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及减值准备计提管理办法(修改版)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篇一:银行五级分类说明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约,一直能正常本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
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目前仍然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负面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担保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
贷款损失的波动率在30%-50%。
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本息偿还贷款超额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绝大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并购、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损失贷款指借款人已无偿还银行存款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保护措施和相关措施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更何况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绝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没有含意和必要再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没有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的履行了必要在法律程序之后应立即予以注销,其贷款受损的概率在75%-100%。
贷款五级分类详细标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本息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企事业单位贷款和其他出资人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正常类(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信托公司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偿还债务有充分把握;(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可能出现基克维泽区,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负面影响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a、借款人化肥经营正常,主要经营评价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还债贷款本息。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贷款分类
附:中国1998年之前的贷款分类
1998年以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8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 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逾 期贷款是指逾期未还的贷款,只要超过一天即为逾期;呆滞是指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的 贷款;呆账是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 部分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
简介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一、正常贷款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 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二、贷款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 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三、次级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 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四、可疑贷款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
分类标准
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标准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充分分析借款人及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下列基本标准初步划分 企事业单位贷款和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档次后,严格依据核心定义确定分类结果。 1.下列情况划入正常类 (1)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农村合作金 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 (2)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 ●正常类参考特征: a.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正常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b.贷款未到期。 c.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 2观判断。在依赖主观判断的贷款分类体系中,同类贷款的分类结果基本上正确,但是不同类贷 款之间的界线比较模糊,分类结果难以保持一致性。
中国银行五级分类减值金额依据
中国银行五级分类减值金额依据
中国银行五级分类减值金额依据是按照相关贷款的逾期天数和贷款分类的风险等级来确定的。
根据中国银行的相关规定,五级分类分别是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
减值金额依据如下:
1. 正常类:一般不需要进行减值计提。
2. 关注类:根据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
“关注类”贷款风险较小,但需要关注贷款的偿还情况和违约风险。
3. 次级类:根据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
“次级类”贷款已出现一定的违约风险,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和管理。
4. 可疑类:根据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
“可疑类”贷款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进行
管理以及适当的减值计提。
5. 损失类:根据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
“损失类”贷款已经触发了严重的违约情况,几乎无法收回,需要全
额计提减值。
这些减值金额依据是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贷款风险,维护银行的良好资本运作和风险管理。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五级分类办法
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风险信贷质量,根据中国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福清市融凯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信贷业务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以下简称“五级分类”),是指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其核心定义分别为:1、正常: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理由表明能够按期足额偿还债务。
2、关注: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七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债务依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第三条通过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的反映信贷资产质量。
