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力量的崛起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20aa0127d3240c8447efbf.png)
国,( )世界第一,还是世界上主要的( )大
国和(
)大国
3、日本崛起的影响:
材料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 展“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发言权, 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材料二:
材料三: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的竞争对 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与我们竞争。 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 了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第二节 新兴力量的崛起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 格局形成……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 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 量中心的挑战。”
思考:在两极格局下,“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 力量中心”指哪些力量?
新兴力量的崛起
西风送,西欧日本强
欧洲
东
中国 风
吹
,
第
日 本
亚洲
非 洲
思考:中国新时期的不结盟政策与不结 盟运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表现在?
都奉行独立自主政策
新兴力量的崛起之路
多样性
欧洲 : 一体化之路
日本 : 非军事化之路
中国 : 和平崛起之路
发展中 国家:
南南合作之路
多极化趋势出 现
美苏两极格局
★开 创 新 局 面
欧洲人的欧洲 迅速兴起的日本 东方巨龙的腾飞
发展中国家的呼 声
3.冲击美的经济霸主地位,促进了世界经济多极化。
材料四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 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 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欧盟决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洲作为 独立的一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18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第18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https://img.taocdn.com/s3/m/d6192789524de518974b7d2b.png)
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过程 ①经济一体化:1951 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了欧洲煤 钢共同体;1958 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 能共同体。1967 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_欧__洲__共__同__体___。 ②政治一体化:1975 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_欧__洲__议__会__”成立。 ③20 世纪 80 年代后,欧共体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 伐。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史论归纳】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 (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意志、导致各 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 (3)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 “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 (4)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 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
【思维导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特别提醒】 多极化趋势并不等于多极化格局
“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 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并未最终形成, 它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18 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专题五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洲人的欧洲” (1)背景 ①经济基础:20 世纪 50 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 战前水平。 ②现实需要: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实录-最新教学文档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实录-最新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ea9f821650e52ea5418982d.png)
专题九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师:通过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在两极格局下,起主导作用的是美苏两国。
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有一些力量在崛起和发展。
请问有哪些力量?生:欧盟、日本、第三世界。
师:这些力量的崛起,日益冲击着战后的两极格局。
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欧盟。
一、联合的欧洲(投影图片)师:这是今天的欧盟总部大厦,大家知道它在哪里吗?生:比利时布鲁塞尔。
(投影图片)师:这是欧盟的会旗和会徽,上面都是12颗星,请大家思考:12颗星象征什么?围成了一个圆形有什么寓意?(12颗金黄色的星象征着欧盟当时的12个成员国:1986年发展为12国,欧盟诞生时也是12国;围成一个圆形象征着欧盟各国的团结、统一)。
(一)联合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投影归纳)1、经济前提: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2、现实需要:经济发展内在需求,要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抵御来自美国的控制,重新树立西欧的形象;3、历史教训:缓和民族仇恨,消除法德矛盾,实现不再战;4、客观条件:欧洲国家共同历史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宗教信仰以及经济结构、体制和发展水平接近,经济和贸易关系历来密切,而地域又相连。
师(过渡):了解了为什么而联合,下面我们继续了解怎样联合(即联合的过程)。
(二)联合的过程第一步:学生看书,完成表格第二步:教师地图演示,学生观看(略)——主要让学生感知欧盟成员国是不断扩大的。
第三步:学生结合表格和地图,思考: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特点?特点:1、成员国不断增加,由西欧扩大到东欧。
2、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师(过渡):那么,欧洲的联合,对国际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投影材料)材料一: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
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教师说明:今日世界经济已经是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
材料二: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9b426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4.png)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新兴力量崛起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新兴力量在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表现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新兴力量的崛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激发学生对国际事务的关注和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兴力量崛起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新兴力量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新兴力量崛起的深层次原因。
探讨新兴力量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新兴力量的崛起。
(二)新课讲授1、新兴力量崛起的背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新兴力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科技革命的推动,使得新兴力量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传统发达国家面临经济增长乏力、社会问题突出等困境,为新兴力量的崛起创造了机会。
2、新兴力量在经济领域的崛起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出口结构逐渐优化,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工业制成品和服务贸易为主。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投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3、新兴力量在政治领域的崛起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如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中的投票权得到提升。
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念和主张,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政治合作不断加强,通过建立各种合作机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4、新兴力量在科技领域的崛起新兴经济体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部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轮复习“新兴力量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8d0d0b318e9951e79b8927c0.png)
(一)欧洲一体化 1、背景
课程指导意见:
(1)原因:冷战时期国际形势推动; 简述欧共体形
欧洲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本) 成的基本过程。
(2)目的:为了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使欧洲国家之间避免战争。
(3)条件:
A、历史: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梦想
或““当总欧1有7洲~一合1天众8,世国到纪”那的时时康,,德欧…、洲…卢各,梭大所等国有提几的议乎欧成都洲立是国“由家欧王,洲朝无联统须盟治”的。 当丢时掉的你欧们洲各似 自乎 的离 特统点一和并闪不光遥的远个,性因,为都各将王紧朝 紧之 地间 融联 合姻 在众 一 多由个于高,还一关不级系具的密备 整切统 体,一 里各的;国坚到君实那主经时可济,随基你意础们支和将配政构领治筑土基欧和础 洲人, 的口即 友。使 爱可有 关是统, 一系的…形…式”也—不—可维能克有多统·一雨的果内(容19。世纪) ——德尼兹、阿尔德伯特等著《欧洲史》
