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欧姆定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ppt课件

行动
专注
效率
作业:对应《分层练习》
兴趣
自律
ENDUNG!!
谢谢观看
2 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新课导入1
欧姆定律2
欧姆定律的应 用3
欧姆定律
4.公式辨析:
I U R
①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②每个物理量的值对应同一个导体在同一时刻所具有的值。
RU I
能否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不能。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与电压、电流无关。
新课导入1 欧姆定律2
巩固练习
3.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的关系时,小东
选用了两个定值电阻R1、R2分别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画
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根据图象比较电阻R1与R2的大小
,R1大于
R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欧姆定律的U-I图象
欧姆定律的 应用3
直线是定值电阻,曲线是可变的电阻 在同一图象中,越靠近U轴,阻值越大
2.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 移到b端的过程中R1、R2的U-I关系图像如图。下列四种判断中正 确的是( D )
A.电源电压为10V B.图线甲是电阻R1的U-I关系图象 C.R1的阻值是20Ω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
4 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 知识总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新课导入1
旧知回顾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思考一:实验中应保持哪个物理量不变?
电阻
欧姆定律2
欧姆定律的应 用3
实验电路
思考二: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保护电路

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ppt课件
答:R1的阻值为10,R2的阻值为15
谢谢!
答: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为4。
课后作业:
1、由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I,此式可以说明( C) A、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增大2倍; B、当电流增大2倍时,电阻R减小2倍;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当电压为零时电阻值不变; 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
2、如图,电源电压6V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 20Ω,当S断开,把滑片P滑至b端时,电流表读数是0.2A; 当S闭合,把滑片滑至a端,电流表的读数是1A。求R1和R2 的阻值。
课堂练习:
1、关于欧姆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电压越大,则电流就越大; B、对同一段导体,U/I的比值不变; C、电阻越大,则电流越小; D、欧姆定律可以用公式R=U/I来表示。
2的、电如流图之所比示I的1:电I2路=_,_1_:R_11_:_。R2=它1:们2两,端闭电合压开之关U后1:,U2通=_过_1_:它_2_们; 如果这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当它们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 流之比I1:I2=____2_:。1
一段导体 白炽灯 电热器
电风扇
电动机
二、欧姆定律计算
公式: I=U/R; U=IR;R=U/I
例1,如图:已知灯 的电阻R=807 ,电源
电压U=220V,求 :
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 已知: 根据
答:通过灯的电流为0.27A。
解电学题的基本格式:
一、写出解和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
二、根据题意画出简易电路图,并在电路图 中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
三、解题过程:1、所用到的原始公式; 2、代入已知量及单位; 3、计算出结果带上单位。
四、作答:简明扼要。

《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ppt课件

实验器材和步骤
实验器材:电源、可调电阻器、电流表、电压 表、导线、待测电阻器。
01
1. 将电源、待测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和导线按照正确的顺序连接起来。
03
02
实验步骤
04
2. 调整电源电压,观察并记录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读数。
3. 改变电源电压,重复步骤2,至少进行五 组实验。
05
06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欧姆定律的应用领域
总结词
欧姆定律在电路分析、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理解和设计电路 的基础。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领域。通过应用欧姆 定律,工程师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预测电路的性能,优化电路设计。此外,欧姆 定律还用于电子设备、电力系统和通信网络的测试、调试和优化,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04
欧姆定律的应用实例
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01
02
03
计算电流
通过已知的电压和电阻,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流 的大小。
分析电路
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的 串并联关系,判断电压和 电流的分配情况。
优化电路设计
根据欧姆定律,合理选择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优化电路性能。
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电子设备中的电源管理
利用欧姆定律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解释焦耳定律。
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
05
欧姆定律的拓展知识
电阻的分类和特性
线性电阻
电阻值与电压和电流成正 比,满足欧姆定律。
非线性电阻
电阻值随电压和电流的变 值随环境因素(如温 度、光照、压力等)变化 而变化。

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ppt课件
项目
测量定值电阻
测小灯泡电阻
原理
电路图
_
_
项目
测量定值电阻
测小灯泡电阻
步骤
①按上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的位置。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 ,分别填入设计表格中
①按上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的位置。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 ,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 ,分别填入设计表格中
物理量
符号
单位
公式
关系
电流
A
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压
电源提供电压,电压产生电流
电阻
电阻阻碍电流,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



