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捉迷藏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捉迷藏 |人音版(简谱)-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捉迷藏 |人音版(简谱)-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1e7d95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e.png)
捉迷藏教案一、音乐教材: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第六课《四季的歌》之《捉迷藏》二、教材内容:(一)了解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二)学唱歌曲《捉迷藏》。
三、教材分析:歌曲《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抽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本课是融歌曲、律动、表演为一体的较为全面的综合课。
四、教学目标:(一)学唱歌曲《捉迷藏》,能以较精确的节奏演唱歌曲,在听、动、演、创的过程中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二)熟习三拍子节奏,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
(三)感受活泼欢乐的音乐抽象、激发先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能较好地解决附点部分的节奏。
六、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带领你们走进大自然,去认识4个朋友,好不好啊?生:……..师:好,那让我们来猜猜他们是谁?(欣赏四季图片)第一个是春娃娃,第二个是夏娃娃,第三个是秋娃娃,第四个是冬娃娃。
他们想约请同学们到各自的家里去做客。
你们最想去谁家里做客啊?为甚么?(引导先生说出四季的特点)生:夏娃娃…….由于…….;秋娃娃…….由于……(二)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师:他们想带我们做游戏,我们一同来听听,在做甚么游戏?生:捉迷藏师:你听了这首歌,觉得情绪是怎样的?生:欢快2、复听歌曲,教师范唱师:听老师来给大家唱一遍,听听歌词中四个娃娃都躲到哪里去了生:……..3、我们和四季娃娃一同做游戏好吗?(解析附点节奏、三拍子)(1)请同学起来打拍子并给予纠正;(2)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3)学习附点音符4、师:下方我们一同随琴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
(生拍手拍腿演唱)5、模唱好极了,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生按节奏朗读)6、同学读得这么有感情,置信必然能唱得更好。
(生随琴加前奏学唱歌曲)7、学唱歌曲,重点解决附点音符的唱法。
捉迷藏 教学设计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
![捉迷藏 教学设计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933a6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4.png)
《捉迷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聆听《捉迷藏》教学目标: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体验乐曲充满童趣幻想的色彩及拟人化的音乐形象。
2、通过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的节奏和情绪的变化。
3、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作品背景,教学重点:1、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所描绘的情景。
2、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作品背景,教学难点:1、感知、理解音乐语言的特征。
2、能听辨出乐曲的节奏和情绪的变化。
教法学法:激发兴趣法、启发提问法、体态律动法、自由参与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师生问好歌。
2、课前律动。
二、聆听《捉迷藏》1、提问:同学们,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2、请几位同学说一说“捉迷藏”的游戏规则。
3、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
A、说一说这段乐曲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B、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C、认识钢琴二、复听乐曲《捉迷藏》1、聆听第一乐段:提问:这一乐段强弱变化是什么样的?给你什么感觉?2、再次聆听,请学生跟着音乐画一画旋律线,3、演唱主题旋律第二乐段:提问: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4、唱主题旋律第三乐段:教师提问:你们听一听这段旋律和哪段旋律相似?三、乐曲表现1、根据乐曲进行联想并分组讨论怎样表现CA段:力度时强时弱,乐曲的速度时快时慢,好似小朋友捉迷藏时隐时现,躲躲藏藏、追逐追趣的情景。
B段:音乐舒展,加之调性的变化。
描写了孩子在捉迷藏时摸索推测、从犹豫到确定的情景。
学生用蹲起神态来完成。
2、介绍音乐背景及作曲家:这首作品是作曲家丁善德1953年所作钢琴组曲《儿童组曲》中的一首。
组曲由儿童生活的五组画面构成:郊游、扑蝶、捉迷藏、节日舞蹈,描绘了儿童天真活泼的秉性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捉迷藏》塑造了孩子们机制灵活的音乐形象。
3、完整聆听钢琴曲《捉迷藏》下课,师生再见!。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捉迷藏》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捉迷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9f816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5.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捉迷藏》教案《捉迷藏》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乐曲《捉迷藏》,让学生体会乐曲开心、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感,试着用声音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1、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情绪变化。
2、学习音名的相关知识。
3、了解钢琴的音色及其特点。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唱法、赏析法。
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平时课下会做些什么游戏啊?生:捉迷藏、丢手绢……师:今天老师带给同学们一首乐曲,大家听听看它是说哪种游戏的好不好?2、初听《捉迷藏》:师:大家能听出乐曲的节奏和情绪变化吗?师:同学们听的很认真,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开,请同学们边看谱子边再来听歌曲。
3、学习钢琴的音色特点:师:大家有没有听出来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啊?生:钢琴。
师:对,这首乐曲是用钢琴演奏的。
