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中的八触、十觉与气冲病灶

合集下载

修炼:气机发动后会经历4个阶段,但多数人只能到第二个阶段!

修炼:气机发动后会经历4个阶段,但多数人只能到第二个阶段!

修炼:气机发动后会经历4个阶段,但多数人只能到第二个阶段!在修炼内功中,大家最关注的就是修炼的气感,气感的出现基本上代表了你的修炼有所成效了。

如果你能坚持下去,随着功夫的上涨,气感也会跟着变化。

气感就本质来说,是气在体内活动对感官的刺激。

所以气感对我们的修炼进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实践发现,除了一少部分体感极不明显和体感超级明显的修炼者,大部的修炼者都会经历下面四个阶段。

即:得气、行气、疏通和冲击四个过程。

1、得气修炼一般都是从培养真气开始入手,这在修行中就是命功的修持。

大多数的功法都是从下丹田养气开始入手。

随着炼功进入一定境界后,修炼者首先会感受到练功时腹内肠子蠕动增强,频频矢气(放屁)。

这是气在丹田萌动时的表现,接着以丹田为中心的小腹会开始发热。

这些都是得气现象,证明炼出“气”来了。

2、行气随着修炼者的持续行功,丹田能量不断积聚。

小腹会越来越热,并伴有充实感,这是体内的真气逐渐累积的表现。

随之真气就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在体内运行,身体会出现一些反应。

最常见的就是跳动感,这种跳动感会随机出现身体任何地方。

3、疏通无大病,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身上的主要经络基本都是通畅的,因此气机运行时通过任督等经络时一般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病人感觉要明显,还会出现气冲病灶,加重病情的感受。

但是,不论一个人多健康,经络中还是会有很多小的气滞点,这些小气滞点还未形成病变,所以平时并没有什么感觉,但由于练功后,随着能量的增加,内气运行力度也随之加大、再加上练功时人对身体感知更灵敏,对身体的感受远比平时敏感,气机运行在疏通这些小气滞点时便会产生热、涨、麻、疼、痒、冷、重压、蚁行感等八触现象,这些我们统称为“气感”。

4、冲击如果修炼者能坚持练下去,当内气运行到有明显病变或不通畅的经络时,内气的运行自然受到强大的阻力,这是因为所有病变和创伤的部位,经络都处于淤滞或堵塞状态,内气在穿过这些地方的的阻碍时,就会形成了两个相反的力——冲击力和阻滞力,病变部位受到外力的冲击就会出现明显的反应,如:疼痛、发热、出血、及其他类似于病情加重的反映。

【大成拳】浅谈练功反应

【大成拳】浅谈练功反应

【大成拳】浅谈练功反应浅谈练功反应练习站桩或者其他功法等,会出现一些反应,过去有叫八触,意为大小轻重麻凉胀热等,实际练功实践中,个体差异所出现的反应远不止八种。

如师兄总结站桩中出现的:热感:开始是局部的,时有时无,时强时弱,这是体内气血加速运行的反映。

随着炼功的进步,时间的增加这种热感会遍及全身。

如沐春风,如秋冬的日光浴,非常的舒服。

这是初级阶段,到了中级阶段,整体、均衡的热会加强,会觉得很热,功感强时很烫。

所以道家把它比喻成炼丹,又称其为大冶熔炉,这种热可以把许多疾病化掉。

气感:炼功一段时间后身体某些部位会有气感,以手掌和腹部感觉明显。

冷气、凉气:这是体内有风湿的表现,有时感觉是手指或手掌冰凉,有时是臀部、脚、膝盖不定。

有时会左手发热右手冰凉,或手脚反差,不一一论述,这都是体内气机不平衡的表现。

等气机调整平衡后,这种反差自会消失。

轻飘感;当炼功到一个境界,身体会感到非常的轻,就好象整个身体要飘起来了,象氢气球一样。

沉重感:轻松感过后就是沉重感,有时会感到身如灌铅一样,非常沉重,手脚都提不起来。

在炼功过程中好象有人使劲按自己的双肩、头顶,像是要把自己按到地里似的。

舒适感:炼功过程中慢慢的越来越舒服,越来越愉快,欣欣之意,此时感觉是最幸福的时候。

无我感:站桩中忽然没了身体,看看自己身体还在,认真体会体会还是没有身体,好像只有灵魂,有时候甚至连灵魂都没了,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光感:炼功到一定程度,只要一炼功眼睛一闭就看见有光,黄的、红的多种颜色都会出现,有时候不炼功睡在床上也会看见,这是炼功到了一定程度后体内的物化反应加强了。

高大矮小感:感到自己身体无限的高大,似乎能顶天了,看看身体还是原来的模样。

但随着炼功的进程又会感到自己非常的矮小,感觉自己就像蚂蚁一样小。

圆感:当桩功炼至一定程度后人体周围会出现有一个圆圆的气场把自己包围其中感觉非常的舒服,气场强时蚊子进不来,如果再强,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气功修炼之八触是什么 八触体会

气功修炼之八触是什么 八触体会

气功修炼之八触是什么八触体会
修炼中练出了真气,会产生许多的感觉和触象,也就是气感。

肚子涨:是因为我有肠炎、妇科病,练功中肚子经常涨得象个灯笼、石鼓墩子。

肚子涨是从练功有气感时的2007年11月份一直持续到今年的5月份。

常是随着练功的聚气越来越涨,呕气不断、声音洪亮,又因为那挨着心肺,有几次涨起时凝住不动,好象心都给挤压了,非常的难......
八触是什么?修炼中练出了真气,会产生许的感觉和触象,也就是气感有说是“热、胀、麻、酸、痛、痠、痒、滑”八,也就是八触。

以我自己的体悟和功中出现较多的则主要有:
热、冷、胀、酸、痛、痠、痒、重、紫黑光、自发动、气团转。

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功中些触感和反映又呈现不同的特点。

多的功中都是几种触感同时,如酸抽、重涨、晕涨、冷热、酸痛痠等。

而同种触感又往往有不同。

1、涨:涨有几种。

有明显的各气调病造成的阶段性涨,但又在各个阶段仍然会有交替出现。

肚子涨:是因我有肠炎、妇科病,练功中肚子经常涨得象个灯笼、石鼓墩子;涨的时候大多是从下往上涨,突然地人就象个气球撑得动都不会动,然后凝住不动一会,突然消退或是随着气动慢慢消退。

