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设定与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_许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1 2013
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设定
与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
许 鹏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12XNL006
)[摘要] 技术对艺术的支撑主要表现为技术决定了艺术的造型方式、记录方式与传播方式。
以技术对艺术的造型、记录与传播功能为经,以艺术与技术关系类型的历史演变为纬,能够透视新媒体艺术种种特性间的内在结构关联,在学理结构层面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以中国的网络文学为分析对象,一方面可以印证新媒体艺术学理结构的合理与适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揭示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发展轨迹。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技术与艺术;造型方式;记录方式;网络文学[作者简介] 许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中国新媒体艺术经历了近30年的艺术实践和近20年的理论探索,期间历经命名的困惑、文化的定位、概念的界定和范畴的建构。
时至今日,我们可将新媒体艺术界定为新媒体所催生的一切艺术现象而不仅仅是“新的媒体艺术”。
具体来说,就是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
而这一新型艺术形态包含三个层面的概念外延:第一,泛艺术的层面,即新媒体节目中一切具有艺术性的东西;第二,广义的层面,即新媒体上负载的一切艺术类节目;第三,狭义的层面,即
符合上述新媒体艺术基本内涵的艺术形态。
[1]
现今,新媒体艺术尤其是我国的新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问题依然存在。
比如说在谈到新媒体艺术时,学者大都会总结它的特点,例如数字化、个性化、在线性、交
互性、体验性、多媒融合、远程传播、虚拟现实等。
但是这些特征彼此间关系是什么?是平行、等价的,还是递进、序列的?是唯一、排他的,还是复合、叠加的?这些都尚未廓清。
问题的症结在于部分研究者思维较为单一,这就很难把握新媒体艺术的复合本质以及新媒体艺术的跨界趋势。
如果说数年前的问题主要是廓清新媒体艺术是什么或者什么是新媒体艺术的话,那么今天的任务则是对这一问题在历史与逻辑两个维度上展开讨论。
所谓逻辑维度,即要把新媒体艺术置于整个艺术的学理逻辑结构中进行定位分析,证明新媒体艺术的产生是艺术在新媒体技术作用下内外系统发生嬗变的结果。
所谓历史维度,则要把新媒体艺术放到整个艺术史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通过梳理这一内在联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规律性嬗变,揭示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与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彰显艺术与技术内在联系
—
73—
的延续性以及新媒体艺术历史性出场的必然性。
一、艺术与技术关系中的新媒体艺术
(一)艺术与技术互动的结构与功能: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前提
艺术与技术有着天生的不解之缘,原因在于艺术的物质性和社会性。
物质性是源于艺术必须塑造寄寓创作者情感信息的艺术形象,这使得艺术必须依靠材料技术和造型(工具)技术;社会性源于艺术必须从创作者传播给接受者(或者是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使得艺术必须依靠传播载体技术和传播渠道技术。
技术是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点,同时也是艺术发展(包括从传统艺术发展为新媒体艺术)的重要驱动力。
所以,要了解新媒体艺术历时性出场的必然性,要了解新媒体艺术种种特征的内在联系,就不可不了解艺术与技术互动的结构与功能。
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作为艺术支撑点的技术功能和技术结构,就不难发现,技术对于艺术的支撑主要表现为两种恒常的结构性技术功能类型,即艺术造型功能和艺术传播功能(见表1中纵列“功能技术类型及其技术要素”)。
其中,艺术造型功能主要依赖形象创造技术和形象记录技术;而艺术传播功能则主要依赖形象负载技术和形象传播技术。
不难理解,艺术造型是要将审美意象外化(物化)为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艺术形象并以将其记录(呈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为终结,而这恰恰又是艺术传播的起始。
