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卒中
什么是脑卒中
![什么是脑卒中](https://img.taocdn.com/s3/m/ed3a505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c.png)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 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 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 年龄多在40岁以上, 男性较女性多, 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调查显示, 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 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脑卒中, 其治疗方式不同。
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 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 因此, 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
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 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病因迄今未明。
65岁以前发病者, 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预防老年痴呆的有效方法1.智力训练勤于动脑, 以延缓大脑老化。
有研究显示, 常用脑, 常做有趣的事, 可保持头脑灵敏, 锻炼脑细胞反应敏捷度, 整日无所事事的人患痴呆症的比例高。
老年人应保持活力, 多用脑, 如多看书, 学习新事物, 培养多种业余爱好, 可活跃脑细胞, 防止大脑老化。
广泛接触各方面人群, 对维护脑力有益。
和朋友谈天, 打majiang、下棋等, 都可激荡脑力, 刺激神经细胞活力。
2.多社交多社交有助于改善认知能力。
多与朋友外出进餐或参加体育活动、旅行、聚会、看电影、听音乐会、参加各种俱乐部、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常看亲朋好友等活动, 都有助于改善记忆和思维能力。
脑卒中120急救措施
![脑卒中120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da8aa3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1.png)
脑卒中120急救措施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也被称为中风,是由于大脑血管发生破裂或阻塞而血液流入脑组织造成的损伤。
脑卒中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可以导致残疾或死亡。
脑卒中发作前的征兆
1.急剧的头痛或头晕
2.过度疲劳
3.突然失去平衡
4.快速出汗
5.脸部肌肉抽搐
6.看起来昏昏欲睡
急救措施
如果您怀疑某人正在脑卒中发作,请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拨打紧急救援电话120,并告诉他们您怀疑某人正在脑卒中发作。
2.保持患者平躺,头稍微抬起。
3.如果患者口中有食物或呕吐物,则侧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确认患者是否有伤口,如果有,用干净的布或绷带控制出血。
5.解开患者的衣服,以保证呼吸畅通。
6.记录患者的呼吸和脉搏,如果需要,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可预防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您可以采取的措施减少患上脑卒中的风险:
1.减少饮酒。
2.不吸烟。
3.控制血压和胆固醇。
4.坚持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
5.吃健康的食物,特别是多吃水果、蔬菜和全麦产品。
结论
脑卒中威胁人类健康,预防非常重要。
不要忽视预防脑卒中的简单措施。
如果
您怀疑某人正在脑卒中发作,请立即采取以上急救措施并拨打120紧急救援电话。
【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小结】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
![【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小结】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a5e0786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4.png)
【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小结】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又叫脑血管意外。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二、临床症状脑卒中的先兆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大类由脑部血管病变所导致的急性疾病,现代医学统称其为急性脑血管疾病。
它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但实际上任何种族、年龄、性别的人均可发生。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脑卒中的特点是发病急、起病突然。
常见的症状包括:1.头痛、头晕。
脑出血时头痛加剧,还伴有呕吐;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的感觉,活动时加重,常常有呕吐和恶心症状。
2.语言障碍。
不能说或不能听懂他人的语言,最常见的是语言含混不清。
3.肢体活动障碍。
多为一侧肢体瘫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半身不遂。
有可能是完全不能活动;或者虽然可动,但却无力、不灵活,比如不能持物、走路向一侧偏斜等,也有的时候表现为整体活动障碍。
4.偏身感觉障碍。
可表现为一侧躯体或肢体感觉消失,或对各种疼痛、冷热刺激不敏感,麻木感等。
5.视物成双或重影、视物模糊或一过性视物不清等。
上述表现可以单独出现,但更多地是几种表现以不同的组合而出现。
如果病后很快出现昏迷、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说明病情危重。
三、危险因素预防的重要性:控制脑中风发病因素、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知道中风的严重性,早期预防和治疗中风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并给予一定的干预和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什么是脑卒中
![什么是脑卒中](https://img.taocdn.com/s3/m/4245853952d380eb62946d5e.png)
脑卒中的知识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的MONICA研究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
脑卒中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脑卒中危险因素非常复杂,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类。
在可干预危险因素中,吸烟、饮酒过量、缺乏体力活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疾病与脑卒中的关系尤为密切。
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培养良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危险因素的产生;特别是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通过早期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早控制危险因素。
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体检,一般每年检查一次为宜。
了解心脑血管有无异常;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高危个体应进行颅内外血管评估。
发现异常应积极干预。
对于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应及时接受遗传咨询,评估脑卒中风险。
重视脑卒中早期症状,脑卒中早期症状:1、突发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流涎;2、突发视力模糊或失明;3、突发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4、突发严重的不明原因头痛、呕吐;5、突发不明原因的头晕、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遗忘或记忆力障碍,尤其是伴有1至4项中任一症状时。
出现脑卒中早期症状,不论时间长短应及时就医,以缩短院前延误时间。
《脑卒中科普》课件
![《脑卒中科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3de0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7.png)
病后注意事项
1
饮食与营养
了解脑卒中患者饮食和营养方面的注意事项。
2
日常活动
探索脑卒中患者在日常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
心理健康
了解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良好状态。
结语
健康生活方式
探索如何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降低 脑卒中风险。
脑卒中对家庭的影响
脑卒中的症状
1 早期症状
- 脑卒中的早期警告信号 是什么?
