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中的八触、十觉与气冲病灶

练功中的八触、十觉与气冲病灶
练功中的八触、十觉与气冲病灶

练功中的八触、十觉与气冲病灶

凡修行之人不管是在习炼内丹还是其他功法中,身体某些部位常会出现麻木酸痒胀痛等感觉,其实不修行人也经常有类似感觉。这是为什么呢?一、麻

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深吸气并用力拉直繃紧麻的部位,尔后边慢慢呼气,边放松繃紧部位,血自然就过来了。简单吧!二、木

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此时除按上法实施外,用手循麻木部位由上往下按摩下就好了!哈哈!治麻木就这么简单!三、酸

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这个就要补一下了!黄芪泡水当茶可补气,红枣,枸泡茶喝气血双?。试下你就知其妙了!四、胀

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若有此现象,最好办法是遇事不生气。专家都說了,"生一次气胜过大病一场"。怪不得有人一生气脸都白了!怪不得三国帅哥周郎被俺师傅孔明生生给气死了!原来生气危害那么大呀!仔细一想,也对阿!人家专家早說了:"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咱可别这么傻!他爱咋着就咋着!不行咱学"阿Q"的精神胜利法,遇烦就来他句京剧唱腔:"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咳一一!"就这么唱着想着然后一鞭下

去,,嘿!你狗日地不皮开肉定才怪!出气了吧!可别小看这法子噢! 为了学习此法,当年俺跟令狐兄弟和他那个做尼姑的小师妹找Q师学艺时,还被Q师在小师妹腮帮子上狠狠捏了一把呢!哎!可怜那清纯美丽的小师妹了。五、痛

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这个更简单,按老顽童传俺的"双手互搏"之术,哪里痛就拍打哪里!很快就会打通的! 中央台有个广告不是老讲"通则不痛"吗!你把血淤的地方打红了,出痧了,毒出了自然就通了。六、痒

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呵呵!这不是好事吗!若痒得历害了,也可用梅超风那"九阴白骨瓜"抓他一抓的,这有利于气血快速通过。但不可用内力噢!万一抓破了感染了烂了几个洞,那就成九阴白骨洞了!| 什么是气冲病灶?修练周天运行静功,当阳气或内气产生之后,阳气会随着经络周流全身,都会发生『气冲病灶』这个经历,实是一个不能避免的正常反应。

当阳气流畅时,有很多修炼者,很快就有这种反应,会使有疾病者的症状加剧,比未练功前更明显或加重,甚至是多年的旧症,也会重现。例如,动过手术的地方,突然会痛的很难受,不知为甚么。既使延医治理,也找不出因由。只要你有信心,静心的继续练下去,这种现象就会不治而愈,气通后痛自然就消失。

气冲病灶,是内丹静功的特点。阳气通经络快,则阳气旺盛,

迅速达到病发处,是发挥阳气或内气治疗病症的正常反应,这是一件好事,并非坏事。要知道、阳气产生聚集储存于下丹田,当气足时,阳气自动运行全身,疏通经络、身体所有的穴位、使每一个穴位阳气或内气充沛旺盛,患有疾病者穴位不开,代表经络不通,不通即生病,即会感到痛楚不适。修练内丹静功,使阳气或内气自发,循经络运转流动,将穴窍打开,疏通经络,就能袪除病气或阻塞。在修炼的经历中产生气冲病灶,有病治病,穴窍不通者,气就冲到那里,那个部位就有反应,就会感到难受;如有胃痛、气入胃区、就会感到不适或疼痛;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栓患者,在修练功后、会感觉头部紧、有胀或疼痛;又关节炎,外伤患者,患处会有如针剌刀割的阵痛感。眼有毛病、修炼中会有不适之感、以及会流泪。这些都是练功,阳气运行,气抵患处所出现的冲击反应。

