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旅游感知及行为研究评价

合集下载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报告-2019年文档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报告-2019年文档

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报告(一)绪论1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爱旅游的人群越来越多,旅游也变得越来越热门,旅游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大学生向往自由,但在经济上还不独立,所以变成比较特殊的群体。

对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和分析。

大学生重视文化旅游、观光旅游和体验旅游,这与商务旅游、家庭度假旅游有很大差异,需要开发性价比较高的大众型旅游产品。

大学生文化层次高,自主性强,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爱好,有很强的主动性。

因此,要重视大学生游客满意度。

除此之外,大学生旅游花费与家庭收入密切相关,伴随国民经济发展,其花费水平会有所提高。

未来几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的地位不容忽视。

所以应该重视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1]2.研究意义旅游对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放松自己,增长见识;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生的阅历。

当然,我们研究大学生旅游行为,分析现状,希望能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让大学生树立节约、理性、绿色、安全的旅游消费观念,并且合理规划出游经费。

3市场描述根据著名旅游网站“携程网”的调查,我国旅游人数正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而其中增长最快的就是20~40岁年龄段的“背包一族”。

在经常出行旅游的人群中,60.2%的人具有大学或同等学历,27.4%的人有大学以上学历。

由此可见,高学历的人群占了近九成。

根据这个结果表明,大学生旅游是一个普遍的行为。

(二)旅游行为分析1影响因素(1)政治环境我国的政治环境十分稳定。

人民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之中,大家能够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参与到旅游中去。

同时政府出台了很多例如贫困地区的旅游扶持政策,以推动产业优化改革。

(2)经济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飞速,但是产业结构还不平衡。

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从宏观来讲,旅游行业正处于蓬勃?l展中。

伴随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体会与心得(优秀范文五篇)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体会与心得(优秀范文五篇)

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体会与心得(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体会与心得大学生旅游调查报告体会与心得不知不觉,热情如火的暑假又到来了。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经由熟识的人介绍,我到了乐清市南岳镇政府组织办公室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社会实践。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学习的专业是旅游管理。

可以说和镇政府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只是抱着熟悉社会和了解如何做好工作为目的的。

没有一定要所学所用,因此在工作中也表现得积极主动。

我的第一个工作是到各村核对外出流动党员名单,登记已办证党员的资料,为未办证上午外出党员办理流动证。

我的第二个工作是整理得到的资料,将资料输入电脑。

在各村领导与驻村大学生的配合帮助下,我的工作还算很顺利。

在办理流动证这一块上,我需要打电话给各个外出党员,为他们讲明情况,说情办证需要的相关手续。

这些都需要体现出非常好的交流技能和理解沟通能力。

将整理的资料输入电脑虽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却马虎不得。

一定要认真负责。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

这次实践后我才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除了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事情都不懂,幸好有各领导与各驻村大学生村官的耐心帮助,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

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谢,拉近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研学旅行效果感知研究

中学生研学旅行效果感知研究

中学生研学旅行效果感知研究中学生研学旅行具有多重功能,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思想和文化的理解能力。

因此,如何探讨研学旅行对中学生的影响,进而提升研学旅行的效果,已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实际教育实践,探讨学生参加研学旅行及其影响的相关问题。

一、研学旅行简介研学旅行是指把中学生从教室引到实践场所内,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和深入了解他们未知的外界,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观察、体验和改变真实的社会现实,使学生具有紧密的社会联系的一种教育形式。

研学旅行不仅能使学生以新的、实践性的角度认识自己,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化学习技能,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拓宽学习视野,增强学生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力,以此能为学生走出教室,拓宽学习领域,增强学习思维潜能。

二、研学旅行的感知效果1.学习效果提高以大型研学旅行活动为例,除了有传统的知识学习,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技能,比如根据农林知识,亲手劳作植物,参与自然探索,在实践中激发自然现象,进行社会生活体验,积极参与自然地理体育活动等实践活动,能够深入地增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2.认知深化中学生通过研学旅行的实践,能使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有助于深化对社会现象的体验,强化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和掌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加速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习成果。

3.思维能力培养通过研学旅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构建知识模型、思考问题,发展创新思维,从而增强学生易学习性,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增进研学效果的措施为了增进研学旅行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认真筹备和组织要提前认真制定研学旅行的活动计划,准备好路线安排,细致入微地安排活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合理安排辅导人员要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辅导,做到全程陪护,加强安全性,保证学生的安全。