材料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 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 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 和重工业。 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 长,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一)欧洲一体化
课程指导意见:
1、背景
简述欧共体形
2、形成过程
成的基本过程。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一体化
A、欧洲煤钢联营 (时间、总部、作用)
英国1973年才
加 欧入共欧体共形体成,
B、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 为 有什何么影?响?
C、欧洲共同体成立(目标、性质) (1)开始为
历史ⅰ人民版9.2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历史ⅰ人民版9.2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e4ac9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9.png)
历史ⅰ人民版9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形,明白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多层次、多角度把握历史进展的时期特点。
2.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把握识别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差不多技能;通过分析和明白得所搜集的历史材料,把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差不多技能;通过对相关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差不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史料,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相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
采纳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制造必要的前提,并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客观恰当评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明白得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进展的专门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进展大势,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学生差不多学习了关于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知识;学生有实际参与课堂能力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阻碍。
教学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阻碍【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表格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连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显现和保持。
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固性。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469093482fb4daa58d4bc9.png)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1)经济上: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合乎本国国情 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 经济关系。 (3)教育、科技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大力引进 国际先进技术,发展高科技。
2.表现 (1)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 号经济大国。 (2)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3)1990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居世 界第一位,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影响 日本经济的崛起,推动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目标,力图成为 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1、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2、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崛起之路
1、发展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改变国际政治力量对比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 --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工业化奠定基础 1978年,改革开放 --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件(共4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件(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9d2d655a8102d277a22f54.png)
①资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冲击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趋势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1952- 8.2 2.8 2.7 1960年 1961- 11.2 4.1 2.8 1970年
联邦 德国 7.5
4.8
法国 意大 利
4.8 5.8
5.8 5.6
④历史教训:为了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 史悲剧的重演,吸取了历史教训。(法德的 和解)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的建立)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①政治原因: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中心的优 势地位,两极格局下与美苏相抗衡保障自身 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②经济原因: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经济联 系的加强 ③文化因素: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 ④历史教训:为了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 悲剧的重演,吸取了历史教训。(法德和解)
填一填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于_1_9_6_1_年, 标志是_第__一__次_不__结__盟__国__家_和__政__府_____ _______首__脑__会_议___。
填一填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推动者 是__铁__托_、__尼__赫__鲁_、__纳__赛__尔___。
南拉总统 铁托
埃及总统 纳赛尔
1957年3月25日, 《欧洲经济共同体 条约》在罗马签订。 他们还签订了一个 单独协议,建立欧 洲原子能联合体, 这是一个为发展和 平使用核能而设立 的组织。
欧共体总部大厦(比利时布鲁塞尔 )
欧 洲 共 同 体 徽 章
1986年前的欧洲共同体(12个成员国)
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峰 会会场。会议决定成立 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政 治联盟,总称《欧洲联 盟条约》。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共29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240f34bceb19e8b9f6baa1.png)
济大国 ②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
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③最大债权国,贸易出口大国、对外援助大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 起》课 件(共29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 秀课件 课件下 载
素 朝鲜战争的有利时机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 起》课 件(共29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 秀课件 课件下 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2《新兴力量的崛 起》课 件(共29张PPT )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 秀课件 课件下 载
(二)成就表现
1970年日本大阪 世博会的标志
材料四:在我们的时代,各国间大量的贸 易、人员的往来等等,都推动了欧洲各民 族向着联合方向迈进。
——法国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西欧各国经济恢复并联系加强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 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 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使 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 这两个国家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 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 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上投下举 足轻重的砝码。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新兴力量的崛起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思考: 1.“新兴力量”是相对于什么力量而言的? 2.新兴力量有那几股? 3.新兴力量的崛起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一、“欧洲人的欧洲”——欧洲的联合
思考:战后欧洲为什么会走向联合之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b452ecbe1e650e53ea9967.png)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代表着战后 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 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 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教材P163“自我测评”
)
1、在两极格局下,“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 指的是哪些力量?据“新兴力量”的含义,这些力量 可怎样分类?
