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陵兰
56种
(2)群落优势种和建群种
优势种: 群落中个体数量多、体积和生物量大、覆盖地 面的程度也大的物种叫做优势种。
建群种: 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在建设群落、决定群落 内部结构和特殊环境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物种叫 做建群种。
(3)生态位
群落中每一个生物种所 占据的小生境(住所和 空间)和它的功能的结 合,是指物种在生物群 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和角色。
生态幅
三、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一)光与生物 1. 光质的生态作用 2. 光周期的生态作用 3. 光强的生态作用
(二)温度与生物 1.温度和生物的生长
2.温度与生物的发育 3.温度和生物的地理分布 4.温周期与生物
(三)水与生物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2.生物对缺水的适应 3.以水分为基础的生态类型 4.水的污染与生物
1.主要生物类群 界: 二界分类系统:动物界、植物界(18世纪30年代林奈提出) 五界分类系统:(20世纪60年代魏泰克提出)
六界分类系统: 病毒界:无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原核生物界:单细胞、原核,包括细菌和蓝藻两大类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真核,包括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 真菌界:有细胞壁、不能移动、异养生活、生物体由菌丝
地消灭和减少着生物种类,使生物资源遭到严 重破坏。 4.现代生物绝灭的速度已越来越快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指示性 1.生物对环境适应的特征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2)生物的适应性,具有动态特征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相对的,暂时的 2. 生物对环境的指示性
第三节生物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一)概念
占据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 (二)基本特征 1.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
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4.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
(1)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式增长 世代不重迭种群
世代重迭叠种群
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蒂增长
5.种群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 6.种内关系
二、生物群落
3.群落的外貌 (1)生活型
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
(2)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在空间上的水平分化或镶嵌现象。
(3)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
5.群落的动态 (1)群落的季节变化(季相变化)
以北京地区的季相变化为例
春季(7/3~10/5)
晚春
6.4 46.2 14.6 28.9 36.8 38.9
初春(7/3~31/3)
景观季相特点: 草木萌动 主要开花植物: 蜡梅、迎春、榆树、山桃等
仲春(1/4~20/4)
景观季相特点: 万紫千红
主要开花植物:加拿大杨、旱柳、垂柳、杏树、连 翘、玉兰、榆叶梅、早樱、紫丁香等。
晚春(21/4~10/5)
1. 概念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种生物
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一种结构 单元。
2. 群落的种类组成
(1)物种的丰富性
高等植物
营巢鸟类
佛罗里达 2500种 哥伦比亚 1395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巴拿马 1100种
拉布拉多
39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巴芬岛
218种 纽芬兰 118种
买麻藤纲:包括麻黄科、买麻藤科、百岁兰科(共三 科)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如木兰科、樟科、壳斗科、 杨柳科、十字花 科、蔷薇科、豆科、菊科等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如禾本科、百合科、石蒜科、美人蕉科、龙 舌兰科、兰科等
种: 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间具有生殖隔离的特征 种是一个客观的分类单位
表:北京城区春季各季段不同物候现象的发生频率(%)
wenku.baidu.com
物候期
芽始膨大期 芽开放期 展叶始期 展叶盛期 现蕾或花序期 开花始期 开花盛期 开花末期
初春 70.0 55.8 19.1
41.5 13.2 13.2 5.6
春季(7/3-10/5) 仲春 17.5 39.5 74.5 53.8 36.6 42.1 28.9 27.8
地衣: 藻类与真菌的共生体 分类: 壳状地衣 叶状地衣 枝状地衣
苔藓和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按照恩格勒分类系统,共分类五个纲:
苏铁纲:我国仅有1科的1属8种
银杏纲:现仅有1科1属1种
松柏纲:是现代最繁荣的裸子植物
红豆杉纲:包括红豆杉科、三尖杉科、罗汉松科(共 三科)
第一节地球上的生物界
一、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从 元 素 到 生 命 的 进 化 顺 序
二、生物分类概述
1.分类原则 物种间的演化进程与亲缘关系
2.分类单位 界 kingdom
门 division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
三、主要生物类群及其特征
(四)空气与生物 1.空气成分的生态作用 2.风的生态作用
(五)土壤与生物(自学) 1.土壤物理性质的生态作用 2.土壤化学性质的生态作用 3.土壤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六)生物之间的生态作用
1.互助 2.互惠共生 3.共栖 4.竞争 5.捕食 6.寄生
(七)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逐步改造着自然有机界 2.人类的活动扩大或缩小了生物原有的分布范围 3. 人类在培育新的生物种类的同时,也有意无意
体构成。 植物界: 动物界:
返回
2.植物的基本类群 低等植物
植 物 界
高等植物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地衣植物门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种子植物
真菌 特征: (1)形态:不具根、茎、叶的分化 (2)结构:菌丝体;真核;细胞壁 (3)营养:异养生活 (4)繁殖:孢子 分类: 小型真菌:霉菌、酵母菌 大型真菌:如蘑菇、银耳、灵芝等
种的命名:二名法 瑞典植物学家 林奈1753年提出 拉丁文: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例如:毛白杨 Populus alba L.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
一、环境和生态因素 (一)环境 (二)生态因素(因子) (三)生境 (四)生存条件
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一)综合作用
(二)主导因子作用综合作用
(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四)阶段性作用 (五)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六)限制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