钢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由88个琴键(由52个白键,36个黑键组成)和金属弦音板组成。
音域范围广,从A2(27.5Hz)至C5(4186Hz),几乎包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
普遍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作曲和排练音乐十分方便。
演奏者通过按下键盘上的琴键,牵动钢琴里面包着绒毡的小木槌,继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
钢琴因为它宽广的音域,绝美的音色,被称为乐器之王。
4、介绍作者:师:丁善德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江苏昆山人。
他早年曾广泛接触民间音乐,1928年入上海音专,先后学习琵琶、钢琴演奏,后师从黄自学习作曲,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1947年赴法国巴黎音乐院深造,师从布朗热、奥涅格等大师。
1949年回国后,一直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
他曾任作曲系主任、副院长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他创作的乐曲结构严谨,手法新颖细腻,追求民族风格与现代创作技法的统一。
他的代表作有《新中国交响组曲》、《长征交响曲》、《交响序曲》以及钢琴组曲《儿童组曲》、《新疆舞曲》第一、二号等。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9385dcaef8941ea76e05bf.png)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捉迷藏》教案教材内容:人音版第五册第六单元歌曲《捉迷藏》教材分析:歌曲《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本课是以歌曲、律动、表演及自然科学知识于情趣之中为一体的较为全面的综合课。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捉迷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充满童真幻想的情趣,能准确地演唱歌曲,在听、唱、演的过程中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2、了解四季轮回变化的自然常识,加深对四季特点的感知。
3、熟悉三拍子节奏、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
教学重难点: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能较好地掌握附点部分的节奏。
2、体验歌曲情绪和熟悉三拍子的律动感。
教法设计:教唱法、示范法、聆听对比、体验感受、探究表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1、引导学生随歌曲《嘀哩嘀哩》的音乐进教室,随音乐边唱边拍手,边晃动身体。
2、师生问好与交流: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哪一个季节?继而引出春天的三个伙伴夏、秋、冬三个季节,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四季。
3、走进大自然,结合课件感受四季的美、感受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换。
二、导入歌曲1、师: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总会给我们带来太多太多的惊喜。
春夏秋冬四个伙伴一年又一年的轮回着,他们就像四个调皮的娃娃,听,四个娃娃你追我赶,你躲我藏,年复一年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捉迷藏的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们的游戏吧!(出示课题)2、初听歌曲《捉迷藏》,听后讨论:四个娃娃玩的开心吗?三、表演歌曲1、复听歌曲、熟悉歌词师:春夏秋冬四个娃娃是怎样捉迷藏的?听后学生讨论,找出描写四个娃娃捉迷藏的生动的句子和词语,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冬躲春来秋躲夏,你找我来我找他……)师:四个娃娃都躲到哪里了?你们能用歌声来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吗?要求用一样的曲调回答。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捉迷藏(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捉迷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d233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3.png)
歌唱《捉迷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捉迷藏》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歌曲为四三拍,速度稍快,附点八分音符的频繁出现给歌曲的学唱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歌曲《捉迷藏》让“四季的歌”这个人文主题与音乐作品有机地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作为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并加强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附点八分音符的大量出现也为今后学习该音乐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真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加深对四季各自特征的了解。
2、能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泼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3、通过律动充分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变化,并能初步了解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记忆主题旋律,认识和了解木吉他。
教学难点:能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能以活泼欢快
的情绪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及视频
【教学过程】
附:
三年级音乐上册《捉迷藏》课后评价标准。
三年级音乐《捉迷藏》教案(通用
![三年级音乐《捉迷藏》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11aa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f.png)