欧姆
3.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是在____________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中已知任意的____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计算时单位要______。(1)同体性:定律中的电压、电阻和电流三个量是对同一个电阻或同一段电路而言的,不可乱套公式。(2)同时性:定律中的电压、电阻和电流三个量必须是在同一时刻的数值,若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的电压或电阻发生了变化,则电流也相应变化。
续表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项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路图
_
_
图1
图2
1.串联电路中,如图1:I总=I1=I2, ____________,得 _________。注: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所以总电阻______每个分电阻。2.并联电路中,如图2:U总=U1=U2, ________,得:_______, ______。注: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总电阻小于每个分电阻。

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ppt课件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当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 阻的增大而减小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当电流不变时,电压随电 阻的增大而增大
03
欧姆定律的应用场景
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电路设计过程中,欧姆定律可以 帮助我们了解电路中电压、电流 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
选择和使用电子元件。
通过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 不同电阻值的电压和电流大小, 进而对电路进行优化,提高效率
总结: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一,核心概念包括电阻、电流和电压。
欧姆定律表述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其中,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 荷数,电压是电势差,即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路移动的距离。
欧姆定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总结
总结:欧姆定律在电子工程、物理学、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结果分析与解读
分析
通过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 况;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可以计算出电阻值。
解读
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 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符合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同时,实 验结果也表明灯泡的亮度与电流的大小有关,而电流的大小 又与电压和电阻有关。
02
欧姆定律公式及其解读
欧姆定律公式的表述
欧姆定律公式
I=V/R
公式解读
电流I与电压V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
电阻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电阻定义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用符号R表示
电阻计算
电阻大小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 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
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解读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当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 压增大而增大;当电压不 变时,电流随电阻增大而 减小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优质课件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优质课件

为某次实验数据,结论是__当__电__压__一__定__,__电__流__跟__电__阻__成__正__比__。
表1:电阻R=5Ω
电压U/V 1.5 3 4.5 电流I/A 0.3 0.6 0.9
表2:电压U=3V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6 0.3 0.2
自学课本78页第2~5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为____0_A____,则定值电阻的阻值多大?
解析: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有无电压、电流无关,
故定值电阻的电阻仍为5Ω。
阅读课本科学世界,回答问题: 酒精浓度检测仪中装有__酒__精__气__体__传__感__器__,它是一种 __气__敏__电__阻__,它的阻值随__酒__精__气__体__浓__度___的变化而变化。
还有些特殊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压力、光照、湿度等 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本质与滑动变阻器相同,大家有兴趣 的话,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深入学习。
欧姆定律
课堂小结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
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
U R
变形公式:R
=
U I
U =IR
Thanks for listening
为_________,则定值电阻的阻值多大?
例3:观看视频,同时填写数据,回答问题。 (1)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3_V___,电流为__0_.6_A__,
则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解: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3V,通过的电流为0.6A,
根据欧姆定律
I
=
U R

可求得定值电阻的阻值:
R
=
U I
=
3V 0.6A

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粤沪版)

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粤沪版)

(3)应用:n 个相同的电阻 R 并联,R 并=Rn;若两个电阻并
联,则
R
并=
R1R2 R1+R2
.
3.串联电路等流分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各用电 器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分压原理:
U1 U2
=
R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各支路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分流原理:
图1 4.铭牌: (1)“20 Ω”:表示该滑动变阻器接到电路中的最大阻值为20 Ω. (2)“1 A”:表示该滑动变阻器_允__许__通__过__的__最__大__电__流__为___1_A__. 5.正确使用:必须遵循“一上一下”的原则.
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以保 护电路.
(2)常见半导体:如硅、锗等. (3)应用:_二__极__管__(LED)、三极管、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 6.超导体: (1)概念:有些导体在_温__度__降__到__足__够__低__时,电阻变为_零___, 处于这种状态的物体称为超导体. (2)应用:__输__电__线___、电子元件.
①导体的电阻大小是由导体自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其两端 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的大小无关.
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_“_5_0_Ω__1_A_”__ .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_当__把__2_0__Ω_的__电__阻__接__到__电__路__中__时__,__要__使__电__压__表__的__示__数__为___1_.5__V_,_. _滑__动__变__阻__器__接__入__电__路__中__的__电__阻__应__为___4_0_Ω_,__故__选__“__5_0__Ω__1__A_”__.
2.电阻的并联: (1) 规 律 : 并 联 电 路 中 的 ___总__电__阻__的__倒__数____ 等 于

