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与唐朝社会发展

科举制度与唐朝社会发展
科举制度与唐朝社会发展

科举制度与唐朝社会发展

孙俊峰,法学院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

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并被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所沿用。唐代确立并完善了科举取士的制度,这对唐朝以及后世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已经超越了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的范围。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科目有很多,其中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最为统治者和士人所重视。科举制度之所以能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是因为科举制度本身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唐朝科举制度自实行之初起,其考试内容及考试标准等一系列规定就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背景的变更而不断进行调整。社会文化的积极发展可以说是科举制度得以延续的基础,而科举制度的盛行又极大得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

关键词:唐朝;科举制度;社会发展

Ta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unJunfeng, School of law

Abstract: Examination system is a system of feudal dynasties in ancient China the selection of officials, is a core component of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Founded in the Sui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perfect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was later adopted by the ruler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Ta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hich i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later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has gone beyond its scope as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Standing Ta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has many subjects, which is the main subject of Imperial, most rulers and scholars attention. Examination system has been able to continue in China over a thousand years, because the imperial system itself has a strong vitality. Tang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series of regulations and examination standards exam content is changing, with the changing era of development, social background and constantly adjust.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e can be said to be the basis of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prevalenc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also greatly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Key words: Tang ;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Social Development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隋亡后唐王朝承袭了这种制度并对其进一步完善,至此,科举固定下来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科举制度是先秦诸子选贤举能思想的社会产物,是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适应庶族地主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科举对于唐朝的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最大的意义是打破了旧有选官制度的门第身份限制,为庶族地主和寒门士子步入朝堂,跻身统治阶层提供了途径,培养和选拔了大量的优秀官吏,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唐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扩宽了道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一、唐朝初年实行科举考试的背景及原因

隋末唐初,经过长时间的战乱,人口剧减,小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教育系统崩溃,社会文化水平较低。战争加速了士族门阀的衰败,新兴地主阶层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并迫切要求掌握更多的政治权力,旧有的选官任官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唐朝建立后,新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必然伴随着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这就要求将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朝廷手里。科举制度有着详细的规定和统一的标准,较以往的官吏制度显示出卓越的公平性与公开性,这就为大量的新兴地主阶层和平民阶层敞开了步入国家政权的道路,吸引了大批的人才投身朝廷,同时还缓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范围。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以儒学为核心,具有严格的考试范围和录取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统一了士人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

二、唐朝科举考试内容的演变

进士科是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唐高宗时,时任考功员外郎的刘思立在筹划科举考试时奏请进士科在对策外加考帖经和杂文两项,在调露①二年(公元680年)

施行。帖经的考试方法就是将书中的一段文字用纸贴掉一部分,由考生将遮蔽的文字补写出来,就和现在考试的填空差不多。帖经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察考生对书文经典掌握的熟练程度,使士人加强对经典学术的学习。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后,对策、杂文和帖经仍是科举进士科的考试内容。科举进士考试科目在原来单一的对策上加上帖经和杂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旧有的进士科只考对策,这使得士人为了应付考试而只读一些现成的编纂好的文章,忽视对经史典籍的全方位学习。为了改变这种学而不精、学而不全的状况,帖经加入到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中。2.武则天以中国古代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身份登上帝位,这严重违反了封建王朝的传承秩序,必然遭到世家大族的强烈反对。武则天为了增强权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尽可能的争取庶族士人的支持,以扩大统治阶级的基础。于是增加考试的科目内容,强调唯才是用而非门第出身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3.经过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的快速稳定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全面复苏和提升以及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推动了学术文化因素在科举考试中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

科举考试进士科在武则天掌权中期曾发生比较大的变动,考试内容中帖经和杂文被取消。这段时期武则天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注重实干型人才而非文学饱读之士,对科举考试没有足够的重视。[1]唐中宗恢复帝位后,进士科重开帖经和杂

①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十四个年号。公元679年,裴行俭平定西突厥,重建安西四镇压,改年号为:【唐高宗调露元年】。

文两项。至此,科举进士科三场考试杂文、对策和帖经的模式最终确定下来。

三、社会文化对唐朝科举考试的影响

唐朝初年,对策是科举进士科的唯一考试科目,所以进士录取的唯一标准就是策文的优劣。唐朝初年的文风袭承魏晋南北朝注重辞藻华丽的习惯,上到皇帝

敕令、朝廷公文,下到士子科举策文,无不使用骈体①书写,堆砌着大量的华丽

辞藻和经史典故,这也成为唐朝初年科举进士科士子所作策文优劣的衡量标准。

科举进士科发展到唐朝中期时,由于策文重形式而不重内容,并且对策考试的模式已经实行了太长时间,形式老套、题目陈旧。因此士子为了应付考试,就收集整理历年策问题目及优秀策文,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不是钻研经史典籍,所作策文俱是模仿套用旧有的策文,这导致了科举考试士子的综合文化水平不增反降。有鉴于此,唐高宗下诏科举进士科加考杂文一项,内容即士人所熟知的诗赋等文学体裁,以提高应试士子的文化修养,而诗赋也成为杂文考试的首选,这直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武则天时期,为了打压传统的世家大族,进一步推行进士科,拓宽朝廷人才来源渠道就成为必然的手段。所以在她二十多年的统治时间里,杂文仍然以诗赋为主。到唐中宗时,科举进士科对策、帖经、杂文三场考试的制度确定下来,以诗赋取士彻底取代了以策文取士。