(二)为提取减值准备提供依据。
第二章企业贷款分类标准第四条正常类贷款特征包括:(一)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二)贷款未到期;(三)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四)如有国债、金融债券、银行存单、100%保证金作为质押,贷款逾期未超过三个月(含)。
符合规定的低风险信贷业务,可直接认定为正常类贷款。
第五条关注类贷款特征包括:(一)宏观经济、行业、市场、技术、产品、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或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对借款人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偿还贷款的能力尚未出现明显问题。
(二)借款人改制(如合并、分立、承包、租赁等),对本公司债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三)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不利变化;借款人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且新任管理层还款意愿较差。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一、分类标准1.正常类:指贷款风险较低,没有逾期记录,按照合同约定正常偿还的贷款。
2.关注类:指贷款质量正常,但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需关注客户经营状况、行业风险等因素。
3.关注类(特殊):指与关注类贷款性质相同,但存在特殊风险,如贷款担保方出现问题等。
4.不良类:指贷款存在一定的风险,出现违约、拖欠或无力偿还等情况,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
5.可疑类:指贷款风险较高,已经出现违约行为,但还有希望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贷款。
二、计提准备金的核定1.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不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
2.关注类(特殊)、不良类和可疑类贷款需要计提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
计提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低于监管规定的最低比例。
三、逾期贷款的处理1.逾期贷款是指贷款账户在约定还款日后仍未偿还本金或利息。
2.对于关注类(特殊)、不良类和可疑类贷款,一旦出现逾期行为,应根据逾期天数进行相应的五级分类调整。
3.逾期天数根据贷款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一般分为30天、90天、180天等阶梯。
4.逾期超过90天的贷款自动转为不良类,逾期超过180天的贷款自动转为可疑类,并需加大催收力度。
5.逾期贷款处理包括追加担保、催收、提起法律诉讼等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四、分类调整1.贷款分类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确保贷款质量准确反映风险水平。
2.分类调整应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并且需要上报给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
3.关注类和关注类(特殊)调整为不良类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包括风险排查、审批流程等。
4.不良类和可疑类调整为正常类需要经过一定的等待期,并且需要客户提供相关的还款证明和担保措施。
五、风险准备金的释放1.分类调整后,相应的风险准备金应进行调整,释放或追加计提。
2.分类由不良类调整为关注类或正常类时,可以逐步释放风险准备金。
3.分类由可疑类调整为关注类或正常类时,应经过一定的观察期,确认贷款的良好表现后再释放风险准备金。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管理
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管理梦发表日志: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管理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降低信贷风险的手段,紧密结合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建立的信贷管理机制,对实现信贷资金的最大保障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贷款风险识别预警、风险抵补等等。
对分类后的贷款,要根据风险状况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一)对正常贷款,要注意加强风险预警,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因素。
(二)对关注贷款,要密切跟踪潜在风险因素的变化情况,分析评价其对贷款安全的影响。
对于未办理贷款担保措施的,要补办贷款担保或进一步强化原有的担保措施。
在风险因素未好转之前,一般不增加贷款。
(三)对次级贷款,要加强贷款本息的催收,保证贷款诉讼时效,密切注意贷款保证及抵(质)押物情况的变化,必要时对债务实施重组,并尽可能地压缩贷款。
(四)对可疑类贷款,要利用法律措施催收,依法追究担保人责任和行使低押权,并加强对借款人资产的监控,密切注意与借款人有关的合并、重组、托管等不确定因素,采取相应的资产保全措施,防止借款人资产的流失。
(五)对损失类贷款,要及时足额申报债权,依法参与破产清算,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清收,尽可能地减少贷款损失。
对确实已造成损失的贷款,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予以核销。
分类的管理一、分类的管理农村信用社应明确五级分类过程中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分类结果的认定程序及报送要求,以及贷款风险分类的监测、考核意见。
农村信用社的五级分类工作,应在县级联社的统一部署下,由信贷管理部门牵头,会计、内审等部门和信贷员紧密配合,将五级分类的有关职责落实到各部门和岗位。
县级联社主任对全辖贷款风险分类结果负总责。
农村信用社主任对全社贷款风险分类结果的真实性负总责。
(一)总体要求落实责任定期分析动态监测科学考核(1)落实责任,及时认定信用社主任、联社营业部经理是贷款风险分类的第一责任人,信贷员是第二责任人,在贷款风险分类的过程中,共同对本社(部)的贷款风险的真实性负责。
简述商业银行评价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法
简述商业银行评价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法
《商业银行评价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法》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之一,为了评估其贷款质量,采用了一种被称为五级分类法的方法。
这种分类法能够帮助银行对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贷款的正常状态,借款人能按时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并符合贷款合同的其他条款。
这类贷款风险较低,信用状况良好,很少出现逾期还款的情况。
二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贷款的次级状态,虽然借款人能够偿还利息和部分本金,但可能存在一些较小的偏差或不规范的行为。
尽管还在还款期限内,但贷款风险相对较高,借款人需要更多关注和监督。
三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贷款的关注状态,借款人存在轻微违约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但还没有造成实质性的经济损失。
商业银行需要密切关注这类贷款,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进一步的风险暴露。
四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贷款的可疑状态,借款人已经出现严重违约行为,还款能力严重受损,有可能无法按期还款。
这类贷款带来的风险较高,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并与借款人尽可能合作解决问题。
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贷款的损失状态,对于这类贷款,商业银行判断已经无法收回剩余本金和利息。
商业银行需要将这些损失计入贷款损失准备金,并对这类贷款进行妥善处置,以减少对其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通过这种五级分类法,商业银行能够全面评估其贷款质量,并采取适当的手段管理风险,保护其自身的利益。
这种分类法不仅能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个衡量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基准。