小游戏:
你觉得四个新兴力量与后面哪个形象性评价更接近?连连看!
欧洲
低头拉车不忘抬头看路的野心家
日本
迷途知返复兴路的东方雄狮
中国
夹缝探索自主路的钢铁战士
不结盟运动
联手共谋发展路的“兄弟连”
易错点提醒:
1、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 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新兴力量崛起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国家(或国家集体) 利益的主观需要,抗衡美苏是外在的客观需求,是重 要原因。
欧洲联合的特点:
• 成员国不断增加 • 由单一的经济领域扩大到多个经济领域 • 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发展 • 合作化程度不断提高。
法德和解的方式对处理当今国与 国之间矛盾的启示 :
(1)发展两国关系,应承认历史并面向未来;
(2)从对抗走向联合,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3)真诚面对历史、相互宽容适度妥协对彼此都有利; (4)团结就是力量; (5)和平相处、发展经济、平等互利是化解国与国之间
【小组活动 合作探究 一、抗衡美苏——】欧洲安全新思维:联合发展
• 欧洲联合的必要性: (1)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沦为二、三流国家,需提
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2)抵御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 (3)要彻底消除法德两国的矛盾。 (4)欧洲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合理配置经济资源。 • 可能性 : (1)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欧洲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 (2)提出切实可行的统一方案。 (3)法德的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铺平了道路。 (4)配合“马歇尔”计划的推行(直接原因)。
2019-2020历史新航标导学人民必修一讲义:9.2新兴力量的崛起和答案
![2019-2020历史新航标导学人民必修一讲义:9.2新兴力量的崛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0c003e804d2b160b4ec083.png)
第2课新兴力量的崛起历史时空坐标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美苏的威胁和西欧自身的衰落,欧洲开始走向联合,共同维护欧洲经济的发展成为根本目的,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历史解释:通过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等新兴力量崛起的史料,认识综合国力是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细致梳理·核心点]一、“欧洲人的欧洲”1.背景(1)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2)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2.进程(1)经济一体化①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一体化①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③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内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轻巧点拨·关键点][思维点拨]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
欧共体成立后,在政治经济领域展开多方面合作,实力大大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两极格局,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
[轻巧识记]共同体的形成二、迅速兴起的日本1.原因(1)经济上: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教育、科技上:重视教育,发展高科技。
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兴力量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f578b57e168884868762d66c.png)
(5)民主改革消除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 定基础。 (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2、日本迅速崛起的表现
(1)50年代中期:高速发展。
(2)60年代末: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西方之首。
(4)90年代:最大的债权国;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 援助大国。
欧共体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建国初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56——1966)
文革时期(196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期(1978年以后)
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2、形成 3、政策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 非集团、不结盟
日本的崛起 3、影响
(1)开始摆 脱美国控制
•2004年9月,日本首 相小泉纯一郎在纽约 联合国总部召开的第 59届联合国大会上发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 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 表讲话称,日本希望 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 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 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 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 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 国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两极格 局对峙 二战后 初期
多极化 趋势开 始出现 20世纪六 七十年代
多极化趋 势加强 20世纪90 年代初
走向联合的欧洲
1、原因:
①欧洲衰落
—求发展
二战后的欧洲
材料1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 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欧洲各国能力有限,不能保证各国人民享受新时代的 繁荣„„为此需要建立更大的市场,除非欧洲各国创造一 个经济共同体,进而建立一个联邦或一个实体,否则繁荣 和社会的大发展是难以想象的。 ——让·莫内
高中历史 必修一专题九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高中历史 必修一专题九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ba686efb25c52cc58bd6bead.png)
材料四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 之间的冲突……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 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经济发展以及经济联系的增强,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欧洲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欧洲人的欧洲”?