《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第1课时)

《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第1课时)

欧姆定律仿真实验
知1-讲
鼠 标 点 击 各 元 件 操 作 实 验
数据记录: 控制变量
知1-讲
电阻R
10 Ω
电压U/V 1.0 2.0 3.0 4.0 5.0 6.0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0.6
自变量
因变量
绘制图象
I/A 0.9
知1-讲
0.8
0.7
· 0.6
R
· 0.5
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问题(3):为了得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应更换不同的电阻
进行多次实验。
总结
知1-讲
表述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不能漏掉“电阻一定” 这个前提条件,也不能弄错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因果关 系而说成“电阻一定,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知1-练
1 为探究电阻R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某同学将实物 连接成如图 所示的电路。请你指出其中连接的错误 之处,并加以改正。
知1-讲
(2)小明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测出通 过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所示。通 过分析下表数据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电__阻__一__定__时__, _通__过__导__体__的__电__流__跟__这__段__导__体__两__端__的__电__压__成__正__比_____。
2. 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加在它两端的电 压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猜测与假设: (1)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__; (2)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______ 。
知识点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
知1-讲
设计实验
A

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ppt课件
步骤三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曲线, 观察曲线的趋势。
步骤二
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 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步骤四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如果数据符合欧姆定 律,则说明实验成功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如果数据不符合欧姆定律,则可能存在误差或电 路连接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调整。
总结词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详细描述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一种量度,其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可以用公式R=ρL/S计算, 其中ρ是电阻率,L是导体长度,S是导体横截面积。
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
总结词
实验与数学推导相结合
详细描述
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和数学推导相结合的方法得出的。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电流 与电压成正比,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量度。数学推导则将这两个实验结果结 合起来,形成了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其中I是电流,U是电压,R是电阻。
信号处理
在信号处理中,欧姆定律 用于分析信号的传输和变 化。
电子测量
在电子测量中,欧姆定律 用于测量电子元件的参数 。
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验证欧姆定律
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的 正确性,加深对定律的理 解。
研究电阻的变化
利用欧姆定律研究不同条 件下的电阻变化,如温度 、压力等对电阻的影响。
设计实验电路
利用欧姆定律设计实验电 路,以实现特定的实验目 的。
欧姆定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适用于金属导线和电子器件,也适用于电解液 和某些气体导体。
02
欧姆定律的推导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总结词:线性关系

《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它只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 关,跟电流、电压无关。
2.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1_6___Ω;当加在它两端的 电压增大到8V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0__._5__ Ω,导体中通 过的电流为___1_6___A 。
例题
• 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灯丝 的电阻是32 Ω。试问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大?
•I=?
•R=32 Ω
U=36—6V 32 Ω
=1.13A
课堂练习
1.如图已知电源电压U=8V,R1 =10Ω, 通过R2 的电流为0.2A,求 (1)电压表示数 (2)电流表示数
第2节 探究欧姆定律
-.
思考:有什么方法让电 路中的灯泡变暗些呢?
1.可以减少一节干电池 2.可以在电路中增加一个电阻 相同的灯泡但发亮的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们 的电流不同;那么电流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
1.与电压有关;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2.与电阻有关; 电阻越小电流越大
IR U
三者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如果 我们知道某段电路中的电压及电阻能否求出流过的电流?
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_____
实验 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电阻R=5Ω
电压U\V 电流I\A
结论1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关系。
实验二.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 次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电压U=2V
电阻R\Ω
电流I\A
结论2: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 阻成反比关系。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优秀课件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优秀课件

解:(1)由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
量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据并
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U1=U2=U=9V;
则电流表A1的示数:
I1
U1 R1
9V 10
0.9A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解:(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2的电流:
I2=I-I1=1.2A-0.9A=0.3A,
解:U=220V,R=880kΩ=8.8×105Ω,
I=
U R
=
220V 8.8×105
Ω
=
0.00025
A
探究新知
根据 I
=
U R
,导出公式
U=
I
R
例题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 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已知该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 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___5___Ω,若电压为0,则 它的阻值为___5___Ω。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两个定值电阻,阻值之比R1:R2=2:3,将它们串联
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
U2=___2_:__3__;若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通
I= U = 12 V = 0.4 A R 30 Ω
探究新知
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01 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02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03 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课件