因此,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应严格按照五级分类法对贷款进行评价,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及减值准备计提管理办法(修改版)
贷款质量分类及减值筹办计提办理方法〔试行〕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消费金融业务资产质量办理,提高公司抵御风险能力,真实核算经营成果,按照中国银监会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办理方法、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掉筹办计提指引,财政部金融企业呆帐筹办提取办理方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贷款质量分类是评价贷款质量的一种方法,是全面防范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
这里的贷款是指本公司发放的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消费贷款。
第三条依据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回的可能性,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存眷、次级、可疑、损掉等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第四条贷款减值损掉是指信贷资产预计未来可收回贷款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第五条减值筹办是指在评估贷款减值损掉的根底上,按照必然尺度、方法和程序计提的,专门用于弥补信贷资产减值损掉的筹办金。
第六条按季进行贷款质量分类并提取拨备,月度进步履态调整。
第二章贷款分类尺度与分类程序第七条将贷款划分为五类,以达到风险控制办理的目的。
第八条正常类贷款。
指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疑心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含或有债务〕不克不及按时足额偿还。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未逾期及逾期30天以内的贷款。
第九条存眷类贷款。
指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债务发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逾期31——90天的贷款。
第十条次级类贷款。
指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呈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逾期91——180天的贷款。
第十一条可疑类贷款。
指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逾期181——360天的贷款。
第十二条损掉类贷款。
指在采纳所有可能的办法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局部。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逾期361天以上的贷款。
第十三条五级分类程序。
【管理制度)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中国 1998 年之前的贷款分类1998 年以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 1998 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于我国简称“壹逾俩呆”。
逾期贷款是指逾期未仍的贷款,只要超过壹天即为逾期;呆滞是指逾期俩年或者虽未满俩年但运营住手、项目下马的贷款;呆账是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
中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部份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于当时的企业制度和财务制度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是,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办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
比如未到期的贷款,无论是否事实上有问题,均视为正常,显然标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壹天的贷款即归为不良贷款似乎又太严格了。
此外这种方法是壹种事后管理方式,惟独超过贷款期限,才会于银行的帐上表现为不良贷款。
因此,它对于改善银行贷款质量。
提前对问题贷款采取壹定的保护措施,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随着不良贷款问题的突出,这蛾类分类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中国 1998 年的贷款五级分类1998 年 5 月,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仍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壹、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壹直能正常仍本付息,不存于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仍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仍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
贷款损失的概率为 0。
二、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仍贷款本息,但存于壹些可能对偿仍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仍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 5%。
三、次级贷款借款人的仍款能力浮现明显问题,彻底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仍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者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仍款付息。
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标准
文章标题:深度解析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标准在金融行业中,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标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它直接关系到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对于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深层,对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个重要的金融概念。
一、五级分类贷款的概念五级分类贷款是指按照风险程度不同,将贷款分为五个级别的分类方法。
这五个级别分别是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
这种分类方法使得银行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其资产的风险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理和损失准备政策。
二、损失准备提取标准的意义损失准备提取标准是指根据五级分类贷款的情况,银行需要合理提取一定比例的损失准备金,以应对可能的信用风险损失。
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的风险,保障金融机构的良性经营和客户利益。
三、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标准的计算方法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银行需要按照不同类别的贷款,提取相应比例的损失准备金。
一般来说,正常类贷款不需要提取损失准备金,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的贷款需要分别提取一定比例的损失准备金,以覆盖可能的信用损失。
四、影响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标准的因素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标准的确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风险管理水平等。