气冲病灶的时间,和反应程度是依据病状,个人的体质,年纪,及炼功者深入程度不同而异。病有表里,病程的长短,轻重,气冲病灶也是各异。有些反应只有几分钟,有的数小时,有者数日不等。若是病在表,就会很快的过去。若是病在里,及病程长,气冲就可能需要数天,有时甚至会出现,冲冲停停,停停又再冲,如是反复多次,直到病愈,这种现象就会消失。如果阳气旺盛,体质好,练功又勤奋,元气不衰,气冲现象可能来得快及激烈,即是来得快疗效也快。

人体皮、肉、筋、骨、脉络、脏腑、层次各不同。通经络是要由表及里,每一层渐次深入疏通。修炼内丹静功者,若是经络尚末打通时,气冲病灶出现痛苦,是很自然的现象。例如、动过手术、肌肉被砌开、既使是康复,但是肌肉之间是有『间隔』的,阳气是不能如完好无缺的肌肉,能自然流通。就因要打通『间隔』,是以痛楚产生。唯有阳气流行畅通后,痛苦就会消失,这是自然的规律。病除则身体健康,一劳永逸,将来不再会有这种情形发生。这不是一件好事吗?若不是练功,气冲病灶,动手术造成的『间隔』是永远得不到气流的恢复机会,自然形成营、卫及新陈代谢不能全面的运行如常,这也是气冲病灶的优点。

修练内丹静功,得阳气或内气的运行,就可以见到『气』运行、功能收效的正常反应。气冲病灶后,病情就会逐渐的痊愈。有些人害怕气冲病灶的痛苦,不能忍受,或停止不再继续坚持炼功并放弃,则前功尽弃,是非常可惜的。要知道,不炼功病患不会袪除,而对四季气候的变化剌激,工作压力,不均衡的饮食,一样会遭受病患的折磨,甚至更加剧旧有的病患,持续受苦,自不在话下。修练内丹静功,气冲病灶而面对的痛楚,只是暂时性的,克服了,气冲过去了,病愈了,给于你是无限的快乐及健康,又何乐而不为呢?

| 什么是「八触」「十觉」?

在修炼内丹静功的过程中,体内的阳气或内气运转时会出现

的种种现象,依古人累积的经验,总归纳成八种,而称之为「八触」。则是: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又有称为;大、小、轻、重、凉、热、痒、麻。现代又有人称之为『觉』,故称「十觉」。则:热、凉、酸、痛、麻、胀、紧、刺、动、痒、等。每人在阳气动后的感触,是因人而异,皆不会一样,也不会同时有八或十种感触出现。有如上述的情况出现,已象征道家内丹静功的“炼精化气”已奠定了基础。(1)动

在炼习周天运行静功时,由于体内有的热能,亦有称「人电」。在静坐时、经过凝神于气,所吸入外气的能量与内气,经过高速的运动或磨擦,使身体热能的产生,「人电」的流动,就是阳气的流动,会使到全身有似一股动流在环转似的;可惜这股阳气打通体内的经脉,动的感觉,特别是任、督二脉,有时是不经中枢神经所控制的,是一种直接的作用。

(2)痒

如有同蚂蚁在肌肉上爬行,小虫在啃食,头皮奇痒等的感受。这是阳气流动必会有的感觉。一旦阳气通经络时更会有剌痛的。‘痒’的感觉是通脉的一个大特征;有在胸部,头,面,三处为最痒。痒发生时,不可过力的搔抓,以免皮肤破损,尤其是头部。经络实际打通后,痒感自然减少。

(3)凉

当阳气运行,某部位产生热,是因神经组织肌肉产生吸热起

化学作用,该部自然产生‘凉’气。这些现象一般发生在后期,任、督二脉阳气运行、心肾间出现凉的现象,实是肾水上潮的现象。

(4)暖

就是热的感触。是吸入外气与内气、在心位部撞击和高速磨擦反应而产生的热能。此种情形出现的最多也是最快,跟着亦使丹田发热,及全身皆热等现象,是热能集中的象征。周天运行静功的目的,是要使阳气或体内的热能集中,成就免疫抗病菌的宗旨。