2 中期和后期症状
- 随着脑卒中的进展,症 状会如何改变?
3 病情变化
- 探索脑卒中后病情可能 的变化和后果。
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 了解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和 健康生活方式。
治疗方法和药物
- 探索脑卒中的常见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和手术。
康复训练和护理
了解脑卒中对患者家庭的影响和 如何提供支持。
对社会的意义
探索脑卒中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和 重要性。
《脑卒中科普》PPT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
脑卒中是什么?人们分布与发病原因有何不同?让我们一起探索脑卒中的概 述。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定义
了解脑卒中是什么,以及它与其 他疾病的不同之处。
分布与发病原因
了解脑卒中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 情况以及可能的发病原因。
脑卒中的种类
探索脑卒中的不同类型,包括缺 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部外科复习题
![脑部外科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5d35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a.png)
脑部外科复习题脑部外科复习题脑部外科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涉及到治疗和手术脑部疾病的技术和知识。
对于学习脑部外科的医学生来说,复习题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脑部外科的复习题,帮助大家巩固知识和提高复习效果。
1. 什么是脑卒中?列举常见的脑卒中类型。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阻塞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引起脑细胞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2. 请解释脑震荡的概念和症状。
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撞击或者剧烈晃动后,脑部受到短暂的功能性干扰的状态。
脑震荡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3. 什么是脑肿瘤?列举常见的脑肿瘤类型。
脑肿瘤是指脑部组织内异常生长的肿块。
常见的脑肿瘤类型包括胶质瘤、脑膜瘤、脑室管膜瘤等。
4. 请解释脑室系统的作用和结构。
脑室系统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腔体,位于脑部深处,主要起到脑脊液的生成、储存和循环的功能。
脑室系统包括两侧的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5. 请解释脑膜炎的概念和症状。
脑膜炎是指脑膜(包括软脑膜、蛛网膜和硬脑膜)的炎症。
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发热、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等。
6. 请解释脑室穿刺术的目的和操作步骤。
脑室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穿刺脑室,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的手术。
它的目的是诊断脑脊液压力、脑脊液成分和脑脊液感染等问题。
操作步骤包括消毒、麻醉、穿刺、抽取脑脊液、处理样本等。
7. 请解释脑动脉瘤的概念和治疗方法。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异常扩张和膨胀。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介入治疗。
手术包括开颅手术和脑血管内修复手术。
介入治疗包括血管内导管插入和脑动脉瘤栓塞等。
8. 请解释脑干的功能和重要性。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部位,控制着呼吸、心跳、血压和消化等基本生命活动。
脑干还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与意识、运动和感觉等功能紧密相关。
9. 请解释脑脊液的生成和循环。
脑脊液由脑室系统的脉络丛细胞生成,经过脑室系统的通道进入脑脊液循环系统,然后通过脑脊液循环系统分布到脑脊液空间,最终被吸收到血液循环中。
脑卒中应知应会考试题
![脑卒中应知应会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15886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2.png)
脑卒中应知应会考试题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是由于脑血流受阻或破裂所引起的。
以下是与脑卒中相关的一些考试题:
1.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缺血或出血导致的局部或全身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2. 脑卒中的分类有哪些
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
3. 缺血性脑卒中是什么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的血液供应不足或中断,导致脑细胞缺氧和死亡的一种脑血管疾病。
4. 出血性脑卒中是什么
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引起局部或全身神经功能障碍的一
种脑血管疾病。
5.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过度等。
6. 脑卒中的症状有哪些
脑卒中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偏瘫等。
7.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
8. 如何预防脑卒中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包括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疲劳等。
什么是脑卒中