开元之治初期,唐玄宗为了解决涌现的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在选拔人才时,不再一味侧重其词华,而是更加注重真才实学。随着唐玄宗的励精图治,政局逐渐稳定下来,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开元之治进入到繁荣时期,文学亦开始昌盛起来。这在科举考试上的表现为文学之士及第进士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唐玄宗提倡文治,对杂文优劣的评鉴标准也开始发生变化,要求杂文既要重视辞藻华丽,也要重视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左右,朝廷之中爆发了一场实干人才与文学之士争夺权力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的结果是实干人才掌握了朝廷大部分的实权。政治上的斗争对科举考试产生了严重影响,以文取士受到阻碍。但是到了玄宗末年时,科举考试的文学因素再次占据主流。进士科以文采高低为标准录取人才,可在选拔官吏时却又重用实干人才,这种矛盾现象的出现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自玄宗掌权以来,虽然出现了开元盛世,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也不断涌现,科举出身的文士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实干型人才取代文学之士掌握政权的最重要原因。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科举进士科已经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以文取士的传统造成诗赋等文学繁荣昌盛,但是儒学经典却无人问津,故此在朝廷之中发生了科举是否应该继续施行的争论。礼部侍郎杨绾奏请停开进士科,恢复察举制,以孝廉选才任能。尚书左丞贾至也主张废除科举,他建议用察举和学校推荐的方法来取代科举制。朝中多数大臣均支持杨绾、贾至废除科举的建议,科举制一度面临被废止的命运。但是这次改革在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被德宗纠停,科举考试继续施行下去。

诗赋考核在唐朝的科举进士科考试中一直是重要内容,但在不同的时期其地位持续不断地变化着。唐代宗时,只有诗赋华丽的举子才能够登科入仕,而到了

①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贞元末年,科举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从诗赋的好坏转变为策文的优劣,但是评鉴策文的依据重内容而不是形式,和唐朝初年正好相反。大历年(公元766—779年)时,涌现了一批既有文才又有政治实干才能的文士,这些人注重对儒家经典的学习,讲求经世致用,反对浮夸空谈。

四、科举制对唐朝社会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体现在政治上最大的作用就是扩大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在科举制出现之前,无论是两汉的察举制还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其选才考核的范围均仅局限于世家大族。这种制度很容易造成士族门阀的力量越来越强,进而出现把持朝政的情况,威胁统治者。而科举制度是在新兴庶族地主势力不断增强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它最大的意义是打破了旧有选官制度的门第身份限制,为庶族地主和寒门士子步入朝堂,跻身统治阶层提供了途径。

唐朝初年,太宗曾下诏:“〃〃〃不顺论数世之前,至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①这沉重打击了士族门阀的世俗特权,而庶族出身的士子为官只要达到五品,就

可入氏族谱。从这以后,唐朝朝堂之中没有世家大族与寒门庶族的区别,只有官位品级高下之分。同时由于官位品级的高低决定着能够享有特权的多少,又极大地激发了士人们竞逐于科举考试的热情。科举取士的盛行导致了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势力组成不断变化着,士族门阀与庶族地主之间斗争不断,彼此一消一长,最终引起士庶合流。

科举制为唐朝朝廷培养了大量的人才,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官吏。根据徐松的《登科记考》②,唐代及第进士六千多人,今可考察的有两千余人。对于唐朝有

着重要贡献的人物,不少都是科举出身,特别是进士一科。如政治家狄仁杰,理财家刘晏,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思想家刘禹锡、柳宗元都是科举出身的并有卓越才能的人。[2]通过科举制度,唐朝统治者将大量学有所成的知识分子吸收进朝廷中,提高了官僚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强了吏治,维护了唐朝长久稳定的统治,促进了唐朝的繁荣。

唐朝进士科考试对策、帖经、杂文三项,其中帖经属于基础知识,主要考核学子学习经史子集的熟练程度,杂文考核学子的文学素养和文化水平,对策考核学子对时事的观点以及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唐朝为科举考试服务,对儒家经典进行统一的整理、编纂、诠释。唐太宗时《五经正义》成书,这标志着对于儒家经典的学习和评鉴有了统一的标准,大大促进了儒家学说的推广。同时唐太宗还设立了弘文馆用于收集整理历史文化典籍,创造经史子集四部书分类法,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古籍。

随着科举考试制度逐渐稳定下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考试参考书,以适应以进士科为主的科举考试。譬如魏征《时务策》、自居易《白氏长庆集》,骆宾王《百道判集》等,这些参考书内容多样,海纳百川,科举考试的各种体裁书中俱有收

①贞观六年,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

②《登科记考》唐五代文史资料性学术专著,编撰者清代徐松(1781~1848),字星伯,大兴(今属北京)人。

录。而在大量的参考书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昭明文选》①,这是唐朝最完备的

收录诗赋、策文的总集,是当时学子应试科举的必备参考书。《昭明文选》在当时的盛行充分反映了科举制对于文学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因此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文选学”。

唐朝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兴起。唐朝的学校是完全为科举考试服务的,学校的教学内容、教育方式均完全以应对科举考试为目标。学校就是为朝廷培养官吏的场所,这极大地调动了当时士子进入学校学习的积极性。唐朝为科举而存在的学校教育制度相当完善,无论是中央和地方两级的官学还是地方私学,均非常发达,这使得唐朝受教育人群大量增加,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传播。[3]

五、科举制对唐朝社会的消极影响

唐朝是一个延续多年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一个统一的国家要维持稳定和发展就必须有统一的主流思想,就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而在唐朝,这种在全社会占据领导位臵的思想就是儒学。科举考试

主要考进士和明经②两科,其中进士考对策、杂文、帖经,明经则考四书五经等

儒家经典。科举考试中儒学是指导思想,士人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就必须熟读儒家经典,朝廷通过科举考试迫使儒家思想植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4]统治者巧妙地通过科举制这一手段使用儒学钳制士人的思想,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方式一直为自唐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并且科举考试中的儒学文化因素不断得到加强,这从另一方面也保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不会因朝代的更迭而断层,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科举制比之今日的公务员考试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巨大的利益诱惑促使当时的士人在价值取向方面发生重大转变。唐朝初期的宰相薛元超曾经说过“吾不才,富贵过分,然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王姓女,不得修国史。”薛元超贵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之高、权势之重,却仍然因为自己不是进士及第而感到遗憾,这充分反映了自唐朝初年科举制实行之时起,其对社会的影响便已急剧扩大。[5]科举制迅速的发展,其影响也很快超越了官场和政治领域,而扩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普通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逐渐改变。进士及第是步入朝廷、跻身权贵的主要途径,一旦得中科举,便拥有了尊崇的社会地位和令人称羡的荣华富贵,因此,能否在科举中高中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