(5)轻

感到身体有一股浮力,使你觉得有如轻飘飘似的,或想飞似的;主要是因为阳气向上升,是表示阳气充沛。

(6)重

在静坐时、心感身体如重石,或如被山压似的,如何推也推不开;这是由于阳气往下沉,皆因吸气下沉的关系。

(7)涩

在静坐时、由于阳气或内气的产生及运行于五脏特别是胃时,会影响你的内分泌液、尤其是津液、会出现涩或味不甘滑的现象。这象征着阳气在调整你的生理及体质;过一段时间,当调整工作完成后,就会消失。

(8)滑

就是重的反面、有轻飘站不稳的感觉;又似如水珠落到脸或

身上,是滑而不留手似的。

以上的现象,只是略说阳气运行,任、督二脉打通时的一些现象。现实心理的反应比这些还要多而复杂:例如阳气自发运转时,四肢自发的转动、阳气活跃、手舞足蹈、转身摇头、神经的兴奋、或出现大声呼叫、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表面看来是很剧烈的动作,似乎超出平常的体能。但这些动作都会自动的停下来。这是一种自发的身体运动,不是你能控制的,强制的控制反而不好;但是也不要刻意去追求,这些都是本能意识的活动。

有些还会见到光体的显现,五颜六色,有如彩虹、千变万化、良久不绝;有的即显即消。这都表现『阳气』在体内产生、发生的一种反应,亦是因人而异,绝对不会有二个人相同的。光体现是『炼气化神』的现象,表示“炼气化神”已练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级上册 第五课

八年级xx与法治上册5.3善用法律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________,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__________、公证处、__________等。 2.诉讼是__________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__________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__________. 3.诉讼俗称“打官司”。下列关于诉讼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B.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C.受到不法侵害,我们只能通过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D.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4.下列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居民委员会⑤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5.据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约63%的人表示气愤,约60%的人会选择“不干了或忍气吞声”。对此,你给农民工的正确建议是()A.到当地政府部门静坐抗议B.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 C.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权益D.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 6.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 这一做法()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表明不需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C.要求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违反xx和法律,是不合理的 7.小林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实施抢劫,当即报案,并向公安部门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林提供的线索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说明() A.小林是未成年人,不应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公民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责任 C.青少年要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唯一有效方法 8.中学生孙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货车撞伤,永远失去了右腿。孙某的父母为此痛心不已,他们找到肇事司机要求赔偿,但该司机对此置之不理,孙某的父母想起诉他,可对法律知识又知之甚少。 (1)孙某的父母可以寻求哪些机构的帮助? (2)孙某的父母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维护儿子的合法权益? 答案 1.法律救助律师事务所xx中心 2.人民法院最xx最后屏障 3.C 4.C 5.C 6.C 7.B 8.(1)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 (2)①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②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归纳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公 民》知识点归纳 1、法律的作用?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 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 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 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 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 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 含义触犯法律法律责任常见违法现象(事件)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 律法规的 行为 民法通则、合 同法、消费者 权益保护法、 物权法 承担民事 责任 如民事赔偿、借贷不 还、侵犯消费者合法 权益等侵犯他人民事 权利或者撕毁合同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 理法规的 行为 治安管理处 罚条列、交通 管理法规、义 务教育法、劳 动法、环境保 护法 受到行政 制裁,包括 行政处分 与行政处 罚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殴打他人、谎报险情、 破坏铁路封闭网、污 染环境、使用童工、 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 育等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违法行为情 节严重,对社 会危害很大, 触犯刑法,应 受到刑法处 罚的行为 刑法应受到刑 罚处罚(主 刑与附加 刑) 抢劫、盗窃、故意杀 人、绑架、投毒、 贩卖毒品等重大刑事 犯罪 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五课 做守法公民 教案