所以,艺术形象记录的过程就是艺术传播信息负载的过程,是艺术造型与艺术传播的交叉过渡环节。
表1技术对艺术的全面支撑及其历史演进的系统结构
不同年代的技术类型
与艺术类型功能技术类型
及其技术要素
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
利用型技术制作型技术生产型技术整合型技术(再利用)物体艺术物象艺术物性艺术拟物艺术(新媒体艺术)
艺术造型功能 艺术传播功能
形
象
创
造
技
术
造型材料人体/物体物象材料物性材料拟物材料
造型语汇多媒语汇单媒语汇双媒语汇多媒语汇
造型方法模仿想象象征拼贴
造型工具无/少工具简单器具复杂机器造繁用简的智能工具
形
象
记
录
技
术
传
播
载
体
技
术
记录对象无记录无独立材料属性模拟信号属性数字信号
记录工具无记录无独立工具独立机器设备造型设备上的专设功能记录方法无复制手工复制机械复制数字复制
载体材料自物载体专物载体专物载体通用载体
传
播
渠
道
技
术
传播属性人际传播团体传播大众传播分众传播
传播方式交流式独白式演示式交互式
传播位置真实在场不在场不在场虚拟在场
传播时空同时同空异时异空同时异空(可以)任意时空(可以)
上述每一种技术又都包括四种基本要素。
例如,形象创造技术包含造型材料、造型语汇、造型方法和造型工具等四种基本技术要素;形象传播技术包含传播对象、传播工具、传播渠道和传播时空等四种基本技术要素;而形象记录技术和形象负载技术由于是艺术造型与艺术传播的交叉过渡环节,所依赖的技术要素完全一致,都包含有记录对象、记录工具、记录方法和载体材料等四种基本技术要素。
恒常的结构性技术功能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分明的阶段性特色,表现为不同的技术机制类型,并且直接影响到这一时期艺术的造型机
—
8
3
—
制与审美特征(见表1中横排“不同年代的技术类型与艺术类型”)。
例如,在原始社会,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的低下和物质资源的匮乏,人们不可能创作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另一方面,人们也没有纯粹的审美意识和独立于实用需求之外的审美需求。
因此,人们只是在实用物品的生产过程中体验出“在对象身上直观自身”的精神愉悦,那时的“艺术品”绝大多数都是“实用”艺术。
而且,由于技术水平所限,这种“实用”也主要是“利用”,当时的技术属于利用型技术,而当时的艺术品大都是实用物体自身,并不会(也没有可能)制造一个替代物,所以这一造型材料的特征就决定了原始艺术属于物体艺术,如舞蹈。
进入文明社会后,人类的社会形态先后经历了农耕文明的古代社会、工业文明的现代社会和后工业文明的后现代社会,技术类型也从原始社会的利用型技术逐步发展成为古代社会的制作型技术、现代社会的生产型技术和后现代社会的整合型技术。
相应地,人类创造的艺术类型,由于艺术造型材质技术的发展演变,也从原始社会的物体艺术逐步发展成为古代社会的物象艺术(如绘画)、现代社会的物性艺术(如电影)和后现代社会的拟物艺术(如AR艺术)。
我们将上述两组坐标加以整合,便可以得到如表1所显示的技术对艺术的全面支撑及其历史演进的系统结构。
(二)新媒体艺术造型与艺术传播特征的辨析
新媒体艺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影视艺术确立的“声光—电—磁”的造型方式和记录方式组合机制的基础上,实现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转换。
一些学者称新媒体艺术为“数字艺术”,正凸现了新媒体艺术造型方式与记录方式的这一特点。
支撑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类型属于整合型技术,是对于此前利用型、制作型、生产型技术资源的扬弃与再利用。
因而其造型语汇也在经历了“多媒—单媒—多媒”的否定之否定之后,在更高的技术平台的支持下实现了高水平的多媒融合。
与此相一致,数字化的新媒体艺术,其造型材料是拟物材料,其造型方法是虚拟(拼贴与融合)造型,其记录对象是艺术形象的属性数字信号,其记录方法是数字复制,其载体材料是数字化的通用载体,其艺术主体的传播位置是虚拟在场,而其传播方式则是分众的交互式传播。
(见表1中“拟物艺术”纵列)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这一转化发生在新媒体艺术的记录方式中而不是造型方式中,而且新媒体艺术的记录方式仍旧存留着“光—电”和“声—电”的第一转换,也就是首先要将光波和声波转化成电子模拟信号;之后再进行数字化的第二转换,也就是经过数字采样,把电子模拟信号转化成电子数字信号。
第二,在新媒体艺术中,数字符号“0”与“1”是我们用来记录与还原模拟电信号的,模拟电信号是用它来记录和还原艺术形象的各种感官属性信息的,这些记录着感官属性信息的模拟电信号是专门用来塑造新媒体艺术形象的造型方式。
而数字符号“0”和“1”及其相应的存储材质(磁带、磁盘、光盘等)则共同构成了新媒体艺术的记录方式,是专门用来记录和还原模拟电信号的。
数字符号并不是新媒体艺术记录方式的全部,它只是艺术形象记录和还原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要素,是一种信息转换的编码系统。
第三,电子数字信号的新媒体艺术记录方式不仅可以记录和还原视听形象信息,而且它还可以记录和还原由任何感官属性信息构成的艺术形象,它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息记录方式,实现了艺术形象记录方式的最终统一。
