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中的困难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科研课题论文:河南农业保险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科研课题论文:河南农业保险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107075 保险学论文河南农业保险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一、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作为农业大省和农业风险的高发地,河南在发展农业保险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首先就是经济欠发达。

保费过高则有效需求不足,保费过低会让保险公司发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受挫。

其次,承保、核保工作困难,有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河南耕地面积大,要做到完全精细的承保与核保工作很困难,这就可能会引发人为的保险事故或是逆选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河南省政府于2007年下发了《河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开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在扩大覆盖范围的同时增加保险业务,并在当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xx年,河南省推出了《20xx年农业保险工作方案》,对政策性农保险承保品种、金额、责任、费率、范围、保险经营方式、财政补贴、风险控制、业务操作等都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农业保险承保品种包括玉米、小麦、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奶牛、烟叶、肉鸡等,在保险金额上,水稻由每亩保额258元上调为263元,每亩保费保持为15元,玉米由每亩保额190元上调为192元,每亩保费仍为11元,棉花由每亩保额216元上调为226元,每亩保费调整为16元;在保险责任方面,种植业保险范围扩大到火灾、旱灾、洪灾等。

养殖业的保险责任则包括自然灾害重、大病害和意外事故所引致的直接死亡。

20xx年经保监会批准河南第一家保险法人机构――中原农业保险公司成立,这必将使河南农业保险的发展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二、河南省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农民风险意识薄弱,投保积极性不高首先,农民风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是农业保险推广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产长期“靠天吃饭”,农民大部分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农民对农业保险理解不透、认识不足,宁愿抱存侥幸心理,祈望老天给一个好收成,甚至还有人认为农业保险是向农民变相收费。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农业保险业务经营经常收不抵支,农业保险保险人就制定了较高的保险费率,然而更高的保费又使更多农民买不起保险。

我国农业保险问题探析论文

我国农业保险问题探析论文

我国农业保险问题探析论文我国农业保险问题探析摘要:农业保险是保险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产品设计不合理、保费高昂、理赔难、信息不对称等。

本文将对我国农业保险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问题;解决方案;建议一、引言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农业所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较高,不仅包括自然灾害的风险,还包括市场价格波动、政策变动等风险。

为了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稳定农业生产,我国推行了农业保险制度。

然而,农业保险的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探析。

二、我国农业保险问题分析1. 产品设计不合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产品主要以天气保险为主,覆盖范围较窄。

许多农民种植的作物并没有相应的保险产品可供选择,导致农民的种植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分担。

2. 保费高昂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较大,保费往往较高,使得部分农民无法负担。

农民对于保费的高昂感到不满,导致保险参与率较低,规模化保险的实施受阻。

3. 理赔难在实际操作中,农业保险的理赔过程复杂,手续繁琐,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应有的保险赔偿。

农民面对这样的问题往往感到沮丧,对农业保险产生不信任,从而影响了农民的保险意愿。

4. 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和农民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农民往往无法了解保险产品的具体内容和条款。

同时,保险公司也很难准确评估农民的风险程度,从而影响了保险的正常运行。

三、解决方案1. 调整产品设计农业保险产品应该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开发具有广泛覆盖范围的产品。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引导保险公司扩大产品种类和覆盖范围,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2. 降低保费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减少农业保险的风险,从而降低保费。

政府还可以采取补贴形式,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保险的参与率。

3. 简化理赔程序农业保险的理赔过程应该简化,减少手续的繁琐,提高理赔的效率。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为农业生产者提供风险保障的重要举措,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农业风险,保障农产品生产和价格稳定。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推进该项工作的落实和完善。

本文将分别从政策设计、实施机制、风险评估和服务保障等方面,阐述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一、政策设计政策设计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推进的第一步。

但是,当前政策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政策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具体表现如下:1.政策设计不够灵活: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设计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类型、不同农村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政策,以满足各项需求。

但是,目前政策设计中,往往忽略了这些细节问题,制定了同一政策标准,无法实现灵活调整。

2.政策时间限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期往往局限于一个生产季节,无法满足多年种植的需要,这使得一些长周期作物的生产者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