在实际操作中,银行需要根据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损失准备提取标准,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和稳健。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标准的合理确定对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合理提取损失准备金,并根据风险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才能有效降低信用风险损失,保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和客户利益。
监管部门也应该不断完善相关规定,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度解析,我们对五级分类贷款损失准备提取标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们从概念、意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和个人观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金融概念。
贷款五级分类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意见》和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文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文号:银发[2002]355号发布日期:2002-11-21执行日期:2002-11-21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416号)要求,为做好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工作,现将《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见附件1)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2002年底前,安排16家城市商业银行(名单见附件2)进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试点。
从文件下发之日起,各试点银行按照《意见》的要求进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
其他城市商业银行应按照《意见》的要求积极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从2003年起,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均按照《意见》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
二、考虑目前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际状况,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工作按照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可以按年度执行,即以每年的年底为基准点进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并于次年3月底前向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报送分类结果和分析报告。
从2006年起,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每半年进行一次。
(二)城市商业银行目前可以只对一般贷款进行五级分类。
从2006年起,城市商业银行应对类似性质的其他债权和或有负债全面进行五级分类。
(三)各城市商业银行应在2005年底前按照五级分类结果提足准备金。
各城市商业银行应制定2005年底前的准备金年度提取计划和呆账核销方案,报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批准。
三、各城市商业银行应依据本《意见》制定本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报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备案。
在本《意见》印发前,自行制定的贷款质量分类级数多于五级的城市商业银行,可继续执行自定的办法,但应制定与《意见》相对应的折算办法,并报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批准。
[实用参考]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
西宁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部门及职责权限第三章五级分类的标准和主要特征第四章贷款五级分类的原则及特别规定第五章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流程第六章贷款五级分类的操作方法第七章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第八章贷款五级分类考核与评价第九章贷款五级分类后期管理第十章罚责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我行风险分类管理制度,真实、全面、动态反映贷款风险程度,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化解信贷风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意见》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并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所称“贷款”包括:一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贷款)、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银行卡透支、拆出资金、存放同业、应收账款等类似性质的其他债权及类似性质的或有负债。
第三条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是评价贷款风险状况的一种方法。
严格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和揭示,并及时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
第四条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是指按贷款本金利息收回的可能性,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类别,其中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合并称为不良贷款。
第五条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必须严格按照分类的标准、程序、方法进行初分和认定,按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并纳入日常信贷管理工作。
第六条通过贷款风险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可以使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及时发现其管理的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动态、真实、全面地把握信贷资产的质量状况;(二)可以使贷款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贷款评估、审批、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基础管理;(三)为分析和预警信贷风险、制定信贷政策及收贷收息和开拓业务提供依据;(四)正确评价各级支行信贷经营管理工作绩效,为信贷业务授权提供依据;(五)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DOC)西宁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部门及职责权限第三章五级分类的标准和主要特征第四章贷款五级分类的原则及特别规定第五章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流程第六章贷款五级分类的操作方法第七章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第八章贷款五级分类考核与评价第九章贷款五级分类后期管理第十章罚责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我行风险分类管理制度,真实、全面、动态反映贷款风险程度,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化解信贷风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意见》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2--3--4-第七条分类范围和时限要求(一)分类范围:凡由我行提供信用、承担风险的信贷资产,包括各类贷款、票据承兑与贴现、保证业务、以及表内外应收未收贷款利息等(对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只认定其损失金额)均要求逐笔进行分类。