它构建了一种多媒融合的新型艺术语汇,使新媒体艺术获得了一种基于媒体间性的言说模式;它创造了一个多媒融合的艺术整合平台,使得几乎所有艺术门类间的借鉴融合便捷无碍,进而有助于催生出新的艺术形态。
第四,以电子数字信号为机理的新媒体艺术记录方式是依靠逻辑运算进行艺术形象信息数据的处理建构的;凭借此种信息处理机制,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创作工具和手段的智能化;通过此种信息处理机制和数字化仿真技术,新媒体艺术确立了形象建构元素虚拟化的本体性特征;利用此种信息处理机制和数字化卫星通讯技术,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史无前例的时空开放性,并借此创建着史无前例的艺术环境。
第五,这种全新的艺术环境以它独有的数字虚拟、多媒融合、互动参与以及平等共享的整体
—
9
3
—
特性,不仅为我们创建了一个自主参与艺术活动的巨大空间,而且正在以它超强的渗透性和浸润性,模糊着艺术与非艺术界限,消弭着不同艺术门类间的分野,夷平着艺术活动中不同主体之间的边界,进而潜移默化地重塑着人们的艺术行为固有模式。
而人们艺术行为模式的转变将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其艺术趣味、价值观念以及评判标准
的嬗变。
①显然,对于这样一个系统的详细阐释与解读实在不是本论文的篇幅可以胜任的,笔者将在不久以后出版的一部关于新媒体艺术研究的专著中加以展开。
但是,在接下来对于中国网络文学的分析中,笔者将反复引用这一系统结构,一方面印证上述新媒体艺术学理结构的合理与适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中国网络文学的独特发展轨迹及其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
二、新媒体属性与新媒体艺术
特征背景下的网络文学
相对于电子化的传统文学文本,国内学者通常将真正依托于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生成的、只能在计算机和网上发布和流传的网络文学分为三种形态:第一,非线性链接的超文本文学,也称多向文本文学。
这类文学作品往往利用计算机超文本链接技术,在作品内部或章节结尾设置有超文本节点,提供不同的情节走向,供读者在阅读时选择,不同的阅读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局。
第二,互动文学。
以网上流行的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互动小说和多人接力参与创作的接龙小说为典型代表,互动小说是一种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文学形式,阅读者以小说中角色扮演的身份输入不同的命令,由此展开故事情节,一个完整文本的实现必须借助点击者的能动选择。
接龙小说则是多人根据一个故事“龙头”接续,允许读者从各个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修改增删,对原创文学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完善。
第三,多媒体文学,亦称超媒体文学。
这一类作品除运用文字手段外,还运用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
辅助手段进行创作,使文学的表现形式从原来单纯的文字描述发展为多媒体参与的描述,不同符号类型的艺术文本之间的界限被打破。
其实,以上划分中的互动文学可以划进超文本文学的范畴,互动小说文本的展开,归根结底是通过作者设置复线链接、读者加以选择组合的方式得以进行,而读者以接龙的方式,从各个向度不断地进行文本添加、修改,本质上就是一种非线性链接。
所以,我们下文中的超文本文学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包括非线性链接的超文本文学、互动文学两种形式在内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问题集中在以下三点:网络文学的传播、网络文学的文本和网络文学的造型。
这不仅是因为在这三者集中表现了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特征,而且因为这恰恰是人们诟病网络文学最集中的三点,更主要是因为依据前文提供的艺术与技术互动的结构与功能系统(见表1
),这些特征都能得到很好的说明,对那些诟病亦能给予有说服力的回应。
(一)文学传播:网络文学出现的历史必然与回归意义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网络文学持续而快速
发展,其声势和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堪称绝无仅有。
然而人们对此的质疑也从未间断,最普遍的看法是网络文学写手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作品量多而质差,水平无法与传统文学同日而语,前景令人担忧。
这一质疑不无道理,可是网络文学却在这不绝于耳的质疑声中从海外来到中国,从BBS走向文学网站和博客,从互联网走向手机和微博,质疑者们早就预言的颓势至今不见端倪。
如此不登大雅之堂的网络文学居然有如此之强的生命力,其原因要从催生它的媒介———新的文学传播机制—
——互联网中去寻找:网络文学最初滥觞于互联网,开始不过是借助新的传媒
发表传统的文学随笔。
