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全麻护理ppt课件
全麻的适用范围和禁忌症
术前准备事项
01
02
03
备皮
根据手术需要,进行相应 的备皮准备,如剃毛、剪 指甲等。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及 麻醉的相关知识,告知患 者及家属术前注意事项, 如禁食、禁水等。
心理疏导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 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 患者的手术配合度。
术前用药及麻醉前用药
术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医嘱给 予相应的术前用药,如镇静药、 镇痛药、抗生素等。
气不足等情况。
01
03
02 04
循环系统管理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循环系统功 能,包括心率、血压、心输出量 等指标,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 输液速度和血管活性药物用量。
急救措施准备
需要预先准备好急救药品和器材 ,一旦患者出现紧急情况,能够 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保障患者的 生命安全。
04
全麻术后护理
苏醒期护理
术后出血
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及时发现并 处理,防止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
肺不张
全麻后,肺部容易发生肺不张等并发症,需要及 时进行呼吸治疗和护理,避免病情加重。
3
心肌缺血
全麻后,心肌缺血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也较为常 见,需要密切监测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及时采取 相应治疗措施。
05
全麻护理案例分享
评估疼痛程度
术后需要对患者的疼痛程 度进行评估,根据疼痛程 度采取相应的镇痛治疗措 施。
《全身麻醉药》课件
异丙酚类麻醉药
1
作用机制
异丙酚类麻醉药通过增强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 和麻醉效果。
2
临床应用
异丙酚类麻醉药广泛用于日间手术和静美观察,可以快速诱导和恢复麻醉。
3
副作用和风险
异丙酚类麻醉药可能导致低血压和呼吸抑制,需要监测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
吸入麻醉药
1
作用机制
吸入麻醉药通过蒸汽、气体或雾化形式
《全身麻醉药》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全面介绍全身麻醉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副 作用和风险。加深对全身麻醉药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全身麻醉药 - 概述
什么是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是一种用于使患者进入无痛状态的药 物。它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患者不 再感觉疼痛。
全身麻醉药的分类
3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严格的风险管理和监测患者的生理状况,可以降低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和并发症 发生的风险。
芬太尼类麻醉药
作用和风险
芬太尼类麻醉药与大脑中 的阿片受体结合,从而产 生强烈的镇痛和镇静效果。
芬太尼类麻醉药常用于大 手术和剧痛患者的麻醉, 可以提供高效的镇痛效果 并减少手术期间的痛苦。
芬太尼类麻醉药可能导致 呼吸抑制和成瘾性,需要 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意 识状态。
全身麻醉药可以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进 行分类。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选择适当的麻醉药。
氟烷类麻醉药
作用机制
氟烷类麻醉药通过改变神经递质 的传导,抑制神经系统的功能, 达到全身麻醉的效果。
临床应用
氟烷类麻醉药常用于手术室和疼 痛管理中,可以迅速诱导麻醉和 提供稳定的麻醉状态。
副作用和风险
麻醉药物PPT课件
R2 H2N
R1 COOCH2CH2N( C 2H5) 2
R1 R2 R3 Cl H H 氯 普 鲁 卡 因 Chloroprocaine OH H H 羟 普 鲁 卡 因 Hydroxyprocaine
氯(羟)普鲁卡因,空间阻碍阻止水解,作用时间延长。
H2N
COO CH2CH2 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H2N
COOCH2CH2N( C 2H5) 2 HCl
化学名称: 4-氨基苯甲酸-2-(二乙胺基)乙酯盐酸盐 4-aminobenzonic acid-2-(diethylamino) ethyl-
ester hydrochloride (Novocaine).