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解决。

具体操作如下:1.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政策设计应当更具体化。

例如,在收益分配上,应当分别考虑地区、种植方式、水火情况等多种因素。

2.增加政策时间限制:针对长周期作物,政策应当加以细化,将保险期轮换,并对其进行分期保障。

二、实施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机制的缺陷是政策无法得到全面落实的重要原因。

其原因是如下:1.机制不够完善:在实践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往往受到行业监管、保险公司报价、农民的投保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实施机制往往不够完善。

2.投保率低:由于农民的盲目乐观和保险费用过高,导致农民投保率较低。

从而影响了农业保险在农民中的普及和推广。

在这里,建议应当从加强农民保险意识培训、简化农民投保流程等方面对实施机制进行完善,同时减少投保率的问题,提高农业保险在农民中的普及。

1.完善实施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政策实施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由政府设立并出资支持的农业保险制度,旨在为农民提供对农业
风险的保障。

虽然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改善农民生计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扮演了不可替
代的角色,但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过窄。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只针对部分农作物提
供保障,而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农作物,甚至连保障机会都没有。

此外,政策性农业保险
还未考虑到畜牧、渔业等方面的保险需求,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保险产品的开发。

其次,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过高。

虽然政府进行了补贴,但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公
司往往将补贴转嫁到农户身上,使得农户付出的保费显得过高。

这反而会减轻保险公司的
风险压力,同时也减少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益和吸引力。

最后,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管理不够精细,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
实施需要大量的信息中介、监管机构和服务机构,而国家相关部门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
管理和监督不够充分,导致保险公司对于农民的服务不到位、信息披露不清,从而影响了
农民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信任和参与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应做好以下几点对策:
首先,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

国家应当充分考虑到农民多元化的保险需求,不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不断完善保险产品类型和机制。

其次,在保费方面进行适度的价格管控。

政府应指导保险公司进行合理的保费测算,
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具备真正的保障性与可持续性,并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价格的
合理性,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吸引力。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为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风险而实施的一项保险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率设置不合理。

当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保费的征收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导致保费费率过高。

对此,应当建立灵活、科学的保费定价机制,根据农产品的种类、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区域特点等因素,确定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的保费费率。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设置不明确。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保险责任和保险范围的界定不够明确,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争议。

应当通过制定相关规定,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承担的保险责任和保险范围,确保农民在出现损失时能够获得应有的保险赔偿。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保险公司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和理解能力,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保险产品和保险条款。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付流程复杂,赔付周期长。

农民在出现损失后,需要经过繁琐的手续和程序,才能获得保险赔偿,导致赔付流程复杂、周期长。

应当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付流程管理,简化手续,提高赔付效率,缩短赔付周期,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民的保险需求。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运营能力相对较弱。

当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运作等方面存在不足。

应当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支持力度,加强其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提高其资金运作能力,从而提升保险机构的运营能力,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保险服务。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通过合理设置保险费率、明确保险责任和保险范围、提高服务水平、简化赔付流程、加强保险机构运营能力等对策,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效果,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粮食作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为例

粮食作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为例

农村·农业·农民2023.08A 23粮食作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摘 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农业保险在稳定农业生产、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基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的调研情况,挖掘创新案例,对粮食作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与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强化分散粮食作物种植风险制度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关键词:农业经济;粮食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由于农业天然存在的弱质性导致农户作物收成、经济收入的不稳定性。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政策性农业保险等金融支农业务不断增加,切实保障了农户的根本利益。

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但同时部分问题也随之显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降低了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开展深入全面的社会实践调研过程中,笔者挖掘粮食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创新性、发展性的案例,分析发展困境并剖析原因,从当地实际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一、试点案例雷州市作为推行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地区,成功落地首单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

2022年,在保持原保费40元/亩不变的情况下,水稻费率从4%下降至3.2%,理赔起赔线从20%降低至15%,单位保险保障金从1000元/亩提升至1250元/亩,农户仅需负担20%保费,自交保费8元/亩,剩余保费分别由中央政府、省级政府补贴与市、县财政负担。

与传统的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相比,该保险降低费率和理赔起赔点、进一步提高保险金额,使农户享受更大程度的保险优惠,达到了提高粮食作物的保障水平、增强农户抗风险能力、扩大农业保险受益群体的目的。