[2](P318-323)随后这一新的传
播机制逐渐影响并改变了文学创作与文本形态,接着又影响并改变了文学欣赏和批评。
所以,要了解它的生命力所在,必须从文学传播入手。
最早出现的文学传播方式是口头传播方式。
—
04—①关于以上观点更为详细的论述,请参见许鹏:《
道是无情却有情———论艺术与技术关系的历史演进兼析对新媒体艺术的技术误读》,载《艺术学界》,2010(2
)。
原始文学是人类先民内心情感的直接宣泄,口头发表是必然的。
文学口头传播的机制是以自然人声为传播载体,以现场的口耳相传为传播方式,以集体唱和、集会演唱为传播渠道。
由于自然语音瞬间即逝,作品载体不定型,“说书人”(以及其他非职业的传诵者)可以任意发挥、改编,传播的内容具有明显的“传承/变异性”。
同样由于自然语音的瞬间即逝,听众的接受也是实时进行的,信息获取的瞬间性使得接受者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受到很大限制。
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除口语诗歌外,基本是以神话、传说、史诗为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结构简单,故事性强,事件描写和人物刻画较粗糙。
此后产生的是文学的书写传播方式。
文字的产生使抒发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便于积累汇聚和传播交流,文学的意义信息从流动的变为固定的。
一方面,由于作品有了固定的可视性载体,便于作家反复推敲,精雕细琢,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成熟;同时,读者也可以反复吟咏、品味,深度参与“二度创作”,更充分地释放作品的审美价值含量。
但是另一方面,书写工具使用的技巧性、价格的昂贵以及教育的普及程度等,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参与文学创作与享用文学作品的范围,促使书面文学走向贵族化。
此外,书写传播方式还使得文学从“唱”与“演”的直接形象感受中彻底分离出来,确立了文学“想象性艺术”的美学特征。
文学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和书写传播,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参与权(主要是创作、发表与传播权)为代价,真正的文学诞生了。
此后,文学的发展一直努力于向绝大多数人恢复这些权利。
文学的网络传播使这一努力目标得以实现。
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是依靠人自身的口和耳来传播作品的,古代社会的书写文学是依靠笔墨纸张来传播作品的,近现代社会的印刷文学是依靠油墨书籍来传播作品的,而当代的网络文学则是依靠数据设备和数据文件来传播作品的。
传播媒材决定了记录与传播方法和传播属性,口头文学无复制,属于交互式人际传播;书写文学依靠手工复制,属于反馈式团体传播;印刷文学依靠机械复制,属于单向式大众传播;网络文学凭借数字复制与远程交互传播实现文学资源平等共享,属于复合分众传播。
对于文学的网络传播来说,数字化是前提,网络化是手段,平等参与才是目的。
因为网络上每一个节点(终端计算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它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送者,这就为每一位坐在终端计算机前的人同时享有作品享用权和作品发表权提供了硬件的平台。
文学传播数字网络化是文学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文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文学文本:网络文学超文本的互动参与
超文本(hypertext)既可以指一种非线性信息管理技术,也可以指由这种非线性信息管理技术生成的数据系统。
美国学者纳尔逊在20世纪60年代对“超文本”作出了解释:“非相续著述”(non-sequential writing),即分叉的、允许读者做出选择、最好在交互屏幕上阅读的文本。
[3]文学意义上的超文本指的是一种新形态的文学文本,它以电脑屏幕为载体,以语言为符号,基于超文本标识语(Hypertext Marku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和万维网技术而生成。
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超文本具有非线性的去中心化的文本结构,以“链接修辞”为主的构型手法,多重情节走向和阅读路径,复调叙事的叙事语式、“虚拟”、“递归”、“窗口”和“变形”等“隐喻叙事”手段,文本具有开放与无限衍生的能力,读者与文本间有较大空间、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
超文本依靠链接构型,因此阅读的结果———阐释就只能追随链接而生成,不同的阅读路径引导读者接触不同的主题,由此生发出多种阐释。
传统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信息增多的情况,反而会由于受物质载体的限制,信息随时空的迁移而受损耗。