合成和性质:(课本P94)注意: ①酯化中有少量没反应对氨基苯甲酸---药典分
CH3
H2N
COO CH2CH2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H2N
CO S CH2CH2N(C2H5)2 硫卡因 Thiocaine
H2N
CO NH CH2CH2N(C2H5)2
普 鲁 卡 因 胺 Procainamide 麻醉作用弱,治疗心律不齐。
•代表药物:普鲁卡因procaine
COO CH2CH2N(C2H5)2
普鲁卡因 Procaine
CH3 NHCOCH2N(C2H5)2 HCl
CH3 利 多 卡 因 Etidocaine
CH3 NH
R ON C#
CH3
R CH3 C3H7
C4H9
甲 哌 卡 因 Mepivcaine 罗 哌 卡 因 Ropivcaine 布 比 卡 因 Bupivcaine
3、其他类
H2N
全身麻醉(医学课件)
04
全身麻醉的监测与护理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麻醉前用药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其 健康状况、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 以便评估全身麻醉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 具一些麻醉前用药,如镇静剂、镇痛 药等,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疼痛。
禁食禁饮
在全身麻醉前,患者需要遵循严格的 禁食禁饮指南,以减少麻醉过程中发 生呕吐和误吸的风险。
麻醉过程中的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 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麻醉深度监测
通过监测麻醉药物的浓度和患者的生理反应,医生可以判断麻醉深 度,从而调整麻醉药物的用量。
呼吸管理
全身麻醉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呼吸进 行严密监测和管理,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和氧气的供应。
总结词
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详细描述
随着手术量的增加和复杂性的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科研人员正在通过临床试验、大 数据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和评估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同时,也在探索 如何减少全身麻醉的副作用和风险,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麻醉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复合麻醉药
如咪达唑仑、芬太尼等,常与其他 麻醉药物联合使用,增强麻醉效果。
麻醉药物的给药方式
吸入给药
通过面罩或麻醉机将麻醉 气体或挥发性麻醉剂输送 给患者。
口服给药
某些麻醉药物可以口服给 药,但吸收速度较慢,起 效时间长。
静脉给药
通过注射方式将麻醉药物 注入患者的静脉血管。
全身麻醉药课件
全身麻醉药课件全身麻醉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操作中使用的麻醉方法,旨在通过抑制病人的意识和产生全身麻痹,以便手术医生可以在病人身体无感觉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操作。
全身麻醉药物在手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件将对全身麻醉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以及各种麻醉药物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全身麻醉药物的分类1. 按照作用部位分类全身麻醉药物按照其作用部位可以分为大脑皮层抑制型和脊髓内重置型两大类。
- 大脑皮层抑制型药物:通过抑制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活动,使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感觉和意识丧失。
- 脊髓内重置型药物:通过抑制脊髓内传入与传出神经信号,达到全身麻醉的目的。
2. 按照药物类型分类全身麻醉药物根据其药理作用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物:如氟烷、笑气等。
通过病人吸入药物,药物通过肺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 静脉全身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
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迅速进入病人血液循环系统,起到全身麻醉的作用。
二、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全身麻醉药物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干扰或抑制神经传导,产生麻醉效果。
- 振荡型机制:药物作用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改变离子通道的电流传输,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 竞争性抑制机制:药物与神经递质受体之间竞争性结合,阻断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与接收。
- 调节性机制:药物作用于特定神经受体,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
三、各种麻醉药物的应用不同的手术类型和病人的特殊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使用。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麻醉药物及其应用:- 氟烷:是一种吸入型全身麻醉药物,常用于需长时间手术的情况下,快速诱导和恢复的作用非常明显。
- 丙泊酚:是一种静脉全身麻醉药物,作用迅速,恢复迅速,且具有镇痛效果。
常用于日间手术和短时手术。
- 笑气:也是一种吸入性全身麻醉药物,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和快速恢复的特点,常用于儿童手术。
结论全身麻醉药物在手术操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pptPPT课件(2024版)
.
10
• 2.麻醉后的评估 • (1)术中情况:麻醉方式、麻醉药种类和用量;
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补液量;术中有无局麻药的 全身中毒反应或呼吸抑制、呼吸骤停等异常情况发 生。
• (2)术后情况: • A生命体征: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心率
和体温;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气道(人 工气道如气管导管)是否通畅,基本生理反射是否 存在;感觉是否恢复;有无麻醉后并发症征象等。
.
8
• C既往史、麻醉史:包括手术类型、术中及术后情况、
麻醉方法、麻醉药种类等。
• D用药史:包括药名、计量、浓度方法、时间及用药后
不良反应;有无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过敏史等。
• E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无过敏性疾病及其他病史。 • 2)身体状况 • A局部:包括有无牙齿缺少或松动、是否安有义齿等。 • B全身:包括意识和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有无营养不
16
全身麻醉
定义:将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肌肉注 射或直肠灌注进入体内,使中枢神经抑制 者称全身麻醉。
.
17
全身麻醉的分类
1.吸入麻醉 2.静脉麻醉 3.肌肉麻醉 4.直肠麻醉
.