二、现状分析(一)发展历程2010年,随着被列为广东省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工作试点,雷州市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至水稻等粮食作物。

截至2015年,雷州市水稻、甘蔗种植保险总参保面积103万亩,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近年来国家为了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护农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保险理赔申请难度大。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很多农民无法完成保险理赔申请手续,以及很多公司对理赔程序要求较高,对农民来说比较困难。

对策:加强农民保险知识培训,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具体操作流程和理赔申请程序,同时在各地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站点,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问题二:资金来源有限。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统筹安排,但是政府的资金支持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全国各地的农业保险需求。

对策:吸引更多的商业机构参与保险业务,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实现共赢。

同时采用混合投保方式,引入其他资本的支持,扩大资金池,为农户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保障。

问题三:未能有效覆盖弱势农户。

一些弱势农户由于自身经济情况较差,导致没有得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对策:制定更加具有效性和普及性的保险补贴政策,对于低收入农户和贫困地区,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和优惠,以此鼓励和支持这些农户参与保险经营,加强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问题四:承保责任责任制不够明确。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承保责任责任制还不够严格,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对策: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管理与监督,健全健康的承保责任制度,减少保险公司对于保单灰色地带的操作空间,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真正做到对于农户的全面保障。

综上所述,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和保障措施。

在实践过程中,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和管理,探索更有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障服务。

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发展农业保险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维护农民利益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以较快速度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参与主体和相关部门之间存在认识和利益上的偏差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农业保险;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我国农业保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参与主体认识方面、法制保障和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完善,才能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实现我国农业保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农业保险相关参与方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作为一种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的手段已被人们所接受。

同样,农业保险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手段也逐渐为人们重视。

但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农业保险的重要性还没有给与足够重视,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也存在种种误区,表现为:1.农民主观上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存在误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这种分散、封闭的生产状态,使得农民自给自足的观念根深蒂固,并且往往只注重眼前和短期既得利益,缺乏对未来的长远考虑,因而风险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同时,很大一部分农民对农业保险还存在这各种各样的认识偏差和不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

有农民认为农业保险没用,有对农业保险怀疑的,有抱怨的,有不满的,这些都是农业保险在推广普及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形态的反应。

很多农民对农业保险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办理农业保险后,农业生产遭受了损失,保险部门就应该给予理赔。

这是个很大的误区。

我国的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其中规定对于大田作物的承保范围是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而日光温室大棚的承保范围是墙体、骨架及棚面覆盖物。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一、青海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中存在的问题(一)参保率低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低,保险意识不强,即使政府提供大量保费补贴,农户也不一定购买农业保险,在补贴过程中还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青海省属多民族聚居省份,现有少数民族人口269.28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6.98%。

农民投保意识不高,制约了省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缺乏对财政补贴资金的监督和管理青海省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农险补贴资金进行管理,保费补贴资金的发放、使用,补贴对象的核查等相关制度体系不完善。

农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进程缓慢,缺乏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开展的法律支持。

(三)财政补贴主要针对农户,对农业保险公司的补贴力度较低目前财政补贴的对象主要针对参保农户,对保险公司的补贴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

目前,青海省的农业保险主要由中国人保青海省分公司承担,经营和受补贴主体单一,同时再保险、巨灾风险基金等制度缺失,财政资金无法对配套措施提供支持。

(四)财政补贴标准难以确定由于缺乏政策型农业保险数据库建设和相关分析技术,如何寻找财政补贴资金在政府、农户、农险公司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需要长期加以研究的问题。

二、青海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基本思路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和开展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农业保险制度设计涉及财政补贴对象、补贴保险产品、补贴方式和财政补贴资金安排等方面。

(一)补贴对象农户和承保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是农业保险的参与主体,也是财政补贴的对象。

通过财政补贴农户,可以增强农户的购买力,使农户能够负担较高的农业保险费,从而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投保率。

另一方面财政也要对承保农业风险的保险公司提供补贴,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其承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二)补贴品种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农牧业生产状况有别全国其它地区,同时,青海省内各地区的农牧业风险又有所差异,因此,对补贴对象的确定要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与解决探讨-毕业论文