以比特为软载体的超文本不但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反而会增加附加信息,这是因为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因此会以不同的方式去选择、组合阅读路径,或者直接对作品进行改写、续写,使得情节出现多种走向,作品面貌不断变幻。
在超文本的创作中,传统意义上的超级作者已经不复存在,作者与读者身份的界限被打破,原初的作者一旦将作品交托于网上,便无力再决定作品的基本面貌了。
因其赋予了超文
—
1
4
—
本以不同的叙事路径、情节走向,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自主组合阅读路径,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文本的创作,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入,添加、删减、修改文本(网络接龙小说),不同的参与方式会使文本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超文本通过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链接修辞来构建一种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
链接修辞的功能主要是以语义关系和事理逻辑为基础,将内容节点予以有目标的链接,以便更好地将文本内容网络结构化。
如果说传统阅读以连贯性为特点的话,那么超文本的阅读往往以跳跃性的方式进行。
跳转与链接使人们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单个文本的边界,在文本之间作无休无止的漫游。
通过这种四面出击,读者对“文本间性”有了更多的了解。
而超文本的传播是一种网络传播的方式,文本生产和接受之间不再存在前置审查与出版壁垒或中介。
比特的快速传输速度使得超文本刚在网上生成,几乎同时便能为读者所见。
另外,由于超文本本质上并不是一种固态的产品,而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因此读者的接受过程即是生产的过程。
可以说,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文学活动的环境,是一个由作者、读者、作品、中介机构以及网络平台所链接起来的虚拟空间。
网络文学行为虽然包括了传统文学的所有因素,但这些因素并不是按照传统文学的运作模式进行运动,而是被“整合”到一个双层的环节当中———读者反馈与作者创作被整合在一个环节,中介机构的出版发行的效应考虑被提前于网络上进行了试验和考察。
如果说传统的文学行为是各个元素相继作用的过程,那么网络文学行为就是各个元素共时作用的过程,作者的创作过程与读者的阅读过程同时叠加,交互进行。
如果我们查看一下表1“技术对艺术的全面支撑及其历史演进的系统结构”就不难发现,网络文学文本形态的变化肇始于前述传播机制的演进。
就传播方式而言,口头文学是交流式传播,如《淮南子·道应训》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书写文学和印刷文学没有了现场,白纸黑字,变为独白式。
网络文学凭借实时双向传播的互联网恢复了文学传播交互性。
虽然就传播位置而言,网络文学仍不似口头文学的真实在场,但是较之书写文学和印刷文学的不在场,其虚拟在场的身份角色同样能够实施真实的信息交流和行为互动,从而实现作者与读者的角色跨界与身份超越。
(三)文学造型:网络文学超链接的多媒融合
这里所谓多媒融合,指的是艺术创作中多种信息媒介作为艺术造型的材料融通整合的意思。
这里所谓“媒介”,指的是用来负载并传播审美信息的工具和材料,其中既包括记录、存储信息的物质材料,也涵盖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渠道。
在前数字化时代,基于事物属性的差异性,造成了表达这些属性信息的多元性,进而导致了信息媒介的多样性,各种媒介之间材质各异、渠道不同,互不兼容在所难免。
新媒体凭借其数字化的全息记录方式,凭借其超级能指的特性,实现了一切感官属性信息的记录和还原,成就了任意信息媒介的融通整合。
不过,如表1所示,抛开数字化技术不谈,“多媒融合”的艺术语汇和艺术形态并非是新媒体艺术中出现的特有现象,它其实在人类艺术史中有着全程式的聚散离合演绎过程。
在人类的艺术萌芽期,内容上各种人类意识的混沌合一以及形式上各种造型机制和物化手段的多媒融合,共同确立了其意象构成的基本特征。
所谓“诗乐舞同源”,讲的就是在祭祀活动中,诗、乐、舞等各种造型机制常常就是融合为一的。
在艺术的滥觞期,“多媒”本来都是融合在一起的。
伴随着人类精神成熟与技术进步,艺术从早期混沌合一的意识形态中独立出来,艺术本身也从“多媒融合”演变为单媒造型,大多数艺术门类都以某种特殊的媒介材料造型,并以单一感官为传播对象,而每一种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感觉是相对纯粹的和各自不同的。
不可否认,这一时期,人们专注于发掘和探究不同艺术不同的审美特征,不同的媒体造型机制与物化手段愈发精致和完善。
戏剧、影视作为综合艺术,初步恢复了原始艺术“多媒融合”的造型机制,但是,作为前数字化时代的艺术,物体艺术和物性艺术不仅在媒体整合功能方面无法超越原始艺术的水平,更无法跨越时空限制的雷池。
最终,凭借着数字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新媒体强大的整合功能一步步引导着新媒体艺术去发现、鼓励、提升其中的媒体融合因素,而这种从单一媒体到
—
2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