三个物理量刻;
“统一性”:I、U、R三个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均为国际制单位;
“同体性”:I、U、R三个物理量对于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下标相同)。
对公式的深入理解——图像
I-U图像是指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电压U之间的
关系图像。导体电阻是定值时,图像是一条直线。
A . R1的阻值是8Ω
B.图中a点应标的电压值是5V
C.电源电压是8V
D. R0的阻值是2Ω
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雾霾浓度测试仪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雾霾浓度检测仪,其
检测原理如图乙所示,R0是定值电阻,
传感器 R1的电阻随雾霾浓度的增大而减
小。当雾霾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变
大,电流表示数变大。通过电表示数的
如图,把甲乙串联在一个电路里面,电流
是一致的,“横着看”此时可以的求出电源
电压。
如图,把甲乙并联在一个电路里面,电压
是一致的,“竖着看”此时可以的求出干路
电流。
【例题】如图所示,是A、B两定值电阻的U-I图象,由图象中信息可知( D )
A.若电阻A、B两端的电压为0V,则A、B的电阻为0
B.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如图是甲、乙两个导体的I—U图像。根据欧姆定律的变
形公式 :R
U
I
再由图可知:图像与电压U轴夹角越大,其电阻越大。
U/V
如果导体的电阻不是定值电阻(比如灯泡),其图像是
一条曲线,如图。但对每一点对应的电阻值,仍可用欧
姆定律计算。(特别说明下,灯泡也可当作定值电阻)
I/A
对公式的深入理解——图像
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油箱内油量
减少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将增大,油量表示数减

17.2 欧姆定律 课件(共19张PPT)(2024)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17.2 欧姆定律 课件(共19张PPT)(2024)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4.如图甲是某酒精浓度检测仪的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
定值电阻,R2为酒精气体敏感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
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达到一定值时,检测仪发出
报警信号。闭合开关,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中酒精浓度越大( C )
A.R2的阻值越大
B.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路电流变大
D.电压表与电路电流的比值变小
R
I
(2)由
I=
U
R
2V

10
0.2A
得,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IR2=0.2A×20Ω=4V
所以电源电压:U=U1+U2=2V+4V=6V
2.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_________。
成反比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欧姆定律
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
学家欧姆就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
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发
现对大多数导体而言,上面的规律
是成立的,并进一步归纳得出了欧
姆定律.
点击播放视频
欧姆(1787-1854年)
=
0.18A
=1222Ω
科 学 世 界
酒精浓度检测仪
气敏电阻:阻值随
酒精气体浓度的变
化而变化
自主阅读课本P79页
S
A
R
酒精气体传感器
酒精测试仪
V
R'
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气敏电阻阻值
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课堂小结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比,跟导体的电阻成___比.


I 表示电流,单位是A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R1=10Ω,R2=5Ω,闭合开关S,此时电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PPT课件全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PPT课件全

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
电阻之和成反比。

(2)表达式: =
+
(3)适用范围:外电路为纯电阻的闭合电路
新知讲解
三、路端电路与负载的关系
新知讲解
三、路端电路与负载的关系
E r
S
V
A
R
对某一给定的闭合电路来说,电流、
路端电压、内电压随外电阻的改变
和内电阻。
1
R1
2
思考:把电流表改为电压表
能否测电动势和内阻?

R2

A
谢 谢
+
正极
+
+
+
+
+
_
_
_
_
+
负极
电源
电源内部非静电力
做正功,其他形式
的能转化为电势能
新知讲解
三、路端电路与负载的关系
3.闭合电路中的功率
(1)几种功率及相互关系
普适表达式
纯电阻电路


(2)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关系
电源功率
内耗功率
输出功率

内=2
外=外
内=2
外=2
=2( + )
正极。内电路一方面,存在内阻,沿电流方
向电势也降低;另一方面,沿电流方向存在
电势“跃升”。





新知讲解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能量分析
实验探究
新知讲解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能量分析
设电源电动势为 ,内阻为 ,与一个负载连成闭合电路,负载两端电压为 ,