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与解决探讨-毕业论文

摘要:财政支持是农业保险覆盖率提升的重要保障,A省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使得A 省区域内自然灾害等发生概率相对较高,这就使得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和农民收入稳定具备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A省农业保险的覆盖率、保障程度还存在一定不足,在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等方面功能的发挥还不完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扶持。

关键词:A省;巨灾保险;农业;财政目录一、A省农业保险发展背景及其重要性 (3)二、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3)(一)运行模式 (3)(二)基本原则 (4)(三)保险产品目录及内容 (4)(四)风险管理与理赔支付 (4)(五)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际运行状况 (5)1、保险项目 (5)表2-1: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项目类别 (5)表2-2:2006-2013年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情况(单位:亿元) (5)3、风险与理赔金 (6)图2-1:2006-2013年A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与理赔对比(单位:亿元) (6)三、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 (7)(一)保费补贴存在的隐患 (7)(二)经营管理支持不充分 (7)1、税收优惠范围较窄 (7)2、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不足 (7)3、“以险养险”方式受质疑 (7)(三)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 (8)四、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建议 (8)(一)优化保费补贴政策,适当提高补贴程度,提高参保率 (8)(二)改进对保险经营机构的财政补贴方式 (9)1、应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9)2、提供业务费用补贴 (9)(三)推动巨灾保险发展 (10)五、结论 (10)一、A省农业保险发展背景及其重要性政策性农业保险以保险人的市场运作为基础,以政府财政补贴为扶持,对种植、养殖农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可保风险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承担保障的保险业务。

政策性保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财政补贴与保险市场对接,是世贸组织支持的绿箱政策之一。

由此可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政府财政补贴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正确认识两者关系,合理调整政府财政补贴,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

农业保险对策论文

农业保险对策论文

农业保险对策论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保险越来越受到重视。

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保障农民的收益和政府的经济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对农业保险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论述。

一、农业保险面临的挑战1. 保险政策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实施的标准。

国家目前只是对农业保险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农业保险模式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在理论和实践中,农业保险需要更加细化和专业化的政策保障,才能逐步实现农业保险的良性发展。

2. 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农业保险是一笔长线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需要面临大量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

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业务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风险控制,因此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和判断能力成为了保险公司立足于这一领域的基础。

3. 农民对保险认知度不高农民对保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面对未知的天灾和变故,他们会首先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和风险控制。

因此,在农业保险的宣传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农民的教育和知识培训。

二、应对策略1.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法律制度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更加有针对性和具体指导性的农业保险政策和措施,明确相关政策的实施标准和检验办法,进一步规范农业保险的实施过程,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收益。

2. 提高保险公司风险控制能力保险公司需要增强风险管理和评估能力,制定一系列的风险控制措施,使农业保险的实施更加科学和规范,保障农民的权益和保险公司的利益。

3. 增强农民保险意识加强对农民的保险意识教育,推广农业保险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提高农民对保险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同时,加强农民对保险索赔程序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因为知识不足而影响到保险的实施和效果。

结论:农业保险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是经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可以逐步提高农业保险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有效地保障农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经济利益。

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财政学论文

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财政学论文

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可以创新政府救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为世贸组织所允许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

一、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的必要性(一)我国现有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不足以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农业保险公司经营亏损、导致业务萎缩,承包面积下降。

2.财政救助和紧急贷款缺少稳定性和风险共担机制。

3.其他与农业有关的风险保障制度发育不足,作用微弱。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风险的保障不能单纯只靠财政救济和银行贷款,必须建立一种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靠“三驾”马车,一是农业科技的进步和运用,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加速器”;二是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它是农业发展的“润滑剂”;三是农业保险机制,它是农业发展的“稳定器”,此三者缺一不可。

而“稳定器”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明确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几年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各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仍然不够明确,这表现在两方面:1,地方政府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

2,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经营方式不够明确。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保险意识淡薄。

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地区逐渐铺展的进程中,农户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仍掣肘农业保险的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1,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高成本、高费率与农户家庭低收入之间的矛盾。