3.加强领队管理要指派负责的领队,使领队清楚自己的职责,执行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和协调。

学生旅游调查报告

学生旅游调查报告

学生旅游调查报告汇报人:2023-12-23•引言•调查方法•调查结果目录•分析与讨论•建议与对策•结论01引言0102调查背景在旅游市场中,学生旅游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因此了解学生旅游需求和行为特点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

调查目的了解学生旅游需求和行为特点,为旅游企业提供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的依据。

发现学生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02调查方法全国范围内的大学校园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旅游的情况,我们选择了全国各地的大学作为调查范围,确保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特定年级和专业为了深入了解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在旅游方面的差异,我们特别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以及文理科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以便了解他们的旅游偏好和行为。

在校大学生我们还特别针对参与学生旅游组织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旅游的独特见解和经验。

学生旅游组织成员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分发给调查对象,以便收集他们的意见和数据。

访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旅游态度和行为,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访谈,与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交流。

03调查结果01普遍较低02大部分学生每年旅游的次数少于2次,主要集中在寒暑假期间。

03旅游频率与学生的经济状况和时间安排有关,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旅游频率相对较高。

04旅游频率也受到学业压力的影响,学业压力较大的学生旅游频率相对较低。

01学生的旅游预算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的旅游预算在2000元以下。

旅游预算的多少与学生的经济状况有关,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旅游预算相对较高。

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旅游计划来制定旅游预算,并尽量控制花费。

较为有限02030401多元化02学生的旅游目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放松心情、增长见识、体验生活等。

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

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

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旅游不仅是改变学习生活的方式,也是拓宽视野和丰富内在世界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了解他们的旅游需求和动机,还能够为旅游业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推动。

一、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特点1. 个人需求强烈: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追求自由和个性的阶段,他们对于旅游的渴望和需求相对较高,希望通过旅游获得身心的放松和享受。

2. 时间和经济压力:在校大学生通常面临着学业繁重和经济有限的困扰,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短途旅行或者是经济实惠的旅游方案。

3. 社交需求:在校大学生往往处于人际关系丰富的环境中,他们通过旅游来与同学或者朋友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同时也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的方式。

二、在校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1. 个人成长与体验: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中,个人成长和体验是主要动机之一。

通过旅游,大学生能够增加见识、拓宽眼界,感受到不同地域和文化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修养。

2. 休闲与放松:在校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旅游成为他们缓解压力和放松心情的有效方式。

在旅游中,大学生可以放下学业繁忙的负担,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3. 社交与互动:旅游提供了在校大学生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机会。

他们可以与同学、朋友一起旅行,共同体验和沟通,增进感情和友谊。

三、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对旅游业的影响1. 消费激增:在校大学生旅游需求的增加以及他们对于旅游消费的积极性,直接推动了旅游市场的发展。

旅游行业可以通过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开发,实现更高效的服务和盈利。

2. 文化传承:在校大学生通过旅游,能够更加了解和感受到本国以及其他地域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这对于文化传承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旅游教育:在校大学生通过旅游,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面,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少年学生旅游感知及行为研究评价

青少年学生旅游感知及行为研究评价

摘要 : 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 在 以中学生为例 , 游兴趣 、 从旅 出游机会 、 旅游形式 、 游时间 、 旅 旅游次数等 2 个项 目对中学 生群体 O
的旅游感知和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中学生群体旅游需求较强, 但不同的学龄段存在差异 , 与大学生和大众旅游者存在差异
等, 并对 旅游企业 开拓 中学生旅游市场提 出建议。 关键词 : 中学 生; 旅搏感知 ; 旅游兴趣 ; 出游机会 中圈分类号 :508 F9 .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5 1120 )2 18 0 10 —84 (070 —07 — 3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旅 游资 源 ・
错源 开发与市场 R suc eea ' t Ma e20 3 2 e re1 vkm, & r t 072 ( o ) e n k
青 少 年 学 生旅 游 感 知 及 行 为 研 究评 价
王朝辉, 朱桃杏 , 黄成林
( 安徽师范大学 旅 游学 院, 安徽 芜湖 2 1 3 40 ) 0
gop d l c ol td nsf m etu trs,p ot i oo u ,tu fr ,tu e n t. dtersl idet a emide ru so midesho u e t r t o r neeto pr nt t g natr o om o f l gec a utn ia t th d l f s o h i u y o o r r ei n h e h t
和行为 的研究较少 . .
趣一般 , 不感兴趣的中学生比例为 1 1 . %。调查数据进一步表明 , 7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 , 口之家 的核 心家庭成 了我 国 三