18
全麻的诱导方法
1、静脉快速诱导:目前最常见诱导方 法 2、吸入麻醉诱导 3、保持自主呼吸的诱导 4、清醒插管后再用静脉快速诱导 5、其他
25
• 下颌、将其头后仰、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清除咽喉
部分泌物和异物,解除梗阻;对轻度喉头水肿者,可按 医嘱经静脉注射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重者, 应配合医师立即行气管切开并护理。
• B 下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气管导管扭折、导管斜面
过长致其紧贴于气管壁、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后阻塞气 管或支气管。轻者无明显症状,仅能在肺部听到啰音。 重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潮气量低、气道阻力增高、心 率增快和和血压降低等
麻醉药精选幻灯片
含游离芳伯氨基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重氮盐,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猩(酒)或橙红色偶氮化合物。该反应称为重氮化-偶合反应。 重氮化-偶合反应是含有游离芳伯氨基化合物的特征鉴别反应。
盐酸普鲁卡因
*
作 用:本品为局部麻醉药,作用较强,毒性 较小,时效较短。临床主要用于浸润 麻醉、传导麻醉及封闭疗法等。
盐酸普鲁卡因
*
相关链接
普鲁卡因中的特殊杂质及其检查 本品在生产和贮存中都容易产生特殊性杂 质对氨基苯甲酸(PABA),酸性较大有 刺激。 PABA在一定条件下还会进一步脱羧形成有 毒的苯胺。故药典规定要检查普鲁卡因酸 度及澄清度,注射剂还须采用薄层法检查 PABA的杂质限量。
*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
通过呼吸道吸入而起麻醉作用 大多为脂溶性较大、低沸点且易挥发的液体或是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故又称为挥发性麻醉药 化学结构类型主要有脂肪烃类、卤烃类、醚类及无机化合物等四类。
*
相关链接
早期使用的吸入性全麻药 乙醚(Ether,1842年) 优点:麻醉期清楚,镇痛和肌松作用良好 缺点:易燃、易爆,有刺激性,不易控制麻醉深浅, 易发生意外,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氧化亚氮(Nitrousoxide,1844年) 优点:镇痛作用良好、毒性低, 缺点:麻醉作用弱,易缺氧,通常不单独使用 氯仿(Chloroform,1847年) 缺点:毒性大,早已淘汰。 前景:有必要寻找更为理想的吸入性全麻药。
*
非巴比妥类药物 羟丁酸钠 丙泊福 (Hydroxybutyrate Sodium) (Propofol) 丙泮尼地 依托咪酯 (Propanidid) (Etomidate) 氯胺酮(Ketamine)等
全身麻醉PPT课件PPT41页
通用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标准
麻醉分期 浅麻醉期
手术麻醉期 深麻醉期
呼吸
Hale Waihona Puke 循环不规则,呛咳, 血压↑,心率↑ 气道阻力↑, 喉痉挛
规律,气道阻 力↑
膈肌呼吸,呼 吸↑
血压稍低但稳 定,手术刺激 物改变
血压↓
眼征
其他
睫毛反射(-),吞咽反射
眼睑反射
(+),出汗,
(+),眼球 分泌物↑,刺
第8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三)代谢和毒性 绝大部分由呼吸道排出,小部分在体内代谢后随尿排出 主要代谢场所是肝脏,细胞色素P450是重要的药物氧化代谢酶
有些药物具有药物代谢酶诱导作用,可加快自身代谢速度
产生毒性的原因主要是血中无机氟(F-)浓度的升高。 (低于50umol/L无肾毒性;50~100umol/L有引起肾毒性的可能; 高于100umol/L肯定产生肾毒性)
痰管超时限吸引,可引起病人SaO2显著下降。 • 6 其他 如病人的寒战可使氧耗量增高500%,对存在肺内分
流的病人PaO2下降。
第32页,共41页。
处理
1 持续脉搏血氧饱和度、PetCO2和PaCO2的监测 2 以下病人即使其PaO2处于正常范围,但是仍有发生组织低氧或缺氧
的可能:
(1) 低血容量(低CVP、少尿)
肝内水解,代谢物无活性,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临床应用:全麻诱导 副作用:肌阵挛;对静脉有刺激性;术后易恶心、呕吐;反复 用药或持续静滴后可能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第14页,共41页。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4、丙泊酚(异丙酚):
经典《全身麻醉》ppt课件
C H
Proximal End
D
B
F
G
Esophageal-Tracheal Combitube
Inserted in Esophagus
A H
A = esophageal obturator; ventilation into trachea through side openings = B
D = pharyngeal cuff (inflated)
E
Distal End
A
A = esophageal obturator; ventilation into trachea through side openings = B C = tracheal tube; ventilation through open end if proximal end inserted in trachea D = pharyngeal cuff; inflated through catheter = E F = esophageal cuff; inflated through catheter = G H = teeth marker; blindly insert Combitube until marker is at level of teeth
麻醉性镇痛药
☻吗啡 morphine ☻杜冷丁 pethidine ☻芬太尼 fentanyl
麻醉辅助用药