农业生产自身的高风险性、空间的分散性、时间的季节性、定损的复杂性,造成了农业保险的高成本性,于是决定了农业保险实现正常运营必须以高费率为保障。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保护农业生产、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政策性农业保险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本文将围绕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保障范围不够广泛,市场化尚不充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保障农户利益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保障范围相对有限,只覆盖某些主要农作物、养殖业和某些重点地区,而对于其他农产品和地区仍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作机制仍未完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缺乏市场竞争和自我调控机制,保险机构参与度不高,产品定价相对较高。

对策一:扩大保障范围,加强农产品多样性保护应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更多的地区和农产品,根据不同地区和农产品特点,采取差异化的保障政策。

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

还需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提高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和参与度。

对策二:市场化改革,增强保险机构参与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应加强与商业保险机构的合作,引入市场化机制,增加保险机构的参与度。

可以通过引入竞价招标制度、制定激励政策等方式,吸引更多保险机构进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

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保险机构的监管和评估,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

问题二:风险评估和精确定价能力有待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风险评估和精确定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农业生产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因此对农业风险的评估和定价较为复杂。

当前的保险定价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当前和未来的风险态势,容易导致保险赔付率过高或过低。

对策一:构建综合风险评估体系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建立综合的风险评估体系,将各类风险因素纳入考虑,有效评估农业风险。

可以通过建立农业气象监测网络、运用遥感技术等手段,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对农业风险的预测和评估能力。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的一种保险服务,旨在减轻农业生产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定价上存在不合理性。

由于缺乏统一的农业保险定价模型,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保险价格差异较大,导致部分农民保险费用过高,难以负担。

由于保险费用过低,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较小,导致保险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局限性。

目前,农业保险主要依靠经验法则和历史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缺乏科学的风险定价模型,难以准确评估农业生产的风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风险评估较为困难,容易出现欺诈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风险评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科学的农业风险评估模型,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气象数据等手段,监测农业生产的风险因素,及时发现风险,进行预警和预测。

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效率较低。

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作机制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核和审批,导致理赔效率较低,农民难以及时获取赔付。

针对这一问题,应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

可以建立农业保险理赔平台,实现保险公司、农户、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提高理赔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加强对农业保险理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理赔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加高效的理赔服务。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加强保险定价机制的研究,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理赔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全面、高效的农业保险服务。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经济起主导作用,因此农业发展和国家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扶持农业,保障广大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我国推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对农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在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能给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者以参考。

农业政策性;保险问题;对策研究F840.66 A 10.11974/nyyjs.2016063106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我国推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

此项保险在实施时虽然得到了好评,但也因为没有完成的模式和体系而存在一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找到解决办法,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1 政策性农业保险重要性1.1 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农业保险是指专门为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一次重大灾害就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农业保险有经济补偿的功能,对于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1.2 商业保险不适用于农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不同于商业保险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都经历过商业保险对农业失灵的状况,也就是说商业保险不适用于农业。

只有在政府深度介入,进行大规模保险费用补贴、甚至提供再保险或立法强制参与时,商业保险才能对农业起到作用。

1.3 国家关注,保险企业配合迅速由于国家高度关注政策性农业保险,所以作为保险企业会迅速参与到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来。

1.4 商业性保险用于农业的困境我国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并不高,主要是农业的高风险导致商业农业保险不能在财务上实现可持续性。

世界上开展农业保险的国家也多数都是依据本国的农业生产特点来进行的,没有单纯依靠商业保险公司解决的。

2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1 农民参与农业保险意识淡薄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对参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识淡薄,他们抱着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的思想,也抱着侥幸的心理,不愿意参加保险,甚至有的人认为农业保险是变相收取费用。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以政府为主导,并通过政策和制度保障机制,以提高农民的农业风险承受能力和生产发展能力为目的的农业保险,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及国家的农业生产,减轻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

然而,在实践中,政策性农业保险仍存在一些问题,对策研究有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完善。

一、保费与理赔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普遍较高,很多农民难以承担。

同时,相比商业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存在一些难度,例如理赔手续复杂、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对策:政府应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保险公司降低保费,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覆盖率。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理赔机制,简化理赔手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标准和流程。

二、风险评估和定价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评估和定价存在不足,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考虑,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的保障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对策:政府应该加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结合风险评估和定价等因素,积极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定价和风险评估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保费标准和风险定价方法,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效果。