中学生旅游调研报告范文

中学生旅游调研报告范文

中学生旅游调研报告范文1. 调研背景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旅游的需求和喜好,我们对某中学的学生进行了旅游需求调研。

通过调查问卷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以便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方案。

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调研:- 调查问卷: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多个问题的问卷,然后随机抽取了100名中学生进行填写。

问卷内容包括对旅游的兴趣、旅游方式、旅游时间、旅游地点等。

- 小组讨论:我们组织了几个小组,让学生就旅游话题展开讨论,以便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

3. 调研结果3.1 兴趣和喜好根据问卷和小组讨论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绝大部分中学生对旅游非常感兴趣,认为旅游是一个放松心情、开拓眼界的好机会。

- 大部分学生喜欢与自然有关的旅游,例如山区、海滩等,他们认为这样的旅游可以让他们更接近大自然,享受新鲜空气和美景。

- 有部分学生对文化类旅游感兴趣,他们希望能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地方,了解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3.2 旅游方式针对旅游方式,学生们的意见较为多样化:- 有些学生喜欢自由行,认为可以更自由地探索旅游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进行安排。

- 还有一部分学生喜欢跟团旅游,他们认为这样可以省去自己的行程安排和交通问题,同时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享受旅游的乐趣。

- 此外,也有一些学生提到他们希望有特色的旅游活动,例如徒步、划船等,以增加旅游的趣味性。

3.3 旅游时间大部分学生表示,他们更希望在寒暑假等长假期间进行旅游,因为这样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来玩耍和放松。

而平时的周末时间相对较短,一些学生认为这样的时间不够充分,难以尽兴地旅游。

3.4 旅游地点就旅游地点的选择,学生们有这样的意见:- 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够选择和自然有关的旅游地点,例如山区、海滩等。

- 部分学生表示对国外的旅游地也有兴趣,希望能够有机会去欧洲、亚洲等地旅游,更多地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

4. 建议与方案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方案:- 学校可以安排更多的寒暑假旅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充分的旅游时间。

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旅游行为调查汇报伴随生活水平不停提高,出外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旳部分。

这些旅游群体当中,青年旅游者是整个旅游市场旳一种重要而又独立旳构成部分。

而在青年旅游者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是青年学生(重要指大学生),大学生作为社会旳一种特殊群体,它具有一定旳经济独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对宽松旳时间,具有更多旳冒险精神和追梦遐想,这些促成了大学生旅游热。

因此,青年大学生作为一支旅游生力军旳地位确实不容忽视。

此外,青年大学生自身旳旅游选择之外,受青年大学生影响而做出旳家庭旅游旳选择,在我国国内旅游活动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旳地位。

一.调查方式(一)调查目旳为理解广大青年大学生旅游意向和旅游期间旳消费构造等之类旳旅游行为,对山东某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以指导我们对广大大学生旳旅游行为进行深入旳研究和分析。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本次调查选择此大学四个年级旳本科生为经典调查对象,(其中调查了30份问卷,男生比例占56。

7%,女生占43。

3%)。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出游意向(动机)、出游地点和时间、出游态度和偏好、出游次数、旅游旳方式(包括交通工具、同伴等)、旅游花费来源、旅游消费状况、旅游信息渠道来源和学校对大学生旅游行为旳影响等。

1.大学生旳旅游行为是指其在大学期间内进行旳旅游活动。

2.调查旳重点是大学生离开学校超过24小时(即过夜旅游)旳旅游行为。

(三)调查方式和措施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其中高年级(大三、大四)为21份,低年级(大一、大二)为9份(其中大一为4份,大二为5份,大三为17份,大四为4份);男生占17份,女生占13份。

二.调查分析(一)出游意向(动机)在旅游意向上,表达很喜欢旳占30% 喜欢占43.3% 较喜欢占16.7% 无所谓旳占10%,其中女生很喜欢占30.8%,喜欢占46.2%,较喜欢占15.4%无所谓占7.7%;男生很喜欢旳是29.4%,喜欢旳41.%,较喜欢旳17.6%,无所谓旳11.8. 在30份调查问卷中,大学生外出旅游旳目旳:放松一下占60% ,寻找乐趣占46.7% ,学习、获取知识占13.3%,追求刺激占6.7%,看望朋友占3.3% ,其他旳占10%。

