,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

案例二:_____快餐食品安全问题_____快餐曾被曝光使用过期食材、卫生条件不达标等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消费者的恐慌,对_____快餐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尽管_____快餐采取了一系列的公关措施,但消费者对其信任度大幅降低,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案例三:_____电子产品电池爆炸事件_____电子产品的某款热门产品频繁出现电池爆炸的情况,引发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担忧。

_____公司在危机初期反应迟缓,未能及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导致舆论持续发酵,不仅影响了该产品的销售,还对整个品牌的口碑产生了负面影响。

案例四:_____化妆品虚假宣传事件_____化妆品品牌夸大产品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被消费者举报和媒体曝光。

这一行为违反了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广告准则,使得消费者对该品牌的诚信度产生质疑,市场份额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

案例五:_____服装品牌文化歧视事件_____服装品牌在其产品设计或宣传中涉嫌文化歧视,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强烈抵制。

该品牌未能及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公关措施来挽回局面,最终导致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受到重创。

案例六:_____超市价格欺诈事件_____超市被发现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标价与实际结算价格不符。

这一事件引起了消费者的愤怒和投诉,相关部门也介入调查。

_____超市的形象受损,消费者对其信任度急剧下降。

危机十大案例解析(doc 28页)

危机十大案例解析(doc 28页)

案例一:CECT手机:“中国种的狗”事件2003年2月,南京的个别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中电通信CECT928手机屏幕上竟出现一句问候语“Hello Chow”,翻译意思是“你好,中国种的狗”,消费者随即向新闻媒体反映。

此事经媒体一曝光,立刻掀起轩然大波,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对民族尊严的伤害,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众多此手机的用户准备向厂家讨个说法。

事件发生当日,中电通信市场总监飞赴南京解决此事,并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

随即,中电通信公司发表公开声明:1、我公司(中电通信)作为国内重要的手机供应商之一,一直以发展民族企业为己任,公司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绝无伤害国内用户民族尊严的想法与行为;2、CECT 928是我公司2002年8月推出的产品,以优异的产品质量、强大的功能、时尚的外观、精湛的工艺、合理的价格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Hello Chow”是该手机产品的问候语,意为“你好,可爱的宠物狗”,是该手机人性化的开机界面;3、本着对国内购买者负责的原则,购机用户如不喜欢该界面,CECT可提供免费软件升级,并公布了售后服务中心的地址和电话。

公关得分:40分理由陈述:CECT手机“HELLO CHOW”事件出来以后,中电通信市场总监飞赴南京调节此事,并在第一时间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这一点表现了中电通信对这个公关危机的重视程度和反应及时性。

包括中电通信所发表的公开声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一则非常简单的声明是很难解决问题并令人信服的,由此可见中电通信对这起公关危机的处理是不到位不成功的。

笔者认为,中电通信这起危机公关不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中电通信似乎对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危机处理过于轻描淡写,过于轻率。

当消费者看到自己购买的手机屏幕上竟出现一句问候语“Hello Chow”,即“你好,中国种的狗”时,有过激的反应即使将问题上升到民族和个人人格的高度也不为奇,毕竟人的思维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都按照CECT思路理解成“你好,可爱的宠物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CECT手机:“中国种的狗”事件2003年2月,南京的个别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中电通信CECT928手机屏幕上竟出现一句问候语“Hello Chow”,翻译意思是“你好,中国种的狗”,消费者随即向新闻媒体反映。

此事经媒体一曝光,立刻掀起轩然大波,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对民族尊严的伤害,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众多此手机的用户准备向厂家讨个说法。

事件发生当日,中电通信市场总监飞赴南京解决此事,并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

随即,中电通信公司发表公开声明:1、我公司(中电通信)作为国内重要的手机供应商之一,一直以发展民族企业为己任,公司本着“用户至上的原则”,绝无伤害国内用户民族尊严的想法与行为;2、CECT 928是我公司2002年8月推出的产品,以优异的产品质量、强大的功能、时尚的外观、精湛的工艺、合理的价格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Hello Chow”是该手机产品的问候语,意为“你好,可爱的宠物狗”,是该手机人性化的开机界面;3、本着对国内购买者负责的原则,购机用户如不喜欢该界面,CECT可提供免费软件升级,并公布了售后服务中心的地址和电话。

公关得分:40分理由陈述:CECT手机“HELLO CHOW”事件出来以后,中电通信市场总监飞赴南京调节此事,并在第一时间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这一点表现了中电通信对这个公关危机的重视程度和反应及时性。

包括中电通信所发表的公开声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一则非常简单的声明是很难解决问题并令人信服的,由此可见中电通信对这起公关危机的处理是不到位不成功的。