☻安定〔地西泮,diazepam〕 ☻咪唑安定(咪达唑仑,midazolam) ☻异丙嗪〔非那根,promethazine〕 ☻氟哌利多〔氟哌啶,droperidol〕
全身麻醉的实施
☻诱导 Induction ☻维持 Maintainance ☻清醒 Awarene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2
3 外科麻醉期: 从呼吸转为规则至呼吸接近停止的过程。皮层 下中枢至上而下, 脊髓则由下而上受到抑制。一般手术都在2、 3级进行。一般要求维持在三期1-2级。 此期又可分为4级:
第一级: 从眼睑反射消失至眼球固定; 第二级: 从眼球固定至低位肋间肌麻痹; 第三级: 肋间肌麻痹, 呼吸逐渐转变为腹式呼吸; 第四级: 延脑生命中枢(呼吸、循环中枢)受抑制,应立即减量 或停药。
8
氧化亚氮(N2O)
作用迅速,诱导期短,苏醒快,镇痛作 用强,病人主观舒适 对肝、肾和呼吸功能无不良影响 麻醉效能低, 单用麻醉效果不满意, 需与 其它麻醉药配伍使用 用于诱导麻醉或与其它全麻药合用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9
静脉麻醉药
通过缓慢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而产生麻 醉作用。与吸入麻醉药相比,优点是病 人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对呼吸道无刺激 性,麻醉方法简便。缺点是不易掌握麻 醉深度。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10
硫喷妥钠
作用快,无兴奋现象,呼吸到并发症少 镇痛效果差, 肌肉松弛不完全,诱发喉头和支 气管痉挛 注射过快可抑制呼吸 用于诱导麻醉, 基础麻醉等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11
氯胺酮
◆ 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向丘脑和新皮层的传导
◆ 兴奋脑干和边缘系统, 使病人意识模糊, 短暂性记 忆缺失, 痛觉完全消失, 但意识并未完全消失, 使意识和感觉分离,称为分离麻醉。
吸入性麻醉药的作用与其脂溶性成正相关, 即脂溶性越高, 麻醉作用越强。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5
血/气分布系数: 是指血药浓度与肺泡气体浓 度达平衡时的比值。分布系数大,血药浓度 上升慢,诱导期较长,停药后恢复也较慢。
脑/血分布系数: 指脑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 达平衡时的比值,系数大的药物作用强。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6
常用药物
氟烷 作用强, 诱导期短, 苏醒快。 肌松和镇痛较差 抑制心脏,心输出量下降,使心肌对CA敏 感性增加,可致心律失常 反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 子宫平滑肌 松弛, 不用于产科。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7
恩氟烷
诱导期短, 苏醒快, 肌松好, 反复使用无明 显副作用, 较常用。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全麻药的体内分布与各器官的 血流及组织内类脂质含量有关,
脑组织血流丰富且类脂质含量
高,有利于全麻药的进入。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1
麻醉分期
1 镇痛期: 从麻醉开始至意识消失。主要是大脑皮层和 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到抑制, 温、痛、触和听觉 依次消失, 各种反射存在, 肌张力正常。
2 兴奋期: 从意识消失至眼睑反射消失和呼吸恢复规则 为止。主要是皮层下中枢脱抑制(兴奋)所致。此期不 应进行任何手术。应采用复合麻醉等措施, 尽量缩短 或消除此期。
◆兴奋心血管系统:血压、心率升高。输出量增大。
◆肌张力增加
◆ 主要用于体表小手术, 如烧伤清创, 切痂, 植皮等。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12
第三节 复合麻醉
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麻醉药 物或其它辅助药物, 以加强和完善麻醉效果, 而单 独应用某一种全麻药往往效果不理想
1 麻醉前给药: 指麻醉前应用的药物 ,消除紧张情绪 如地西泮、苯巴比妥;哌替啶;阿托品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又可分为挥发性麻醉药
和气体麻醉药。挥发性麻醉药包括乙醚、
氟烷、甲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 氟烷 和地氟烷。气体麻醉药包括氧化亚
氮等。
【体内过程】 吸入性麻醉药经肺泡扩散而吸
吸收 分布 消除
收入吸血入液性。麻吸醉收药速主度要与以肺原通形气经肺 量、排吸出入。气中的药物浓度) 呼吸停止, 血压下降,心跳停止而 死亡。应避免出现此期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4
作用机制
溶于细胞膜的脂质层, 使脂质分子排列紊乱, 膜蛋白质及钠、钾通道发生构象和功能上的 改变, 抑制神经细胞除极化, 使动作电位上升 的幅度及速度下降, 进而广泛抑制神经冲动 的传递, 导致全身麻醉。
5 神经安定镇痛术: 使患者达到意识模糊朦 胧, 痛觉消失。适用于外科小手术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14
2 基础麻醉: 进入手术室前给予大剂量催眠药,如 巴比妥,常用于小儿。
3 诱导麻醉: 硫喷妥钠或氧化亚氮, 使病人迅速进入 外科麻醉期,然后改用其它麻醉药物维持麻醉
全身麻醉药 ppt课件
13
4 低温麻醉: 物理降温配合应用氯丙嗪, 体 温下降到28~30C,降低心脏等生命器 官的耗氧量, 以便于进行心脏直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