(二)分类时限: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意见》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对承兑、担保(含保函、备用信用证)和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进行统计,并单独汇总报告,表外业务一旦出现垫款或违约行为,计入资产负债表时按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划分,并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上报分类结果;新发放贷款在贷款发放月内进行分类,发现借款人财务状况或贷款偿还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及时调整信贷资产的认定等级。
对非信贷资产及类似的或有负债按监管部门要求的时间全面进行五级分类。
第二章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部门及职责权限第八条贷款质量风险分类由总行统一组织,并遵循“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分级管理、连续监控、分管统一”的原则进行规范管理,各部门及支行依据总行要求实施对分类工作的分级管理,并按职责分工承担各阶段工作。
第九条总行不良资产监管委员会全面负责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管理工作。
小贷公司五级分类办法
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风险信贷质量,根据中国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以下简称“五级分类”),是指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其核心定义分别为:1、正常: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理由表明能够按期足额偿还债务。
2、关注: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债务依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第三条通过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的反映信贷资产质量。
(二)为提取减值准备提供依据。
第二章企业贷款分类标准第四条正常类贷款(一)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二)借款人可能存在某些消极因素,但现金流量充足,不会对贷款本息按约足额偿还产生实质性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正常类贷款参考特征:(1)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足额偿还贷款本息;(2)贷款未到期;(3)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
第五条关注类贷款(一)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二)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三)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四)借款人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问题或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五)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六)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七)借款人的管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八)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被划为次级类;(九)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管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十)借款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但抵(质)押率充足,抵质押物远远大于实现贷款本息得价值和实现债权得费用,对最终收回贷款有充足的把握;(十一)借新还旧贷款,企业运转正常且能按约还付息的;(十二)借款人偿还贷款能力较差,但担保人代为偿还能力较强;(十三)贷款的抵押物、质押物价值下降,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抵(质)押物失去控制;保证的有效性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贷款归还;(十四) 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以内的贷款;(十五)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五级分类实施细则(修改稿)(培训材料之四)
五级分类实施细则(修改稿)(培训材料之四)贷款五级培训材料之四广西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我区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质量,发现贷款发放、管理、回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理念,提高信贷管理水平。
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 ?号)、《广西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基本制度》等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区各级农村信用联社(含农村合作银行,下同)及其分支机构;本细则所指信贷资产包括表内各类信贷资产(本外币贷款、进出口贸易融资项下的贷款、贴现、银行卡透支、信用垫款等)和表外信贷资产(包括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担保、贷款承诺等)。
第三条本细则坚持以下原则:(一)风险原则。
五级分类应以贷款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逾期情况只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内在风险是指潜在的、已经发生但尚未实现的风险。
(二)真实性原则。
农村信用社应以借款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用记录为主要依据,对各类信贷资产准确1分类,真实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价值。
(三)审慎原则。
农村信用社要按照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和银监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要求,通过对影响债务人偿还债务可能性的诸多因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合理划分风险类别。
介于相邻类别之间的信贷资产原则上应归入低级档次。
(四)灵活原则。
贷款应逐笔分类。
同一借款人有多笔贷款,且条件基本相同,在不影响总的分类结果的前提下,可将多笔贷款合并分类。
对明确界定可能偿还比例的单笔贷款,可按偿还可能性拆分成多笔后,进行分类。
银团、社团贷款的分类等级原则上由主办行或主办社认定。
(五)动态管理原则。
在定期进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基础上,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信贷资产回收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对风险状况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进行重新认定。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操作细则
为进一步完善我行风险分类管理制度,真实、全面、动态反映贷款风险程度,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化解信贷风险。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意见》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并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所称“贷款”包括:普通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贷款)、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银行卡透支、拆出资金、存放同业、应收账款等类似性质的其他债权及类似性质的或者有负债。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是评价贷款风险状况的一种方法。