![什么是脑卒中](https://img.taocdn.com/s3/m/52e411e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9.png)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是指脑血管突发破裂或者血流受阻,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脑卒中通常造成脑细胞死亡,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认知功能损害。
一、脑卒中的分类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
其中,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突发破裂,导致大脑出血;而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受阻,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二、脑卒中的症状脑卒中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视力模糊等。
患者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该立即就医,因为脑卒中的治疗时间窗极短,及早干预可以减少脑部损伤。
三、脑卒中的原因脑卒中的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的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饮酒、肥胖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
这些因素会导致血管病变,进而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四、脑卒中的危害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且造成的伤残率极高。
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便、失明等严重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五、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首先,个人应该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正常、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其次,管理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定期体检,及时就医。
此外,应该积极了解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提高防范意识。
在脑卒中发作后,急救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就医后,医生通常会通过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控制脑卒中的病情,并给予患者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
六、脑卒中的康复脑卒中康复是脑卒中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可以改善肌肉力量、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言语能力等方面的功能障碍。
康复过程需要个体化的设计和耐心的治疗,通常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七、脑卒中的心理支持脑卒中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其心理健康也带来了挑战。
脑卒中患者可能会面临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问题。
脑卒中(共10张PPT)
![脑卒中(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06d59c9b6648d7c0c746cb.png)
• 出血性卒中包括:1脑出血2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六页,共10页。
如何通过改善饮食来预防脑卒 中?
• 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与西方人差别较大。近年来由于生活 水平的普遍提高,饮食习惯发生较大变化。高盐可使血压 升高并促进动脉硬化形成,是引范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之一,我国国民每天吃肉食的比例明显上升,特别是动物 脂肪的摄入增长较快,远高于西方人,医患高脂血症。有 研究显示,平时吃水果和蔬菜较多的人患脑卒中的几率较
居民生活上存在误区,如膳食、运动、嗜好等方面。
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 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一下10点:1饮食要清淡2适度体力活动,不要超量运动3克服不良嗜好,如戒烟、限酒、久坐等4防止过度劳累、用 病引起的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二 力过猛5老年人注意体位、便秘6注意气候变化7每天饮水要充足8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太久9保持情绪平稳10定期健康查体。
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撏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入增长较快,远高于西方人,医患高脂血症。
同时它的普遍性和习以为常,许多人并不觉得生活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有多重要。
2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一脑血栓形成:多有动 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从幼年就开始了,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主要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高糖饮食导致幼年肥胖所致。
第四页,共10页。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以预防脑卒中?