三年级音乐《捉迷藏》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捉迷藏》这首歌曲,该歌曲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趣味盎然》。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捉迷藏》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通过描述孩子们捉迷藏的游戏场景,展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天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迷藏》的旋律、节奏,并能够熟练演唱。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引导学生体验捉迷藏游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歌曲《捉迷藏》的旋律、节奏演唱。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以及音高的准确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音乐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歌曲,通过演唱、拍手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2)引入实践情景:邀请学生们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 新课学习(15分钟)(1)教师播放《捉迷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用“la”哼唱歌曲旋律,注意音高的准确把握。
(3)学习歌曲节奏,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等形式,体验节奏的变化。
(4)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选取歌曲中的一段旋律,进行讲解,分析其中的节奏、音高变化。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1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演唱。
(2)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分别负责旋律、节奏、歌词等部分。
(3)每组进行展示,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捉迷藏》的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的旋律、节奏。
3. 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2024年三年级音乐《捉迷藏》教案(通用
![2024年三年级音乐《捉迷藏》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32a3b86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a.png)
2024年三年级音乐《捉迷藏》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捉迷藏》。
本单元通过学习歌曲《捉迷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学唱歌曲《捉迷藏》;2. 学习歌曲中的节奏、音高、速度等基本音乐元素;3. 了解歌曲的背景及作者;4. 学习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捉迷藏》的旋律、节奏、歌词,并能够熟练演唱;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欣赏和表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音高、速度变化;2. 教学重点:熟练演唱歌曲,掌握音乐基本元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玩“捉迷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韵律;(2)引导学生关注游戏中的节奏、速度变化,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范唱歌曲《捉迷藏》,学生跟唱;(2)分析歌曲中的节奏、音高、速度等基本音乐元素;(3)学生分小组练习,互帮互助,熟练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
3. 歌曲实践(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比赛,提高演唱水平;(2)邀请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4. 音乐创作(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2)学生自由创作,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2.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3. 音乐基本元素:节奏、音高、速度;4. 歌曲背景及作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捉迷藏》,并尝试创作简单的旋律;2. 答案:课后由家长协助录制演唱视频,教师检查并给予评价。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迷藏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捉迷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7d96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e.png)
- 《合唱与指挥》:这本书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合唱与指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有助于学生了解合唱的相关知识。
- 《音乐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篇文章分析了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音乐游戏进行教学。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成果,包括他们的观点、论证、合作和沟通等方面。例如,可以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有见地的观点,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自己的观点,以及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价学生对《捉迷藏》音乐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测试学生对《捉迷藏》的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音乐游戏、合唱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捉迷藏》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捉迷藏》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捉迷藏教案
主备人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捉迷藏》人音版(五线谱)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捉迷藏》人音版(五线谱)](https://img.taocdn.com/s3/m/b252386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6.png)
4.歌曲创作:老师会在下次课上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于存在的问题,老师会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旋律的流畅性、和声的协调性等。同时,老师也会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4.创新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歌曲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新。他们学会了用新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展示了音乐创新思维的能力。