科举制在中国古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考试选官制度,它保证了封建专制王权的稳固,维系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继承并发扬了传统文化。[6]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生一系列变化,科举制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科尤其是科举考试发展到唐朝后期时,其对当时士人的摧残开始愈加严重。在封建专制体制之下,人的社会地位完全由其政治地位而决定,崇高的政治地位附带极大的特权。科举考试为庶族和寒门士子提供进入统治阶层的途径,

①《昭明文选》,又称《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②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士子们为求取功名,奔走于高官门庭之间,祈求得到赏识,经营关系。王公贵族高高在上,寒门士子卑贱乞讨,这严重践踏的人格的尊严,束缚了人性自由。文坛巨匠韩愈早年科举应考之时,曾投靠于北平王马遂、咸宁王浑瑊,为他们写了《猫相乳》、《河中府连理木颂》两篇吹捧文章,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在科举取士的制度下,极少有人能抵挡的住诱惑,不为功名利禄所累及。大部分人穷其一生精力,只为科考高中,更有甚者一举不中再试二举,二举不中再试三举,如此延续下去。《游子吟》的作者孟郊在科举考试中连连受挫,直到五十岁时才高中进士,遂即“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士人将自己的人生抱负完全寄托于科举考试之上,由此可见科举考试对于士人的钳制,而今的公务员考试与之何其类似,值得我们深思。同时科举制度本身缺乏灵活性,考试内容只有经学、文学等,这使得古代科学、艺术等其他文化领域遭到士林阶层的鄙夷,在进士登科的功利主义下,士人以僵化的思维去学习儒家典籍,扼杀了知识分子的创新能力。

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其创立借鉴于汉以来的察举制度,这种依靠推荐而成的选官任官制度,其原则是以才为准、唯才是用,强调人的文化素质而不是出身家世,以改变沿用已久弊端极大的世卿世禄制,但是由于察举制本身的制度系统过于简单,根本无法解决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庶族寒门无力参权的情况。正以为此,隋唐时期的统治者决定实行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其相对于察举制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考生没有身份、家世等硬性条件的约束,可以自由报考科举,考试制度较稳定且拥有统一的录取标准。[7]但是科举制其存在的缺陷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其录取标准单一,只看重士子的文化才能,而忽视了察举制所注重的孝、廉等道德素质。唐朝科举制进士科对于诗赋考核要求辞藻华丽、格式工整、韵律优美,而对思想内容却少于关注,一定程度上使文学的发展陷入歧途。韩愈曾经在《答吕毉山人书》中尖锐地批判了科举考试对文风的消极影响。另外,科举考试其考试和录取制度均存在诸多缺陷,导致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现象十分严重,考试最重要的公平性与公开性无法得到保证,这直接引起唐朝后期政治混乱,阶级对立,社会矛盾加剧。

另外,在唐朝文学极度繁盛的背后,其他文化领域有着极大的缺陷,尤其是哲学的缺乏。汉以前的中国哲学充满这朴素的辩证思维,体现出知识分子对世界的认真思考,但是到了唐朝时,哲学成为毫无根基的宗教伦理说教。这是因为作为入仕唯一途径的科举制度将当时的士子们全部引向对于文学的钻研上,尤其是

律诗①,其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变相地导致了其他科学文化领域的萎靡。[8]

六、科举制对于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是充满智慧的中国古代人创造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产物,其影响范围之广,甚至远及日本、韩国。其影响时间之长,在中国推行了一千多年,这其中朝代更迭不断,科举制也遭到很多的抨击和反对,然而它不仅没有终止,反而不断强化。究其原因是因为科举制度最重要的公平性原则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为社会所认可,其残留的考试文化仍然作用于当代中国。

①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直至今日,中国仍旧是一个“考试社会”,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诸如此类考试依然是目前中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唐朝的科举制度不仅仅是着眼于制度本身,而是为了探究其中蕴含的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考试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先祖所留下的伟大的文化遗产。现代的中国人没人可以完全和考试脱离关系,考试不仅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仍然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更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当代中国的社会系统如此依赖于考试,这与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传统是分不开的。要想深入研究中国目前各种形形色色的考试,就必须从其源头科举考试出发。[9]科举考试对于当今的考试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所体现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公平公开的原则在当今的考试中仍然需要进行贯彻。

参考文献:

[1] 王道成.《科举史话》[M].中华书局,1988年.

[2]刘海峰.《学优则士——科举与教育》[M].长春出版社,2004年.

[3]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 黄新宪.《中国考试发展史略》[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5] 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M].新华出版社,1993年.

[6] 谢青.《中国考试制度史》[M].黄山书社,1995年.

[7] 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商务印书馆,1997年.

[8] 盛奇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9]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2004年.