笔者认为,中电通信这起危机公关不成功之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中电通信似乎对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危机处理过于轻描淡写,过于轻率。

当消费者看到自己购买的手机屏幕上竟出现一句问候语“Hello Chow”,即“你好,中国种的狗”时,有过激的反应即使将问题上升到民族和个人人格的高度也不为奇,毕竟人的思维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都按照CECT思路理解成“你好,可爱的宠物狗”。

如果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消费者,当你打开手机时出现这样的画面,你会做何感想?这毕竟不是消费者自愿或主动下载的,而是供应商强加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事态非常严重。

而中电通信仅仅和消费者联系后,就草草地出了文章开头的声明。

这样以我为中心的声明作用能有多大?能够安抚和平息消费者吗?能够给舆论一个合理的交代吗?第二,外交辞令并没有一种良好的公众态度,以我为中心,暗含危机的原由是消费者的误解,责任在消费者,而不是在厂家,没有给自己和消费者都留下余地。

中电通信在声明中的第二条的意思是说我的手机很好、很受欢迎,开机界面也没有错,是你们理解错了,你们不应该那样理解!声明的第三条中“本着对国内购买者负责的原则”言下之意好象消费者是在无理取闹。

显然这些声明没有一种良好的公众态度,暗含危机的原由是消费者的误解,责任在消费者,中电信在此解释并没有给自己和公众留有余地,反而进一步将对立面加大。

第四,中电信在此次公关危机中没有很好的发挥危机公关中的互动性、谅解性、真诚性的原则。

中电通信市场总监就飞赴南京解决危机,并与首先发现问题的用户取得联系。

但并没有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主动让消费者和媒体参与到此次危机的处理之中。

专家点评:“Hello Chow”理解成“你好,中国种的狗”,是消费者“太多心”,还是厂家“缺心眼”,已经没有争论的必要。

留给经营者更多的警示是:你的产品,最终是由消费者来使用与感受的,从这点说:经营产品其实就是经营人心。

洞悉消费者的纷繁多样的情结,是你产品上市之前就应该考虑的,它是“研发”的一部分,而不是事后的“补救”。

案例二:罗氏:“达菲”风波2月8日,一条令人惊惧的消息在广东以各种形式迅速蔓延——广州出现流行疾病,几家医院有数位患者死亡,而且受感染者多是医生。

“死亡”让不明真相的人们大为恐慌,谣言四起。

2月9日,罗氏制药公司于广州召开媒体见面会,声称广东发生的流行疾病可能是禽流感,并告之其产品“达菲”治疗该病疗效明显。

罗氏公司的医药代表也以达菲可以治疗该病而敦促各大医院进货。

该媒体见面会的直接后果是为正在浪尖上的谣言推波助澜,广东、福建、海南等周边省份的食醋、板蓝根及其它抗毒药品脱销,价格上涨几倍及至十几倍,投机商大发“国难财”,“达菲”在广东省内的销量伴随谣言的传播而扶摇直上。

2月8日前广东省内仅1000盒,2月9日后飙升到10万盒。

曾有顾客以5900元买下100盒“达菲”!2月15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质疑“达菲”:“禽流感”恐慌与销量剧增有何关系?》的署名文章,指责罗氏制药蓄意制造谣言以促进其药品的销售,并向广东省公安厅举报。

罗氏公司的商业诚信和社会良知受到公众质疑,其形象一落千丈。

同时,罗氏制药还将面临严重的市场危机,直接的后果是“达菲”销量的直线下跌。

《南方都市报》的消息发出后第二天,广州某医院“达菲”的销量就下降到不到10粒(以前每天要售出100多粒)。

更有消费者提出了退货要求。

公关得分:5分理由陈述:“非典”是对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一次严峻考验,对于跨国公司更不例外。

跨国公司的中国公司同样是中国的“企业公民”,在获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当“非典”危机来临的时候,企业扮演了两种角色,一种是借机公关型,承担公司在中国的社会责任,扮演赋有诚信、爱心、有责任感的“本土化”企业;另一种则是利益熏心,无奸不商型,最终陷入了社会的诚信危机中。

罗氏在这场危机中,无疑扮演的是后者。

像罗氏这样一个全球性的集团公司,信誉是其在世界各地扎根的保障。

很难想象一个百年企业使用如此短视的营销手段来开拓市场是怎么做出来的。

“达菲”事件对罗氏(中国)公司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罗氏为什么没想到在这种时刻开展公关活动呢?试想,如果罗氏不是开媒体见面会,而是向广大市民赠药呢?危难之中见真情,如果罗氏宣称的是“现在病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请广大市民不用惊慌,达菲对抗病毒有很好的效果,罗氏将免费向广大市民赠药。