5.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捉迷藏》,学生们了解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增强了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他们能够认识到音乐是一种文化传承,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能够持开放态度进行学习和欣赏。
对于音乐课,学生们普遍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对音乐有特殊爱好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唱歌音准较好,有的学生节奏感较强。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听觉来学习,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捉迷藏》这首歌曲时,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包括:
②音乐要素
-音高: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歌曲的音高变化,如三角形代表低音,圆形代表高音
-节奏:用不同的符号表示歌曲的节奏,如实心圆代表强拍,空心圆代表弱拍
-旋律:用线条表示歌曲的旋律走向,向上弯曲代表上升音,向下弯曲代表下降音
③情感表现
-快乐:用太阳、笑脸等符号表示歌曲中的快乐情感
-神秘:用谜语、疑问符号等表示歌曲中的神秘情感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歌曲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独自演唱《捉迷藏》歌曲,并将演唱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以便老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捉迷藏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捉迷藏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fce207580216fc700afdbf.png)
1捉迷藏一、教学目标1、用轻巧、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在听、唱、演的过程中,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2、了解四季轮回变化的自然常识,加深对四季特点的感知。
3、尝试创编歌词,唱唱自己编的歌,其乐无穷。
4、熟悉三拍子节奏,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
二、学情分析歌曲四三拍,为四个乐句构成的二段体结构。
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把四季季节的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
形象生动,很有童趣,歌曲中附点节奏较多,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特点。
在感受、演唱、实践的过程中去掌握它的时值。
三、重点难点1、能准确的唱好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
2、歌词即兴编创和声响创作。
四、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过程一、音乐律动1、板书四二、四三拍拍号。
提问:它是几几拍?你知道它的强弱规律吗?(板书强弱规律)2、听一段音乐,说说哪种拍手方式更适合为这段音乐伴奏?为什么?3、下面我们再用脚步来感受一下。
二、模唱歌曲1、导入: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旋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捉迷藏》师板书,来,我们一起听一听是谁在捉迷藏。
2、老师用lu模唱全曲。
3、学生用lu模唱全曲。
(注意轻声高位,嘴巴里是空的,像含着半口水)4、要想节奏准确的唱好歌曲,我们要注意歌曲里的什么节奏呢?5、要想把四个娃娃的童趣和调皮唱出来,演唱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什么呢?三、学唱歌词1、安静地聆听范唱。
2、学生试着唱唱,注意吐字要清晰。
3、演唱时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4、我这有两个演唱提示,(轻巧有弹性、舒展、热情洋溢),你们觉得它分别适合用在歌曲的哪个部分。
我们用这样的声音唱一唱。
5、这四个娃娃除了藏在歌曲所描绘的地方,还会藏在哪里呢?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尝试着创编一段歌词。
6、板书好的作品,大家一起唱一唱。
四、拓展同学们都很有创作才华,下面我们再来创作一些声响来表现春天的早晨。
1、春天里有哪些景物,会有些什么声响,你想怎么表现?2、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朱自清先生的美文《春》,刚才我们提到的美好的事物在这片美文里也有描述。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捉迷藏》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捉迷藏》](https://img.taocdn.com/s3/m/fdb968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b.png)
捉迷藏教学内容:《捉迷藏》任教年级:三年级教材分析:《捉迷藏》是小学人音版第三册的教学内容。
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
歌曲通过把季节变化描写成捉迷藏的样子,表现了一年四季变化的自然。
这首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富有舞蹈的感觉。
学习目标:1.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明亮的声音,感受富有朝气的情感,有感情地表演《捉迷藏》。
2.知识目标: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附点音符的节奏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流畅地唱好强弱弱的节奏感教学难点:掌握附点音符的音乐知识并进行歌词创作。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钢琴教学过程:(一)聆听《捉迷藏》1、导入: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像问问大家有没有玩过一种游戏?几个小朋友藏起来,一个小朋友去找。
这叫什么游戏啊?学生:捉迷藏。
2、导入:看来大家都玩过啊,很熟悉。
今天老师就想带大家一起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们来捉,但是捉谁呢?我们先来听一听,看看和我们玩游戏的是哪几个娃娃。
(播放音乐第一遍)3、导入:你们听的真认真,就是春夏秋冬四个娃娃。
今天啊咱们就要和他们一起来玩玩捉迷藏的游戏。
那现在游戏马上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找一找这四个娃娃都藏在哪里了?(播放音乐第二遍)4、导入:找的真准确啊,春天躲在了花丛中,夏天在草帽下,秋天躲在谷堆堆,冬天躲在棉褂褂。
这首歌曲是3|4拍的,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呢?(强弱弱)。
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拍手感受一下歌曲的强弱规律吧。