致谢

时光飞逝,自己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首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心中顿生万分感慨。临近毕业,本人的毕业论文工作也随之进入尾声。从论文选题到论文的开题报告,从论文提纲的确定到论文初稿的修改,再到最后的定稿,这些都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以及帮助,在此我想向各位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这篇论文的写作倾注了指导教师刘名成老师的心血,从选题到论文的构思,从论文结构再到论文具体语言的推敲,都是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进行论文指导的同时,刘老师还不断拓宽本人的专业视野,不断激发本人的论文写作热情。刘老师渊博的知识、平易近人的性格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受用终身。借此机会,我想向刘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同时,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也离不开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的辅导员刘晓峰老师抽空给我们讲解论文写作的一些注意事项,我的室友们也帮忙修改本人

的这篇论文,他们给本人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正是由于他们的建议,让这篇论文不断得到完善。在此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一并表达我诚挚的祝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文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不断改善和进步。在以后的求学道路,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孙俊峰

2014年4月25日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 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所谓科举制度, 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 任官的制度。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既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 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举制这艘航船, 从隋代起锚扬帆, 历经唐代、 宋代、元代, 进入明清, 经过几百年平稳航行之后, 整艘船的复杂精细的结构和部件已变得老化失灵。 行驶至清末, , 它已是破败不堪。直至清廷将它取消,至此, 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对延续了1300 年的科举制度, 由于历史风云的遮蔽, 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 但是科举制度还是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1. 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 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因 为它比其他制度更先进, 更公平, 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 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的垄断, 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从而扩大了统治 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可以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 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和人才选拔制度。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唐宋科举制度的演变 在中国封建时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两汉的荐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几个阶段,其中尤以科举制存在的时间最长,直至晚清才最终消亡。可以说,科举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官取士制度,而唐宋两代又是科举制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 科举制度萌芽于隋代,但当时惟有“秀才”、“进士”两科,各方面的制度既不健全,存在的时间也很短。到唐朝建立后,科举制度才获得较大的发展。唐代科举考试大致分初试和省试两部分进行,举子最终通过礼部主持的省试,便为及第或中举。当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九经、五经、三史、三传、明法及明算等等。在这些科目中,以进士科的地位最为显赫重要。进士科考试包括诗赋、策论及儒家经义,重点则在诗赋方面。进士的前三名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别称。其它诸科考试的内容各有侧重,或以对儒经的默诵、理解为主,或以对礼法、专史和律令的掌握为主,换句话说,就是都带有一些专业技术性的特点。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制度受到极大重视,武则天曾亲自在洛阳殿策问考生,此即“殿试”的发端,但以后殿试并未形成定制。另外,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针对武士考试的“武举”制度。唐时,科举制度虽已日渐发达,其制度本身还存在许多弊端,其地位也尚未居于绝对优势。概要而言,其局限性表现在:其一,考试制度不够公平、严密。唐代省试的主考官——“知贡举”,一般较为固定,通常由礼部侍

郎等官员担任,与此同时,科考过程又允许大臣“公荐”。于是,主考官对外公开和大臣举荐考生制度的存在,便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请托现象。达官贵人既可以凭借权势替亲友向考官说情,甚至决定录用名单,而普通举子也只得奔走于考官和显宦门下,以求其推荐。因此,取士往往并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唐人便指出“今之得举者,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其二,因上述现象的存在,中举者无不视考官为恩师,而考官则视举子为弟子,又产生了彼此结成门生座主关系的问题,唐代政坛上朋党之争与此有莫大关系,如著名的牛李党争即是一例。其三,科举考试结束后,中举者只取得了入仕的资格,要坐官的话,还必须通 过吏部主持的“身、言、书、判”的考核,其间不公现象依然存在,如韩愈“三试于吏部卒无成”。最后,录取人数有限,其中进士一次最多不过二三十名,少的时候仅数人,这都反映了科举在唐代发展的局限性。 两宋时期,由于一方面统治者长期奉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压制科举的世族门阀势力消亡,因此,科举制度获得了极大 的发展,其地位也显赫无比。史称“宋承唐制”,可以说宋代的科举在很多方面都继承了唐朝的制度,但有鉴于唐制中诸多积弊,又进行了广泛的改革。宋代改革科举制度的举措相当多,最主要的有以下诸方面内容: (1)固定“殿试”制度。宋代的科举考试从程序上看,由州、省和殿试三级组成。州一级考试合格者称“贡生”,由州府保举赴京城参加礼部负责的全国性省试。而省试合格者最后必须通过皇帝主持的殿试。如前所述,唐朝仅在个别时期实行过殿试,宋太祖为了打破科举中门生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代意义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实意义研究 摘要: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员选任制度的典范,隋唐时期产生并发展,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各国的官员选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遴选机制,科举制度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定型发展时期,本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全面分析,探讨其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健全完善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历史功用现实意义公务员制度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 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沿用的一种官员选任制度,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1] 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封建时期的官员选任制度各有千秋。春秋时期大都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官员完全由世族垄断。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其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朝廷要职仍由宗室贵族等担任,但是官员改成了领取实物俸禄,与此同时,随着“士”的壮大和活跃,荐举制度也逐渐成为普遍的官员选任制度。西汉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另外也建立了太学,也因此,一般的平民子弟可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封建时期官员选任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魏晋时期产生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征辟等入仕途径,但是将门第作为做官的首要条件。南北朝以来,察举制度仍作为官员选任的基本制度,但是通过考试按照才能选官的制度被提了出来,学校的开放和自举制度的兴起,都为朝廷从一般平民中选贤任能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官吏选任不再受到门第限制,各级官员统一由中央选任。在保留秀才、明经科的同时还新设立了进士科,并继续察举孝廉。进士科的设立,使得朝廷形成了通过考试纯粹按照才学选任官员的制度,也正由此,科举制度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任官员的一种重要制度。唐代科举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之后进行了完善,但其雏形还是源于隋朝的科举制度。 综合来看,科举制度的产生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朝廷的统治需要。虽然士族的势力已经渐渐衰落,但仍在政治经济上占有特权地位,很大程度地影响了隋唐统治者的统治。为了进一步削弱士族势力,摆脱门阀世族等的垄断地位,收回旁落于地方长官之手的选任权力,采取科举制自下而上的选拔人才供朝廷使用以加强中央集权。 二是庶族地主的政治诉求。封建王朝的更替,影响了各个势力间地位的变迁和利益的分