• 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如高盐高脂饮食、吸 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是引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要以
“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 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 应注意以下四点:1高血压患者,注意控制血压、坚持 服药2高胆固醇患者、控制饮食、调脂药物3糖尿病患者 和高危人群,积极防治糖尿病4房颤或其他心脏疾病者, 积极就医。 • 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一下10点:1饮食要清淡2适度体力 活动,不要超量运动3克服不良嗜好,如戒烟、限酒、久坐 等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5老年人注意体位、便秘6注意 气候变化7每天饮水要充足8看电视、上网等不要太久9 保持情绪平稳10定期健康查体。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bc2b5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a.png)
脑卒中的诊断标准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急性脑功能障碍。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脑卒中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脑卒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首先,从病史上来看,脑卒中患者常常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史,或者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其次,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包括突发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甚至出现偏瘫等症状。
最后,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卒中的关键,包括CT、MRI等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脑血管的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脑卒中。
在诊断脑卒中时,医生需要全面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此外,还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脑功能障碍,如脑肿瘤、脑炎、脑膜炎等。
因此,在诊断脑卒中时,医生需要慎重对待,不能草率下结论,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总之,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只有全面综合这些方面的信息,医生才能够准确地诊断脑卒中,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因此,对于怀疑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应尽快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尽早明确诊断,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同时,也要注意预防脑卒中的发生,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脑卒中诊断标准的了解,提高对脑卒中的认识,促进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脑卒中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危害。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ppt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ca5c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5.png)
脑卒中的健康教育ppt《了解脑卒中,守护健康》一、什么是脑卒中?1.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
2.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部出血。
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 高血脂: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 糖尿病:高血糖容易导致血管病变,加重脑卒中的发生率。
4.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会增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三、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1. 合理膳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减少高油脂、高盐食物,控制体重。
2. 适量运动:每天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3. 控制血压和血糖: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及时调整治疗。
4.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酒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医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脑卒中的风险因素和症状。
四、脑卒中的急救知识1. 早期症状: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 急救措施:急救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将患者安置在安静、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患者呼吸通畅。
五、如何帮助康复者1. 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让康复者感到关爱和温暖。
2. 帮助康复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语言康复、运动康复等。
3. 注意康复者的膳食和生活习惯,帮助其恢复健康。
六、结语脑卒中是一种危险的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
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了解脑卒中,守护健康。
脑卒中综述范文
![脑卒中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1ba8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7.png)
脑卒中综述范文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指脑血管疾病在脑部引起的短暂或者持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病变范围主要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脑卒中是以急性非过渡性神经功能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脑部局部或者全脑缺血缺氧所致的脑组织可逆或不可逆的损害的总称。
脑卒中危害巨大,它是目前引起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位疾病,占各种脑血管疾病的半数以上。
研究证实,脑卒中患者存活下来的部分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长期需要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护理,对社会的负担巨大。
脑卒中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与寿命、危害人类社会、经济的一大疾病。
一、疾病病因脑卒中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心理创伤、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其他一些疾病、疾病搞上感染、头部外伤、高血粘滞度;以及年龄、性别、遗传等不可控制的因素。
二、疾病症状脑卒中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肢体乏力、偏瘫、言语障碍、感觉障碍、面部麻木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突发性严重头痛、眩晕、呕吐等症状。
部分患者在发病后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智能障碍等症状。
三、疾病诊断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询问、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和脑影像学检查。
脑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颅CT、MRI和脑血管造影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一些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等。
四、疾病治疗脑卒中的治疗主要包括急性期治疗、恢复期治疗和慢性期管理。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症状和病因,如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
恢复期治疗主要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慢性期管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疾病的管理,预防脑卒中再发。
五、疾病预防脑卒中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规范生活方式、及时干预慢性疾病等。
控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控制高血压、血糖、血脂等。
规范生活方式主要包括科学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及时干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及时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的监测和干预。
六、结语脑卒中是一种危害巨大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并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
脑卒中健康宣教3篇
![脑卒中健康宣教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bfde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2.png)
脑卒中健康宣教第一篇: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管破裂或者梗塞造成的脑部供血不足而引发的疾病。
该疾病常见于老年人,但也有可能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据统计,脑卒中占全球死亡率前三位的疾病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于脑卒中知识的普及和宣教,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疾病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另外,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如果我们能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坚持戒烟限酒等,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脑卒中发生时,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我们要认识脑卒中的症状,以便尽早发现并及时就医。
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有突然出现的头痛、面部麻木、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有时候还会伴有晕倒、呕吐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做的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医生到达前将患者放置在安全位置,减轻他的不适程度。
总之,脑卒中是一种危险的疾病,我们必须加强对于该疾病的认识和awareness。
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发现并治疗脑卒中,我们可以将其对我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
第二篇:如何预防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其发病率。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影响脑卒中发病率的直接因素,因此我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从饮食开始,坚持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油脂、高糖分、高盐分食品的摄入。
其次,保持适量的运动量,可以通过散步,骑车等低强度的运动方式来维护身体健康。
此外,还要戒烟限酒,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都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们应该及时对这些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并保持正常的生理指标水平。
同时,逐渐减少身体内部堆积的胆固醇、血脂和其他物质,以此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3.定期体检在人体内部,未发现可见的健康问题,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存在潜在的危险。
脑卒中是什么?