5、导入:刚才我们拍手感受了歌曲的节拍,体会了歌曲的情绪,大家都做的特别棒。
现在咱们第一轮的游戏就结束了,春夏秋冬四个娃娃又去找地方悄悄的藏起来啦,咱们现在先把歌曲学唱一下,给他们一个躲藏的时间吧,等学完了他们也都藏好了。
二、学唱歌曲《捉迷藏》1、导入:首先咱们把歌曲按节奏朗读一下,看谁读的最准确。
2、导入:按节奏读词的水平是大大提高了啊,那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把歌曲唱一唱,你来拍手给老师伴奏吧。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捉迷藏(1)(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 捉迷藏(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e903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7.png)
《捉迷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歌曲《捉迷藏》是一作曲家丁善德 1953 年所创作钢琴组曲《少儿组曲》中的一首。
乐曲《捉迷藏》经过对少儿所爱的游戏“捉迷藏”的描述,塑造了孩子们机智灵巧的音乐形象,乐曲分为三段,第一段的速度时快时慢,演奏的音区时高时低,恰似小朋友们捉迷藏不时隐时现,躲躲藏藏,追赶,逗趣的情形。
第二段的音乐,描绘孩子们在捉迷藏时探索,推
敲,分析,从迟疑到确立的情形。
第三段为再现段,乐曲由弱到强,在热情快乐的情绪中结束。
【教学目标】
1.在聆听中感受乐曲轻松、愉悦的氛围,能大胆表现音乐,增强音乐想象力,感受音乐与大自然的融合之美。
2.通过律动、图形谱,感知音乐形象,记忆音乐主题,启发音乐想象
3.能听辨主题旋律,感受旋律的起伏,初步了解曲式结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旋律特点,记忆主题旋律,认识和了解钢琴。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旋律出现次数,了解乐曲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及视频
【教学过程】
附:
三年级音乐上册《捉迷藏》课后评价标准。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捉迷藏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捉迷藏](https://img.taocdn.com/s3/m/dfd40b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a.png)
捉迷藏教案教材分析:歌曲《捉迷藏》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活泼而又轻快的歌曲。
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
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无限生机。
2、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编创动作与歌词,拓展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
3.通过演唱歌曲《捉迷藏》,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导入:1.同学们爱玩捉迷藏这个游戏吗?那今天咱们这节音乐课就来玩捉迷藏,老师呢带来了四个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那好,咱们来看一看他们是谁?(播放多媒体)2.你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春夏秋冬)3.这四个娃娃可调皮了,总是爱把自己藏起来,今天啊他们又把自己藏起来了,咱们来找一找他们都藏哪去了?(播放歌曲,把书翻到第38页)4.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同学们听得很仔细,那你能找到他们都藏到哪了吗?把下面几句话填完整。
(播放多媒体)5.那你能不能按照我的节奏拍手说出四个娃娃都藏在哪里?(出示节奏)6.春夏秋冬,这四个好伙伴一年又一年的轮回着,春天追赶着夏天,把夏天给抓住了,但又得躲着冬天,夏天又追赶着秋天…..他们四个娃娃你追我赶你躲我藏,年复一年的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捉迷藏。
(写板书)过程:1.播放歌曲认真聆听。
2.刚才看到同学听得都很认真,那谁来说一说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是几拍子的?3.那你用什么方式来表现三拍子(统一形式)4.那好,我们来合作一下,我用歌声来表达情感,你用身体来体现动作(师唱生拍)这首歌情绪非常欢快,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因为他们在做游戏,所以很开心)5.那好,我们就带着这个高兴的尽头来读一读歌词。
6.填歌词:⑴先用lu来模唱旋律⑵对口型唱⑶齐唱⑷用琴检验是否唱会⑸分男生唱女生唱⑹带着歌曲情绪演唱。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e380a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1.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伴奏《捉迷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捉迷藏》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伴奏曲。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
歌曲共四乐句,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捉迷藏》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音乐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关系。
2.重点:歌曲的整体结构和旋律走向。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增强合作意识。
3.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
4.视听教学法:观看与歌曲相关的视频资料,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捉迷藏》的旋律、歌词和相关图片。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捉迷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游戏。
游戏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通过互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随后,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播放其他与捉迷藏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对比。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要点。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第6课捉迷藏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第6课捉迷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36ccb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f.png)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供《捉迷藏》的歌曲旋律、歌词和相关图片,要求学生提前熟悉并理解。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歌曲的主题是什么?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如何表现情感?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或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成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PPT: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歌曲《捉迷藏》的旋律、歌词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视频:播放其他优秀音乐表演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借鉴。