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举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举制从隋大业三年(607年),以一项制度的形式确立以来,对中国以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科举制是隋朝对以前各个朝代选官制度的继承和发扬,可是它却彻底改变了以前的各种选官制度中,以门第和族望来选人才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来说也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科举制从607年产生,直到1905年废除。在长达1207年的历史进程中,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断地完善和健全。虽然,在这长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历史经历了好多个封建王朝,江山多次易主,可是它作为一项比较开明的选官制度,被保留了下来。也绝非历史的偶然,看来还是的确很得人心。 虽然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向前推进的产物;虽然科举制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带有很浓的封建性色彩;虽然它不可避免带有好多人治大于法治的色彩;虽然在有的时期,它也可能是那么的不尽人意;虽然在它的作用下产生了一批像黄巢、洪秀全的异类分子、可能把人们带进了战争的深渊,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苦难,可这也是少数人;虽然有的时候,他被某些权贵所掌握,所选的人才不是那么的名副其实。可是作为一项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207年的社会公认的选官制度来说,它的存在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正因为它的存在,彻底改变了了以前那种“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社会政治局面,也打破了国家机器

完全掌握在极少数的贵族手中的现象。相对而言,对于士、农、工、商各个阶层的人都提供了一个进入统治阶层的机会,所以也就有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社会现象。所以说,科举制对于古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来说,科举制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举制改变了自汉,晋、南北朝以来,选官的制度注重门第族望,人才选举由贵族把持的局面。人才的选举注重真才实学,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的现象。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同时也扩大了统治阶层的基础。它在遵循当时的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提倡唯才是举的的做法,使得大多数的寒门子弟有了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一方面、促进了社会文教事业的空前发展,有利于社会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也给那些有才能、有理想、有抱负的、有志气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也就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也是科举制,才出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一种社会现象。真因为有了科举制,给统治阶层带来了好多懂得下层人的疾苦和要求的下层寒门子弟,他们也更多地代表了下层人的利益。这样有利于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睦相处,为社会的有条不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社会政治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其次,科举制也有利于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有了科举制的产生,给各个阶层的人来说,既是一个机会,同时又是一个考验。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或保持自己当前的社会地位,就必须读书、学习、然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

隋唐科举制度概述 摘要:科举制度是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为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而产生的。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行政机构。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关键词:科举制度、隋唐取士、糊名考试 科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隋唐科举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的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政权的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统一的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庶族、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实现了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原则,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似乎是最公平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唐太宗曾有感而发“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13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科举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的考试制度,也影响了欧洲、亚洲各国的文官考试。这对当今教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品德教育上尤为重大,在科举考试中是以儒家核心的,虽然它本身有极大封建性,但在品德教育上不得不说它有很大效果。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将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科举作为人才与文化的筛选器,不仅左右着当时的学校教育与教育管理,也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及完善的过程 隋朝统一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吏缺乏的问题,为了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另外,在改朝换代过程中,豪门士族的经济势力日益衰弱,庶族地主的经济力量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他们希望能参与政治,同时统治者为了集中选士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解决地主内部矛盾,各阶层都希望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来取代九品中正制,这样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办法,分科举人,是隋代的一大创举。隋初,围绕着选士问题,曾经展开过激烈的争论。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到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七月“始建进士科”。大业三年又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一科,当为进士科。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科举之制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国运短暂也使新生的科举制度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之隋统治者多好佛老而不尚儒术,所以也不甚重视科举取士。科举在隋代虽还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从政治上,文化上削弱了士族豪门势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士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明确规定了应试日期、对象、预选办法等。次年三月选举诏书指出,由于广大寒士“岩穴幽居,草莱僻陋,被褐怀珠,无因自达”,而官府又常常“举非其人,滥居班秩”,所以要求未得举荐者“亦听自举”,“洁已登朝,无嫌自进”。此诏确立了士人“自举”、“自进”的制度,规定了“怀牒自应”的自由报考办法。这标志着国家定时公开设科招考,士人凭才自由报考的科举制度臻于完备。 唐太宗执政时期,实行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一方面扩建校舍,振兴教育,为封建国家培养

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启示_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文章编号:1006-4303(2007)03-0307-06 唐朝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启示 )))与西方文官制度之比较 徐惠婷,陈一琳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这一制度是在唐朝确立和完备的,其在思想、教化、官员选拔等诸多方面都有改革和创新,并在不断补充和完善中形成了一套结构完整运转有序的机制。西方各国在对科举制度进行研究和改进之后,建立了先进的文官考试制度,至今仍有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渊源的中国科举制度本身,却在19世纪末被废除。本文试图通过阐述两者的传承关系以及其所存在的本质差异,来寻找两者走上不同历史道路的原因,从中总结科举制度的利弊,以期对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科举制;西方文官制度;官僚制 中图分类号:D911.02 文献标识码:A 正如5大英百科全书6所称的那样:/我们所知道的最早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5年)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2年)0。1中国的科举制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其采用考试这一人类自身评价方法来甄别选拔人才的历史比其它任何国家要长十倍以上,它/源于汉魏、肇基于隋、确立于唐0,o绵延时间长达1300余年,并被西方各国加以引进、借鉴。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0[1]。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悠久灿烂的文化教育遗产却在封建王朝还没有被推翻的光绪年间,在自己的故乡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而西方各国却在对中国这一制度进行了长达百年研究之后,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当时最先进的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且至今仍能存在、发展。本文试图对中国科举制度)))主要是唐朝科举制度)))作一综合的分析研究,并将其与西方文官制度作一比较,从中寻找两者走上不同历史道路的原因,以期对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能起到启示作用。 一、科举制度在唐朝的确立和完备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制度经历了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世袭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同时为了封建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2]。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0一词初见于5礼记#王制6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 收稿日期:2006-12-26 作者简介:徐惠婷(1963-),女,浙江建德人,副教授,从事法律史学研究。 1金涛:5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o杨朝仁:5科举取仕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对照6,5政治学研究6,2001年第3期。 ?林白,朱梅芳:5中国科举史话6,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第6卷第3期 2007年9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Vol.6No.3 Sep t.2007