第1课时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 2.能力目标:认识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违法无小事。 2.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问题导学。 2.学生阅读教材,自主互助学习。 3.教师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阅读教材46-48页运用你的经验、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2)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讲授新课 (一)违法无小事 1.学生阅读教材46页、48页的第一、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哪些违法行为? 2.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关于违法无小事的图片,讲解违法无小事。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学生阅读教材49-51页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 (1)你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做过违法的事吗? (2)根据你的经验,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违法吗? 2.学生阅读教材49到51页的人第一、二、三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吗? (2)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3)如何做遵章守法的好学生? 3.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违法行为的图片,讲解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做到不违法。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八个明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十四个坚持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四)坚持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第五课做守法公民 1、法律的作用? (1)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的种类一览表

3、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怎么做?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 、刑法的作用、内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定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_做守法公民_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第1课时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 2.能力目标:认识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违法无小事。 2.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问题导学。 2.学生阅读教材,自主互助学习。 3.教师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阅读教材46-48页运用你的经验、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2)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讲授新课 (一)违法无小事 1.学生阅读教材46页、48页的第一、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哪些违法行为? 2.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关于违法无小事的图片,讲解违法无小事。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学生阅读教材49-51页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 (1)你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做过违法的事吗? (2)根据你的经验,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违法吗? 2.学生阅读教材49到51页的人第一、二、三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吗? (2)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3)如何做遵章守法的好学生?

2020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五课 第三框 善用法律(含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5.3 善用法律 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________,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__________、公证处、__________等。 2.诉讼是__________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__________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__________. 3.诉讼俗称“打官司”。下列关于诉讼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B.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C.受到不法侵害,我们只能通过诉讼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D.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途径 4.下列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居民委员会⑤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5.据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农民工在受到不公平对待时,约63%的人表示气愤,约60%的人会选择“不干了或忍气吞声”。对此,你给农民工的正确建议是( ) A.到当地政府部门静坐抗议B.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 C.可通过诉讼途径维护权益D.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 6.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这一做法( ) A.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表明不需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C.要求青少年更应该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D.违反道德和法律,是不合理的 7.小林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实施抢劫,当即报案,并向公安部门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牌号和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林提供的线索很快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说明( ) A.小林是未成年人,不应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公民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责任 C.青少年要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是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唯一有效方法 8.中学生孙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货车撞伤,永远失去了右腿。孙某的父母为此痛心不已,他们找到肇事司机要求赔偿,但该司机对此置之不理,孙某的父母想起诉他,可对法律知识又知之甚少。 (1)孙某的父母可以寻求哪些机构的帮助? (2)孙某的父母可以通过哪些手段来维护儿子的合法权益? 答案 1.法律救助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 2.人民法院最权威最后屏障 3.C 4.C 5.C 6.C 7.B

新人教部编版八上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1.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其中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3.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违反的法律不同;社会危害性不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4.怎样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怎样做到遵章守法?) (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刑法的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6.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7.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分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 8.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9.遇到侵害时,我们应怎样依法求助? 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10.诉讼的含义、重要性及类型 (1)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重要性: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类型:诉讼通常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三种类型。 11.青少年为什么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同步测试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次禁毒行动中,警方发现并铲除了张某为治牙痛种的52株罂粟,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张某的行为 A.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B.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D. 是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到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这一“车让人”的新法规出台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明显减少,在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也有下降趋势。这一新规体现了法律 A. 规范作用 B. 保护作用 C. 既有规范作用,也有保护作用 D. 只有规范作用,没有保护作用 3.2019年5月,在咸宁市开展的警示教育中,市纪委公布了一批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最后锒铛入狱的案例。这些案例中领导干部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A.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B. 触犯了刑法 C.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4.下列关于“犯罪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是违法行为②最本质特征是有社会危害性 ③违反刑法的行为④必然后果是会受到刑罚处罚 ⑤是严重违法行为⑥是一般违法行为的最终结果 A. ②③④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③④⑤ 5.2018年5月12日,年仅21岁的消防战士谢勇在江苏一小区解救被困群众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对此,网民王某在QQ群中公然发表侮辱牺牲消防战士的言论,最终王某因寻衅滋事被清江浦分局依法予以拘留15日并罚款1000元的处罚。王某的行为是() A. 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 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种类分为 A.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B. 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C. 主刑和附加刑 D. 拘役和没收财产 7.下列能劝诫我们远离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的谚语是 A.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B.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学习“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集中学习(一)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8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全党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