肚子涨是从练功有气感时的2007年11月份一直持续到今年的5月份;
肝胃区涨:因为肝偏大,肝胃区有个气块已经有很长年代了。

常是随着练功的聚气越来越涨,呕气不断、声音洪亮,又因为那挨着心肺,有几次涨起时凝住不动,好象心都给挤压了,非常的难受。

谈练功反应的几点认识

谈练功反应的几点认识

谈练功反应的几点认识作者:张东宝来源:《气功》2000年7期笔者练功多年,并小有成绩,发表了多篇文章,经常收到一些练功者来信,咨询一些有关练功问题。

今对练功中出现的一些反应,谈点认识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同道指正。

一、疾病反应阶段这个阶段,人体内有病部位在练功后出现比过去更难受的感觉,叫气冲病灶,西医叫“痕迹反应”。

由于病灶在体内长期存在着,已经有了一定的适应性,但这种适应性并不是健康的标志,实质上是一种病态的平衡。

在练功过程中,练功者的元气不断增强,体内病态的平衡受到冲击且被打破后,有病部位的功能逐步由麻痹状态进入复苏状态,这时练功者似乎觉得自己的病更加重了。

其实,这是经络堵塞,气血不畅的缘故。

练功者不必害怕多虑,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天或十几天,疼痛即会消失。

当然,有的人病史较长,病情较重,这就会出现多次反复才能根治。

还须看到,人体的阴阳平衡是有层次的,是逐步由低层次进入中层次再进入高层次的。

一个人体弱多病,说明其失去了基本的平衡,通过练功和适当的营养调理,达到了生命必须的基本平衡,使生命得以正常地延续下去,这是低层次的平衡。

人们通过练功活动,使体内元气不断增强,此时原有的低层次平衡必然会被打破,因而也就必然会出现许多不适应感和病灶的反应。

然而,不停顿地加强练功,可以使人们获得上升状态的新平衡——中层次的平衡。

此时练功者疾病消除,精神充沛,思维敏捷,气壮力大。

中层次的平衡维持一段时间后(时间的长短,依练功者刻苦精神、悟性高低、所处环境等主客观因素而定),在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况下,又获得上升状态下的新平衡——高层次的平衡。

此时练功者,阴阳调和,寒暑不侵,体健寿高,智商过人。

就这样,生命的平衡由旧平衡的打破,新平衡的开始而层层递进,不断上升,最后达到有“旧我”脱胎换骨地转变为“新我”。

还有,动是因为体内的元气在冲击病灶之故(因为体内阴阳没有平衡),一旦元气将病灶冲掉了,体内阴阳平衡了,练功者也就不动了(貌似不动,实则内动不已)。

气功养生的原则

气功养生的原则

气功养生的原则气功养生的原则练习气功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法,经常练习气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养生的功效,助你延年益寿。

想要实现气功的保健功效,我们要掌握科学的练功原则。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气功养生的原则。

气功的正常反应以“睡的香、吃的.香”为代表的非特异性反应,因为这些反应不练功者也可出现,不是气功的“专利”,故称之为“非特异”。

包括食欲增强、排便正常、睡眠良好、精神充沛等,这些反应通常出现得比较早,可见于练功后的几天、十几天内。

以“八触”为代表的特异性反应。

所谓“八触”是古人对于各种练功反应的概括,有两种不尽相同的说法,一说动、痒、轻、重、冷、暖、涩、滑,一说掉、猗、冷、热、浮、沉、坚、软,故有人将两者合称为“十六触”或“八触十六景”。

但实际上这里的“八”、“十六”都是约数,是言其多。

需要说明的是,八触的出现虽是反应练功入静较好的一项指标,但不是绝对的,练功质量的优劣与八触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故习功者对此应顺其自然,不必刻意追求。

气功养生的原则摄神养气。

培养浩然之气,排除声色犬马等欲望,使“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

奢求不得,会气阻伤身。

一些贪婪官员以权换钱,让贪欲牵着鼻子走,大肆贪污收受贿赂。

原以为钱多了生活会怡然自得,实际上却常有惶惶之感,生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遭受查处,使自己经常处于极度紧张状况,以致贪欲伤神损寿,最终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明确提出“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所欲,皆得所愿。

”人应求其所能求,舍其所不能求,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心安自得,“病安从来”。

安静通气。

在人生中静坐是息心法,心静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

每天白天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

大脑安静使全身肌肉容易放松,气血畅通,达到“心静神安、老而不衰”的境界。

站桩的感应及排病反应

站桩的感应及排病反应

站桩的感应及排病反应1.初站桩,刚练时候,是身体适应的过程,有的人感觉累,痛,甚至坚持不住,会出汗,这是最基本的,坚持就会调整并适应。

2. 初步入静。

再练一定时候,身心就慢慢静下来,呼吸调匀,松静自然,气功八触反应开始出现,麻、热、电、冷、涨、大小变化等等,身体出现气感。

3,气机归元。

坚持练,身体气机汇聚丹田,气机随呼吸而动。

练功中,身体会大量排汗,汗味道很大,很臭,很粘,这是在排毒。

人会感觉自己身体力量很大。

4,气血沸腾。

继续修炼,站桩时心脏砰砰跳动,非常有力。

5,气机圆融。

身体经各阶段的调整后,站桩又开始由动相转静相,整个人开始深度入静,进入一种非常好的气化境界状态。

也会出现一些内景现象。

6,天人感应。

宏远的地方也能感应到,心境开始调整,一些不好的思想也会随之改过,渐渐善根萌发,进入很好的气化境界,站桩也是一种形式。

只要站上一会儿,你就能感觉到四肢发热,这是因为你的气血开始旺盛起来了。

再站一会儿;会自然地感觉到体内气的运动,你的意念到了哪里,气就会跟到哪里,这是因为你身体内的经络开始连通了,在站桩之始所能体认到的变化首先是手热,特别是手心热,这是初学者都能在几天甚至当天就能达到的效果,进而就是胃口大开的阶段,这个阶段应该归功于脾胃调整,在食欲恢复正常后就是站桩后有轻松愉悦的感觉与日俱增,站桩的时候膝盖酸疼,发硬,肘关节也酸痛,如何解决!一个是苦练,熬过疲劳关,咬牙忍,达到一定的时间,训练量上去,把拙力耗干净,也就松下来了,这个办法见效快,但是前提是你身体要好,还要能吃苦。