学生旅游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

学生旅游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

学生旅游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学生旅游现状篇1同时,国内的旅行社达1.6万个,竞争非常激烈。

但是大学生旅游却很少选择旅行社这条途径,是大学生的原因还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对于大学生市场的潜力不是很明了。

鉴于这两点,对当今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就显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过自己搭建的个人网站“一起旅游吧-大学生自助游”做了相关调查。

此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当今大学生旅游的大体情况以及大学生对旅行社的态度,为了解大学生旅游市场状况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数据。

同时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为大学生的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大学生旅游的意向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

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

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

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同时,调查也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影响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钱,1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时间是影响他们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学生认为伙伴、宣传地、朋友意见影响他们。

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有些同学是出于专业的目的而选择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勘探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由于学习目的而选择旅游。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大学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故对旅游的喜爱不同。

但大部分人喜欢旅游是来欣赏景观、增长见识,同时金钱是影响着多数大学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学生旅游的地点与时间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偏爱自然风景区,占了总人数的54%,表明大学生更愿意与大自然亲近。

学生研究旅游活动报告

学生研究旅游活动报告

学生研究旅游活动报告摘要本篇报告在学生研究旅游活动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审查。

通过对学生旅游的现状和旅游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研究旅游活动是一种有益且必要的教育方式。

在报告中,我们介绍了学生旅游活动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并分享了我们在学生研究旅游活动中的经验和收获。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学生研究旅游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1. 引言学生研究旅游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旅游为载体的教育模式。

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们通过参与旅游活动,了解目的地的文化、自然背景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本报告旨在探讨学生研究旅游活动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并分享我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收获。

2. 学生研究旅游活动的重要性学生研究旅游活动有以下几个重要性:2.1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背景。

这种亲身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了解到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2.2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学生研究旅游活动注重实践操作,学生们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地考察和相关研究。

这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促进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学生研究旅游活动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们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并在实地研究和活动过程中相互帮助。

这种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2.4 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研究旅游活动不仅关注学科知识,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们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作用,进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3. 学生研究旅游活动的目的和方法学生研究旅游活动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加深对目的地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的了解;2.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

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研究

结论与展望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研究,揭示了他们的旅游动机、 偏好、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和旅游体验等特点。然而,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样本范围较小,未能涵盖所有高校和大学生群体。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 样本范围,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此外,还可以采用实验法、观察法等 不同研究方法,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旅游行为。
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关于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前人研究主 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旅游动机和偏好、旅游消费行为、旅游影响因素 以及旅游体验等。然而,现有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研究和比较分析, 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以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问 卷调查覆盖了长春市各大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80份。 访谈对象为不同年级、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旅游行为和消费观 念。
3、旅游消费
未来研究方向 尽管本次演示已对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进行了一定探讨,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之处。例如,研究范围还可进一步拓展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和学生,同 时也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旅游行为方面的差异。此外,未来的研究还 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探讨大学生旅游行为对于个人成长、地方经济发
3、旅游消费
结论与展望
总之,对长春市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将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 要方式。在校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旅游行为备受。本次演示旨在 探讨在校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期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 参考。

学生旅游现状调查报告

学生旅游现状调查报告

学生旅游现状调查报告学生旅游现状调查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意识到旅游带给他们的益处,更多的学生把旅游作为一种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旅游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主要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学生旅游热情二、旅游消费情况三、旅游目的地选择四、旅游方式选择五、旅游收获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共计500人。

调查结果一、学生旅游热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近80%的学生表示对旅游充满热情,认为旅游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增强自信,丰富知识。

在他们眼中,旅游不仅是一种娱乐,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锻炼的方式。

二、旅游消费情况在旅游消费方面,大部分学生在旅游方面的消费上不会过于奢侈。

更多的学生会选择经济实惠的住宿、交通和餐饮服务,此外,超过六成的学生旅游时会选择旅行社进行组织和安排。

三、旅游目的地选择在旅游目的地方面,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国内和亚洲周边国家,因为这些方面的旅游成本相对较低。