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 第一框题基本经济制度 ▲1.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生产资料公有制 ▲3.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内容?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我国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和国家政策分别是什么? (1)含义: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 (2)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主导) (3)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①提供公共服务、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③保护生态环境、④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4)国家政策: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保障) 5.我国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和国家政策分别是什么? (1)含义:是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2)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①广泛吸纳社会资金、②缓

解就业压力、③增加公共积累和④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3)国家政策: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保护、鼓励、指导、帮助) 6.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作用和国家政策分别是什么? (1)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2)作用: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国家政策: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活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保护、鼓励、支持、引导、激活活力)▲7.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作用(优越性)分别是什么? (1)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作用(优越性):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8.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及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分配方式: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基本内容:①按劳分配指的一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二是在作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老少得。②多种分配方式指的是我国还存在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

八个明确 十四个坚持内容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内容 一、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十四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一、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十四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020年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五课 第一框 法不可违

【文库独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 法不可违 1.________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________违法行为、________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人们行为的底线是( ) A.遵守规则B.不违法C.自立自强D.能承受各种挫折 4.相对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①犯罪②民事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 A.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 5.下列四幅图,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 A.B.C.D. 6.驾驶人谢某因二次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依法行政拘留,并处罚款2 000元,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谢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谢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B.谢某的行为是违背道德的行为 C.谢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D.谢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7.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 A.都要承担相同的法律责任B.都对社会构成了危害 C.都触犯了刑法D.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8.小军拾到他人的手机拒不归还。他这一行为属于_______ ,要承担____。( ) A.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责任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责任 C.刑事违法行为刑罚处罚D.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 9.材料一市民王某因酒后驾车被交警查获,经检测王某每100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65毫克,属于酒后驾驶。交警大队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王某罚款2 000元、扣12分,并暂扣驾驶证6个月。 材料二刘某在自家阳台上玩手机时不慎将手机掉到楼下,被同楼住户李某拾走。事后,刘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归还手机,但李某称手机是坏的,已将其丢弃,拒不归还。刘某遂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李某赔偿刘某手机损失1 000元。 材料三广西平南的胡某醉酒后闯入一商铺,开枪将女店主吴某及其丈夫打伤,怀孕的吴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广西贵港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胡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材料中的三种行为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违法行为?分别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材料三中胡某的行为与材料一中王某、材料二中李某的行为有什么区别? ◆(第五课) 1.法律 2.法律法规民事行政 3.B 4.A 5.D 6.D 7.B 8.D 9.(1)王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李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胡某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2)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②违反的法律不同。③受到的处罚方式不同。