另一个办法是降低强度,比如你可以看看自己身体下坐的是不是低了点?可以把身体提高,减轻腿部的负担,避免因为腿部负担过重产生紧张僵硬,进而引起全身的僵硬,你把身体提高,腿部强度小了,你就可以多体会上身的感觉,循序渐进的再把身体一点一点调低。

因为你这时上身的感觉已经稳定了,上下身不会在相互促使紧张了,在加强下身的强度,这也是一个好办法,这是养练,边养边练,比较适合身体弱一点或者是工作繁忙身体疲劳的学员。

关于气功八触的辨析

关于气功八触的辨析

四、邪法触相的辨识
在根本初禅以前、如发生八触时,随其所发的触相,附有邪法、邪功等作用在里边,即属于邪相之触,会造成身心极大的损害,以致入魔,邪法的种类与出现的特征有很多,今仅就动触中简略归纳出10对邪法,以说明邪相。
1.触体增减:动触发生时,身动手起,脚也随之而动,旁人见他兀兀如昏睡,或如着鬼一般,其身心的纷动,完全不由自主,或在此时见到许多怪异的景象,这一类属于触体邪增相。如果在动触初发时,或先从上部,或先从下部,还没有产生大动遍身时,就慢慢地消失不动,此时完全失去了原有境界与气感,心中索然无味,无法持身,这一类是触体邪减相。以上二类情况,大部由某些教功者带功不当所引起,因为邪法有一定功能,变化较大。一旦失去这外界作用,则比没用功时更差,不但毫无功力,而且身心空虚,元神大耗,因此要注意外力的正邪,尽量以自己用功成就为善德。
治病触产生过程中,有以下三点须注意辨别:一是在动等触发生,心神更加明净安稳,没有紧张与不安。二是触发产生后能自由控制,如果哭笑及大动等不能自主,则已入偏差。三是触发相结束及收功后,心情异常愉悦,身体轻安,对生活充满美好之感。反之则为偏差。
对触相还须明白,它虽能健身治病,但却是最易入于偏差的。人们往往对于一些较为粗显的感觉易于执着,而这些恰恰是练功过程中最初步的一个反应,许多低级气功师用此来迷惑一般的练功者,借此招摇过市。因此练功者对触相应该进行自细的辨别,不妄生执着。当妄执不生后,真气便通畅无碍,身心轻快。以后触感消失,练功者才进入深一层的禅境。
二、禅定胜妙触相
修练者调身调息调心当深入定境〔所谓“欲界定”以及“未到地定”),身心虚寂,不见内外,定心安稳。适当地调养保护这定境,使之不退不坏,则心理无大变化,定力不断增长。在定境中,忽觉身心凝寂而动,此时的运动。如云如影,没有粗重感与节奏感,是身心内在的微妙运动。有从上身先发,有从下身始发,也有从身体中部开始的,但一般都渐渐遍于全身。上部先发的易于退坏,下部先发的较易进功。其中最关键的是身形一般是不动或动的极微,如果出现手脚头的动作,即不属于禅定之功了。动触发生时,具备了无量的功德,简略地归纳为十种“善法眷属”:

修炼中气呈的感觉和景象

修炼中气呈的感觉和景象

修炼中气呈的感觉和景象修炼中“气”是怎样的?气是无形无相的,看不见摸不着,连现代科学仪器也测量不到,只能靠修炼中体感。

修炼中许多的感觉和触象,比如热、胀、麻、酸、痛、痠、痒、滑俗称“八触”,也就是气感。

气分为元气、真气、病气。

元气是先天之气,构成生命本源的物质。

真气,先天之气、后天水谷之气的混合体,是生命成长发育的物质。

病气,阻碍生命活动的物质。

元气是宇宙生成时遗留下的物质,组成生命的本源。

它是无形无相,不为宇宙规律束缚。

修炼中体悟到的虚无、空洞感就是元气的呈现。

生命是以元气为载体,吸附宇宙物质形成的。

所谓“聚气成形,气散则亡”。

就象混凝土,沙石是以水泥为凝固剂才能结成一块。

现代生物学以宇宙间物质堆叠研究生命,以宇宙力场为载体,所以对生命本源束手无措。

就象以散沙石建屋一样,怎么堆积也是一堆沙石的。

生物研究家寄托于统一场论出现解释生命法则,但是元气是超脱于宇宙规律的,所以就是统一场论也无法论证生命本源的。

真气,先天气后天气的混和体,它包涵宇宙规律性和非宇宙规律。

比如真气呈阴阳,宇宙世界的一切都是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

有正电子就有负电子,有作用力就有反冲力,有物质就有反物质,这是宇宙世界的特性。

我们在修炼中体感到热的气流,凉的气流,或是冷热交织,这就是真气中阴气阳气的呈现。

融融和和,不温不热,恍恍惚惚,或是一种力量感,这就是阴阳两气混沌了,道家叫得一,现代哲学叫统一,物理学的聚变。

一般认为气混了就返先天,其实不是。

需要到天人合一时才返先天,也就是胎息。

胎息也是返回母胎中的呼吸系统,属后天中的先天,仍未到超脱于宇宙规律的先天。

先天是去尽后天的纯然元气,这要到结丹。

后天中的先天是与自然同步,可以感知自然规律,预知过去未来。

纯然的先天是超脱于宇宙,不生不灭,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宇宙生成前境界。

气混在初初修炼中都能体悟到的,这是偶然的气混,就如普遍性和特殊性那样的特点。

初修的气混是特殊现象,时有时无的,在修炼中那种融和融通感也是时有时无的。

气冲病灶小百科

气冲病灶小百科

气冲病灶小百科这是两年前的一篇旧文。

作者张德伟是最早跟我医行天下的人之一。

他将气冲病灶做了理论总结,然后根据自己、家人和周围的各种案例进行分享,并罗列了网上出现的各种气冲病灶现象,丰富多彩,气象万千。

当时我还没推出拍打,但仅仅拉筋导致的气冲病灶已经令人目不暇接了。

南怀瑾先生写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书中,论述打通任督二脉的整个过程也提到五花八门的气冲病灶。