其中,青岛、西安、三亚等城市成为学生旅游的热门城市。

此外,一部分学生也选择前往欧美、日本、韩国等远程目的地,这部分学生通常愿意承担更高的旅游费用。

四、旅游方式选择对于旅游方式,大多数学生会选择跟团旅游,因为这种旅游方式更加方便,并且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疲劳和安全隐患。

此外,独自旅游或与朋友自由行的学生也占据了不少比例,他们更喜欢自由自在的遨游,寻找更多的自由和惊喜。

五、旅游收获最后,我们发现旅游对于学生来说收获很大,超过90%的学生表示旅游经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人性,增强自信和勇气,并且还能为以后决策提供经验和启示。

结论总体而言,学生对于旅游充满热情,愿意承担一定的费用去感受生活。

未来,我们建议加强对于学生旅游的推广力度,并提供更多的教育旅游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此外,旅游公司也可以更多的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提供实惠的旅游报价,增加学生出行的热情。

旅游景点实践报告评价(2篇)

旅游景点实践报告评价(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作为一名热爱旅游的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为期五天的旅游景点实践考察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情,提升自身的旅游素养。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践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本次实践活动由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组织,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旅游景点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的特点以及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活动期间,我们走访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包括历史文化名城、自然风光景区和特色乡村旅游点等。

三、实践过程1. 历史文化名城考察我们首先来到了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城西安。

在参观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等著名景点时,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辉煌。

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对古代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对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2. 自然风光景区考察随后,我们来到了风景秀丽的黄山。

在这里,我们欣赏到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自然景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在登山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 特色乡村旅游点考察最后,我们来到了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乡村旅游点。

在这里,我们体验了农家乐、采摘水果等活动,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积累了经验。

四、实践评价1. 活动组织方面本次实践活动组织严密,安排合理。

学校提前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行程安排,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导游讲解生动有趣,使我们对景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践效果方面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对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拓宽了视野。

其次,我们学到了很多旅游管理方面的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最后,我们在实践中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3. 存在问题虽然本次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青年人对旅游研究的看法

青年人对旅游研究的看法

青年人对旅游研究的看法【摘要】青年人对旅游研究的看法是多元且积极的。

他们认为旅游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方式,可以帮助拓宽眼界、丰富知识。

青年人热衷于探索未知的文化和风土人情,认为这是一种丰富人生经历的机会。

他们将旅游视为放松身心的方式,可以让自己远离繁忙的生活,享受片刻的宁静。

青年人也关注旅游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希望能够保护环境、尊重文化。

最重要的是,青年人希望通过旅游研究促进国际友谊,建立跨越国界的联系。

青年人对旅游研究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旅游是一种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

【关键词】青年人, 旅游研究, 看法, 增长见识, 探索文化, 放松身心, 环境影响, 社会影响, 国际友谊, 多元, 积极1. 引言1.1 青年人对旅游研究的看法青年人对旅游研究的看法是多元且积极的。

旅游不仅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方式,更是青年人热衷于探索未知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途径。

他们将旅游视为放松身心的方式,通过探索不同地方的风景和美食,释放生活中的压力,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感。

青年人也关注旅游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积极支持可持续旅游和环保行动。

他们希望通过旅游研究促进国际友谊,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青年人对旅游研究持积极态度,认为旅游是一种全面丰富自己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他们愿意在旅途中探索、体验和学习,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动力。

2. 正文2.1 青年人认为旅游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方式青年人认为旅游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方式,是因为他们意识到通过旅行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

在旅行中,青年人可以与当地人交流互动,体验当地生活,感受到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独特的风情和风景。

通过旅游,青年人不仅可以增加知识储备,拓展学术视野,还能培养跨文化沟通和理解能力。

青年人认为旅游是一种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活动,可以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热情,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景区考察报告教师评语简洁

景区考察报告教师评语简洁

景区考察报告教师评语简洁评语: 这是一份非常出色的景区考察报告,学生对所考察的景区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以下是对学生报告的简洁评价。

一、报告内容学生在报告中对所考察的景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有力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并且采用了恰当的图表和统计数据加强了报告的可信度。

学生对景区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背景、生态环境、旅游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报告中的所有细节都非常准确和详实。

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分析景区的特点,对景区的发展和改进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二、报告结构学生在报告中采用了清晰的结构和有序的段落,使得报告的阅读非常流畅。

他们合理使用了标题和分段,帮助读者迅速理解每个部分的内容。

同时,学生对报告进行了完整的引言和总结,使得整篇报告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学生使用的语言简练明了,没有使用难懂的术语和冗长的句子。