严格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标准、方法和程序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和揭示,并及时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是指按贷款本金利息收回的可能性,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类别,其中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合并称为不良贷款。
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必须严格按照分类的标准、程序、方法进行初分和认定,按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并纳入日常信贷管理工作。
通过贷款风险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可以使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及时发现其管理的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动态、真实、全面地把握信贷资产的质量状况;(二)可以使贷款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贷款评估、审批、发放、管理、监控、催收以及不良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基础管理;(三)为分析和预警信贷风险、制定信贷政策及收贷收息和开拓业务提供依据;(四)正确评价各级支行信贷经营管理工作绩效,为信贷业务授权提供依据;(五)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分类范围和时限要求(一)分类范围:凡由我行提供信用、承担风险的信贷资产,包括各类贷款、票据承兑与贴现、保证业务、以及表内外应收未收贷款利息等(对表内外应收未收利息,只认定其损失金额)均要求逐笔进行分类。
(二)分类时限: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实施意见》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行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工作的通知》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对承兑、担保(含保函、备用信用证)和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进行统计,并单独汇总报告,表外业务一旦浮现垫款或者违约行为,计入资产负债表时按贷款五级分类的标准划分,并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上报分类结果;新发放贷款在贷款发放月内进行分类,发现借款人财务状况或者贷款偿还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及时调整信贷资产的认定等级。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416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通知(银发[2001]416号)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通知》(中发[1997]19号)提出:要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现行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和考核办法。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试行)》,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
经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试点和试运行,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的条件已经具备。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公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见附件),从2002年起,在我国各类银行全面施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
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实施范围。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在华的外资银行均应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根据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原理,制定符合本行实际情况的贷款质量分类办法,报人民银行批准后执行。
城乡信用合作社可按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在部分地区试行。
二、实施标准。
《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是各行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基本标准。
各行可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结合本行不良贷款的种类和特征,制定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具体标准,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三、新老贷款质量分类方法的衔接和时间安排从2002年1月1日起,各类银行应把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纳入日常信贷管理工作,对所发放和管理的贷款,根据日常风险变化情况进行监控和分类。
贷款五级分类指引
贷款五级分类指引篇一: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五级分类办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风险信贷质量,根据中国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福清市融凯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信贷业务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以下简称“五级分类”),是指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把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
后三类合称为不良信贷资产。
其核心定义分别为:1、正常: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理由表明能够按期足额偿还债务。
2、关注: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七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债务依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第三条通过信贷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一)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的反映信贷资产质量。
(二)为提取减值准备提供依据。
第二章企业贷款分类标准第四条正常类贷款特征包括:(一)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主要经营指标合理,现金流量充足,一直能够足额偿还贷款本息;(二)贷款未到期;(三)本笔贷款能按期支付利息;(四)如有国债、金融债券、银行存单、100%保证金作为质押,贷款逾期未超过三个月(含)。
符合规定的低风险信贷业务,可直接认定为正常类贷款。
第五条关注类贷款特征包括:(一)宏观经济、行业、市场、技术、产品、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或财务状况发生变化,对借款人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偿还贷款的能力尚未出现明显问题。
(二)借款人改制(如合并、分立、承包、租赁等),对本公司债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三)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不利变化;借款人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且新任管理层还款意愿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贷款质量分类及减值准备计提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消费金融业务资产质量管理,提高公司抵御风险能力,真实核算经营成果,根据中国银监会《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中国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财政部《金融企业呆帐准备提取管理办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贷款质量分类是评价贷款质量的一种方法,是全面防范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