可见凡治病皆无法逃过气冲病灶,除非你没病。

拍打拉筋不可能调出一个你原本没有的病。

既然气冲病灶,就说明你一定有此病,就赶紧感恩吧!建议大家下载此文回家当成传播利器!自我健康管理的教育医学理念推出后,无论在萧先生的博客或天涯论坛上,网友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既然拉筋能治千病万病,我拉筋后却出现了很多的不适,或酸、或麻、或胀,我还继续拉筋吗?为什么我拉筋后病情反而加重了呢?此类问题不断重复出现,笔者春节后将萧先生的新浪博客和天涯论坛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整理,中医讲此类问题就是“气冲病灶”。

所谓气冲病灶就是拉筋时,人体经络打通过程中,气机(血)运行到有明显病变或不正常的经络时,气行受到病变经络的阻碍,形成两个相反的力,冲击力和阻滞力,气要通过病变部位经络的淤滞或堵塞状态(气滞、血淤、痰凝、湿聚等)而出现的如:疼痛、发热、酸、麻及其他类似于病情加重的反映。

对于各类患者,或曰筋缩、筋硬之人,拉筋的首要反应是痛、麻、酸、胀、痒、犯困等,这与针灸、点穴、练气功的反应基本相同。

不明白的人往往大惊小怪,害怕继续拉筋,以为会拉坏身体。

其实这是自然疗法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气功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脱胎换骨”前的“大死大活”过程。

中医称之为气冲病灶,即人的正气被调动、激活后与邪气相持、搏斗时在人体出现的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其实是好事,它告诉人们被堵的经络正在被打通。

除了上述反应外,有的拉筋者身体还会出现红斑、红疹、水泡以及头晕、头痛、嗳气、恶心、身体发抖、拉肚子、口鼻冒氨气等等各种不适症状,也可能有吐浓痰、流鼻涕、打嗝、放屁、拉很臭的屎和很骚的尿等各种强烈反应,其实这些都是排毒反应,不仅不必紧张、担心,恐惧,应该庆幸、庆贺!面对上述症状,我们应该乘胜追击,继续拉筋,身体经过内在的清洗排毒后会逐渐恢复正常,越来越健康,甚至会脱胎换骨。

练气功会出现的各种反应,哪些正常,哪些不正常?

练气功会出现的各种反应,哪些正常,哪些不正常?

练气功会出现的各种反应,哪些正常,哪些不正常?练功中的正常反应练功时身体出现一些感觉,如酸、麻、胀、凉、热、重、痒、虫爬行等,称之为八触,这些都是正常反应。

练养气功也会有这些感觉,现分述如下:第一头皮发痒。

头为三阳之宗,平时经络不甚畅通,,气功使真气运行旺盛,就剌激头皮发痒,遇到这种情况,万不可停练气功而抓痒,最好是置之不理,待经络畅通,痒自解除。

第二具体某部发麻。

行功时,在经络似通未通之际,常在脏腑经络某一部位或肢体某一部位产生麻的感觉,应继续练下去,经过十多日或更长的时间,会自行消失。

第三热感。

练养气功有时会在身体某一处产生热感,这是内气流充之表现。

热的部位因人而异。

有的先出现于头部,冲破泥丸宫,转而入天心,下华盖,过中庭而入巨阙,再通过三脘归于海底;有的先充实了胃气,濡润皮毛,达于四肢,充满丹田,转入督脉,上升泥丸宫,再由天心下承浆,沿任脉下行归于海底。

内气充满周身后,某一部位的病灶则有真火灼之而发生疼热感,沉疴宿疾由此而逐渐消除。

第四胀。

养气功在入静之后,真气运行,就感到皮肤发胀,尤其是四肢感觉最灵敏,面部也会有发胀感觉,这种感觉有的锻炼一两天就发现,有的十数天才发现,总之,这是气通经络的第一步感觉,比较容易觉察。

第五大。

在行功过程中,有时感觉身体很高大,这是真气通畅,微小的经络扩张,身体各部出现充实膨胀的感觉,练到气充全身,通行无阻,就自然消失。

第六小。

有时感觉自己身体异常矮小,这是真气由外入里,集中于丹田,而出现的一种幻觉,时间不久就会消失。

第七重。

练功入静后,真气下行,,呼吸而入于丹田,有时感觉身体异常沉重,这种感觉多数在初练者发现。

第八轻。

练功入静后,在真气运行过程中,有时觉得身体轻飘飘,好象浮在空中,像要飞起的状态,这多半在吸气时出现,因为吸气时,真气是上升的。

第九凉。

有不少同道者在谈到意境时,在心肾交通之后,出现过凉澈心脾的舒适感觉。

这是任督脉循环,天地多泰,肾气充足,肾水上潮的表现。

“八触”现象

“八触”现象

“八触”现象不管任何的禅定训练、数息、念佛、白骨观、参话头……在经过一定程度后,都会有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当然辟谷过程中同样也会出现“八触现象”。