三、保险产品种类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产品种类较少,无法满足不同农业产品和不同农业生产环境的需求。

对策:政府应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种类投入,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产品,开展差别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提高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四、宣传对策: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念和受益,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

总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应该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中加强风险评估和定价、扩大保险产品种类、降低保费、简化理赔流程、加强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业和农民的发展保驾护航。

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保险-金融-毕业论文

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保险-金融-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要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分散农业风险的重要工具,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自然灾害给农户造成的损失、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对于保障农户收入和促进农村的经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北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自从2007年恢复开办以来经过了1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

本文结合了河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对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农民参保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缺失、缺乏产品创新和缺乏巨灾分散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增强农民的参保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业保险监管等促进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ABSTRACTPolicy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s an important tool to decentralize agricultural risks. It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resist natural disasters and reducing the losses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 to peasant households and improving their enthusiasm for production. Policy-bas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aranteeing farmers'income in Hebei Province. Since the resumption of policy-orient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in 2007, after more than 10 years of tortuous development, certain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olicy-bas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bas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such as the weak awareness of farmers participating in insurance, the imperfec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lack of supervision, the lack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 the lack of disaster decentralization mechanism.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oriented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n Hebei Province, such as enhancing farmers'awareness of participating in insurance, improv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Key words: Hebei province;policy agricultural insurance;financial subsid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一、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1)二、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险种较少 (2)(二)农户收入水平低,参保意识淡薄 (3)(三)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管 (4)(四)农业保险人才匮乏,产品缺乏创新 (5)(五)缺乏农业再保险和巨灾分散机制 (5)三、促进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6)(一)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险种 (6)(二)增强农户参保意识和收入水平 (6)(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监管 (7)(四)加快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培养农业保险人才 (7)(五)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分散机制 (7)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河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减轻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和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困境和出路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困境和出路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困境和出路【摘要】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着基础的物质支撑,尤其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地对农业部门投入资金,因而如何运用好这些资金,高产、高效地发展农业,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资金管理审计一、引言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问题,已经日渐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在各项支农、惠农的政策扶持下,财政部门也加大了对农业建设的专项资金拨款力度。

然而这些资金的去向和走向,如何使用,使用效率高低、效果是否理想,以及在操作中的合规性等种种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愈来愈多的关注。

如何对农业资金进行管理,要实现怎样的管理,要借由何种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种问题都是强化农业资金管理过程中无法回避的。

如果农业部门的资金管理无法满足要求,不仅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无法实现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的目标,也很可能会拖缓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

可以说,对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既关乎整个农业基础产业是否能够实现高效快速的发展,也涉及社会其他群体的集体利益诉求,关乎农村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二、浅议农业部门资金管理的薄弱点1、缺乏规范性,资金管理流程中充斥着不合规操作一直以来,农业部门的资金管理常常或多或少地有些暧昧不明。

从农业项目的立项,到项目的审批、资金的使用投向,再到资金的使用流程、使用效率,多数呈现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

首先,有很多项目的立项不符合规范,没有明确地说明这个项目的目的和可实现性,有的单位甚至存在虚报项目以骗取经费的现象。

其次,在资金的划拨阶段,往往不能及时到位。

现行的层层划拨的体制,使得资金容易出现滞留,这种滞留有的是合理范围内的必要程序耗时,有的则属于不必要的拖延。

不能一步到位的资金,给整个项目的开展带来了很大不便。

除此之外,资金的流向也不能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中的困难研究论文[摘要]根据中央的相关精神,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进行多种形式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组织和推动农业保险的费用分担无幸可循、农民的自主投保意识参差不齐、地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中央的财政扶持手段和力度是一个未知数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持续推进、经营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的关键。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商业性保险公司根据中央“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和《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发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的精神,全国各地积极响应,进行多种形式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验。

但是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和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操作条件和操作规则问题。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不明确为什么要试验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导向是什么?这是试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各地政府至今还不统一或存在众多疑惑的问题。