-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如音乐教育平台、音乐制作软件等,辅助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乐器:使用吉他、钢琴等乐器,为学生提供现场音乐伴奏,增加演唱和演奏的乐趣。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习其他类似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学习其他儿童音乐作品,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来体验和表达音乐情感。
-音乐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音乐创作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交流与合作:邀请学生参加音乐沙龙或音乐比赛,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音乐成果,培养音乐交流和合作能力。
3.对于歌曲中的特殊音阶和节奏,可以通过专门的练习和指导,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特殊音阶和节奏,并通过实际的演唱和演奏来运用。
4.对于如何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并通过演唱和演奏等方式来表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捉迷藏》
![人音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捉迷藏》](https://img.taocdn.com/s3/m/647bfd8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a.png)
《捉迷藏》一、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三年级第五课歌曲《捉迷藏》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能够唱准歌曲的节奏,并且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确演唱歌曲《捉迷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创造能力以及表现力,提高自身思维的敏捷性和综合艺术感。
3、情感目标:指导学生以活泼欢快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歌曲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大自然的良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及创造、大胆表现,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使其有表情地融入歌唱中。
四、教学难点:唱好歌曲中的附点八分音符,注意节奏的把握。
五、教学方法:情景陶冶法、模唱法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1、复习歌曲《四季童趣》,伴随着欢快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轻声跟唱。
2、采用图片展示法的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猜猜是什么呢?放映课件(春、夏、秋、冬四季图)引导学生描绘四季不同的景象,讲述四季的特征。
春夏秋冬这四个好伙伴一年又一年地轮回着,(出示四个娃娃图片)它们四个你追我赶,你躲我藏,它们永远也不会碰到一块,就像四个调皮的小娃娃,年复一年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迷藏的吗?它们藏到哪里去了?放映课件(捉迷藏谱例,播放歌曲)(二)、欣赏歌曲,歌词朗诵1、让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完整的欣赏歌曲《捉迷藏》,感受欢快活泼的歌曲情趣。
2、让学生用肢体动作配合歌词有节奏的进行歌词朗诵,强调三拍子“强弱弱”的律动感,然后拍着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唱起歌曲,使学生手、口、脑并用相结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感。
学生们听完音乐后对歌曲旋律有了初步的认识,我边唱边用琴伴奏把歌曲唱一遍,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三)、节奏训练,学习歌曲1、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由练习拍击歌曲节奏,说说拍击过程中的困难之处,我和学生共同解决难点(附点八分音符),最后让学生随音乐拍击节奏。
2、让学生轻轻地跟琴练唱歌谱,针对学生唱错的小节让学生随着我唱的旋律加以纠正;接着我进行旋律模唱法,通过老师分乐句弹奏歌曲旋律,要求学生用“lu”音模唱出音高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4捉迷藏|人音版(2023)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4捉迷藏|人音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6a326ca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7.png)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掌握,如歌曲中的跳跃性旋律、音程的准确性;同时强调歌词的吐字清晰,确保学生在演唱时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1.教学难点
(1)节奏掌握:歌曲中的一些复杂节奏,如切分音、附点音符等,学生可能难以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难点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学生在本节课中能透彻理解核心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捉迷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玩捉迷藏游戏时,有没有感受到快乐和紧张?”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中如何表达这种情感。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6.4捉迷藏|人音版(2023)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6.4捉迷藏|人音版(2023)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捉迷藏》这首歌曲,这首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唱《捉迷藏》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如何表现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音乐三年级《捉迷藏》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三年级《捉迷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0dc19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4.png)