所谓“八触”,是指:动、痒、轻、重、冷、暖、涩、滑。

(1)动触:身体不由自主地动或局部肌肉跳动。

一个修行人在经过置心一处的训练后,心念渐能专一,气也会加强。

加强的气会带动身体、调整身体,使之进入健康的状态。

进入禅定后,色身便不会再动了。

(2)痒触:全身或局部发痒。

发痒时,要忍下来,不要管它,尽量不要用手抓,采用慢速呼吸。

(3)轻触:身体如云,有飘浮感。

在练功中,有时会感到自己像飘在水中、空中、光中等。

这时,心情要保持平静,始终不要紧张,也不要兴奋,一无所念,顺其自然。

一般不要睁开眼看。

用慢速呼吸。

(4)重触:身体重如沉石,不能移动。

出现这种情况,仍应心平气和,不要有意加重或减轻,不要加某种意念,如“我定住了”等。

采用慢速呼吸。

(5)冷触:身体有凉冷的感觉。

出现这种情况,仍应心平气和,适当意念“白光(阳光)照耀,真气贯通”,同时真气内收,很快就会回暖。

(6)暖触:身有温暖的感觉,温暖升高就是发热,出现暖热是由于精、气、神“三味真火”产生的。

发热时把这热引到肾脏(下丹田)比较好。

如果太热时,可轻微意念:“真气贯通,温度适中”,或者一心不乱减轻意守深度,调节平衡。

(7)涩触:手或全身有如树皮的粗糙感觉。

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管它,采用慢速呼吸就会由涩到滑,由不能动到慢慢能活动,转为正常情况。

(8)滑触:身体有洁滑的感觉,有时还会在皮肤上出现一层油一样的物质。

出现这种情况亦不要管它,继续调息。

在出现“八触”现象的同时,通常带有麻胀产生,有时是局部的,有时是全身的,有时会出现难受的感觉,这是因内气运动,引起身体发生某种正常的变化。

八触是过程,不要执着,这时一定要解除思想负担,保持身心轻松,意志坚强渡过难关。

练功中的气冲病灶

练功中的气冲病灶

练功中的气冲病灶摘自相关资料。

气冲病灶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找病、翻病和退病的过程。

【找病】当气机运行受到较强的阻力而体内能量尚不足以冲开病灶时,气机的运行便会自动改变运行路线,当另一运行路线再次受到强烈的阻滞时,便会再次改变路线,如此不断循环,一方面将体内足以冲开的小病灶(气滞点)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于能量不足而暂时冲不开的病灶一个个地暴露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找病的过程。

【翻病】第一阶段的找病过程使绝大部分经络变的更为畅通,修炼者的能量在不断的练功中得到加强,便会直接冲向已经找到的病灶,并以更大的力度加以冲击,使各种病灶的症状更加突出,各种疾病都被翻了出来,这就是翻病的过程。

翻病过程是修炼者修复体内疾病的相持阶段,也是经历痛苦磨难的阶段,这个时期,不但修炼者自身会感到身体的明显不适,病情“明显加重”。

如果此时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往往也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而变的不正常。

因此,道家气功将这一阶段称为“大死大活”阶段。

不少患者由于对气功治病的机理不了解,往往在这个阶段败下阵来,放弃继续修炼而导致半途而废,实在可惜。

要知道没有“大死”的过程是不可能有“大活”的结果的,更谈不上“脱胎换骨”和“返老还童”的效果了。

【退病】病灶和真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随着修炼者不断练功,体内的能量不断得到补充,病灶(大的气滞血淤区)在真气的不断冲击下,逐渐化解、缩小乃至完全消失,患者自身感觉的各种疾病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消失。

这就是退病的过程。

找病翻病存在三个层次。

找病和翻病的过程是不以修炼者主观愿望为转移的,气机运行有它自身的规律,它不但要把你了解的病翻出来,还要把许多你并不知晓的疾病也翻出来。

因此往往会给一些不了解气功治病规律的修炼者带来困惑,有的甚至误认为自己练功出了“旧病未去、反而病越练越多”偏差。

其实这是道家气功修炼中极为正常的好现象,因为筑基补漏,不能光去修补你知道的病,必须对身体进行全面彻底的修复,才能真正算得上“脱胎换骨”。

古道清谈练功反应

古道清谈练功反应

古道清谈练功反应就是人在虚冥之中,恍恍惚恍惚的状态时,突然身心一动。

这里是有两方面的,一是身体突然一动,似惊动一样。

二是心中突然一觉。

这个觉不是回复过正常意识来,而是冥冥之中,似突然突然有所惊觉。

然后马上感觉到通体畅然,虚空光明。

就象你久思一个问题,突然心中有所悟而得的心中似有光明的那种感觉。

慢慢神觉开始杳杳迷迷,似存似有。

刚才的这一念好象时有时无,愰愰忽忽的,时时微觉有意而又时时无意。

到此时入静已经有了小成。

采气采能不要采过头,采到喉部就行了。

采多的话,把涌泉打开,放掉一些。

不要采过喉部。

躺下调息,进入状态很快,呼吸顺畅,偶有恍惚之感。

忽觉气管有针刺状异物,咳嗽一阵,心身散乱,平静一下只得收功睡觉。

遇到这些现象怎么能停下来呢?这是气冲病灶的现象。

已经是真气在调理你的气管及肺部了。

气冲过以后,这些病就可以康复了。

气冲往往会出现类似发病甚至比以前“病”得更严重的现象。

这些都是把潜在的疾病激出来,身体自然向健康迈进。

以后有这些情况,不能停下。

不错啊,看样子到了血玄关了。

这是性光的一个阶断性标志,刚开始,不稳定,光是白色似雾,或是别的不太明显的颜色。

然后下来,就是鲜红似血的颜色,再下来,就会进入正玄关,回到白光状态,这个白似玉透而且稳定,亮,似一轮圆月悬于眼前,这是慧光,出现这个状态,你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功能,比如对一些将要发生的事,会有感知。

看到某个不相识的人,可能稍凝心一觉,也会似乎明白这人的一些什么事情等,这就是功能态了,当然不一定会出现。

不过,你血玄关,还不够稳定。

锻炼中的八触

锻炼中的八触

锻炼中的八触锻炼中的八触在锻炼五步方法的过程中,体内的能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古人总结归纳了八种,称之为"八触"。