他们说,办农业保险是中央为了确保粮食安全,但我们地方花这么多的精力和金钱,有什么好处?加之中央没有相关配套政策,害怕遇到大灾还“吃不完兜着走”。

这样,地方上的积极性会打折扣,而且这点有限的积极性也很难持久。

有的地方政府不仅没有能力给农业保险试验以补贴,而且还想从农业保险的经营中得到一些好处(从保险经办公司得到一些手续费收入)。

这就更难期待农业保险试验的真正启动。

二、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组织和推动农业保险的费用分担无章可循各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不可能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公司,基本上都是以行政组织和推动为主。

有的试点省,例如浙江省、江苏省淮安市都将农业保险承保面作为试点市、县政府的业绩考核重要手段。

因此,在推进的过程中,除了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以外,地方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乡镇的农经中心等都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宣传、展业、收费、查勘、定损、理赔工作。

但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实际上是他们临时附加的一项工作,由于没有专门的编制和行政职责岗位,有关农业、财税、发改部门只能临时抽出一部分人员开展此项业务。

鉴于我国农业经营的分散性和小规模经营,各地用于农业保险的宣传、展业、查勘、定损的成本相当高,而保险公司从所收取的保费中提取的经营管理费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给这些人员,这部分费用实际上还是由财政负担,但“师出无名”,有的试验地区根本没有这项费用,这些地方的区县乡镇基层干部也就没有积极性。

这将可能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持续推进。

三、农民的自主投保意识参差不齐农业保险对农业经营者来说虽然可以帮助他们分散生产风险,稳定其生产收入,保证简单再生产的持续进行。

但是,由于农业灾害频繁,风险大,费率高,投保农业保险的预期收益不高(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收入主要不靠农业的农户来说收益更是相对有限),农户购买保险的支付能力有限或者虽然有支付能力但不感兴趣,这就使很大一部分农民即使有政府的部分保费补贴也不会自愿投保。

但对于费率相对较低、政府补贴较高险种(例如浙江温岭的露地西瓜保险),农民感到有利可图时,其参与热情就比较高,甚至排队投保,100%投保。

这种情况给农业保险经营如何平衡农民自愿投保和准确费率、适度财政补贴关系的研究带来了挑战。

四、地方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不少省、市、自治区虽然在试点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时提供了一部分财政补贴(有的补贴保险费的50%,有的补贴35%),但是,他们也担心全面铺开以后,财政补贴的压力必然增加。

例如,江苏省金湖县现在只在该县的塔集镇开展农业保险试验,市县财政2005年的补贴额为13万多元,如果在全县推开水稻、三麦、养鱼保险,县财政每年将要为此补贴200多万元,而且这种补贴一旦实施,就不可能收回来,只可能增加,不能减少。

因此,地方财政存在补贴的顾虑。

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建立巨灾补偿基金的条件下,真的发生大灾需要巨额赔付时,财政兜不了底,到那时政府将失信于民。

目前能得到中央财政补贴的黑龙江阳光相互农业保险公司虽然在2004年和2005年拿到了4400万元的补贴,但是不仅数额不足,而且都是临时性的安排,没有长期保证。

这对于一家只有数千万元家底的相互公司来说,经营风险相当大。

五、中央的财政扶持手段和力度是一个未知数政策性农业保险离不开财政支持,特别是中央财政的支持。

财政支持一般包括保险费的补贴和经营管理费补贴、在发生巨灾损失条件下的财政支持等。

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条件下,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离开了中央财政的适当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恐难建立。

而直到目前,中央财政没有任何有关政策期许和支持承诺,这是大多数省、市、区不敢进行试验的重要原因,即使开始试验的财政状况较好的省份,也对试验的可持续性没有信心。

这一点也正是前20年农业保险试验失败的重要教训之一。

当时不少地区也曾给与农业保险以补贴,但是他们能补“一阵子”,难补“一辈子”。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缺乏巨灾补偿准备和分散直接保险经营风险的再保险机制各地在农业保险的试点中发现,如果不出现自然灾害或一般性的自然灾害,农业保险费可以作为补偿基金积累起来;如果出现了较大灾害,农业保险可能会出现超赔(基金积累不足赔付)的现象;如果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损失巨大的自然灾害,靠农业保险的保费收人以及艰难的积累来赔付,很可能就是杯水车薪。