”而10万盒药的成本充其量最多几十万元而已。

对于罗氏这样一个跨国公司来说,诚信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必须谨守;充分依靠政府的力量,制定一系列改进措施;应加强社会公益性的公关活动,比如为病人提供一些免费服务,开展一些针对性的医药研究、赞助活动,免费向社会提供此类疫情的治疗方案,并得到专家的认可等措施都可以积极改善自身的形象,等等。

让公众相信罗氏在以实际行动证明其为公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没有变。

专家点评:起初的“借势营销”,最终成为被公众质疑的“乘火打劫”,这样的事件,因为发生在一个非常时期,一个跨国公司背景的大公司身上,而显得格外的抢眼。

所有知道这件事和正在做这类的事的人,请记住这样一句话:Never sell our future for short-profit!(决不为短期利益出卖未来。

)巧的是,它同样出自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

案例三:长虹:海外“受骗”风波3月5日,《深圳商报》刊载《传长虹在美国遭巨额诈骗,受骗金额可能高达数亿》一文,文章称:长虹在美国遭遇巨额诈骗的消息在业内传播甚盛,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称长虹受骗已惊动了外经贸部。

该报记者对此传闻还进行了多方求证,感觉事态确已严重等等。

尽管在3月5日晚长虹进行一系列的危机公关,对《深圳商报》的“报道不实”进行了“澄清”。

但危机还是来了,让人措手不及。

3月6日股市开盘刚一个小时,四川长虹就遭受了突如其来的巨量抛售,股价上演高台跳水,到收盘时股价下跌4.22%,成交2600多万,创出了去年7月以来的巨量,甚至影响了大盘的走势。

此后数天内,国内各媒体开始了对“长虹在美国遭巨额诈骗”事件的各种角度的追踪报道,形成一边倒的声音。

公关得分:60分理由陈述:长虹在这次看似突如其来的公关危机中反应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该公司在寻找到公关危机产生的根源后于3月5日晚即展开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举措。

这些措施体现了危机公关处理应该具备的及时性、全面性的原则。

纵观对此次公关危机所采取的措施,长虹基本是围绕着防止负面消息扩散——提供正确的消息——发表权威说法——改善形象——提升形象这一条主线进行,脉络比较清晰。

在危机爆发的当天,长虹就及时提供给各大媒体一份声明,虽然这份声明有一些简单和模糊,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负面信息的扩散。

其次,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开展系列的政府公关、媒体公关、公众公关,使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同时并尽可能地重塑企业形象。

尤其是长虹依靠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展开政府公关,让绵阳市委出面说话,使《深圳商报》在显要位置就《传长虹在美遭巨额诈骗》一文进行了澄清,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而长虹公开声称将保留采取法律途径解决“被诈骗”事件,同时邀请律师通过网站和其他途径向股民说明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误报”媒体索赔损失等,则是稳定股民信心的一个手段。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长虹在处理公关危机方面也存在不少败笔。

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点值得反思:首先,危机管理不到位。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公关危机的预警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最完善的危机公关是把公关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但是由于长虹内部管理的混乱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公司没有全员公关意识等因素的存在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

其次,同行关系不融洽。

长虹公关危机事件直接反映了长虹与竞争对手关系的恶劣程度。

长虹董事长倪润峰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直接指出,这次危机是由基地设在广州的一家香港上市的企业所放的暗箭,目的是打击长虹的声誉。

可见长虹与同行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

第三,媒体关系不和谐。

长虹作为国内知名的大企业,但是在媒体的沟通上却没有与大企业的身份相匹配和协调起来。

实际上从1999年开始在媒体面前就显得非常被动。

长虹“遭诈骗”被爆发出来后,北京、广州等国内各大媒体开始了大规模跟风和炒作,除了给沉寂已久的家电市场增添几分热闹,给人们增添了一些茶后饭余的谈资之外,更重要的是反衬出长虹与媒体的关系不和谐。

尽管一些媒体对长虹“遭诈骗”事件听取了长虹方面的意见,并就此做了分析,但就总体而言,大部分媒体在对长虹的报道上对长虹本身是不利。

专家点评:媒体业的发达,使得新闻信息越来越成为同业拼抢的稀缺资源。

在感触或愤怒于新闻骚扰的时候,我们的公司管理者,特别是一个上市公司管理者,是不是想过:为什么不把你的屋顶做成透明的呢?!“透明”是对公众的责任,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案例四:富士:“走私”丑闻2003年关于“富士走私和富士施乐走私”的传闻在坊间流传,而后关于“富士走私”新闻不断被传媒曝光,问题的焦点又更多的集中在珠海真科身上。

富士一直以沉默作答,仅有的一份“与自己无关”的声明更显示出其大有逃避中国媒体和舆论的监督,企图蒙混过关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