时而感到身体很"大",时而感到身体很"小",有时感到身体很"轻",有时出现身体"重"如巨石的现象,有时感觉身体很"凉",而"热"的感觉出现的最快也最多,还有"痒"、"麻"的感觉。

除了以上的"八触",实际功中的动态比这些还要多,如自发运动,光感,还有残、异等现象。

上述现象都是真气在体内不同形式活动的表现,都是积极有益的。

有些人遇到这个现象,延医诊治,医者不知,乱投药石,这是有害的。

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成为精神负担。

有人好奇,追求这些现象,越注意越厉害,以致不能控制。

凡此种种,都是没有讲清道理的关系。

懂得了真气运行的规律,就可以避免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遇到以上触动现象,既不必好奇追求,更不要惊慌失措,只要安静地坐功,意守丹田,过些时候就平复了。

动静关系动与静,是宇宙间事物运动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真气运行法有效地利用了静与动的关系,促进真气运行,使机体更好地发挥生命活力,以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有动必然有静,有静必然有动。

静极生动,动极复静。

静是动的基础,动是静的力量表现。

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

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

形体属阴主静,真气属阳主动。

气离形则无所依附,形无气则成块然死物。

必须阴阳互根,动静相育,形气并存,才是活泼泼的一派生机。

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所说的静,就是使身体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调整呼吸,推动真气运行,冲通任督,贯通经络。

在这个过程中,体内的触动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身体各部机能处于积极主动、生意盎然的状态。

这哪里是什么静和定,这不过是一种非常旺盛、非常自然、非常有规律的真气运行罢了,这叫静极生动。

太极站桩的21种感觉

太极站桩的21种感觉

太极站桩的21种感觉1、动觉:人体皮肤上出现蚂蚁爬行之痒感,也会出现肌肉振颤、身体摇晃等动感。

蚁行感是气血流行表皮所致,摇晃是人体自身进行自发调整、寻求平衡的一种表现,无需理会。

刚开始站桩不久的人,容易出现四肢肌肉颤抖的现象,尤其是腿部颤抖者多,这是桩功适应阶段的正常现象,全然不必介意。

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动感现象就会自然消失,进入“不动”之佳境。

2、麻觉:练功初期,会感到皮肤发麻,尤其是手掌和脚掌部位感觉强烈,这是气血尚不够流通的正常反应,久之自然消除。

练功到一定程度,麻觉特别是电麻感是人体生物电的反应,是功力增长的表现。

麻觉时有时无,有时弱、有时强,练时有、不练无,以后又过渡到练与不练一个样的反应。

3、热觉:练功时,出现温热感,感觉身上某部位有一股热流在流行,或者全身发热,并伴有微汗,这是气血流通的好现象,即“气不运而自行”,但不能追求,要任其自然发展。

4、胀觉:膨胀感是筋骨训练中“挺筋腾膜”的正常效应,也是气血运行过程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正常反应,到了高级阶段会感到周身微胀而及其舒适。

5、酸觉:一般初练者都会有肌肉发酸或酸痛的表现。

例如,身体感到不自在,局部出现酸痛,特别是两肩,尤感强烈。

这是因为局部肌肉紧张造成的。

虽然站桩强调放松,但还需要一个最基本的力量保持间架的平衡,因此,站桩初期,往往松紧不能协调一致,或者虽然放松了,但松不透,所以出现肌肉酸痛或酸胀的反应是正常的,随着练功的深入,会自行消退。

6、痛觉:有些疾病患者,练功初期会感到局部疼痛加重。

一般来说,这是通过练功后气血冲击病灶的良性反应,符合“痛则不痛、通则不痛”的中医原理。

坚持练功,“气冲病灶”的反应会越来越弱,最后疾病也得以治愈了,这是正邪相搏而最终正胜邪败的结果。

7、喜觉:练功中感觉极其舒适愉快、心旷神怡,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此时感觉是最幸福、最惬意的时刻。

练功中要淡然处之,不能贪恋喜气,过喜伤心气。

8、响觉:肌肉、内脏、骨骼、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响动,如嘶嘶声、嗡嗡声、啪啪声、鸣叫声等,还会有打呃、肠鸣、放屁等现象。

庞明老师详说四种不同层次的练功反应1

庞明老师详说四种不同层次的练功反应1

庞明老师详说四种不同层次的练功反应1 庞明老师详说四种不同层次的练功反应一.身体动触反应(包括四种类型)二.经络和穴位的反应三.五脏气化反应四.意识净化反应咱们这次主要讲这个问题。

练功之后,身体里面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气机内容,所以身体里面的气,都会依照练功的层次起反应。

一般的来说,练功最先起的反应,是首先打破了我们自身的平衡(这一点书上没有写,因为是比较次要一点的)。

先是使我们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

咱们前边谈过的,原来吃得少的吃多了,原来能吃的吃少了,能吃——不能吃,不能吃——能吃,反复几次。

体重,胖啦瘦啦,瘦啦胖啦反复几次。

睡觉,多睡少睡、少睡多睡反复几次。

象这些都属于生活习惯上的反应,就是把你身体里面原来的平衡需要打破,打破以后再向高处去平衡,这是一般的反应。

练功还有换力的反应。

练功以后需要把我们的拙力换过去,尤其是练站庄,需要把拙力换过去。

换拙力的时候,觉得身上没力气,**散了骨头架子一样,什么也动不了。

在这个时候,要用意念来克服它,会有痛苦,但意念一坚定就过去了。

我们练站庄或者是其他的功,作一个姿势,这个姿势觉得肌肉酸痛,痛得厉害,慢慢慢慢的,如果意志力能冲出去,肢体就会出现失重的状态,重量感没有了,这是换力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有时候,一想一动,胳膊肘呜呜呜呜的不由自主地动起来,象自发功一样,但又和自发功不一样。