科举制度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摘要: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在我国施行前后1300多年,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都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在我国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宗法族制的国家,科举制度不仅仅只是选官制度,在更深层次上它深深的影响了民族性格和社会结构。儒家思想以科举制度为载体,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上升为一种制度化的思想,促成了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年这样一个神话。本文试图从科举制入手,探讨其对封建国家社会结构方面深层次的影响。 关键词:科举制度;宗法族制;社会垂直流动;双轨制 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而兴盛不衰。在文化发展的几千年中,封建的社会形态历经了长达几千年的时间,封建文明成为了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世界各国,一种比较发达的社会形态最多延续不过几百年,但是封建社会形态却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查阅历史资料我们发现,宋朝以后,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态逐渐进入十分稳定的状态。封建社会体制下的稳定,并不是指社会不会发生大得动荡,社会经济不会出现大的危机,而是指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社会大动荡和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危机,封建制度依然存在,整个社会的运转方式仍然是封建式的,封建秩序始终始终都维持了下来。宋太宗继太祖承继皇位,明成祖夺了建文帝的宝座,都是皇族内部权力斗争,夺权成功后,封建制度不变,封建体制也不变;又如金灭了北宋,元灭了金,再灭了南宋,明朝赶走了元朝的统治,清朝又代替了明朝,这些都是皇朝的兴亡更替,封建社会一直照样运转着;再如,元末明初群雄割据,割据者不管是起义军的领袖,或是乘元朝衰微而独霸一方的军阀,还是亲元的旧势力残余,他们混战不已,但在所统辖的区域内仍然维持着封建秩序。可见,统治舞台上的角色可以变换,朝代名称可以变换,某些具体的统治方式也可以变换,但封建制度始终都没有改变。 封建社会得以延续上千年源于封建社会社会结构的超级稳定,社会结构的超级稳定性源于封建统治集团所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使得在危机过后封建体系总能够自我修复,并且更加完善。到底是什么使得封建社会结构如此稳定了?无疑,科举制度产生的影响是重要原因。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在科举制度实施以前,封建政府对官员的选择一般都是通过定九品中正或者贵族世袭做官,政府对社会进行严格的分层,社会层级关系几乎没有希望被打破,由于选官制度要求家世背景,那些位居社会底层的贫苦大众对将来没有任何希望,在这样一种选官制度下,是穷人就永远只能做穷人,除非一点,你打破这个让你只能当穷人的社会,由此而导致了占据社会人口大多数的贫民对少数贵族统治集团的极大憎恨,社会随之陷入了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科举制度实施和完善之后,封建体制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时期。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认为,科举制在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居于中心地位,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 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施行,直到清末废止,其间除了蒙元初期的几十年停行,无论是历史长久的统一王朝,还是不断更迭的五代十国,无论是汉族人建立的帝国,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浅析唐代科举制度的特点 科举制度真正确立在唐代,是在封建庶族地主经济高度发达,士族门阀势力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庶族地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得他们要求政权的再分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因此,选择一种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平衡各阶层利益的选士制度,实为唐代政治所必需的。科举制度的确立,无疑满足了大一统帝国的统治需要。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唐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覆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政府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取士的一种制度,是封建统治者为了适应当时客观形势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办法,是对魏晋以来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一种挑战和冲击,它为大量平民百姓进入仕途和提高政治地位提供了一个平台,故倍受青睐。唐代的科举制度处于科举制度的上升过程中。因而它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唐代的科举制具有开放性,其实质性原因在于它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和时代大背景

科举制度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邹一南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关键词: 科举制度;科举考试;选官 摘要: 科举制度因其强化封建专制制度、奴化和禁锢知识分子、抑制学术文化的创新、阻碍自然科学的进 步和社会进步等弊端而早已寿终正寝。但它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在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培 养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古代文明曾经“先于天下”、“超于亚洲”及后来的严重落伍,都不能排除科举制 度的影响。 收稿日期: 2007-03-23 作者简介: 邹一南(1986-),男,江苏徐州人,本科生。E-mai:l zouyinanscu@ 163. com。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 的遮蔽,使人们的认识难免有局限。本文仍试图本 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国家治理、学术发展及人才 培养的角度,理性地考察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及其作用,认为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正面影响 和负面影响相互交织,有利有弊,应当历史地、具体 地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 一、科举制度与国家治理 (一)科举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繁荣,封建社会开 始进入鼎盛阶段,封建制度也日臻完善。随着自身 经济力量的壮大,中小地主开始要求政治上的权 利。统治者对官僚机构进行了调整,设立了三省六 部制,使官僚机构更加完备,分工也更加细密,从而 需要补充大量官吏。为迎合中小地主和统治者双 方的需要,科举制度应运而生。科举制度作为中国 传统社会治理庞大国家过程中的一种理性选择〔2〕, 对于国家治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举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文官制度”的 基础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 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 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其最大的特点就在 于公平。不管科举制实际上是否能够真正做到“至 公”,但至少其制度设计是体现“至公”精神的。因 为科举考试选官制比世卿世禄制及其他选官取士 制度(如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 中正制)更先进,更公平,也更适应当时社会的需 求,所以自隋唐以来历代统治者皆将其作为选拔人 才的首要途径。它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 过读书入仕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 争的机会、条件和平台。过去是“上品无寒门,下品 无世族”,而今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 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 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