小学音乐《捉迷藏》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捉迷藏》2、创编歌曲《捉迷藏》内容分析:《捉迷藏》是小学人音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
曲调欢快、活泼,歌曲把“春、夏、秋、冬”四季的季节变化比拟成四个顽皮的小娃娃在玩捉迷藏游戏。
形象生动,很有童趣,也表现了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
本课是以唱歌、律动、表演、创编为一体的较为全面的中年级综合课。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受、创造、演唱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感受四季生活的歌曲,为歌曲编创表演方式,通过继续学习八分附点音符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掌握这一音乐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以稍快的速度、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大自然四季变化带来的童趣,表达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情感。
2、通过律动、比较等方法,掌握基本乐理知识附点八分音符及三拍子节奏,体验三拍子律动感。
过程与方法运用打击乐器伴奏,并编创歌词进行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作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明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现《捉迷藏》。
难点:掌握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及附点节奏,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进行综合表演,歌词创编。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沙锤、响板、手铃、碰钟)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导入新课欢迎来到音乐殿堂,(播放歌曲伴奏)师生随音乐一起进行声势律动。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特别的朋友,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谁?(教师使用打击乐器表演《四季歌》,并出示课件四季图)生:春、夏、秋、冬师:春、夏、秋、冬四季就像四个调皮的娃娃在捉迷藏,你来找我我找他。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捉迷藏的?(二)情境创设师: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一年又一年地轮回着(课件演示四个季节),春天追赶着夏天,把夏天给捉住了,但又得躲着冬天,夏天追赶着秋天……他们四个你追我赶,你躲我藏,年复一年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捉迷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捉迷藏》
2、创编歌曲《捉迷藏》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捉迷藏》,体验歌曲充满童真幻想的色彩,拟人化的音乐形象以及欢乐活泼的情绪,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正确的歌唱方法学习歌曲,并以各种表演形式来演绎歌曲。
能够掌握附点节奏及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
3、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
唱着自己创编的歌曲,更是其乐无穷,这就是时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体现。
4、用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作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以较快的速度,清晰的吐字,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掌握附点节奏及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主题活动
1、导入新课
师:欢迎来到音乐殿堂,(歌曲伴奏音乐响起后四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图,(春图出示)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是季节?
生:春天
师:春天,带给大地缤纷的色彩。
春暖花开,瞧,小种子也从泥土里面钻了出来,(种子图片)小树也在渐渐长大,让我们一起和它们跳个舞吧!(音乐)
2、师生律动表现春景
3、温故知新
师:春天是一个可爱的娃娃,它还有三个好伙伴,你们知道是谁吗?
(学生回答后,媒体出示夏娃娃、秋娃娃、冬娃娃)
师:春夏秋冬这四个好伙伴一年又一年地轮回着(课件演示四个季节),春天追赶着夏天,把夏天给捉住了,但又得躲着冬天,夏天追赶着秋天……他们四个人你追我赶,你躲我藏,年复一年地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课件演示《捉迷藏》课题)
三、新歌教学
1、听范唱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找一找,四个调皮的娃娃藏到哪里去了?
(播放范唱)
师: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
师:同学生们都听得仔细,四个娃娃都藏到哪里去了?你能结合你听到的把下面的几句话填完整吗?(课件出示)
2、解决难点
(1)填空:()藏在()中,()钻入()堆。
()躲到()下,()缩进()褂。
(2)出示图片
(3)按节奏念歌词
3、教师范唱(三拍子)
4、学唱歌曲,出示节奏
(1)学生自由练习拍击歌曲节奏
(2)说说拍击过程中的困难之处
(3)师生共同解决难点
(4)学生随音乐拍击歌曲节奏(小铃伴奏)
5、学唱歌谱
(1)学生轻轻地跟琴练唱歌谱
(2)针对学生唱错的小节教师进行纠正
(3)学生用“da”来哼唱歌曲
6、学唱歌词
(1)学生轻轻唱第一段
(2)针对学生唱错的小节教师进行纠正唱
(3)学生跟琴练唱第二段
(4)教师提出要求(怎样表现捉迷藏时的心情呢?)
生:轻轻地、蹑手蹑脚……所以歌曲的前半部分应唱得轻巧有弹性生:捉到后心情很开心……所以歌曲的后半部分应唱得热情洋溢(5)学生完整演唱
7、用多种形式演唱
领唱+合唱(第一段)+伴奏(第二段)
四、创编活动
1、教师引导
师:春、夏、秋、冬四个调皮的娃娃爱捉迷藏,它们还会藏在哪里呢?
生:春天藏在蝴蝶中、春天藏在风筝里……
师:你能唱一唱?
师:就让我们展开各自的想象,想想春、夏、秋、冬除了藏在歌曲里的这些地方,还会藏在哪儿呢?我们分组讨论
2、学生分组创编歌词(播放背景音乐)
3、学生完整表演
五、结束教学
1、教师小结:你们的歌声仿佛把老师带进了大自然,让我感受到了四季美丽的景色,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2、学生唱歌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