他们用简短的语句表达了论点,并通过适当的例子和解释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抓住重点,并且没有赘述,这使得报告更加易读。

三、研究方法学生在景区考察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调查和文献查阅。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信息和数据,并且能够准确地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积极与导游、游客和景区管理人员交流,深入了解景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同时,学生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详尽的查阅,并引用了一些权威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综合研究方法非常值得肯定。

四、团队合作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学生展示了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密切合作,分工明确,并相互支持和帮助。

学生之间积极分享信息和意见,并共同决策,最终完成了本次考察报告。

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他们相互尊重和理解,在报告写作过程中有效地协调了各自的意见和观点。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报告的质量,是值得称赞的。

五、改进意见总体来说,这份景区考察报告非常出色,但还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首先,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在报告中提出自己的个人观点,加入更多的创新性思考和自己的建议。

青少年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青少年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

青少年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研究摘要: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每年将有约3亿国际青少年学生旅行,比2010年增长59%。

与中、老年出游者相比,青少年群体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是旅游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当前学术界鲜有针对青少年学生旅游消费特征的相关研究,本文针对青少年学生出游动机、出游偏好等方面的特点,结合目前旅游市场供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群体市场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市场开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游客涌现在社会中,逐渐促成了旅游业如今辉煌的场景。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统计年鉴上显示,在2015年中旅游消费是所有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中最高的,与2016年比为105,并且每年都呈上升趋势。

国内出境游客人数、国内游客、旅游收入也同样每年呈上升趋势。

通常我们将旅游主体依据年龄分为青少年、中年和老年旅游市场。

在这之中,青少年旅游市场是最有潜力的,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群体,完全属于青少年的范畴。

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到2020年,每年将有约3亿国际青少年学生旅行,相比2010年数据,10年来增长了59%[1]。

其平均旅游消费也高于一般旅游者,这肯定了他们对全球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财政价值。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人数大约有一个亿,还有着世界各种地形特征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吸引着世界各地青少年学生。

这些庞大的数字显示青少年群体是旅游市场中不可轻视的主力军,能否把握好这一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对整个旅游市场盈利有着巨大的作用。

在学术界,对于青少年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为之甚少,学者们主要研究对象都是大学生群体,这与本文研究对象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还是存在差异的。

而专门研究中学生的消费行为人数更是少之又少,或者仅笼统地从整体分析整个学生群体的特征,这对于研究中学生这一介于少年与青年中间的青少年群体是不具有代表性的。

对于参加休闲农业研学旅行的学生进行评价

对于参加休闲农业研学旅行的学生进行评价

对于参加休闲农业研学旅行的学生进行评价
1. 知识收获: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是否获得了新的知识和经验?是否了解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现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2. 能力提升:学生是否通过研学活动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是否从中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挑战?
3. 感性认识:学生的心理情感是否得到了积极、健康的调理和教育?是否切身感受到了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体验到了农村的宁静、恬静、自然美?
4. 安全与保障:学生是否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安全保障和细致的照顾?是否遇到了安全事故或意外事件,如何避免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资迸珏发生直扬坠鲤驻£坠幽螋鲤鱼丛垂啦塑g蛰【21青少年学生旅游感知及行为研究评价王朝辉,朱桃杏,黄成林(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摘要: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学生为例,从旅游兴趣、出游机会、旅游形式、旅游时间、旅游次数等20个项目对中学生群体的旅游感知和行为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中学生群体旅游需求较强,但不同的学龄段存在差异,与大学生和大众旅游者存在差异等,并对旅游企业开拓中学生旅游市场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旅游感知;旅游兴趣;出游机会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14l(20cr7)02—0178—03Al岫0f删eSd删踟蛐’t伽rfeeIiIIga蚰Be胁WANGCIlao—hui,Z删7I'ao—xing,HUANGCheng—lin(CoUegeofTourim,AnhIli№舢alUnivers毋,Wu}lu241003,CIlim)Al】st瑚ct:Basedtlleanalysisofs锄pbdata0ft11eslln,eyinrniddlesch0010fW11llu,tllispaperandyzedthe颤mIlgandbehaviors0fdle孕oups0fIIli咖esch00lstl桃缶)mt}letouriIlterest,oppomlIlitytogDtollr,tourfb册,tollrfbeEngetc.andtheresuhindicatmmⅡleIIliddksch00lsnldentshad砌锄needsw11ichweredi丑’e11ent触nuIli、恤itysnlde鹏眦dtheptl王出cto面sts.Thepapermadesomesuggesdomto出=velop-memoftouI妇marketf.ormiddlescll0QIstudentsto嘶smnlarlcet.Keywords:IIIiddlesch00_Ist【ldents;tourfeeHr唔;协tlrirl钯矾st;c}larIce0ftraveling旅游者作为游憩活动的主体,其旅游感知和行为的研究十分重要,而青少年学生作为潜在的旅游者,其感知和行为研究对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吴必虎运用旅游心理学和行为地理学的原理,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潜在旅游者——中国大学生的旅游安全感知进行了调查L¨。