![脑卒中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e5e717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5.png)
脑卒中是什么?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突发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受到中断,出现脑组织损害的一种疾病。
其严重程度可从轻度症状,如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到严重并发症,如脑出血或脑梗塞。
二、脑卒中的类型1. 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大约占脑卒中病例的80%。
它由于脑部的血液供应被堵塞而引起,可能是由于血栓形成、栓子或动脉硬化斑块引起的。
- 血栓形成:当血管内膜发生损伤或血液凝固功能异常时,血栓会形成,并阻塞血流。
- 动脉硬化斑块:长期存在的动脉斑块会逐渐堆积并引起血管狭窄,最终导致血液供应中断。
2. 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是由脑部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而引起。
这种类型的卒中比缺血性卒中更为严重,它造成的损害远远超出了出血部位周围的范围。
- 脑室出血:指在脑室内发生的出血,多由高血压、血管瘤等引起。
-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一般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
三、脑卒中的症状和影响脑卒中的症状取决于受损的脑部区域以及其严重程度。
常见症状包括:1. 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无法移动。
2. 言语障碍:失去说话能力、理解能力或表达能力。
3. 意识丧失:出现昏迷状态。
4. 头晕和失眠:常伴随着头痛、眩晕和失眠等不适感。
5. 失明或视力丧失:一侧或双眼视力下降或完全丧失。
四、脑卒中的风险因素和预防1. 高血压: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2.高血脂: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会引起动脉硬化,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3. 糖尿病:糖尿病会损伤血管壁,增加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4. 吸烟和饮酒:长期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5. 缺乏锻炼和不良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和高盐、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五、脑卒中的急救和治疗快速、正确的急救和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1. 急救:发现脑卒中症状时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让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在等待救护车到达之前,亲友可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通畅、保持身体稳定等。
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小结
![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4756c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6.png)
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小结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小结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为了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举办了一场脑卒中防治知识讲座。
以下是本次讲座的内容总结。
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者闭塞导致的大脑缺氧、营养不足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
根据不同的原因和机制,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
出血性脑卒中通常由于动脉壁破裂导致大量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大脑供应血液的动脉被闭塞或者狭窄导致。
二、引起脑卒中的常见因素1.高血压:高血压是最主要的引起脑卒中的因素之一。
2.高胆固醇:高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3.糖尿病:糖尿病会导致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
4.吸烟: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等,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5.饮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活性增强等,也是引起脑卒中的因素之一。
三、如何预防脑卒中1.控制高血压:保持正常体重、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都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2.控制高胆固醇: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吃高胆固醇食品,适量运动等都有助于控制高胆固醇。
3.控制糖尿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规律的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4.戒烟限酒:戒烟限酒是预防脑卒中的基本措施之一。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规律作息等都有助于预防脑卒中。
四、如何识别脑卒中1.面部:突然出现一侧面部歪斜或者失去表情能力。
2.手臂:突然出现一侧手臂无力或者抬不起来。
3.语言能力: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情况。
如果发现以上症状,应该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间。
五、如何应对脑卒中1.急救措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平躺,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都是急救措施之一。
2.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脑卒中,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恢复期护理:在恢复期需要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以促进康复。
脑卒中识别120法则
![脑卒中识别120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a9e84e7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a.png)
脑卒中识别120法则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突然,危害极大。
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和处理脑卒中,医学界提出了一套简便易行的识别方法,即脑卒中识别120法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法则的内容和应用。
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造成脑组织损伤甚至坏死的疾病。
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则与血管阻塞相关。
二、脑卒中识别120法则是什么?脑卒中识别120法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和判断一些特定的症状和体征,来快速识别可能发生脑卒中的病人,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以便及时送医救治。