道德与法治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一、选择题 1. 陶某针对凉山烈士救火牺牲一事在微信群公然发表带有侮辱性的不当言论,诋毁凉山烈士的品德和形象。2019年8月,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被告陶某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陶某的行为() ①是一般违法行为②受到了刑罚处罚③侵犯了烈士的人格尊严④是没有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表现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一所小学门口,一群小学生在排队过马路,一辆黑色轿车却丝毫不避让,反而硬是用车头抵着孩子们的腿,生生蹭出了一条路。随后,当事人胡某因扰乱学校周边公共场所秩序,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治安处罚。胡某的行为() ①危害学生生命安全,应受刑罚处罚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③扰乱公共秩序,是行政违法行为 ④是缺乏公德意识和规则意识的表现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3. (2019衡阳12)中学生小明和爸爸一起出去吃饭,爸爸在喝了很多酒之后还要坚持开车回家,小明进行了劝阻。小明劝阻爸爸的正确理由是() ①喝酒不开车,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社会负责②酒后驾车是一种违法行为③喝酒不开车,有利于保障公共安全④喝酒不开车,是珍视生命的表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 被告人高某使用邮箱向他人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共计5 679条,提供公民个人信用报告共计1 565条。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如下:被告人高某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15 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高某缺乏法律意识②高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有关规定③被处罚金15 000元,属于刑罚中的主刑④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是刑罚中的主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5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1课时法不可违 1.知识目标: 知道法律的作用;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犯罪的含义;了解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和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 提高辨别能力,警惕违法和犯罪;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法律意识;警惕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1.重点: 法律的作用;三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2.难点: 法律的作用;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在交通事故现场哄抢的事件屡有发生,严重侵害他人财产权益,败坏社会风气,亟须加以规制。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实践中,对于交通事故现场发生的哄抢案件,如符合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应当以聚众哄抢罪追究刑事责任。 思考:对此,你有何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社会需要规范,而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二、探究新课 活动一:对比分析案例,领悟知识 案例一:在这个道路交通高度发达的时代,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显著加快,而乱停乱放也给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困扰。若城市为心脏,道路为血管,那么违章停车就是引起血管阻塞甚至心脏猝死的诱因,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城市不会因几条道路的拥堵而完全崩溃,但有些违章停车所带来的危害是你意想不到的,同时也是受害者始料未及的……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教案 第1课时法不可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 2.能力目标:认识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违法无小事。 2.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方法 1.教师提出问题,进行问题导学。 2.学生阅读教材,自主互助学习。 3.教师制作课件,用多媒体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阅读教材46-48页运用你的经验、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2)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讲授新课 (一)违法无小事 1.学生阅读教材46页、48页的第一、二、三、四、五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违法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哪些违法行为? 2.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关于违法无小事的图片,讲解违法无小事。 (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学生阅读教材49-51页探究分享、相关链接,教师提出问题。 (1)你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做过违法的事吗? (2)根据你的经验,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的行为违法吗? 2.学生阅读教材49到51页的人第一、二、三自然段,同学间自主互助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什么违法行为吗? (2)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 (3)如何做遵章守法的好学生? 3.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展示更多违法行为的图片,讲解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做到不违法。 (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2)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有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3)做遵章守法的学生要做到: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讲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行为。 四、板书设计 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什么是违法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 ?????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1. 下列未成年人的行为那些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 ( ) ①夜不归宿②结伙滋事,扰乱治安③辱骂他人④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2. 2018年5月18日,八步区红缨幼儿园保育员虐待被监护人案在八步区人民法院一审公 开宣判,被告人赖某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赖某的行为属于 ( ) A. 一般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 行政违法行为 D. 刑事违法行为 3. 前不久,北京某医院门口,两名女护士下班时刚要打开被自己私自上了锁的共享单车, 就被巡逻民警抓个正着,两人被行政拘留5日。两名女护士私锁共享单车的行为 ( ) ①属于不文明行为②是不道德行为,但不违法 ③属于违法行为④应受刑罚处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 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口,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错能改”通告,对 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 ) ①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④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2018年1月5日,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强行阻止车门关闭,造成G1747次列车延迟 发车,公安机关认定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论输”违反《铁路安全管理 条例》并依据该条例第95条规定,对罗某处以2000元罚款,对于罗某“拦高铁”的行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 是民事违法行为 B. 只是不道德行为 C. 是刑事违法行为 D. 是行政违法行为 6. 2018年5月,在咸宁市开展的警示教育中,市纪委公布了一批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最后 锒铛入狱的案例。这些案例中领导干部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 ) A.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B. 触犯了刑法 C.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7.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动中西 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详细部署。作为中学生,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 ①向学校寻求帮助②向居(村)民委员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寻求帮助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④直接外出打工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对学生欺凌的不同情形 明确了惩戒措施,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公安机关、人民 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这对我们的启示有 ( ) ①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违法必究 ③未成年人犯罪不受法律约束④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