金平斌12】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使用定量方法对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拓提出了一些见解。

曹新向DJ分析了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并从多方面探讨了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若干市场开发对策。

目前,国内外关于青少年旅游市场的研究主要偏向大学生旅游者群体,对中学生旅游者群体的研究涉及较少,对其感知和行为的研究较少。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成了我国尤其是城市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中学生群体作为目前核心家庭的重要成员,对家庭旅游行为的决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以中学生群体为例,对其旅游感知和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为开拓此部分客源市场奠定基础。

1研究对象、方法与内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05年3—6月对6所完全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旅游兴趣、出游机会、旅游形式、旅游时间、旅游次数和旅游费用等20个方面,共发放问卷1250份,回收问卷1250份,回收率达loo%,有效问卷收稿日期:2006—12一18;修订日期:2007一Ol—19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3Ⅺ154)。

第一作者简介:王朝辉(197l一),男,安徽省颖上人,硕士,主要从事旅游企业管理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工作。

178率为1200份。

被调查学生分初中生和高中生两部分,其中初中生调查者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0.54%和49.46%;高中生调查者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1.93%和68.cr7%。

2调查结果分析2.1旅游感知分析对中学生旅游感知的了解主要通过分析其旅游兴趣、喜欢的旅游形式、旅游景观爱好、旅游方式、旅游评价等方面的调查获得的:①旅游兴趣(图1)。

由于年龄和心理因素,中学生群体喜欢追求新异的事物,对外界充满向往,渴望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因此旅游兴趣普遍较浓。

72%的中学生表示对旅游活动很感兴趣,其中男生占26.57%,女生为45.43%,丝.28%的中学生对旅游活动兴趣一般,不感兴趣的中学生比例为1.71%。

调查数据进一步表明,在中学生群体中,女生对旅游活动的兴趣明显大于男生。

②旅游形式和旅游景观类型爱好(表2)。

在旅游活动形式上,乃.71%初中生喜欢由以学校组织的形式进行,而高中生更喜欢和家长好友一起旅行。

③旅游评价。

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认识影响其旅游行为,其中高中生与初中生、男生与女生对旅游活动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84.94%的高中生认为旅游活动能够“放松心情、愉悦精神”,而初中生的比例仅为64.13%;笼.53%的初中生认为“外出旅游能够求新求异、获取知识”,高中生比例为13.85%;5.98%的初中生和8.43%的高中生认为“旅游能够增进友谊、结识朋友”。

其中跎.35%的女生认为旅游活动能够“放松心情、愉悦精神”,男生比例仅为62.33%;31.13%的男生认为“外出旅游能够求新求异、获取知识”,女生比例为12.’75%;8.90%的男生和5.88%的女生认为“旅游能够增进友谊、结识朋友”。

2.2旅游行为分析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年龄、知识结构、经济条万方数据盗源珏发皇直扬&墅鲤£旦丛烈Q幽鲤!鱼丛进熊2Q盟丝(2):旅游资源:件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其旅游行为呈现不同的特征。

调查表明,中学生与大众旅游者相比,其旅游时间、对旅游组织形式的喜好、旅游费用等方面有其独特性:①旅游时间。

51.71%的中学生选择寒暑假外出旅游,而选择周末出游的学生比例为8.29%,选择黄金周或春节出游的比例为16.86%,其它选择的占23.71%。

②旅游组织。

目前中学生旅游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学校组织和家长自费两种。

调查发现,对学校组织旅游活动“非常喜欢”的比例为68%;表示“不喜欢”的比例为8.86%;23.14%表示对学生组织旅游活动“无所谓”。

对于家长自费旅游的形式,26.57%的中学生认为“家长从未自费旅游过”;认为“家长从未自费旅游过”的学生比例为10.29%。

③旅游经费渠道(图2)。

旅游费用影响旅游者的旅游支付能力、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方式以及旅游时间长短和目的地的远近。