唐朝科举制度简论

唐朝科举制度简论 我们在上一篇中简单了解了隋朝的选官制度,我之所以不说隋朝的科举制度呢?因为在学术界对于科举制度的创制仍有分歧,,各家对科举制的定义有所不同,有说科举出自汉代,有说科举出自南北朝,也有说出自于隋文帝。但是,在祖慧与龚延明教授在其文章《科举制定义在商榷》一文中讲到:“科举制作为一种取士制度,应作如下界定: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招考,取士权归中央;由朝廷定专司、专官知贡举;招考面向全国开放、不限财产、门第,原则上允许平民或官员“投碟自举”报考;地方与中央定期、定点举行二级以上考试,命题统一。”对于科举制这样的定义,很明确,科举出自于隋。而在上篇文章中,笔者即采用其说法。希望大家不需要有任何歧义。 而且,在中学教科书中,对于科举制出自于隋炀帝是毫无疑问的。但隋朝国祚较短,科举制还没得及发展隋朝就灭亡了,发展科举的任务就交给继承者李唐。唐朝国祚绵长,近三百年,对于至关重要的选官科举制度是非常重视的,那么我们接下来简单谈谈唐朝的选官制度。有不同想法,希望大家在下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在考试生源方面,与隋朝稍有不同。唐代生源主要在于三个方面。其一:中央以及地方学馆生源,当时称之为“生徒”。“生徒”要做官,必须首先经过学馆考试,称之为“解送式”,才能将名单送至中央参加中央的考试“省试”(尚书省),通过“省试”后,经过吏部的“铨选”才能正式录用做官。所以在唐朝要正式考取功名做官,条件较苛刻,选取方式较复杂,但是选出的官吏基本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有

利于唐代政治的稳定,加强其统治。 其二:为“乡贡”。即社会自荐考生,也就是在学馆之外的生源,“皆怀碟自列于州县”,也就是说这些考生可以自己去当地政府报名,通过政府的考试后,政府将名单送至中央,这些人就成为“贡士”,“贡士”与学馆的考生一起参加中央的“省试”。后面步骤就跟之前讲的一样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贡士”不是无限制的推举的,大城市三名,中等城市二名,小的城市一名。 这两类考试都必须经过筛选,每年皆举行考试,所以当时称之为“常科”,还有第三种生源,皇帝根据自己的喜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不出自上面我们讲的两种考生,而这类人比较少,所以我们叫其为“特科”,又称为“制举”。 除了生源与隋朝有些不同外,在考试资格方面,跟隋朝有点不一样之处。主要表现在对待出身于商贾之人的不同。在隋朝,文帝是多次下诏,不准出身商旅之人报考,在唐代前期,该政策继续实行。但在唐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处于四民底层的商人,也想通过科举提高其政治和社会地位,所以工商子弟中想参加考试,考取的功名的热情高涨,这也体现当时社会一种“官本位”思想。唐政府为稳定统治,扩大统治基础,在对待商人出身参加科举这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松弛。所以唐中后期出身商贾考取功名者不乏其人,为唐官僚机构增加新生势力,促进了阶级流动,稳定了唐朝统治。同时商人一般出身寒门,打了旧贵族力量。 唐朝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开放时代,社会各阶层非常活跃,各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科举制的社会作用与影响

浅谈科举制的社会影响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帝制时代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具有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结合历史资料,主要谈一谈科举制的社会影响。 (一)“至公”的普世价值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相对最公平的制度,不论它实际上是否真正做到“至公”,至少科举制的许多制度设计是试图体现“至公”精神的。[1]科举制度发扬的公平竞争的普世价值,对于中国传统的等级社会甚至人类的古代社会而言都尤为珍贵。为了维护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朝廷对科举中作弊、贿赂考官、更改名次等行为的打击力度非常之大,历代不少主考官甚至因此被处以死刑。到了明代,科举已被人们视为天下最公平的一种制度,满足了大多数人对于国家正义的渴求。 (二)作为优化帝国官僚阶层的最佳制度的积极影响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是“选官任能的最佳形式和途径”[2],科举制能考察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水平,还有一个士子的人文修养、自制能力和毅力。一个能够通过层层选拔进入官僚阶层的读书人,往往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并且对来之不易的官位倍加珍惜。为了解决科举制度出身的官员缺少行政能力的问题,古代设立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来解决,如聘请“幕友”和“吏”的制度。这样一来,道德素质便能专业行政能力相配套,大大优化了帝国官僚阶层,有利与政权稳固和社会稳定。 (三)维系传统秩序,促进儒家文化传承的社会作用 自古以来,由于科举是最光荣也是最公平的通向权力的康庄大道,科举的考试内容就自然而然地引领着社会的风向。因此,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它一方面把知识的深浅高低同获得权力、财富地位结合起来,无形地宣传了“读书至上”的观念;又维系了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维护了帝制统治的稳固。 (四)科举制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近代以来,科举制度与新式教育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记载称,“末科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均已纷纷赴汴乡试,两馆所存学生不过三十余人”。[3]看到了科举对新式教育的负面影响,清廷一举废除了科举,但一举措无异于将维系传统社会秩序和支撑官僚系统以及促使儒家文化传承的制度根基突然铲除,带来了强烈的社会震荡、政治混乱和文化断裂等后果。可以说,从教育的角度看,废除科举后中国教育迅速从传统东方型转为西方近代教育,是利大于弊的;而从社会层面观察,废除科举后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政治混乱、文化失衡,都 1引自: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 2 参见:陈必龙,《状元论》(1999) 3摘自:大公报,第439号,1903 -9 -10