《欧姆定律的应用》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的应用》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为什么?
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较 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所 以不能取平均值。
讨论:如果是测一个普通电阻器的阻值,能否用多次 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实验误差?
2.(1) 如果用描点法作出定值电阻的U-I图线,应 该是一条__直____线,为什么?
(3)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三次电阻R,并求出R的平均值。
表 实验次数 U/ V I/A

1

2
R/Ω
R 平均值/Ω
3 模拟实验6.3测电阻02.swf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_断_开__闭合开关前,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_电_阻__最__大___位置。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便于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0.2
10
(2)
2.5
0.25
10
(3)
3
0.32
10.7
上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阻的阻值应为 __1_0_.2_Ω____
分析比较上面的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作业与预习
1.作业 1.2 .3 预习:什么是电能,电能表的使用
1. 电流表内接法
IA=IX UV=UX+UA> UX
R测= UV / IA = RX+ RA > RX = UX / IX
小结内接法:电流为真实值,电压偏大,
V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A

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探究欧姆定律ppt课件
示数。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不同位置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
压,记录电表的示数。重复以上操作,获得多组数据。
课堂新授
知1-讲
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Ω
5
电压/V
1
1.5
电流/A
0.2
0.3
2
0.4
课堂新授
分析与论证:
知1-讲
(1)数学方法 观察发现: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电压增加
几倍,电流增加几倍。但是每次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
______(填“甲”或“乙”)。

课堂新授
知2-练
解析: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6V-2V=4V,滑动变
阻器两端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

=2倍,故当接入20

Ω
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滑=2×20 Ω=40 Ω,
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为40 Ω 的
滑 I- 图像,
得出实验结论。
方法一:在如图6所示的坐标中描点画
图。根据图像初步得出电压一定时,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课堂新授
知2-讲
方法二:在如图7所示的坐标中描点画图。每个点都在延
长线通过原点的直线上,根据图像
可直接认定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
阻成反比。
课堂新授
知2-讲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14.2 探究欧姆定律
课堂新授
知识点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知1-讲
提出问题:电阻一定时,流经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
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实验设计和步骤:
(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图1)连接电路。
课堂新授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优质课件全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优质课件全
-.
1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电流
I=
U R
电压
电阻
欧姆(1787-1854) 德国物理学家
U= I R
R=
U I
欧姆定律的理解
3.统一性:公式中使用国际单位(单位要统一) 电压U 的单位:V 电阻R 的单位:Ω 电流 I 的单位: A
4.同一性
I=
U R
指同一段电路中I、U、R之间的关系。在解
题时习惯把同一导体各物理量脚标用同一数字表示
如: I1、U1、R1 5.同时性:欧姆定律反映同一时刻、 I、 U、R之间的关系
R=
U I
=
220 V 0.18 A
=
1
222
Ω
答: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 222 Ω。
此题告诉我们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即先测出来未 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再测出通过该电阻的电流,然后 应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大小。
例4 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 V时,通 过它的电流是0.5 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 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 V,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 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二、应用欧姆定律
1.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 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 整,规范)。
2.例题分析 例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

欧姆定律ppt课件

欧姆定律ppt课件

(1)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2)在图中标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 I 。
解:
U
220 V
I=
=
= 2.75 A
R
80 Ω
答: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是2.75A
R=80 Ω
I=?
U=220 V
欧姆定律
2.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 Ω,使用时通过的电流是200mA,加在
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欧姆定律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
符号
电流
U
I=RBiblioteka 电压 = 单位
A
电流 — ____
I — ____
电压 — ____
V (单位要统一)
U— ____
电阻
变式
意义

=

电阻 — ____
Ω
R— ____
对于导体,其电压和电流都为0,还有电阻吗?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15 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 A。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U=30V I=2.5A
(2)电阻R2的阻值。
U 30 V
解:(1)I1= =
=2 A
I =0.5A
R1
15 Ω
(2)I2=I-I1=2.5 A-2 A=0.5 A
U 30 V
R2= =
=60 Ω
I 2 0.5 A
(2) 电阻R2的阻值。
解:(2) U2=U-U1=12 V-4 V=8 V
U2
8V

R2=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PPT精品课件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PPT精品课件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保护电路、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压不变
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设计实验原理图
连线实物图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电压不变)
电压
电压
3V
4.5V
电阻