这里的贷款是指本公司发放的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消费贷款。
第三条依据贷款本金和利息收回的可能性,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第四条贷款减值损失是指信贷资产预计未来可收回贷款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第五条减值准备是指在评估贷款减值损失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方法和程序计提的,专门用于弥补信贷资产减值损失的准备金。
第六条按季进行贷款质量分类并提取拨备,月度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章贷款分类标准与分类程序
第七条将贷款划分为五类,以达到风险控制管理的目
的。
第八条正常类贷款。
指债务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含或有债务)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未逾期及逾期30天以内的贷款。
第九条关注类贷款。
指尽管债务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债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逾期31——90天的贷款。
第十条次级类贷款。
指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逾期91——180天的贷款。
第十一条可疑类贷款。
指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逾期181——360天的贷款。
第十二条损失类贷款。
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在消费金融业务中定义为:逾期361天以上的贷款。
第十三条五级分类程序。
由业务系统根据贷款逾期时间自动分类,并按月生成五级分类报表。
对于及早发现减值迹象或风险水平降低的个案,由风险合规部确认并调整分类。
第十四条五级分类标准由风险合规部向总经理办公会
报告,经总经理办公会确认后生效。
第三章减值迹象与减值准备计提
第十五条以下情况为贷款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
(一)贷款发生逾期;
(二)债务人失业或收入水平大幅下降,无力归还部分
或全部贷款本息;
(三)债务人面临诉讼,可能影响其还款能力;
(四)其他表明该笔贷款发生减值的迹象。
第十六条贷款减值准备计提采用组合计提方式
贷款组合计提减值准备的计算方法为迁徙模型法,即根据单项评估信贷资产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结合损失识别期间贷款质量迁徙情况、计算出贷款组合的预计损失比率,并考虑组合调整系数后,按照每一级贷款余额、预计损失比率计算贷款组合应计提的贷款减值准备(具体计提方法见附件)。
在历史数据不支持迁徙模型之前,迁徙率将参考北京银行类似贷款产品的历史迁徙率。
第十七条损失识别期间是指从出现减值情况到该减值情况被识别的时间。
调整系数是由风险合规部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结合我公司的信贷资产结构、分布情况、资产质量以及面临的信用风险等,在考虑了内部风险防范措施后,对于按照资产组合方式评估减值准备所采用的调整因子。
第四章减值准备计提程序与账务处理
第十八条根据贷款风险分类结果,按季计提减值准备,计提结果经风险合规部确认,并需审计部进行合规审核,按月度进行调整。
(在审计部未成立前,报总经理办公会批准。
)第十九条计提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列明变更原因和合理性,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批认定后执行。
变更原因必须书面记录并存档,以备后续审查。
第二十条账务处理。
(一)提取的贷款减值准备要计入当期损益。
已计提贷款减值准备的资产质量提高时,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增加当期损益。
(二)对符合条件的资产损失经批准核销后,冲减已提取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
(三)对经批准核销的表内应收利息,已经纳入损益核算的,无论其本金或利息是否已逾期,均作冲减利息收入处理。
(四)已核销的资产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核销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回,超过本金的部分、包括收回表内应收利息和表外应收利息,计入利息收入。
转回的资产减值准备作增加当期损益处理。
第五章减值准备计提的职责分工
第二十一条风险合规部门提出贷款减值准备计提政策,报总经理办公会批准,并负责根据贷款质量分类结果计
提减值准备。
第二十二条运营部门根据信贷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第二十三条信息技术部负责减值准备模块在系统中的运行及维护,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二十四条财务部门负责分析、评估减值准备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第二十五条审计部门负责对减值准备计提的合规性进行检查。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因工作失误造成减值准备、损益核算出现重大差错的,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及行政处罚。
第二十七条本管理办法由风险合规部门制订并负责解释。
主题词:风险管理五级分类减值准备管理办法通知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办公室 2010年9月26日印发联系人:李澄澄联系电话:57633033
份数:5份
附件:
组合评估计提方法
本公司贷款减值准备均按组合计提,贷款组合是按贷款品种及其风险特征不同而划分,先将贷款划分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消费贷款,进一步划分方式及准备金计算方式见下表:
一、对于各逾期时间贷款,
损失率=该逾期时间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361天以上贷款损失率
调整后损失率为损失率和调整系数的乘积,但不得大于1。
期末贷款总额=该逾期时间期末贷款总额
期末准备金=期末贷款总额×调整后损失率
合计栏为各逾期时间期末贷款总额和期末准备金的合计数
二、逾期361天以上贷款损失率按历史平均损失率确定,对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消费贷款分别计算损失率。
三、该逾期时间贷款最终迁徙率指该逾期时间贷款最终迁徙到逾期361天以上贷款的迁徙率。
其中,逾期360天以上贷款最终迁徙率=100%
逾期181天-36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181天-360天转逾期361天以上迁徙率
逾期91-18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91-180天转逾期181-360天迁徙率×逾期181-36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91-180天转逾期361天以上迁徙率
逾期31-9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31-90天转逾期91-180天迁徙率×逾期91-18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31-90天转逾期181-360天迁徙率×逾期181-36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31-90天转逾期361天以上迁徙率逾期30天以内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30天以内转逾期31-90天迁徙率×逾期31-9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30天以内转逾期91-180天迁徙率×逾期91-18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30天以内转逾期181-360天迁徙率×逾期181-36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逾期30天以内转逾期361天以上迁徙率未逾期贷款最终迁徙率=未逾期转逾期30天以内迁徙率×逾期30天以内贷款最终迁徙率+未逾期转逾期31-90天迁徙率×逾期31-9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未逾期转逾期91-180天迁徙率×逾期91-18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未逾期转逾期181-360天迁徙率×逾期181-360天贷款最终迁徙率+未逾期转逾期361天以上迁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