1、西欧各国力量削弱,美苏冷战的威胁。 2、欧洲政治家的推动。 3、西欧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文化联 系的增强,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4、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一)“欧洲人的欧洲”
想一想
1.欧洲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欧洲人的欧洲”?
材料一
美
苏
怎 么 办
漫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
西欧各国力量削弱,美苏冷战的威胁。
欧洲国家为什么要建立“欧洲人的欧洲”?
材料二 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
稳定与发展。
欧洲政治家的推动。
材料三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 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 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极
势
发展中国家的呼
格
出
声
局
现
测一测
1、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 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 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 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教训: 和平崛起、与邻为善……
练一练
右图是1987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漫画,该图反映的是
A.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B.资本主义国家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美国经济衰退,无力与日本抗衡 D.日本经济崛起,对美国态度强硬
高一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
![高一历史新兴力量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bff31a84bcd126fff6050b27.png)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1.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1)过渡时期和十年建设时期:背景: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和 社会主义 制度的确立,激发了人民建 设热情; 抗美援朝 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 望空前提高。 表现:1957年, “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国开始 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 初步基础;到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遇 到过一些挫折,但依然取得了较大发展。
3.影响:改变了日本的社会经济结构,提高了日本经 济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地位。
问题思考 2.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勃兴,你认为有哪些经验
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了合乎国情的发 展战略;营造良好的外交环境,并抢抓机遇;重 视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保持经 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防止泡沫经济出现。
2.表现 (1)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 时期。 (2)20世纪 60年代 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 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 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4)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经济虽然经历了经济 持续长期低迷,但其经济地位在世界经济中仍然举 足轻重。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 债权国,在海外的纯 投资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 国和 对外援助 国。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欧洲人的欧洲” 1.背景: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得到恢复;欧
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 欧洲联合才能使欧洲得到 稳定与发展。
2.进程:经济一体化: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 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建立了 欧洲煤钢共同体 ,推动了法国和 联邦德国 的和 解,奠定了欧洲联合的政治基础;1958年,六国 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以上三个机构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的发展;西欧经济一体化带动了 政治 一体化: 1973年,欧共体提出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
专题九第2、3节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专题九第2、3节 新兴力量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7f9e5b26ed630b1c59eeb584.png)
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 长,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62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材料三:日本还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 成果,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为2.5%,90年代上升为3.0%左右,达 到世界最高水平。
发展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用一个声音说话” “欧洲议会”成 立 共同体防务合作 《马约》
贝多芬的《欢乐颂》
对国际事务拥有 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迅速崛起的日本
汽车 电器
你能认出这些日本的著名牌子吗?这么多著名品牌,说明什么?