10Ω
15Ω
电阻

10Ω
15Ω
电流
0.6A
0.3A
0.2A
电流
0.9A
0.45A
0.3A
电压
6V
电阻

10Ω
15Ω
电流
1.2A
0.6A
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
25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时,应让开关处于__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选填“A”或“B”)端;
A
断开
(2)小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明显,出现这一
(2)小杨连接电路并检查时,发现闭合开关前,电流表如图乙所示的情景,接下来的操作是将电流表
_______;再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两表
调零
示数都不变,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R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断路
(3)小杨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丁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使
设计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思考:如何保证电阻不变
用定值电阻即可
思考:需要滑动变阻器吗
需要,作用还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A) 单位:U(V)
R(Ω)
说明:这里的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针对同一导体 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中的电流跟另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也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个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要注意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 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 电阻成反比关系。
依U=U1+U2 +U3 + …+ Un
依I=I1 +I2 + I3 … +In
IR=I1R1+I2R2+I3R3+…+InRn R= R1+R2+R3+…+Rn
U/R=U1/R1+U2/R1+U3/R3+…+Un/Rn
1/R= 1/R1+1/R2+1/R3+…+1/Rn
练习
1.在左图中R1、R2串联,电流
R1
R2
表示数为0.3A,R1=10Ω,若 电源电压为12V,求知电源电压U=8V,R1 =10Ω,,通过的电 流为0.2A,求
R1
(1)电压表示数
(2)电流表示数
R2 V
A
0.13 0.26 0.38
1、这个实验做三次的目的是什么? 2、实际的实验所测得的电流值偏小, 原因可能是什么?
串联电流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电阻的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流
电流特点:
• I=I1=I2 =I3 =… =In
电压特点:
•U=U1+U2 +U3 + …+ Un
电阻特点:?
电流特点:
• I=I1 +I2 + I3 … +In
电压特点:
• U=U1 =U2 = U3 … =Un
电阻特点:?
•R=R1+ R2 + R3 + …+ R n 1/R= 1/R1+1/R2+1/R3+…+1/Rn
U=IR
3.变换公式:
R=
U I
U=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其电
阻的乘积。
R=
U I
表示导体的电阻值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 的电压与其通过电流的比值。
三、课堂练习
1.有人根据公式R=U/I跟公式I=U/R在形式上相 似,把电阻R说成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 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探究欧姆定律
• 思考:有什么方法 让电路中的灯泡变 暗些呢?
1.可以减少一节干电池 2.可以在电路中增加一个电阻 相同的灯泡但发亮的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们 的电流不同;那么电流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1.与电压有关; 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2.与电阻有关; 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IR U
三者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的 猜想是否正确呢?如果我们知道某段 电路中的电压及电阻能否求出流过的 电流?
例题(一)
• 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灯丝 的电阻是32 Ω。试问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大?
• (1)画出电路图
•I=? •R=32 Ω
(2)列出已知条件
U=36V
(3)求解:
解:依
I
=
—UR
=
—36v
32 Ω
=1.13A
答:照明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 流约为1.13A
例题(二)
• 已知:I=0.3A , R=8.3 Ω 求:U。 解:依I=U/R,得出U=IR代入数据,可得 U=0.3A× 8.3 Ω=2.49V。 答: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灯泡两端的 电压为2.49V。
3.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I=
U R
4 5
15
作业
(1)、提高作业。 (2)、怎样用学过的知识和仪器, 来测定一个未知的电阻值,请说出 实验方案。
答:不对。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跟 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跟电流、 电压无关。
2.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
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1_6___Ω;当加
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1倍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___1_6__ Ω,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___0_._5__A 。
flsh
探究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和它的电阻 和两端电压的关系
采用控制变量法。
具体方法: a、保持电_阻_不变,改变电_压_,研究电流与电 压之间的关系。 B、保持电_压_不变,改变_电阻_,研究电流与电 阻之间的关系。
R’
V
R
A
实验一.电阻为5Ω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5
1 1.5 2
结论1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 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
实验二.电压为2V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
5 10 15
结论2: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 电阻成反比关系。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二、欧姆定律
IR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U的
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
个规律叫欧姆定律。
2.公式: I = U R
1.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 个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因为导体两端有了电压,导 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先有了电流才加了电压,因果关 系不能颠倒。
2.同样不能说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个性质,它的大小由导体本身来决 定,与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