自发功是拿气来冲,冲得不由自主的动。

这个是意念想它动,用意念主宰它动和自发功的区别就在这点上。

当然,有些人练功出现自发功,抖、抖、抖,一般地小动我们就不必管它,稍稍动的大了以后,就要调整姿势,命令它不能动。

如果你不管它,气冲量就大了,老是随着它动,意志控制力就小了。

气冲量大了,你意念不管它,神气就不平衡了,精神驾驭不了气了,就有出偏的可能性。

出现这问题要重视它。

一.身体动触反应练功以后身体里面出现内在的气机变化,会出现各种动触。

一般来说,练站庄容易出现,练静功容易出现,练动功有时也出现这些问题。

传统内丹功的内景

传统内丹功的内景

传统内丹功的内景一、内景的含义(一)内景的定义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功象称为内景。

从广义上来讲,内景既包括了内部的功象,也包括了出现在体外的种种真实功象。

(二)内景的作用首先,内景的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指标,用来指导练功者的修炼。

其次,不同的内景可以说明练功者的相应功力层次,可以消除练功者的各种误解和迷惑。

二、传统内丹功的内景简述传统内丹功的内景十分丰富,几乎无所不包,概括起来大致有八触内景、图像内景、声音内景、动象内景玄内景还丹内景、养胎内景等。

现简述如下:(一)八触内景八触内景,指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热、凉、麻、痒、酸、痛轻、重等反应。

1.热练功时出现全身发热、甚至出汗的的反应,这是最常见的正常功象。

尤其是夏天练功时,最为经常出现。

2.凉练功时感到全身清凉、甚至发冷的反应。

这种反应一般出现在出汗之后,平时比较少见。

3.麻因为盘坐时间较长,出现双腿麻木或身体局部麻木的现象。

只要坚持练功,会慢慢消失。

4.痒在练功过程中,练功者身上出现发痒的反应。

这种痒感一般比较轻微,可以忍受。

5.酸练功时由于意念过重,出现眉间发、发紧的现象。

此时只要做到“勿忘勿助”,即可自然消除。

6.痛练功时,练功者有病的地方会出现“痛”的反应。

这是因为阳气冲击脏腑(俗称气冲病灶)、疏通阻塞的经络所致。

一经络疏通,就不再疼痛,疾病也随之消除。

7.轻练功者感到自己忽然不存在,全身空虚,飘飘欲仙的功象。

这是因为真气上行所致,属于正常反应。

8.重练功者忽然感到犹如巨石压身、沉重异常的功象。

这是因为真气下沉所致,属于正常反应。

此外,练功者有时还会感到身体忽高忽低、忽大忽小等现象,这是形神俱妙的初步表现,属于正常现象。

(二)动象内景动象内景,指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跳动、触动、震动等现象。

动象内景是由于真气冲击经络所致,属于正常现象。

1.跳动在练功过程中,在玄窍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出现跳动的现象。

这是内气运行于络脉所产生的反应。

2.爬动在练功过程中,在皮肤上出现有如蚂蚁或小虫爬动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功中的八触、十觉与气冲病灶
凡修行之人不管是在习炼内丹还是其他功法中,身体某些部位常会出现麻木酸痒胀痛等感觉,其实不修行人也经常有类似感觉。

这是为什么呢?一、麻
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深吸气并用力拉直繃紧麻的部位,尔后边慢慢呼气,边放松繃紧部位,血自然就过来了。

简单吧!二、木
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此时除按上法实施外,用手循麻木部位由上往下按摩下就好了!哈哈!治麻木就这么简单!三、酸
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这个就要补一下了!黄芪泡水当茶可补气,红枣,枸泡茶喝气血双?。

试下你就知其妙了!四、胀
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若有此现象,最好办法是遇事不生气。

专家都說了,"生一次气胜过大病一场"。

怪不得有人一生气脸都白了!怪不得三国帅哥周郎被俺师傅孔明生生给气死了!原来生气危害那么大呀!仔细一想,也对阿!人家专家早說了:"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咱可别这么傻!他爱咋着就咋着!不行咱学"阿Q"的精神胜利法,遇烦就来他句京剧唱腔:"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咳一一!"就这么唱着想着然后一鞭下
去,,嘿!你狗日地不皮开肉定才怪!出气了吧!可别小看这法子噢! 为了学习此法,当年俺跟令狐兄弟和他那个做尼姑的小师妹找Q师学艺时,还被Q师在小师妹腮帮子上狠狠捏了一把呢!哎!可怜那清纯美丽的小师妹了。

五、痛
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这个更简单,按老顽童传俺的"双手互搏"之术,哪里痛就拍打哪里!很快就会打通的! 中央台有个广告不是老讲"通则不痛"吗!你把血淤的地方打红了,出痧了,毒出了自然就通了。

六、痒
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

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呵呵!这不是好事吗!若痒得历害了,也可用梅超风那"九阴白骨瓜"抓他一抓的,这有利于气血快速通过。

但不可用内力噢!万一抓破了感染了烂了几个洞,那就成九阴白骨洞了!| 什么是气冲病灶?修练周天运行静功,当阳气或内气产生之后,阳气会随着经络周流全身,都会发生『气冲病灶』这个经历,实是一个不能避免的正常反应。

当阳气流畅时,有很多修炼者,很快就有这种反应,会使有疾病者的症状加剧,比未练功前更明显或加重,甚至是多年的旧症,也会重现。

例如,动过手术的地方,突然会痛的很难受,不知为甚么。

既使延医治理,也找不出因由。

只要你有信心,静心的继续练下去,这种现象就会不治而愈,气通后痛自然就消失。

气冲病灶,是内丹静功的特点。

阳气通经络快,则阳气旺盛,
迅速达到病发处,是发挥阳气或内气治疗病症的正常反应,这是一件好事,并非坏事。

要知道、阳气产生聚集储存于下丹田,当气足时,阳气自动运行全身,疏通经络、身体所有的穴位、使每一个穴位阳气或内气充沛旺盛,患有疾病者穴位不开,代表经络不通,不通即生病,即会感到痛楚不适。

修练内丹静功,使阳气或内气自发,循经络运转流动,将穴窍打开,疏通经络,就能袪除病气或阻塞。

在修炼的经历中产生气冲病灶,有病治病,穴窍不通者,气就冲到那里,那个部位就有反应,就会感到难受;如有胃痛、气入胃区、就会感到不适或疼痛;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患者,在修练功后、会感觉头部紧、有胀或疼痛;又关节炎,外伤患者,患处会有如针剌刀割的阵痛感。