三、脑卒中识别120法则的内容脑卒中识别120法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面部: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是否不对称,是否出现嘴歪眼斜等症状。
2. 手臂:要求病人同时举起两只手臂,观察是否有一只手臂下垂无力或不能举起的情况。
3. 语言:要求病人重复简单的句子,观察是否有口齿不清、说话困难的情况。
4. 时间:观察病人是否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如果有,则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
四、脑卒中识别120法则的应用脑卒中识别120法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快速判断是否可能发生脑卒中,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当我们发现有人出现面部不对称、手臂无力、口齿不清的情况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安抚患者,保持他们的安静和舒适。
五、脑卒中的危害和预防脑卒中发病突然,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严重危害,还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因此,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1.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定期监测血压并采取相应的降压措施非常重要。
2. 戒烟限酒: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戒烟限酒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3.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
缺损综合症。
脑卒中引起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一致,但出现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时,如心跳骤停引起的全脑缺血,则不属于脑卒中的范畴。
二、预防脑卒中从什么时间开始?预防脑卒中要从幼年开始。
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
变往往从儿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主要与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过高、高塘饮食导致幼年肥胖有关。
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从幼年开始,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饮食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极为有益。
三、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预防脑卒中?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
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行为要注意以下10点:(1)饮食要清淡(2)适量增加体力活动,不要超量活动(3)克服不良的嗜好,如戒烟、限酒、久坐等(4)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便秘(6)注意气候变化(7)每天饮水要充足(8)看电视、上网不要太久(9)保持情绪平稳(10)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四、脑卒中发病与季节有什么关系?脑卒中在春、夏或秋、冬季节变化时容易发作。
每
年进入冬季,只要气温一下降,不少老年人就会因防备不及而发生脑卒中等疾病。
天气变冷时特变是冬春季节,气温偏低,人体血管收缩明显,血压增高,危险因素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夏季天气较热,血管相对处于扩张状态,一般人认为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会减少,其实也不尽然。
当气温较高时,人体大量出汗以降低体温,水分消耗多,容易造成体内缺水,血液浓缩相对粘稠,血流减慢,也容易诱发脑卒中。
所以,特别是对有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在冬季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常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晒晒太阳,天冷时减少户外活动。
夏天时要避免大量出汗,并要及时补水。
五、心理问题对脑卒中有什么影响?患有脑卒中的人在其致病的因素中,心理问题占主
因并已超过生理原因。
并且,心理疾病会诱发或加重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心理状态不正常的人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频频给脑垂体以不安的刺激,致使它发生各种偏激过敏的信号,扰乱内分泌的良好均衡状态,易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心理专家提醒,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要做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找到诉苦解愁,得到安慰、劝解,排解苦闷和烦恼的方式和场所;多与他人沟通,加强人际交往,消除寂寞烦恼;应经常调整心态,充实生活,加强学习,关心自己,宽慰自己,保持心理平衡。
六、脑卒中的症状有哪些?1。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
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
2.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者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
这些征兆表示血压有波动,或脑功能障碍,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征兆。
3。
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
这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而影响到脑的感觉功能的缘故。
4.意识障碍,变现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觉或整日昏昏沉沉。
性格也一反常态,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动迟缓或多语易躁,也有的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这也和脑缺血有关。
5.全身疲乏无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或突然出现打呃、呕吐等,这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
上述症状,不一定每个患者均有表现,但只要有症状出现,就是中老年人脑卒中警报,要特别警惕。
此时,应让患者保持安静,及时卧床休息,避免精神紧张,尽量少搬动,最好就地治疗。
必要时,应在患者平卧的情况下送医院诊治。
七、脑卒中发病突然,事前都有哪些征兆?在脑卒中发病前往往有许多先兆,比如,脑
卒中发病前大多会有一次到多次的短暂脑缺血发作,变现为突然发生的荡漾或双眼看不清东西,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无力,说话不清楚,剧烈头疼等症状,一般发作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极易被患者忽略。
一旦出现上述先兆,常预示着卒中的来临,应积极到医院求治,不可延误。
八、脑卒中症状出现后应该怎么办?1。
如果出现脑卒中症状,要保持安静,卧床休息,
通知周围人或家人,并且让了解病情的家属陪同入院以便给医生提供详细病史。
2.紧急拨打急救电话。
尽快选择能治疗脑卒中的专业医院。
脑卒中最佳治疗时机是发病三小时内,不能等待自我转好,以免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
搬动最好用担架,途中避免颠簸。
3.家庭紧急处理。
如果家里有血压计的话,测量并记录血压。
注意不要给患者用一些不
能确定的药物以免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因为脑卒中患者的吞咽的问题造成呛咳、误吸,增加治疗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