本田汽车
丰田汽车
松下电器
索尼电器
说明日本经济繁荣。
1、日本二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 (1)背景:
5%,表示尊敬的人从15%降 至10%,表示冷淡和漠不关 心的人则从25%升至47%。
2、剧变原因(多种因素): ①根源: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僵化、 不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和西方 的“和平演变”并没有结束—— 活力衰退,政策错误; 两个冷战又开始,邓小平充满担忧 ②直接: 戈氏改革背离了社原则和方向; ③外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 变” 3、苏联解体影响:对格局:两极格局和 雅尔塔体制结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 势加强;对社:重大挫折,苏模式失败; 对世界形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 并存;对它国:机会与挑战并存。
请结合材料,说说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 日本制作的三足鼎立
④亚太和平的隐患。
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从20C70S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 “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发言 权,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8aa1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a.png)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教案标题: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目标:1. 了解新兴力量的概念和特点。
2. 探索新兴力量的崛起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新兴力量的定义和背景。
2. 分析新兴力量的崛起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学生小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3. 与新兴力量相关的案例和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多媒体展示新兴力量的定义和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你认为新兴力量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探索新兴力量的崛起: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新兴力量的案例,并分析其崛起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2. 小组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案例,并讨论其影响。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1. 设计创新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创新项目,可以是与新兴力量相关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
2. 小组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创新项目,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和建议。
总结:1. 总结新兴力量的概念和特点。
2. 回顾新兴力量的崛起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3. 强调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在应对新兴力量挑战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不同新兴力量的案例,并分析其影响。
2.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与与新兴力量相关的展览、活动或社区项目。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价学生小组展示和创新项目的质量和创意。
3. 收集学生的书面反馈和思考。
教学资源:1. 多媒体展示材料。
2. 新兴力量案例和资料。
3. 学生小组合作的材料和工具。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姓名。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081d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6.png)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
教学:
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
1、欧共体的建立;
1)背景:
①两极格局,美苏争锋;②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发展;
2)过程: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
A、时间:1951年4月;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改变了中国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至1966年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遇到过一定的挫折,但依然取得了较大发展。
3、“文革”时期(1966~1976):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极大的损失。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后):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1)表现:
①农村经济得到,粮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
②和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
3、从____________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到____________,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_______________年,日本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4、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暴涨,日本迎来了所谓的泡沫经济时代。
B、国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C、意义: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材整理1“欧洲人的欧洲”1.背景(1)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2)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2.进程(1)经济一体化①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一体化①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③1975年,共同体的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④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内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深度点拨]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够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
教材整理2迅速兴起的日本1.背景(1)经济上: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教育、科技上:重视教育,发展高科技。
2.进程(1)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2)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3)1990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居世界第一位,并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影响日本经济的崛起,推动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目标,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61“学习思考”,日本在战后迅速勃兴,成为经济大国,请探究其中的原因。
【提示】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美国的军事订货;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大力出口;重视教育和科技。
教材整理3东方巨龙的腾飞1.发展历程(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2)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1957年至1966年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遇到过一定的挫折,但依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4)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极大的损失。
(5)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成就2007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经济体。
3.影响(1)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61“学习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请你谈谈,中国进一步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提示】可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
例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科教兴国战略等等。
教材整理4发展中国家的呼声1.条件(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了民族独立。
(2)他们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3)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积极推动。
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主要内容(1)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2)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出现了一支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
(3)有力地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63“学习思考”,你同意“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吗?发展中国家应如何争取发展的条件?【提示】(1)可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
不同意:①“弱国”应把握住本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
②“弱国”应通过不同方式联合起来,以增强自己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同意:①有些大国一贯无视弱小民族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利益,把大国的意志强加给“弱国”,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发动对朝鲜、越南、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等国家的侵略和干涉及21世纪初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干涉。
②大国一贯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一度操纵和控制联合国,并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如轰炸南联盟等。
(2)条件:①依据本国国情和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科技产业。
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出口。
③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本国产品,减少进口。
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以适应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探究点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原因1.从史料一来看,欧共体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提示】变化:欧共体国家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原因: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
2.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提示】变化:美日在经济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日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3.从尼克松的讲话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根源于多个经济力量的崛起。
【史论拓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具体表现为:(1)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3)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
(4)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尤其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解题模板】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说:“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为此成立的“高级联营机构”是()【导学号:17080179】A.欧洲原子能联营B.欧洲煤钢共同体C.西欧经济共同体D.欧洲共同体【解析】注意时间限制“1950年”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臵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高级联营机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
【答案】 B2.20世纪6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通过宣言,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
这一会议是()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不结盟运动会议D.朝核六方会谈【解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会上确立了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答案】 C3.20世纪6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导学号:17080180】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B.欧洲与美国关系破裂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D.多极化趋势出现【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准确掌握史实,并把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阶段性。
20世纪60—80年代,两极格局尚未瓦解,欧洲与美国关系也未破裂。
材料中提到的国家或国家集团都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所以A、B、C三项都不正确,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4.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在于()A.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B.强大的军事力量C.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D.发达的科技和教育【解析】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根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故选C项。
A、B、D三项都不是从“根源”上说的,故排除。
【答案】 C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
正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联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做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
并分析出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
(2)在材料二中,作者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举史实说明作者的主张是否得到了实现?(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欧洲的联合产生了哪些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瓦解的过程。
注意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原因及欧洲联合的影响。
【答案】(1)特征: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对峙格局。
原因:美苏两国实力增强且掌握了核武器;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