眼有毛病、修炼中会有不适之感、以及会流泪。

这些都是练功,阳气运行,气抵患处所出现的冲击反应。

气冲病灶的时间,和反应程度是依据病状,个人的体质,年纪,及炼功者深入程度不同而异。

病有表里,病程的长短,轻重,气冲病灶也是各异。

有些反应只有几分钟,有的数小时,有者数日不等。

若是病在表,就会很快的过去。

若是病在里,及病程长,气冲就可能需要数天,有时甚至会出现,冲冲停停,停停又再冲,如是反复多次,直到病愈,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如果阳气旺盛,体质好,练功又勤奋,元气不衰,气冲现象可能来得快及激烈,即是来得快疗效也快。

人体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层次各不同。

通经络是要由表及里,每一层渐次深入疏通。

修炼内丹静功者,若是经络尚末打通时,气冲病灶出现痛苦,是很自然的现象。

例如、动过手术、肌肉被砌开、既使是康复,但是肌肉之间是有『间隔』的,阳气是不能如完好无缺的肌肉,能自然流通。

就因要打通『间隔』,是以痛楚产生。

唯有阳气流行畅通后,痛苦就会消失,这是自然的规律。

病除则身体健康,一劳永逸,将来不再会有这种情形发生。

这不是一件好事吗?若不是练功,气冲病灶,动手术造成的『间隔』是永远得不到气流的恢复机会,自然形成营、卫及新陈代谢不能全面的运行如常,这也是气冲病灶的优点。

修练内丹静功,得阳气或内气的运行,就可以见到『气』运行、功能收效的正常反应。

气冲病灶后,病情就会逐渐的痊愈。

有些人害怕气冲病灶的痛苦,不能忍受,或停止不再继续坚持炼功并放弃,则前功尽弃,是非常可惜的。

要知道,不炼功病患不会袪除,而对四季气候的变化剌激,工作压力,不均衡的饮食,一样会遭受病患的折磨,甚至更加剧旧有的病患,持续受苦,自不在话下。

修练内丹静功,气冲病灶而面对的痛楚,只是暂时性的,克服了,气冲过去了,病愈了,给于你是无限的快乐及健康,又何乐而不为呢?
| 什么是「八触」「十觉」?
在修炼内丹静功的过程中,体内的阳气或内气运转时会出现
的种种现象,依古人累积的经验,总归纳成八种,而称之为「八触」。

则是:动、痒、凉、暖、轻、重、涩、滑。

又有称为;大、小、轻、重、凉、热、痒、麻。

现代又有人称之为『觉』,故称「十觉」。

则:热、凉、酸、痛、麻、胀、紧、刺、动、痒、等。

每人在阳气动后的感触,是因人而异,皆不会一样,也不会同时有八或十种感触出现。

有如上述的情况出现,已象征道家内丹静功的“炼精化气”已奠定了基础。

(1)动
在炼习周天运行静功时,由于体内有的热能,亦有称「人电」。

在静坐时、经过凝神于气,所吸入外气的能量与内气,经过高速的运动或磨擦,使身体热能的产生,「人电」的流动,就是阳气的流动,会使到全身有似一股动流在环转似的;可惜这股阳气打通体内的经脉,动的感觉,特别是任、督二脉,有时是不经中枢神经所控制的,是一种直接的作用。

(2)痒
如有同蚂蚁在肌肉上爬行,小虫在啃食,头皮奇痒等的感受。

这是阳气流动必会有的感觉。

一旦阳气通经络时更会有剌痛的。

‘痒’的感觉是通脉的一个大特征;有在胸部,头,面,三处为最痒。

痒发生时,不可过力的搔抓,以免皮肤破损,尤其是头部。

经络实际打通后,痒感自然减少。

(3)凉
当阳气运行,某部位产生热,是因神经组织肌肉产生吸热起
化学作用,该部自然产生‘凉’气。

这些现象一般发生在后期,任、督二脉阳气运行、心肾间出现凉的现象,实是肾水上潮的现象。

(4)暖
就是热的感触。

是吸入外气与内气、在心位部撞击和高速磨擦反应而产生的热能。

此种情形出现的最多也是最快,跟着亦使丹田发热,及全身皆热等现象,是热能集中的象征。

周天运行静功的目的,是要使阳气或体内的热能集中,成就免疫抗病菌的宗旨。

(5)轻
感到身体有一股浮力,使你觉得有如轻飘飘似的,或想飞似的;主要是因为阳气向上升,是表示阳气充沛。

(6)重
在静坐时、心感身体如重石,或如被山压似的,如何推也推不开;这是由于阳气往下沉,皆因吸气下沉的关系。

(7)涩
在静坐时、由于阳气或内气的产生及运行于五脏特别是胃时,会影响你的内分泌液、尤其是津液、会出现涩或味不甘滑的现象。

这象征着阳气在调整你的生理及体质;过一段时间,当调整工作完成后,就会消失。

(8)滑
就是重的反面、有轻飘站不稳的感觉;又似如水珠落到脸或
身上,是滑而不留手似的。

以上的现象,只是略说阳气运行,任、督二脉打通时的一些现象。

现实心理的反应比这些还要多而复杂:例如阳气自发运转时,四肢自发的转动、阳气活跃、手舞足蹈、转身摇头、神经的兴奋、或出现大声呼叫、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

表面看来是很剧烈的动作,似乎超出平常的体能。

但这些动作都会自动的停下来。

这是一种自发的身体运动,不是你能控制的,强制的控制反而不好;但是也不要刻意去追求,这些都是本能意识的活动。

有些还会见到光体的显现,五颜六色,有如彩虹、千变万化、良久不绝;有的即显即消。

这都表现『阳气』在体内产生、发生的一种反应,亦是因人而异,绝对不会有二个人相同的。

光体现是『炼气化神』的现象,表示“炼气化神”已练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