85.43%的中学生旅游经费渠道来源于家长,亲友资助的为1.7l%,自己积蓄的仅为6.29%,其它途径的为6.57%。

旅游经费渠道是制约中学生旅游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中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影响其对旅游活动安排选择。

调查发现,64.85%的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平均一年旅游次数低于1次,15.43%的中学生倾向于“经济型”的旅游活动,60.57%的中学生喜欢“物有所值型”旅游活动,而选择“豪华型”旅游安排的仅为8.29%。

④旅游方式(表2)。

旅游方式的选择受旅游者心理年龄和其知识结构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旅游者旅游方式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休闲度假”、“观光”和“游乐”等方面。

17.43%的中学生喜欢观光的旅游方式,51.71%的中学生希望享受休闲度假的旅游方式,19.14%的中学生希望能去游乐场放松身心地旅游,而对学习教育性旅游活动仅有4.29%的中学生表示喜欢,选择其他旅游方式的学生为6.86%。

图1中学生旅游兴趣调查表1中学生旅游形式和旅游景观类型爱好表2中学生旅游方式调查观光休闲度假探亲访友游乐场学习、教育其它初中生(%)13.5947.韶lO.8718.487.078.70基生生!暨2型:鲤堑:堡!:!!!!:婴!:垫!:墼3小结与讨论3.1中学生旅游市场潜力较大我国中学生人群数量巨大,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年龄分布在13—19岁之间的人群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9.15%,2000年此比例数为9.37%,2001年为lO.28%;1999年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为8002.7万人,巨大的人群为形成较大的旅游客源市场提供了可能。

最近的调查表明,中学生群体中对外出旅游能做到“想去就去”的人数比例仅为17.43%,46.86%的中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旅游活动l5|。

图2中学生旅游经费渠道调查3.2中学生与大学生旅游市场有差异由于知识结构的丰富,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中学时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在旅游活动及其具体形式的选择上与中学生相比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中学生学习压力明显大于大学生,调查显示74%的中学生希望通过旅游放松心情、愉悦精神,20%的中学生希望外出旅游能够求新求异、获取知识;而68.9%的大学生希望旅游能欣赏自然景色,34.2%倾向于在旅游中获取更多的乐趣,仅有34.3%渴望摆脱学习压力,放松自己【4J。

3.3中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对策3.3.1产品开发(表3)目前我国中学生旅游市场产品形式主要是由共青团以冬、夏令营的形式开发的,具体过程针对性不强,线路设计单一,没有考虑青少年学生需求特征。

产品开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中学生性别特征,还要考虑年级特征。

中学毕业班学生由于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对旅游活动的感知和期望与中学阶段的其它年级相比是有差别的。

调查表明,56.67%的初三学生、91.67%的高三学生均表示在即将到来的暑假有外出旅游的计划,希望通过旅游放松心情,缓解中高考的压力,而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暑假有外出旅游计划的比例仅为16.13%和19.67%。

各类旅游产品应尽量由学校班组组团,旅行社和学校共同组织,部分产品可以吸引学生父母参与。

3.3.2市场促销中学生从众心理显著,好奇心强,在旅游促销过程中,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以取得较好的促销效果。

一是媒体选择。

在促销媒体的选择上,力求多样化。

在选择旅游促销媒体时应充分重视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以及个体对旅游信息的传播等。

调查表明,中学生16.86%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来源于报刊杂志,17.71%的学生信息来源于旅行社宣传,16.29%来源于电视、网络广告,49.43%的学生旅游目的地信息是由家长、亲戚朋友提供的(图3)。

二是促销时间。

对中学生旅游市场的促销应选择最佳的宣传时机,以学校寒暑假及各种节日前一段时179·万方数据:旅游资源:资源珏发与直扬坠盟避坠固鲤趔鱼丛世堕趔2丝㈤间为最佳时期,让旅游者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针对周末市场的“一日游”或“两日游”旅游产品的促销,可常年进行。

在促销方式上要强化广告宣传,在学生家长、学生感兴趣的报纸、杂志上推出旅游专版,介绍品牌旅游线路、服务项目和特色,并配合风景名胜区照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