有关科举制的例题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人物贡献 诞生阶段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完善阶段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 ●精题精讲 例1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这些功名称号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致富C.作战建立战功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例2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 B.常设的主要科目有进士和明经 C.进士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D.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我夯基我达标 1.隋唐之前的选官主要凭()A.才能B.家世背景C.思想进步D.勤劳 2.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推荐制 D.自荐制 3.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 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弊端【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改革与开放 2012年3月刊 略论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庞峰伟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610064) 摘要: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延续至凊,历经1300年之久。唐代科举制度为唐前期的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存在的弊端也对后世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重点考察其所带来的弊端,这对反思和完善我国当前人才选拔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分。另一方面,唐代实行科举制度,调动了文人学士的积极性,对于唐代文化的发展,尤其对唐代文学事业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宋人严羽就在《沧浪诗话》写道:“试问唐朝何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能及也。”[4]可见科举制对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科举制在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素质,营造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宣告废除。 一、科举制度的出现及发展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朝建立后,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要求,巩固王朝统治基础,隋文帝实行了科举制度,开始用考试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隋文帝开皇十八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1]这标志着隋王朝设科举的开始。应时而生的科举制度,削弱了荐举的功能,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豪门世族所垄断的用人状况,为底层知识分子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唐初并没有马上沿袭隋朝的科举制,而是为了笼络豪强势力,一度实行九品中正制。《剑桥中国隋唐史》谈到“如果认为科举考试 在唐朝初年有很大的影响,那就错了。”“那时中式的士子与唐朝 全部官吏的数目相比为数极少。”[2]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唐高祖 发现,这种选官制度分散了皇族的权力,并不利于朝廷对豪门世族 的控制。因此唐高祖很快就废止了这一制度,改而采用科举选官制。由此,科举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贡举和制举是唐代科举主要的考试科目。每年分期举行的为贡举,也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为制举,也称制科。贡举和 制举选拨人才的目的不同,其考试方式也有较大差异,其中贡举以 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贡举常设科目有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秀才、进士、俊士等科,在众多科目中,进士和明经两科最受重视。当时考试录取的名 额很少,进士科最严格,“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得第者十一二”(《通典》卷十五《选举三》)。[3]武则天时 开设了武举、殿试,但殿试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固定制度。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虽然唐代科举制度带来了诸多好处,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健全,以及受到政局动荡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科举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 现了很多弊端。 (下转第180页)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对魏晋南北朝所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否定,是封建时代选士制度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封建统治者为适应当时客 观形势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新办法。 -178-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一积极作用 1、科举极大地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不断发展。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各类学校就更加发达了。明朝南京国子监学生多达9000人是15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最高学府。清代府、州、县学的教官就有 4000多人府、州、县学及私塾的学生大概有上百万人。科举极大调动了广大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形成中华民族刻苦学习的优秀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读书人数的增加学校教育的发展导致对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书籍需求增加文化得到普及。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造纸技术的提高使各 类书籍得以大量印刷和广泛流布这样就大大推动了文化的 普及。 2、科举明显地推动人才的选拔提高整个官吏集团的文化水平与素质科举制度主要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以提高官员的素质科举选拔的仕人虽然有个别败类但多数以“修 齐治平”为己任更不乏政绩显赫者。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3、科举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统一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科举则是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都可以自 愿报名这就扩大了选举范围使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能 够发挥更大的效力。科举制度把考试和考核结合起来通过分

主要有四点 1、用科名羁糜人才统治人民思想科举制将教育和做官直接联系起来以科名荣誉令天下读书人对功名利禄趋之若鹜使举人贡士以上安富尊荣效忠君上这就造成中国教育官本位的思想。天下读书人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幻想整日埋头苦读。在“功名”二字的利诱下不再关心国家的盛衰、人民的疾苦了他们俯首贴耳地服从封建统治者的一切安排。唐太宗曾经私自登上宫殿正门看见进士们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八股文体严重束缚了思想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考试内容单薄两两对偶规律严束缚多。所以士人只钻研作文诀窍知识面已狭窄到极点。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究实际学问大多数读书人经历的是头白齿摇、终老科场的失意。让万千学子困死考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终生一事无成。专制王权的高压下科举制已蜕变为扼杀人才的工具一些清醒的士人发出了“科举杀人”的呐喊。如顾炎武所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龚自珍在诗中呼吁“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3、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就像一根指挥棒一样对教育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一方面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完全以科举考

唐朝的科举考试是如何运作的

唐代科举制的运作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得人数‘还创立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漫谈唐朝的科举取士的运作方式 考试科目的设置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隋朝制度的完备化“考试的科目设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虽然设置的众多的科举考试的专业,但是真正推行下去的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当时秀才科的出题最难,实行不久后就停止了。明经、明书、明算则是专门性的科目,参加者即使考中也不易做上高官,这样使得常设的科目仅为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是试策、诗赋,最对士子的心思。而“进士科始设于隋朝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 参加考试的意义 科举制度对于唐代人们的吸引在于以仕途为诱饵,煽动起人们改变身份与地位的欲望,皇帝特别下诏:“名登科第,即免征役”。就是说一个读书人,只要经过礼部考试及第,即使还没有通过吏部的复试授予官职,便和一般的百姓不同,可以享受免除差役征徭的特权。

学校设置 科举考试对平民有这样的重要意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自然很多,为了适应科举考试而发展起来的学校,就在唐朝的城市中大量出现。唐朝中央一级的学校集中于长安与洛阳,由国子监进行管理,下面具体的设有六类学校: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国子学须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才能进入,太学、四门学须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才能进入。而律学、书学、算学则是八品以下官员子弟以及具有专门爱好的平民子弟进入的。唐玄宗时又增加了招收平民子弟的广文馆。(广文馆实际是进士考试的补习班,在馆内学习者大都是科举不第的平民子弟)在地方上,府有府学,州有州学,府州之下有县学,各县之下又设了乡校、村学。县学、乡校村学学生应试合格后可以进入府州学学习,府州学的学生学成后可以应乡试,合格后才能作为举子推荐参加科举考试。可见平民子弟若想走上科举仕途,大多要从村学、乡校,县学读书做起在人人想做官的时代,学校显得十分拥挤。“贞观五年国学之内八千余人,国学之盛,近古未有”。到唐玄宗时,州县学生人数达到60710人。 学生的年龄 生徒入学的年龄,中央的学校有比较明确的规定,除律学为18岁以上外,25岁以下外,其他的各校平均为14岁以上,19岁以下。由于在中央官学学习的是高官后代贵族子弟,大多依仗后台的支持学习肯定不认真,为此,国子监制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学习不努力滩涂玩乐,品行不端者一律开除。此外对于学习成绩太差9年应试落第,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