这就要求农业保险必须建立“巨灾补偿准备金”,同时,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再保险机制,使得风险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有效分散。

而现在,尚无一个省、市、自治区在试验之初就着手建立“巨灾补偿准备金”。

同时,部分试验的省、市、区也没有安排再保险。

缺乏巨灾赔偿准备,也五分散风险的其他安排,这样的农业保险试验经营就成了一着“险棋”,等于将风险都集中到了政府身上。

七、某些筹资渠道的随意性对正规制度建设效力有限在一些试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地方,当地政府或保险经营机构力图拓展农业保险的资金筹集渠道,寻求一些产业化组织、龙头企业为投保农户提供保费补贴,或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展业,但这种非正规手段和制度是一种自愿行为,没有任何政策和规则约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只可以提倡,不可能要求。

有多大推广价值,对正规制度建设能产生多大效力,还无法预见,因此也恐难纳入正规制度建设中来。

八、缺乏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的其他配套政策除了财政支持政策的缺失之外,农业保险试验的其他配套政策和措施也还没有踪影,例如:1.税收优惠政策。

迄今为止,对农业保险的经营尚无任何税收政策的支持。

曾有“经营农业保险免除营业税”的不成文规定至今还没有明文认可。

而所得税对农业保险原则上依然征收。

实际上,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费率和高赔付,使农业保险的试验经营已经举步维艰,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可能的经营结余并不能将其当作利润,而应当将其作为非常年份的赔偿准备基金。

取消33%所得税征收规定是试验地区的普遍期盼。

2.“以险养险”政策。

为了弥补农业保险准备基金的积累和增强偿付能力,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之一是给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某些盈利性较好的商业保险险种,甚至对这部分险种也不征营业税和(或)所得税。

目前的试验中也有不少地方在这样试验。

但因为没有任何规范和依据,各地也只能各行其是。

例如,江苏让承保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借助该渠道同时向农民推销“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浙江省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动车辆保险”都指定向经营农业保险的“共保体”投保(7月1日“交强险”实施后尚无明文),上海允许专门经营农业保险的专业公司经营“农村建房保险”、“农业机械设备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

但是各地的做法或者毫无依据,或者只是将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当作一个保险市场上的一般竞争主体,或者对这部分非农险业务的税赋不免,因而对补充农业保险准备金或者“养险”的正面意义有限。

九、缺乏农业风险区域规划,费率厘定和调整没有依据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教训表明,农业保险成功经营的基础之一,是做好农业风险区域规划。

因为这是正确厘定和合理调整农业保险费率的最重要的依据。

我国虽然试验了几十年的农业保险,但至今没有启动农业风险区划工作,这对试验非常不利。

据浙江省的某些地方反映,该省某些地区农业自然风险比另一些地区大数十倍,但省里定的农作物保险费率全省各地相差很小(风险系数最大相差是1:1.6),显然违反了保险经营的风险一致性原则,致使其经营公平性受到广泛质疑。

因为出一样多或略有差异的保险费而获得风险损失补偿的机会大不相同,风险小的地区的农户只有向风险大的地区的农户做贡献的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些低风险地区的积极性。

但是,因为没有风险区划作依据,同时又没有相关经营的长时间数据资料积累,其调整难度可想而知。

做农业风险区划不是商业性保险公司或某一个政府部门能够完成的,需要政府立项并由各部门协调配合才能实施和完成。

十、专业技术和人才缺乏农作物保险的专业性很强,要求从事试验经营的机构和人员既要掌握娴熟的保险经营技术(例如种植风险评估、费率厘定、保单设计等),又要掌握广泛的农业技术(掌握育种、土壤、耕作、植保、畜牧、畜禽疾病防治、气象、经营管理等)知识,不然无法正常试验经营。

浙江省某地区2006年开办的“露地西瓜”保险,由于其条款、费率、承保方面的缺陷,农民排队买保险,而且100%投保,100%受灾,导致理赔遇到较大麻烦,最后不得不由省政府出面协调和拍板。

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试验地区的政府都渴望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希望能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训。

政府财政税收部门、发改部门也都希望较多了解农业保险知识和技术,便于其制定和执行有关支持农业保险的政策。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持续推进、经营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